吁嗟利名子释义


【吁嗟】。表示忧伤或有所感。《楚辞·卜居》:“吁嗟嘿嘿兮,谁知吾之廉贞。”《文选·谢朓<和王著作八公山诗>》:“平生仰令图,吁嗟命不淑。”李善注引薛君《韩诗章句》:“吁嗟,嘆辞也。”陈毅《感事书怀》诗:“吁嗟我与汝,沧海之一粟。”2.叹词。表示赞美。明黄溥《闲中今古录》:“至今儿孙主沙漠,吁嗟赵氏何其隆!”清黄遵宪《纪事》诗:“吁嗟华盛顿,及今百年矣。”3.哀叹;叹息。《孔子家语·执辔》:“民恶其残虐,莫不吁嗟。”汉王符《潜夫论·救边》:“一人吁嗟,王道为亏。”唐寒山《诗》之二○四:“世人何事可吁嗟,苦乐交煎勿底

【利】1. 好处,与“害”“弊”相对:~弊。~害。~益。~令智昏。兴~除弊。  2. 使顺利、得到好处:~己。~用厚生(充分发挥物的作用,使民众生活优厚富裕起来)。  3. 与愿望相符合:吉~。顺~。  4. 刀口快,针尖锐,与“钝”相对:~刃。~刀。~剑。~落。~口巧辩。  5. 从事生产、交易、货款、储蓄所得超过本钱的收获:~息。~率(lǜ)。一本万~。  6. 姓。 汉

【名子】望的人。宋范公偁《过庭录》:“餘皆集事,独范永安顽然无奉上意……某等欲奏削正,恐远方观望,以为不能容名子尔。”名称;名字。景梅九《罪案》:“有一位姓胡的同志,把邹容《革命军》……章太炎《排满歌》,集成一小册,教成想一个名子。”《新华文摘》1981年第9期:“上级要想叫他干,咋不把他的名子写在前头哩?”

吁嗟利名子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