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明地上有虽微释义


【虚明】空明;清澈明亮。晋陶潜《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诗:“凉风起将夕,夜景湛虚明。”唐杜甫《夏夜叹》诗:“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虚明见纤毫,羽虫亦飞扬。”宋范成大《吴船录》卷上:“光之正中,虚明凝湛,观者各自见其形。现於虚明之处,毫釐无隐,一如对镜。”明蒋一葵《长安客话·海淀》:“勺园林水紓环,虚明敞豁。”2.指内心清虚纯洁。南朝梁任昉《<王文宪集>序》:“莫不揔制清衷,递为心极,斯固通人之所包,非虚明之絶境,不可穷者,其唯神用者乎。”宋苏辙《赠石台问长老二绝》之二:“蒲团布衲一绳床,心地虚明睡自亡。

【地上】上。《周礼·春官·大司乐》:“冬日至,於地上之圜丘奏之……夏日至,於泽中之方丘奏之。”亦指地面上。唐李白《静夜思》诗:“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鲁迅《呐喊·鸭的喜剧》:“小鸭也诚然可爱,遍身松花黄,放在地上,便蹒跚的走,互相招呼,总是在一处。”2.指人间,阳世。《墨子·兼爱下》:“人之生乎地上之无几何也,譬之犹駟驰而过隙也。”《汉书·周亚夫传》:“廷尉责问曰:‘君侯欲反何?’亚夫曰:‘臣所买器,乃葬器也,何谓反乎?’吏曰:‘君纵不欲反地上,即欲反地下耳。’”宋苏舜钦《吴江亭上对月》诗:“不疑身世在地上,

【有】1. 存在:~关。~方(得法)。~案可稽。~备无患。~目共睹。  2. 表示所属:他~一本书。  3. 表示发生、出现:~病。情况~变化。  4. 表示估量或比较:水~一丈多深。  5. 表示大、多:~学问。  6. 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劳。~请。  7. 无定指,与“某”相近:~一天。  8. 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夏。~宋一代。 | ◎ 古同“又”,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典

【虽】◎ 连词,把意思推开一层,表示“即使”或是“纵然”的意思,后面多有“可是”、“但是”相应:~然。~则。麻雀~小,五脏俱全。

【微】1. 小,细小:细~。轻~。~小。~型。~观。~雕。~积分。~电脑。~量元素。谨小慎~。~乎其~。  2. 少;稍:稍~。~笑。~调(tiáo )。  3. 衰落;低下:卑~。~贱。  4. 精深;精妙:~妙。精~。~言大义。  5. 隐约;不明:~茫。~词(隐晦的批评)。  6. 隐匿:“白公奔山而缢,其徒~亡”。  7. 暗中察访:~行。  8. 无,非:“~斯人,吾谁与归”。  9. 与某一物理量的单位连用时,表示该量的百万分之一:~米(公制长度单位,“米”的百万分之一)。

虚明地上有虽微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