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1. 做好,做完:~功。完~。~就。~事。~交。~立。~婚。~仁(儒家主张的成就仁德)。~人之美。玉~其事。 2. 事物发展到一定的形态或状况:~形。~性。~人。自学~才。蔚然~风。 3. 变为:长~。变~。 4. 可以,能行:~,就这么办。 5. 称赞人能力强:他办事麻利,真~。 6. 够,达到一定数量:~年累(lěi )月。 7. 已定的,定形的:~规。~俗。~见。~例。~竹在胸。 8. 十分之一:增产三~。 9. 平定,讲和:“会于稷,以~宋乱”。 10. 姓。
【温】1. 不冷不热:~带。保~。降~。~泉。~和。~床。 2. 性情柔和:~柔。~存(抚慰体贴)。~情。~顺。~静。~良。~文尔雅。 3. 稍微加热:把酒~一下。 4. 复习:~习。~故而知新。 5. 古同“瘟”。 6. 姓。
【养】1. 抚育,供给生活品:~育。赡~。抚~。~家。 2. 饲养动物,培植花草:~花。~殖。 3. 生育,生小孩儿。 4. 抚养的(非亲生的):~子。~父。~母。 5. 教育,训练:培~。教~。 6. 使身心得到滋补和休息:~病。~心。~性。休~。营~。~精蓄锐。 7. 保护修补:~路。
【似】1. 相类,像:相(xiāng )~。类~。~是而非。 2. 好像,表示不确定:~乎。~应如此。 3. 表示比较,有超过的意思:一个高~一个。 | ◎ 〔~的〕跟某种情况或事物相似,如“他乐得什么~~”。亦作“是的”(“的”均读轻声)。
【烹鲜】1.语本《老子》:“治大国若烹小鲜。”后以“烹鲜”比喻治国便民之道,亦比喻政治才能。《后汉书·循吏传赞》:“政畏张急,理善烹鲜。”晋葛洪《抱朴子·用刑》:“烹鲜之戒,不欲其烦。”唐李颀《赠别穆元林》诗:“彼乡有令弟,小邑试烹鲜。”宋张元干《水调歌头·陪福帅燕集口占以授官奴》词:“调鼎他年事,妙手着烹鲜。”参见“烹小鲜”。2.烹鱼。唐李颀《夏宴张兵曹东堂》诗:“重林华屋堪避暑,况乃烹鲜会嘉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