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1. 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正。~心。大~无私。 2. 共同的,大家承认的:~理。~式。~海。~制。 3. 国家,社会,大众:~共。~安(社会整体的治安)。~众。~民。~论(公众的评论)。 4. 让大家知道:~开。~报。~然。 5. 封建制度最高爵位:三~(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子。~主。 6. 敬辞,尊称男子:海~。包~。诸~(各位)。 7. 雄性的:~母。~畜。 8. 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外~(外祖父)。 9.
【上】1. 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楼~。~边。 2.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古。~卷。 3. 等级和质量高的:~等。~策。~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 4. 由低处到高处:~山。~车。~升。 5. 去,到:~街。 6. 向前进:冲~去。 7. 增加:~水。 8. 安装,连缀:~刺刀。~鞋(亦作“绱鞋”)。 9. 涂:~药。 10. 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课。~班。 11. 拧紧发条:~弦。 12. 登载,记:~账。 13. 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
【清都】神话传说中天帝居住的宫阙。《楚辞·远游》:“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列子·周穆王》:“清都、紫微、钧天、广乐,帝之所居。”宋苏轼《隆祐宫设庆宫醮青词》:“伏以长乐告成,光动紫宫之像;清都下照,诚通絳闕之僊。”2.帝王居住的都城。晋左思《魏都赋》:“盖比物以错辞,述清都之闲丽。”唐杨炯《崇文馆宴集诗序》:“皇家以中枢北极,清都有天子之宫。”宋陆游《谢赐历日表》之二:“詔班新历,虽举彝章;地近清都,独先下拜。”
【调】1. 搭配均匀,配合适当:~和。~谐。风~雨顺。饮食失~。 2. 使搭配均匀,使协调:~配。~味。 3. 调停使和解(调解双方关系):~停。~处。 4. 调剂:以临万货,以~盈虚。 5. 调理使康复:~养。~摄。 6. 调教;训练:有膂力,善~鹰隼。 7. 挑逗;戏弄:~笑。~情。~戏。酒后相~。 | 1. 乐曲;乐谱:曲~。采菱~。 2. 乐曲定音的基调或音阶:C大~。五声~式。 3. 语音上的声调:~号。~类。 4. 说话的腔调:南腔北~。 5. 口气;论调:一副教训人的~。两人人
【鼎鼐】1.鼎和鼐。古代两种烹饪器具。《战国策·楚策四》:“故昼游乎江湖,夕调乎鼎鼐。”宋张邦基《墨庄漫录》卷七:“予以谓古之鼎鼐皆无盖,而足皆圆直无作兽形者,此乃敦耳。”2.喻指宰相等执政大臣。唐苏颋《唐紫微侍郎赠黄门监李乂神道碑》:“鼎鼐递袭,簪缨相望。”元汪元亨《雁儿落过得胜令·归隐》曲:“惭居鼎鼐官,笑领烟霞伴。”清李渔《玉搔头·分任》:“急递盐梅信,飞传鼎鼐家。”参见“鼎鼐调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