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鞞鼓】1.古代用于祀神之鼓,属六鼓中雷鼓一类。《礼记·月令》:“﹝仲夏之月﹞是月也,命乐师脩鞀鞞鼓。”孔颖达疏:“鞞鼓者,则《周礼》鼓人职掌六鼓,雷鼓鼓神祀之属是也。”2.古代军中所用之乐鼓。汉蔡琰《胡笳十八拍》:“鞞鼓喧兮从夜达明,胡风浩浩兮暗塞营。”唐白居易《长恨歌》:“渔阳鞞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明赵南星《宋文帝》:“乃自将渡河,元謨闻鞞鼓之声而遁,魏人追击败之。”3.借指战事。唐独孤及《唐杨公遗爱碑颂》:“刚毅公廉,仁明爱人,起鞞鼓间,为唐循吏。”
【喧天】声音很大,响彻天空。唐张乔《送许棠及第归宣州》诗:“宴别喧天乐,家归碍日岑。”宋柳永《迎新春》词:“十里然絳树,鼇山耸,喧天簫鼓。”孙犁《秀露集·戏的梦》:“整个戏锣鼓喧天,枪炮齐鸣,人出人进,乱乱轰轰。”典
【入】1. 进,由外到内:进~。~梦。 2. 适合,恰好合适:~选。~耳。
【古】1. 时代久远的,过去的,与“今”相对:~代。~稀(人七十岁的代称,源于杜甫《曲江》“人生七十古来稀”)。~典。~风。~训。~道(a.指古代的道理;b.古朴;c.古老的道路)。 2. 古体诗的简称:五~(五言古诗)。七~(七言古诗)。 3. 姓。
【杭】1. 中国浙江省杭州市的简称:~纺。~剧。 2. 姓。 3. 古同“航”,渡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