祇之坐释义


【祇】◎ 正、恰、只。《詩經小雅何人斯》:“胡逝我梁,祇攪我心。”三國魏曹丕《煌煌京洛行》:“多言寡誠,祇令事敗。” | 1. 地神。說文解字:“祇,地祇,提出萬物者也。”如:“神祇”。  2. 安心。《詩經小雅何人斯》:“壹者之來,俾我祇也。”鄭玄箋:“一者之來見我,我則知之,是使我心安也。”  3. 大。《易經繫辭下》:“不遠復,無祇悔。”

【之】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  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  7. 往,到:“吾欲~南海”。

【坐】1. 古人双膝跪地,把臀部靠在脚后跟上,这是其本义,后泛指以臀部着物而止息:席地而~。~待。~垫。~骨。~化(佛教指和尚盘膝坐着死去)。~禅。~功。~骑。  2. 乘,搭:~车。~船。  3. 坚守,引申为常驻,不动:“楚人~其北门,而覆诸山下”。~庄。  4. 建筑物的位置或背对着某一方向:~落。~北朝南。  5. 把锅、壶等放在火上:~锅。  6. 物体向后施压力:房顶往后~。  7. 介词,因,由于,为着:“停车~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8. 副词(a.空,徒然,如“胡为~自苦,吞悲仍抚膺”

祇之坐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