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公书堂曾散帙释义


【杨】1. 落叶乔木,叶互生,卵形或卵状披针形,柔荑花序,种类很多,有白杨,大叶杨,小叶杨等多种,木材可做器物:~柳。  2. 姓。

【公】1. 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正。~心。大~无私。  2. 共同的,大家承认的:~理。~式。~海。~制。  3. 国家,社会,大众:~共。~安(社会整体的治安)。~众。~民。~论(公众的评论)。  4. 让大家知道:~开。~报。~然。  5. 封建制度最高爵位:三~(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子。~主。  6. 敬辞,尊称男子:海~。包~。诸~(各位)。  7. 雄性的:~母。~畜。  8. 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外~(外祖父)。  9.

【书堂】学堂。北周庾信《周大将军上开府广饶公郑常墓志铭》:“就经黌舍,略见书当;习武兵栏,偏知剑术。”《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达生辞了母亲,又到书堂中去了。”2.书房。唐赵嘏《送权先辈归觐信安》诗:“小斋松岛上,重叶覆书堂。”宋陆游《戏咏闲适》:“暮秋风雨暗江津,不下书堂已过旬。”汉

【曾】1. 指与自己中间隔两代的亲属:~祖父。~孙。  2. 古同“增”,增加。  3. 竟,简直,还(hái ):“以君之力~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山、王屋何?”  4. 姓。 | 1. 尝,表示从前经历过:~经。未~。何~。~几何时。  2. 古同“层”,重(chǒng )。 典

【散帙】。亦借指读书。《文选·谢灵运<酬从弟惠连>诗》:“凌涧寻我室,散帙问所知。”刘良注:“散帙,谓开书帙也。”唐王维《丁寓田家有赠》诗:“开轩御衣服,散帙理章句。”明唐时升《南翔里有八老人为社日相娱乐诗以纪之》:“南村翳翳桑榆日,出共持杯归散帙。”清纳兰性德《生查子》词:“散帙坐凝尘,吹气幽兰并。”

杨公书堂曾散帙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