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梅】1.盐和梅子。盐味咸,梅味酸,均为调味所需。亦喻指国家所需的贤才。《书·说命下》:“若作和羹,尔惟盐梅。”孔传:“盐咸梅醋,羹须咸醋以和之。”《梁书·处士传·庾詵》:“勒州县时加敦遣,庶能屈志,方冀盐梅。”清李渔《玉搔头·分任》:“急递盐梅信,飞传鼎鼐家。”郭沫若《创造十年》十三:“外来稿件不加减一下盐梅,它是不肯入口的。”2.调和;和谐。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声律》:“声得盐梅,响滑榆槿。”宋苏辙《除冯京彰德军节度使制》:“和而不同,性有盐梅之德。”3.盐花梅浆。可用以擦洗银器。唐白居易《寄两银榼与裴侍
【既济】《易》卦名。离下坎上。《易·既济》:“既济,亨,小利贞,初吉终乱。”孔颖达疏:“济者,济渡之名,既者,皆尽之称。万事皆济,故以既济为名。”《老残游记》第十一回:“坎水阳德,从悲天悯人上起的,所以成了个既济之象;兑水阴德,从愤懣嫉妒上起的,所以成了个革象。”2.指皆济,已完。郭沫若《百花齐放》诗序:“这里有‘既济、未济’的味道,完了又没有完。”汉
【鼎铉】1.举鼎之具。亦借指鼎。《文选·史岑<出师颂>》:“泽霑遐荒,功铭鼎鉉。”李善注引《礼记》:“夫鼎者有铭,铭者,论譔其先祖之德美功烈勋劳而酌之祭器,自成其名焉。”晋葛洪《抱朴子·诘鲍》:“弃鼎鉉而为生臊之食,废针石而任自然之病。”明许自昌《水浒记·论心》:“酬死士万金立散,答君恩一剑时悬,且雌伏自功曹,有日名垂鼎鉉。”2.指宰相。《隶释·汉巴郡太守樊敏碑》:“书载俊乂,股肱干楨,有物有则,模楷后生,宜参鼎鉉,稽建皇灵。”唐韩愈《为韦相公让官表》:“何意恩泽益深,猥令超参鼎鉉,窃自惟度,实不堪任。”清蒋士铨
【调】1. 搭配均匀,配合适当:~和。~谐。风~雨顺。饮食失~。 2. 使搭配均匀,使协调:~配。~味。 3. 调停使和解(调解双方关系):~停。~处。 4. 调剂:以临万货,以~盈虚。 5. 调理使康复:~养。~摄。 6. 调教;训练:有膂力,善~鹰隼。 7. 挑逗;戏弄:~笑。~情。~戏。酒后相~。 | 1. 乐曲;乐谱:曲~。采菱~。 2. 乐曲定音的基调或音阶:C大~。五声~式。 3. 语音上的声调:~号。~类。 4. 说话的腔调:南腔北~。 5. 口气;论调:一副教训人的~。两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