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焰焰】亦作“燄燄”。1.火苗初起貌。《书·洛诰》:“无若火始燄燄,厥攸灼叙,弗其絶。”《孔子家语·观周》:“焰焰不灭,炎炎若何!”宋司马光《上庞副枢论贝州事宜书》:“夫炎炎不絶,焰焰奈何!当事之微,治之易耳;时至不为,祸如发机。”明方孝孺《过宁陵县学》诗:“滔滔未有艾,燄燄安所从?”2.火焰炽烈貌。北周庾信《灯赋》:“辉煇朱烬,焰焰红荣。”唐元稹《董逃行》:“董逃董逃董卓逃,揩鏗戈甲声劳嘈。剜剜深脐脂焰焰,人皆数叹曰:尔独不忆年年取我身上膏。”《醒世恒言·郑节使立功神臂弓》:“吓杀员外,慌忙走来时,只见焰焰地烧
【焦】1. 物体经火烧变成黑黄色并发硬、发脆:烧~。~土。~头烂额。 2. 烦躁,着急:~急。~虑。~灼。~躁不安。 3. 酥,脆:~脆。~枣。 4. 喻干燥到极点:唇~口燥。~枯。~裂。~渴。 5. 一种质硬、多孔、发热量高的固体燃料:~炭。~煤。~炼。 6. 姓。 典
【砂石】砂土和石子。《汉书·高帝纪上》:“大风从西北起,折木发屋扬砂石,昼晦,楚军大乱,而汉王得与数十骑遁去。”唐李益《罢秩后入华山采茯苓逢道者》诗:“下结九秋霰,流膏为茯苓,取之砂石间,异若龟鹤形。”巴金《星》六:“吹着风,砂石在空中飞舞。远远地响起了紧急集合的军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