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咽】哀切之声。唐李贺《伤心行》:“咽咽学楚吟,病骨伤幽素。”唐僧鸾《赠李粲秀才》诗:“愁如湘灵哭湘浦,咽咽哀音隔云雾。”2.谓声音低哑。明高启《始闻夏蝉》诗:“翾翾纔得脱,咽咽未成喧。”形容有节奏的鼓声。咽,通“鼝”。《诗·鲁颂·有駜》:“鼓咽咽,醉言舞。”毛传:“咽咽,鼓节也。”宋辛弃疾《六州歌头》词:“看贤王高会,飞盖入云烟。白鷺振振,鼓咽咽。”
【阴虫】1.冰蚕。王嘉《拾遗记·虞舜》附南朝梁萧绮录:“阳燎出於冰木,阴虫生於炎山。”2.秋虫,如蟋蟀之类。南朝宋颜延之《夏夜呈从兄散骑车长沙》诗:“夜蝉当夏急,阴虫先秋闻。”宋梅尧臣《夏日晚霁》诗:“寳气无入发,阴虫入夜鸣。”3.虾蟆。晋陆机《漏刻赋》:“伏阴虫以承波,吞恒流其如挹。”《文选·陆倕<新漏刻铭>》:“灵虬承注,阴虫吐噏。”李周翰注:“阴虫谓虾蟆。”
【叫】◎ 呼喊:~喊。~嚣(呼喊,吵闹)。~阵。~座(戏曲或演员能吸引观众,看的人多)。~苦不迭。鸣冤~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