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杳杳】1.昏暗貌。《楚辞·九章·怀沙》:“眴兮杳杳,孔静幽默。”《古诗十九首·驱车上东门》:“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下有陈死人,杳杳即长暮。”宋欧阳修《和徐生假山》:“阴穴覷杳杳,高屏立巉巉。”清方苞《七思·兄子道希》:“春阳兮载歊,白日兮昭昭,而杳杳兮即长夜,患吾心兮若焦。”2.幽远貌。《楚辞·九章·哀郢》:“尧舜之抗行兮,瞭杳杳而薄天。”洪兴祖补注:“杳杳,远貌。”唐柳宗元《早梅》诗:“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体变》:“若后之变者,则万年浩荡,杳杳无涯,不可以耳目之私测之矣。”3.犹
【斿】◎ 古同“旒”:“建大常,十有二~。” | ◎ 古同“游”,邀游,从容行走:“泛泛滇滇从高~。”
【驻】1. 停留在一个地方:~足。~颜(让颜貌停留,不使衰老)。 2. 部队或外勤工作人员住在执行职务的地方;部门、单位派出的机构在某地:~扎。~守。~防。~外使节。
【圣真】谓儒学的真谛。《三国志·魏志·荀彧传》“明年,太祖遂为魏公矣”裴松之注引《荀彧别传》:“宜集天下大才通儒,考论六经,刊定传记,存古今之学,除其烦重,以一圣真,并隆礼学,渐敦教化,王道两济。”宋王安石《扬子》诗之三:“千古雄文造圣真,眇然幽思入无伦。”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四》:“国朝开基绍统,大纲万目,靡不度越前朝。至表章六籍,统壹圣真,则巍然上揖夏商,埒周而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