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力】为、言语、思想等各方面所表现的能力。《宋书·蔡廓传论》:“蔡廓虽业力弘正,而年位未高,一世名臣,风格皆出其下。”2.佛教语。谓不可抗拒的善恶报应之力。南朝梁沉约《佛记序》:“分五道於人天,设重牢於厚地,各随业力,的焉不差。”宋陆游《西林傅庵主求定庵诗》之二:“业力驱人举世忙,西林袖手一炉香。”清谭嗣同《仁学》十三:“不知业力所缠,愈死且愈生,强脱此生之苦,而彼生忽然又加甚焉,虽百死復何济?”
【顿】1. 很短时间的停止:停~。~宕。抑扬~挫。 2. 忽然,立刻,一下子:~然。~即。~悟。茅塞~开。 3. 叩,跺:~首再拜。 4. 处理,设置:安~。整~。 5. 疲乏:困~。劳~。 6. 书法上指运笔用力向下而暂不移动:横的两头都要~一~。 7. 次:三~饭。 8. 古同“钝”,不锋利。 9. 姓。
【消】1. 溶化,散失:烟~云散。~融(亦作“消溶”)。~失。~逝。~亡。~沉。~极。~化。 2. 灭掉,除去:~除。~灭。~毒。~炎。 3. 把时间度过去:~夜。~夏。~闲。~遣。~磨(mó)。 4. 减少,损失,耗费:~耗。~损。~退。 5. 需要:不~说。 6. 中医学病名:~疾。~渴。
【知】1. 晓得,明了:~道。~名(著名)。~觉(有感觉而知道)。良~。~人善任。温故~新。~难而进。~情达理。 2. 使知道:通~。~照。 3. 学识,学问:~识,求~。无~。 4. 主管:~县(旧时的县长)。~府。~州。~宾(指主管招待宾客的人。亦称“知客”)。 5. 彼此了解:相~。~音。~近。 6. 彼此了解、交好的人:故~(老朋友)。 | ◎ 古同“智”,智慧。
【学】1. 效法,钻研知识,获得知识,读书:~生。~徒。~习。~业。~友。~者。~阀。~制。~历。~步邯郸(讥讽人只知模仿,不善于学而无成就,亦作“邯郸学步”)。 2. 传授知识的地方:~校(简称“学”或“校”)。~院。~府。中~。大~。上~。 3. 掌握的知识:~问(简称“学”)。~术(一切学问的总称)。~位。~士(a.学位名,大学毕业生;b.古代官名)。才~。治~。~识。博~多才。 4. 分门别类的有系统的知识:~说。哲~。数~。小~(a.古代指文学、音韵、训诂学;b.现指初等学校)。
【进】1. 向前或向上移动、发展,与“退”相对:前~。上~。推~。跃~。~退。~取。~击。~驻。~行(xíng )。~而。 2. 入,往里去:~见。~谒。~谗。 3. 吃,喝:~食。~餐。滴水未~。 4. 收入或买入:~账。~货。日~斗金。 5. 奉上,呈上:~言。~奉。~献。 6. 旧式房院层次,这所宅子是两~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