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 天黑的时间,与“日”或“昼”相对:~晚。日日~~。~阑(夜将尽时)。~盲。~幕。~宵。~话。~袭。~行(xíng )。~战。
【梦征】犹梦兆。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九:“天圣初,宋元宪公在场屋日,梦魁天下。故事,四方举人集京师,当入见,而宋公姓名偶为众人之首,礼部奏举人宋郊等,公大恶之,以为梦徵止此矣,然其后卒为大魁。”明文徵明《董氏竹冈阡碑》:“初大理之葬御史公也,有梦徵焉。”清钱泳《履园丛话·梦幻·南游梦》:“旋署松江府知府,州人遮道送别,公避之,由北门登舟,然后知梦徵之乃如此也。”
【人缝】人群中的空隙。《花月痕》第六回:“倒是小岑从人缝中看见掌珠,便问道:‘秋痕呢?’于是羣花闪开,掌珠携着秋痕,向荷生同请了一安。”茅盾《子夜》十三:“恰在这时候,金小妹又从人缝里钻进来。”
【狐貉】“狐狢”。1.兽名。狐与貉。汉刘向《说苑·谈丛》:“猿猴失木,禽於狐貉者,非其处也。”晋葛洪《抱朴子·明本》:“侣狐貉於草泽之中,偶猿猱於林麓之间。”清孙枝蔚《行路诗》:“老客纵归情异昨,引领首丘愧狐貉。”2.指狐、貉的毛皮制成的皮衣。《论语·子罕》:“衣敝緼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朱熹集注:“以狐貉之皮为裘,衣之贵者。”汉王褒《圣主得坚臣颂》:“袭狐狢之煖者,不忧至寒之凄愴。”清孙枝蔚《和希韩鱼字》:“客半衣狐貉,吾尝慙蠧鱼。”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