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 2. 纯;专:专~。~心~意。 3. 全;满:~生。~地水。 4. 相同:~样。颜色不~。 5. 另外的:蟋蟀~名促织。 6.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算~算。试~试。 7. 乃;竞:~至于此。 8. 部分联成整体:统~。整齐划~。 9. 或者:~胜~负。 10. 初次:~见如故。 11.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壶】1. 陶瓷或金属制成的一种有把有嘴的器具,通常用来盛茶、酒等液体:茶~。酒~。喷~。油~。 2. 像壶的形状或出水状态的东西:~铃(举重辅助器械之一,形状像水壶)。 3. 姓。
【村酒】农家自酿的酒。唐白居易《村中留李三宿》诗:“村酒两三盃,相留寒日暮。”元张可久《朝天子·山中杂书》曲:“洞口渔舟,桥边村酒,这清閒何处有?”《水浒传》第二三回:“酒家道:‘俺家的酒,虽是村酒,却比老酒的滋味。’”
【胶】1. 黏性物质,有用动物的皮或角等熬成的,亦有植物分泌的和人工合成的:~质。~原。鳔~。乳~。万能~。如~似漆。~合板。 2. 用橡胶树的分泌物制成的有弹性的物质:橡~。~鞋。~皮。~布。 3. 有黏性像胶的:~泥。~水。 4. 粘着,粘合:~合。~着(zhuó)。~柱鼓瑟。
【牙】1. 齿(古代把大齿称为“牙”,现在“牙”是齿的通称,亦称“牙齿”):~垢。~龈。~碜。~祭。 2. 像牙齿形状的东西:抽屉~子。 3. 特指象牙:~雕。 4. 旧时介绍买卖从中取利的人:~商。~行。 5. 姓。
【酸】1. 像醋的气味或味道:~菜。~溜溜。~梅。~甜。~奶。~枣。 2. 化学上称能在水溶液中产生氢离子的化合物,分“无机酸”、“有机酸”两大类:盐~。碳~。硝~。硫~。~碱度。 3. 讥讽人的迂腐:穷~。寒~。 4. 悲痛,伤心:~楚。辛~(亦作“酸辛”)。~苦。~怆。~怀。 5. 因疲劳或疾病引起的微痛而无力的感觉:~痛。腰~腿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