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1. 该,当,又引申料想理该如此:~当。~该。~分(fèn )。~有尽有。 2. 回答:答~。喊他不~。~承。 3. 随,即:“桓督诸将周旋赴讨,~皆平定”。 4. 姓。 | 1. 回答或随声相和:~答。呼~。~对(答对)。~和(hè)。反~(a.化学上指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产生性质和成分与原来不同的新物质;b.人和动物受到刺激而发生的活动和变化;c.回响,反响)。 2. 接受,允许,答应要求:~邀。~聘。~考。 3. 顺合,适合:顺~。适~。~机。~景。~时。~用文。 4. 对待:~付。~变。
【识】1. 知道,认得,能辨别:~辨。~破。~相(xiàng )。~途老马。 2. 所知道的道理:知~。常~。 3. 辨别是非的能力:见~。远见卓~。 | 1. 记住:博闻强~。 2. 标志,记号。 方言集汇
【神仙】◎神仙shénxiān(1)[supernaturalbeing]∶神话中指能力非凡、超脱尘世、长生不老的人物神仙诡诞之说,谓颜太守以兵解,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脱,实未尝死。——《梅花岭记》(2)[immortal]∶道家指人所能达到的至高神界的人物。比喻能预料或看透事情的人;又比喻逍遥自在、无牵无挂的人
【李】1. 落叶小乔木,果实称“李子”,熟时呈黄色或紫红色,可食:~代桃僵(原用“桃”“李”共患难来喻兄弟相爱相助,后喻互相顶替或代他人受过)。投桃报~。~下不正冠(喻要避免不必要的嫌疑)。桃~不言,下自成蹊(喻为人只要忠诚、正直一定会感动别人)。 2. 姓。 3. 古同“理”,古代法官的代称。
【八伯】八州的最高长官,分别掌管四方诸侯,相传尧舜时皆有。《礼记·王制》:“八州八伯。”《尚书大传》卷一下:“惟元祀巡守四岳八伯。”郑玄注:“尧时得羲和,命为六卿,其主春夏秋冬者并掌方岳之事,是为四岳,出则为伯;其后稍死,驩兜、共工等代之,乃分置八伯。”尧时八伯为驩兜、共工、放齐、鲧,馀四人不详。见唐贾公彦《周礼正义序》引郑玄说。2.晋代郗鉴、阮放、卞壸、蔡谟、胡毋辅之、阮孚、刘绥、羊曼八人,时号兖州八伯。《晋书·羊曼传》:“时州里称陈留阮放为宏伯,高平郗鉴为方伯,泰山胡毋辅之为达伯,济阴卞壼为裁伯,陈留蔡謨为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