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耆嘘至和释义


【伊耆】见“伊耆氏”。2.亦作“伊祈”、“伊祁”。复姓。宋罗泌《路史后纪·炎帝上》:“炎帝神农氏,姓伊耆,名轨……其初国伊,继国耆,故氏伊耆。”《周礼·秋官·序官》“伊耆氏下士一人”清孙诒让正义:“《易·繫辞》孔疏引《帝王世纪》:‘帝尧陶唐氏,伊祈姓。’伊祈,即伊耆,二者并无塙证……魏孝文时,魏怀州民伊耆苟聚众於重山作乱。”按:伊耆苟,《魏书·高祖纪上》作“伊祈苟”,一本又作“伊祁”。耆、祈、祁,三字同音。

【嘘】1. 慢慢地吐气,呵气:~寒问暧。  2. 叹气:~唏(哭泣时抽噎)。仰天而~。  3. 火或气的热力熏炙:这点菜放到锅里~~。 | ◎ 叹词,表示反对,制止等:~,别出声!

【至和】1.极和谐、安顺。《大戴礼记·王言》:“所谓天下之至知者,能用天下之至和者也。”汉贾谊《新书·服疑》:“制服之道,取至适至和以予民,至美至神进之帝。”2.指天地间祥和之气。《宋书·乐志二》:“体至和,感阴阳,德无不柔,繁休祥。”唐刘禹锡《唐故朝议郎赠司空奚公神道碑》:“天以大运生万物,而以正气钟贤人。至和来宅,其德乃具,公实有焉。”明方孝孺《郊祀颂》:“还坐法宫,端拱受朝。至和盈庭,如闻《九韶》。”

伊耆嘘至和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