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揖让】宾主相见的礼仪。《周礼·秋官·司仪》:“司仪掌九仪之賔客摈相之礼,以詔仪容、辞令、揖让之节。”《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子大叔见赵简子,简子问揖让、周旋之礼焉,对曰:‘是仪也,非礼也。’”汉刘向《说苑·君道》:“今王将东面,目指气使以求臣,则厮役之材至矣;南面听朝,不失揖让之礼以求臣,则人臣之材至矣。”晋葛洪《抱朴子·审举》:“燎火及室,不奔走灌注,而揖让盘旋,吾未见焚之自息也。”2.指礼乐文德。《汉书·礼乐志》:“揖让而天下治者,礼乐之谓也。”参见“三揖三让”。3.禅让。让位于贤。《韩非子·八说》:“古
【乃】1. 才:今~得之。“断其喉,尽其肉,~去”。 2. 是,为:~大丈夫也。 3. 竟:~至如此。 4. 于是,就:“因山势高峻,~在山腰休息片时”。 5. 你,你的:~父。~兄。“家祭无忘告~翁”。
【登坛】1.登上坛场。古时会盟、祭祀、帝王即位、拜将,多设坛场,举行隆重的仪式。《三国志·魏志·臧洪传》:“昔张景明亲登坛喢血,奉辞奔走,卒使韩牧让印,主人得地。”《文选·陆倕<石阙铭>序》:“命旅致屯云之应,登坛有降火之祥。”李善注:“登坛,祭天也。”《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然而杜门不用,登坛受讥。”李善注:“《江表传》曰:‘权既即尊位,请会百官,归功周瑜……’然登坛,即位之时也。”《后汉书·献帝纪》“皇帝逊位,魏王丕称天子”李贤注引晋袁晔《献帝春秋》:“乃为坛於繁阳故城,魏王登坛,受皇帝璽綬。”《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