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震荡虽惊耳释义


【一】1.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  2. 纯;专:专~。~心~意。  3. 全;满:~生。~地水。  4. 相同:~样。颜色不~。  5. 另外的:蟋蟀~名促织。  6.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算~算。试~试。  7. 乃;竞:~至于此。  8. 部分联成整体:统~。整齐划~。  9. 或者:~胜~负。  10. 初次:~见如故。  11.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声】1. 物体振动时所产生的能引起听觉的波:~音。~带。  2. 消息,音讯:~息。不通~气。  3. 说出来让人知道,扬言,宣称:~明。~辩(公开辩白)。~泪俱下。~嘶力竭。  4. 名誉:名~。  5. 音乐歌舞:~伎(女乐,古代的歌姬舞女)。~色。

【震荡】◎震荡zhèndàng(1)[shake]∶震动雷声震荡着大地(2)[vibrate]∶处于动荡状态震荡不宁

【虽】◎ 连词,把意思推开一层,表示“即使”或是“纵然”的意思,后面多有“可是”、“但是”相应:~然。~则。麻雀~小,五脏俱全。

【惊耳】使人听到后震惊、惊异。汉王充《论衡·案书》:“齐有三邹衍之书,瀇洋无涯,其文少验,多惊耳之言。”宋苏辙《次韵子瞻记十月十六日所见》:“平生未见实惊耳,稍远不知如隔墙。”

一声震荡虽惊耳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