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1. 不信,猜度(duó):~惑。~问。~心。~团。~虑。~窦。~点。~端。猜~。怀~。半信半~。 2. 不能解决的,不能断定的:~案。~难。~义。存~。 | 1. 安定,止息。 2. 古同“拟”,比拟。
【是】1. 表示解释或分类:他~工人。《阿Q正传》的作者~鲁迅。 2. 表示存在:满身~汗。 3. 表示承认所说的,再转入正意,含有“虽然”的意思:诗~好诗,就是太长了。 4. 表示适合:来的~时候。 5. 表示任何:凡~。~活儿他都肯干。 6. 用于问句:他~走了吗? 7. 加重语气,有“的确”、“实在”的意思:天气~冷。 8. 对,合理,与“非”相对:~非。他说的~。实事求~。 9. 认为对:~古非今。各行其~。深~其言。 10. 表示应承或同意(单说一个“是”字):~,我就去。 11.
【吾伊】伊吾,咿唔。读书声。宋黄庭坚《考试局与孙元忠博士竹间对窗戏作竹枝歌三章和之》:“南窗读书声吾伊,北窗见月歌《竹枝》。”明李东阳《送陈翁归攸用前韵》:“风静渔歌闻欸乃,夜凉书馆听吾伊。”清钱谦益《赠别方子玄进士序》:“子玄举进士高第,声名籍甚。帘阁篝灯,吾伊如举子时。”
【雅】1. 正规的,标准的:~言。~正(a.规范的;b.正直;c.客气话,用于赠给他人的书画题款上,请对方指正)。 2. 美好的,高尚的,不粗俗的:文~。高~。典~。~观。~教(jiào )。~兴(xìng )。~座。~俗。 3. 平素,素来:~爱。~善鼓琴。 4. 极,甚:~以为美。~不欲为。 5. 交往:无一日之~。 6. 酒器名:~量(liàng )(a.大的酒量;b.宽宏的气度)。 7. 中国周代朝庭上的乐歌:风~颂。~声(泛指诗歌)。 8. 古同“鸦”,乌鸦。
【颂声】赞美之声。《公羊传·宣公十五年》:“什一者,天下之中正也。什一行而颂声作矣。”何休注:“颂声者,太平歌颂之声。帝王之高致也。”汉扬雄《法言·孝至》:“周康之时,颂声作乎下。”晋夏侯湛《东方朔画赞》:“彷彿风尘,用垂颂声。”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