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 2. 纯;专:专~。~心~意。 3. 全;满:~生。~地水。 4. 相同:~样。颜色不~。 5. 另外的:蟋蟀~名促织。 6.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算~算。试~试。 7. 乃;竞:~至于此。 8. 部分联成整体:统~。整齐划~。 9. 或者:~胜~负。 10. 初次:~见如故。 11.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拯】◎ 援救,救助:~救。~饥。~弊(救正弊病)。~民于水火之中。
【垫】1. 衬在底下或铺在上面:~高。~平。~背。~脚石(喻被人用来往上爬)。 2. 用来衬、铺的东西:~子。~褥。 3. 替人暂付款项:~款。~付。~支。 4. 陷沉,淹没:~没(mò ㄇㄛˋ)。~陷。 5. 填补空缺:~补。
【溺】1. 淹没:~水。~死。 2. 沉迷不悟,过分,无节制:~爱。沉~。 | ◎ 同“尿1”。
【跻】◎ 登,上升:~于世界先进之列。~身。~攀。
【康庄】1.四通八达的大道。唐白居易《和松树》诗:“漠漠尘中槐,两两夹康庄。”2.谓宽阔平坦。《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自如淳于髠以下,皆命曰列大夫,为开第康庄之衢。”《恨海》第五回:“原来是一条康庄大道,那逃难的人马络绎不絶。”3.喻指心胸宽广。唐权德舆《送别沅汎》诗:“徇吾刺促心,婉尔康庄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