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1. 表示重复或继续,指相同的:今天~下雨了。 2. 表示加重语气、更进一层:你~不是小孩! 3. 表示几种情况或几种性质同时存在:~高~大。 4. 再加上,还有:~及。十~五年。 5. 表示转折:这个人挺面熟,一下子~想不起来他叫什么。
【如】1. 依照顺从:~愿。~意。~法炮制。 2. 像,相似,同什么一样:~此。~是。~同。~故。~初。游人~织。 3. 比得上,及:百闻不~一见。自叹弗~。 4. 到,往:~厕。 5. 假若,假设:~果。~若。假~。 6. 奈,怎么:~何。不能正其身,~正人何? 7. 与,和:“公~大夫入”。 8. 或者:“方六七十,~五六十”。 9. 用在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事物的状态:突~其来。 10. 表示举例:例~。 11. 应当:“若知不能,则~无出”。 12. 〔~月〕农历二月的别称。 1
【秦人】秦代统一全国,开展对外交通,北方和西方的邻国往往称中国人为“秦人”。直至汉晋,仍沿用此称。《史记·大宛列传》:“闻宛城中新得秦人,知穿井,而其内食尚多。”《汉书·匈奴传上》:“穿井筑城,治楼以藏穀,与秦人守之。”颜师古注:“秦时有人亡入匈奴者,今其子孙尚号秦人。”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异二·汉人唐人秦人》:“马永卿引《西域传》言:‘秦人,我匄若马。’註:‘谓中国人为秦人。’”
【月下】月光之下。南朝梁武帝《七夕》诗:“白露月下团,秋风枝上鲜。”前蜀韦庄《捣练篇》:“临风縹緲叠秋雪,月下丁冬擣寒玉。”宋文同《莲赋》:“张翠帷於月下兮,列綵仗於烟际。”元刘因《采石图》诗:“平生曾有金陵梦,似记扁舟月下归。”清阮大鋮《燕子笺·双逅》:“闪得我月下星前,独自孤单。”2.指月下老人。明陈汝元《金莲记·媒合》:“月下传言,多蒙作伐,堂前醮酒,权作主婚。”参见“月下老人”。
【窥】◎ 从小孔、缝隙或隐蔽处偷看:~探。~伺。~测。~视。管~蠡测(喻见识浅陋,看不清高深的道理)。
【花】1. 植物的繁殖器官,典型的由“花托”、“花萼”、“花冠”、“雌蕊群”和“雄蕊群”组成,有各种形状和颜色,一般长得很美丽,有的有香味,凋谢后结成果实。 2. 供观赏的植物:~木。~草。~匠。~事(游春看花等事)。 3. 形状像花的东西:雪~。浪~。钢~。火~。棉~(棉的絮亦称花)。礼~(烟火)。挂~(指战斗中受伤)。 4. 用花装饰的:~圈(quān )。~篮。~灯。~车。 5. 具有条纹或图形的,不只一种颜色的:~样。~边。~~绿绿。印~。 6. 指“痘”:天~(一种急性传染病)。 7. 混
【源】1. 水流所从出的地方:河~。泉~。发~。~远流长。~头。 2. 事物的根由:来~。资~。渊~。能~。起~。策~地。 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