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1.有时候。表示间或不定。《周礼·考工记·序》:“天有时以生,有时以杀;草木有时以生,有时以死。”唐张乔《滕王阁》诗:“叠浪有时有,閒云无日无。”《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满生心里反悔凤翔多了焦家这件事,却也有时念及,心上有些遣不开。”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二三:“夏世富把他从一个游乐场带到另一个游乐场,有时坐下来看一阵,有时站在那里停一会。”2.谓有如愿之时。唐李白《行路难》诗之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掛云帆济沧海。”唐刘云《婕妤怨》诗:“秋扇尚有时,妾身永微贱!”
【勃窣】崒”。1.匍匐而行;跛行。《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於是乃相与獠於蕙圃,媻珊勃窣上金堤。”李善注引韦昭曰:“媻跚勃窣,匍匐上也。”宋陈鹄《耆旧续闻》卷二:“谁言水北无人到,亦有槃珊勃崒行。”清褚人穫《坚瓠八集·朱文公足疾》:“出门放步人争看,不是前来勃窣翁。”2.犹婆娑。形容才气横溢,词彩缤纷。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刘前进谓抚军曰:‘下官今日为公得一太常博士妙选。’既前,抚军与之话言,咨嗟称善曰:‘张凭勃窣为理窟。’即用为太常博士。”徐震堮校笺:“勃窣即婆娑之声转。”金高士谈《次韵饮嵓夫
【盘跚】亦作“盘珊”。1.犹蹒跚。跛行貌;不正貌。汉王延寿《梦赋》:“鬼惊魅怖,或盘跚而欲走,或拘挛而不能步。”晋潘尼《鳖赋》:“既颠坠於巖岸,方盘跚而雅步。”宋范成大《致一斋述事》诗:“文书烟海困浮沉,不觉盘跚百病侵。”明徐渭《读龙惕书》:“渭小子感先生之忧道,识先生之苦心,虽志气不前,而盘珊思振。”2.婆娑貌。唐李贺《瑶华乐》诗:“舞霞垂尾长盘跚,江澄海浄神母颜。”唐皮日休《夏景无事因怀章来二上人》诗之二:“佳树盘珊枕草堂,此中随分亦閒忙。”前蜀牛峤《菩萨蛮》词:“釵重髻盘珊,一枝红牡丹。”槃跚:亦作“槃散”
【舞】1. 按一定的节奏转动身体表演各种姿势:~蹈。~技。~姿。~会。~剑。~女。~曲。~台。 2. 耍弄:~弊。~文弄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