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1. 想得到某种东西或想达到某种目的的要求:~念。~望。~火。食~。情~。禁~。纵~。 2. 想要,希望:~盖弥彰。~罢不能。~速不达。 3. 需要:胆~大而心~细。 4. 将要:摇摇~坠。山雨~来风满楼。 5. 婉顺的样子。
【寄】1. 托付:~托。~存。~情。~怀。~意。 2. 依靠,依附:~居。~食。~生虫。 3. 托人传送,特指由邮局传递:~信。~钱。 4. 认的亲属:~父。~母。~子。
【家书】iāshū(1)[letterhome]∶家庭成员写的书信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家书一箧。——清·梁启超《谭嗣同传》(2)[familybooks]∶家中拥有的书
【少】1. 数量小的,与“多”相对:多~。~量。~许。 2. 缺,不够:缺~。减~。 3. 不经常:~有。~见。 4. 短时间:~等。~候。~顷。 5. 丢,遗失:屋里~了东西。 6. 轻视:“且夫我尝闻~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如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 | 1. 年纪轻或年轻人:~年。~女。~壮(年轻力壮)。 2. 古代辅佐长官的副职:~傅。~保。 3. 次级的:~校。~将(jiàng )。 4. 姓。
【客】1. 外来的(人),与“主”相对:~人。宾~。会~。不速之~。~气。~卿。 2. 外出或寄居,迁居外地的(人):旅~。~居。~籍。~死。 3. 服务行业的服务对象:顾~。乘~。~流量。 4. 指奔走各地从事某种活动的人:说~。政~。侠~。 5. 在人类意识外独立存在的:~观。~体。 6. 量词,用于论份儿出售的食品、饮料:一~冰淇淋。
【过】1. 从这儿到那儿,从此时到彼时:~江。~账。~程。~渡。~从(交往)。经~。 2. 经过某种处理方法:~秤。~磅。~目。 3. 超出:~于。~度(dù)。~甚。~奖(谦辞)。~量(liàng)。~剩。~犹不及。 4. 重新回忆过去的事情:~电影。 5. 从头到尾重新审视:把这篇文章再~一~。 6. 次,回,遍:把文件看了好几~儿。 7. 错误:~错。记~。 | 1. 用在动词后表示曾经或已经:看~。用~。 2. 用在动词后,与“来”、“去”连用,表示趋向:拿~来。走~去。 | ◎ 姓。
欢快的小丑
这首诗洋溢着自然景色的美好,诗人利用它来勾勒出抒情的舞台。借舟为景,两三峰为点,几笔点明了美景而又不失情感。聚散离合,悲喜交加,自家想家之情便与舟峰相得益彰。
拼图拼血成歌
欲寄家书少客过,舟边静望两三峰。 此诗笔锋明峭,直指理性。作者强调了想要寄家书,就不要让客人进门。在那少数人所挥洒的景致前,事实上便蕴藏着更多人情、感恩、思念家族等诸多情感。这被诗人所呼吁,即便是客人亦应节制自己的存在,不要阻挡家人之间的感情交流。
StarryEyes
诗人在此可能不仅仅讲的是家书在彼岸,也是家中的思念,借舟看峰,思绪翻涌,人心所为难以控制。充满激情和自觉,诗中所描绘的场景也显示了他感激故土对自己事业的支持,同时也表达了对家人的深情厚谊。
三千繁星落笔间
此诗是诗人借用景色,表现思念内心世界的作品。在意象的美好和统一构思的指引下,诗人意境独特,表达丰富深邃。作者在刻画诗情的同时,也用起对家人的思念、对故土的乡愁,这种情感是普世共通的。
夜夜思念
诗人的作品从不拘泥于景观描绘,更不是肤浅的感慨与叹息,而是融入了诗人内心感受的情感呈现。这首诗似在反躬自省,不免调动诗人个人经历,回首故乡,因习惯而生情,凸显出对家人的思念和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