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1. 脊椎动物的一类,生活在水中,一般有鳞和鳍,用鳃呼吸,冷血:~虾。~虫。~网。~跃。~贯(像鱼游一样先后相续)。~雁(书信,信息)。~米乡。~尾纹。~目混珠。~质龙文(喻虚有其表)。 2. 姓。
【龙】1. 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舟。~灯。~宫。~驹(骏马,喻才华出众的少年)。画~点睛。~蟠虎踞。 2. 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恐~。 3. 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或称关于皇帝的东西:~颜。~体。~袍。 4. 姓。 典
【出没】没chūmò[appearanddisappear;haunt;dip]显现或隐没大鲸悠然出没于浪涛中船头在浪中缓缓出没汉
【肆】1. 放纵,任意行事:~口。~虐。~意。放~。~无忌惮。 2. 尽,极:~力(尽力)。~目。~勤。 3. 陈列,陈设:~筵。 4. 古代指人处死刑后暴尸示众:~诸市朝。 5. 店铺:市~。茶坊酒~。 6. “四”的大写。
【神奸】亦作“神奸”。1.能害人的鬼神怪异之物。《左传·宣公三年》:“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姦。”杜预注:“图鬼神百物之形,使民逆备之。”汉王充《论衡·儒增》:“安能入山泽不逢恶物,辟除神姦乎?”北周庾信《周车骑大将军贺娄公神道碑》:“三槐以鼐鼎象物,知其神奸;五等以桓珪班瑞,守其宫室。”宋苏轼《洞庭春色赋》:“尽三江於一吸,吞鱼龙之神姦。”清顾炎武《酬李处士因笃》诗:“观人如列鼎,欲察神姦状。”2.奸诈狡猾的人。明屠隆《綵毫记·禄山谋逆》:“裂土控燕韩,部落连蕃汉,包藏逆节伏神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