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1. 说话,引文:人~亦~。子曰诗~。~~(如此,这样;引用文句或谈话时,表示结束或有所省略)。 2. 文言助词,句首句中句末都用:~谁之思?岁~暮矣,着记时也~。 3. 水气上升遇冷凝聚成微小的水珠,成团地在空中飘浮:行~流水。~蒸霞蔚。 4. 指中国“云南省”:~腿(云南省出产的火腿)。
【敛】1. 收拢,聚集:~钱。~足(收住脚步,不住前进)。~容。~衣(用收集来的碎布制成的衣)。收~。聚~。 2. 征收:横征暴~。 3. 收束,约束:~迹。~手(a.缩手,表示不敢恣意妄为;b.拱手,表示恭敬)。~袂(整理衣袖,表示敬服)。~抑。~步。
【觚棱】亦作“觚棱”。1.宫阙上转角处的瓦脊成方角棱瓣之形。亦借指宫阙。《文选·班固<西都赋>》:“设璧门之凤闕,上觚稜而栖金爵。”吕向注:“觚稜,闕角也。”《后汉书·班固传上》作“柧棱”。宋王观国《学林·觚角》:“所谓觚稜者,屋角瓦脊成方角稜瓣之形,故谓之觚稜。”明郎瑛《七修类稿·天地三·天目山》:“西周浸冷觚稜月,未必迁岐説果非。”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三百:“北望觚稜南望雁,七行狂草达京华。”郁达夫《偶成》诗:“不羡神仙况一官,觚棱那復梦长安。”参见“柧棱”。2.借指京城。宋秦观《赴杭倅至汴上作》诗:“俯仰
【两观】宫门前两边的望楼。《左传·定公二年》:“夏五月壬辰,雉门及两观灾。”《汉书·董仲舒传》:“及至周室,设两观,乘大路,朱干玉戚,八佾陈於庭,而颂声兴。”晋崔豹《古今注·都邑》:“闕,观也。古每门树两观於前,所以标表宫门也。其上可居,登之则可远观,故谓之观。”唐储光羲《贻刘高士别》诗:“壮哉丽百常,美矣崇两观。”2.特指春秋鲁阙,孔子诛少正卯之处。《孔子家语·始诛》:“於是朝政七日而诛乱政大夫少正卯,戮之于两观之下。”《旧唐书·李义府传》:“仲尼为鲁司寇七日,诛少正卯於两观之下;义方任御史旬有六日,不能去姦邪
【齐】1. 东西的一头平或排成一条直线:~整。参差不~。 2. 达到,跟什么一般平:见贤思~。河水~腰深。 3. 同时;同样;一起:~名。~声。~心协力。一~前进。 4. 全;完全:~全。人到~了。 5.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疆域在今山东省北部、东部和河北省的东南部。 6. 中国朝代名:南朝~。北朝~。 | 1. 调剂:夫匠者手巧也,而医者~药也。后作“剂”。 2. 药剂:处~不过数种。后作“剂”。 3. 界限;分际:百年,寿之大~。 4. 成功;成熟:事能得~。后作“济”。 | ◎ 同“粢”。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