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愠】◎ 怒,怨恨:~色。~容。~怒。~恼。人不知,而不~。
【小损】病疾稍愈。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周伯仁为吏部尚书,在省内,夜疾危急。时刁玄亮为尚书令,营救备亲好之至,良久小损。”《宋书·刘道济传》:“吾疾久,汝等扶侍疲劳。今既小损,各听归家休息,唤復还。”2.小的损害。《三国志·魏志·曹爽传》“於是收爽羲……等,皆伏诛,夷三族”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魏略》:“我之有斐(丁斐),譬如人家有盗狗而善捕鼠,盗虽有小损,而完我囊贮。”3.稍微减少。《续资治通鉴长编·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张齐贤等言:‘太乙,五帝之佐,天神之至贵者也。请用祭天之礼,杀其半又小损之。
【天和】1.谓自然和顺之理;天地之和气。《庄子·庚桑楚》:“故敬之而不喜,侮之而不怒者,唯同乎天和者为然。”《庄子·知北游》:“若正汝形,一汝视,天和将至。”成玄英疏:“汝形容端雅,勿为邪僻,视听纯一,勿多取境自,然和理归至汝身。”《淮南子·俶真训》:“含哺而游,鼓腹而熙,交被天和,食于地德。”唐孟郊《蜘蛛讽》诗:“万类皆有性,各各禀天和。”《红楼梦》第十六回:“且父母在家,思想女儿,不能一见,倘因此成疾,亦大伤天和之事。”2.谓人体之元气。《文子·下德》:“目悦五色,口肥滋味,耳淫五声,七窍交争,以害一性,日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