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樵习送迎释义


【渔樵】砍柴。唐高适《封丘县》诗:“我本渔樵孟诸野,一生自是悠悠者。”宋苏轼《前赤壁赋》:“况吾与子渔樵於江渚之上,侣鱼鰕而友麋鹿。”2.渔人和樵夫。唐王维《桃源行》:“平明閭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宋范成大《携家石湖赏拒霜》诗:“渔樵引入新花坞,儿女扶登小锦城。”清顾光旭《弓插》诗:“隔水断渔樵,横斜坏木桥。”鲁迅《南腔北调集·听说梦》:“至于另有些梦为隐士,梦为渔樵,和本相全不相同的名人,其实也只是豫感饭碗之脆,而却思将吃饭范围扩大起来。”3.指隐居。南朝梁刘孝威《奉和六月壬午应令》:“神心重丘壑,散步怀

【习】1. 学过后再温熟反复地学,使熟练:练~。学~。实~。  2. 学:~文。~武。  3. 对某事熟悉:~见。~闻。~以为常。  4. 长期重复地做,逐渐养成的不自觉的活动:~惯。积~。陈规陋~。  5. 相因:世代相~。~~相因。  6. 姓。

【送迎】1.送往迎来。《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妇人送迎不出门,见兄弟不踰閾。”《史记·淮阴侯列传》:“信尝过樊将军噲,噲跪拜送迎,言称臣。”宋王銍《默记》卷中:“两州送迎,旌旗舳舰,官吏锦绣,相属於道。”陈毅《泗宿道中》诗:“畅游根据地,沿途劳送迎。”2.指文笔的宕开与承接。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章句》:“其控引情理,送迎际会,譬舞容廻环,而有缀兆之位;歌声靡曼,而有抗坠之节也。”漢

渔樵习送迎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