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中不废学无生释义


【于】1. 介词(a.在,如“生~北京”;b.到,如“荣誉归~老师”;c.对,如“勤~学习”;d.向,如“出~自愿”;e.给,如“问道~盲”;f.自,从,如“取之~民”;g.表比较,如“重~泰山”;h.表被动,如“限~水平”)。  2. 后缀(a.在形容词后,如“疏~防范”;b.在动词后,如“属~未来)。  3. 姓。

【中】1. 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心。当(dàng)~。~原。~华。  2. 在一定范围内,里面:暗~。房~。~饱。  3. 性质或等级在两端之间的:~辍(中途停止进行)。~等。~流砥柱。  4.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在研究~。  5. 特指“中国”:~式。~文。  6. 适于,合于:~看。 | 1. 恰好合上:~选。~奖。~意(会意,满意)。  2. 受到,遭受:~毒。~计。  3. 科举考试被录取:~举。~状元。 典

【不】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 ◎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废学】;中止学习。《礼记·学记》:“燕辟,废其学。”唐孔颖达疏:“堕学之徒,好褻慢、笑师之譬喻,是废学之道也。”汉刘向《列女传·母仪传》:“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之废学若吾断斯织也。’”宋苏洵《送石昌言为北使引》:“昌言闻吾废学,虽不言,察其意甚恨。”

【无生】1.不降生,不生存在世上。《诗·小雅·苕之华》:“知我如此,不如无生。”郑玄笺:“我,我王也。知王之为政如此,则己之生,不如不生也。”一本作“无生”。2.佛教语。谓没有生灭,不生不灭。晋王该《日烛》:“咸淡泊於无生,俱脱骸而不死。”唐王维《登辨觉寺》诗:“空居法云外,观世得无生。”明何景明《近寺》诗:“亦知身是妄,从此学无生。”康有为《七月偕铁君及家人从者居丹将敦岛灯塔》诗:“碧海苍天无尽也,教人怎不了无生?”

于中不废学无生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