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1. 年;岁:千~难逢。三年两~。 2. 记录;刊登;描绘:记~。连~。转~。 | 1. 装,用交通工具装:~客。~货。~重。~体。装~。满~而归。 2. 充满:怨声~道。 3. 乃,于是(古文里常用来表示同时做两个动作):~歌~舞。 4. 姓。
【絜】1. 量物体的周围长度;也泛指衡量:“度长~大。” 2. 古河名,古代中国黄河自孟津以北所分的九条支流之一。 | 1. 古同“洁”,干净。 2. 廉洁。 3. 明亮。 4. 修整;修饰。 典
【牲牷】古代祭祀用的纯色全牲。《左传·桓公六年》:“吾牲牷肥腯,粢盛丰备。”杜预注:“牲,牛羊豕也;牷,纯色完全也。”《南史·萧子云传》:“梁初,郊庙未革牲牷,乐辞皆沉约撰,至是承用。”宋王禹偁《南郊大礼诗》之三:“大羹味薄牲牷洁,至乐声和凤鸟飞。”2.泛指祭品。郭沫若《羽书集·惰力与革命》:“我们在这抗战的炮火声中纪念辛亥革命,我们要多放些大炮来作为喜炮,我们要多杀几个敌人来作为牲牷。”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