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教东海不为田释义


【争教】白居易《遣怀》诗:“遂使四时都似电,争教两鬢不成霜!”金元好问《雪谷早行图》诗之一:“雪拥云横下笔难,争教万景入荒寒?”《三国演义》第三四回:“髀肉復生犹感嘆,争教寰宇不三分?”清纳兰性德《好事近》词:“争教清泪不成冰?好处便轻别。”

【东】1. 方向,太阳出升的一边,与“西”相对:~方。~经(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或经线)。~山再起(喻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付诸~流。  2. 主人(古代主位在东,宾位在西):房~。股~。~道主(泛指请客的主人,亦称“东道”、“作东”)。  3. 姓。

【海】1. 靠近大陆,比洋小的水域:~洋。~域。~拔。~疆。~内。~岸。~誓山盟。五湖四~。  2. 用于湖泊名称:青~。中南~。  3. 容量大的器皿,巨大的:~碗。~涵(敬辞,称对方大度包容)。夸下~口。  4. 喻数量多的人、事物像海的:人山人~。火~。  5. 漫无目标地:~骂。~找。  6. 古代指从外国来的:~棠。  7. 特指中国上海:~派。  8. 姓。 典

【不为】1.不做;不干。《诗·卫风·淇奥》:“善戏謔矣,不为虐兮。”《孟子·梁惠王上》:“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宋曾巩《寄欧阳舍人书》:“立言者既莫之拒而不为;又以其子孙之所请也,书其恶焉则人情之所不得,於是乎铭始不实。”2.谓收成不好。《墨子·杂守》:“令民家有三年畜蔬食以备湛旱、岁不为。”王念孙《读书杂志·墨子六》:“‘岁不为’,犹《玉藻》言年不顺成也。”《淮南子·本经训》:“是故上下离心,气乃上蒸,君臣不和,五穀不为。”高诱注:“不为,不成也。”3.不算,不是。南朝宋颜延之《

争教东海不为田的用户点评


快乐的跳跳虎

2024-06-30 02:20:15

这句诗实在太有趣了,争教东海不为田,这是不是东海有了一大片未耕种的土地,一堆地主拼命争着要去占地种田呀?别忘了东海是海域啊,怎么可能种田呢?这难道不是大概率是诗人受了委屈,发泄情绪嘛?

SilverSurf

2024-06-29 06:12:39

哈哈哈,争教东海不为田,这句诗简直就是在调侃人类的贪婪和无知嘛!东海那么神秘又广阔,怎么能被简单地归为一块普通的土地呢?可能诗人写的时候气愤到用诗歌来嘲讽人类了吧!

爱笑的水滴

2024-06-27 17:58:46

鲁迅先生笔下文风犀利铁面,对于这句诗也会赞赏其意境和韵律,体现了传统文化的深邃魅力。

听风的声音

2024-06-27 17:40:41

这句诗构思巧妙,语言简练而富有内涵,展现了诗人的高超才情与深厚的文学功底。

追梦人

2024-06-27 12:58:20

这句诗不简单,争教东海不为田,其实是在用一种另类的方式表达诗人内心的不满和愤怒。东海作为大自然的一部分,应该受到尊重和保护,不能仅仅成为人类贪婪的牺牲品,这句诗言简意赅,剑指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