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1. 不偏斜,与“歪”相对:~午。~中(zhōng )。~襟危坐。 2. 合于法则的:~当(dāng)。~派。~楷。~规。~大光明。~言厉色。拨乱反~。 3. 合于道理的:~道。~确。~义。~气。 4. 恰好:~好。~中(zhōng )下怀。 5. 表示动作在进行中:他~在开会。 6. 两者相对,好的、强的或主要的一方,与“反”相对,与“副”相对:~面。~本。 7. 纯,不杂:~色。~宗。~统。纯~。 8. 改去偏差或错误:~骨。~误。~音。~本清源。 9. 图形的各个边的长度和各个角的大
【恐】1. 害怕,畏惧:~惧。~怖。~慌。惊~。有恃无~。 2. 恫吓(hè):~吓(hè)。 3. 疑虑:~怕。~不能成功。
【事】1. 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情。~件。~业。 2. 变故:~故(出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不幸事情,如工作中的死伤等)。~端。 3. 职业:谋~(指找职业)。 4. 关系和责任:你走吧,没你的~了。 5. 办法:光着急也不是~儿,还得另找出路。 6. 做,治:不~生产。无所~事。 7. 服侍:~父母。
【维絷】1.《诗·小雅·白驹》:“皎皎白驹,食我场苗,縶之维之,以永今朝。”郑玄笺:“愿此去者乘其白驹而来,使食我场中之苗,我则绊之繫之,以永今朝。爱之欲留之。”因以“维縶”为系缚;羁绊。晋潘尼《迎大驾》诗:“翔凤婴笼槛,騏驥见维縶。”晋葛洪《抱朴子·任命》:“夫龙驥维縶,则无以别乎蹇驴;赤刀韜锋,则曷用异於铅刃。”唐玄奘《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下》:“象子既已维縶多时,而不食水草。”2.引申为挽留;羁留。南朝宋谢灵运《从游京口北固应诏》诗:“顾己枉维縶,抚志慙场苗。”清汪懋琨《<白雨斋词话>序》:“桃源剧邑,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