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1. 不偏斜,与“歪”相对:~午。~中(zhōng )。~襟危坐。 2. 合于法则的:~当(dāng)。~派。~楷。~规。~大光明。~言厉色。拨乱反~。 3. 合于道理的:~道。~确。~义。~气。 4. 恰好:~好。~中(zhōng )下怀。 5. 表示动作在进行中:他~在开会。 6. 两者相对,好的、强的或主要的一方,与“反”相对,与“副”相对:~面。~本。 7. 纯,不杂:~色。~宗。~统。纯~。 8. 改去偏差或错误:~骨。~误。~音。~本清源。 9. 图形的各个边的长度和各个角的大
【柳花】1.柳树开的花,呈鹅黄色。唐杜甫《曲江陪郑八丈南史饮》诗:“雀啄江头黄柳花,鵁鶄鸂鶒满晴沙。”元张可久《凭阑人·暮春即事》曲:“小玉阑干月半掐,嫩緑池塘春几家。鸟啼芳树丫,燕衔黄柳花。”2.指柳絮。南朝陈后主《洛阳道》诗之四:“柳花尘里暗,槐色露中光。”唐李白《金陵酒肆留别》诗:“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宋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诗:“日长睡起无情思,閒看孩童捉柳花。”宋杨伯嵒《臆乘·柳花柳絮》:“柳花与柳絮迥然不同。生於叶间成穗作鵞黄色者,花也;花既褪,就蔕结实,其实之熟乱飞如绵者,絮也。古今
【荷】1. 〔~包〕a.佩戴的小囊;b.食品名。 2. 〔~尔蒙〕“激素”的旧称。 3. 即“莲”。 典
【气】1. 没有一定的形状、体积,能自由散布的物体:~体。 2. 呼吸:没~了。~厥。~促。~息。一~呵成。 3. 自然界寒、暧、阴、晴等现象:~候。~温。~象。 4. 鼻子闻到的味:~味。臭~。 5. 人的精神状态:~概。~节。~魄。~派。~馁。 6. 怒,或使人发怒:不要~我了。~恼。~盛(shèng )。忍~吞声。 7. 欺压:受~。 8. 中医指能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功。~血。~虚。 9. 中医指某种症象:痰~。湿~。 10. 景象:和~。~氛。~韵(文章或书法绘画的意境或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