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生】;谋生计。《管子·轻重戊》:“出入者长时,行者疾走,父老归而治生,丁壮者归而薄业。”《史记·淮阴侯列传》:“﹝韩信﹞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唐牛僧孺《玄怪录·杜子春》:“﹝杜子春﹞乘肥衣轻,会酒徒,徵丝竹歌舞於倡楼,不復以治生为意。”曹禺《北京人》第一幕:“家中的房产,也所剩无几,自己又没什么治生的本领,所以心中百般懊恼。”2.旧时部属对长官或旅外官吏对原籍长官的自称。始于明代。明黄瑜《双槐岁钞·名字称呼》:“书简称人以阁下明公,自称不过侍生而已……相去未久,乃有
【何用】1.为什么。《诗·小雅·节南山》:“国既卒斩,何用不监?”孔颖达疏:“何以不监察之而令相伐也?”《穀梁传·庄公六年》:“何用弗受也?为以王命絶之也。”2.凭什么;用什么。《穀梁传·僖公元年》:“是齐侯与?齐侯也。何用见其是齐侯也?”汉王充《论衡·骨相》:“人曰命难知。命甚易知。知之何用?用之骨体。”唐韩愈《食曲河驿》诗:“杀身谅无补,何用答生成?”3.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用、不须。《后汉书·孔融传》:“文举舍我死,吾何用生为?”唐王泠然《题河边枯柳》诗:“今日摧残何用道!数里曾无一株好。”《续资治通鉴·帝显
【学】1. 效法,钻研知识,获得知识,读书:~生。~徒。~习。~业。~友。~者。~阀。~制。~历。~步邯郸(讥讽人只知模仿,不善于学而无成就,亦作“邯郸学步”)。 2. 传授知识的地方:~校(简称“学”或“校”)。~院。~府。中~。大~。上~。 3. 掌握的知识:~问(简称“学”)。~术(一切学问的总称)。~位。~士(a.学位名,大学毕业生;b.古代官名)。才~。治~。~识。博~多才。 4. 分门别类的有系统的知识:~说。哲~。数~。小~(a.古代指文学、音韵、训诂学;b.现指初等学校)。
【陶朱】即陶朱公。后泛指大富者。《韩非子·解老》:“夫弃道理而忘举动者,虽上有天子诸侯之势尊,而下有猗顿、陶朱、卜祝之富,犹失其民人而亡其财资也。”晋葛洪《抱朴子·论仙》:“然不可以黔娄、原宪之贫,而谓古者无陶朱、猗顿之富。”明王錂《寻亲记·告借》:“富足堪并于陶朱,机谋不下于黄石。”郁达夫《题友人郑泗水半闲居》诗:“难道半閒还治产,五湖大业比陶朱。”参见“陶朱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