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居正可茨生草释义


【筑】1. 捣土的杵:“项王伐齐,身负板~,以为士卒先”。  2. 建造,修盖:修~。建~。构~。  3. 居室:“畏人成小~,褊性合幽栖”。  4. 古代弦乐器,形似琴,有十三弦。演奏时,左手按弦的一端,右手执竹尺击弦发音。 | ◎ 中国贵州省贵阳市的别称。

【居正】循正道。《公羊传·隐公三年》:“君子大居正,宋之祸,宣公为之也。”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杂文》:“虽始之以淫侈,而终之以居正。”唐李德裕《授狄兼谟兼益王傅制》:“﹝兼謨﹞歷职有声,居正无挠,举其素行,擢在首僚。”明方孝孺《娱静楼记》:“谋畧事功者流而为诈,居正蹈义者不良於为。”王国维《观堂集林·殷周制度论》:“摄政者,所以济变也。立成王者,所以居正也。”2.谓帝王登位。《艺文类聚》卷十三引晋刘琨《劝进表》:“诚宜遗小礼,存大务,援据图録,居正宸极。”

【可】1. 允许:许~。认~。宁~。  2. 能够:~见。~能。~以。不~思议。  3. 值得,认为:~怜。~悲。~亲。~观。~贵。~歌~泣。  4. 适合:~身。~口。~体。  5. 尽,满:~劲儿干。  6. 大约:年~二十。“潭中鱼~百许头”。  7. 表示转折,与“可是”、“但”相同。  8. 表示强调:他~好了。  9. 用在反问句里加强反问语气:都这么说,~谁见过呢?  10. 用在疑问句里加强疑问语气:这件事他~同意?  11. 姓。 | ◎ 〔~汗(hán)〕中国古代鲜卑、突厥、回纥、蒙古等族君

【茨】1. 用茅或苇覆盖房子:茅~(用茅草覆盖屋顶)。~宇(茅屋)。~檐。~门。  2. 蒺藜:~藿(“藿”,野菜;指以茨藿充饥,引申为粗劣的食物)。  3. 积土填满:“~其所决而高之。”

【生】1. 一切可以发育的物体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了最初的体积和重量,并能发展长大:诞~。滋~。~长。  2. 造出:~产。  3. 活的,有活力的:~存。~命。~物。~机。出~入死。舍~取义。  4. 有生命的东西的简称:众~。丧~。卫~。  5. 生活,维持生活的:~计。~意。  6. 整个生活阶段:一~。平~。今~。  7. 发出,起动:~病。~气。~效。~花之笔。谈笑风~。  8. 使燃料燃烧起来:~火。  9. 植物果实不成熟:~瓜。  10. 未经烧煮或未烧煮熟的:~饭。~水。  11. 不熟悉的,不常

【草】1. 对高等植物中除了树木、庄稼、蔬菜以外的茎干柔软的植物的统称;广义指茎干比较柔软的植物,包括庄稼和蔬菜:青~。野~。茅~。水~。花~。~鞋。~堂(茅草盖的堂屋,旧时文人以此自称山野间的住所,有自谦卑陋的意思)。~原。~坪。~行露宿。~菅人命。  2. 特指用作燃料、饲料的稻麦之类的茎叶:~料。柴~。稻~。  3. 粗糙,不细致:~率(shuài )。~鄙(粗野朴陋)。~具(粗劣的食物)。  4. 汉字的一种书体:~书。~字(亦为旧时谦称自己的别名)。章~(草书的一种,笔画保存了一些隶书的笔势,因其最初

筑居正可茨生草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