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下霜髯侍从臣释义


【柱下】1.相传老子曾为周柱下史,后以“柱下”为老子或老子《道德经》的代称。《后汉书·王充王符等传论》:“贵清静者,以席上为腐议;束名实者,以柱下为诞辞。”李贤注:“柱下,老子也。”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时序》:“诗必柱下之旨归,赋乃漆园之义疏。”宋辛弃疾《水调歌头》词:“莫怪新来白髮,恐是当年柱下,《道德》五千言。”清龚自珍《邵子显校刊<娄东杂著>序》:“此事成,可以傲嬴刘,媲柱下,储以俟后圣。”2.周秦置柱下史,后因以为御史的代称。《汉书·张苍传》:“﹝张苍﹞秦时为御史,主柱下方书。”颜师古注:“柱下,居殿柱

【霜髯】。宋苏轼《赠岭上老人》诗:“鹤骨霜髯心已灰,青松合抱手亲栽。”元刘因《次人韵》:“世上闲愁浑几许,而今青镜满霜髯。”明刘基《寒夜》诗:“风物自应随律转,霜髯争得见春消?”

【侍】◎ 伺候,在旁边陪着:服~。~立。~者(侍奉左右的人)。~从。~读(给帝王讲学的人)。~坐。~役(仆人)。

【从臣】随从之臣下;侍从之臣。《史记·秦始皇本纪》:“从臣思迹,本原事业,祗诵功德。”唐宋之问《松山岭应制》诗:“尘销清蹕路,云溼从臣衣。”宋杨亿《咸平六年二月十八日扈从宸游因成纪事二十二韵》:“从臣沙苑马,卫士羽林枪。”明刘基《赠杜安道》诗:“当时从臣皆俊良,近侍共推徐与杜。”清沉初《西清笔记·文献纪》:“先是内廷三品以上皆穿红衣,仿御前从臣之例。”

柱下霜髯侍从臣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