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 本人,己身:~己。~家。~身。~白。~满。~诩。~馁。~重(zhòng )。~尊。~谦。~觉(jué )。~疚。~学。~圆其说。~惭形秽。~强不息。 2. 从,由:~从。~古以来。 3. 当然:~然。~不待言。~生~灭。放任~流。 4. 假如:~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
【怪】1. 奇异,不平常:~诞(离奇古怪)。~事。~物。~讶。~圈(quān )。~话。~异。奇形~状。 2. 惊奇:大惊小~。~不得。 3. 传说中的妖魔之类:鬼~。妖~。 4. 性情乖僻或行为异样的人:~癖(古怪的癖好)。~僻(古怪)。 5. 很,非常:~好的天气。 6. 怨,责备:不~你。~罪。~怨。
【坚顽】犹顽强坚定。唐白居易《微之重夸州居寄怀》诗:“谁知太守心相似,抵滞坚顽两相餘。”唐元稹《告畬竹山神文》:“至於蒙翳薈罗,恶木穴窟,蛇蜥虎豺,迎碍吞噬,以遂其高傲坚顽之势,非天意也。”清唐孙华《次韵酬张超然上舍》:“而我坚顽守章句,壁间不彀空悬弨。”2.艰难坎坷。宋苏轼《次京师韵送表弟程懿叔赴夔州运判》:“子亦拙进取,才高命坚顽。”3.犹坚硬。宋彭乘《墨客挥犀》卷八:“古之石刻存于今者,惟石鼓也……外以木櫺护之,其石质坚顽,类今人马碓磑者。”
【推】1. 手抵物体向外或向前用力使物移动:~车。~搡。~拿。~倒。~敲。顺水~舟。 2. 使用工具向前移动进行工作:~头。~土。 3. 使事情开展:~广。~行(xíng )。~动。~销。 4. 进一步想,由已知之点想到其它:~及。~究。~导。~论。~测。~事。 5. 往后挪动(时间上):~延。~移。 6. 辞让,脱卸:~让。~却。~委。~辞。 7. 举荐,指出某人优点:~许。~重(zhòng )。~举。~崇。 8. 让出,献出:~恩。~心置腹。 典
【不】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 ◎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倒】1. 竖立的东西躺下来:摔~。墙~了。~塌。~台。打~。卧~。 2. 对调,转移,更换,改换:~手。~换。~车。~卖。~仓。~戈。 | 1. 位置上下前后翻转:~立。~挂。~影。~置。 2. 把容器反转或倾斜使里面的东西出来:~水。~茶。 3. 反过来,相反地:~行逆施。反攻~算。~贴。 4. 向后,往后退:~退。~车。 5. 却:东西~不坏,就是旧了点。 典
不离不弃
诗人也隐含地表达了人性中一种不改变的固执性,这种固执有时候是由于人的自卑,害怕承认自己的错误所致。
谜一样的眼神
这种坚守己见的力量在某些情境下可以让人强大,但在另外一些情境下却束缚人的思考,无法接受新的事物。
飞行的小鸟
着重强调了“自怪”的语气,别人无法打破自己立下的心意,而且自己也不敢动摇立场。
大大夫
同时,诗中用错开的三,六,三的体裁展现了诗人的审美眼光,让读者更容易意识到他所表现的主题,加强了诗歌的美学效果。
DreamyMist
这句诗的韵律优美,内藏着一种独特的节奏感,让人流连忘返,强烈的节奏感使人的感官被唤醒,感受到了诗人的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