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 本人,己身:~己。~家。~身。~白。~满。~诩。~馁。~重(zhòng )。~尊。~谦。~觉(jué )。~疚。~学。~圆其说。~惭形秽。~强不息。 2. 从,由:~从。~古以来。 3. 当然:~然。~不待言。~生~灭。放任~流。 4. 假如:~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
【平宫】王庙。《左传·昭公二十二年》:“刘子如刘。单子使王子处守于王城。盟百工于平宫。”杜预注:“平宫,平王庙。”典
【中吕】十二律的第六律。其于十二月为四月,因亦用以称农历四月。《礼记·月令》:“﹝孟夏之月﹞律中中吕。”《史记·律书》:“中吕者,言万物尽旅而西行也。其於十二子为巳。”《梁书·张缅传》:“岁次娵訾,月惟中吕,余謁帝於承明。”2.指律合中吕的歌曲。《旧唐书·音乐志一》:“奏夷则,歌中吕。”
【太】1. 过于:~长。 2. 极端,最:~甚。~平。 3. 高,大:~空。~学。 4. 很:不~好。 5. 身分最高或辈分更高的:~老伯。~夫人(旧时尊称别人的母亲)。
【一】1.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 2. 纯;专:专~。~心~意。 3. 全;满:~生。~地水。 4. 相同:~样。颜色不~。 5. 另外的:蟋蟀~名促织。 6.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算~算。试~试。 7. 乃;竞:~至于此。 8. 部分联成整体:统~。整齐划~。 9. 或者:~胜~负。 10. 初次:~见如故。 11.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