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胥】春秋楚大夫伍员的字。楚平王杀其父奢兄尚,其经宋郑入吴,助阖庐夺取王位,整军经武。不久,攻破楚国,掘楚平王之墓,鞭尸三百。吴王夫差时,因力谏停止攻齐,拒绝越国求和,而渐被疏远。后夫差赐剑命自杀,并以鸱夷革盛其尸浮于江上。《庄子·盗跖》:“比干剖心,子胥抉眼,忠之祸也。”汉桓宽《盐铁论·散不足》:“此诗人所以伤而作,比干子胥遗身而忘祸也。”唐李白《行路难》诗:“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明许自昌《水浒记·义什》:“那区区保正,真成一掷赌乾坤。效渔人纵子胥星奔,驱驰传信,早见马足起红尘。”杨超《就义诗》
【烹】1. 煮:~调(tiáo )(烹炒调制)。~饪。~茶。 2. 一种做菜的方法,先用热油略炒之后,再加入液体调味品,迅速搅拌,随即盛出:~对虾。
【吴】1.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后扩展至淮河下游一带:~钩(古代吴地出产的一种弯刀,后泛指锋利的刀剑)。~越同舟(喻过去的仇人由于当前利害一致而成为朋友)。 2. 中国东汉末年三国之一:~下阿蒙(喻原先学识粗浅的人)。 3. 泛指中国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一带:~语。~牛喘月(喻见到类似事物就胆怯害怕起来)。 4. 姓。 典
【鼎】1. 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是三足两耳:铜~。~食(列鼎而食,指豪侈生活)。~镬。 2. 锅:~罐。~锅。 3. 古代视为立国的重器,是政权的象征:~彝。九~。定~。问~。~祚(国运)。 4. 象征三方并立、互相对峙:~峙。~足之势。 5. 大:~族。~臣。~力支持。 6. 正当,正在:~盛(shèng )。
览古十四首其它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