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上一卷
下一卷
卢
走
仝
笔
谢
孟
谏
议
寄
新
茶
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原文
卢仝
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赏析
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 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 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 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 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仁风暗结珠琲瓃,先春抽出黄金芽。 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馀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 全诗可分为四段,第三段是作者着力之处,也是全诗重点及诗情洋溢之处。第四段忽然转入为苍生请命,转得干净利落,却仍然保持了第三段以来的饱满酣畅的气势。 头两句:送茶军将的扣门声,惊醒了他日高三丈时的浓睡。军将是受孟谏议派遣来送信和新茶的,他带来了一包白绢密封并加了三道泥印的新茶。读过信,亲手打开包封,并且点视了三百片圆圆的茶饼。密封、加印以见孟谏议之重视与诚挚;开缄、手阅以见作者之珍惜与喜爱。字里行间流溢两人的互相尊重与真挚友谊。 第二段写茶的采摘与焙制,以烘托所赠之茶是珍品。 头两句说采茶人的辛苦。三、四句天子要尝新茶,百花因之不敢先茶树而开花。接着说帝王的“仁德”之风,使茶树先萌珠芽,抢在春天之前就抽出了金色的嫩蕊。以上四句,着重渲染珍品的“珍”。以下四句,说象这样精工焙制、严密封裹的珍品,本应是天子王公们享受的,现在竟到这山野人家来了。在最后那个感叹句里,既有微讽,也有自嘲。 以上两段,全用朴素的铺叙,给人以亲切之感。诗中虽然出现了天子、仁风、至尊、王公等字样,但并无谄媚之容,而在“何事”一句中,却把自己和他们区别开来,把自己划入野人群中。作为一个安于山林、地位卑微的诗人,他有一种坦直淡泊的胸襟。卢仝一生爱茶成癖。茶对他来说,不只是一种口腹之欲,茶似乎给他创造了一片广阔的天地,似乎只有在这片天地中,他那颗对人世冷暖的关注之心,才能略有寄托。第三段的七碗茶,就是展现他内心风云的不平文字。 反关柴门,家无俗客,这是一种极为单纯朴素的精神生活所要求的必要环境。只有在这种环境中,才能摆脱可厌的世俗,过他心灵的生活。纱帽,这里指一般人用的纱巾之类。纱帽笼头,自煎茶吃,这种平易淡泊的外观,并不说明他内心平静。读完全诗,才会见到他内心炽热的一面。 碧云,指茶的色泽;风,谓煎茶时的滚沸声。白花,煎茶时浮起的泡沫。在茶癖的眼里,煎茶自是一种极美好的享受,这里也不单纯是为了修饰字面。以下全力以赴写饮茶,而所饮之茶就象一阵春雨,使他内心世界一片葱翠。在这里,他集中了奇特的诗情,并打破了句式的工稳。在文字上作到了“深入浅出”,或说“险入平出”。七碗相连,如珠走坂,气韵流畅,愈进愈美。 “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看似浅直,实则沉挚。第三碗进入素食者的枯肠,已不易忍受了,而茶水在肠中搜索的结果,却只有无用的文字五千卷!似已想入非非了,却又使人平添无限感慨。 第四碗也是七碗中的要紧处。看他写来轻易,笔力却很厚重。心中郁积,发为深山狂啸,使人有在奇痒处着力一搔的快感。 饮茶的快感以致到“吃不得也”的程度,可以说是匪夷所思了。这,虽也容或有之,但也应该说这是对孟谏议这位饮茶知音所送珍品的最高赞誉。同时,从结构上说,作者也要用这第七碗茶所造成的飘飘欲仙的感觉,转入下文为苍生请命的更明确的思想。这是诗中“针线”,看他把转折处连缝得多么熨贴。
简介
简介暂无
的其它诗歌
钱塘湖春行
问刘十九
寒食
同题仙游观
冬歌
秋歌
夏歌
春歌
达摩支曲
听颖师弹琴
短歌行赠王郎司直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听董大弹胡笳弄兼寄语房给事
出塞二首 其一
长干曲四首 其一 其二
赋得还山吟送沈四山人
牧童词
上阳白发人
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苦昼短
冰柱
泊秦淮
诗经·蒹葭
古诗十九首 其二
古诗十九首 其一
古诗十九首 其三
古诗十九首 其四
古诗十九首 其五
乐府民歌之二长歌行
乐府民歌之一上邪
韦庄词集
辛弃疾辛弃疾-水调歌头(一)
冯延巳谒金门
冯延巳清平乐
冯延巳采桑子
冯延巳鹊踏枝三首
冯延巳南乡子
一代詞人李清照及她的词全集
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句
卢仝
可能你会感兴趣
钱塘湖春行
问刘十九
别董大
燕歌行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忆仙姿
一叶落
袍中诗
寻西山隐者不遇
经鲁祭孔子而叹之
最近文章
苍苍劲节奇是谁写的
叙怀中长羡荆钗与布裙的赏析解读
伯牙弦绝已无声中的哲理和妙处
神女欲来知有意中的哲理和妙处
剖析诗句“花落梧桐凤别凰”在《别李郎中》中的意义
艺术的语言之美:剖析诗句“瓠犀颗颗缀榴芳”在《檀口》中的意义
“满溪红袂棹歌初”到底说了什么?
廉氏的“清秋三峡此中去”一句艺术魅力在哪里?
诗歌的音乐之声:解析《会仙诗》中诗句“烟霞迤逦接蓬莱”的韵律之美
白发黑无缘中的哲理和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