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意】1.着意;加意。唐陆龟蒙《幽居有白菊一丛因而成咏呈知己》诗:“月中若有閒田地,为劝嫦娥作意栽。”宋陈与义《遥碧轩作呈使君少隐时欲赴召》诗:“君为边城守,作意邀山入窗牖。”2.指故意、特意。唐杜甫《江头五咏花鸭》诗:“稻粱霑汝在,作意莫先鸣。”《古今小说·闲云庵阮三偿冤债》:“昨日又承他送些小菜来看我,作意备些薄礼,来日到他府中作谢。”清王士禛《寄陈伯玑金陵》诗:“东风作意吹杨柳,緑到芜城第几桥?”3.注意。唐蒋防《玄都楼桃》诗:“红软满枝须作意,莫交方朔施偷将。”《新唐书·李绛传》:“帝每閲视,顾左右曰:
【文场】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总术》:“文场笔苑,有术有门。”唐杨炯《遂州长江县先圣孔子庙堂碑》:“骇飞兔於文场,跃雕龙於笔海。”元锺嗣成《凌波仙·吊范子英》曲:“诗筹酒令閒吟诗,占文场第一功。”鲁迅《花边文学·小品文的生机》:“倘若真的是‘天地大戏场’,那么,文场上当然也一定有丑脚--然而也一定有黑头。”2.科举的考场。唐白居易《醉后走笔酬刘五主簿长句之赠》:“齐入文场同苦战,五人十载九登科。”宋陆游《感旧赠超师》诗:“我赴文场君受戒,道边曾共望高宗。”明冯惟敏《不伏老》第一折:“既然将琴剑书箱安下了,不免到文
【旋】1. 转动:~绕。~转。~舞。~梯。~律。盘~。天~地转。 2. 回,归:凯~。 3. 不久:~踵(喻极短的时间,如“~~即逝”)。~即。 4. 表示与各方来往或来往于各方之间:周~。斡~。 5. 古同“漩”,漩涡。 6. 姓。 | 1. 打转的:~风。 2. 临时(做):~吃~做。 3. 用车床或刀子转着圈地削:用车床~零件。把瓜皮~下去。 典
【阁笔】停笔;放下笔。《三国志·魏志·王粲传》“善属文”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典略》:“钟繇、王朗等虽各为魏卿相,至於朝廷奏议,皆阁笔不能措手。”唐刘知几《史通·忤时》:“每欲记一事,载一言,皆阁笔相视,含毫不断,故头白可期,而汗青无日。”宋王禹偁《中书试诏臣僚和御制雪诗序》:“遂使四方文士不敢言诗,五牓门生咸思阁笔。”清孔尚任《桃花扇·孤吟》:“云亭词客,阁笔几度酸辛;声传皓齿曲未终,泪滴红盘蜡已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