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




鸿

强至

董役河上风霾繼日

董役河上风霾繼日

董役河上风霾繼日评点


董役河上风霾繼日春日虽至,地仍寒冷,萧骚之气渐浓。野旷草木疏落,狂风怒号其声。劳苦之人持畚锸至,犹如蚁垤之蠕动。旗幡破旧,四面皆落鸿毛。黄埃堆积,愈加沉重,犹如稻穗之拥坐。绿鬓苍苍,欲舒丝缕,歌声泛滥而不止。暂时躲避柴荆之害,如同避寇之苦心。江湖之水,渔舟而归思入。然而,其情其意乎?无从知晓也兮。此诗以其简约而古拙之文风,再现了董役河畔灰尘弥漫之景象。开篇之处,作者以春天初至,却依然寒冷的表述,展现了一片荒凉的境况。风声破旧的旗幡和四处飘落的鸿毛,更是对作品主题的巧妙象征,彰显出董役辛劳、艰难的命运。继而,诗中描绘了劳苦之人持畚锸忙碌的景象,形容得活灵活现。黄埃成穗之形容,暗示了董役辛勤努力而得之寥寥无几的回报,以及奋斗过程中的艰辛和不易。而绿鬓欲丝歌漫劳的描写,则更是表达出董役在艰苦生活中的渴望与无奈。在诗的后半部分,作者描述了董役急于寻觅短暂舒适的心境,将柴荆的虚妄与江湖的归思巧妙地联结起来。这里所指的柴荆,既是繁重的工作,也寓意可避免或虚妄的欲望。而江湖归思,更是董役内心的渴望与向往,寄托着他们对生活的希冀与追求。最后,作者以“其情其意乎?无从知晓也兮”作收。这句笔锋一转之处,暗示了董役身份所带来的命运无常和痛苦深沉,其内心感受之复杂与深刻,令人无法真正理解和把握。整个诗篇以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描绘董役河上风霾之景,展现了他们繁重劳作之下的辛酸与挣扎。文风古拙优雅,仿佛以庄子的风格书写,字里行间透露着作者对人生之哲学的思考。阐述了人们在辛劳中寻觅一线希望与慰藉的心灵之旅,表达了一种对命运的矛盾思考和对人性的深刻揭示。

强至的其它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