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7、说法摩诃般若波罗蜜法-八戒说禅
7、说法摩诃般若波罗蜜法
慧能在大梵寺说法,盛况空前。听众的身份五花八门,有和尚,有尼姑,有官员,有儒士,共计一万多人。
评书里常说什么"人上一万,无边无沿",一万多人啊,唐代天宝盛世的广东总人口大约九十多万,在慧能说法的时代人口还应该还少于这个数字,而此刻在韶州一地,在韶州的大梵寺一座寺院里,竟然自发地聚集起了一万多人!
慧能就在这个容纳了一万多人的大梵寺里开坛说法,在没有电子扩音设备的原始条件下完成了一个不可能的任务。在其他一些记载里,"一万"写作"一千",看似更加现实一些,虽然一千多人也不是一个靠充沛的中气可以对之演讲的小数目。
如果留心原文的话,会发现听众当中有"道俗"两种人,"道"很容易被误认为道士,和尚讲经,道士学习,感觉不大搭调。事实上,这里的"道"就是在说和尚,意思是"修道之人",所修的道自然就是佛家之道。
佛教在东汉时期初传中土,而东汉正是一个谶纬盛行、鬼神遍地的朝代,时人是把佛教归入道术的,这个道术的意思不是道家之术,而近乎于方术,学佛叫做学道,就连《四十二章经》里佛门自己都自称"释道"。及至魏晋,人们也常把佛与道一同列为道家,以和儒家相区别。
话本小说和评书里,和尚经常自称"贫僧",其实和尚原本是自称"贫道"的,意思是不成器的修道之人,是个自谦之辞,后来发现这个称谓实在容易和道士搞混,这才改称贫僧--僧这个字本来是表示四人以上的僧侣团体,是个集合名词,用来用去也就约定俗成了。如果说世上有什么东西可以见佛杀佛、见神杀神,无往而不利,"约定俗成"这四个字也许会排名第一。
慧能给大家讲的法,有个名目,叫"摩诃般若波罗蜜法",这几个字不用讲,仅仅看上去就玄而又玄,足以唬住很多人了,其实这都是梵文的音译。摩诃的意思是"大",般若的意思是"智慧",波罗蜜的意思是"到彼岸",连起来就是"大智慧到彼岸"。
大智慧还好理解,到彼岸究竟是到哪里呢?这就涉及到佛教的一个核心理念了。
我们先来想一想:学佛也好,参禅也罢,我们的目的是什么?
这问题应该是最简单、最基本的,但真要回答起来却很不容易。
大家学佛到底都是为了什么呢?
有人心里会说:求佛祖保佑我升官发财呗!
也有人会说:刚刚陷害了同事,又贪污了公款,心里不踏实,念念佛求个心安。
也有人会说:求佛祖保佑我全家老小无病无灾、顺顺利利。
也有人会说:生活上受了打击,被同事陷害,被女友抛弃,万念俱灰,所以皈依我佛。
也有人会说:为了寻找一个精神家园,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
也有人会说:这辈子太苦了,我想下辈子投胎到一个好人家,吃香的、喝辣的,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大家的需求各不相同,佛门也为不同的市场定位开发出了相应的不同法门,我甚至见过当代某位高僧写了一个公然求财的偈子教人时常念诵,其理论依据是:这世界没钱实在不好过,佛祖也能体谅的。
世人修佛、拜佛,主因多是对现实人生的很现实的不满,如斯威夫特所言:"怨言是上天得自我们的最大贡物,也是我们祷告中最真诚的部分。"
但是,从佛教原本的核心理念来看,如果抱着上述这些目的去修佛,就好比想去理发而跨进了某些"发廊"--看似找对了地方,其实满不是那么回事。
那么,佛教原本的这个核心理念是什么呢?就是慧能现在讲的"摩诃般若波罗蜜法"的这个"波罗蜜",也就是"到彼岸"。"到彼岸"换一种说法就是解脱、涅槃。佛法的很多论证都在证明此间世界都是苦,那些所谓的快乐其实也是苦,总而言之两句话:世界是苦的,人生是苦的。从"苦"再往前推进一步,结论就是:人生和世界都是不值得留恋的。
这道理虽然很直接,却不大容易令人接受。毕竟,世间有那么多美好的东西,总不会全都是苦吧?--嗯,持有这种看法的人就是被幻象迷惑住了。佛法于是不惜篇幅地教育大家怎么剥去美好事物的外衣,看出它们丑陋的本质。
举例来说,许多人喜欢拍照留影,尤其是那些自恋的人,没事的时候可以翻翻相册,看看自己有多美。佛法针对这种人有一种专门的办法,就是禅观里的"不净观",大略而言,是要人仔细观想自己的身体,看明白这副臭皮囊无非是一些白骨、血液、内脏、毛发的合成物而已,想想就让人恶心,即便是绝代美女,大肠也绝不好看。如果你仅靠观想还达不到这种程度的话,那就去乱葬岗子好好观察尸体,直到你真正培养出对人类身体的强烈厌憎感觉为止。--不净观里边有一种白骨观,《西游记》里的白骨精形象大约就是从这里获得创作灵感的。
等你在佛法的开导下,终于明白世界、人生、人身都如此可厌之后,你离罗汉的境界就已经不远了。这时候你就会像《黑客帝国》的主人公一样,突然觉悟到我们生活于其中的美丽世界原来只是个假象,而这个假象的世界又如此的可厌,于是,你接下来自然而然的想法就会是赶紧"解脱"。
当然,所谓解脱,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用普通人的思维和逻辑实在是不容易搞明白的。比如大家公认佛陀已经获得解脱了,但他老人家解脱之后又如何,恐怕谁也说不清楚。这问题暂且不管,总而言之,佛教的根本主旨就是厌世的--赵朴初就曾经坦言过这个会令许多人不快的说法。其实佛陀时代和佛陀之前的时代,印度五花八门的宗教派别基本上都是厌世主义的,都说世界是幻象,人生是苦海,这是大时代的风气使然,现在人们讲佛谈禅又一变而成为人生励志了,书店里卖一些现代版的佛经禅话常常会和《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快乐人生》这类书摆在一起,这一样是时代大风气使然。在宗教的种种要素之中,教义往往是最不重要的。
如果我们怀着历史精神来看问题,就得承认佛教当初确实是厌世主义的,但佛家的厌世和普通人的厌世毕竟有些不同。我们看看哈姆雷特的那个著名问题:"生或死,这就是问题所在。什么更高贵?是在心里承受恶劣命运的矢石投枪,还是拿起武器面对难题的大海,用斗争去消灭它们?"佛陀的选择似乎是对哈姆雷特问题的折中--既是"拿起武器面对难题的大海,用斗争去消灭它们",但又不是在现实的意义上去斗争,而是把坚韧的毅力和力量用在了出世和解脱之上。
因厌世而求解脱,解脱也就是"到彼岸",即波罗蜜。无论彼岸究竟如何,至少可以肯定的是,此岸的世界是不值得留恋的,是需要尽快摆脱的。所以佛教也被称为"出世间法",评书里常说僧人们"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说的大约就是这个意思。
话说回来,慧能前辈现在要给大家开讲"摩诃般若波罗蜜法",也就是大智慧到彼岸的办法。他老人家到底真是关注"到彼岸",还是另有什么想法,这就要到后文慢慢来看了。无论如何,佛教的宗派无数多,歧义无数多,普通人关心此间生活的人更无数多,这些都会深刻影响到教义的逼真度。甚至,人们所信奉的其实却是教主所否定的,这样的事情实在太多了。近代名人太虚大师就曾经发起过一场佛教革命运动,宣扬"人生佛教",关注点似乎已不在解脱,而在人生。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唐·虞世南
唐·高彦休
沈尹默
唐·虞世南
(南朝宋)范烨 编(唐)李贤 等注
清·孙星衍
圆仁
向秀
清·徐寿兹
宋·圆悟
元·姬志真
宋·沈作宾
唐·魏征等
宋·赵师使
王逸塘
台湾割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