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28、说法第一义:佛性-八戒说禅
28、说法第一义:佛性
自我介绍完毕,慧能开始说法:"各位听众,我能到这个地方和大家相聚,实是亿万年积累下来的因缘所致。我要开讲的佛法是前辈圣人传下来的,不是我慧能生而知之的。想听的人请自净心神。希望大家能借由我的讲授自己来破除自心的迷妄,像前辈圣人一样开悟。
"菩提般若的智慧是所有人先天具备的,只因为迷妄的念头遮盖了它,大家才无法自己证悟,需要有老师来领大家入门。各位请听我说,无论是愚人还是智者,他们的佛性是没有差别的,差别只在于迷妄还是觉悟:凡是处于迷妄状态的就是愚人,凡是觉悟了的就是智者。"
这段开场白,可以说是慧能禅法的第一义。人人都有佛性,而且大家的佛性一样多,在这一点上弱智和天才没有区别,就好像每个人天生都有手有脚一样。佛性被现实世界的种种污染遮蔽着,大家不容易看见,而只要破除这些遮蔽,每个人都可以见性成佛。
随着禅宗的流传和流行,这种观念大家已经不觉得有什么新奇了,好像佛教一直都这么主张似的,其实若追溯一下佛教思想演变的脉络,慧能这种说法要么得算离经叛道,要么得算旁门左道。--在印度佛教里,这种佛性思想不但没占过多大的地位,被认为是一种权宜的法门而不是根本的解脱大法,甚至还屡遭批判。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这种思想违背了前文介绍过的所谓"四法印"中的"诸法无我"。
这个道理不大容易理解。人们往往把灵魂不灭、投胎转世这些说法当成佛教固有的理论,其实在印度这原本是婆罗门、甚至更早的理论,六道轮回也是,而佛教是以对婆罗门的革命者的姿态出现的,在一些原则问题上明确反对婆罗门,其中反对甚力的一点就是婆罗门的灵魂不灭的观念。现在许多人认为的一些很核心的佛教思想其实都是佛教从古代印度的其他教派里"拿来主义"过来的,佛陀的原创思想并不多,在这为数不多的原创思想里,最核心的思想一个是"缘起",一个是"无常",一个就是"无我"。--在古代印度多如牛毛的教派里,只有两派是持"无我"观的,一个是佛教,一个是所谓顺世外道。
在佛教的观点里,一切物质、运动,都是因缘聚合的结果,本身并不存在实在的属性,这种"空幻不实"也就是佛家常说的"空"。为什么"空"?因为"缘起性空"。这就要谈到佛家思想中一个最最根本的概念--因缘,佛法种种,大都是附着在这个"因缘"概念之上的。
何谓因缘?一切事物、一切现像都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纠缠在因果关系的链条里,受着因果规律的制约,此生而彼生,此灭而彼灭。
于是,宇宙万物,既然"此生而彼生,此灭而彼灭",哪里还有什么事物是恒常存在的呢?刹那之间生灭相续,是谓"无常"。万事万物,成住异灭不出此理,是谓"诸行无常",此即"四法印"中的第一法印。那么,如果认识不到万事万物的无常本质而错认为有些事物是恒常不变的这类见解,佛家谓之为"常见",因而主张人们要屏弃"常见"来认识佛法。另一方面,虽然万事无常,它们却无一不是按照因果规律在生生灭灭着,这是绵延无尽的,如果只看到"灭"却看不到"生",或者只看到"生"却看不到"灭",这都是因为没有认识清楚因果链条的绵延无尽的性质,所以,这种错误的见解佛家谓之为"断见",也是要屏弃的。
那么,既然万事无常,"我"是不是也在"无常"之内呢?
佛家把一切生灵都叫做"有情",一个"有情"并非是一个单独的个体,而是种种物质元素和精神元素的聚合体,这些元素归纳来说就是"六大",即地、水、火、风、空、识。"六大"之中,地为骨肉,水为血液,火为暖意,风为呼吸,空为空隙,识为精神。"有情"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又是"五蕴"的聚合,"五蕴"就是色、受、想、行、识,这在中国最具普及性的经文《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讲得非常清楚:"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这话几乎是人人熟知了。那么,既然"有情"(也可以在这里把"有情"代入为"我")并非一个独立存在,而是"六大"和"五蕴"的聚合体,这种种细小的因素刹那间相生相灭,那个"我",究竟又在哪里?对此,有一句著名的偈子:"昨日种种譬如昨日死,今日种种譬如今日生",大体就是这个意思,只不过世人通常把它作了心理励志式的世俗化的理解了。
那么,再往下继续推论的话,所谓"六道轮回",其实并不是有一个"我"在其中轮回,不是有一个恒常不便的灵魂在其中轮回,而是"有情"的死亡导致了"六大"与"五蕴"分崩离析,而分离后的种种因素又在因果锁链的作用下发生了新的聚合,这并不是被很多人想当然地理解的那样,存在着一个不变的、恒常的灵魂,在六道之中反反复复地投胎转世--"因"只会"促成""果",而不会"变成""果"。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一个是否定客观世界的真实性,一个是否定主观自我的真实性。这里的"法"是说客观世界,"行"并不是行为的意思,而且早在佛陀之前就已经存在一套理论了。按汤用彤的定义:诸有情各因为过去生命中所作业而遗留于心,因有种种潜伏印象,所谓薰习是也。薰习非如习惯,习惯限于此一生,而薰习则有常住之力量,不随此生终止而毁灭。而在有情之此一生所作,均可留有下意识诸印象,随相当因缘而复起作用,此则所谓"行"。
对于这个"诸法无我",历来还有着种种引申的理解,但绝对不是像《三世因果经》之类的伪经所谓的那样:有一个恒常不变的"我",今生积德行善,好求得来生的福报--佛陀指给人们的"因果"之说,是在阐明宇宙变化的规律,而不是庸俗的道德投机。佛陀是在给大家讲道理,而不是带领大家做买卖;佛陀所关注的是解脱之道,而不是帮助世人求平安、求富贵。
那么,再回到这个因果规律,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句名言其实一样是在说规律(善恶是否有别容后再论),但是,这个规律却不是像很多人僵化理解的那样:"我"做善事,所以"我"就得善报;"我"做恶事,所以"我"就得恶报--这是道德,而不是佛法,佛陀关注的是宇宙的终极真理和众生的解脱法门,而不是道德,当然就更不是道德投机。
所以,从这层因果规律来看,前人栽树,是种了善因;后人乘凉,是得了善果,并不是前人栽了树就一定自己能乘凉的。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前人砍了树,是种了恶因;他自己乘不了凉,后人也跟着乘不了凉,这是恶果。所以,虽然"善恶有报"没错,可种下善因的人却不一定是自己得到善报,种下恶因的人也不一定是自己得到恶报。这才是世界的真相,不过后来被赋予了太多一厢情愿的道德色彩;这才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本来面目,只不过这真会伤透了那些怀有美好情操和淳朴愿望的人们的心。
这种"无我"观念虽然玄妙,却一来和佛教的业报轮回之说至少在表面上有些矛盾,二来实在不容易让人相通。我们不妨设想一下"无我"观念在现实生活中的遭遇:
发薪日到了,你去财务室领工资。财务主任问:"你领谁的工资?"
你说:"领我的工资。"
财务主任问:"'我'在哪里?"
你满怀深厚的佛学修为说:"诸法无我。"
财务主任给了你一个白眼:"既然你不存在,你领谁的工资?还不快出去!"
你赶紧解释:"虽然无我,但我领的是那个六大无蕴聚合体的工资。"
没想到财务主任的佛学修为也不错,说:"六大五蕴随缘聚合,刹那间因缘生灭,此时之我非彼时之我,上个月的你是一个你,现在的你早已经不是那个你了,你领谁的工资?"
你该怎么办呢?工资就不领了吗?家里还上有老、下有小,都在等着你这点工资过日子呢。只见你豪气顿生,气壮山河地说:"任你说破大天来,反正不发工资我就赖着不走了!"
"无我"观念确实很难让人接受,而且佛陀的"无我"理论又很难说得自洽--佛陀是承认轮回的,也是承认业报的,那么,是谁在轮回,谁在承受业报呢?这问题是避不开的,就算佛陀当初可以把它归入"无记",悬置不理,但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大约在阿育王的华氏城集结上,佛教僧侣们就干脆把帘子挑开,对"无我"问题展开了一场公开大辩论。当然,照例是说什么的都有,但是,其中认为"我"真实存在的人已经不在少数,这就导致了佛教的第二次部派大分裂。
事情的另一面是,中国传统里一直就有善恶报应的说法,比如这样很著名的一句话"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看上去像是出自明清时代的劝善文,摆明了是和尚的口吻,其实却是《周易》里的话。而且像《左传》、《尚书》也有不少类似的观点流传。所以,当佛教传入中土之后,对于"诸法无我"大家既理解不了,也接受不了。于是,汉魏年间翻译佛经的时候,"无我"是被翻译成"非身"的--"无我"是说人的肉体的精神全都是虚幻不实的,"非身"却仅仅否定了肉体,至于灵魂,人死了灵魂还在,轮回于六道之中。
这种灵魂不灭的观念在佛学中被称为"神我"观,毫无疑问是属于异端邪说的,但很无奈的是,广大人民群众就是把这个异端邪说当作正牌的佛教理论来信仰的。许里和讲过中国和印度的一项国情差异,说中国人普遍关注今生今世的可得见、摸得着的结果,而"在印度佛教中几乎不存在这个'功利性'问题"。
这时再看:善恶报应的说法是中国本土早已有之的,六道轮回是印度传统早已有之的,灵魂不灭的神我观念既是两国传统所共有,又是佛陀所反对的。我们也学学陈寅恪对"身是菩提树"那几个偈子的分析中介绍过的高僧剥洋葱的方法,把洋葱一瓣一瓣地剥到最后,发现里边空无一物:许多人认为的佛教最典型的观念到底是什么呢?
剥完洋葱之后,我们再来思考慧能所谓的佛性问题。想想看,所谓佛性,是符合"无我"的这一法印呢,还是更贴近"神我"的异端邪说?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清·王又槐
崔致远
明·黄允交
唐·明旷
宋·孔传
南朝宋·宗炳
元·子成
清·怀远
清·胡王延
清·岑仲勉
周作人
明·程登吉
唐·裴庭裕
清·徐珂
唐·郭京
宋·宗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