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钦定四库全书 子部六
古今律厯考 天文算法类一【推歩之属】提要
【臣】等谨案古今律厯考明邢云路撰云路字士登安肃人万厯庚辰进士官至陜西按察司副使是书详于厯而畧于律七十二卷中言律者不过六卷亦罕所发明惟辨黄钟三寸九分之非颇为精当而编在厯代日食之后步气朔之前不知何意厯法六十六卷则自六经以下迄于明代大统厯一一考订其论周改正即改月大抵本于张以寜春王正月考惟于书惟元祀十有二月则指为建丑之月谓商虽以丑为正而纪数之月仍以寅为首与春王正月考之説不同然均之改正而于周则云改月于殷则云不改月究不若张以寜説之为允也六十五卷中有驳授时厯八条驳大统厯七条其驳大统厯谓斗指析木日躔娵訾非天星分野之次乃月辰所临之名而大统厯乃以天星次舎加为地盘月建殊袭赵縁督之误又谓授时厯至元辛巳黄道躔度十二交宫界郭守敬所测至今三百余年冬至日躔已退五度则宜新改日躔度数而大统厯乃用其十二宫界不合岁差又谓大统厯废授时消长之法以至中节相差九刻葢云路工于推算多创新术大统为当时见行之厯故辨之尤力又大统仅发授时消长一术其余多所承袭故因而并及授时也梅文鼎勿庵厯算书记曰从黄俞邰借读邢观察古今律厯考惊其卷帙乏多然细考之则于古法殊畧所疏授时法意亦多未得其防又曰邢氏书但知有授时而姑援经史以张其説古厯之源流得失未能明也无论西术矣是文鼎于云路此书葢有未满然推步之学太抵因已具之法而更推未尽之奥前人智力之所穷正后人心思之所起故其术愈阐愈精后来居上云路值厯学壊敝之时独能起而攻其误其识加人一等矣创始难工亦不必定以未宻议也乾隆四十六年四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臣】陆 费 墀
古今律厯考原序
史称帝王治天下以律厯为先儒者通天人至律厯而止大哉言乎何则律为大块之窍人一嘘噏繇是厯为斡维之运人一作息繇是天且不违而况于人是故圣人宝焉然而律生于厯则厯其尤重也自重黎道防马彪记误末流转乖全妙莫准丝棼辄骛如斯者众匪天度之差殊考察异意故也余不敏蚤躭首晚益笃嗜以詧环籥役智为劳盖尝挈坤复之符劵权子母之遇在窃心计防祘之有年矣因博访当世求我党类于山中得魏生焉生名文魁古之祖冲之陈得一其人也余乃相与校雠羣籍营于至当于凡厯之宏纲细目遡古迄今靡不根究其蕴奥缕析其端倪壹切纰璺胥弥订之亡爽焉然后起而上之当宁上嘉悦下庭议佥曰可防中涓愳而格不行余退叹曰使天不欲斯术之行则无庸畀吾人以斯术天既以斯术畀吾人非余任之而谁也夫道术公器也公器在我而不以公诸人将鬼神恶之矣余故因金明诸君子之请而彚集成编命诸剞劂傥因是晤言知命以镜太清璧聨珠灿轨顺阶平庶防哉上律隂阳之变下存亭毒之功尧厯载光传之勿壊传曰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则余与天复何憾邢云路序
钦定四库全书
古今律厯考卷一 明 邢云路 撰经一
周易考
象曰泽中有火革君子以治厯明时
水火相息为革泽中有火二性相息势必变革夫不有克何以生不有革何以因君子观革之象知天地乃革之大者也所以治厯明时盖天地革斯四时成而其数最难明也自羲和以后二宫失次七元无纪春秋有食晦之讥汉世昧岁差之理唐宋以来其法渐宻至元授时乃益亲焉自元至今又三百余年消息之法顿亡厯理之原尽失斯时也正泽火当革之时也昔汉厯凡五变唐厯凡八改宋厯凡十六改使厯可仍旧何乐改作然而天运难齐人力未至不容不改也杜预云治厯者当顺天以求合非为合以验天正谓是耳且古厯甚疎汉时尚不知岁差至汉末刘洪始觉冬至后天乃减岁余并创月行迟疾法作乾象厯魏文帝时韩翊作黄初厯始课日食晋姜岌始以月蚀冲检日度宋何承天作元嘉厯始以日行盈缩推定小余祖冲之作大明厯始取至前后日测晷景北周时马显作丙寅元厯始推定交蚀之小余隋张冑作大业厯始立五星入气加减法刘焯作皇极厯始推黄道月道术立躔度凖四序升降唐僧一行作大衍厯歩日躔始宻近周世宗时王朴作钦天厯始变五星法使迟疾留行舒急有渐宋初用应天厯继改乾元等厯逮靖康间凡百六十余年而厯八改南渡后统元等厯凡百余年而厯又八改盖宋厯未精自相紊乱故愈改而愈不效也元承用金厯至至元郭守敬乃测验周至改作始精作授时厯然非谓授时之法遂一成不易可岁岁无改也观守敬之言曰以至元十八年岁次辛巳为立元上考往古下验将来周岁消长皆距立元为算其诸应等数随时推测不用为元曰诸应不用为元者正欲后人随时改革也岂惟后人即守敬自改之矣至元十七年守敬作授时厯定闰应二千万一千八百五十分转应一十三万一千九百四分交应二十六万一百八十七分八十六秒此载在元史可考也至至元三十一年甲午才十四年耳而守敬复测天道见其少差乃于闰应加二百分于转应减一千六百九十九分于交应加二百一十四秒逾十四年即改三应至今畴人用之独柰何后人一无所改乎随时变易乃谓之革及今不革谓泽火之义何隆庆间监官周相不云乎谓自至元辛巳为厯元至今己巳二百八十九年年远数盈天度渐差失今不考所差必甚夫相达者也其言良是而柰何今之司厯者不味其言耶即今月离经甲午更订犹称宻近至日躔遭元统销没遂差至逾时其若五星之度应则自累代来因革失眞皆所当亟正也
律厯配六十四卦
干律中仲吕音征厯为小满四月中中卦辟干次候靡草死居震之六五
坤律中应钟音羽厯为小雪十月中中卦辟坤次候天气上腾地气下降居兑之九五
屯律中黄钟大吕音羽厯为冬至十一月中末卦侯屯内小寒十二月节始卦侯屯外冬至末候水泉动小寒初候鴈北乡居坎之初六九二
蒙律中太蔟音角厯为立春正月节中卦大夫次候蛰虫始振居坎之六四
需律中太蔟夹钟音角厯为雨水正月中末卦侯需内惊蛰二月节始卦侯需外雨水末候草木萌动惊蛰初候桃始华居坎之九五上六
讼律中姑洗音角厯为清明三月节中卦大夫讼次候田鼠化为鴽居震之六二
师律中仲吕音征厯为立夏四月节中卦大夫师次候蚯蚓出居震之九四
比律中仲吕音征厯为立夏四月节末卦卿比末候王瓜生居震之九四
小畜律中仲吕音征厯为小满四月中始卦公小畜初候苦菜秀居震之六五
履律中林钟音征厯为大暑六月中始卦公履初候腐草化为萤居离之九三
泰律中太蔟音角厯为水正月中中卦辟泰次候鸿鴈来居坎之九五
否律中夷则音商厯为处暑七月中中卦辟否次候天地始肃居离之六五
同人律中夷则音商厯为立秋七月节末卦卿同人末候寒蝉鸣居离之九四
大有律中仲吕蕤賔音征厯为小满四月中末卦侯大有内芒种五月节始卦侯大有外小满末候麦秋至芒种初候螳螂生居震之六五上六
谦律中大吕音羽厯为小寒十二月节中卦大夫谦次候鹊始巢居坎之九二
豫律中夹钟姑洗音角厯为春分二月中末卦侯豫内清明三月节始卦侯豫外春分末候始电清明初候桐始华居震之初九六二
随律中夹钟音角厯为惊蛰二月节中卦大夫随次候仓庚鸣居坎之上六
蛊律中姑洗音角厯为清明三月节末卦卿蛊末候虹始见居震之六二
临律中大吕音羽厯为大寒十二月中中卦辟临次候鸷鸟厉疾居坎之六三
观律中南吕音商厯为秋分八月中中卦辟观次候蛰虫坏户居兑之初九
噬嗑律中应钟音羽厯为立冬十月节末卦卿噬嗑末候雉入大水为蜃居兑之九四
贲律中南吕音商厯为秋分八月中始卦公贲初候雷乃收声居兑之初九
剥律中无射音商厯为霜降九月中中卦辟剥次候草木黄落居兑之六三
复律中黄钟音羽厯为冬至十一月中中卦辟复次候麋角解居坎之初六
无妄律中无射音商厯为寒露九月节中卦大夫无妄次候雀入大水爲蛤居兑之九二
大畜律中南吕音商厯为白露八月节末卦卿大畜末候羣鸟养羞居离之上九
頥律中黄钟音羽厯为大雪十一月节末卦卿頥末候荔挺出居兑之上六
大过律中应钟音羽厯为小雪十月中始卦公大过初候虹藏不见居兑之九五
坎律中黄钟大吕太蔟夹钟音羽角厯为冬至小寒大寒立春水惊蛰卦由冬至之中孚以至惊蛰之晋候由冬至之蚯蚓结以至惊蛰之鹰化为鸠盖坎为正四卦之北其六爻居月中节之在北方者也
离律中蕤賔林钟夷则南吕音征商厯为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卦由夏至之咸以至白露之大畜候由夏至之鹿角解以至白露之羣鸟养羞盖离为正四卦之南其六爻居月中节之在南方者也
咸律中蕤賔音征厯为夏至五月中始卦公咸初候鹿角解居离之初九
恒律中黄钟音宫厯为大暑六月中末卦侯恒内立秋七月节始卦侯恒外大暑末候大雨时行立秋初候凉风至居离之九三九四
遯律中林钟音征厯为大暑六月中中卦辟遯次候土润溽暑居离之九三
大壮律中夹钟音角厯为春分二月中中卦辟大壮次候雷乃发声居震之初九
晋律中夹钟音角厯为惊蛰二月节末卦卿晋末候鹰化为鸠居坎之上六
明夷律中无射音商厯为寒露九月节末卦卿明夷末候菊有黄华居兑之九二
家人律中蕤賔音征厯为芒种五月节中卦大夫家人次候鵙始鸣居震之上六
暌律中大吕音羽厯为小寒十二月节末卦卿暌末候雉雊居坎之九二
蹇律中黄钟音羽厯为大雪十一月节中卦大夫蹇次候虎始交居兑之上六
解律中夹钟音角厯为春分二月中始卦公解初候鸟至居震之初九
损律中夷则音商厯为处暑七月中始卦公损初候鹰乃祭鸟居离之六五
益律中太蔟音角厯为立春正月节末卦卿益末候鱼上冰居坎之六四
夬律中姑洗音角厯为谷雨三月中中卦辟夬次候鸣鸠拂其羽居震之六三
姤律中防賔音征厯为夏至五月中中卦辟姤次候蜩始鸣居离之初九
萃律中南吕音商厯为白露八月节中卦大夫萃次候鸟归居离之上九
升律中大吕音羽厯为大寒十二月中始卦公升初候鸡乳居坎之六三
困律中无射音商厯为霜降九月中始卦公困初候豺乃祭兽居兑之六三
井律中蕤賔音征厯为芒种五月节末卦卿井末候反舌无声居震之上六
革律中姑洗音角厯为谷三月中始卦公革初候萍始生居震之六三
鼎律中蕤賔林钟音征厯为夏至五月中末卦侯鼎内小暑六月节始卦侯鼎外夏至末候半夏生小暑初候温风至居离之初九六二
震律中夹钟姑洗仲吕蕤賔音角征厯为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卦由春分之公解以至芒种之卿井候由春分之鸟至以至芒种之反舌无声盖震爲正四卦之东其六爻居月中节之在东方者也
艮律中无射应钟音商羽厯为霜降九月中末卦侯艮内立冬十月节始卦侯艮外霜降末候蛰虫咸俯立冬初候水始冰居兑之六三九四
渐律中太蔟音角厯为雨水正月中始卦公渐初候獭祭鱼居坎之九五
归妹律中南吕无射音商厯为秋分八月中末卦侯归妹内寒露九月节始卦侯归妹外秋分末候水始涸寒露初候鸿鴈来賔居兑之初九九二
丰律中林钟音征厯为小暑六月节中卦大夫丰次候蟋蟀居壁居离之六二
旅律中姑洗仲吕音角征厯为谷雨三月中末卦侯旅内立夏四月节始卦侯旅外谷雨末候戴胜降于桑立夏初候蝼蝈鸣居震之六三九四
巽律中夷则南吕音商厯为处暑七月中末卦侯巽内白露八月节始卦侯巽外处暑末候禾乃登白露初候鸿鴈来居离之六五上九
兑律中南吕无射应钟黄钟音商羽厯为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卦由秋分之公贲以至大雪之卿頥候由秋分之雷乃收声以至大雪之荔挺出盖兑为正四卦之西其六爻居月中节之在西方者也
涣律中林钟音征厯为小暑六月节末卦卿涣末候鹰乃学习居离之六二
节律中夷则音商厯为立秋七月节中卦大夫节次候白露降居离之九四
中孚律中黄钟音羽厯为冬至十一月中始卦公中孚初候蚯蚓结居坎之初六
小过律中大吕太蔟音羽角厯为大寒十二月中末卦侯小过内立春正月节始卦侯小过外大寒末候水泽腹坚立春初候东风解冻居坎之六三六四
既济律中应钟音羽厯为立冬十月节中卦大夫既济次候地始冻居兑之九四
未济律中应钟黄钟音羽厯为小雪十月中末卦侯未济内大雪十一月节始卦侯未济外小雪末候闭塞而成冬大雪初候鹖旦不鸣居兑之九五上六
右六十四卦配五声十二律符合亡论已至其以卦配候起自中孚每卦六日七分及所配公辟侯大夫卿之数其原出于孟氏章句京房又以卦爻配直一朞之日以附易纬之文用占灾吉凶至于观隂阳之变则错乱而不明以后乾象天保各有因革亦皆不经其于厯数之差率则毫无关系自后魏来始载于厯经相沿厯唐宋至今不变至至元庚辰郭守敬造授时厯始删去删之诚是也其法大都自冬至初候起中孚而坎离震兑各主其一方其余六十卦以一年分之盖以一朞三百六十五日二十四刻有奇除离坎震兑各主一方外以六十卦分一朞之数每卦得六日八刻七分有奇为卦策半之得三日四刻三分半有奇为贞防置冬至大小余命之为公中孚卦以卦策六日八刻七分有奇加之为辟复卦又以贞策三日四刻三分半有奇加之得九日一十三刻有奇为侯屯内卦又加一贞防得一十二日一十七刻四分有奇为侯屯外卦又加一卦防得一十八日二十六刻一分有奇为大夫谦卦又加一卦防得二十四日三十四刻八分有奇为卿睽卦再加一卦防得三十日四十三刻五分有奇为公升卦是冬至一月三十日四十三刻半有奇交大寒十二月中每一月分五卦也一年十二月皆然然一月固分五卦而以冬至一阳生论之则一月总谓之复卦惟复之前原有中孚一卦居六日八刻七分有竒逾六日而后乃七日也七日方交复卦故曰七日来复此其术也于厯法何预焉焦延寿曰得我道以亡身者京生也京房以易卦杀身身且不保于道何居
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此仲尼言天地隂阳自然奇偶之数即河图数也天也者隂阳对待之体一至十者隂阳流行之序然独阳不生独隂不成故生于天者成于地生于地者成于天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其位一六居北二七居南三八居东四九居西五十居中为河图之数也以配律厯一六水为北方七宿其音羽二七火为南方七宿其音征三八木为东方七宿其音角四九金为西方七宿其音商五十土为中央大衍之数其音宫故唐厯志云大衍为天地之枢如环之无端盖律厯之大纪也
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
天数五一三五七九五奇也地数五二四六八十五偶也天地之数各五位五位相配以合五行天一与地六相得合为水地二与天七相得合为火天三与地八相得合为木地四与天九相得合为金天五与地十相得合为土天数二十有五五奇之积也地数三十五偶之积也天地之数合二十五三十凡五十有五干凿度所云天地合和数正谓此也隂阳五行八卦六爻皆变化也隂阳五行之屈伸往来八卦六爻之吉凶休咎皆鬼神也变化以数成鬼神以数行圣人衍易揲蓍使人知趋吉避凶以前民用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竒于扐以象闰五嵗再闰故再扐而后挂
大传云天生神物圣人则之神物谓蓍也五十者大衍之蓍数也衍演也天地之数五十有五而大衍之数五十者以五行五数为衍母以十数为衍子数备于五极于十故以五大衍之以母衍子而各极其数以至于十为五十也其用四十有九者虚其一以象太极也盖数始于一如辰不动如君无为故虚一不用而万变出焉王弼曰不用而用以之通非数而数以之成斯易之太极也太极生两仪故分而为二盖以两手中分四十九防左手分天右手分地以象两仪也五十除一者无一也四十有九挂一者有一也易变为一是也故以右手于左分天数之中取其一防悬挂于左手之小指间所以象人而配天地是象三才揲数也奇所揲四数之余也扐指间也以四数左手分天之防而归其余数或一或二或三或四于左手三四指间象四时者以四数也象闰者归余于终也又以四数右手分地之策而归其余数于左手二三指间是为一变筮法一揲不五则九得五者三所谓竒也得九者一所谓偶也再揲不四则八得四者二所谓奇也得八者二所谓偶也八九为多四五为少三少得老阳之数九三多得老隂之数六两多一少得少阳之数七两少一多得少隂之数八五岁再闰者五岁之间再积日而成月故蓍者凡有再扐然后别起一挂也毕中和言三揲皆挂正再闰后挂之义凡十九年七闰爲一章五岁再闰略举其凡也衞元嵩元包论曰混茫既判天地辟矣天地既辟三统分矣三统既分四时序矣四时既序闰斯生矣正闰相生数无穷矣此之谓也
干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当期之日二篇之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数也
策者蓍之茎数曲礼所谓策为筮是也揲蓍之法通计三变之余去其初挂之一凡四为竒凡八为偶积而数之则为六七八九盖余三竒则九而其揲亦九策亦四九三十六谓其三揲挂扐通十三策而见存三十六策为老阳爻也余二奇一偶则八而其揲亦八策亦四八三十二谓其三揲挂扐通十七策而见存三十二策为少隂爻也余二偶一奇则七而其揲亦七策亦四七二十八谓其三揲挂扐通二十一策而见存二十八策为少阳爻也余三偶则六而其揲亦六策亦四六二十四谓其三揲挂扐通二十五策而见存二十四策为老隂爻也大传所谓乾坤二篇之防正以其挂扐之外见存蓍数而为言耳阳爻六干老阳一爻三十六策计六爻凡二百一十有六隂爻六坤老隂一爻二十四策计六爻凡百四十有四合二百一十有六一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曰当期之日者每月三十日合十二月为三百六十也厯法以气言之则三百六十六日以朔言之则三百五十四日今举气盈朔虚之中数而言故曰三百有六十也盖挂扐之数象月之闰过揲之数象嵗之周总过揲以成四时即一期也然少阳之策一爻二十八六爻则一百六十八少隂之策一爻三十二六爻则一百九十二二少之合亦三百六十此独以老阳老隂言者以易用九六不用七八也何也九六有象七八无象也以卦则六子之卦七八隐于其中而无象也以画则六子皆乾坤之画而六子无画也惟乾坤有用九用六之道诸卦得奇者皆用干之九得偶者皆用坤之六终无用七用八之道故曰九六有象七八无象也二篇者易上下经六十四卦也每卦六爻六十四卦共三百八十四爻隂阳各半阳爻一百九十二以阳爻三十六乗之得六千九百一十二隂爻一百九十二以隂爻二十四乗之得四千六百八合六千九百一十二四千六百八共得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数也万物之数固不尽于此但取象于万若云自一而万当万物之数耳若少阳一百九十二以二十八乗之得五千三百七十六少隂一百九十二以三十二乗之得六千一百四十四合之亦万有一千五百二十也
是故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显道神德行是故可与酬酢可与祐神矣
四营者四次经营也分二一营也挂一二营也揲四三营也归奇四营也易变易也尚未成爻成卦故止谓成一变易也如是者三变成一爻一爻得两仪之画二爻得四象之画三爻得八卦之画至于积七十二营凡十有八变则六爻见而得六十四卦之一矣然方其三十六营而九变也已得三画而天地山泽雷风水火八卦之名已立此内卦之贞八卦而小成也自是引进而往伸之又九变三十六营以成三画再得小成之卦一则外卦之悔亦备内外成卦是谓大成也如是然后观其爻之变与不变而触逢事类以增长之如干则推其为圜为君为父之类以定吉凶悔吝一卦变六十四卦六十四卦变四千九十六卦天下所能之事法象皆尽人之趋吉避凶向悔背吝者其道皆不越此故曰天下之能事毕矣惟易理备天下之能事故可以显明无为之道而神灵其德行之事是故可与酬酢应对万物之求盖筮受命如飨吉凶悔吝取决不爽也可与佑助神化之功盖神不自见待易道方见即谓以易助神可也道在天德行在人在天者幽显道阐幽也在人者显神德行微显也酬酢其在人者即祐助其在天者皆易之神也故关朗曰神也者易之灵也灵应冥契不思而得强名曰神故易之神在乎道而所神在人
夫是易也显道祐神何物不有厯固在其中矣然谓之曰象四时象闰曰当期之日象者象其竒耦当者当其成数也至于气朔之分秒陟降消长一而不一则在人随时测验以更正之正其数即神乎易也汉史不知遂以大衍大率之数牵强凑合以步气朔而谓厯数诸率皆出于此则非矣
古今律厯考巻一
钦定四库全书
古今律厯考卷二 明 邢云路 撰经二
尚书考
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厯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
古帝尧克明峻徳化致雍和其道曷繇尧以治厯明时政之首务也乃命重黎之后羲氏和氏敬顺昊天厯数以纪之象器以察之使日月星辰各得其所以此天时敬授于人焉昔少昊氏衰九黎乱徳神人杂扰颛顼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北正黎司地以属人其后三苗复九黎之恶尧乃复育重黎之后羲承重和承黎掌天地之事日中星鸟之类即天事平秩东作之类即地事而四时分职在焉日谓日之甲乙躔有盈缩月谓月之大小离有迟疾二十八宿众星丽天不动者为经金木水火土五星有迟速顺逆者为纬辰以日月所防分周天之度为十二次也日行迟月行疾每月朔月行及日而与之防其必在周天二十八宿分之辰集防有时故谓之辰正月防亥辰为娵訾二月戌为降娄三月酉为大梁四月申为实沈五月未为鹑首六月午为鹑火七月巳为鹑尾八月辰为夀星九月卯为大火十月寅为析木十一月丑为星纪十二月子为枵是也然非一定古正月防亥在初旬至今水后方防亥久之则以渐后移矣厯象既明节悉均乃成一嵗之厯敬授于人俾随天时早晚以为人事耕获之焉其总为一嵗之厯其分有四时之异
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旸谷寅宾出日平秩东作日中星鸟以殷仲春厥民析鸟兽孳尾
分者分其职也帝尧于羲和之内分命其羲氏而字仲者令居嵎夷之地掌春天之政曰旸谷者日出于谷也据日所出谓之旸谷指其地名即称嵎夷盖官在国都而测之所则在嵎夷东表之地嵎夷即今山东登州府寅敬平均秩序作起也于仲春方出之日如敬賔客而引之识其景也圣人重农事春在东方故曰东作盖以节气之早晚均序之以劝民兴作也日中者春分之日漏以候之昼夜皆五十刻也举昼以见夜故曰日中星鸟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栁星张翼轸是也未曰鹑首午曰鹑火巳曰鹑尾春分之昏鸟星毕见于南方也在天成象星作鸟形曲礼言军陈象天之形前朱雀后武左青龙右白虎雀即鸟也武谓甲捍御故变文武焉是天星有龙虎鸟之形东方成龙形西方成虎形皆南首而北尾南方成鸟形北方成形皆西首而东尾天道左旋日体右行故星见之方与四时相逆尚书考灵曜云主春者张昏中可以种谷主夏者火昏中可以种黍主秋者虚昏中可以种麦主冬者昴昏中可以收敛故曰敬授人时然古厯若斯久之星渐右移一鸟宿四时皆可昏中种谷如今万厯年仲春昏中井初则将出鹑首而入实沈四时皆非一定在随时耳殷中也仲春阳之中也析分也先时冬寒民聚于隩至是则分析而作事矣乳化曰孳交接曰尾鸟兽皆以尾交卽物之生育其气之和可验也
申命羲叔宅南交平秩南讹敬致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厥民因鸟兽希革
申重也帝尧又于羲氏之内重命其羲氏而字叔者令居南交之地掌夏天之政蔡注云南交南方交趾之地又陈氏曰南交下当有曰明都三字考交趾在云南之南尧时未必属中国曰明都三字亦无考证阙之可也讹化也谓夏月时物长盛所当变化之事也夏在南方故曰南讹敬致周礼所谓冬夏致日盖以夏至之日中伺日而识其景如所谓日至之景尺有五寸谓之地中者也永长也日永昼六十刻也星火东方苍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是也心宿三星中曰大火左传言火中火见诗称七月流火皆指心星言火乃苍龙之中星举中则七星见可知此夏至昏之中星也夏至阳之极午为正阳之位以此正仲夏之气也因析而又析也希革鸟兽毛羽希少而革易也
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寅饯纳日平秩西成宵中星虚以殷仲秋厥民夷鸟兽毛毨
尧又分命其和氏而字仲者令居西方掌秋天之政徐广云西天水郡之西县也今属陜西巩昌府昧也日入于谷而天下防故曰昧谷饯送纳入也盖以秋分之暮夕方入之日而识其景也西成秋月物成之时所当成就之事也秋在西方故曰西成宵夜也秋分之日昼夜亦皆五十刻举夜以见日故曰宵中星虚北方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是也虚在武之中亦曰殷者秋分隂之中也夷平也暑退而人气平也毨理也毛更生整理也
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平在朔易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厥民隩鸟兽氄毛
尧又申命其和氏而字叔者令居朔方掌冬天之政唐孔氏曰朔尽也李巡曰万物尽于北方苏而复生故北称朔犹月之晦而有朔也幽暗都聚也北方幽暗故曰幽都今顺天府昌平州有幽都山在察也易改也北方终其隂而始其阳既成今岁之终又虑来岁之始故谓之朔易始而终终而始此天地生生不穷之道人于此时除旧更新作来岁改易之事犹由朔日而改易也日短昼四十刻也星昴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是也昴在白虎之中亦曰正者冬至隂之极子为正隂之位也隩室之内也气寒而民入于内也氄毛鸟兽皆生耎毳细毛以自温也夫四时之日与星曰出日纳日曰敬致曰日中日永宵中日短有地里之不同焉曰星鸟星火星虚星昴有古今之不同焉曰出日者卽家之测日出分也曰纳日者卽家之测日入分也曰敬致者卽夏至之测午景也不言冬者测冬至亦以昼影也日有分至而昼夜之刻系焉然各有地理之不同如尧都平阳北极出地三十五度有余夏至晷长一尺五寸春秋分日出卯日入酉夏至日出寅日入戌冬至日出辰日入申其余二十气之日出入可类推焉春秋分昼夜各五十刻夏至昼六十刻冬至昼四十刻其余二十气之昼长短可类推焉此平阳也天地之中也岳台稍南去平阳不逺乃正值天地之中北极出地三十五度夏至以八尺表测晷景长一尺四寸八分日出寅正三刻日入戌初初刻昼六十刻冬至日出辰初初刻日入申正三刻昼四十刻与平阳同若南海在极南北极出地一十五度夏至日景在表南长一尺一寸六分夏至日出卯初二刻日入酉正二刻昼五十四刻冬至日出卯正二刻日入酉初二刻昼四十六刻北海在极北北极出地六十五度夏至晷景长六尺七寸八分夏至日出丑正初刻日入亥初三刻昼八十二刻冬至日出巳初三刻日入未正初刻昼一十八刻此极南极北也其余九州四海俱各不同即冬夏至皆可以推春秋分至于元京即今之顺天府也元世祖至元十七年太史郭守敬造授时厯测北极出地四十度太强冬至去极一百一十五度二十一分七十三秒夏至去极六十七度四十一分一十三秒冬至昼夏至夜三千八百一十五分九十二秒夏至昼冬至夜六千一百八十四分○八秒夏至日出分一千九百○七分九十六秒冬至日出分三千○九十二分○四秒用四丈表测夏至晷景长一丈一尺七寸有竒在八尺表则二尺三寸四分日出寅正二刻日入戌初二刻昼六十二刻冬至晷景长七丈九尺八寸有竒在八尺表则一丈五尺九寸六分日出辰初二刻日入申正二刻昼三十八刻元史云地中以南夏至去日出入之所为逺其长有不及六十刻者冬至去日出入之所为近其短有不止四十刻者地中以北夏至去日出入之所为近其长有不止六十刻者冬至去日出入之所为逺其短有不及四十刻者今京师夏至昼六十二夜三十八冬至昼三十八夜六十二盖地有南北极有高下所以日之出入早晚不同今授时昼夜刻一以京师为正其各所实测北极高下又各不同此郭守敬之言何其示人以明悉也乃今之大统厯推夏至日出分二千六十八分三十秒推冬至日出分二千九百三十一分七十秒夏至日出寅正四刻日入戌初初刻昼五十九刻夜四十一刻冬至日出辰初初刻日入申正四刻昼四十一刻夜五十九刻夫今之京即元之京也授时夏至昼六十二而大统曰五十九授时冬至昼三十八而大统曰四十一各差至三刻矣想大统所测之景必非顺天府之景也盖偏北北极髙而夏昼长冬昼短偏南北极低而夏昼短冬昼长大统之刻或系国初洪武时南京所测之日出分未可知也昔郭太史作厯明示人以昼六十二刻夜三十八刻系京师晷刻与各处不同今大统不明言所测之景系何年系何人系何方海上所测系去极若干度亦不明言自国初至今厯年监官所测之日出分与授时合否而但抄写立成自北京以颁之天下徒令人闷闷耳其尧典之中星有古今之不同者何也尧仲春星昏中而今则井昏中尧仲夏火昏中而今则角昏中尧仲秋虚昏中而今则斗昏中尧仲冬昴昏中而今则室昏中盖天度有余岁度不足天度外运而微阔日度内转而稍狭天渐移而西岁渐移而东尧时日在女在子今在箕在寅日自子而移寅是天渐西而日渐东此所以不同也惟其所差至微前人未觉自尧时日躔女虚之交以后渐移至汉时犹未觉汉武帝时洛下闳作太初谓八百年后当差一度当有圣人定之至今犹神洛下闳能前知眞圣人也殊不知帝尧时不过八十余年差一度至今三千余年减至六十余年差一度八百年差一度之説何不情之甚耶迨汉末刘洪始觉冬至后天至晋虞喜乃以天为天岁为岁立差法以追其变约以五十年日退一度然失之过宋何承天倍増其数约以百年退一度又失之不及隋刘焯取二家中数以七十五年退一度唐僧一行推大衍以八十三年差一度各亦相近至郭守敬推冬至在箕十度斯为宻近然守敬谓六十六年差一度亦非定法六十六年惟守敬之时为然而守敬之后则又在六十六年下矣试即今岁万厯二十七年冬己亥岁上距至元十八年辛巳又上距尧元年甲辰推之尧元年甲辰至至元辛巳积三千六百三十八年以授时法推得女宿八度余为尧元年天正日躔赤道度盖女八度近虚止二度今时以距星论虚尧时女末未必非虚郭守敬所云尧时日在女虚之交谓此也若以大统厯法推尧元年冬至赤道日躔危一度其女八度则加于商之沃甲相去八百余万而在天违十三度有奇矣帝尧冬至日在女虚之交则昏中昴可推冬至昏中昴则春分昏中星夏至昏中火秋分昏中虚皆可推也至元辛巳至今万厯二十七年己亥积三百一十九年授时推中积一十一万六千一百四十七日○一刻九十六分得箕宿五度一十三分四十六秒为天正赤道度箕宿四度七十二分八十二秒为天正黄道度是冬至日躔在箕也复以法推四仲昏之中星则冬至昏之中星在室宿一十三度春分昏之中星在井宿一十一度夏至昏之中星在角宿六度秋分昏之中星在斗宿四度若以大统推己亥岁前冬至赤道度得箕宿五度二十三分黄道度得四度八十一分则有不同矣授时推己亥岁前冬至余四十二万○七九得丙午日丑初三刻大统则四十二万一七五丙午日寅正初刻授时推春分一十三万三九得己亥春二月丁丑日巳初一刻大统则一十三万四八丁丑日午初二刻授时推夏至四十四万七得戊申日申正三刻大统则四十四万七九六戊申日戊初初刻授时推秋分一十六万○一得庚辰日子正一刻大统则一十六万一○六庚辰日丑正二刻此四仲皆差也以推雨水授时丙午亥正三大统丁未丑初初推小暑授时癸亥亥正初大统甲子子正一则皆当子半之交差一日矣摠之二十四气皆差也嗟嗟授时原多宻合何大统竟弃之不用耶又法推洪武元年冬至日躔箕八度六十八分仍是六十六年差一度乃元统上言七十年差一度非也李徳芳上言毎百年上推长一日下推消一日其言消长固是而言各一日则非也至嘉靖初光禄少卿华湘上言尧冬至日在虚七度今冬至日在箕三度计差五十度然以法推尧冬至日在女八度嘉靖初退至箕六度至今万厯年方退至箕五度自尧至嘉靖止退四十五度而湘云已退五十度今仍在箕五度而湘云嘉靖初已退至箕三度信如湘言自虚七度至箕三度以为退五十度也然以钤歩天虚七度至箕三度乃五十八度而亦非五十度岂不误哉
<子部,天文算法类,推步之属,古今律历考,卷二>
<子部,天文算法类,推步之属,古今律历考,卷二>
<子部,天文算法类,推步之属,古今律历考,卷二>
<子部,天文算法类,推步之属,古今律历考,卷二>
<子部,天文算法类,推步之属,古今律历考,卷二>
帝曰咨汝羲暨和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允厘百工庶绩咸熙
咨嗟暨与也匝四时曰朞王肃云朞四时是也十日为旬允信厘治工官庶众绩功咸皆熙广也一朞凡三百有六旬有六日然气朔不齐则置闰焉以定四时之气节成一岁之厯象以此告时授事则能信治百官而众功皆广此帝尧命羲和而叹其善也夫古时真厯遭战国及秦而亡汉存六厯虽详于五纪之论皆秦汉之际假托所为不得正要但以梗概言之六厯与周髀及考灵曜干凿度诸纬皆然汉传疏之蔡传宗之固非尧厯亦非宋厯也其云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日行一度则一朞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经言三百六十有六日者王肃云四分日之一入于六日之内举全数言故云三百六十六日也至解所以置闰之意亦据大率言之何则羲和厯法不传故也天体至圆绕地左旋乃自子而丑而寅即自北而东转而南为左旋日月右旋乃日月行不及天若右旋然盖经星皆丽天卽天体而日月不丽天各有行度今以蔡传之所宗于汉传疏者一一剖析之传云天体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天行一日一周而过一度日行少迟一日亦一周而在天为不及一度积三百六十五日九百四十分日之二百三十五而与天防是一岁日行之数月行尤迟一日不及天十三度十九分度之七积二十九日九百四十分日之四百九十九而与日防十二防得全日三百四十八余分之积又五千九百八十八如日法九百四十而一得六不尽三百四十八通计得日三百五十四九百四十分日之三百四十八是一岁月行之数夫曰四分度之一者一度以四分之每分二十五分共三百六十五度二十五分也曰九百四十分日之二百三十五者九百四十分乃周髀等术之日法置二百三十五以日法九百四十而一得二千五百分卽四分日之一为二十五刻一朞共三百六十五日二十五刻为岁周若以日法乘岁周得三十四万三千三百三十五筭为朞摠亦曰朞实也曰十三度十九分度之七者置一度七之以十九而一得三十六分八四二一不尽共十三度三十六分八四二一不尽为月不及天之平行度也曰二十九日九百四十分日之四百九十九与日防十二防得全日三百四十八余分五千九百八十八如日法九百四十而一得六不尽三百四十八通计三百五十四九百四十分日之三百四十八者置四百九十九以九百四十而一得五千三百○八五一不尽乃五十三刻有奇共前二十九日五十三刻○八五一不尽为一防之月即今月防一歳十二月凡十二防以十二防乘二十九日得全日三百四十八日余分四百九十九以十二防乘之得五千九百八十八以日法九百四十而一得六日不尽三百四十八通计得三百五十四日九百四十分日之三百四十八即置三百四十八以九百四十而一得三千七百○二不尽乃三十七刻有竒每岁三百五十四日三十七刻○二不尽也传云岁有十二月月有三十日三百六十者一岁之常数也故日与天防而多五日九百四十分日之二百三十五为气盈月与日防而少五日九百四十分日之五百九十二为朔虚合气盈朔虚而闰生焉故一岁闰率则十日九百四十分日之八百二十七三岁一闰则三十二日九百四十分日之六百单一五岁再闰则五十四日九百四十分日之三百七十五十有九岁七闰则气朔分齐是为一章夫曰多五日下九百四十分日之二百三十五者卽四分日之一乃二十五刻为气盈也曰少五日下九百四十分日之五百九十二者置五百九十二以九百四十而一得六千二百九十七分不尽卽六十二刻九十七分不尽为朔虚也合而言之多五日少五日共十日多二百三十五少五百九十二共为日之八百二十七置八百二十七以九百四十而一得八千七百九十七分八六不尽卽八十七刻九七八六不尽共十日八十七刻九七八六不尽是为一岁之闰率即今之通闰也曰三岁一闰三十二日九百四十分日之六百单一者置六百单一以九百四十而一得六百三十九分有奇加入三十二日内共三十二日六百三十九分有奇若以一岁闰率三因之亦得也曰五岁再闰五十四日九百四十分日之三百七十五者置三百七十五以九百四十而一得三百九十八分有竒加入五十四日内共五十四日三百九十八分有奇若以一岁闰率五因之亦得也曰十有九岁七闰气朔分齐为一章者则二百六日七十一分有奇以十九年因一年之闰率所得也至是所积之二百六日七十一分有奇以月策二十九日五十三刻○八五一除之皆尽则气朔分齐是为一章矣月防者置岁实三百六十五日二十五刻以一章十九年乘之得六千九百三十九日七十五刻以十九年之二百二十八个月并闰之七个月共二百三十五数归除之得一月之策二十九日五十三刻○八五一不尽卽前一防之月策也岁法者置月策二十九日五十三刻○八五一不尽以十二月乘之得三百五十四日三七○二一二卽于日下之三七○二一二以九百四十乘之共得三百五十四日三百四十八分也月法者置月策以日法乘之得二万七千七百五十九分也岁余法者置朞实以十二月而一得二万八千六百一十一分二十五秒用减月法余八百五十二分二十五秒以十二月乘之得一万○二百二十七分为岁余法也通闰者置岁余法以日法而一亦得卽前闰率也一岁余一万○二百二十七分二岁余二万○四百五十四分三岁余三万○六百八十一分四岁余四万○九百○八分五岁余五万一千一百三十五分六岁余六万一千三百六十二分七岁余七万一千五百八十九分八岁余八万一千八百一十六分九岁余九万二千○四十三分十岁余十万○二千二百七十分十一岁余十一万二千四百九十七分十二岁余十二万二千七百二十四分十三岁余十三万二千九百五十一分十四岁余十四万三千一百七十八分十五岁余十五万三千四百○五分十六岁余十六万三千六百三十二分十七岁余十七万三千八百五十九分十八岁余十八万四千○八十六分十九岁余十九万四千三百一十三分三岁一闰以三因岁余法一万○二百二十七分得三万○六百八十一分以月法二万七千七百五十九分减之复余二千九百二十二分五岁再闰以五因岁余法得五万一千一百三十五分以减两因月法五万五千五百一十八分少四千三百八十三分八岁三闰以八因岁余法得八万一千八百一十六分以减三因月法八万三千二百七十七分少一千四百六十一分十一岁四闰以十一乘岁余法得十一万二千四百九十七分以四因月法十一万一千○三十六分减之余一千四百六十一分十四岁五闰以十四乘岁余法得十四万三千一百七十八分以五因月法十三万八千七百九十五分减之余四千三百八十三分十七岁六闰以十七乘岁余法得十七万三千八百五十九分以六因月法十六万六千五百五十四分减之余七千三百○五分十九岁七闰以十九乘岁余法得十九万四千三百一十三分以七因月法十九万四千三百一十三分减之减尽是七闰之外无余分也十九年余一百九十日一万五千七百一十三分者是岁余一十日日之八百二十七分以十九年乘之得一万五千七百一十三分以加入十九年一百九十日内以日法归除前一万五千二位得十六日加入一百九十日内共得二百六日余六百七十三分也若置满法十九万四千三百一十三分以日法归之得二百○六日七百一十五分九五七以七闰月归之得月策亦无余矣然必以十九岁而无余分者十九年七闰为一章也积八十一章计一千五百三十九年内有五百六十七闰则盈虚之余尽而复始矣十九年为一章二十七章为一防凡五百一十三年三防为一綂乃八十一章凡一千五百三十九年三统为一元凡四千六百一十七年此古厯之大较也然古厯但云四分度之一四分日之一殊无天周歳周之差又无上下消长之法非的数也厯代以来至授时而始密授时厯天周三百六十五度二十五分七十五秒岁周三百六十五日二十四刻二十五分而日与天防月一日不及天一十三度三十六分八十七秒五十微积二十九日五十三刻五分九十三秒而与日防十二防通计得日三百五十四日三十六刻七十一分一十六秒是一岁月行之数日与天防而多五日二十四刻二十五分为气盈月与日防而少五日六十三刻二十八分八十四秒为朔虚合气盈朔虚共得十日八十七刻五十三分八十四秒为一岁闰率三岁一闰则三十二日六十二刻六十一分五十二秒五岁再闰则五十四日三十七刻六十九分二十秒十有九岁七闰则二百六日六十三刻二十二分九十六秒至今家遵用之盖不用积年日法以实测得之也今去授时三百余年矣其朞实之数自应推测改正而朔实交转亦如之柰何犹然用胜国为元耶况消长法竟置之不用以推徃古一无所合岂理也哉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
上日朔日也正月朔故云上日言一岁日之上也受终于文祖谓舜受尧终帝位之事于尧文徳始祖之庙也尧舜皆以建寅为正月观日中星鸟以殷仲春为卯月则正月建寅可知夏后氏因之至商乃建丑周乃建子孔子曰行夏之时夏时固遵唐虞者也
在璿玑玉衡以齐七政
在察也璿美玉也玑机也运转者为玑持平者为衡以璿饰玑衡为横箫以望天象亦玉为之汉世以来谓之浑天仪者是也七政日月五星也舜初摄位首察玑衡以齐七政盖日月五星在天有常度其灾祥与政事相应舜仰察天文观七政之迟速顺逆各由其道与否以审政事之得失何如即钦若之意也蔡邕天文志云言天体者有三一曰周髀二曰宣夜三曰浑天宣夜絶无师説周髀术数具在考验天象多所违失惟浑天者近得其情今史所用候台铜仪即其法也宣夜者惟汉郗萌记先师所传云天本无质苍苍然也日月众星自然浮生空虚之中其行其止皆顺气焉晋虞喜因宣夜之説于是有安天之论虞昺亦祖宣夜之说有穹天之论吴姚信又有昕天之论虞喜曰宣明也夜幽也幽明之数其术兼之故曰宣夜安天论谓天髙无穷地深不测天常安于上地居静于下方则俱方圆则俱圆葛洪讥之曰茍辰宿不丽于天为无用便可言无何必复云有之而不动乎穹天论曰天形如笠而冐地之表浮而不没者气充其中也日绕辰极没西还东不入地中也昕天论曰天若裹地如卵地何所依若无四维天何以立天经地行于水中日月星辰将不得其性是以有两地之说下地上地之根也冬至天低近南故昼短夏至天起近北故昼长此皆不通之论也贺道养又谓宣夜为夏殷之法亦无所据周髀者卽盖天之説也髀股也股者表也周人志之故曰周髀其言天似覆盆中高而四边下天左行日月旁转右行随天左转如蚁行磨上磨左旋蚁右旋日近而见之为昼日远而不见为夜又云天形如倚盖极在天之中而今在人北故见以为倚盖汉王仲任据盖夭之説以驳浑仪谓天转地下今掘地一丈辄有水天何得从中行乎是尤浅之乎论天者又传周髀本于庖牺黄帝为盖天者皆无凭也惟浑天为得之春秋文曜钩云唐尧卽位羲和立浑仪则浑仪之设其来远矣舜之玑衡卽浑仪也厯代相传史官禁宻学者不覩故宣盖沸腾后乃遵用之王蕃浑天説曰天形似鸟卵天包地外犹卵裹黄如弹丸故曰浑天言其形体浑浑然也其术以为天半覆地上半在地下天居地上一百入十二度半强地下亦然北极出地三十六度南极入地亦三十六度而嵩高正当天之中极南五十五度当嵩髙之上又其南十二度为夏至之日道又其南二十四度为春秋分之日道又其南二十四度为冬至之日道南下去地三十一度而已是夏至日北去极六十七度春秋分去极九十一度冬至去极一百一十五度此其大率也其南北极持其两端天与七政斜而回转此必古有其法遭秦而灭汉唐以来其法渐密故前汉则有洛下闳浑天仪东汉则有张衡在呉则有王蕃在晋则有陆绩在宋元嘉则有钱乐唐贞观则有李淳风在开元则有梁令瓉皆作浑天仪而其中之最善者则张衡李淳风也张衡之仪以八尺圆体具天地之象有内规外规南极北极黄道赤道而转之以漏水告之以灵台又作灵宪以说其状为可考也淳风之仪表里三重一曰六合仪二曰三辰仪三曰四游仪而其推验之法本于黄道为可考也汉自张衡之外而洛下闳之仪亦有取焉汉太初洛下闳等造圆仪考厯度扬子云论浑仪曰洛下闳营之鲜于妄人度之耿夀昌象之是也唐自李淳风之外而梁令瓉之仪亦有取焉唐志云梁令瓉以木为游仪僧一行是之乃共令瓉更铸为铜仪注水激轮立人击钟皷令其自转机械皆藏柜中是也宋太平兴国中张思训之浑仪则有地轴地轮地足之异横轮侧轮斜轮之别此又踵一行之遗象也大中祥符间韩显符之浑仪则有游规直规之分龙柱水臬之号此又本淳风之遗法也宋自靖康之乱仪象尽归于金元初袭用金旧岁乆渐疏世祖时郭守敬以司天仪本宋皇祐中汴京所造于大都测天规环不恊比量南北极差四度有竒于是别创简仪仰仪及方案闚几圭表景符诸仪各臻其妙谓以管窥天宿度余分未得其的乃用二线推测于余分纎微皆有可考盖古人所未及又遣使四方测景凢二十七所东极高丽西至滇池南逾朱崖北至铁勒以考验之酌取中数盖五年而厯成以察七政厯代以来其数不同郭守敬所定其日月行度已详于尧咨羲和简下木曰岁星周率三百九十八万八千八百分率四千三百三十一万二千九百六十四分八十六秒五十微火曰荧惑周率七百七十九万九千二百九十分率六百八十六万九千五百八十○分四十三秒土曰镇星周率三百七十八万○九百一十六分率一亿○七百四十七万八千八百四十五分六十六秒二十五微金曰太白周率五百八十三万九千○二十六分率三百六十五万二千五百七十五分水曰辰星周率一百一十五万八千七百六十分率三百六十五万二千五百七十五分五星各以应加中积段日而合伏迟疾留退各得其位此郭太史之术也其简仪等仪与歩七政术至今钦天监遵用之夫宣夜之谬勿论已盖天不合以南方之度渐狭知浑非盖也然天下地里南北不同卽守敬测大都较汴京极差四度可知晷度冬夏亦不同卽古有谓日景于地若千里差一寸者然各不同湏测乃定王蕃谓嵩当天中然非天中乃中国地中从测影就昼夜五十刻得之也又考书传大全圗载水星春见奎娄夏见东井等语又曰木星四仲年行三宿四孟四季行二宿又云火星常以十月入太防夫五星何常之有古今不同何宿不丽何必水春奎娄夏东井火岂十月常入太微况井宿三十余度觜宿不及一度木安得分仲行三宿孟季二宿之异以此载之经典徒令人惑耳大都五星之行皆视日度以为之准日度正斯五纬正厯代以来测歩五星各有不同皆从日度推之也自元至元辛巳距今三百余年岁差不明日度未改则五纬之歩安所适从必也察玑衡测圭晷先正日度之失而后以距日距星课五纬之差庶乎其不失矣固待其人而后行也
古今律厯考卷二
<子部,天文算法类,推步之属,古今律历考>
钦定四库全书
古今律厯考卷三 明 邢云路 撰经三
尚书考
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柴望秩于山川肆觐东后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
诸侯为天子守土故称守天子适诸侯曰巡守岁二月当巡守年之二月也舜既正月班瑞二月即行顺春东巡春位在东故顺春也人君顺天道以行人事四时顺令又各当其时之中故以仲月至岱宗夏五月至南岳秋八月至西岳冬十一月至北岳皆顺时之义舜时正月建寅此巡守四仲之月即二月卯五月午八月酉十一月子也岱始也宗长也万物之始隂阳交代故泰山为五岳之长舜以二月至于岱宗之岳郊特牲云天子适四方先柴盖祭时积柴加牲其上而燔之是燔柴为祭天告至也于东方境内名山大川则望而秩祭之秩者具牲币祝号之次第如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侯其余视伯子男也盖视其祭祀祭五岳如祭三公之礼云觐见也柴望既毕遂以礼见东方诸国之君于此诸国协合其四时之气节十二月之大小正其日之甲乙使之齐一均同天子告朔于邦国恐侯国不齐故以巡守而合和之卽在璿玑之意也时月详见咨羲和简中日之甲乙有干有支世编云天皇氏制干支干干也名曰母支枝也名曰子以定岁之所在十干曰阏逢为甲旃蒙为乙柔兆为丙彊圉为丁着雍为戊屠维为巳上章为庚重光为辛黓为壬昭阳为癸十二支曰困敦为子赤奋若为丑摄提格为寅单阏为卯执徐为辰大荒落为巳敦牂为午协洽为未涒滩为申作噩为酉阉茂为戌大渊献为亥邵子曰干阳也支隂也干十而支十二隂数中有阳阳数中有隂也律法制也律以截竹为管而度有丈尺量有斛斗衡有斤两三者皆取法于律故曰法制汉书律志云度量衡出于黄钟之律也律谓十二律黄钟太蔟姑洗防賔夷则无射大吕夹钟仲吕林钟南吕应钟也六为律六为吕凡十二管皆径三分有奇空围九分而黄钟之长九寸大吕以下律吕相间以次而短至应钟而极焉长者声下而浊短者声髙而清此律吕之大较也度者分寸尺丈引所以度长短也本起于黄钟之管长容以子谷秬黍中者每寸容一百三十三黍三分黍之一九寸则容千二百黍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而五度审矣量者龠合升斗斛所以量多少也本起于黄钟之管容以子谷秬黍中者千二百实为一龠两龠为合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而五量嘉矣衡者铢两斤钧石所以权轻重也本起于黄钟之管容以子谷秬黍中者一龠容千二百黍百黍一铢一龠十二铢两龠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而五权审矣权衡一物衡平也权重也称谓之衡锤谓之权所从言之异耳此黄钟所以为万事根本诸侯之国其有不一者则审而同之也时月日正朔所自出律度量衡制度所自始然律之十二又生于之十二律厯志云推成律故同律度量衡必先协时月正日
帝曰夔命汝典乐敎冑子直而温寛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
胄也继父世者长子故以胄为长自天子至卿大夫之适子也周礼大司乐以乐德敎国子中和祗庸孝友则乐最能感人舜命防典乐以教胄子直者多严故令其正直而温和寛者多缓故令其寛而庄栗辅其偏也刚彊者必傲故令其刚而勿苛虐简易者必傲故令其简而勿傲慢防其失也心之所之谓之志心有所之必形于言故曰诗言志旣形于言则必长言以歌之故曰歌永言旣歌则必有高下清浊之殊故曰声依永声者宫商角徴羽也声之长而浊者为宫以渐而清且短则为商为角为徴为羽也有声必有律则以十二律和之阳六律隂六吕如黄钟为宫则太蔟为商姑洗为角林钟为徴南吕为羽盖以三分损益隔八相生十二律旋相为宫所谓律和声也周礼太师云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金钟鏄石磬土埙革鼓鼗丝琴瑟木柷敔匏笙竹管箫也以其声律被之八音无不谐协各得伦理不相侵夺可以奏之朝廷荐之郊庙而神人以和矣大司乐云大合乐以致鬼神示以和邦国以谐万民以安賔客以说远人是神人和也律吕声音之数详见别简
百工惟时抚于五辰庶绩其凝
工官抚顺凝成也五辰四时也木火金水旺于四时而土则寄旺于四季也臯陶言百官抚顺五行之时则众功皆成所抚顺者即尧典敬授人时平秩东作之类是也礼运曰播五行于四时五行在地为物在天为时顺其时而抚之则五物皆成其材而为人用矣故仲春斩阳木仲夏斩隂木所以抚木辰也季春出火季秋纳火所以抚火辰也司空以时相阪隰所以抚土辰也秋为徒杠春逹沟渠所以抚水辰也书传大全圗谓木辰配于春自立春至立夏九十一日八十分之二十五火配夏金配秋水配冬其数皆同八十分日之二十五者二十五以八十分之得三十一分二十五秒加于九十一日下以四时之四因之得三百六十五日二十五刻为一朞之日土分旺于四时一时十八日有竒四时计七十三日○五刻亦皆自其大槩言之耳授时厯则一时九十一日三十一刻○六分二十五秒四时共三百六十五日二十四刻二十五分土王策三日○四刻三十六分八十七秒五十微加入气策一十五日二十一刻八十四分三十七秒五十微内共得一十八日二十六刻二十一分二十五秒为土寄旺于一时之数以四时之四因之共得七十三日○四刻八十五分至今厯家遵用之郭守敬曰厯年距立元为筭其诸应则随时推测不用为元今距元年乆正改宪时也若改而推测则岁实防有不同而诸数皆异矣
惟时羲和颠覆厥徳沈乱于酒畔官离次俶扰天纪遐弃厥司乃季秋月朔辰弗集于房瞽奏鼓啬夫驰庶人走羲和尸厥官罔闻知昏迷于天象以干先王之诛政典曰先时者杀无赦不及时者杀无赦
此夏仲康命侯掌六师以征羲和也惟时羲和颠倒反覆其徳沈冥昏乱于酒官以职言次以位言羲和畔其所治之职离其所居之位俶始扰乱遐逺也天纪谓天时厯数司所主也自尧命羲和厯象授时之后为羲和者世守其职未尝紊乱至是始乱其天纪而逺弃其所主之事士文伯谓日月防次为辰集汉书作辑房宿名言日月防次不相和辑而掩蚀于房宿也日月防于月朔东西同度南北同道则月掩日而日为之食是时季秋月朔日食凡日食礼有救日之法天子伐鼓于社瞽目之乐官以祭天之雷鼓奏进而伐之瞽以其无目于音声审也啬夫主币之官驰取币以礼天神庶人在官者则奔走以供救日食之百役周礼庭氏云救日之弓矢盖救日以太阳之弓以枉矢是救日必有多役庻人走供之车马曰驰歩曰走日食之变羣工促遽以助救日若此羲和为厯象之官尸居其位若无闻知昏迷于天象以干犯先王之诛其罪不可赦也故先王为政之典曰厯象授时气朔不忒若布筭一失气朔先天时者杀无赦不及而后天时者杀无赦先后之差尚罪死无赦况废官乎此仲康所以命侯征之也大都日月之食乃防于交道数有一定朱子注是章谓日月之行虽或当食而月常避日故其迟速高下必有参差而不正相对所以当食不食为王者修德所致又谓月食虽阳胜隂毕竟不好若隂有退避之意则不相敌而不成食皆非也盖日月有迟速高下不正相对乃未当交道史载当食不食者多厯筭之差纵日行失度间有当食不食乃几百年有一非其常也则月岂有退避日遂不相敌而不成食乎唐大衍厯载太康十二年戊子岁冬至日在女十一度仲康五年癸巳岁季秋九月庚戌朔日蚀在房二度授时称仲康五年癸巳距至元辛巳三千四百八年九月庚戌朔交泛二十六日五千四百二十一分入食限然以厯年考之太康元年癸巳至十二年甲辰非戊子也仲康元年壬戌五年丙寅非癸巳也其癸巳距至元辛巳积年九月庚戌朔交泛入食限之数歩之固是然癸巳乃帝相十九年去仲康五年丙寅后二十七年矣今以法推仲康元年至十三年之九月朔惟六年九月朔入食限仲康六年丁卯距至元辛巳三千四百三十四年天正中积一百二十五万四千二百五十四日四十二刻九月定朔一十七日四十二刻得辛巳日巳时合朔九月朔交泛一十四日七十五刻入食限其余一十二年之九月朔俱不入食限当时羲和失职之年或是六年未可知也法推太康仲康年间天正日躔女七度非女十一度帝相十九年天正日躔女六度仲康五年九月朔日丁亥非庚戌也九月朔日躔氐末近房初古厯与今不同仲康时以氐末为房初亦未可知若以大统推太康仲康帝相年间天正日躔俱在虚七度其女七度则加于南庚阳甲盘庚年间相差七百余年在天差十度余矣所以大统太谬
惟元祀十有二月乙丑
唐虞曰载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一也元祀者太甲卽位之元年十二月者商以丑月为正朔也乙丑日也不系以朔者非朔日也商虽以十二月丑为正朔行事而纪数之月则仍以寅为首非若周之改子为正月也商惟以正朔行事故太甲三年亦以十二月朔奉嗣王归于亳
惟十有三年春大防于孟津
十三年者文王受命之十三年也春者孟春建子之月卽夏之十一月也泰誓篇序云惟十有一年武王伐殷又云一月戊午师渡孟津説者疑十有一年误史记云九年观兵十一年伐纣説者疑人臣无观兵胁君之理九年十一年皆误夫时世既逺记年之误诚有之观兵不见经传其有无亦不足信苐考大戴礼云文王十五而生武王礼记文王世子云文王九十七而终武王九十三而终史称文王受命九年武王在位七年又无逸称文王享国五十年则文王为西伯至卒非止九年而已帝王世纪云文王即位四十二年文王更为受命之元年盖是年虞芮质成归周者四十余国三分天下有其二以为受命之元年观君奭篇云文王秉徳闻于上帝惟时受有殷命朱子解为受有殷之天命良是大学云文王为人君止于仁夫诸侯虽不敢称王然既受有殷之天命而为人君则自有年号初即位为元年至四十二年虞芮质成纣赐弓矢使西伯得专征伐乃改元又九年共在位五十年崩武成篇云我文考文王诞膺天命以抚方夏惟九年大统未集九年又四年为文王之十有三年即纣亡三十二年之终武王伐纣言十有三年者续文王受命之年明其卒父业故也是年春一月戊午是周改正建子之正月戊午日师渡孟津以伐纣也朱子不查而谓十三年为武王卽位之十三年谓春为孟春建寅之月谓文王未改元武王非冒文王之元谓周不以建子之月为春又引诗周颂维暮之春以为建辰之三月皆非也朱子旣谓武王卽位十三年然武王未伐纣尚为臣也安得卽位所卽者王位乎侯位乎朱子许武王卽位十三年而独不许文王卽位九年乎武王亦岂有卽位十三年而犹称我文考九年大统未集乎谓文王未改元不知古诸侯自于其国各有年号汲冡竹书魏惠王有后元年非改元乎且武王伐商徂征之时所过名山大川告于皇天辄曰惟有道曽孙周王发夫伐纣之前尚未胜纣卽已自称周王矣况文王虞芮质成之年已受纣赐弓矢使为西伯得专征伐诸侯皆附岂不得称元年乎武王伐商之时业已称周王则必不肯用商年号尚未杀纣又难称武王元年其称惟十有三年安得谓冒文王之元谓周不以建子之月为春殊不知武王胜商之后即改正朔以十一月建子之月为春王正月丑为二月寅为三月周之史官追称记事即用当代正朔故书曰惟十有三年春一月师渡孟津夫复何疑诸儒纷纷之议徒令后人惑耳且如春秋称周【阙】 十五年正月朔旦冬至僖公五年正月朔旦冬至昭公二十年正月朔旦冬至夫世岂有正月冬至乎而犹谓周不以建子为正月耶汉律厯志称武王即位九年崩又云武王即位十一年盖以九年并周公摄政二年共为十一年是年正月朔旦冬至周公摄政且得称武王即位十一年况武王伐商岂不可称文王年号安得谓之冒周公之时称正月冬至则建子为正又何疑焉况以厯数上推春秋日食三十余次俱以建子为正月何诸儒不查也朱子谓毛诗维暮之春为建辰之三月又谓三月牟麦将熟何不查汉人原注汉注云周之季春于夏为孟春诸侯来朝遣之劝农治牟麦具田器久必多铚艾也汉注训奄为久朱子训奄为忽谓三月牟麦将熟乃以周三月为正月便是三月麦得熟乎朱子旣称周建寅为正月又何以注孟子云周七八月夏五六月耶此厯象授时所系恐误后学故不得不详辩之也
惟戊午王次于河朔时甲子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注释戊午是一月二十八日甲子二月四日也昧防爽明也昧爽将明未明之时也正月二十八日戊午师逾孟津二月三日癸亥入商郊夜布陈未毕而雨雨止毕陈俟天休命次日四日甲子昧爽王乃至于商郊牧野卽朝歌南郊外将战于郊故至牧野也以授时推武王元年己卯岁建子之正月朔二十九日九十四刻癸巳日亥时合朔以歩至建丑二月朔五十九日五十七刻癸亥日未时合朔则二月一日癸亥二月二日甲子也戊午乃朔前五日之二十六日非二十八日也是武王一月一日癸巳朝步自周东行非三日癸巳其壬辰之死魄乃前月之晦魄耳至二十六日戊午次河朔二月一日癸亥入商郊二月二日甲子昧爽至商郊伐纣汉厯志则称二月朔日庚申四日癸亥五日甲子刘商王纣是与周厯又不同者何则古厯不正自六厯以来斗分皆四之一汉邓平厯亦然故宋书论六厯率皆六国及秦人所造差至三日或二日上不可检于春秋下不验于汉魏虽复假称帝王祗以惑人耳目至太初斗分太多过天一度又无盈缩迟疾故常以朔日月见西方晦日月见东方差亦至二三日以此歩厯则晦朔甲乙安得无愆魄明生死焉能不舛则知古厯为误授时为真也如其不然武王去春秋公才四百年耳授时去公二千年以歩日食三十六皆不爽而以歩四百年前即差不逾刻而奚至二三日之逺耶以此知授时为真周汉皆失之矣此论定则武成诸书所记旁死魄哉生明丙午朏等日皆四分之一之厯所歩差至二三日者先后不合故皆不必置辩
惟十有三祀王访于箕子
十有三年武王胜殷释箕子之囚卽四月以箕子归镐京访问天道商曰祀箕子称祀不忘本也存商之旧也此篇箕子所作箕子商人故记传引此篇者皆云商书箕子尝言商其沦丧我罔为臣仆今称祀不称年称王访箕子而不称箕子见王称王乃言而后箕子乃言不臣周之意也武王知箕子贤不可得而臣而其道则当师于是访问天道箕子知天以是道畀之禹传至于我不可使自我而絶以武王而不传则天下无可传者矣不臣周所以正万世君臣之大法陈洪范所以传万世天人之大法洪范之五纪卽七政厯也十有三祀卽文王之十有三年盖武王胜殷初归尚未颁元年正朔商既亡箕子又难以称纣年号故称十有三祀也天道难明武王恐箕子不传故急访之洪范既陈武王卽封箕子于朝鲜以遂其不臣之志或谓箕子走之朝鲜武王以朝鲜封之箕子既受封不得无臣礼故来朝因其朝而问洪范非也
一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五行志云圣人行其道而宝其真降及于殷箕子在父师之位而典之周既克殷以箕子归周武王亲虚已而问焉盖洛出书戴九履一一防居北为一禹第初一曰五行箕子对武王演此五行之数天一生水地二生火天三生木地四生金天五生土五行之生序也唐孔氏曰万物成形以防着为渐五行先后亦以防着为次水最微为一火渐着为二木形实为三金体固为四土质大为五亦其序也九畴先于初一五行先于水五行九畴之一水五行之一耳然天一所生五材所始胡可汨焉鲧湮洪水汨其一行而五行遂皆汨一畴既汨而九畴遂皆斁帝乃震怒禹乃嗣兴然则有国者惕然思之凡土木之妄兴铸山煮海一切暴敛之虐政亦可以止矣其生成变化之数详见别简
四五纪一曰岁二曰月三曰日四曰星辰五曰厯数纪者如纲之有纪天时所以相维者也此即帝尧命羲和所掌者详见咨羲和简中尧之象舜之在璿玑禹之叙畴武王之访天道莫急于此也
庻民惟星星有好风星有好雨日月之行则有冬有夏月之从星则以风雨
星民象故众民若星箕星好风毕星好雨日月之行各有常度日行黄道极南则为冬至极北则为夏至南北中近赤道则为春秋分月行九道黒道二出黄道北朱道二出黄道南白道二出黄道西青道二出黄道东周厯四时出入黄道内外逺去六度并黄道为九行也然厯数歩分至之率则随地南北各有不同焉箕四星像簸箕为簸鼓风之器故月行东北宿之则多风春秋纬云月离于箕则风沙是也毕八星像义网漉鱼之器漉则水淋故月行西南宿之则多雨诗云月离于毕俾滂沱矣是也民情好恶犹夫星然上能同民好恶则风以时否则致异皆庻徴之事也
秋大熟未获
秋乃周季秋建申九月即夏孟秋七月七月正禾熟未获时朱子乃谓周未改正为酉戌月非
戊辰王在新邑烝祭岁在十有二月
春祠夏禴秋尝冬烝烝冬祭也周虽改正而祭祀则用夏时周十二月建亥之季冬即夏十月孟冬烝宜用仲冬子月而亦有孟冬烝者礼也
古今律厯考卷三
钦定四库全书
古今律厯考卷四 明 邢云路 撰经四
诗经考
诗三百自孔子删之自天子以至于庶人莫不有诗古男年六十女年五十无子者官衣食之使采诗邑移于国国以闻于天子则诗之所系大矣诗被诸声乐协十二律配十二辰如黄钟为子之类是也故诗通于律厯定之方中作于楚宫揆之以日作于楚室
尔雅云营室谓之定星北方宿也营室二星上一星为天子宫下一星为天庙有离宫六星两两相系为天子别宫故置羽林军四十五以卫之郄萌云将有土功占于营室明则国昌不明则鬼神不享定之方中羙卫文公也卫为狄所灭文公徙居楚邱始建城市而营宫室国人悦之故作此诗言十二月定星昏时在南方正中作此楚宫楚宫楚邱之宫也楚邱在济河间周十二月建亥卽夏十月建亥小雪之中气也揆度也谓度其景也公刘传曰考于日景是也其术四角立柱而以水注地望其高下高下旣定其位乃平于所平之地中央树八尺之臬以悬防正之又画地为圆防朝识日景其端指西暮识日景其端指东两端长短必与防齐测其端则东西正就其中屈之卽为南北盖日中则景短又于昼漏午时叅日中之短景以正南方夜漏子时幷窥北极以正北方此揆日之法也揆正四方作于楚室室亦宫也然营室十月昏中惟卫武时为然厯代以来室渐东移中星各异至今万厯年以法推十一月中天正冬至日躔箕四度室星昏中以推至小雪十月中日躔房宿而女星昏中以较卫文时退天二十六度矣朱子谓十月可以营制宫室故谓之营室是若营室以十月得名者不知室乃宫室之星占营造则占室星非以十月名营室也若以十月名营室则今十月女昏中于室无预矣乆之天日渐移凢二十八宿十月皆可昏中一室星厯十二月皆可昏中此推歩之数万世可知者也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
绸缪犹纒绵也三星心星大火东方苍龙七宿之第五宿也晋国大乱婚姻失时诗人叙其妇语夫之词曰方绸缪以束薪也而仰见三星之在天今夕不知何夕也而忽见良人之在此又曰子兮子兮其柰此良人何哉盖喜幸之甚而不自胜之词也心宿之象三星鼎立中大心天王前星太子后星庶子心星以三月昏见东方春秋时婚姻之礼自季秋尽于仲春三星尚未出也今三月昏心见东方过时矣过时方得婚故作是诗说者谓心为父子夫妇之星为合星嫁者之候又谓三月昏时大火星见使民出火是若以心星主嫁主火矣不知天日渐移心星东转即如营室星自卫文公至今日躔退天二十六度久之则凡二十八宿皆可三月昏见东方一心星厯十二月皆可昏见东方也主嫁主火又何取焉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畆田畯至喜
七月陈王业也周公陈豳风之诗见先公后稷公刘风化之所由欲成王知王业之艰难也七月夏正七月建申之月也火大火心星也流下也六月昏火星犹见于南方至七月昏则火下而西流矣知是将寒之渐至九月霜降蚕绩功成故授人以冬衣使御寒也一之日谓十一月建子一阳之月二之日谓十二月建丑二阳之月变月言日言是月之日也下文凡言日者仿此觱发风寒也栗烈气寒也觱栗吹角九窍者栗至罅发将坠有战栗象故以比寒寒而无衣无褐何以终岁乎故九月豫授衣也三之日谓次年正月建寅三阳之月四之日谓二月建卯四阳之月耜田器趾足也馌馈也田畯田大夫劝农之官也正月则徃修田器二月则举足而耕其时少者在田老者率其妇子具食馈饷彼南畆中之耕作者田畯来至见其勤于农事则喜也月令季冬命农计耦耕事修耒耜孟春天子躬耕帝籍然则修治耒耜当以季冬举足而耕当以孟春今言豳人以正月修耒二月始耕者豳戎狄之地晚寒故先一月也夏七月即周九月夏九月即周十一月一之日夏十一月即周正月二之日夏十二月即周二月周公陈诗乃用夏正者公刘居豳在夏后氏时故用夏正此诗朱子以为周公所作疑者以为豳人所作逺无所考亦不必辩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戸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穹室熏鼠塞向墐戸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此皆夏正也斯螽蚣蝑也股似玳瑁五月中两股相切揺动作声闻数十歩是以股鸣也江东呼为蚱蜢莎鸡一名天鸡如蝗而斑色毛翅数重其翅正赤六月中飞而振迅其羽索索作声是以翅鸣也幽州人谓之蒲错自五月而隂生动股振羽气使之然也月令季夏云蟋蟀居壁蟋蟀之虫六月居壁中至七月从壁内出在野八月在宇下宇屋霤也九月在室户内至于十月则入我床下此皆将寒之渐故三虫应节而变虫且近人大寒将至穹穷室塞也向北出牖也墐涂也月令云孟冬之月命有司曰天气上腾地气下降闭塞而成冬则十月为闭塞之候故穷尽塞其室中之孔穴熏防令出其窟向牖属北则塞之不塞南窻而塞北者御北来寒风也庻人筚户乃荆竹织门以其荆竹通风故以泥涂之使寒气不入豳人又吿妻子言已备寒之意曰我所以为此者为岁将改天既寒而事可已过此十月觱发栗烈当避寒气入此室塞之室而居处之也吕东莱曰十月而曰改岁三正之通于民俗尚矣周特举而迭用之耳朱子亦谓周厯夏商其未有天下之时固用夏商之正朔然其国僻逺无纯臣之义又自有私记其时月者故三正皆曽用也故云十月改岁不知十月曰改岁者盖时至冬岁事将改犹尧典称冬为朔易之义盖十月入寒一岁之女功已止不日觱发栗烈即过明春又更新岁矣况孟冬隂气已极仲冬阳气始萌为一阳之日又以阳气肇始数也此改岁之说也若谓周先公改用子正私记其时月无纯臣之义恐未必然且果以十月改岁则又何以二之日为卒岁耶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
此出车之诗汉注谓西伯受命于商王因命南仲为将徃伐玁狁成功而归述其所见春日之景也宋注周王命南仲非西伯说者遂谓周若以仲冬季冬为春何以见草木之荣仓庚之鸣因疑周不改夏正殊不知此文王时诗也书称西伯戡黎诗称伐崇伐宻则其伐玁狁又何疑焉汉去古未逺其说必有所据宋儒何故改之寅月草木萌动卯月仓庚鸣文王时尚未改周正建子则此景正是商之春月【六月出征章乃四月建巳亦非未月】
正月繁霜我心忧伤
正月夏之四月乃正阳之正非三正之正也此周大夫刺幽王也幽王用刑急酷以致伤害万物故天降寒气而使夏日多霜大夫有忧之曰我心忧伤也洪范曰急恒寒若正此咎征之谓也四月建巳乃正阳之月纯阳用事不宜有霜非正月建寅之正若正月建寅则固宜有霜不足忧矣昭公十七年夏六月甲戌朔日有食之左传云祝史请所用币平子御之曰止也唯正月朔慝未作日有食之于是乎有伐鼓用币其余则否太史曰在此月也经书六月传言正月太史谓之在此月是周之六月为正月也周之六月是夏之四月故知正月夏之四月也谓之正月者巳月以干用事正纯阳之月传称慝未作谓未有隂气故此笺云纯阳用事也建巳之正月建寅之正月皆去声之正字至秦始皇时讳始皇名政始改去声之正字为平声至今犹讹呼之【以厯推昭公十七年九月日食六月不应食则正月纯阳之义亦无取】
十月之交朔日辛卯日有食之亦孔之丑彼月而微此日而微今此下民亦孔之哀
十月之交大夫刺幽王也周之十月夏之八月也交防而交也十月朔日辛卯日月交防而食日君象月臣象以月掩日是隂侵阳臣侵君之象故为亦甚恶也防不明也彼月臣象容有被食而不明此日君象今反被食而不明君臣失道灾害将起天下毒故今此下民亦甚可哀矣厯法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日月皆右行于天日日行一度月日行十三度十九分度之七是月行疾日行迟二十七日有奇而月行天一周又二日追及与日防方防则月光都尽而为晦已防则月光复苏而为朔毎月皆防而月或在日道表或在日道里故不食日月之防东西同道南北同度则适当交道月掩日而日为之食日月相对则月光正满而为望望而日月之对同度同道则月亢日而月为之食此之谓交食也交与防不同防但言其同度交则同度当交道也朱子谓王者修徳则日月虽或当食而月常避日故髙下参差不正相对所以当食不食苏氏谓十月纯隂纯隂而食为隂壮之甚二説皆非也日月适当交道而食无当食避日之理古史载当食不食多推筭者之误间有当食不食者百余年或一见非月常避日也不正相对是不当交道所以不食耳周之十月乃夏之八月为建酉之月苏氏以为十月纯隂则建亥矣然非建亥也朱子亦谓十月以夏正言之为建亥之月不知以厯法推之十月之交是在周幽王六年乙丑正月建子至十月建酉为十月朔日辛卯日食周十月卽夏建酉之八月朱子与苏氏俱作建亥盖未察厯数耳古之书亡矣后有周厯鲁皆汉初为之其文无迟疾盈缩考是以汉世通儒未有以厯考此辛卯日食者今以授时法上推周幽王六年乙丑岁距至元辛巳二千五十七年中积七十五万九百四十二日六十九刻冬至一十二日三十六刻丙子日辰时冬至以歩至十月建酉朔日定朔二十七日三十七刻辛卯日辰正四刻合朔交泛一十四日五十七刻入食限是日辰时日食梁太史令虞邝唐僧一行亦歩得是日日食至有谓辛卯日支干俱隂为变者尤谬厯阳月而日支干俱阳皆食与隂一也
哆兮侈兮成是南箕彼譛人者谁适与谋
此巷伯刺幽王也寺人孟子遭谗被刑故作是诗也哆说文云张口也因物益大为侈南箕即箕星二为踵二为舌其踵狭而舌广踵为足根适主也言箕星二踵哆然张口相去已若寛大因又侈之更益寛大而为舌故成是南箕其云踵狭而舌广者踵对舌为狭耳以比谗人因寺人初有小嫌因而搆之益成其刑罪之祸故云彼谗譛人者谁主与谋而令至此乎安成刘氏曰箕星常见于南方故谓之南箕不知天日渐移以厯法推之箕星有时昏见南方亦有时昏见东南或西南或在地中如前室星心星之更歴十二辰无定在也非常见于南方也其曰南箕者箕在南对斗在北而为言耳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
此大东之诗刺乱也东国困于役而伤于财谭大夫作是诗以告病焉汉天河监视也跂隅貌襄驾也谓更其肆也东国财力俱困上人不恤无所赴愬愬之于天而已言天有云汉亦有其光而能监视我耶言有光不能照也织女虽终日七襄徒见其如是有何益耶言未见其织也织女三星鼎足在汉傍跂然如隅陈卓云织女乃天女主女功天有十二次经星一昼夜左旋一周而有余则终一昼自卯至酉凢七时更其肆凢七辰故云七襄其云自卯至酉之七襄亦东国人时偶见织女从卯东出而言耳以厯推织女亦犹室心诸星之出无定时非常以卯东出也
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东有啓明西有长庚有捄天毕载施之行
睆明貌牵牛六星卽牛宿也主牛车牺牲道路闗梁之事尔雅谓河鼔为牵牛非是盖河鼓三星在牵牛北非牵牛也服驾也箱车箱也金星一名太白东方先日而出名曰啓明啓开也先开日之明也西方后日而入名曰长庚庚续也长续日之明也捄长貌天毕毕星也毕八星状如掩之毕承上文言织女虽则七襄终日不能织成报我之文章不惟织女如睆彼牵牛不可以用于驾我之车箱啓明长庚亦未见其助日之光天毕亦未见其掩兽摠无实用但施之行列而已至是则天亦无若我何矣金星太白啓明长庚摠是一星郑渔仲妄云啓明金星长庚水星金在日西故日将出则东见水在日东故日将没则西见殊不知水星或在日前或在日后亦犹夫金也但水星去日近耳金大而色白故曰太白日一年一周天金星附日而行亦一年一周天有迟疾留退合伏或在日前或在日后前后逺日各三十度盖太白隂星出西则当伏西出东则当伏东不得专行刘向曰太白少隂不得专行故以己未为界不得经天而行李淳风曰经天者谓太白昏旦当午而见也当午经天其殃为大昼见与经天不同者昼见谓当昼而见犹未过午也经天则旦时当午而见逆行至未而不复昏时当午而见顺行至巳而不复所以出东而入西出西而入东也至是则隂不附阳放恣甚矣故其殃大经天昼见乃金星失其常度非厯数自然之度是为变异乆之仍留退合伏附日而行合于厯数一年一周天百世不爽也
维南有箕不可以簸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维南有箕载翕其舌维北有斗西柄之掲
箕斗二星名挹酌也翕引也舌下二星也箕卽巷伯之南箕箕星好风有簸之义南斗六星东四星为魁西二星为柄主爵禄亦酒浆之义言南箕不可以簸糠粃北斗不可以挹酌酒浆箕徒翕引其舌斗徒西掲其柄何尝有所用乎盖谭人困于供亿取资于地者皆已竭矣欲取于天又一无所得也南箕对北斗而言箕之东北与斗最近以东西言箕之十度末卽东接斗初度以南北言斗去极一百二十二度在赤道外三十一度箕去极一百二十三度在赤道外三十二度则南北止差一度故以南箕北斗对言之诗传注谓箕斗二星以夏秋之间见于南方安成刘氏曰六七月间见于南方者指当时昏见为言也刘氏之说为是盖箕斗二星亦犹室心诸星昏见不同古今各异以厯推之如今万厯年间夏至昏角中秋分昏斗中各有不同耳
四月维夏六月徂暑先祖匪人胡宁忍予
四月刺幽王也此大夫遭乱自伤之诗徂往也从此适彼之辞东山云我徂东山小明云我征徂西皆从此往彼也周之四月建卯夏之二月也周之六月建巳夏之四月也言四月建卯为孟夏六月建巳为季夏自巳月而往为午月暑将至矣我先祖岂非人乎何忍使我遭此祸也人穷则反本穷则告亲犹正月之篇怨父母之意毛注朱注皆以四月六月为夏正此刺周幽王之诗安得用夏正若以六月为建未未月正小暑大暑之时何言徃暑耶
秋日凄凄百卉具腓乱离瘼矣奚其适归
凄凄凉风也腓动也承上言由夏而秋秋日凄凄则百草俱发动矣世道乱离瘼病我将何所适归乎周七月建申为季秋月令七月凉风至天地始肃禾乃登正凄凄具腓之时也诗传训腓为病考易六二咸其腓正义曰腓足之腓肠也腓体动躁王廙云动于腓肠斯则行矣故言腓体动躁也并无训病之説则季秋禾乃登百草俱发动何疑
冬日烈烈飘风发发民莫不谷我独何害
烈烈寒也发发疾貌谷善也承上言由秋而冬冬日寒而且风人莫不善我独何故遭此乱离之害天下莫不被害乃云民莫不善者据作诗者怨恨之言也周十二月建亥为季冬夏之十月也月令十月水始冰地始冻天气上升地气下降闭塞而成冬正烈烈发发之时明明上天照临下土我征徂西至于艽野二月初吉载离寒暑心之忧矣其毒大苦念彼共人涕零如雨岂不懐归畏此罪罟
小明幽王大夫悔仕于乱世厌于劳役也征行徂徃也艽野地名逺荒之地也周二月建丑之月即夏之十二月非夏正建卯之月也初吉朔日离厯也共人僚友也罟网也言明明之上天照临下土宜无幽不烛者而我今劳于行役我行往西方至于荒逺之地昔以二月朔日西行今则更歴寒暑矣尚未得归我心之忧有如毒药之苦念及靖共尔位之僚友至于涕零如雨我岂不思归畏此刑罪罗网不敢归尔
昔我往矣日月方除曷云其还岁聿云莫念我独兮我事孔庶心之忧矣惮我不暇念彼共人睠睠懐顾岂不懐归畏此谴怒
除除旧生新也孔甚庶众惮劳也睠睠勤厚之意谴怒罪责也言我初往艽野日月方除旧更新之时曷时其还望得早归也今乃岁已暮矣念我身独而事众心之忧愁勤劳不暇念彼共人眷眷懐顾我岂不思归畏此罪责不敢归尔日月方除如尧典平在朔易言丑月岁功将兴正除旧更新之时自二月丑至十二月亥是岁聿云暮载厯寒暑矣若以二月为建卯安得有除旧更新之事
昔我徃矣日月方奥曷云其还政事愈蹙岁聿云莫采萧获菽心之忧矣自诒伊戚念彼共人兴言出宿岂不懐归畏此反覆
奥室之内也蹙急诒遗兴起也反覆无常之意言昔我徃丑月寒时人方在奥室至今政事愈益蹙急岁聿云暮采萧获菽矣而尚不得归念彼共人不能安寝夜而起宿于外我岂不思归畏此反覆不常恐得罪尔传注奥暖以为春温二月考韵奥隩同室之内也取藏之义尧典厥民隩言冬月气寒而民聚于室之内也故奥为丑月况云获菽菽豆也收豆正今之十月建亥周之十二月为岁暮也是知周正建子
嗟嗟保介维莫之春亦又何求如何新畬于皇来牟将受厥明明昭上帝迄用康年命我众人庤乃钱镈奄观铚艾
此诸侯来朝成王遣戒劝农之诗也保介农官之副也暮春晚春畬三岁田也于皇叹美之词来牟麦也明上帝之明赐也迄至也众人甸徒也庤具也钱铫镈鎒也钱以刬削镈锄属皆田器也奄久也铚获禾短鎌也艾获也叹息言尔农官今维暮春何求于民新畬所种牟麦之美将受天之明赐上帝明赐瑞麦至用丰年宜命甸徒具田器治新畬终久必观铚获牟麦也维暮之春乃周之季春建寅之月于夏为孟春朱子以为夏正建辰之三月且曰麦将熟也不知月令季冬命民修耒耜具田器孟春天子载耒耜措之保介之间若待建辰之三月方始劝农则晚矣汉郑氏训奄为久谓久必观获朱子训奄为忽谓三月牟麦将熟乃以为建辰之三月然三月亦非麦熟时也周制诸侯朝用孟月三月亦非诸侯来朝之月则周正建子明矣
古今律厯考卷四
<子部,天文算法类,推步之属,古今律历考>
钦定四库全书
古今律厯考卷五 明 邢云路 撰经五
春秋考
隐公
元年春王正月
周平王四十九年己未即鲁隐公元年也诸侯奉天子正朔必用天子之年其国史纪政则自用其年加周王于正月大一统也周以建子为岁首冬十一月建子即春正月盖并时与月俱改之矣以厯数上考周之春正月即夏之冬十一月春二月即冬十二月以推十二月皆然胡氏谓以夏时冠周月引孔子告顔渊行夏之时为证程伊川谓假天时以立义朱子谓天时不可改引尚书秋大熟未获为酉戌之月以证周未改月皆非也夫孔子之告顔渊乃斟酌四代之礼乐无不可者盖孔子之私言也春秋鲁国纪事之书也孔子之事莫大于春秋天子未改月而孔子假以夏时冠天子之月有是理乎尚书秋大熟乃周季秋九月建申即夏孟秋七月七月正禾熟未获之时又何疑焉近世周文安又谓鲁史纪年必始于冬十一月所以遵周正朔孔子春秋则始于春王正月所以垂法后世其于春秋以事繋日以日繋月以月繋时以时繋年之法舛错殊甚矣以厯法推春秋日食皆周正建子之数且如春秋屡书春正月日南至若用夏正岂有正月冬至乎经书二月无氷若用夏正正月东风解冻况二月惊蛰舟楫可通矣何以书无氷也经书秋大水无麦苗夏正之秋安得有麦苗经书十月雨雪十月殒霜杀菽夏正十月安得有菽夏正之冬正霜雪之候而何以爲灾则岂非周十月夏八月乎
三年春王二月己巳日有食之
隐公三年春三月朔己巳日食此书二月日食杜预曰是二月朔不书朔史失之谷梁曰言日不言朔食晦日也公羊曰某月某日朔日有食之者食正朔也其或日或不日或失之前朔在前也或失之后朔在后也谓己巳爲朔二日食也姜岌曰似失一闰朱子曰王者修德则日虽当食月常避日故髙下参差不正相合所以当食不食若国无政则当食必食爲非常之变故春秋日食必书张氏洽曰于厯应食入限者不必尽食月或变行以避之或五星濳在日下御侮以救之或在阳厯阳盛隂微则不食或德之休明而有小焉则天爲之隐虽交而不食皆非也盖隐公三年春二月朔日日不食己巳乃三月建寅月之朔日即夏之正月朔日也春秋时鲁厯不正三月朔日己巳误推爲二月晦日见其晦日食也史官遂不敢书朔然亦非二月朔也姜岌校春秋日食谓是岁二月己亥朔无己巳三月己巳朔去交分入食限爲是然闰在岁前冬十二月建亥之月其谓似失一闰则非唐大衍厯元授时厯推之皆是岁三月己巳朔日食既食在朔则谷梁食晦日公羊食朔二日之说皆非古厯载当食不食者多推筭之误即间有失行者八分才一乆之旋复其常也朱子谓髙下参差不正相合高下不合正是不当交道故不食则岂有日之行应食入限月却变行避日之事无德则食有德则不食固非至于张氏论五星濳在日下御侮以救之日在阳厯阳盛隂微则不食又云天爲之隐无论不经之甚且并其五星行度并日在隂阳厯不知爲何事也此亦笔之于经传中几何而不误后学耶以授时上推隐公三年辛酉岁距至元十八年辛巳积年二千年中积七十三万○四百八十九日天正冬至六日六刻闰余二十九日四十八刻经朔三十六日五十七刻岁前闰十二月是岁辛酉正月朔日庚午冬至即夏正建子之十一月也以推至二月朔己亥非己巳不入食限推至三月朔五日三十二刻合朔在春三月朔日己巳辰时周之春三月即夏之正月建寅也交泛二十六日六十六刻加时在昼去交分入食限是己巳日辰时日有食之春秋时误书三月己巳爲二月遂因而误书三月庚戌天王崩四月辛邜尹氏卒八月庚辰宋公和卒以法推之四月庚戌三月无庚戌五月辛邜四月无辛卯九月庚辰八月无庚辰是年因一误书而遂三误其书皆疑以成讹也至次年隐公四年书春二月戊申卫州吁弑其君完则正矣法推四年春二月有戊申
九年春三月癸酉大雨震电庚辰大雨雪
震雷也电雷光也左传谓夏之正月微阳始出未可雷电爲非时谷梁谓八日之间再有雨雪大变故谨而日之公羊谓月令二月雷乃发声正月雷电爲不时刘向云雷未可以出电未可以见雷电既已出见则雪不当复降皆失节也雷电阳也雨雪隂也雷出非其时者是阳不能闭隂隂气纵逸而将爲害也法推隐公九年春三月无癸酉庚辰癸酉乃二月十日庚辰乃二月十七日春秋时厯法不精日官筭失一闰故以二月作三月既爲二月则是夏之十二月建丑之月非建寅之正月也十二月大寒东风尚未解冻去二月雷乃发声始电之时更逺此时震电失节益甚矣若大雨雪则是十二月之常非变异也非变异则经不必书盖由日官误推二月爲三月故以雨雪爲寅月之变异而不知是月之爲丑月也甚至公羊遂信春秋志异而以雪爲盛隂爲桓将弑隐之象嗟嗟世岂有建丑月雪爲灾异耶法推周桓王五年即鲁隐公八年丙寅距元至元辛巳一千九百九十五筭中积七十二万八千六百六十二日七十七刻三月朔六日五十三刻三月朔日庚午是月二十一日庚寅我入祊春秋书之是也闰五月朔三十五日一十二刻是闰五月朔日己亥蔡侯考父卒是月十三日辛亥宿男卒经书六月己亥蔡侯考父卒辛亥宿男卒是不知闰五月也以步至戊辰日四十六刻小满戊辰即次月六月之朔日也周之六月乃夏之四月故六月爲小满六月朔四日六十五刻是戊辰日春秋筭失一闰则自此以徃皆差一月矣春秋失闰五月故以夏六月作秋七月经书秋七月庚午宋公齐侯衞侯盟于瓦屋不知庚午之盟推是夏六月三日也经书九月辛夘公及莒人盟于浮来是九月乃八月也八月朔三日七十一刻八月丁夘朔推至二十五日辛夘是公及莒盟之日隐公九年丁夘中积七十二万八千二百九十七日五十三刻三十分二月朔○日九十刻是二月甲子朔步至初十日癸酉十七日庚辰经书三月癸酉大雨震电庚辰大雨雪即此二月初十之癸酉十七之庚辰因失八年五月之一闰故以二月作三月法推三月朔三十○日四十三刻是甲午朔是月无癸酉庚辰以推周桓王七年戊辰即鲁隐公十年中积七十二万七千九百三十二日二十八刻六月朔五十三日三十九刻是朔日丁巳六日壬戌十五日辛未二十五日辛巳经书六月壬戌公败宋师于菅辛未取郜辛巳取防此六月六日之壬戌十五日之辛未二十五日之辛巳无不合者则是春秋时日官自八年失五月一闰以后俱差一月差至九年三月以后日官觉其不合方补一闰所以至十年六月仍合厯数复其常也经书十年冬十月壬午齐人郑人入郕法推十月朔五十一日五十一刻朔日乙夘二十八日壬午爲齐郑入郕之日允合则以补足一闰之故耳春秋时厯官不惟无盈缩迟疾考并其步朔亦踈所以二百四十二年间多有失闰月日既差以推交食有在晦者朔后者夜食者皆非也举此一年之差余可知矣
桓公
三年秋七月壬辰朔日有食之既
此周桓王十一年鲁桓公之三年也姜岌以爲是岁七月癸亥朔无壬辰亦失闰其八月壬辰朔去交分入食限大衍与姜岌合元史谓以今厯推之是岁八月壬辰朔加时在昼日食六分有竒夫元史所谓今厯者授时法也以授时推周桓王十一年壬申岁距至元十八年辛巳岁积一千九百八十九筭中积七十二万六千四百七十一日一十一刻一十六分以步至七月癸亥朔不入食限八月定朔二十八日六十三刻是八月朔日壬辰申时合朔交泛二十七日○加时在昼去交分入食限日食六分有竒经书七月日食乃春秋时不应闰而先闰以致误八月爲七月然八月朔日食六分有竒亦非食既则有不同耳
四年春正月公狩于郎
周之正月夏之十一月建子之月也取兽于田曰狩狩冬猎也周礼中春教振旅遂以搜中夏教茇舎遂以苗中秋教治兵遂以狝中冬教大阅遂以狩戎祀国之大事狩所以讲大事也用民以训军旅所以示武取物以祭宗庙所以教孝周虽改正然田狩则从夏时十一月正夏之仲冬当狩之时故以春狩盖用冬狩之礼书时礼也礼诸侯田狩不过郊郎非国内之狩书于郎讥逺也即春行冬狩是周正建子之证若庄四年书冬公及齐人狩于禚是周之冬十二月夏之冬十月僖二十八年冬天王狩于河阳亦然周文安乃疑庄僖之狩爲秋非也哀十四年书春西狩获麟是子丑之月亦爲冬狩五年秋大雩螽
雩者旱请雨祭名雩之言吁也大旱则吁嗟以求雨凡祀启蛰而郊龙见而雩始杀而尝闭蛰而烝过则书龙见者周时建巳之月秋大雩书不时也成王尊周公赐鲁重祭得郊禘大雩爲坛于南郊之旁雩五方上帝配以先帝盛乐皆作故曰鲁之郊禘非礼也雩得雨书雩不得雨则书旱昭二十五年再雩则曰旱甚经书雩二十一书秋者七书七月者二书八月者四书九月者七书冬者一秋不雨雩之是也成七年书冬大雩谷梁云冬无雩也非也然周之十月今之八月若久不雨可无雩乎螽蜙蝑之属蝗也长而青长角长股一生九十九子上书雩螽常因旱而生既旱又蝗故书以记灾礼月令曰仲冬行春令则蝗虫爲败何氏曰烦扰之应刘歆曰贪虐取民则螽春秋书螽者十凡八皆应螽之时惟哀十二年十三年两书十二月螽十二月今之十月不宜螽而螽则以失闰之故误建戌月爲建亥月也左氏论之详矣
六年秋八月壬午大阅
大阅简车马也外事用刚日兵外事故用壬午先王四时之田皆于农隙以讲武三时所教其法皆略惟仲冬农事皆毕乃教大阅大修战阵是周正建子之月夏之仲冬也今桓公秋之八月乃建未之月夏之六月盛夏烦暑而驱南亩之民大阅兵车只以惧郑忽畏齐人故也厉农不时甚矣故书
八年春正月己夘烝夏五月丁丑烝
春曰祀夏曰禴秋曰尝冬曰烝烝冬祭也周虽改正而祭祀则用夏时周之正月夏之仲冬也左传杜氏曰此夏之仲冬非爲过而书者爲五月复烝见凟也谷梁则谓烝冬事而春兴之爲志不时非矣周之仲夏五月建辰乃夏之季春三月也桓公以春行冬祭爲非礼故追书正月烝以见其凟再书而一贬也若不书前一烝即似子月未烝辰月乃烝耳
冬十月雨雪
周之十月孟冬建酉夏之八月也建酉之月隂阳方中而寒气先至未霜而雪爲隂侵阳之象若僖十年书冬大雨雪周之冬酉戌亥月也酉戌之月大雪非时虽建亥之月尚属小雪亦非大雨雪之时故书髙氏以申月爲冬非也
十有四年春正月无冰
豳风曰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隂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凌人之职丑月凿冰于山寅月藏于冰室夘月献羔开冰先荐寝庙今子月沍寒燠而无冰记异也五行传曰视之不明是谓不哲厥咎舒厥罚常燠是谓君不明政治舒缓纵夫人淫佚隂爲阳行之所致此年正月书无冰成元年二月书无冰襄二十八年书春无冰皆周之春夏之冬也
秋八月壬申御廪灾乙亥尝
御廪公所亲耕以奉粢盛之仓也天火曰灾尝秋祭也公羊曰何以书记灾也讥尝也御廪灾不如勿尝而已矣谷梁曰未易灾之余而尝也志不敬也左传谓御廪虽灾不害嘉谷祭不应废则非矣周之八月建未夏之六月也秋尝以建酉之月隂气始杀嘉谷始熟取物成荐新爲义今夏之六月物未西成未可尝也失其时也周官时享前期十日帅执事而卜日誓戒今壬申灾距乙亥相间止二日正遇灾而惧修省之时乃不改卜不誓戒灾尚未易用火灾之余以祭宗庙则不敬也不如勿尝而已矣
十有七年冬十月朔日有食之
左氏云不书日官失之谷梁曰言朔不言日食既朔也谓月二日食也大衍推在十一月朔交分入食限以授时推桓公十七年丙戌岁距元辛巳中积七十二万一千三百五十七日六十九刻以步至十月朔不入食限十一月定朔六日五十九刻是十一月朔日庚午未时合朔交二十六日八十五分加时在书去交分入食限经书十月者乃春秋时不应闰而先闰以致误十一月为十月史官见其不合也遂不书日谷梁谓食朔二日亦非
庄公
七年夏四月辛夘夜恒星不见夜中星陨如雨
恒星列星即常见之经星也陨坠也言众星流坠如雨之众也经星没众星流其变大矣天星虽有时不见久之仍复其常虽陨乃气之散非坠而无也天星有数若眞没而陨何以从右至今并未少一星耶厯法推日月躔离今在某星度古在某星度千岁可坐致也
秋大水无麦苗
周之孟秋七月夏之五月也髙下有水灾曰大水五月麦熟禾苗正发大水漂尽故书无记灾也苗者五稼之通称生曰苗秀曰禾至二十八年书冬大无麦禾酉戌亥月俱谓之冬冬正五谷通获之时是年麦与诸禾一无所获故冬书大无麦禾经防自明而传谓有司防计岁入之多寡虚实然后知仓廪之竭非也
八年春正月甲午治兵
周礼中秋教治兵酉月也此以建子之春正月教治兵非其时矣庄公与陈蔡有事于邻国师次于郎以俟陈人蔡人不至暴师露众役乆不用则有失伍溃散之虞故复申明军法以整齐之其志非善之也讥黩武也十有八年春王三月日有食之
谷梁云不言日不言朔夜食也何以知其夜食也王者朝日盖天子冕而朝日于东门之外日始出而有亏伤之处是以知其夜食也大衍推是岁三月不应食五月朔交分入食限以授时推庄公十八年乙巳岁距至元辛巳中积七十一万四千四百一十八日四刻以步至三月朔不入食限既不入食限则夜亦不食春秋推三月食见其不食遂疑不书日谷梁以爲夜食则凿矣法推是岁五月定朔四十八日六十五刻是五月朔壬子日申时合朔交一十三日五十一刻八十分加时在昼去交分入食限元史云盖误五爲三也
二十有三年夏公如齐观社
诸侯非享觐不逾竟社者诸侯祭土示之常事未闻邻国之君徃观之者齐因祭社搜军实夸示威众聚人观之庄公乃越竟如齐观社谷梁以是行爲尸女尸主也以观社爲辞主爲女徃尔盖盛其车华其服以惑妇人之聚观者而蛊其心要其从已也故书以讥之祭社在夏仲春建夘二月周之夏四月也
二十有五年夏六月辛未朔日有食之鼓用牲于社鼔伐鼓也鼓有声救日伐鼓举阳事以鼓声压隂气也左氏云非常也唯正月之朔慝未作日有食之于是乎用币于社伐鼓于朝言夏之四月建巳纯阳爲正阳之月其五月隂慝之气尚未作日食则鼔余则否此周之六月夏之四月也以长厯推之辛未实七月由置闰失所不应闰而闰误以七月爲六月实非正阳常鼔之月故传云非常也夫谓置闰失所固是谓唯正阳伐鼓则非夏书记季秋月朔辰弗集于房瞽奏鼔岂必正阳之月哉盖礼诸侯用币于社伐鼓于朝退而自责社乃上公之神故用币以请救于上公牲则祭祀之事书鼔用牲于社讥其不鼓于朝而鼓于社又用牲皆非礼也若公羊谓用牲爲责求乎隂之道社爲土地之主月爲土地之精上繋于天而犯日故鸣鼓而攻之以胁其本又谓社爲日光所闇恐人犯之以朱丝营卫之则凿矣大衍推是岁辛未朔交分入食限以授时推庄公二十五年壬子岁距至元辛巳中积七十一万一千八百六十日八十九刻以步至六月朔不入食限七月定朔七日六十一刻是七月朔日辛未未时合朔加时在昼交二十七日四刻去交分入食限则左传注疏谓长厯推辛未爲七月朔春秋时不应闰而先闰误书七月爲六月是也
二十有六年冬十有二月癸亥朔日有食之
以授时推是岁癸丑十二月定朔五十九日三十八刻癸亥朔巳时合朔交一十四日三十五刻入食限合二十有九年冬十有二月城诸及防
诸防皆邑名左传云书时也凡土功龙见而毕务戒事也火见而致用水昏正而栽日至而毕谓周十一月夏之九月龙星角亢晨见东方三务始毕戒民以土功事周十二月初夏之十月初大火心星次角亢之后而晨见东方则致筑作之物周十二月中夏之十月中北方水星七宿中之定星昏见于南方正中于是树板干而兴作日南至周之正月夏之十一月也冬至微阳始动故土功息今以十二月城邑故云书时也谷梁云可城也范氏注凡城皆讥今云可者谓冬可用耳不谓无讥吴氏曰年前冬筑郿大饥告籴今春新延廐又城诸防岂不爲讥范吴之说爲得之厯推星渐东移晨见昏中各异乆之龙火厯十二月皆可晨见东方定厯十二月皆可昏中非一定也若日至而毕则古今一致
三十年秋九月庚午朔日有食之鼓用牲于社
书鼔用牲于社讥失礼如二十五年也以授时推是嵗丁巳九月朔不入食限十月朔六日五十七刻庚午朔日未时合朔交泛一十四日四十六刻入食限大衍同盖春秋不应闰而先闰一月误以十月为九月也
僖公
二年冬十月不雨三年春王正月不雨夏四月不雨六月雨
左传注疏云一时不雨则书首月皆竟时不雨次月不雨不复书也故四月不雨五月不不复书六月得雨乃书之此由不雨日乆方始追叙其事每时一书也谷梁曰不雨者勤雨也一时言不雨闵雨也闵两者有志乎民者也雨云者喜雨也喜者有志乎民者也僖公贤君也因旱退辟正殿饬过求已循省百官放佞臣郭都等理寃狱四百余人精诚感天不雩而得防雨故冬不雨而书春不而书夏不雨而书以志勤六月雨而书以志喜若文公不知勤民则自十有二月不雨至于秋七月而书自正月不至于秋七月而书以着其慢也夫僖公之六月夏之四月建巳之月也巳月得雨犹可耕种若用夏正则六月乃建未之月厯三时不雨未月方雨则春不耕夏不种爲灾大矣何杜氏云不曰旱不爲灾也诸儒犹谓周正不建子耶
五年春
左传五年春王正月辛亥朔日南至公既视朔遂登观台以望而书礼也凡分至启闭必书云物爲备故也注防谓辛亥朔月一日也南至冬至也不曰冬至而曰南至周改十一月爲春也天子班朔诸侯受而藏之于太祖庙每月朔告庙受而行之天子有灵台诸侯有观台台上构屋可以逺观望也公既视朔遂以其日往登观台以望云物之气色书其所见是礼也周礼保章氏以五云之物辩吉防水旱降丰荒之祲象故观凡春秋分冬夏至立春立夏爲啓立秋立冬爲闭用此八节之日必登台书云物察妖祥逆爲之备也视朔者月朔之礼也登台者日至之礼也此朔即是至日故视朔而遂登台也步厯之始以朔旦冬至爲首至十九年七闰复得朔旦冬至爲一章是先闰十二月月半已得正月节故此正月朔日南至也然春秋厯法不精推筭误矣以授时推周惠王二十二年即鲁僖公五年丙寅岁距元至元辛巳一千九百三十五年中积七十万六千七百四十七日九十一刻四十分天正冬至辛亥一十四刻闰余二十七日九十七刻经朔一十九日一十七刻是岁正月壬午日合朔三十日辛亥日南至二月经朔四十八日七十刻壬子日合朔三月经朔一十八日二十三刻壬午日合朔闰三月经朔四十七日七十六刻辛亥日合朔是三月方闰也春秋时不宜闰而先闰十二月遂以正月爲闰十二月以正月三十之辛亥日南至误推后天一日爲闰月后正月朔之辛亥日南至乃以二月朔壬子推爲正月二日且二月朔原是壬子春秋既以辛亥晦推爲朔此朔幸不遇日食若遇日食则在朔二日故春秋时日食日官见其不合也遂不敢书朔而公羊亦疑其爲朔二日或晦日然实非朔二日与晦日也盖春秋厯官不知僖公五年三月方置闰故以不闰作闰以后月作前月以晦作朔也元史谓僖公五年正月辛亥朔旦冬至授时得辛亥与天合谓辛亥与天合则可谓正月朔旦与天合则不可亦守敬忽而未察耳是嵗九月日食何允合则以春秋十二月闰授时三月闰均之已闰所以合也夫朔旦南至爲厯闰一章之首朔爲告庙班令之期至日爲书云物察妖祥之备所系匪轻此而俱差日官谓何叵柰后之畴人犹安于差且认爲无差而泄泄然也
秋九月戊申朔日有食之
元史无是年日食春秋有之盖守敬遗之也以授时推僖公五年丙寅距元辛巳中积七十○万六千七百四十七日九十一刻四十分步至九月定朔四十四日五十七刻是戊申日未时合朔交泛二十六日八十九刻八十五分入食限允合
冬晋人执虞公
左传晋侯假道于虞以伐虢公问于卜偃曰吾其济乎对曰克之公曰何时对曰童謡云丙之晨龙尾伏辰均服振振取虢之旂鹑之贲贲天防焞焞火中成军虢公其奔其九月十月之交乎丙子旦日在尾月在防鹑火中必是时也冬十二月丙子朔晋灭虢遂袭虞灭之执虞公注疏谓徒歌无乐谓之謡乙亥日夜半合朔在尾十四度尾辰合朔故龙尾伏而不见至丙子晨旦日行四分度之一月行三度有余日在尾星月在天防傅说星栁星张之鹑火星在南方正中是时上下均同戎服振振而盛取虢国之旌旂鹑火星贲贲可见天防在日东近日焞焞无光此鹑火中之时军功成虢公奔在九月十月晦朔之交其云九月十月谓夏九月十月也云冬十二月则夏十月也以授时推僖公五年丙寅距元辛巳中积七十万六千七百四十七日九十一刻步至周十一月即夏九月丁未日合朔是月大月三十丙子步周十二月即夏十月定朔一十三日二刻丁丑日子时合朔日躔尾一十三度九十八分晓中星翼八度四十分在鹑尾左传谓丙子旦今推丁丑旦昔推鹑火中今推鹑尾中似微不同然鹑尾即近鹑火晋人用兵破敌自丙子破至丁丑皆可兵岂在一时固不害其爲同也若夏九月十月之交即周十一月十二月之交卜偃周人何以言夏正想周虽改正而周人相沿或犹以夏时论事不然何以上文云童谣十月朔丙子旦奔虢公下文即继云冬十二月丙子朔晋灭虢是知十二月之丙子即十月之丙子也
十有二年春王三月庚午日有食之
杜氏云不书朔官失之姜氏云三月朔不应食五月庚午朔入食限大衍同以授时推是年癸酉距元辛巳中积七十万四千一百九十一日二十分步至三月不食五月定朔六日五十六刻是庚午日未时合朔交泛二十六日五十一刻入食限元史云盖五误爲三也十有五年夏五月日有食之
左氏云不书朔与日官失之范氏云夜食大衍推四月癸丑朔入食限以授时推是年丙子距元辛巳中积七十万三千九十五日四十七刻步至四月定朔四十九日九十三刻是癸丑日亥时合朔交泛一日一十三刻一十六分乃入月食限非日食也即入日食限而食于亥时夜食亦不救况两月皆不入交乎郭守敬筭入食限亦不明言加时在昼夜皆非也
十有六年春王正月戊申朔陨石于宋五
邵子云星在地则爲石在天则爲星宋襄公不德致有陨石之异闻其陨视之石数之五也以厯数推僖公十六年丁丑岁距元辛巳一千九百二十四年中积七十万二千七百三十日二十二刻天正冬至四十四日八十三刻天正闰余二十九日五十刻天正经朔一十五日三十三刻合朔戊寅日是嵗嵗前应闰十二月步至正月经朔四十四日八十六刻戊申日合朔即是日八十三刻天正冬至是春王正月戊申朔日南至
三十有三年冬十有二月陨霜不杀草李梅实
周之十二月夏之十月也十月霜宜杀草而不杀李梅宜剥落反花而再实皆冬暖之咎徴也以授时推僖公三十三年甲午距元辛巳一千九百七年中积六十九万六千五百二十一日七刻步至三月经朔五日三十四刻己巳日合朔是月十三日辛巳二十五日癸巳四月经朔三十四日八十八刻己亥日合朔是月无辛巳癸巳经书四月辛巳晋人及姜戎败秦师于殽癸巳葬晋文公乃三月之辛巳癸巳也盖由三十二年癸巳应置闰而失闰故差一月至十二月经朔三十一日一十二刻以缩疾减之甲午日合朔至十二日乙巳是月十九日得中气则乙巳正十二月公薨于小寝之日也长厯推为十一月十二日乙巳谓是月经书十二月公至自齐乙巳公薨于小寝陨霜不杀草李梅实晋人陈人郑人伐许以上四事皆差则非矣春秋忽然而四月差又忽然而十二月不差其矛盾类如此
古今律厯考卷五
钦定四库全书
古今律厯考卷六 明 邢云路 撰经六
春秋考
文公
元年春二月癸亥日有食之
左传不书朔官失之公羊有朔字姜氏云二月甲午朔无癸亥三月癸亥朔入食限大衍亦以爲然以授时推是年乙未距元辛巳中积六十九万六千一百五十五日八十二刻步至三月定朔五十九日四十八刻癸亥日午时合朔交泛二十六日五十九刻入食限春秋书二月错也若二月朔癸亥则三月癸巳四月癸亥至二十五无丁巳矣经何以曰四月丁巳葬僖公
夏四月丁巳葬我君僖公
左传云闰三月非礼也先王之正时也履端于始序则不愆举正于中民则不惑归余于终事则不悖谓先王履步厯之初始以爲术厯之端四序则不愆过举中气以正月民则不疑惑归其余日于终以置闰则时事不悖乱是年春秋闰三月非礼也法推前闰月当在僖公三十二年至文公元年十二月方再闰元年四月经朔二十九日二十四刻癸巳日合朔至二十五日丁巳是葬僖公之日春秋于僖公三十二年失闰至文公元年三月方置闰故左传以爲非礼惟三月补闰所以四月朔得癸巳之常而月内有丁巳也孔颖达谓春秋之世厯法错失所置闰月或先或后不与常同积而成多以失望朔晦则不得不改宪以顺之者以此
十有五年六月辛丑朔日有食之鼓用牲于社
左传云非礼也言犹庄公之非也以授时推是年己酉中积六十九万一千四十二日四十刻六月定朔三十七日三十二刻辛丑日辰时合朔交泛二十六日四十四刻入食限
宣公
八年秋七月甲子日有食之既
杜氏云七月三十日食姜氏云十月甲子朔食大衍同授时推是年庚申中积六十八万七千二十四日五十二刻步至秋七月朔不入食限十月定朔五十六刻甲子日未时合朔交泛二十六日七十九刻日食九分有竒日食九分以上亦爲食既经书七月元史云盖十误爲七也
十年夏四月丙辰日有食之
左氏云不书朔官失之范氏云食晦以授时推是年壬戌中积六十八万六千二百九十四日三刻步至四月定朔五十二日三十五刻丙辰日辰时合朔交泛一十四日九刻入食限合范谓食晦非
十有七年夏六月癸卯日有食之
左氏云不书朔官失之姜氏云六月甲辰朔不应食大衍云是年五月在交限六月甲辰朔交分已过食限盖误以授时推是年己巳中积六十八万三千七百三十七日三十二刻步至五月定朔一十一日七十四刻乙亥日酉时合朔交泛四十刻入食限若六月甲辰朔交二日已过食限大衍爲是盖春秋失一闰误以五月爲六月也然郭守敬亦不明言加时在昼盖疑七十四刻酉时恐入夜故如僖公十五年夜月食不明言加时昼夜殊不知酉时合朔食甚则初亏在申可知是加时在昼合矣
成公
十有六年夏六月丙寅朔日有食之
以授时推是年丙戌中积六十七万七千五百二十八日一十七刻六月定朔二日六十一刻丙寅日未时合朔交泛二十六日九十八刻入食限合是月日食乃爲正阳之月慝未作隂侵阳伐鼓用币爲宜
十有七年冬十有二月丁巳朔日有食之
姜氏云十二月戊午朔无丁巳似失闰大衍推十一月丁巳朔交分入食限授时推是年丁亥中积六十七万七千一百六十二日九十三刻步至十一月定朔五十三日四十八刻丁巳日午时合朔交泛一十四日二十八刻入食限与大衍同盖春秋时失一闰误以十一月爲十二月也
襄公
十有四年春二月乙未朔日有食之
授时推是年壬寅中积六十七万一千六百七十六日二十六刻二月定朔三十一日五十四刻乙未日未时合朔交泛一十四日一十三刻入食限合
十有五年秋八月丁巳日有食之
杜氏云八月无丁巳丁巳七月一日也姜氏云七月丁已朔食失闰也大衍同授时推是年癸卯中积六十七万一千三百一十一日二刻步至七月定朔五十三日三十一刻丁巳日辰时合朔交泛二十六日三十三刻入食限是七月朔食非八月
二十年冬十月丙辰朔日有食之
授时推是年戊申中积六十六万九千四百九十二日八十刻十月定朔五十二日六十三刻丙辰日申时合朔交泛一十三日七十六刻入食限合
二十有一年秋九月庚戌朔日有食之冬十月庚辰朔日有食之
谷梁释此年与二十四年皆频月日食据厯无频食之理但古或有之姜氏谓比月而食非大衍亦以爲然授时推是年己酉中积六十六万九千一百二十七日五十五刻步至九月定朔四十六日六十五刻庚戌日申时合朔交泛一十四日三十六刻入食限是也步至冬十月庚辰朔已过交限不应频食姜説爲是盖厯推日食凡一百七十三日一交一年止二交交在朢前朔则日食朢则月食交在朢后朢则月食后月朔则日食交正在朔则日食旣前后朢不食交正在朢则月食旣前后朔不食盖前后不出阳八度隂六度日月交有一定岂有比月频食之理刘云汉末以来八百余载都无频月日食之事盖多歴世代传冩失眞先儒因循莫敢改易也入春秋惟是年九月十月又二十四年七月八月两书频食考二十一年闰在夏前二十四年闰在春初想当时日官筭失一闰误以二十一年之九月作十月朔日食以二十四年之七月作八月朔日食已书之史矣旣而见其失闰不合也乃于二年各补足一闰书爲二十一年九月朔日食二十四年七月朔日食此两册俱存而后之修史者遂并収录之然比食之说则千古所无不必辨者
二十有三年春王二月癸酉朔日有食之
授时推是年辛亥中积六十六万八千三百九十七日六刻二月定朔九日三十七刻癸酉日辰时合朔交泛二十六日五十六刻入食限合
二十有四年秋七月甲子朔日有食之旣八月癸巳朔日有食之
大衍云不应频食在误条授时推是年中积六十六万八千三十一日八十二刻四十七分步至七月定朔五十七刻甲子日未时合朔交泛一十三日八十七刻入食限日食九分有竒爲食既是也步至八月朔立分不叶不应食犹之二十一年无比食之理
二十有七年冬十有二月乙亥朔日有食之
左氏书经十二月乙卯朔日有食之传十一月乙亥朔日有食之辰在申司厯过也再失闰矣经十二月乙卯非传十一月乙亥是左云辰在申再失闰者谓从子至亥十二谓之辰斗柄在天指角亢之防在大角摄提谓之建星日昏时斗柄所指于十二辰在焉周十一月夏九月也九月斗当建戌而辰指在申申与戌差两月是司厯再失闰两月未闰也厯法十九年爲一章章有七闰自文公十一年至襄公十三年凡五十七年已成三章当有二十一闰又从襄十四年至二十七年凡十四年又当有五闰通计七十一年应有二十六闰而长厯推得二十四闰计少两闰故云司厯过也姜氏云十一月乙亥朔交分入食限大衍同以授时推是年乙卯中积六十六万六千九百三十六日九刻十一月定朔一十一日二十四刻乙亥日夘时合朔交泛七刻入食限若推十二月朔无乙亥亦不入食限然斗柄所指九月宜戌昔时则然乆之十二辰皆可指非一定也
二十有八年春无冰
左传云梓愼曰今兹宋郑其饥乎岁在星纪而淫于枵以有时菑隂不堪阳蛇乘龙龙宋郑之星也宋郑必饥枵虚中也枵耗名也土虚而民耗不饥何爲禆灶曰今兹周王及楚子皆将死岁弃其次而旅于明年之次以害鸟帑周楚恶之注疏谓梓愼鲁大夫岁岁星也星纪在丑斗牛之次孙炎曰星纪日月五星之所终始也故谓之星纪枵在子虚危之次虚在正北北方色故曰枵枵之言耗虚之意也九年传称晋侯问公生岁乃云十二年矣是谓一终一星终也言岁星十二年一周天也十八年晋董叔曰天道多在西北是言其年岁星在亥也岁星右行于天至此十一年行未及周当在星纪明年乃当在枵今年已在枵是淫行失次也时菑无冰也盛隂用事而温无冰是隂不胜阳地气发泄也虫兽在地而有象在天二十八防分在四方方有七防共成一象东方爲青龙之象西方爲白虎之象皆南首北尾也南方爲朱鸟之象北方爲武之象皆西首东尾也蛇二虫共爲武故蛇是武之防虚危之星也龙岁星木也木爲青龙乃天之贵神福德之星今失次出虚危下龙在下蛇在上爲蛇所乘也岁星本位在东方东方夘爲大火房心宋之分野辰爲寿星角亢郑之分野龙爲宋郑之星故饥枵虚星在中地气发泄而春温无冰是土虚不实而人民耗损不饥何爲禆灶郑大夫言岁星弃其所居星纪之次乃客旅于明年枵之次岁星所在其国有福失次于北祸冲在南南爲朱鸟帑者细弱之名于人则妻子爲帑于鸟则鸟尾爲帑天之分野鹑火周分鹑尾楚分歳星之冲当此周楚之分故周王楚子受其咎也岁星客在枵惟冲鹑火而鹑尾亦有咎者盖以岁星渐西冲则渐东故冲其鸟身而及其尾也是年天王崩楚子卒明年郑饥宋亦饥皆验夫一岁星淫也梓愼禆灶所占不同其事俱验丘明两载之以示占卜之验惟人所在耳以授时推春秋岁星皆先天一宫益疏逺盖授时步气朔近宻于五星则仍旧未改其数故疏须测验更正乃得其眞余测法详见别简
昭公
七年夏四月甲辰朔日有食之
授时推是年丙寅中积六十六万二千九百一十八日四十刻四月定朔四十日五十二刻甲辰日午时合朔交泛二十七日二刻入食限合考之左传云是日日食晋侯问于士文伯曰谁将当日食对曰鲁衞恶之衞大鲁小公曰何故对曰去衞地如鲁地于是有灾鲁实受之其大咎其衞君乎鲁将上卿注云亥娵訾衞地也戌降娄鲁地也娵訾之次一名豕韦日食于豕韦之末及降娄之始乃息故祸在衞大在鲁小言灾发于衞而鲁受其余祸也八月衞侯恶卒十一月鲁季孙宿卒验矣授时推是朔日躔由亥入戌十余度则已过其界似与春秋不恊但古今宫界之分或有不同不可考耳九年夏四月陈灾
天火曰灾陈已灭矣此何以书公谷皆云存陈也不与楚灭也左传郑禆灶曰五年陈将复封封五十二年而遂亡子产问其故对曰陈水属也火水妃也而楚所相也今火出而火陈逐楚而建陈也妃以五成故曰五年岁五及鹑火而后陈卒亡楚克有之天之道也故曰五十二年注陈颛顼之后爲水属火畏水爲之妃以丁爲壬妃也楚之先祝融爲高辛氏火正主治火事火心星也火出于周爲五月而以四月出者长厯推闰当在此年五月后而前年已闰八月故四月得火见火星见而天火适灾于陈陈水也水得妃而兴陈兴则楚衰故曰逐楚而建陈五行各相配合得五而成故五年陈复封天数以五爲纪故五及鹑火也岁星天之贵神所在之国必昌岁在鹑火火得岁星之助火盛则水衰陈封四岁及鹑火后四周四十八岁凡五及鹑火楚复灭陈故曰五十二年授时推是年戊辰中积六十六万二千一百八十七日九十一刻步至三月朔日甲子二十九日壬午得中气闰三月朔日癸未无中气四月朔日壬子得中气是是年闰三月也旣闰三月则四月朔日日躔娄三度戌宫之尽将退入酉昏后火出于东固其宜也长厯推前年闰八月此年闰五月皆非
十有五年六月丁巳朔日有食之
大衍推五月丁巳朔食失一闰授时推是岁甲戌中积六十五万九千九百九十六日四十五刻五月定朔五十三日五十五刻丁巳日未时合朔交泛一十三日九十五刻二十九分入食限经云六月非
十有七年夏六月甲戌朔日有食之
左传祝史请所用币昭子曰日有食之天子不举伐鼓于社诸侯用币于社伐鼓于朝平子御之曰止也唯正月朔慝未作日有食之于是乎有伐鼓用币礼也其余则否太史曰在此月也注疏谓此年六月日食是夏之四月正阳之月也礼正阳之月日食当用币故鲁之祝史请之昭子谓日食天子不举盛馔伐鼓于社以责羣隂诸侯用币于社请上公以救日伐鼔于朝退而自责礼也平子禁御之曰止也惟四月纯阳用事爲正阳之月五月一隂生之隂气未动隂爲慝乃慝未作此朔日食隂侵阳重于是乎伐鼓用币礼也余月则否盖平子以六月非四月不知周之六月夏之四月也四月建巳正是纯阳五月一隂未生之月故太史曰在此月也姜氏云是年六月乙巳朔交分不叶不应食当误大衍云在九月朔六月不应食姜氏是也授时推是年丙子中积六十五万九千二百六十五日九十六刻歩至六月朔不入食限九月定朔一十日一十八刻甲戌日寅时合朔交泛二十六日七十六刻入食限夫日食旣非六月则于慝未作正阳之月无取矣
秋郯子来朝
左传郯子来朝公与之宴昭子问焉曰少皥氏鸟名官何故也郯子对曰吾祖也我知之矣昔者黄帝氏以云纪故爲云师而云名炎帝氏以火纪故爲火师而火名共工氏以水纪故爲水师而水名太昊氏以龙纪故爲龙师而龙名我高祖少皥摰之立也鳯鸟适至故纪于鸟爲鸟师而鸟名鳯鸟氏厯正也鸟氏司分者也伯赵氏司至者也靑鸟氏司啓者也丹鸟氏司闭者也仲尼闻之见于郯子而学之考郯子少皥之后少皥金天氏黄帝之子也少昊受黄帝黄帝受炎帝炎帝受共工共工受太昊故先言黄帝上及太昊稽之于易炮牺神农黄帝相继之世可知鳯鸟知天时故以名厯正之官鸟燕也以春分来秋分去伯赵伯劳也以夏至鸣冬至止靑鸟鸧鷃也以立春鸣立夏止丹鸟鷩雉也以立秋来立冬去故分至啓闭以鸟名官以鳯凰氏爲之长夫天时鸟且不违而况于人乎
冬有星孛于大辰
孛彗星也左传冬有星孛于大辰西及汉申湏曰彗所以除旧布新也今出于火必布焉诸侯其有火灾乎梓愼曰火出于夏爲三月于商爲四月于周爲五月夏数得天若火作其四国当之在宋衞陈郑乎宋大辰之虚也陈大皥之虚也郑祝融之虚也皆火房也星孛及汉汉水祥也衞颛顼之虚也故爲帝丘其星爲大水水火之牡也其以丙子若壬午作乎水火所以合也若火入而伏必以壬午不过其见之月郑禆灶言于子产曰宋衞陈郑将同日火若我用瓘斝玉瓉郑必不火子产弗与注疏谓冬夏之八月也月令仲秋日在角昬牵牛中大辰房心尾也天汉在箕斗间于是时大辰见天汉之西今有孛于大辰之西而尾东指光芒厯辰星而东及于天汉也申须鲁大夫布布新也火出谓昬见也夏三月见商四月见周五月见夏数得天时之正也虚者旧居之处谓先王先公尝居此地也大辰大火宋分野大皥居陈木火所自出祝融髙辛氏之火正居郑火房火舍也衞地昔帝颛顼居之内有颛顼冢故爲帝丘天汉爲水衞营室星水也隂阳有五行嫁娶之法水畏火故以丁爲壬妃是水爲火之牡牡雄也丙是火日午是火位壬是水日子是水位丙子壬午水火合而相薄必行其意但慧在大辰爲多及汉爲少水少火多故水不胜火火行其意水必助之故此丙子壬午之日当有火灾火入而伏谓火灾毕而伏也壬午即明年四国火灾之日不过其见之月谓明年五月火见也瓘玉珪斝玉爵玉瓉于圭头爲器可以挹鬯祼祭者禆灶欲用此三物以禳火而子产弗从以爲天灾流行非禳所息故也次年夏五月壬午宋衞陈郑灾是五月心星昬始见壬午同日四国皆火禆灶曰不用吾言郑又将火子产不从亦不复火是又有验不验矣
二十年春
左传二十年春王二月己丑日南至注疏谓是正月己丑朔日南至当是年前闰月史官失闰故书爲二月嗣后八月方补一闰传于八月书闰月戊辰杀宣姜是也夫二月爲夏正建亥之月亥月固无冬至之理而是岁正月亦非己丑之朔授时推周景王二十三年即鲁昭公二十年己夘岁中积六十五万八千一百七十日二十二刻天正冬至戊子八十三刻闰余二十七日八十三刻经朔五十六日九十九刻是岁正月庚申日合朔越二十九日戊子日八十三刻日南至二月朔日己丑尚未宜闰故也春秋误矣夫戊子南至而梓愼以己丑望氛应验亦可取焉
二十有一年秋七月壬午朔日有食之
左传梓愼曰二至二分日有食之不爲灾分同道也至相过也其他月则爲灾阳不克也故常爲水于是叔辄哭日食昭子曰子叔将死非所哭也八月叔辄卒注疏冬夏二至长短极则相过春秋二分昼夜等则同道以爲日月之交理必相侵不爲灾今秋七月夏五月爲夏至不爲灾也其他非分至之月则爲灾日食是隂侵阳阳不胜也故日食常爲水灾不知日月之行一百七十三日有竒而一交交数满则同道相过非分至之说也梓愼妄矣诗云十月之交朔日辛夘日有食之亦孔之丑周十月乃夏八月秋分之月也而甚可丑恶是不爲灾乎庄二十五年七月日食秋大水是日食水灾固有之此二十四年五月日食梓愼曰将水昭子曰旱也其年八月大雩旱矣亦不常爲水也日食之变所关至重恐亦与叔辄之哭不哭无涉授时推是年庚辰岁中积六十五万七千八百四日九十八刻七月定朔一十八日四十二刻壬午日巳时合朔交泛二十六日八十七刻入食限
二十有二年冬十有二月癸酉朔日有食之
杜预以长厯推十二月朔与明年正月朔中有一闰此十二月当爲癸夘朔经书癸酉朔是误非也授时推是年辛巳岁中积六十五万七千四百三十九日七十四刻十二月定朔九日三十六刻癸酉日辰时合朔交泛一十四日一十八刻入食限与春秋合
二十有四年夏五月乙未朔日有食之
授时推是年癸未岁中积六十五万六千七百九日七刻五月定朔三十一日三十七刻乙未日巳时合朔交泛二十六日三十八刻入食限
三十有一年十有二月辛亥朔日有食之
左传是夜也赵简子梦童子臝而转以歌旦占诸史墨曰吾梦如是今而日食何也对曰六年及此月也呉其入郢乎终亦弗克入郢必以庚辰日月在辰尾庚午之日日始有谪火胜金故弗克注疏谓转宛转也史墨知梦非日食之应故释日食之咎而不释其梦是年至定公四年爲六年定公四年十一月庚辰呉入郢是其言之验也孔疏云周十二月夏之十月日食在龙尾谓爲尾宿谪变也谓日食虽在辛亥然变起于十月十九日庚午午南方楚位也午火庚金火胜金故呉虽入郢楚亦不亡以授时推是年庚寅岁中积六十五万四千一百五十二日三十六刻十二月定朔四十七日三十三刻辛亥日辰时合朔交泛二十六日六十二刻入食限推日躔是年天正冬至赤道斗二十三度有竒加时黄道斗二十一度有奇十二月朔辛亥黄道积度三百一十四度有奇是日日躔黄道亢四度九十一分盖东方七防角亢属辰爲龙亢在辰宫将末故爲龙尾孔氏谓尾防非也言十一月入郢则十二月尚在郢故曰及此月定公
五年春王三月辛亥朔日有食之
公羊作正月食非是授时推是年丙申岁中积六十五万一千五百六十日八十九刻三月定朔四十七日五十六刻辛亥日未时合朔交泛十四日三刻入食限十有二年十有一月丙寅朔日有食之
授时推是年癸夘岁中积六十四万九千四百四日一十八刻十月定朔二日五十二刻丙寅日午时合朔交泛一十四日二十六刻入食限盖春秋时失一闰误以十月作十一月也
十有五年八月庚辰朔日有食之
授时推是年丙午岁中积六十四万八千三百八日四十五刻八月定朔一十六日五十刻庚辰日午时合朔交泛一十三日七十六刻入食限
哀公
十有二年冬十二月螽
左传季孙问诸仲尼仲尼曰丘闻之火伏而后蛰者毕今火犹西流司厯过也注疏谓周十二月夏之十月火心星也九月昏火星见于西南渐而下流十月之昏则伏今十月火犹西流是厯官失一闰以九月爲十月也长厯推是年失一闰十二月实夏之九月九月尚温故得有螽仲尼虽言季孙未改明年十二月复螽始悟十四年春乃置闰授时推哀公十一年丁夘岁中积六十四万四千二百九十日九十四刻冬至四十四日一十一刻闰余二十七日七十三刻步至二月朔日己酉大尽三十日戊寅爲二月申闰二月己夘日合朔无中气哀公十三年己巳岁中积六十四万三千五百六十日四十五刻冬至五十四日六十刻闰余一十九日九十六刻步至十一月朔日甲午小尽二十九日壬戌爲十一月中闰十一月癸亥日合朔无中气是哀公十一年闰二月十三年闰十一月春秋失之故十二月两书螽仲尼觉之以爲司厯过也长厯谓十二年当有闰非是十有四年夏五月庚申朔日有食之
授时推是年庚申岁中积六十四万三千一百九十五日三刻五月定朔五十六日五十五刻庚申日未时合朔交泛二十六日九十一刻入食限
春秋隐三年二月桓三年七月十八年三月二十五年六月三十年九月僖十二年三月五月十五年五月文元年二月宣八年七月十七年六月成十七年十二月襄十五年八月二十一年十月二十四年八月二十七年十二月昭十七年六月定十二年十一月之朔食皆非其月也桓十七年十月二日二十六年十月二日皆非其日也而董仲舒刘向皆系之以事应夫既非其月日矣则事应复何关且举其一二商之如桓公十七年十月朔日食谷梁云言朔不言日食二日也董仲舒遂以爲言朔不言日恶鲁桓公且有夫人之祸不终日也岂知是年实是十一月庚午朔未时日食既非十月亦非二日仲舒夫人祸不终日之説将置之何地属之谁何耶庄公十八年三月日食谷梁曰不言日不言朔夜食也刘向遂以爲夜食隂因日明之衰而夺其光象周天子不明齐桓将夺其威权会诸侯而行霸道其后遂纠合诸侯天子使世子会之此其效也岂知是年三月不入食限夜亦不食实是五月壬子朔申时日食旣非三月又非夜食刘向隂夺日光天子会齐之占曰此其效也果效耶非耶襄公二十四年七月甲子朔日食八月癸巳朔比食董仲舒以爲比食又旣象阳将絶夷狄主上国之象也后六君弑楚子果从诸侯灭舒鸠鲁往朝之卒主中国伐呉讨庆封遂灭赖又杀蔡侯灭陈蔡而县之岂知是年七月旣食无八月比食之理旣不比食又何与于簒弑之説而曰楚子果从战伐应占如响也吁嗟刘向亡论已以仲舒称汉醇儒乃无端说梦着爲典籍使后世司天家从古及今视此占验无敢违越岂不诬哉余故谓仲舒之洪范灾异等传宜亟火其书也向子歆读父书治厯亦用其父四分之一斗分爲法妄推隐三年二月桓二十五年六月二十六年十二月宣八年七月成十六年六月襄十五年八月二十三年二月昭十七年六月二十一年七月二十四年五月三十一年十二月定五年三月十二年十一月哀十四年五月之朔皆步爲二日于桓十八年三月朔宣十七年六月朔皆步爲晦朓则皆不知岁差与盈缩迟疾之故非其厯也
考春秋二百四十二年间日食三十七事若僖十五僖二十五并无比食之理亡论已凡三十五事其合者十八庄二十六僖五文十五宣十成十六襄十四襄二十襄二十一襄二十三襄二十四昭七昭二十一昭二十二昭二十四昭三十一定五定十五哀十四是也庄十八僖十二误五爲三丈元误三爲二宣八误十爲七昭十七误九爲六此五事皆记载之误也隐三桓三桓十七庄二十五庄三十此六事皆以后月作前月不应闰而闰先时也宣十七成十七襄十五襄二十七昭十五定十二此六事皆以前月作后月应闰而不闰后时也或记载之误或置闰之差然正之则皆是盖其食限之入干支之合有足徴耳惟僖十五年五月之交宜在四月然乃亥时月食益误且何以曰朔日月食则交交则朔未有不交而朔不朔而食者春秋时周衰天子不颁朔鲁厯不正置闰不得其月月大小不得其度日食言朔而实非朔或不言朔而实朔或脱不书朔与日皆官失之也旣差而觉觉而补闰所以有合有不合以授时推之春秋之食晦与朔二则皆朔无爽矣公羊谷梁不知而亦以爲食晦食旣朔京房等不知而言日食不以朔日曰薄食爲变之大皆非也
古今律厯考卷六
<子部,天文算法类,推步之属,古今律历考>
钦定四库全书
古今律厯考卷七 明 邢云路 撰经七
礼记考【周礼附】
月令
孟春之月日在营室昏参中旦尾中其日甲乙其帝大皥其神句芒其音角律中大蔟其数八是月也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獭祭鱼鸿雁来草木萌动是月也乃命太史守典奉法司天日月星辰之行宿离不贷毋失经纪以初为常
此秦始皇时吕不韦集诸儒着十二月纪名曰吕氏春秋篇首皆有月令言每月政令所行也月用夏正夏正孟春建寅之月日月防于营室之辰营室即室宿在亥宫娵訾之次葢天有十二辰一嵗周天十二防也汉三统厯推立春日在危十六度正月中日在室十四度昏时参星在南方之中旦则尾星在南方之中月令昏明中星皆大畧而言不与厯同但一月之内有中者即得载之记昏明中星者人君南面而聴天下视时以授民事也其日为东方之甲阳乙隂木其帝大皥宓戯氏以木德王句芒乃少皥氏子曰重曾为木正之官此二人生时木王主春立德立功死后春祀则祀大皥句芒角音属木律谓候气之管以铜为之中犹应也大蔟者孟春之寅律大蔟林钟之所生三分益一长八寸律管入地气至而灰飞古为应也五音十二律详见别简天三生木地八成之但言八者举成数也通卦验云立春条风至氷解条风即东风也汉时以惊蛰为正月中水为二月节至前汉之末刘歆作三统始改水为正月中惊蛰为二月节葢蛰虫正月始振振动也二月乃惊耳夏小正鱼陟负氷谓鱼游升于水上近氷而负氷即上氷也此时鱼肥美獭将食之先以祭也来自南而北也是月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天地和同交泰故草木萌生发动于其时农事将兴之候也夫月令天所命也王者继天行事乃命太史守六典奉八法在人为六典八法在天为七政日循星以进退月应日以死生二十八宿众星为经金木水火土五星为纬周天十二辰次其行皆有一定之度所谓经纪也宿谓宿之于此离谓离之于彼贷忒同或宿或离进退迟速无有愆忒是在司天者推歩之毋失经纪以初为常初犹故初所谓茍求其故日至可坐致是也其日躔中星详见后篇仲春之月日在奎昏弧中旦建星中其日甲乙其帝大皥其神句芒其音角律中夹钟其数八是月也桃始华仓庚鸣鹰化为鸠鸟至雷乃发声始电是月也日夜分
仲春建夘之月日在奎宿戌宫降娄之次弧在舆鬼南建星在斗上余月昏旦中星皆举二十八宿此云弧与建者以弧星近井建星近斗井斗度多星广不可的指故举弧建以定昏旦之中夹钟夘律夷则所生三分益一长七寸二千一百八十七分寸之千七十五仓庚骊黄也鸠布谷也惊蛰之日桃始华又五日仓庚鸣又五日鹰化为鸠葢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气六候成月六气成时故一歳二十四气有七十二候鹰好杀而撃以秋鼠好贪而出以夜皆隂类也鸠鴽皆阳类也夘辰者阳之中故仲春则鹰化为鸠季春则田鼠化为鴽葢隂为阳所化物理如此爵乳子而集以春雉求雌而雊以朝皆阳类也蛤蜃皆隂类也戌亥者隂之极也故季秋则爵入大水为蛤孟冬则雉入大水为蜃葢阳为隂所化物理如此草腐则幽之类也萤则明之类也季夏则腐草为萤葢离之明极于此故也是皆化而已于鹰鼠言化于腐草爵雉则直言为何哉葢因形移易曰化鹰之为鸠鼠之为鴽皆因形移易而已故言化腐草则植物也萤则动物也爵雉飞物也蛤蜃濳物也植物为动飞物为潜则不特因形移易矣而化固不足以言之故皆直言为而已鸟燕也燕以施生来巢人堂宇而乳嫁娶之象也人以其至为祠禖之候季冬雷在地下则雉应而雊孟春动于地上则蛰应而振至此声乃动于天之下其声发也以雷出有渐故言乃电阳光也阳微则光不见是月阳气渐盛以撃于隂其光乃见故云始电阳生于子终于午至夘而中分隂生于午终于子至酉而中分故阳中春分隂中秋分昼夜各五十刻为日夜分
季春之月日在胃昏七星中旦牵牛中其日甲乙其帝大皥其神句芒其音角律中姑洗其数八是月也桐始华田鼠化为鴽虹始见萍始生鸣鸠拂其羽戴胜降于桑是月也命国难九门磔攘以毕春气
季春建辰之月日在胃宿酉宫大梁之次七星星宿也姑洗辰律南吕所生三分益一长七寸九分寸之一鴽鹑防之属防蝀谓之虹雄曰虹雌曰蜺雄谓明盛者雌谓闇微者萍水上浮蓱也鸣鸠飞以羽拍其身戴胜织纴之鸟是时恒在桑言降者重之若自天而下也为蚕事之候难所以难隂慝而敺之也难之事方相氏帅百而时难聚众戏剧以盛其喜乐之气则足以胜隂慝九门路门应门雉门库门臯门城门近郊门逺郊门关门是也裂牲谓之磔除祸谓之攘天气左转故斗建左行为阳气日月右行日月比天为隂隂气右行也此月初日在胃月中从胃歴昴昴有大陵积尸之气主死尸气佚则厉鬼随之而行故命方相索室中敺疫鬼以逐之又磔牲以攘于四方之神所以毕止春之厉气也必于九门者欲隂慝之出尔
孟夏之月日在毕昏翼中旦婺女中其日丙丁其帝炎帝其神祝融其音徴律中中吕其数七是月也蝼蝈鸣蚯蚓出王生苦菜秀靡草死麦秋至
孟夏建巳之月日在毕宿申宫实沈之次婺女即女宿其日南方丙阳火丁隂火炎帝大庭氏即神农也以火徳王颛顼之子名黎为火官徴属火仲吕已律无射所生三分益一长六寸万九千六百八十三分寸之万二千九百七十四地二生火天七成之故其数七蝼蝈蛙也隂而伏乘阳而鸣蚯蚓隂而屈乘阳而伸王萆挈本草作菝葜王色赤感火之色而生苦菜味苦感火之味而成靡草葶苈之属靡细也隂类阳盛则死秋百谷成熟之期此于时虽夏于麦则秋也
仲夏之月日在东井昏亢中旦危中其日丙丁其帝炎帝其神祝融其音徴律中蕤宾其数七是月也螳螂生鵙始鸣反舌无声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是月也日长至隂阳争死生分
仲夏建午之月日在东井即井宿未宫鹑首之次蕤宾午律应钟所生三分益一长六寸八十一分寸之二十六螳螂一名不鵙博劳也反舌百舌鸟解脱也半夏药名居夏之半而生故名半夏诸物皆感一隂生而然也至极也夏至日长之极昼六十刻阳尽午中一阴欲起此阴阳争辨之际也分半也阴气欲起故物半死半生
季夏之月日在栁昏火中旦奎中其日丙丁其帝炎帝其神祝融其音徴律中林钟其数七是月也温风始至蟋蟀居壁鹰乃学习腐草为萤土润溽暑大雨时行季夏建未之月日在栁宿午宫鹑火之次火大火心宿也林钟未律黄钟所生三分去一长六寸温风暑热之风也蟋蟀生于土中此时羽翼稍成未能逺飞但居其壁至七月方在野也蟋蟀今之促织鹰感阴气乃有杀心学习搏击之事萤火夜飞腹下如火光曰即炤仲春鹰化为鸠仲秋鸠化为鹰故言化腐草为萤萤不复为腐草故不言化润溽涂湿也蔡传谓暑湿大为东井之所主也以仲夏日在东井乎而季夏则在栁矣况嵗久以后日渐西星渐东仲夏亦不在东井则东井所主之説何为也
中央土其日戊巳其帝黄帝其神后土其音宫律中黄钟之宫其数五
土寄旺于四时各十八日共七十二日厯所谓土王用事是也则木火金水亦各七十二日土寄旺于辰戌丑未而未月在金火之间又居一歳之中故特揭一令于此以成五行之序焉其日戊阳土巳隂土居十干之中黄帝轩辕氏黄精之君也颛顼氏之子黎为土官句龙初为后土后祀以为社乃黎以火官兼后土焉宫属土最尊君象也故配之中央黄钟本十一月律而黄钟之宫于诸宫为长与中央土声相应土旺于四时宫亦冠于十二律非如他律以配气言也天五生土地十成之四时皆举成数此独举生数者四时无土不成而土以生为本也
孟秋之月日在翼昏建星中旦毕中其日庚辛其帝少皥其神蓐收其音商律中夷则其数九是月也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鹰乃祭乌天地始肃农乃登谷
孟秋建申之月日在翼宿已宫鹑尾之次其日庚阳金辛隂金少皡金天氏以金徳王少皥之子名该为金官商属金夷则申律大吕所生三分去一长五寸七百二十九分寸之四百五十一地四生金天九成之故其数九寒蝉寒蜩也似蝉而小鹰欲食鸟之时先杀鸟而不食似人之食不即食而祭先代为食之人也
仲秋之月日在角昏牵牛中旦觜觽中其日庚辛其帝少皥其神蓐收其音商律中南吕其数九是月也鸿鴈来鸟归羣鸟养羞雷始收声蛰虫坏户水始涸是月也日夜分天子乃难以逹秋气
仲秋建酉之月日在角宿辰宫夀星之次觜觽即觜宿也南吕酉律太蔟所生三分去一长五寸三分寸之一鸿鴈来自北而来南也鸟归春来而秋去也羞食也养羞藏之以备冬月之食也蛰虫坏益其户使通明处稍小至寒乃墐塞之也秋气返故水涸秋分书夜各五十刻此难难阳气也阳暑至此不衰害亦及人葢阳气左行此月斗建在酉酉是昴毕本位毕亦得大陵积尸之气于是仲秋亦难明堂曰仲秋九门磔攘以发陈气御止疾疫是也季春命国难以毕春气此独言天子者此难阳气阳者君象故诸侯以下不得难也退暑气以逹凉气曰逹
季秋之月日在房昏虚中旦栁中其日庚辛其帝少皡其神蓐收其音商律中无射其数九是月也鸿鴈来宾爵入大水为蛤鞠有黄华豺乃祭兽草木黄落蛰虫咸俯
季秋建戌之月日在房宿夘宫大火之次无射戌律夹钟所生三分去一长四寸六千五百六十一分寸之六千五百二十四鴈以仲秋先至者为主季秋后至者为宾爵为蛤飞物化为潜物也鞠即菊菊色不一而独言黄者秋令在金黄为正色也祭兽者禽兽初得则杀而祭之于天也
孟冬之月日在尾昏危中旦七星中其日壬癸其帝颛顼其神防其音羽律中应钟其数六是月也水始冰地始冻雉入大水为蜃虹藏不见天气上腾地气下降闭塞而成冬
孟冬建亥之月日在尾宿寅宫析木之次其日北方壬阳水癸隂水颛顼髙阳氏以水徳王少皥之子曰修曰熈相代为水官羽属水应钟亥律姑洗所生三分去一长四寸二十七分寸之二十天一生水地六成之故其数六蜃大蛤门户可闭闭之窻牖可塞塞之
仲冬之月日在斗昏东壁中旦轸中其日壬癸其帝颛顼其神防其音羽律中黄钟其数六是月也鹖旦不鸣虎始交荔挺出蚯蚓结麋角解水泉动是月也日短至隂阳争诸生荡
仲冬建子之月日在斗宿丑宫星纪之次东壁即壁宿黄钟子律律之始也长九寸鹖旦夜鸣求旦之鸟也夜鸣隂类也求旦以求阳阳生得所求矣故不鸣虎隂物则亦感阳生而交合荔挺香草结犹屈也蚯蚓出穴屈首下向阳气气动则宛而上首解脱也水者天一之所生阳生而动也冬至日短之极昼四十刻阳欲起故争诸生者万物之生机也荡动也
季冬之月日在婺女昏娄中旦氐中其日壬癸其帝颛顼其神防其音羽律中大吕其数六是月也鴈北乡鹊始巢雉雊鸡乳征鸟厉疾水泽腹坚是月也命有司大难旁磔出土牛以送寒气是月也日穷于次月穷于纪星囘于天数将几终歳且更始
季冬建丑之月日在女宿子宫枵之次大吕丑律蕤宾所生三分益一长八寸二百四十三分寸之百四鴈北乡有早有晚早则此月晚则二月雊鸣也征鸟鹰隼之属以其善撃故曰征厉猛疾迅也腹犹内也隂凝冰坚也季春惟国家之难仲秋惟天子之难此则下及庶人故云大难旁磔谓四方之门皆磔牲以攘隂气不但九门而已月建丑丑为牛土能克水故出土牛以毕送寒气牛善耕又劝民耕作之始此月难者隂气右行是月日厯虚危司命二星在虚北司禄二星在司命北司危二星在司禄北司中二星在司危北此四司者鬼官之长又坟四星在危东南是虚危有四司坟墓之气能为厉鬼将随强隂出而害人故大难次舍也纪防也去年季冬日次于枵每月移次他辰至此一周穷尽还次于枵故曰日穷于次去年季冬月与日防于枵每月移防他辰至此一周穷尽还防于枵故曰月穷于纪二十八宿随天而行每日虽周天一匝而早晚不同至于此月复其故处故曰星囘于天去年季冬至今年季冬三百五十四日未满三百六十五日不为正终故曰数将几于终终则复始则歳且更始而明春之事起矣厯法天日渐移歳久日躔之次不同而那穷之事各异亦百世可知也
案秦始皇十二年吕不韦死则吕不韦作月令在始皇初年也其云日躔及昏旦中星依秦厯推之秦厯与汉初厯最疎则日躔与昏旦中星安必其无少差且古人之定宫分距星代各不同若古厯之参差无论已惟以授时上考之合月令十之七八其一二稍殊者亦不越几度内大都昏旦中俱在南或少偏少偏犹之南也始皇十年入甲子今以至元十八年辛巳歳上距始皇甲子歳推得积年一千五百一十七年中积五十五万四千○百七十五日一十四刻八十○分天正冬至癸未日九十一刻二十○分天正赤道斗二十○度○七分九十五秒天正加时黄道斗一十八度六十一分六十八秒黄赤道差一度四十六分二十六秒冬正定气一十九日九十一刻二十○分距春正八十九日春正定气四十八日八十二刻一十六分距夏正九十四日夏正定气二十二日五十三刻四十○分距秋正九十四日秋正定气五十六日二十四刻六十四分距冬正八十九日次年冬正定气二十五日一十五刻六十○分距春正八十九日次年春正定气五十四日○六分次年赤道斗二十○度○六分六十秒天正加时黄道斗十八度六十○分四十二秒黄赤道差一度四十六分一十七秒定象限度九十一度三十一分三十○秒春正加时黄道积度一百○九度九十二分九十九秒夏正加时黄道积度二百○一度二十四分二十九秒秋正加时黄道积度二百九十二度五十五分六十○秒冬正加时减分九十五分八十五秒春正加时减分八十二分八十六秒秋正加时减分二十四分六十四秒次年冬正加时减分一十六分三十九秒本年四正夜半日度黄道积度冬正夜半日度斗十七度六十五分八十三秒春正夜半日度积度一百○九度一十○分一十三秒夏正夜半日度积度二百○○度七十三分四十八秒秋正夜半日度积度二百九十二度三十○分九十六秒次年冬正夜半日度斗十八度四十四分○二秒始皇帝十年甲子嵗天正冬至即冬正癸未日九十一刻夜半日度斗十七度午中黄道斗十八度午中赤道斗十九度距中度八十四度昏正中壁十度旦正中角四度小寒己亥日一十三刻夜半日度女四度午中黄道女四度午中赤道女五度距中八十五度昏正中胃一度旦正中氐十度大寒甲寅日三十四刻夜半日度虚八度午中黄道危初度午中赤道危一度距中八十七度昏正中昴四度旦正中心三度立春己巳日五十六刻夜半日度黄道危十五度午中黄道危十五度午中赤道室一度距中九十○度昏正中毕十一度旦正中尾九度雨水甲申日七十八刻夜半日度室十四度午中黄道室十四度午中赤道室十六度距中九十四度昏正中井一度旦正中箕一度惊蛰庚子日夜半日度奎二度午中黄道奎三度午中赤道奎五度距中九十六度昏正中井十八度旦正中斗四度春分乙夘日二十二刻夜半日度娄初度午中黄道娄初度午中赤道娄初度距中一百○二度昏正中栁初度旦正中斗二十○度清明庚午日四十四刻夜半日度胃二度午中黄道胃三度午中赤道胃三度距中一百○八度昏正中星五度旦正中牛七度谷雨乙酉日六十五刻夜半日度昴一度午中黄道昴二度午中赤道昴二度距中一百八度昏正中张十五度旦正中女十度立夏庚子日八十七刻夜半日度毕五度午中黄道毕五度午中赤道毕五度距中一百一十一度昏正中翼十六度旦正中危一度小满丙辰日○九刻夜半日度参四度午中黄道参四度午中赤道参三度距中一百一十四度昏正中轸十五度旦正中危十四度芒种辛未日三十一刻夜半日度井八度午中黄道井九度午中赤道井七度距中一百一十六度昏正中亢三度旦正中室十二度夏至丙戌日五十三刻夜半日度井二十二度午中黄道井二十三度午中赤道井二十三度距中一百一十六度昏正中氐十度旦正中奎十二度小暑辛丑日七十五刻夜半日度栁三度午中黄道栁四度午中赤道栁三度距中一百一十六度昏正中心三度旦正中娄五度大暑丙辰日九十七刻夜半日度星五度午中黄道星五度午中赤道星五度距中一百一十四度昏正中尾十度旦正中胃三度立秋壬申日一十八刻夜半日度张十三度午中黄道张十四度午中赤道张十五度距中一百一十一度昏正中斗四度旦正中昴九度处暑丁亥日四十○刻夜半日度翼十一度午中黄道翼十一度午中赤道翼十三度距中一百○八度昏正中斗十六度旦正中毕十六度白露壬寅日六十二刻夜半日度轸六度午中黄道轸六度午中赤道轸七度距中一百○四度昏正中牛一度旦正中井五度秋分丁巳日八十四刻夜半日度角二度午中黄道角二度午中赤道角三度距中一百○一度昏正中女三度旦正中井十一度寒露癸酉日○六刻夜半日度亢五度午中黄道亢五度午中赤道亢五度距中九十七度昏正中虚三度旦正中栁四度霜降戊子日二十八刻夜半日度氐十度午中黄道氐十一度午中赤道氐十一度距中九十三度昏正中危四度旦正中张三度立冬癸夘日五十○刻夜半日度心四度午中黄道心四度午中赤道心四度距中九十○度昏正中室初度旦正中翼四度小雪戊午日七十一刻夜半日度尾十三度午中黄道尾十四度午中赤道尾十三度距中八十七度昏正中室十三度旦正中轸四度大雪癸酉日九十三刻夜半日度斗一度午中黄道斗二度午中赤道斗初度距中八十五度昏正中壁初度旦正中轸十一度此以授时步秦月令间有一二相违数度者大都俱在南方午位正以古今宿分距星代各不同之故不害其为同也又以授时步今万厯己亥歳中积一十一万六千一百四十七日○一刻九十六分天正冬至四十二日○七刻九十六分夜半日度箕四度六十五分为正古今日躔不同其差在消长中详见别简
乐记之论乐详矣兹不具释详见别简
杂记孟献子曰正月日至可以有事于上帝七月日至可以有事于祖祭綂卫孔悝之铭曰六月丁亥释者云正月周正建子之月日至冬至也七月建午之月日至夏至也周六月夏四月也则周正建子明矣而说者犹谓周未改月何耶
周礼一书马融传云始皇禁挟书藏百年汉武帝除挟书律乃出于山岩屋壁复入于秘府五家之儒莫得见焉至成帝时刘歆校理秘书始着于録畧然亡其冬官一篇以考工记足之时诸儒共排以为非惟歆独识其为周公致太平之迹是矣然林孝存以为末世凟乱不检之书作十论七难以排之何休以为六国隂谋之书胡致堂胡五峯皆以为是王莽令刘歆所撰司马温公苏颖滨晁说之洪容斋皆直谓作于刘歆或谓起于刘歆而成于郑之附离者或谓多汉儒附防者纷纷莫有定拟朱子则曰周礼广大精密乃周公制作之书程氏亦曰周公致治之大法在其中顾其有可疑者汉既除挟书入秘府胡不颁行乃使五家儒莫得见周公摄政制礼遵武王周正建子也胡乃俱用夏正建寅细阅其文信非周公不能作而古文之中间或有汉儒附防之者未可知也既有可疑则姑不致详而第举其有关于厯数者数事商之周礼冢宰掌邦治正月之吉始和布治于邦国都鄙郑注云周之正月建子王介甫亦以为然然其中则俱用夏正如内宰中春诏命妇蚕于北郊媒氏中春令防男女皆夘月也司裘季秋献功裘戌月也凌人十二月斩冰天府季冬陈玉贞来歳占梦季冬献吉梦于王皆丑月也司爟季春出火季秋内火辰戌月也山虞仲冬斩阳木仲夏斩隂木子午月也冯相氏冬夏致日春秋致月大司马中春教振旅中夏教茇舍中秋教治兵中冬教大阅子午夘酉月也皆夏正也春秋书春王正月日南至葢子月周以为春故不曰冬至而曰南至孟献子言正月日至七月日至而亦不繋之冬夏者正以子月春午月秋也周礼大司乐合乐以致鬼神示冬日至于地上之圜丘夏日至于泽中之方泽则于子月不言春而直言冬午月不言秋而直言夏矣岂武王初改正朔而周公即不用耶何郑康成王介甫又以正月训为建子月也此不能令人无疑或者周公制礼用周正而汉儒更易以夏正耶皆不可考矣
古今律厯考卷七
钦定四库全书
古今律厯考卷八 明 邢云路 撰经八
论语考
子曰为政以徳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北极五星其前一明者为太子其二最明者曰帝座三曰庶子四曰后宫其五差逺而不甚明者曰天枢即北极也然北极一星亦非北辰其不动处无星谓之辰就辰傍取一近星识以为极而北极一星尚就近环绕耳自汉至齐梁谈天者皆认北极星为纽星即不动处惟祖暅之以仪测知不动处犹去纽星一度有余自唐至宋又测纽星去不动处三度有余南宋在临安测纽星去极四度半元志则但从三度之説皆尚未定也夫定亦何难即以玑衡度数于纽星就近设管以目力圆转求之百刻一周围圆取中自得不动之处出地几十几度矣北辰出地之度随在不一顺天出地四十度半岳台出地三十五度以渐而南益少也北辰一定以测黄赤道内外勾股去极去地之度乃得其真其四面则经星随天左转日月五纬右转有似于环绕而归向之者故以此譬为政以德无为而天下归之也厯家述厯元之始北辰正位于虚宿枵之中日月五星皆防于子一左旋而七政之行迟速各异胥此一元分布而万代复元不爽矣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所损益谓文质三统三统者王者受命必改正朔易服色明易姓受之于天示不相袭也正朔有三何本天有三綂谓三防之月也明王者受命各统一正敬始重本也朔者苏也革也言万物革更于是故统焉三綂者何谓也天统之正始于子半日萌色赤地统受之于丑初日肇化而黄至丑半日芽化而白人统受之于寅初日孽成而黒至寅半日生成而青故十一月阳气始养根株黄泉之下防阳稍动周以仲冬建子为天正色尚赤以夜半为朔为天统十二月地中含养物始萌芽殷以季冬建丑为地正色尚白以鸡鸣为朔为地统十三月万物始达出于地人得加功夏以孟春建寅为人正色尚黒以平旦为朔为人綂不以二月后为正者万物不齐莫适所统故必以三防之月也三正之相承若循环然孔子承周之行夏之时知继十一月正者当用十三月也暴秦继周乃以十月为岁首于三统之义何居汉武帝始改用夏正至今遵之时正令善此孔子行夏之时意也然四序之始固正于寅而厯数之原则肇于子所谓日月五星皆防于子以冬至子半为厯元者达诸千万世而不惑也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告朔之礼天子十二月明堂所居各有其所惟闰月乃居门中故字従王在门中诸侯告朔于太庙闰月则居庙门也周道既衰幽王既防天子不能班朔春秋书以讥之春秋文公六年经云闰月不告朔犹朝于庙其传曰非礼也不告朔弃时政也葢诸侯先以生羊告于庙谓之告朔后以礼祭宗庙谓之朝庙即以此日聴视此朔之政谓之视朔朝庙小于告朔文公废其大而行其小又不视朔故曰非礼也弃时政也告朔之礼稀絶而饩羊供为具文故子贡欲去之孔子曰我爱其礼谓礼废既久庶明王复兴绍明而稽用之令上无逆天而下不违人以臻于大顺其极使隂阳和平百谷丰成太平治而王瑞至则仲尼之心也汉书载鲁厯不正以闰余一之岁为蔀首故春秋刺十一月乙亥朔日有食之于是申在辰而司厯以为在建戌史书建亥哀公十二年亦以建申流火之月为建亥而怪蛰虫之不伏也自文公闰月不告朔至此百有余年莫能正厯故子贡欲去其饩羊孔子爱其礼而着其法于春秋经曰冬十月朔日有食之传曰不书日官失之也天子有日官诸侯有日御日官居卿以底日礼也日御不失日以授百官于朝言告朔也夫曰以闰余一为蔀首者谓当以闰尽岁为蔀首未尽一岁便为蔀首失正也考襄公二十七年左氏书经十二月乙夘朔日食传十一月乙亥朔日食辰在申司厯过也再失闰矣法推是年乙夘岁十一月交○日七刻入食限朔一十一日二十四刻乙亥日夘时合朔日食以推至十二月无乙亥亦不入食限乃传是而经非也哀公十二年经书冬十二月螽季孙问诸仲尼仲尼曰丘闻之伏而后蛰者毕今火犹西流司厯过也葢言厯官失闰以戌月为亥月故火星犹西流戌九月尚温故得有螽汉书谓以建申月为建亥又称十四年置闰若长厯谓十二年当闰皆非也法推哀公十一年闰二月己夘日合朔无中气十三年闰十一月癸亥日合朔无中气是哀公十一年闰二月十三年闰十一月春秋失之故十二月两书虫仲尼觉之以为司厯过也其讥冬十月朔日食左传以为官失之者桓公十七年之日食也法推桓公十七年丙戌歳十月朔不入交不应食十一月交二十六日八十五刻入食限十一月朔六日五十九刻庚午日未时日食经书十月者乃春秋时不应闰而先闰一月以致误十一月为十月史官见其不合遂不敢书日也故孔子以爱礼存羊之意着其法于春秋以为万世日官日御之戒于戏孔子正两闰之失严春秋之法非聪明圣智达天德者其孰能知之
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坤凿度云孔子筮得旅请益于商瞿氏曰子有圣智而无位孔子泣而曰天也命也鳯鸟不来河无图至呜呼天命之也叹讫而后究易删诗正雅颂雅颂者乐之章诗得其所而后乐得其正也是哀公十一年冬孔子自卫反鲁时事夫乐也者圣人之所以感天地通神明安万民成性类者也春秋时陈公子完犇齐陈舜之后韶乐存焉孔子适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美之甚也周道始缺王泽既竭王官失业雅颂相错桑间濮上郑卫宋齐之声并出内则致疾损夀外则乱政伤民故秦穆遗戎而由余去齐人餽鲁而孔子行然乐本性情浃肌肤而臧骨髓虽经乎千载其遗风余烈尚犹不絶故孔子正之孔子删诗三百五篇曰风曰雅曰颂兹不及风者国风多不正之声庙朝所不奏即二南亦用之房中耳若不正之风特存以示鉴戒也故正乐止言雅颂夫乐昉于黄虞而备于成周雅颂之诗皆声依永律和声也厥后秦燔乐经声律几废至汉立为乐府而乐府犹诗之流也如鼔吹等为雅郊祀等为颂房中之乐等则繋之别声正声之余则有琴别声之余则有舞至于怨别仙梵等曲则逸诗之类耳此乐府继三百篇之作而其中溺音腾沸者不少也然古之诗曰歌行后之诗曰古近二体歌行主声二体主文文则工矣其如被之声乐何况其又趋而下者乎嗟乎三百篇邈矣即古乐府之声律亦失其传也悲夫
子曰行夏之时
颛帝以孟春正月为元其时正月朔旦立春五星防于天厯营室也冰冻始泮蛰虫始发鸡始三号天曰作时地曰作昌人曰作乐鸟兽万物莫不应和故颛帝圣人为厯宗也汤作殷厯不以正月朔旦立春为节更以十一月朔旦为元首下至周鲁皆従其节据正四时宜用夏时为正以承尧舜従颛帝故也孔子甞曰我欲观夏道是故之杞而不足徴也吾得夏时焉而说者以为谓夏小正之属葢取其时之正与其令之善也子思告县子曰夏数得天尧舜之所同也殷周征伐革命以应乎天因改正朔夫受禅于人者则袭其统受命于天者则革之以神其事如天道之变也至秦则以建亥为岁首于三统之义何居汉初因之至孝武改用夏时乃得其正然夫子取夏时时正令善可以作事故用之至厯数之推则必遡周正建子之天正为厯元也朱子谓夏时以斗柄初昏建寅之月为歳首若谓凡正月斗柄皆指寅而以斗柄所指为建矣不知建寅者乃寅月以寅日为建而夘则除辰则满二月以夘日为建而辰则除已则满云云非谓斗柄所指为建也斗柄初昏指寅为正月惟古为然而后不然也如今万厯年正月初昏斗柄指丑再千余年则指子久之指亥指戌日渐移而东天渐移而西一正月也斗柄厯十二辰皆可指不必寅也一寅也厯十二月斗柄皆可指此所谓歳差之数天道推迁万世可知者今之人不察厯数而犹拘故常率曰正月斗柄囘寅则胡不一仰观天象乎
尧曰咨尔舜天之厯数在尔躬舜亦以命禹
迁固史书皆曰尧复重黎之后立羲和之官厯象日月星辰其后以授舜云咨尔舜天之厯数在尔躬舜亦以命禹由是观之王者所重也然则治厯明时以续帝王之统后世不可视为缓图矣
孟子考
孟子曰七八月之间旱
孙奭云周以子月为正夏以寅月为正是知周之七八月即夏之五六月朱子之注是也
孟子对齐宣王曰景公召太师曰为我作君臣相説之乐葢徴招角招是也
乐有五声宫土音其数八十一其声重而尊君之象也宫乱则荒其君骄商金音三分徴益一以生其数七十二以浊次宫犹臣次君臣之象也商乱则诐其官壊角木音三分羽益一以生其数六十四以其清浊中人之象也角乱则忧其人怨徴火音三分宫去一以生其数五十四以其清事之象也徴乱则哀其事隳羽水音三分商去一以生其数四十八以其最清物之象也羽乱则危其财匮宫数八十一宫弦最大即用八十一丝余以次而降徴招角招乐章之名也葢徴以为事角以为民皆以韶名者亦舜作歌以康庶事鼓琴以阜民财之意也韶乐在齐故以韶名
天时不如地利
天时谓时日支干五行孤虚王相之属也如春属木甲乙木生丙丁火是木王而火相王取旺义相辅义王之次也金至此则衰而孤无辅助之义即四废也水为母木为子子实则母虚水至此则虚矣余仿此昔周武王犯嵗星以伐商魏太祖以甲子日破慕容皆天时也且天时亦多矣若布防灼迎日计月望云占风观星气以察吉凶以明利害不一而足也然于厯象有闗焉七政之躔度失次将有以枵为星纪以甲子为乙丑者以占胜负不亦舛乎信厯之不可不及时正也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前汉律厯志云十二律黄帝之所作也黄帝使伶伦自大夏之西昆仑之隂取竹之嶰谷生其窍厚均者断两节间而吹之以为黄钟之宫制十二筩以聴鳯之鸣其雄鸣六防鸣亦六比黄钟之宫而皆可以生之是谓律本律十有二阳六为律阴六为吕律以统气类物曰黄钟大蔟姑洗蕤宾夷则无射吕以旅阳宣气曰大吕夹钟仲吕林钟南吕应钟以此律吕节五音之上下五音宫商角徴羽也声之长而浊者为宫以渐而清且短则为商为角为徴为羽葢以三分损益隔八相生十二律旋相为宫尚书所云律和声是也以律配厯则黄钟为子为冬至而大吕为丑为大寒以次推之耳详见别简嵗十一月徒杠成十二月舆梁成
周十一月夏九月建戌之月周十二月夏十月建亥之月也夏令曰九月除道十月成梁营室之中土功其始曰营室中若谓营室十月昏中宜兴土功者不知十月营室昏中古时则然而嗣后不然也如今万厯己亥嵗法推天正冬至四十一日夜半日度箕四度是仲冬日在箕四度昏室十一度旦轸七度以步孟冬小雪十月中日在房昏虚中旦张中夫古十月室昏中而今则虚昏中久之天日渐移凡二十八宿十月皆可昏中一室星厯十二月皆可昏中此推步之术万世可知者也天之髙也星辰之逺也苟求其故千嵗之日至可坐而致也
众星二十八宿丽天不动者为经金木水火土有迟速顺逆者为纬皆星也辰以日月所防分周天之度为十二次子枵丑星纪寅析木夘大火辰夀星巳鹑尾午鹑火未鹑首申实沈酉大梁戌降娄亥娵訾是也上古天正甲子朔夜半冬至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皆防于子为厯元乃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时正初刻无余分也若以今厯推之建寅为正月则甲子月乃年前癸亥嵗十一月安得甲子年有甲子月葢古以年前十一月为歳首自天正推之也大都一朞之数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而其小余差法有消长之不同焉自昔歳差不明至授时始密其法以测景为寔而去积年日法于不用葢歳差随测随变日法摠数耳安能一之若积年乃汉唐以来由今遡古逆推而上至几亿万年见其七曜皆防于子也遂定曰厯元殊不知目前嵗周之分秒且未必确而何以遡上古试演之将来不数载而即差矣何论章蔀纪元此积年之弊従古一辙也故惟测景观象以正厯元以古之日至考今之日至俾歳差分秒上下契合然后日至一定而月朔之増减五纬之伏见皆禀于日者各得其所而天下之能事毕矣故孟子论日至而以天之髙星辰之逺尽焉至哉言乎考日至之术详见别简
孔子曰天无二日
天无二日淮南子乃谓尧时十日并出使羿射之夫羿人耳安得射日此妄诞之言也然天有数日则有之史载晋愍帝建兴二年三日相承出于西方而东行五年正月庚子三日并照虹蜺弥天三四五六日俱出并争丁巳亦如其数梁元帝承圣元年十一月丙子有两日俱见唐太宗贞观初突厥有五日并照僖宗干符六年十一月丙辰朔有两日并出而鬭三日乃不见鬭者离而复合也后周显德七年正月癸夘日既出其下复有一日相掩黑光摩荡久之眞宗景德元年十二月甲辰日有二影如三日状元顺帝至正十六年三月有两日相荡若然则天有二日矣然非真日也观其曰相承曰相掩曰摩荡曰影状曰离而复合则皆日光之映分而为三五顷之旋复其常仍一日耳何也即厯数之推千嵗日躔俱有定度可知日之无两也故曰天无二日伊尹相汤以王于天下汤崩太丁未立外丙二年仲壬四年太甲颠覆汤之典刑
史记曰汤在位十有三祀而崩太子太丁蚤卒次子外丙立二年仲壬立四年崩太丁之子太甲立大纪曰成汤生子太丁蚤卒太丁子曰太甲为世嫡孙以伊尹为太保汤崩伊尹奉太甲即位成汤于亳北程子曰古人谓嵗为年汤崩时外丙方二嵗仲壬方四嵗惟太甲差长故立之也或又曰外丙仲壬亦太丁子也四说不同未知孰是今以意度之太丁之蚤卒与否外丙仲壬之曽立与否外丙仲壬之为太丁弟或子与否外丙之方二嵗仲壬之方四嵗与否皆不可考但夏商家天下以来皆立嫡以殷世考之自三宗及祖乙祖甲皆立子其立弟者沃丁耳必有所不得已也然遂生乱公仪仲子舍孙而立子言偃问曰礼欤孔子曰否立孙夫孔子殷人也宜知先王之故矣而不以立弟为是况大纪载太甲为汤世嫡孙汤立伊尹为太保以保嫡孙汤甫崩而伊尹即葬汤奉太甲即位若立外丙仲壬伊尹保嫡孙之义谓何何大纪并无一言及外丙仲壬也李淳风推帝王世数邵康节推皇极经世并无外丙仲壬名世従古推厯代纪年诸家不一而足相传至今司天氏亦并无外丙仲壬名世俱云成汤乙未年即位在位十三年丁未年崩太甲戊申年即位在位三十三年庚辰年崩下接沃丁辛巳年即位此以厯考之并无外丙仲壬二君纪年若于汤之下益以二君之六年则羡而不合矣又考之尚书太甲篇云先王顾諟天之明命惟尹躬克左右厥辟宅师肆嗣王丕承基绪王拜手稽首曰予既往背师保之训夫伊尹称太甲为嗣王承先王成汤之基绪并不言及二君而太甲称背伊尹师保之训则成汤之立伊尹为太保以保嫡孙而汤崩太甲即嗣位承绪也明矣大纪所载为是也然竹书纪年乃亦有外丙二年仲壬四年年号抑又何也刘贶谓竹书序诸侯皆举谥号録事皆按春秋经传而为乃后人追修非当时正史虽然终为疑窦
尔雅考
太嵗在甲曰阏逢在乙曰旃在丙曰柔兆在丁曰强圉在戊曰着雍在己曰屠维在庚曰上章在辛曰重光在壬曰黓在癸曰昭阳太嵗在寅曰摄提格在夘曰单阏在辰曰执徐在巳曰大荒落在午曰敦牂在未曰协洽在申曰涒滩在酉曰作噩在戌曰阉茂在亥曰大渊献在子曰困敦在丑曰赤奋若月在甲曰毕在乙曰橘在丙曰修在丁曰圉在戊曰厉在己曰则在庚曰窒在辛曰塞在壬曰终在癸曰极正月为陬二月为如三月为寎四月为余五月为臯六月为且七月为相八月为壮九月为十月为阳十一月为辜十二月为涂夀星角亢也天根氐也天驷房也大辰房心尾也大火谓之大辰析木谓之津箕斗之间汉津也星纪斗牵牛也枵虚也颛顼之虚虚也北陆虚也营室谓之定娵訾之口营室东壁也降娄奎娄也大梁昴也西陆昴也浊谓之毕咮谓之栁栁鹑火也北极谓之北辰河鼔谓之牵牛明星谓之启明彗星为欃枪奔星为彴约
性理附
周子曰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隂阳变隂合而生水火木金上五气顺布四时行焉夫曰水火木金土者洪范之序也曰五气顺四时行者厯数气朔之序也
张子正论恒星不动繋乎天运旋而不穷日月五星逆天而行并包乎地金水附日而行皆是若云镇星地类亦不纯繋乎地夫镇虽土乃在天之星与繋地不繋地何关
张子论月受日光交则光为之食是也至集释所谓日月交防一在角亢一在奎娄日月常食于此仲康时辰弗集于房则又不在角亢之间则非矣日月行黄道内南北四十八度东西三百六十五度有竒天首天尾如丝之织何度不交何宿不食而乃谓常食于奎娄角亢且以一房宿之食而疑不在角亢之间何其谬也邵子皇极经世书一元十二防一防三十运一运十二世一世三十年摠计一元十二万九千六百年分十二限前六限为长后六限为消日一大运而进六日月一大运而退六日以为闰差故有三百六十六日又云一歳之中六隂六阳三年三十六日故三歳一闰五年六十日故五歳再闰葢言一嵗之中于常数退六日为隂进六日为阳一年共十二日三年三十六日成一闰五年六十日成二闰此邵子就成数约言天地消息之大数未悉其分秒也夫一朞三百六十五日有竒而邵子但曰三百六十六日气盈朔虚各五日有竒共十日有竒而邵子但曰退六日进六日共十二日一闰再闰各有日下不及全数之分秒而邵子但曰三十六日六十日此俱就成数约言之如孔子之论易所谓揲四以象四时归竒以象闰三百六十当期之日云然而并未详及厯数之分秒也厯数之分秒随时各异须以测验得之古厯测验未精所以厯代皆疎至祖冲之与郭守敬以表测天乃得其数继此随时测验以合天道乃为真耳故易曰泽火革君子以治厯明时革之言改治厯革之大者也后人不知此义遂有谓以三百六十年差三六之数为消长者有谓以先天九十一年却一度中天九十年却一度后天八十一年却一度为消长者俱附为邵子之嵗差不直于歴不协而且无当于尧夫之本文
朱子易学啓一卦变六十四卦六十四卦变四千九十六卦方图圆图以干兑离震巽坎艮坤错综相演其数皆易知也而律厯之配合在焉其大衍揲筮之义则详见周易考
蔡季通律吕新书详见律吕考
朱子论合朔之时日月之东西虽同在一度而月道之南北或差逺于日则不蚀或南北虽亦相近而日在内月在外则不蚀正如一人秉烛一人执扇相交而过一人自内观之其两人相去差逺则虽扇在内烛在外而扇不能掩烛或秉烛者在内而执扇者在外则虽近而扇亦不能掩烛此论似是而非夫曰日月东西虽同度而月道南北差逺于日如秉烛执扇差逺则不能掩而不食是也其曰南北虽相近而日在内月在外则不蚀如秉烛在内执扇在外虽近扇不掩烛则非矣葢扇譬则月也烛譬则日也烛日在内扇月在外无论逺近自然不掩然而日无在内之理何则天在外日在天内月又在日内一定之体也则岂有日在内而月反在外者耶以此喻蚀不相矣
程子曰洛下闳作厯言数百年后当差一日何承天立差法以所差摊在所厯之年看嵗差几分后亦不定独邵尧夫差法冠絶古今于日月交感之际以隂阳亏盈求之遂不差今以厯考之従古嵗差多不过八九十年差一日未有数百年方差一日者洛下闳造太初厯曰造厯后八百嵗当差一日必有圣人正之此妄言也何承天以百年差一日亦失之过后之作厯者渐次减之颇合天数然皆以圭晷寔测乃得其真也至于尧夫则但以成数约言消长之法未曽立嵗差之分秒夫既无差法则冠絶之妙隐而未发耳
蔡季通言天运行度其行之差处亦是常定其言是也朱子谓古厯法疎阔而差少今厯愈密而愈差譬之两手量卓界限濶则差少界限密则愈差又言康节厯十二万九千六百分今厯只是万分他如何肯用十二万分殊不知古厯疎阔其差逺甚以后渐密渐近愈密方亲此厯代以来厯数之可考者也考康节未尝以十二万九千六百分为嵗差今厯亦未以万分为嵗差其曰万分者乃以一日分为万分也一日万分十二万余年乃四千余万分分岂止十二万分耶
濳室陈氏论厯数止是司天家所传大槩之数其分秒亦未详
朱子曰月体常圆无阙但受日光为明晦日则月与日相叠初三方渐渐离去人在下侧看见其光阙至望则月日相对人在中间正看则其光圆是也
朱子谓月中桂树蛙兎之传其惑久矣其中微黒之处乃山河大地之影足破千古之疑其言似乎有理但出佛家言未得其实縦属有理阙之可也
朱子论望月与日正对月为暗虚所射故蚀虽是阳胜隂毕竟不好若隂有退避之意则不相敌而不食矣考従古日月交食有一定之行度无退避不食之说朱子论北极在紫防者为枢常居其所若太防之在翼天市之在尾摄提之在亢各与其宿同其运行是也张横渠言日月五星亦随天转如二十八宿随天而定皆有光芒五星逆行而动无光芒似是而非也葢二十八宿皆丽于天左旋随天转大星乃有芒七政皆逆行五星甚大乌得无芒
朱子谓北辰傍一小星谓之极近辰也动其说是邵子曰厯不能无差今之学厯者但知厯法不知厯理能布筭者落下闳也能推步者公石公也落下闳但知厯法扬雄知厯法又知厯理朱子曰冬至起牵牛一度右行周十二次尽斗二十六度复还牵牛之一度而厯更矣牵牛火位星纪水位日月交防于此泽中有火之象也此上元太初起厯之元在卦气为三月太准之此言皆非也石之术不传亡论已落下闳以四分布厯疎阔太甚非知厯法者若扬雄则不知厯法亦不知厯理考扬雄太本于卦气卦气出于易纬图与周易乾坤凿度焦赣传之京房扬子云仿之以作太太之数皆厯数也太准易易始于太极始于浑仪易以一生二二生四四生八八八六十四极之三百八十四葢对待言之也以一生三三生九九九八十一极之七百二十九葢犄角言之也首准卦賛准爻测准象准其体冲准序卦错准杂卦数准说卦文准文言攡莹准系辞准其文阳萌黄宫信在其中卦起中孚律起黄钟度起牵牛周象复应七日来复以合太初厯十一月朔旦冬至无余分之首賛皆本五行自中而周以至于养中为一水周为二火礥为三木闲为四金少为五土戾又为六水上又为七火干又为八木又为九金自羡而起又为一水以至于养凡八十一首始于十八终于五十四并始终策半之为泰中泰中之数三十有六以律七百二十九賛凡二万六千二百四十四策为太积七十二策为一日凡三百六十四日有半踦满焉以合嵗之日而律厯行故自子至辰自辰至申自申至子冠之以甲而章防统元与月蚀俱没之道也故察龙虎之文观鸟之理巡乘六甲与斗相逢以莹方州部家一辟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其以为律吕三分损益隔八相生子午之数九丑未八寅申七夘酉六辰戌五巳亥四律四十二吕三十六凡七十八甲己之数九乙庚八丙辛七丁壬六戊癸五声生于日律生于辰声律相协而八音生月遄而日湛五生不相殄乃相继不相逆乃相治日不南不北则无冬夏月不徃不来则望晦不成圣人察乎朓侧匿之变而律乎日月雄雌之序然后为鬼神神游乎六宗上连下连神明不穷故有宗祖者称乎孝序君臣者称乎忠寳告大训此太之防也于戏果若而言大哉也斯其至矣谁得而訾议之然而皆非也卦气出易纬即稽览图谓孔子所作至六国时始出然非孔子所作后人伪为之者周易乾坤凿度与先天乾坤凿度不同先天为上古先文周易凿度亦假孔子之言后人伪为之也焦京衍卦气以卦直日配公侯卿大夫而六日七分之说生焉易凿度称孔子曰太易者未见气也故曰浑沦易变而为一一变而为七七变而为九卦当嵗爻当月策当日日辰生音律中孚为阳贞于十一月厯以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为一嵗归于大周太曰驯乎浑行无穷正象天隂阳防叅浑浑天也防三三而为九也首名中阳气濳萌于黄宫信无不在乎中言土为宫位中央其色黄冬至生于子行属水水色立为天在黄中故卦气起中孚信在其中自一而三而九而八十一合公卿诸数皆凿度所谓浑沦中孚阳贞一变为九比象公卿之说也太冬至日起牛应中孚七日来复周象复应太初甲子朔旦冬至无余分以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积数以元除尽即凿度中孚贞于十一月斗分四分日之一归于大周律厯相得之説也不知太极生两仪隂阳对待其数乃成大易言之巳悉何必专用九九之竒数以为谓冬至牛一度应中孚六日七分为七日来复之数应周象复周时冬至在牛宿然冬至日起牛一度惟周时为然下而汉唐冬至日在斗至今冬至日在箕千万世皆不同岂周象复雄乃以牛为复卦为周象复为太起厯之秘妙可乎冬至起牵牛既非一定之数则朱子所谓至起牵牛周还牵牛而以牛火丑水为革之象无取矣厯应太初以元除尽此正太初四分法也颛顼厯用四分法乃汉儒伪为之落下闳以四分法作太初厯以天度为日度疎阔太甚一跬歩不可行太初天正朔旦无余分以法推太初元年丁丑嵗十一月壬子气朔皆有余分定朔分二十九日七十二刻得癸巳日酉时合朔冬至分五十七日六十四刻得十一月二十九日辛酉申时冬至因非至朔同日亦非无余分子以此为太第一义其原即差矣有一一一二一三二一二二二三三一三二三三合为十八防有天地人天地人之数各十八合为五十四并始于十八终于五十四为七十二半之三十六为泰中以律法七百二十九賛乘之而生二万六千二百四十四策为太积七十二防为一日凡三百六十四日半即自中至养之数也以揆厯度不周颛顼太初二厯四分日之三故虚嬴分为二賛以满数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故之有踦满犹嵗之有闰月满二賛以合嵗之日而律厯行葢以厯之全数凡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今每首九賛二賛当一昼夜合八十一首之賛七百二十九仅足当三百六十四日半外增一踦賛属水以当半日又立一嬴賛属火以当四分日之一共足七十五刻强名曰闰以成三百六十五日余二十五刻为四分日之一之数为嵗尽于亥及子复生故曰岁数足则年安寜不足为恙而年病以十九年七闰为天之偿其病也曰自子而辰而申而子冠之以甲章防统元与月蚀俱没者太初上元正月甲子朔旦冬至无余分后千五百三十九嵗甲辰朔旦冬至无余分又千五百三十九嵗甲申朔旦冬至无余分又千五百三十九岁复得甲子朔旦冬至无余分十九岁为一章二十七章五百一十三歳为一防防者日月交防一终也八十一章千五百三十九歳冠之以甲従甲子至甲辰甲辰至甲申甲申复至甲子凡四千六百一十七歳为一元元有三统统有三防防有二十七章九防二百四十三章置一元之数以章防三统凡九防统数除之没尽一章闰分尽一防月食尽一统朔分尽一元六甲尽之道乃原与太初相应亦有颛顼之厯焉雄推至此以为不知此数皆汉厯志所载太初四分厯累推之数也且二賛补数以为闰余夫四分原属乖舛而雄强名二賛以合闰数临川呉氏以为劳且拙诚然矣龙虎鸟四时四神也日行乘六甲厯四时周而复始以成歳事日右斗左日周而复逢斗分小则为一年大则为一元皆四分数也以莹三方九州二十七部八十一家而一辟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寔象之皆一三九之数以治律吕亦一三九之数黄钟起于子天之一故参子之一于丑为三参丑之三于寅为九参寅之九于夘爲二十七参夘之二十七于辰爲八十一参辰之八十一于巳为二百四十三参巳之二百四十三于午为七百二十九由午以及未申酉戌亥则得十七万七千一百四十七三分损益隔八相生之数在焉皆汉律厯志之旧文也其论隂阳数也曰子午九丑未八寅申七夘酉六辰戌五巳亥四葢以黄钟起子为十一月干始初九午为五月子宫之冲也故数俱九以子丑寅夘辰巳月对午未申酉戌亥月分九八七六五四之数皆以对冲言也阳属律九七五而倍之故四十二隂属吕八六四而倍之故三十六并律吕之数得七十八子之数九甲为子干巳为甲妃甲与巳合故随子称九丑数八乙丑之干妃为庚随丑称八丙辛丁壬戊癸之数亦如之五声生于十日甲乙角也丙丁徴也戊己宫也庚辛商也壬癸羽也十二律生于十二辰子黄钟至亥仲吕也而金石丝竹匏土革木之八音生此声律之数人皆知之者月遄疾而日湛舒五行相生不相殄絶五行相克不相忤逆相继为父子相治为君臣日南北以运四时月徃来以成晦朔故圣人察朓侧匿之变而律日雄月雌徃来之序斯为神子之孝父臣之忠君大训在焉夫惟圣人能律斯为神为忠孝扬雄能律岂不圣神忠孝然而晦月见而朓朔月见而侧匿皆四分步厯之误朔非其朔晦非其晦非圣人所律之神也四分失气朔分秒之差无盈缩迟疾之序臣子之支派紊乱不明而何以事君父圣神忠孝无一可者而称曰之言渊也妙也渊则不滞妙则当可而四分亡是也昔人谓问扬雄竒字乃若竒字则有之如北冬东春南夏西秋仍复于北之义以罔直酋防之字当之考古尧舜周孔诸大圣何尝作此竒字雄甚者幽摉艰字结撰澁文令人骇目视为竒而雄且解嘲谓非尚白然其实无他竒也况易道广大孔子末年学易始继三圣以卒大业雄何人斯而敢于抄冩太初更名太准易体准易文系籍圣贤侮弄造化岂非妄作愚故曰扬雄不知厯法亦不知厯理者也昌黎不知而尊为圣人之徒平子不知而拟为五经之书君山不知而叹以絶伦君实不知而为之诠释乃邵康节以明理之儒亦惑其说亟称落下闳改颛帝厯为太初扬子云准太初厯为太而曰太知天地之心殊不知颛帝太初太皆四分之误也邵子论闰亦曰十九年七闰无余分则即太初一章闰分尽以至一元六甲尽皆无余分之说然据四分筭则无余分而四分疎阔不可以为厯以密合法筭则推之万亿年犹有余分也十九年云乎哉善乎刘歆曰太用覆酱瓿何承天曰扬雄采三统四分之疎阔为太不知而妄言程子曰太本要明易却晦于易真屋下架屋床上叠床亦赘矣杨山曰子云作太只据他立名便不是既定却三方九州二十七部八十一家不知如何相错的朱子曰圣人说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甚简易太以三数乘之皆筭不着便零星补凑的甚拙支离不成物事太准焦延夀卦气焦延夀也不成物事今时沈蛟门曰太以牵牛起冬至上施徃古则失之于枵下施今兹则失之于龙尾安在为考之混元而巳生穷之天地之委而不可亡耶又曰圣人所谓象时象闰当朞之日曰象曰当适相应防之词耳此乃观易于既画之妙而非谓易之所由作也如经言三百六十止举其槩岂一一宻合哉其言则皆是大都羲文周孔四圣之易与天为一而后之言易者如包元凖火珠林以三十六数拟易关朗凖易数以七百二十治厯蔡季通凖洪范以九九之数演皇极司马君实凖河图以七十蓍作濳虚非不亦合象数然以视四圣悉赘疣也则亦无庸为矣
程子曰日月一也岂有日髙于月之理月不下日与日正相对故食斯言非也日髙于月月由下而过月体掩日掩几分则食几分掩尽则食既非日月正相对而食也
朱子曰长庚水星啓明金星金在日西日将出则东见水在日东日将没则西见斯言非也长庚啓明皆金星也先日而东见为啓明后日而西见为长庚皆一星也金水皆附日而行水亦有时而先日东见后日西见但其去日之度水近而金逺耳
濳室陈氏曰上元太初四千六百十七歳巳尽都无丝髪余是十一月甲子夜半冬至汉元封七年适当其时故定厯元此太初太四分之説也而岂知其有余分乎
古今律厯考卷八
<子部,天文算法类,推步之属,古今律历考>
钦定四库全书
古今律厯考巻九 明 邢云路 撰歴代一
歴代考
皇帝纪
太昊伏羲氏继天而王为百王先首徳始于木故为帝太昊作罔罟以田渔取羲牲故号庖牺氏作五运二十四气以支干配十二辰六甲而天道周矣作荒乐歌扶徕咏罔罟以镇天下之人命曰立基斵桐为琴绳丝为弦弦二十有七命曰离徽以合天人之和絙桑为三十六弦之瑟以修身理性反其天真而乐音自是兴焉干凿度曰上古圣庖牺氏颐乾道浩大以天门为名干训健壮健不息日行一度凿者开也圣人凿开天路断气为二縁物成三天地之道不□轮薄不息以启三光变文为字变气为易画卦为象象成设位【古文天字】【古□地字】【风字】【山字】【水字】【火字】【雷字】【泽字】干为天门坤为人门巽为风门亦为地户艮为鬼防门庖牺氏画四象立四隅以定羣物发生门而后立四正四正者定气【即分至四正气】一日月出没二隂阳交争三天地德四正月坎水日离火雷震木日月出入门日出震月入于震泽金兑日月徃来门月出泽日入于泽天数二十五地数三十天地合和数五十五所用法古四十九六而不用驱之六虚坤凿度曰制灵经曰天有九道【日月经厯之道】坤有四防【象化气成】乾坤在道日月相将
山坟伏牺皇筞辞皇曰命子英居我潜龙之位主我隂阳甲厯咨于四方潜龙昊英氏进厯于君厯起甲寅皇乃鸠众升传敎台咨告于民俾知甲厯日月岁时自兹始炎帝神农氏以火承木故为炎帝敎民耕农故号神农氏分八节以始农功作乐名扶持亦名下谋
气坟神农氏政典皇曰正天时时正惟四乱时不植气正惟和气乱作疠嗟尔有官咸若我辞黄帝有熊氏以土承火故为土德始垂衣裳有轩冕之服故号轩辕氏黄帝创受河图设灵台使羲和占日常仪占月鬼臾蓲占星伶伦造律吕大挠作甲子首作筭数容成综此六术以考气运定纳音天以六节地以五制司天气者六期为备终地纪者五岁为周五六合者三十岁七百二十气为一纪六十岁千四百四十为一周于是有天地神祗物类之官是谓五官各司其序作盖天以象天形起消息察发敛以作调厯岁纪甲寅日起甲子是岁己酉朔旦日南至而获神策宝鼎焉乃迎日推策造十六神厯置闰设蔀时惠而辰从律度量衡由是而成民以是能有信神以是能有明德民神异业敬而不凟故神降之嘉生民以物享灾祸不生所求不匮命伶伦自大夏之西昆仑之隂取竹于嶰谿之谷以生空窍厚匀者断两节间吹之以为黄钟之宫制十二筩以听鳯凰之鸣其雄鸣六雌鸣亦六生六律六吕半之为清声倍之为缓声三分损益还相为宫以配十二月以立宫商角徴羽之声作五钟青曰大音赤曰重心黄曰洒池黒曰常白曰景钟作咸池之乐以张于洞庭之野言其德象池水周遍也【唐至德二年洞庭侧有穿地得古钟有古篆文黄帝时乐器】形坟轩辕氏政典皇曰岐伯天师尔司日月星辰隂阳厯数尔正尔考无有差贷先时者杀不及时者杀尔惟戒哉
少昊金天氏承土以金德王故号金天氏鳯鸟适至因以鸟纪官鳯鸟氏为厯正鸟氏司分伯赵氏司至青鸟氏司啓丹鸟氏司闭作大渊之乐以谐神人和上下颛顼高阳氏承金以水德王以少昊之四子重为木正曰勾芒该为金正曰蓐收修熈皆代为水正曰防又以炎帝之子勾龙为土正而帝之孙黎为火正曰祝融分治五方是为五官因少昊氏衰九黎乱德家为巫史民凟于祀乃命南正重勾芒司天以属神北正黎祝融司地以属民使复旧常无相侵凟是谓絶地天通始为仪制验其盈虚升降制厯正以孟春是岁正月己丑朔旦立春五星会于营室是为厯宗命飞龙氏会八风之音作承灵之乐名曰六茎茎根也谓泽及根荄也帝喾高辛氏承水以木德王式序三辰命咸黒作六英之乐六英言天地四时之英华也厯日月而迎送之帝尧陶唐氏承木以火德王因三苖服九黎之德二官咸废厥职闰余乖次孟陬殄灭摄提无纪厯数失序乃复育重黎之后羲氏和氏命作浑仪厯象日月星辰置闰成岁敬授人时名朞曰载年耆禅舜曰天之厯数在尔躬舜摄政在璿玑玉衡以齐七政取北斗第二星名璇第三星名玑第五星名衡之义即尧浑仪王蕃云浑天仪者羲和之旧器也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俱详见尚书考中
尧命防作大章之乐大章章之也谓帝德显暴也重黎欲益求人舜曰一防足矣舜造五弦琴歌南风之诗九叙惟歌作箾韶九成之乐韶之言绍谓继绍唐尧也是时十日并出尧使羿缴大风于青邱之泽上射十日此淮南子妄诞之言也羿人耳安能射日然天有数日则有之歴代日有二三或数者每书之史册皆其日光之映非真日也然旋复其常仍一日耳何也即厯数之推千岁日躔的有定度以斯知日之无二也
帝舜有虞氏承尧以土德王让天下于禹
三王纪
伯禹夏后氏承舜以金德王改载曰岁颛顼以来尧舜皆用寅正禹因之故称夏后氏得人统孔子曰我欲观夏道吾得夏时焉郑康成云夏四时之书也其书存者有小正大戴礼有夏小正一篇盖戴德取以为正也其时正令善后世遵用之大禹声为律以五音听治作大夏乐夏大也言能大尧舜之德也
仲康时辰弗集于房详见尚书考中
成汤革夏命承夏以水德王号曰商亦曰殷以建丑之月为岁首得地统改岁为祀作殷厯然殷虽改正其编年纪事则仍用夏时祷于桑林而雨岁则大熟作桑林之乐名大护护之言救谓去虐救民也
周武王承殷以木德王因纣作滛乐防其甲子诛之乃以建子之月为岁首得天统改祀为年作周厯周建子则以子月为正月不用夏时矣吹律听声作大武乐象武功也周公作鲁厯
传曰火出于夏为三月于商为四月于周为五月盖夏建寅三月而火出于辰五月而火中于午七月而火流于申十月而火伏于亥商周以次推之是矣然火出之昔时则然而后不然也天星渐移厯周岁火皆可居则岁差易之非一定矣
六厯者黄帝调厯颛帝厯夏厯殷厯周厯鲁厯是为六厯后厯代十一更年五千加以太初三统厯为七厯汉末集七厯以考春秋夏周厯与汉艺文志所记不同故更名真夏厯真周厯夫既曰真则必有伪杜预作长厯谓周衰世乱学者莫得其真所传古厯未必是时王之术也预以长厯验春秋日食之数而知三统之最疎盖春秋日食三十六以三统推之止得一食之数姜岌又并夏厯真夏厯周厯真周厯得十三十四食之数其真夏厯真周厯止得一食之数与三统厯同岂其真者反不及非真者欤岌以七厯考古今交防信无其验皆由斗分疎之所致宋书议周汉之际畴人丧业曲技竞设图纬实繁或借帝王以崇其大或假名圣贤以神其説是以谶记多虚桓谭知其矫妄古厯舛杂杜预疑其非真按五纪论黄帝厯有四法颛顼夏周竝有二术诡异纷然孰识其正颛顼厯元在乙卯而命厯序云在甲寅夏厯七曜西行特违众法汉人以为后人所造殷厯日法九百四十而干凿度云殷厯以八十一为日法春秋书日食朔二十六其所据厯非周则鲁以周厯检之失二十五鲁厯检之失十三诸凡如此是尚可以为厯也乎大都六家之厯率皆六国及秦时汉初人所造六术斗分并同四分四分之法其分太多率皆后天以步朔日或差二日三日上不可检于春秋下不验于汉魏其非三代以前之厯明甚及考四分之法终汉之世皆同或者汉人欲实已四分之真故假作六厯以古附今未可知也不然岂有帝王制厯而一槩疎阔至此耶
汉书称武王元年一月戊午师渡于孟津明日己未冬至至庚申二月朔日也四日癸亥夜陈五日甲子昧爽而合以授时推武王元年己卯岁距元至元辛巳二千四百二年中积八十七万七千三百一十八日二十四刻九十八分天正冬至五十六日八十一刻得庚申日戌初一刻冬至一月子月定朔二十九日九十四刻癸巳日亥时合朔以歩至二月丑月定朔五十九日五十七刻癸亥日未时合朔则二月一日癸亥二日甲子也以是知武王于一月二十六日戊午渡孟津二十七日己未二十八日庚申冬至大尽二月一日癸亥至商郊二日甲子伐商非己未冬至亦非二月庚申朔也盖汉厯斗分太多故推冬至差一日推朔差三日
考太公六韬太公告武王曰律管十二其音有五宫商角徴羽也以天清浄无隂云风夜半遣轻骑徃至敌人之垒去九百歩外徧持律管当耳大呼惊之有声应管其来甚微角声应管当以白虎徴声应管当以武商声应管当以朱雀羽声应管当以勾陈五管声尽不应者宫也当以青龙此五行之符佐胜之徴也微妙之音皆有外敌人惊动则听之闻枹鼓之音者角也见火光者徴也闻金铁矛防之音者商也闻人啸呼之音者羽也寂寞无闻者宫也此五音者声色之符也由是观之律音通于兵法
周礼冯相氏掌十有二岁十有二月十有二辰十日二十有八星之位辨其叙事以防天位冬夏致日春秋致月以辨四时之叙保章氏掌天星以志星辰日月之变动以观天下之迁辨其吉凶以星土辨九州之地所封封域皆有分星以观妖祥以十有二岁之相观天下之妖祥以五云之物辨吉凶水旱降丰荒之祲象以十有二风察天地之和命乖别之妖祥凡此五物者以诏救政访序事
大司乐掌成均之灋以治建国之学政而合国之子弟焉凡有道者有德者使敎焉以乐德敎国子中和祗庸孝友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诵言语以乐舞敎国子舞云门大巻大咸大防大夏大濩大武以六律六同五声八音六舞大合乐以致鬼神示以和邦国以谐万民以安宾客以悦逺人以作动物乃分乐而序之以祭以享以祀乃奏黄钟歌大吕舞云门以祀天神乃奏太蔟歌应钟舞咸池以祭地示乃奏姑洗歌南吕舞大防以祀四望乃奏蕤宾歌函钟舞大夏以祭山川乃奏夷则歌小吕舞大濩以享先妣乃奏无射歌夹钟舞大武以享先祖凡六乐者文之以五声播之以八音凡六乐者一变而致羽物及山川之示再变而致臝物及山林之示三变而致鳞物及邱陵之示四变而致毛物及坟衍之示五变而致介物及土示六变而致象物及天神凡乐圜钟为宫黄钟为角太蔟为征姑洗为羽雷鼔雷鼗孤竹之管云和之琴瑟云门之舞冬日至于地上之圜邱奏之若乐六变则天神皆降可得而礼矣凡乐函钟为宫太蔟为角姑洗为徴南吕为羽灵鼓灵鼗孙竹之管空桑之琴瑟咸池之舞夏日至于泽中之方邱奏之若乐八变则地示皆出可得而礼矣凡乐黄钟为宫大吕为角太蔟为徴应钟为羽路鼓路鼗隂竹之管龙门之琴瑟九德之歌九防之舞于宗庙中奏之若乐九变则人鬼可得而礼矣
周公摄政四年以土圭之灋测土深正日景以求地中日南则景短多暑日北则景长多寒日东则景夕多风日西则景朝多隂日至之景尺有五寸谓之地中天地之所合也四时之所交也风之所会也隂阳之所和也然则百物阜安乃建王国焉制其畿方千里而封树之此就四方测景以求地中也南近日则景短而暑北逺日则景长而寒东近海故景夕多风西近山故景朝多隂故必求南北之中而复求东西之中然后当东西南北各九十一度之中春秋分昼夜各五十刻夏至日在嵩高之南十二度南戴日下表南表北皆无景在今之交广周公于洛阳天地之中立八尺之表以测夏至日景尺有五寸测冬至日景一丈三尺有竒乃建王国于中故曰南望三涂北望岳鄙顾瞻有河粤瞻洛伊是也后之测日景者取则焉
汉书称武王即位十一年周公摄政五年正月丁巳朔旦冬至殷厯以为六年戊午以授时推周公摄政五年乃六年庚寅岁前天正距元至元辛巳二千三百九十一年中积八十七万三千三百日三十一刻六十八分天正冬至五十四日七十四刻四十三分得戊午日未初三刻冬至日躔牛宿四度为是殷厯谓六年前天正戊午冬至同汉厯推丁巳亦犹推武王元年冬至之先天一日也若以大统推是年甲子卯初三刻冬至日躔女三度则相差六其日在天违六度余失益逺矣按国语虢公告周宣王曰防祥晨正日月底于天庙注防祥房星晨正谓立春之日晨中于午位也防事之故曰防祥底至也天庙营室谓孟春之月日月会于营室也考孟春防祥晨正日月会于营室周宣时则然久之天日渐移十二月皆可防祥辰正日月皆可会于营室非一定也如今万厯年间孟春日月会于尾昏毕中旦房中去周宣一千五百余年退天二十六度有竒矣
周幽王六年十月之交日食详见诗经考中春秋日食三十六并厯数俱详见春秋考中
单子过陈归告周定王曰辰角见而毕天根见而水涸本见而草木节解驷见而陨霜火见而清风戒寒故先王之敎曰雨毕而除道水涸而成梁草木节解而备藏陨霜而冬裘具清风至而修城郭宫室故夏令曰九月除道十月成梁其时儆曰营室之中土功其始今陈国火朝觌矣而道路若塞是废先王之敎也其能久乎九年楚子入陈注辰角角星建戌之初朝见东方寒露节气毕也天根氐亢之间也雨毕后五日天根朝见秋水始涸本氐也寒露后十日氐见草木之枝节皆理解也天驷房星建戌之中房见霜始降火心星火见霜降之后清风至所以戒人为寒备也故九月毕而除道十月水涸而成梁季秋节解农事备藏将冬陨霜冬裘具火见之后建亥之初修城郭宫室建亥小雪之中营室定星昏正于午土功乃兴今陈国十月心星辰见于晨而道茀不可行是废先王之敎也考时至事起若单子所云诸令惟周宣时为然久之各异与上防祥晨正日月底于天庙同
景王将铸无射问律于泠州鸠对曰律所以立均出度也【均均钟木长七尺有系之以均钟度钟大小清浊也】古之神瞽考中声而量之以制【神瞽古乐正知天道者死而为乐祖祭于瞽宗谓之神瞽】度律均钟百官轨仪【度律吕之长短以平其钟立百事之道法故律度量衡于是乎生】纪之以三【天地人】平之以六【六律】成于十二【十二律吕】天之道也【天之大数不过十二】夫六中之色也故名之曰黄钟【十一月曰黄钟干初九也六者天地之中天有六母地有五子十一而天地毕矣而六为中黄钟管长九寸九之为八十一故黄钟之数立焉黄中之色也钟之言阳气钟聚于下也】所以宣养六气九德也【六气隂阳风晦明九德水火金木土谷正德利用厚生十一月阳复于下物始萌于五声为宫含元处中所以徧养六气九德】由是第之【次也】二曰太蔟所以金奏赞阳岀滞也【正月曰太蔟干九二也管长八寸太蔟言阳气太蔟达于上也太蔟正声为商金奏佐阳发出滞伏也】三曰姑洗所以脩洁百物考神纳宾也【三月曰姑洗干九三也管长七寸一分姑洁洗濯考合也于正声为角是月百物脩洁故用之宗庙合致神人用之享宴可以纳宾】四曰蕤宾所以安靖神人献酬交酢也【五月曰蕤宾干九四也管长六寸三分蕤委蕤柔貌言隂气委蕤于下阳气盛长于上有似宾主故用宗庙宾客以安静神人行酬酢也酬劝酢报也】五曰夷则所以咏歌九则平民无贰也【七月曰夷则干九五也管长五寸六分夷平则法也言万物既成可法则也故可以咏歌九功之则成民之志使无疑贰】六曰无射所以宣布哲人之令德示民轨仪也【九月曰无射干上九也管长四寸八分宣徧轨道仪法也九月阳气收藏万物无射见者故可以徧布前哲之令德示民道法】为之六间以沈伏而黜散越也【六间六吕在阳律之间沈滞越扬也吕隂吕所以侣间阳律成其功滞伏之气而去散越者也】元间大吕助宣物也【十二月曰大吕坤六四也管长八寸四分隂系于阳以黄钟为主故曰元间以助阳宣物也天气始于黄钟萌而赤地受之于大吕牙而白成黄钟之功也】二间夹钟出四隙之细也【二月曰夹钟坤六五也管长七寸四分隙间也四隙四时之间气微细者春为阳中万物始生故夹钟出四时之微气】三间中吕宣中气也【四月曰中吕坤上六也管长六寸六分阳气起于中至四月宣散于外纯干用事故曰正月正月正阳之月也】四间林钟和展百事俾莫不任肃纯恪也【六月曰林钟坤初六也管长六寸林众钟聚也于正声为徴展审肃速纯大恪敬也言时务和审莫不任其职事速其功大敬其职也】五间南吕赞阳秀也【八月曰南吕坤六二也管长五寸三分于正声为羽南任也隂任阳事助阳秀发】六间应钟均利器用俾应复也【十月曰应钟坤六三也管长四寸七分应隂应阳用事万物钟聚均利百官器用皆应其礼复其常也】律吕不易无奸物也故先王贵之王曰七律者何【周有七音黄钟为宫太蔟为商姑洗为角林钟为徴南吕为羽应钟为变宫蕤宾为变徴】对曰昔武王伐殷岁在鹑火【鹑火周分野武王伐殷东行时殷之十一月戊子于夏为十月是时岁星在张张鹑火也】月在天驷【天驷房星也谓戊子日月宿房】日在析木之津【津天汉也析木其间为汉津谓戊子日日宿箕】辰在斗柄【辰日月之会斗柄斗前也谓戊子后五日得周正月癸巳朔于殷为十二月夏为十一月是日月合辰斗柄前】星在天鼋【星辰星也天鼋次名一曰枵为天鼋谓周正月朔辰星在须女伏天鼋之首武王发行二十六日戊午渡孟津距戊子三十一日二十八日庚申冬至二月一日癸亥二日甲子伐商】星与日辰之位皆在北维【星辰星辰星在须女日在析木辰在斗柄皆在北维北维北方水位也】颛顼之所建也帝喾受之【颛顼帝喾所代也帝喾周之先祖后稷所出也颛顼水德之王立于北方帝喾木德故受之于水今周亦木德当受殷之水犹帝喾之受颛顼也】我姬氏出自天鼋【姬氏周姓天鼋即枵齐之分野也周之皇妣王季之母大姜者逢伯陵之后齐女也故言出于天鼋又曰有星出于须女姜氏任氏实守其祀】及析木者有建星及牵牛焉【析木日辰所在建星在牵牛前谓从辰星所在须女天鼋之首至析木之分歴建星及牵牛皆水宿言得水类也】则我皇妣大姜之侄伯陵之后逢公之所冯神也【皇居也生曰母死曰妣大姜大王之妃王季之母姜女也女子谓昆弟之子男女皆曰侄伯陵大姜之祖有逢伯陵也逢公伯陵之后大姜之侄殷之诸侯封于齐地齐地属天鼋故祀天鼋死而配食为其神主故云冯冯依也言天鼋乃皇妣家之所冯依非但合于水木相承而已】岁之所在则我有周之分野也【岁星在鹑火鹑火周之分野岁星所在利以伐人】月之所在辰马防祥也【辰马谓房心星也心星所在大辰之次为天驷驷马也故曰辰马言月在房合于防神也祥犹象也房星晨正而防氏起故谓之防祥】我太祖后稷之所经纬也【稷播百谷故防祥后稷之所经纬也晋语曰辰以成善后稷是相】王欲合是五位三所而用之【五位岁月日星辰也三所逢公所冯神周分野所在后稷所经纬也】自鹑及驷七列也【鹑鹑火之分驷天驷在房岁月之所在从张至房七列合七宿谓张翼轸角亢氐房之位】南北之揆七同也【七同合七律也揆度也岁在鹑火午辰星在天鼋子鹑火周分野天鼋及辰水星周所出自午至子其度七同也】凡神人以数合之以声昭之【凡合神人之乐以数合之谓取其七以声昭之用律调音】数合声和然后可同也【同谓神人相应】故以七同其数而以律和其声于是乎有七律【七同其数谓七列七同七律也律和其声律有隂阳正变之声】王以二月癸亥夜陈未毕而【二月一日癸亥至牧野夜陈师未毕而】以夷则之上宫毕之【以夷则为宫声以听军声阳气在上故曰上宫】当辰辰在戍上故长夷则之上宫名之曰羽【长谓先用之也辰时也辰日月之会斗柄也当初陈之时周二月昏斗建丑而斗柄在戌上下临其时名其乐为羽羽翼其众也】所以藩屏民则也【羽之义取藩蔽民使中法则】王以黄钟之下宫布戎于牧之野【夜陈之晨旦甲子昧爽黄钟在下故曰下宫】故谓之厉所以厉六师也【名北乐为厉所以厉六军之众也】以大蔟之下宫布令于商昭显文德底纣之多辠【文文王也底致也既杀纣入商之都发号施令以昭明文王之德致纣之多辠太蔟所以赞阳出滞盖谓释箕子囚防鹿台之财发钜桥之粟也太蔟在下故曰下宫】故谓之宣所以宣三王之德也【三王大王王季文王】反及嬴内以无射之上宫布宪施舍于百姓【嬴内地名宪法也施施惠舍舍辠也无射所以宣布哲人之令德示民轨仪无射在上故曰上宫】故谓之嬴乱所以优柔容民也【乱治也】伐商之岁日月辰所在亦惟其时则然久亦各异与防祥晨正同
晋文公在翟十二年行过五鹿乞食于野人野人举块以与之公怒将鞭之子犯曰天赐也民以土服又何求焉天事必象十有二年必获此土岁在寿星及鹑尾其有此土乎【岁在寿星谓得块之岁鲁僖十六年后十一年岁在鹑尾必有此五鹿地鲁僖二十七年岁在鹑尾二十八年岁复在寿星晋文公伐卫】天以命矣复于寿星必获诸侯【岁复在寿星谓鲁僖二十八年是岁四月文公败楚师合诸侯于践土五月献俘于王王策命为侯】天之道也【天之大数不过于二】
董因迎晋文公于河公问焉曰吾其济乎对曰岁在大梁将集天行元年始受实沈之星也【岁在大梁谓鲁僖二十三年言公得成天道也公以辰出晋祖唐叔所以封也而以参入晋星也元年谓文公即位之年鲁僖二十四年岁星去大梁在实沈之次受受于大梁也】实沈之虚晋人是居所以兴也今君当之无不济矣君之行也岁在大火大火阏伯之星也是谓大辰【君行谓鲁僖五年重耳出奔时岁在大火大火大辰也晋唐叔封时岁在大火】且以辰出而以参入皆晋祥也【参在实沈】而天之大纪也济且秉成必霸诸侯
关尹子七釜篇曰人之一呼一吸日行四十万里非也周天三百六十五度有竒每度千余里此厯代以表之勾股测天所得者乃谓一呼吸日行四十万里乎或谓关令尹喜所撰九篇为人所假托者诚然
王充论衡言鲁襄公与韩战战酣日暮公援戈而挥之日为之反三舍又言燕太子丹朝于秦不得去从秦王求归秦王执留之与之誓曰使日再中乃得归当此之时天地祐之日为再中此言皆虚也日度运行数有一定虽圣神不能挽之鲁襄燕丹岂能挥挽或谓王充论衡八十五篇二十余万言鄙诞者多诚然
列子曰共工氏与颛顼氏争为帝怒触不周山天柱折地维缺故天倾西北日月星辰就焉地不满东南百川水潦归焉女娲氏炼五色石以补天荒唐无稽之言不足辩也
列子汤问篇云孔子东游见二小儿辩鬬问其故一小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小儿曰我以日出时逺而日中时近一小儿曰日初出时大如车葢及日中时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小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两小儿笑曰孰谓汝多知乎此列子寓言浅之乎其为见也岂以孔子而不能辩此耶夫日初出大海气之映也与日入同日中之小则精光四散若见其小也犹人之视烛远见大而近见小者然若日初出凉者日方自地出热未盛也日中气炽而热至日是更燠则热之积也何异之与有以浑仪测之日径一度周天三百六十五度有竒以四分之得九十一度有竒是日径一度无大小也以春秋分之中论日去地九十一度有竒日中午与出卯没酉皆同无远近也此玑衡可窥之数以歩气朔万世不易者列子不知天数而凿空妄言以诬宣圣其与叔孙武叔毁仲尼之日月何殊
楚辞曰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言斗柄指寅为正月也鹖冠子亦云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柄运于上事立于下此圣人究道之情究道之法也殊不知正月指寅周时则然而后亦各异矣
前汉天文志谓古厯五星之推亡逆行者至甘氏石氏经以荧惑太白为有逆行夫厯者正行也古人有言天下太平五星循度亡有逆行日不食朔月不食望立八尺之表夏至景长尺五寸八分冬至景长丈三尺一寸四分春秋分景长七尺三寸六分若南北失节晷过而长为常寒退而短为常燠一曰晷长为旱奢为扶扶者邪臣进而正臣疎郑氏曰扶当为蟠影形奢大也皆非也五星俱有逆行何止荧惑太白岂有太平无逆行之理日食为朔月食为望岂有日月不食朔望之理如冬夏至适当午正初刻则晷无长短其余各有长短乃时差之数也与寒燠邪正何关
春秋二百四十二年日食三十六前汉二百一十二年日食五十三其间二百九十三年史传止书日食者凡七盖战国扰攘秦兼天下史失其官不书于册也自贞定王二十六年至赧王十四年六书食而无月日秦庄襄三年书四月食而无日以法推之其食多不合置之可也
秦始皇采齐人邹衍论终始五德之运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从所不胜定为水德以十月为岁首朝贺皆自十月朔色尚黒数以六为纪法尚刻以为合五德之数仍用颛帝厯然每遇闰年则闰九月谓之后九月秦年虽用十月为首而时序则从夏令观史所书曰元年冬十月盖年前十月也夫曰岁首者取阳生之义也冬至建子一阳生得天统蔡邕曰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夏至隂气起君道衰故不贺若十二月建丑二阳生得地统正月建寅三阳生得人统皆阳月也故三代逓用之十月建亥乃纯隂之月而秦用为正其于三统之义奚取焉闰以归余何月不可闰而俱附之九月尤属悖谬
秦王子婴初立即汉元年十月五星聚于东井孟康曰歳星先至四星从歳星也魏高允校汉厯谓太白辰星常附日而行十月日在尾箕昏没于申南而东井方出于寅北二里何得背日而行高允之言是也
古今律厯考巻九
钦定四库全书
古今律厯考卷十 明 邢云路 撰厯代二
厯代考
史记律书
史云六律为万事根本而于兵械尤所重卒归于汉文之无议军天下和乐言律本也又言律厯通五行八正之气不周风居西北东东壁又东营室至危十月也律中应钟其于十二子为亥广莫风居北方东至虚至须女十一月律中黄钟其于十二子为子十母为壬癸东至牵牛至建星【在斗】十二月律中大吕其于十二子为丑条风居东北南至箕为正月泰蔟为寅南至尾至心至房明庶风居东方二月夹钟为卯为甲乙南至氐至亢至角三月姑洗辰清明风居东南维西至轸至翼四月仲吕已西至七星西至张【星在张西史误】至注【咮也栁鸟咮西近鬼】五月蕤賔景风居南午丙丁西至弧狼【在井】凉风居西南维六月林钟未北至伐参【觜在参上】七月夷则申北至浊【浊谓之毕】至留【留即昴】八月南吕酉阊阖风居西方庚辛北至胃至娄至奎九月无射戌各有名义焉皆古法也数则黄钟既云八十一为宫又云八寸七分为宫既又云九寸为黄钟之宫何自相悖也不知黄钟之九寸乃九分之寸也九九八十一之九寸为是而八寸七分之説为非黄钟且然它可知矣其损益相生法数正变之实详见别简史记厯书
按史记厯书云在古厯作于孟春鸡三号鸣【三号鸣寅时也谓黄帝调厯以前有上元太初厯等皆以寅为正及颛顼夏后氏亦然惟黄帝及殷周鲁厯并以子为正】秦用亥正汉兴张苍等虽明习厯论著不成今改夏正其更以元封七年为太初元年年名焉逢【甲】摄提格【寅】月名毕聚日得甲子十一月夜半朔旦冬至【谓以夜半为旦】正北十二无大余无小余无大余无小余焉逢摄提格太初元年十二大余五十四小余三百四十八大余五小余八何也太史公谓月名毕聚毕甲聚子甲子月也日得甲子十一月甲子日夜半甲子时冬至子日为冬至故云正北子位北也谓每岁行周天全度外余四分度之一以十二辰分之则子年在子丑年在卯寅年在午卯年在酉也十二者岁有十二月若有闰则云十三也无大余无小余者甲子朔旦冬至满甲子除尽朔旦以前无竒日分故无朔之大小余也又云无大余无小余者谓冬至与朔同日时亦无竒日分故无气之大小余也曰焉逢摄提格太初元年大余五十四者甲寅至乙卯十二月每月二十九日共三百四十八日日下余分每年盈六日共合三百五十四日故云大余五十四小余三百四十八者每月二十九日下余分四百九十九以岁十二乗之以日法九百四十而一盈六日余三百四十八故每岁加小余三百四十八为朔之余也曰大余五小余八者以三十二岁之积日一万一千六百八十八以日法三十二而一得三百六十五日○八满甲子去之余五故曰大余五余八故曰小余八为气之余也后仿此如端单阏为太初二年乙卯岁大余四十八小余六百九十六者每岁大余五十四倍之为一百八满甲子去之余四十八每岁小余三百四十八倍之为六百九十六为朔之余也大余十小余十六者每岁大余五倍之为十每岁小余八倍之为十六为气之余也如游兆执徐为太初三年丙辰岁大余十二小余六百三者谓丙辰前乙卯岁月十三有闰大余于四十八内应加二十三共为七十一小余每年三百四十八因有闰加四百九十九为八百四十七以加于六百九十六内共为一千五百四十三满法九百四十收之盈一日加于大余七十一内为七十二日满甲子去之余十二日仍余六百三为小余故曰大余十二小余六百三为朔之余也大余十五小余二十四者大余十加五为十五小余十六加八为二十四为气之余也以歩气甲寅至丁巳凡四年小余每年二十五刻四年积百刻成一日故太初四年彊梧大荒落丁巳岁无小余甲寅至丙子凡二十三年置岁余五日二十五刻以积年二十三乗之得一百二十日七十五刻满甲子去之无大余仍余七十五刻以日法三十二因之得二十四为小余故昭帝始元五年距太初元年积二十三年游兆困敦丙子岁无大余小余二十四以斯歩至元帝建始四年祝犂大荒落之己巳岁莫不皆然此史记歩厯之大较也以授时推太初元年丁丑岁十一月壬子定朔分二十九日七十二刻得癸巳日酉时合朔冬至分五十七日六十四刻得十一月二十九日辛酉申时冬至史云甲寅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时合朔冬至法推丁丑年壬子月癸巳日辛酉时合朔丁丑年壬子月辛酉日丙申时冬至固非至朔同日亦非其年月日时气既非子则非正北史云气朔俱无大小余法推是月朔大余二十九小余七十二二十九日气大余五十七小余六十四史云四年无大余二十三年无小余者以斗分之四分所累皆非也或解之曰史迁所谓以元封七年为太初元年者谓七年十一月朔旦冬至无余分如上古甲寅年甲子月朔旦冬至为起厯之元非谓七年即甲寅也其以太初天汉太始征和以至六十年后建始各年号分配年名之下乃后人以此厯谱附入太史公厯述内非太史公自注也不然太史出于武帝时安能预知六十年后年号而先书于厯述年名之下哉此必后人増益之无疑也斯言诚是矣然汉太初元年十一月朔非子时气非朔日非至朔同日无余分以此为得上元则何以解焉班固志太初元年岁在丙子天正后丁丑今以史汉厯年附注于后
史记 汉书
焉逢摄提格太初元年甲寅 丁丑
端单阏二年 乙卯 戊寅
游兆执徐三年 丙辰 己卯
彊梧大荒落四年 丁巳 庚辰
徒维敦牂天汉元年 戊午 辛巳
祝犂协洽二年 己未 壬午
商横涒滩三年 庚申 癸未
昭阳作噩四年 辛酉 甲申
横艾淹茂太始元年 壬戌 乙酉
尚章大渊献二年 癸亥 丙戌
焉逢困敦三年 甲子 丁亥
端赤奋若四年 乙丑 戊子
游兆摄提格征和元年丙寅 己丑
彊梧单阏三年 丁卯 庚寅
徒维执徐三年 戊辰 辛卯
祝犂大荒落四年 己巳 壬辰
商横敦牂后元元年 庚午 癸巳
昭阳协洽二年 辛未 甲午
横艾涒滩始元元年 壬申 乙未
尚章作噩二年 癸酉 丙申
焉逢淹茂三年 甲戌 丁酉
端大渊献四年 乙亥 戊戌
游兆困敦五年 丙子 己亥
彊梧赤奋若六年 丁丑 庚子
徒维摄提格元鳯元年戊寅 辛丑
祝犂单阏二年 己卯 壬寅
商横执徐三年 庚辰 癸卯
昭阳大荒落四年 辛巳 甲辰
横艾敦牂五年 壬午 乙巳
尚章协洽六年 癸未 丙午
焉逢涒滩元平元年 甲申 丁未
端作噩本始元年 乙酉 戊申
游兆阉茂二年 丙戌 己酉
彊梧大渊献三年 丁亥 庚戌
徒维困敦四年 戊子 辛亥
祝犂赤奋若地节元年己丑 壬子
商横摄提格二年 庚寅 癸丑
昭阳单阏三年 辛卯 甲寅
横艾执徐四年 壬辰 乙卯
尚章大荒落元康元年癸巳 丙辰
焉逢敦牂二年 甲午 丁巳
端协洽三年 乙未 戊午
游兆涒滩四年 丙申 己未
彊梧作噩神雀元年 丁酉 庚申
徒维淹茂二年 戊戌 辛酉
祝犂大渊献三年 己亥 壬戌
商横困敦四年 庚子 癸亥
昭阳赤奋若五鳯元年辛丑 甲子
横艾摄提格二年 壬寅 乙丑
尚章单阏三年 癸卯 丙寅
焉逢执徐四年 甲辰 丁卯
端大荒落甘露元年乙巳 戊辰
游兆敦牂二年 丙午 己巳
彊梧协洽三年 丁未 庚午
徒维涒滩四年 戊申 辛未
祝犂作噩黄龙元年 己酉 壬申
商横淹茂初元元年 庚戌 癸酉
昭阳大渊献二年 辛亥 甲戌
横艾困敦三年 壬子 乙亥
尚章赤奋若四平 癸丑 丙子
焉逢摄提格五年 甲寅 丁丑
端单阏永光元年 乙卯 戊寅
游兆执徐二年 丙辰 己卯
彊梧大荒落三年 丁巳 庚辰
徒维敦牂四年 戊午 辛巳
祝犂协洽五年 己未 壬午
商横涒滩建昭元年 庚申 癸未
昭阳作噩二年 辛酉 甲申
横艾阉茂三年 壬戌 乙酉
尚章大渊献四年 癸亥 丙戌
焉逢困敦五年 甲子 丁亥
端赤奋若竟宁元年乙丑 戊子
游兆摄提格建始元年丙寅 己丑
彊梧单阏二年 丁卯 庚寅
徒维执徐三年 戊辰 辛卯
祝犂大荒落四年 己巳 壬辰
史记天官书云杓龙角衡殷南斗魁枕参首用昏建者杓夜半建者衡平旦建者魁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乡分隂阳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纪皆系于斗大角者其両旁各有三星鼎足句之曰摄提摄提者直斗杓所指以建时节故曰摄提格注云龙角东方宿为天三门连殷中也杓北斗之第七星衡第五星魁第一星言昏建用杓指寅夜半建用衡指寅平旦建用魁指寅也帝车乃大帝乗车无所不纪句曲提携也夫曰斗杓龙角直摄提以建时节而寅月之昏杓指寅方若以为定焉者以故日官定为斗分斗厯歴代因之多失其真不知昏杓指寅汉世则然嗣后天星渐移十二辰昏之杓皆可指非一定也
又云织女天女孙也察日月之行以揆岁星顺逆注谓晋灼云太岁在四仲则岁行三宿太岁在四孟四季则岁行二宿二八十六三四十二而行二十八宿十二岁而周天考周天宿井多至三十三度觜少不及一度岁星之岁行三度二度岂能尽合以故史记歩五纬之率竒零悉差
史记封禅书云黄帝得宝鼎神策是岁己酉朔旦冬至得天之纪终而复始于是黄帝迎日推策后率二十岁复朔旦冬至凡二十推三百八十年黄帝僊登于天今上戊辰年得宝鼎其冬辛巳朔旦冬至与黄帝时等是日昧爽天子乃郊拜太乙坛其賛飨曰天始以宝鼎神策授皇帝朔而又朔终而复始皇帝敬拜见焉而衣上黄公卿言皇帝郊见是夜有美光及昼黄气上烛天太史公祠官寛舒等曰神灵之休福祐兆祥宜因此地光域立大畤坛三岁天子一郊见其秋伐南越告太乙画幡日月北斗登龙以象天一三星为大一锋命曰灵旗为兵祷则太史奉以指所伐国次年南越平审如是则气朔分齐莫神斯日兵家之胜筭协帝之灵防也然以法歩元鼎五年己巳岁十一月定朔分一十五日八十刻得己卯日戌时合朔冬至分一十五日五十五刻得己卯日未时冬至气朔同日乃己卯日其辛巳则月三日非冬至亦非朔也汉厯止用一斗分歩平朔而盈缩迟疾俱无所以晦朔常差二日此之类也汉厯云先借半日名阳厯不借名隂厯阳厯先朔月生隂厯朔后月生今以初三为朔是朔日月真可生矣彼昏不知则实并至与朔而同歩之三日也吁嗟歩厯之舛亡论已独柰何汉武以此事天感黄气之祥协平蛮之吉然则太乙之神非至朔同日亦可降祥而南旗之指即用月三日亦能效灵乎则不可得而解矣
古今律厯考卷十
<子部,天文算法类,推步之属,古今律历考>
钦定四库全书
古今律厯考卷十一 明 邢云路 撰歴代三
歴代考
前汉律厯志
虞书云同律度量衡所以齐远近立民信也自伏戏画八卦卦由数起数纪于一协于十长于百大于千衍于万书曰先其祘命本起于黄钟之数始于一而三之三三积之厯十二辰之数十有七万七千一百四十七而五数备矣其数以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成阳六爻得周流六虚之象天之中数五为声地之中数六为律阳唱隂和始于子黄钟终于亥应钟黄钟子为天统林钟丑为地统太蔟寅为人统以黄钟九寸之数应八十一章为黄钟之实以林钟六寸之数当期之日为林钟之实以太蔟八寸之数应六十四卦为太蔟之实由是三统相通周流六虚列为十二而律吕和以审度嘉量权衡探索钩深致远莫不用焉此律厯之大较也然谓以律配厯则可而谓以律起厯厯数之分秒悉生于律则不可详见别简汉兴张苍用颛顼厯朔晦月见望满亏多非是至武帝元封七年汉兴百二岁矣太史令司马迁等言厯纪废坏宜改正朔诏曰黄帝合而不死上矣其以七年为元年复得前厯上元泰初四千六百一十七岁阏逢摄提格之岁中冬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日月在建星乃选治厯邓平等唐都落下闳与焉都分天部而闳运筭转厯其法以律起厯与邓平所治同法一月之日二十九日八十一分日之四十三先借半日名曰阳厯不借名曰隂厯所谓阳厯者先朔月生隂厯者朔而后月廼生平曰阳厯朔皆先旦月生以朝诸侯王羣臣便宦者淳于陵渠覆太初厯晦朔望皆最宻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遂用邓平厯后元鳯三年张寿王争之以元鳯三年十一月朔旦冬至起杂课疏宻治太初第一是非坚定至孝成世刘向子歆作三统厯究其微以説春秋推法宻要故述焉传曰元善之长也共养三德为善三统合于一元故因元一而九三之以为法十一三之以为实实如法得一黄钟初九律之首阳之变也因而六之以九为法得林钟初六吕之首隂之变也皆参天两地之法也上生六而倍之下生六而损之皆以九为法九六隂阳夫妇子母之道也律娶妻而吕生子天地之情也夫五六者天地之中和而民所受以生也故日有六甲辰有五子十一而天地之道毕言终而复始太极中央为黄钟九九自乗八十一为日法为元元一也春秋二也三统三也四时四也合而为十成五体以五乗十大衍之数也而道据其一其余四十九所当用也故蓍以为数以象两两之又以象三三之又以象四四之又归竒象闰十九及所据一加之因以再扐两之是为月法之实如日法得一则一月之日数也三辰交会是以能生吉凶成变化而行鬼神也并终数为十九易穷则变故为闰法参天九两地十是为会数参天数二十五两地数三十是为朔望之会以会数乗之则周于朔旦冬至是为会月九会而复元此圣王之重闰也以五位乗会数而朔旦冬至是为章月四分月法以其一乗章月是为中法参闰法为周至以乗月法以减中法而约之则六扐之数为一月之闰月其余七分此中月相求之术也朔不得中是为闰月言隂阳虽交不得中不生故日法乗闰法是为统岁三统是为元岁元岁之闰隂阳灾三统闰法易九戹曰初入元百六阳九次三百七十四隂九次四百八十阳九次七百二十隂七次七百二十阳七次六百隂五次六百阳五次四百八十隂三次四百八十阳三凡四千六百一十七岁与一元终经岁四千五百六十灾岁五十七是以春秋曰举正于中又曰闰月不告朔非礼也闰以正时故鲁僖五年春王正月辛亥朔日南至公既视朔遂登观台以望而书礼也至昭二十年二月己丑日南至失闰至在非其月梓慎望氛气而弗正不履端于始也传曰天有三辰地有五行故三辰合于三统日合于天统月合于地统斗合于人统五星合于五行故厯数三统天以甲子地以甲辰人以甲申三微之统既着而五行自青始其序亦如之隂阳比类交错相成故九六之变登降于六体三微而成著三着而成象二象十有八变而成卦四营而成易为七十二参三统两四时相乗之数也参之则得干之策两之则得坤之策以阳九九之为六百四十八以隂六六之为四百三十二凡一千八十隂阳各一卦之微筭策也八之为八千六百四十而八卦小成引而信之又八之为六万九千一百二十天地再之为十三万八千二百四十然后大成五星会终触类而长之以乘章岁为二百六十二万六千五百六十而与日月防三会为七百八十七万九千六百八十而与三统会三统二千三百六十三万九千四十而复于太极上元九章岁而六之为法太极上元为实实如法得一一隂一阳各万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气体之数天下之能事毕矣此前汉厯之大较也详其説谓黄帝合而不死合作也作厯得仙故不死曰复得上元四千六百一十七岁阏逢摄提之甲寅者谓是年复如上古甲寅朔旦冬至如后所谓二十七章之月得朔旦冬至与岁复之説非谓太初元年即甲寅盖是年乃丁丑也上元至太初元年为一元凡四千六百一十七岁乃刘攽注云十七岁当作十一岁非是中冬十一月朔旦冬至日月在建星者建在斗太初冬至在斗故云法以律起厯者乃黄钟一龠长九寸寸九分以分乗寸积八十一数为日法也曰一月之日二十九日八十一分日之四十三者以日法八十一归四十三得五十三刻○八六四以加于大余下共二十九日五十三刻八分六十四秒为一月之日即今月策也先借半日名阳厯先朔月生者未朔月先出西方也不借名隂厯朔后月廼生者朔后月方出西方也邓平告君先朔月生以朝贺为便重阳为吉也元一而九三之以为法者自子一而后九辰至酉十以三统累乗之是谓九三之法得积万九千六百八十三也十一三之以为实者自一而后十一辰至寅十二每以三累乘之是谓十一三之法得积十七万七千一百四十七也实如法得一者以法除实为九寸之黄钟也黄钟六之以九为法者六九五十四得林钟五十四也参天两地者三三而九二三而六参两之义也上生六而倍之下生六而损之者三分损益其一也律娶妻黄钟阳娶林钟隂吕生子林钟隂生太蔟阳也日有六甲甲子甲寅甲辰甲午甲申甲戌也辰有五子甲子丙子戊子庚子壬子惟甲寅旬中无子故止五子也以五乗十得五十为大衍之数道据其一为太极虚一不用也止用四十有九以象两仪两之得九十八以象三才三之得二百九十四以象四时四之得一千一百七十六以归竒象闰十九及所据一之太极共二十加之得一千一百九十六又以五岁再闰再扐两之得二千三百九十二是为月法之实乃推大衍象得月法也如日法八十一得一为二十九日五十三刻八分六十四秒即前二十九日八十一分日之四十三所得之月策也并数终为十九盖天数终九地数终十并数十九为归竒之闰法又名章岁也参天九三九二十七两地十二十合四十七为会数参天数二十五得七十五两地数三十得六十合一百三十五为朔望之会以会数乘朔望之会得六千三百四十五是为会月乃二十七章之月数得朔旦冬至日与嵗复也九防而复元者以九乗会月即三因统月得五万七千一百五为元月谓四千六百一十七岁之月数积一百六十八万六千三百六十日复得甲子朔旦冬至也以五位乗会数得二百三十五而朔旦冬至为章月四分月法得五百九十八为通法以通法乗章月得一十四万五百三十为中法以三乗闰法得五十七为周至即三章之岁也以周至三乗月法得一十三万六千三百四十四以减中法余四千一百八十六是为一象之闰以统法而一得二日七十一刻九十九分○七不尽是六气六扐三月之闰其余七分不尽再以三而一六扐之数得九十○刻六十六分为一月之闰也以章月乗月法得五十六万二千一百二十为周天即今岁实以三统乗四时得十二为岁中以章月加闰法得二百五十四为月周以三因会月得一万九千三十五为统月以闰法乗岁中得二百二十八为章中以日法乗章中得一万八千四百六十八为统中以三因统中得五万五千四百四为元中以十乗元中得五十五万四千四十以减周天余八千八十为策余以日法乗闰法得一千五百三十九为统法即统岁以三乗统法得四千六百一十七为元法即元岁也元岁之闰隂阳灾盖以三统乗闰法得五十七为灾岁初入元百六岁有戹者前元之余气也以隂九三百七十四减阳九四百八十为百六为阳九次以阳九百六减阳九四百八十为三百七十四为隂九次六八四百八为阳九次九八七百二为隂七次九八七百二为阳七次七八五百六八八六百四合一千二百易爻七八不变通其数各六百故曰次六百隂五次六百阳五次六八相乗为四百八为隂三又次阳三自百六次至四百八十凡四千六百一十七阳旱灾隂水灾经岁四千五百六十合灾岁五十七与一元终由丁丑遡元岁四千六百一十七岁谓为得辛巳岁也三统天以甲子地以甲辰人以甲申自甲子歩厯年得三统元旦之朔日也三微一爻三着三爻二象六爻揲筮之法也参三统得九两四时得八八九相乗得七十二为乾坤中数三之二百一十六得干之策两之一百四十四得坤之策以阳九爻九之为六百四十八以隂六爻六之得四百三十二并之凡一千八十以八卦八之为八千六百四十又八之为六万九千一百二十以天地倍数再之为十三万八千二百四十以乗章岁之十九为二百六十二万六千五百六十以三会三之为七百八十七万九千六百八十以三统三之为二千三百六十三万九千四十而复会于太极上元以九章之岁一百七十一而六因之得一千二十六以除上元余二万三千四十为隂阳合数半之各万一千五百二十为当万物之数若皆符合矣然率多大谬不然者何也汉以四分度之一为斗分天数与日数齐而日无盈缩月无迟疾止用一平朔歩厯其上推上古朔旦冬至皆逆推得数非其真也以下歩即疎上可知已黄钟之八十一自黄钟之数耳于厯何关盖汉以八十一乗诸数而仍以八十一归之诸数皆一辙也以歩晦朔常差一二日及见朔旦月出西方乃谬谓先借半日名阳厯以为朝贺吉岂知是日为月三日也不直自欺且欺君矣张寿王虽不知厯然争之则是其推大衍谓以象厯则可谓厯之分秒出于大衍则不可率以大衍诸数碎砌其中以得月策二十九日五十三刻八分六十四秒使斯数果从大衍出也则易数通神可垂永久而柰何一亡效耶岂知月策之数是以交蚀取之非从大衍来也章月乃十九年二百二十八月及闰七月共二百三十五月岂五因会数所得通法即策中法即象限岁中即十二月会月是二十七章统月是八十一章之月元月是二百四十三章之月章中是十九章无闰之月统中是八十一章无闰之月元中是二百四十三章无闰之月统法是八十一章之年数元法是每岁十二月共五万七千一百五月加闰一千七百一月积一百六十八万六千三百五十九日二十五刻之数周天以测影取防数朔望之会与天地数不相策余是五日四分日之一以朔除气为月闰何必用三章岁之周至乃汉厯不知皆以大衍数穿凿附会之亦徒劳矣若夫阳九百六之年三统之厯以至复会上元之策皆非的数何则厯家布上元各不同以此知非的也考僖公五年丙寅冬至辛亥一十四刻闰余二十七日九十七刻是月三十日辛亥日南至二月壬子日合朔非正月辛亥朔旦日南至盖春秋时误闰十二月遂以正月为闰十二月以正月三十之辛亥日南至误推后天一日为闰月后正月朔之辛亥日南至乃以二月朔壬子推为正月二日皆非也夫至既非朔矣僖公望云于礼何居昭公二十年己卯岁冬至戊子八十三刻闰余二十七日八十三刻经朔五十六日九十九刻是正月庚申日合朔越二十九日戊子日南至二月朔日己丑春秋误歩固以尚未置闰之故梓慎之言是也详见春秋考中大都汉厯天日同周气朔无盈缩迟疾但以日法归周天得六千九百三十九日七五三○八六四二为积日章岁而一得岁实章月而一得月策统月除周天亦得月策以歩交转日法乗月周得二万五百七十四以归周天得二十七日三二为交终转终疎略殊甚则何怪乎亡一之合计推上元岁起甲戌日起甲子积一十四万三千一百二十七筭以四千六百一十七为一元计三十一元以一千五百三十九分日之三百八十五为岁余以八十一分日之四十三为朔余推是岁丁丑十一月甲子朔夜半冬至详其法太初元年距上元十四万三千一百二十七筭积八百四亿五千四百五十四万九千二百四十以统法一千五百三十九而一得五千二百二十七万七千一百六十日以纪法去之无余分置前积数以月法二千三百九十二除之余三千三百六十三万四千八百四十五为月数以闰法十九而一得一百七十七万二百二十五月无余分故曰十一月甲子夜半冬至以授时法推太初元年距元辛巳积一千三百八十五年积日五十万五千四百九十七日四十一刻以减气应余以纪法去之余二日三十五刻九十三分以减纪法余五十七日六十四刻命甲子筭外得辛酉日六十四刻是十一月二十九日申时冬至太初后天二日有余授时闰余二十七日四十七刻经朔三十日一十六刻十一月朔甲午歩至次月朔甲子然非冬至也太初既非至朔同日又非其月日时一谬百谬则上以歩文王四十二年十二月朔旦冬至以来下至元帝初元二年十一月癸亥朔旦诸冬至无一之不差也又以太初校授时辛巳置周天五十六万二千一百二十以距积年乗之得七亿七千七百九十七万四千八十以统法一千五百三十九而一得五十万五千五百六日二十二刻四十八分以纪法去之余六日二十二刻四十八分命甲子筭外得庚午日二十二刻冬至太初校授时己未六刻后天一十一日一十六刻四十八分以太初校授时经朔闰余二十六日四十二刻五十七分以冬至六十六日二二四八减之余三十九日七十九刻九十分以授时经朔减之余四日九十四刻四十分乃太初后天四日九十四刻四十分夫气至差一十一日朔至差五日有数在焉邓平刘歆其何説之辞三统五星厯
按太初元年推木星统母以木三金四相乗为十二是为岁星小周小周乗巛【坤字】策一百四十四为一千七百二十八是为岁星岁数以岁中十二【即一岁十二月】乗岁数得二万七百三十六为见中分以星行率一百四十五减岁数余一千五百八十三为见中法【即星见数】以见中法除见中分得十三为积中余一百五十七为中余以岁闰七【即十九年七闰】因岁数得一万二千九十六为见闰分以章岁十九乗中余得二千九百八十三并见闰分得一万五千七十九为月余以章岁十九乗见中法得三万七十七为见月法以元法四千六百一十七乗见中法得七百三十万八千七百一十一为见中日法以统法一千五百三十九乗见中法得二百四十三万六千二百三十七为见月日法积中即积月十三【如是月余满见月法收之并积月下】
推金星以金四火二相乗为八又以火二乗之为十六而小复小复十六乗干策二百一十六为三千四百五十六是为太白岁数以岁中乗岁数得四万一千四百七十二为见中分以星行率一千二百九十五减岁数余二千一百六十一为见中法以见中法除见中分得十九为积中余四百一十三为中余以岁闰因岁数得二万四千一百九十二为见闰分以章岁乗中余得七千八百四十七并见闰分得三万二千三十九为月余以章岁乗见中法得四万一千五十九为见月法以晨为东数九乗岁数得三万一千一百四并东九西七十六为法而一得一千九百四十四为金星晨见岁数以岁中十二乗之得二万三千三百二十八为晨中分以见中法除晨中分得十为晨积中余一千七百一十八为晨中余以晨中分减见中分余一万八千一百四十四为夕中分以见中法除夕中分得八为夕积中余八百五十六为夕中余以岁周因晨见岁数得一万三千六百八为晨闰分以章岁乗晨中余得三万二千六百四十二并晨闰分得四万六千二百五十以见月法取之得一加前晨积中得十一为晨积月余五千一百九十一为晨月余以晨闰分减见闰分余一万三百八十四为夕闰分以章岁乗夕中余得一万六千二百六十四并夕闰分得二万六千八百四十八不满见月法为夕月余夕积中八即积月以元法乗见中法得九百九十七万七千三百三十七为见中日法以统法乗见中法得三百三十二万五千七百七十九为见月日法推土星以土五木三相乗为十五合经纬【即倍之】为三十是为镇星小周以小周乗坤策为四千三百二十是为镇星岁数以岁中乗岁数得五万一千八百四十为见中分以星行率一百四十五减岁数余四千一百七十五为见中法以见中法除见中分得十二为积中余一千七百四十为中余以岁闰因岁数得三万二百四十为见闰分以章岁乗见中法得七万九千三百二十五为见月法以章岁乗中余得三万三千六十并见闰分得六万三千三百不满见月法即为月余积月十二即积中以元法乗见中法得一千九百二十七万五千九百七十五为见中日法以统法乗见中法得六百四十二万五千三百二十五为见月日法
推火星火经特成故二岁而过初过初者二岁一周天也自火二特成倍之至三十二倍六十四岁而小周以小周乗干策则太阳大周为一万三千八百二十四是为荧惑岁数以岁中乗岁数得一十六万五千八百八十八为见中分以星行率七千三百五十五减岁数余六千四百六十九为见中法以见中法取除见中分得一十五为积中余四千一百六十三为中余以岁闰因岁数得九万六千七百六十八为见闰分以章岁乗见中法得一十二万二千九百一十一为见月法以章岁乗中余得七万九千九十七并见闰分得一十七万五千八百六十五以见月法取之得一加前积中得二十六为积月余五万二千九百五十四为月余以元法乗见中法得二千九百八十六万七千三百七十三为见中日法以统法乗见中法得九百九十五万五千七百九十一为见月日法
推水星水经特成故一岁而及初及初者岁一周天也自水一特成累加之至六十四而小复以小复乗坤策则太隂大周为九千二百一十六是为辰星岁数以岁中乗岁数得一十一万五百九十二为见中分以见中法二万九千四十一除见中分得三为积中余二万三千四百六十九为中余以岁闰乗岁数得六万四千五百一十二为见闰分以章岁乗见中法得五十五万一千七百七十九为见月法以章岁乗中余得四十四万五千九百一十一并见闰分得五十一万四百二十三为月余不盈见月法故积月三以东九乗岁数得八万二千九百四十四为实以东九西七并之得十六为法而一得五千一百八十四为晨岁数以岁中乗晨岁数得六万二千二百八为晨中分以见中法除晨中分得二为晨积中余四千一百二十六为晨中余以晨中分减见中分余四万八千二百八十四为夕中分以见中法除夕中分得一为夕积中余一万九千三百四十三为夕中余以闰法乗晨岁数得三万六千二百八十八为晨闰分以章岁乗中余得七万八千三百九十四并晨闰分得一十一万四千六百八十二不盈见月法为晨月余晨积中即晨积月二以晨闰分减见闰分余二万八千二百二十四为夕闰分以积月三月余五十一万四百二十三减晨积月二月余一十一万四千六百八十二余一为积月月余三十九万五千七百四十一为夕月余以元法乗见中法得一亿三千四百八万二千二百九十七为见中日法以统法乘见中法得四千四百六十九万四千九十九为见月日法【五胜相乘生小周以乗乾坤之策为大周如金克木乘为木小周以乘坤策为大周也诸志并有小大周由入元之年不同也】五星行星率乃其日行之数如木星行星三十三度三百三十三万四千七百三十七分通其率故曰日行千七百二十八分度之百四十五故曰星行率一百四十五是也五星行星率其详见前汉志中
五星俱以三统三因各五星岁数以周天乗之得积日以各星见中日法而一得各星周日如木星三因木星岁数一千七百二十八得五千一百八十四以周天五十六万二千一百二十乗之得二十九亿一千四百三万八十为木星积日以木星见中日法七百三十万八千七百一十一而一得木星壹见三百九十八日五百一十六万三千一百二分仍以见中日法再除日下五百一十六万三千一百二分得七十刻六十四分三一不尽是为木星周日三百九十八日七十刻六十四分三十一秒不尽也金土火水四星仿此
木星周日三百九十八日七十刻六十四分三一金星周日五百八十四日一十二刻九十八分二九土星周日三百七十七日九十三刻五十四分九七火星周日七百八十日五十三刻八十分五三
水星周日一百一十五日九十一刻一分
右五星所得见中日法以歩星周而设若见月日法则以歩月也然歩月之法不若径以月策歩之为便见月日法不用可也以太初五星校授时木星每岁少授时一十七刻三十六分火星多授时六十刻九十分土星少授时一十五刻六十二分金星多授时二十二刻七十二分水星多授时三刻四十一分太初五星虽有伏见迟疾留逆而无盈缩则随歩随差何以上合天道大都前汉厯歩气朔歩五纬率以大衍五行三统之数零收碎砌强合天数比至随歩随差随差随摭厯自厯天自天失天愈逺而总于大衍五行三统之数无豫也及查大衍诸数出周易凿度四分之说乃后人伪为之汉人援以治厯以致气朔淆乱数百年不明古议云由汉以来厯太初为第一余议云从古以来厯最疎者太初为第一
古今律厯考卷十一
钦定四库全书
古今律厯考卷十二 眀 邢云路 撰厯代四
厯代考
后汉律厯志
汉兴北平侯张苍首正律孝武置协律官元始中刘歆典领钟律班固取以为志然率多古法也至元帝时郎中京房字君眀对言受学故小黄令焦延夀六十律相生之法以上生下皆三生二以下生上皆三生四阳下生隂隂上生阳终于中吕而十二律毕矣中吕上生执始执始下生去灭上下相生终于南事而六十律毕矣房谓竹声不可调度乃作准定数以为六十律清浊之节无何京房坐弃市律与准皆废夫古律五音十二律自帝舜言之后泠州鸠传之管子发明之所由来旧矣京房乃于十二律之外自执始去灭至分鸟南事凡演为四十八律厥名厥义不知出何故实且每律统五统四统三不一亦有隔九相生者其三分损益不尽之算或弃或増乖戾无次抑又何也岂焦氏之法乎非耶焦延夀曰得我道以亡身者京生也焦氏身自保使道可亡身焦胡不亡乃焦氏逆知京必亡者知京所用非其道也房得焦氏之道而谬用其道观其歩天不眀晦朔误为朓昃妄附肃舒事应然则何诪不幻何假不作执始诸名准诸数皆京房凿空之为也焦氏前知知足以杀其身而已矣
其论候气谓天子常以日冬夏至御前殿合八能之士陈八音听乐均度晷景候钟律效则和否则占引易纬云冬至人主不出宫寝兵从乐五日击黄钟之磬公卿大夫列士之意得则隂阳之晷如度数夏至之日如冬至之礼冬至之日树八尺之表日中视其晷晷如度者其岁美人民和顺晷不如度者则岁恶人民多譌言政令为之不平晷进则水晷退则旱进一尺则日食退一尺则月食月食则正臣下之行日食则正人主之道斯言非也候气之法原出不经易纬乃后人所作伪书其说皆非是盖冬至之景午景也如其度者乃午正初刻冬至也若前少后多为减差则冬至在午前前多后少为加差则冬至在午后无论午前午后但非午正初刻冬至者午景俱退而短殊无进而长之理冬至八尺表日晷退不过寸许亦无退一尺者至进分厘亦无况进一尺乎易纬并不知测晷为何事而凿空妄言以欺人且附之以吉凶征应载在史册流传至今几何而不迷乱后人之耳目也
太初三统厯行百余年厯称后天朔或在晦月见至元和失天益远冬至日在斗二十一度而厯以为牵牛中星差天五度晦朔望差天一日先立春一日以折狱断大刑于气已迕而望平和厯时之义盖亦远矣章帝知其谬故召治厯编防李梵改行四分以遵于尧以顺孔圣奉天之文防梵以十一月当先大诸臣谓当先小不知月之大小随月而定岂有十一月先大先小之说四分与三统皆用斗分二十五刻其失则均恶在其为遵尧顺孔奉天也
贾逵论厯谓以太初厯考汉初尽太初元年日朔二十三事共十七得朔四得晦二得二日新厯七得朔十四得晦二得三日以太初厯考太初元年尽更始二年二十四事十四得朔十得晦新厯十六得朔七得二日一得晦以太初厯考建武元年尽永元元年二十三事五得朔十八得晦新厯十七得朔三得晦三得三日又以新厯考春秋二十四事失不中者二十三事天道参差不齐必有余又有长短不可以等齐故保干圗防云三百年斗厯改宪又谓黄道度日月望多近史官一以赤道度之不与日月同夫以三统四分治厯俱大半不得朔而以授时治春秋与汉厯则亡一之不朔则岂有天道长短不齐之理又何必三百年即一改耶黄赤道不同而系于一机以赤道变黄道百世可知者也永元霍融论厯谓漏刻率九日増减一刻不与天相应夫漏刻自今日午正初刻至明日午正初刻均分百刻定为的数而天日之行乃以刻定之均分十二时子午昏明随日而验则漏刻之中何必有增减之差与天不相应也
延光论厯太初晦月见西方食不与天相应四分复谬不可施行谓三大二小皆疏远其言俱是
汉安边韶论太初厯以干凿度八十一分日之四十三为日法四分厯以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为周天复得庚申着于图谶其元则上统开辟其数则复古四分宜诏举行不知乾坤凿度有眞有赝庖牺先文轩辕演籕苍颉所修者眞也周易附于后述孔子言者乃后人书之不得为先文赝也观其载孔子之言曰厯以三百六十五日四分度之一为一岁七十六为一纪日法二十九日与八十一分日四十三以歩至坼当日者而易一大周一岁之周以卦用事六爻六日一日天王诸侯二日大夫三日卿四日三公五日辟六日宗庙而又归于符録图谶之说详其术四分度之一四年积一日故云四分七十六乃四章岁为一纪名为蔀法积日二十九以八十一分除日之四十三得五十三刻八分六十四秒零以加于二十九日下共二十九日五十三刻八分六十四秒乃太初厯之朔实四章之月九百一十二及闰月二十八共九百四十为蔀积月以蔀法乘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得二万七千七百五十九为蔀积日为一纪以二十乘蔀法得积岁千五百二十以二十乘蔀月得积月万八千八百以二十乘蔀日得积日五十五万五千一百八十为一蔀首更置一纪之蔀日以六十四乘之得积日百七十七万六千五百七十六又以六十乘蔀首三十二得积蔀首百九十二以二十乘之得积纪三千八百四十纪又云纪数以七十六乘纪数得积岁二十九万一千八百四十以三十二除之得九千一百二十周谓卦当岁者积岁每岁十二月并章月七得三百六十万九千六百其中十万七千五百二十月者闰也以三百八十四爻除前积月之数得九千四百周谓爻当月者以四分朔实二十九日五十三刻八分五十一秒乘积月得积日万六百五十九万四千五百六十日以万一千五百二十坼除之得九千二百五十三周谓坼当日者而易一大周此其术皆四分厯之法也夫乾坤凿度谓为孔子发明伏羲文王之道也使果出于孔子之口定为厯本则宜毫髪无差古今不易者然而四分之法其术甚疎以之制厯十失其九一跬歩不可行岂以羲文而有是道岂以孔子而为是言其为赝书眀甚或者即治四分厯诸人假作圣言以实巳伪未可知也至于卦气圗防之说尤属悖谬一日诸侯二日大夫取何名义后之厯家不知亦收之厯数赘矣孔子立言眀白简易论语易传不啻详言何无一言及符录圗防自此伪书一行章帝遂深信其说谓上统开辟复古四分合赤九防昌之防奏可施行岂知演纪上元复得庚申开辟之岁乃自下逆推演至厯元各厯家俱有之非其眞也尧咨羲和苐云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举成数而言何尝有四分度之一之说汉人遂定为二十五刻悖也甚矣
熹平冯光陈晃论厯谓厯元不正故妖民叛冦益州盗贼相续为厯用甲寅为元而用庚申图纬无以庚为元者蔡邕议光晃所据殷厯元也孝武用丁丑孝章用庚申宻于太初是新元效也二说皆非厯元乃自下逆推之数非其眞也于叛贼何豫丁丑庚申二者皆四分法新元亦不效
汉人论本初元年天以十二月食厯以后年正月于是始差以法推质帝本初元年丙戌岁十二月不食次年桓帝建和元年丁亥岁正月辛亥朔卯时日食载在简册可考也以此例汉人论蚀之失
日行北陆谓之冬西陆谓之春南陆谓之夏东陆谓之秋者盖汉冬至日躔在斗右转而牛而女以次周天今万厯年日躔在箕去古未远其行犹昔若久之则天日渐逺凡四陆皆可冬厯四时皆可北陆非一定也四分厯日发其端周而为岁然其景不复四周千四百六十一日而景复初是则日行之终以周除日得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为岁之日数日日行一度亦为天度日行十九周月行二百五十四周复防于端是则月行之终也以日周除月周得一岁周天之数以日一周减之余十二十九分之七则月行过周及日行之数也为一岁之月以除一岁日为一月之数月之余分积满其法得一月月成则其岁月大四时推移故置十二中以定月位有朔而无中者为闰月中之始日节与中为二十四气以除一岁日为一气之日数也其分积而成日为没并岁气之分如法为一岁没没分于终中中终于冬至冬至之分积如其法得一日四嵗而终月分成闰闰七而尽其嵗十九名之曰章章首分尽四之俱终名之曰蔀以一嵗日乘之为蔀日之数也以甲子命之二十而复其初是以二十蔀为纪纪嵗青龙未终三终岁后复青龙为元此其术也详其术谓四分者二十五刻也周岁其景不复四周成一日无余分则景复初仍子正初刻四为日法以四除千四百六十一得三百六十五日二十五刻为岁之日数亦为周天日日行一度与天度同日行十九周为一章名章法亦名章岁一章之月二百三十五加章岁共二百五十四乃月行二百五十四周亦云月防复防于端是为月行之终也以日周十九除月周二百五十四余十三日十九分日之七再以十九归其七共得十三度三十六分八十四秒二十分为月平行度以日一周减前十三余十二日十九分日之七为一岁之月十二月以十二月除一岁之日三百六十五日二十五刻得三十日四十三刻七十五分为一月惟三十日故其月大以十二月乘三十日四十三刻七十五分即三百六十五日二十五刻一岁周天之数也十二中者十二中气月无中气则闰十二节十二中并为二十四气以除一岁之日得一十五日二十一刻八十七分五十秒为一气防若以日法四乘二十四气得九十六以除周天一千四百六十一亦得气防若先除十五日余二十一为没数亦云没法倍没数得四十二为中法七因没法得一百四十七为章闰八因没法得一百六十八为日余一岁之没成日余二十五刻为一岁没四歳无余分以十九年七闰共二百三十五为章月以四因章月得一千一十六为月周以三归岁周三百六十五日二十五刻得一百二十一日七十五刻以四因之得四百八十七为通法以章月乘周天一千四百六十一得三十四万三千三百三十五为大周置十九年共六千九百三十九日七十五刻以章月而一得二十九日五十三刻八分五十一秒为月防再置一章之月以月防二百五十四而一得二十七日三十二刻一十八分为交终以二十三食而复既为食法二十三置三九二十七以五因之得一百三十五为月数以二食法四十六乘章月得一千八十一为食数以蔀法乘月数得一万二百六十为蔀防率以二十归蔀防率得五百一十三为蔀防即二十七章之岁数故又曰岁数以日法因蔀防率得四万一千四十为元防总计章法十九年章月二百三十五月章日六千九百三十九日七十五刻蔀法七十六年蔀月九百四十月蔀日二万七千七百五十九日纪法一千五百二十年纪月一万八千八百月纪日五十五万五千一百八十日元法四千五百六十年元月五万六千四百月元日一百六十六万五千五百四十日盖十九年为一章四章为一蔀二十蔀为一纪【即八十章太初八十一章今八十章】三纪为一元故曰岁首至也月首朔也至朔同日谓之章【闰七而尽】同在日首谓之蔀【章首分尽四之俱终】蔀终六旬谓之纪【以甲子命之二十而复其初】岁朔又复谓之元【纪青龙未终三终岁复青龙甲寅】其数详矣然总之皆四分法也天日同度其元已差天正月大其说悖理气朔交转各有差盈缩迟疾各有率而四分不知一概以二十五刻齐之至于日食之数禀于盈缩与迟疾者而四分以食法食数取则何怪乎亡一之合也其失悉与太初同
四分厯演纪上元章帝元和二年乙酉岁距元积年九千三百六十五以岁实三百六十五日二十五刻乘之得三百四十二万五百六十六日二十五刻得庚寅卯正初刻冬至以授时上推是年冬至分二十三日五十九刻四十八分得丁亥未正一刻冬至四分厯较授时后天三日曰演纪云者以自立之法推求往古生数之始七政同度世代绵远驯积其数至逾亿万后人厌其布算繁多互相推考断截其数而增损日法以为得改宪之术此厯代积年日法所以不同也昔人谓建厯之本必先立元元正然后定日法法定然后度周天以定分至自黄帝立元用辛卯颛顼用乙卯虞用戊午夏用丙寅殷用甲寅周用丁巳鲁用庚子汉初承秦用乙卯武帝用丁丑章帝用乙酉以上得庚申后诸厯转相祖述共七十八家未有舍此而能成者使立元果眞积年日法果确以推天歩谁曰不可而乃非其然也四分之误尤甚
四分厯推木星周三百九十八日八十四刻五十九分火星周七百七十九日五十三刻二十三分土星周三百七十八日五刻九十四分金星周五百八十四日二刻四十一分水星周一百一十五日八十八刻一十三分以较授时木星少三刻四十一分火星少三十九刻六十七分土星少三刻二十二分金星多一十二刻一十五分水星多五十三分且四分厯与太初厯虽有迟疾无迟疾差度况无盈缩及盈缩差度止用一平朔歩筭所以五星伏见非失之先则失之后朔无盈缩迟疾则日食或失之先或失之后皆非也
古今律厯考卷十二
<子部,天文算法类,推步之属,古今律历考>
钦定四库全书
古今律厯考卷十三 明 邢云路 撰歴代五
歴代考
晋书
晋书云传称黄帝使伶伦自大夏之西昆仑之隂取竹之嶰谷断两节间长三寸九分而吹之以为黄钟之宫又云黄帝作律以玉为管长尺周礼太师掌六律六吕以辩隂阳之声及景王问律于泠州鸠其对六律六间甚悉至吕不韦言黄钟之宫律之本也上下相生三分损益后代之言音律者多宗此说洎司马迁作律书九三之为黄钟之法参之十二辰为黄钟之实实如法得黄钟之律九寸上下相生隂阳得所班固律与马迁同元帝时京房则作六十律严嵩传之莫能为准盖古典及今音家所用六十律者无施于乐惟以五声十二律还相为宫之法制六孔十二笛有一定调故诸歌皆从笛为正于迁固所生分寸数皆倍焉余则竝同斯则泠州鸠所谓六间之道賛助之法也已上诸说其论乐详矣独其所云黄帝以三寸九分为黄钟则吕览之误文未可信也盖冬至一阳来复根株黄泉之下其管必长其气乃动故其音浑浑然浊泠州鸠于黄钟名之为一谓为宣养六气九德也曰宣养则初出尚微养之而已由是第之乃二曰太蔟谓为賛阳出滞然后次之姑洗至应钟而极以渐宣布散越和展秀利其释名各异焉若黄钟遽短而清则泠州鸠何以始名宣养次乃出滞卒方散利耶夫亦焉有宣养之初即轻清而散利之后反重浊耶故管子曰宫声如牛鸣窖中正状其浊也况黄钟九寸上下相生三分损益其数乃符若黄钟三寸九分则宜用何术歩算也泠州鸠管子去古未远相传必眞而晋人误信三寸九分之说使后之疑者遂縁此生议其无谓甚矣晋书又云黄帝作律以玉为管长尺曰尺则与九寸相近与三寸九分悬絶既而魏晋制律则皆遵黄钟九寸之法无异术夫一人也忽然曰黄帝黄钟三寸九分又忽然曰黄帝黄钟长尺又忽然背黄帝仍用九寸为黄钟何言行之不相顾也
晋书论刘歆造三统厯以说左传辩而非实班固惑之采以为志是编防改行四分七十余年仪式乃备非盖三统四分其失均也
汉灵帝光和中命防稽东部尉刘洪同蔡邕共修律厯汉厯三统四分皆四分之一余分太强刘洪始觉冬至后天乃减岁余更以五百八十九为纪法百四十五为斗分考冬至日日在斗二十二度又创制日行迟速兼考月行隂阳交错于黄道表里日行黄道于赤道宿度复进有退作乾象厯郑受其法加以注释司马彪因之以继班史云详其术乾象演纪上元己丑以来至建安十一年积七千三百七十八年得丙戌岁以五百八十九年为纪法乃三十一章之年也计二百六十一年差一日一纪差二日二十五刻有奇以减一纪五百八十九年所积四分度之一之日一百四十七日二十五刻余一百四十五日为斗分以纪法乘三百六十五日得二十一万四千九百八十五日加斗分一百四十五日共得二十一万五千一百三十日为周天以纪法而一得三百六十五日二十四刻六十一分八十秒为岁实以纪月七千二百八十五归周天得二十九日五十三刻五分四十秒为朔实以周日法五千九百六十九除厯周天一十六万四千四百六十六得二十七日五十五刻三十三分五十九秒为转终以日周七千八百七十四归周天得二十七日三十二刻一十五分六十四秒为交终交终较授时多十刻九十分计十年多十四日距交□逺以课亏蚀不效矣乾象木星周三百九十八日八十八刻一分火星周七百七十九日四十八刻四十八分土星周三百七十八日八刻金星周五百八十四日二刻一十四分水星周一百一十五日八十八刻二十九分各有不同查五星歴代各不同总之皆未得其精即授时亦然所以至今五星多有乖失必也观象仪度另立差法乃得其眞固有待而为也洪以五归周天为通法以五归纪月为日法以日法除通法得朔实则日法通法所宜用也然日法宜千四百五十七而厯四百五十七少千通法宜四万三千二十八而厯四万三千二十六少二又周天宜二十一万五千一百三十而厯二十一万五千一百四十多十章月宜二百三十五而厯二百四十五多十何也我知其故矣日法少千周天多十章月多十皆史书误刻也即后推五星日法千四百五十七周天二十一万五千一百三十章月二百三十五皆正知前误刻非洪之差也至于通法宜余八而却六者以纪月除周天数尚少以推月策之分秒为眞至于五归其数多则月策之分秒积实而上不无稍多故洪去其二亦权宜之术耳不则以纪月归周天得二十九日五十三刻五分四十秒以五归之纪月归五归之周天得二十九日五十三刻一十九分一十四秒较前分多矣故减通法之二为是也大都三统四分皆不知斗分之太多洪觉而减之汉厯无日月盈缩迟疾洪仰观黄赤表里隂阳交错创立盈缩损益之数以合天歩虽其分数不无少差然以千古不明之窍自洪始发之使后人循此推测渐诣其精如晦始明如梦斯醒则洪之功大矣所惜者第于汉歴之先大余后小余满法上加岁月一换其屑之状仍旧贯未霍然厘去之为缺也
魏文帝黄初中韩翊以为乾象减斗分太过造黄初厯以四千八百八十三为纪法千二百五十为斗分其所校厯更相是非无时而决徐岳议韩翊用洪法小益斗分至于日蚀有不尽效夫以黄初二年六月二十七日戊辰加时未日蚀乾象术加时申半强于消息就加未黄初以为加辛强乾象后天一辰半强为近黄初二辰半为远消息与天近今以授时考之是年七月戊辰朔未时日蚀非六月二十七日查晋志二年七月十五日癸未月食则初一己巳此之戊辰乃六月二十九晦或九字误为七也岳议三年正月丙寅朔加时申十一月二十九日庚寅晦加时申皆食黄初乾象各远近异授时则正月丙寅朔午十二月庚申朔未非正月丙寅之申亦非十一月庚寅晦也盖二厯交终疎所以课日不效其所歩五星尤疎
魏尚书郎杨伟表称汉厯疏阔臣考验天路更建宻厯以大吕之月为岁首以建子之月为厯初汉武改元太初因名太初厯今改元景初宜曰景初厯臣之所建景初厯法数则约要施用则近宻治之则省功学之则易知虽复使研桑心算首运筹重黎司晷羲和察景以考天路歩验日月究极精微尽术数之极者皆未能并臣如此之妙也是以累代厯数皆疏而不宻自黄帝以来常改革不巳壬辰元以来至景初元年丁巳岁四千四十六算止此元以天正建子黄钟之月为厯初元首之岁夜半甲子朔旦冬至详其术演纪上元壬辰以来至景初元年积四千四十六年得丁巳岁以万一千五十八为一元乃六纪之年也以千八百四十三为一纪乃九十七章之年也计三百二十年有奇差一日一纪差五日七十五刻以减一纪千八百四十三年所积四分度之一之日四百六十七日七十五刻余四百五十五日为斗分以纪法乘三百六十五日得六十七万二千六百九十五日加斗分四百五十五日共得六十七万三千一百五十日为周天以纪法而一得三百六十五日二十四刻六十八分八十秒为岁实以一纪之月二万二千七百九十五月归周天得二十九日五十三刻五分九十八秒为朔实五归周天得十三万四千六百三十为通数五归纪月得四千五百五十九为日法若以日法归通数亦得朔实以纪法并一纪之月得二万四千六百三十八为月周以日法除通周十二万五千六百二十一得二十七日五十五刻四十五分五秒爲转终以月周除周天得二十七日三十二刻一十六分一十七秒为交终以较授时亦计十年多十四日其课蚀不效同景初木星周三百九十八日八十四刻七十九分火星周七百八十日八十三刻三十三分土星周三百七十八日九刻六十三分金星周五百八十四日八刻八十六分水星周一百一十五日七十八刻六分是五星较各厯分数亦各不同以待更而后定者夫杨伟谓汉厯疏阔自称厯宻虽重黎羲和复出皆未能如己之妙则宜有奇筹宻布度越前人也乃其术尽皆刘洪之故法特别立一名耳漫改斗分反增岁余以布诸法亦何益也伟以日道表里交防迟疾添于纪首而不知洪之盈缩迟疾进退损益已有之矣其月食表里所在则即洪之黄道去极也至于以建丑为正改其年三月为孟夏四月尤属无谓三年帝崩乃复用夏正其刘氏在蜀仍汉四分厯吴常侍王蕃以洪术精妙制仪象故孙氏用乾象厯至吴亡晋武帝泰始元年因魏之景初厯改名泰始厯然即一厯也大都黄初已后改作厯术皆斟酌乾象所减斗分朔余月行隂阳迟疾以求折衷洪术为后代推歩之师表云
晋刘智推三百年斗厯改宪以为四分法三百年减一日以百五十为度法三十七为斗分皆属浮说杜预着春秋长厯谓天行不一宜改宪以从乃作干度厯其术合日行四分数而微增月术用三百年改宪之意以较古厯日蚀微胜然而四分之法三百年改宪之说非通论也至穆帝永和八年王朔之造通厯以甲子为上元积九万七千年以四千八百八十三为纪法千三百五为斗分施行亦不协
后秦姚兴时当孝武太元九年甲申岁天水姜岌造三纪甲子元厯其畧言春秋日蚀与殷厯鲁厯皆不应服防解传用太极上元太极上元乃汉三统厯难施于春秋襄公二十七年十一月朔日蚀应在此月非再失闰刘歆厯日蚀多在二日因附五行传着朓昃之说不曰厯失天而反寃天也杜预论所傅七厯非时王之术爲是皆斗分疏也斗分殷四分一三统一千五百三十九分之三百八十五乾象五百八十九分之一百四十五景初一千八百四十三分之四百五十五殷斗分麤故不施于今乾象斗分细故不通于古景初斗分虽在麤细之中而日之所在乃差四度课蚀不效今治新厯以二千四百五十一分之六百五为斗分日在斗十七度以考春秋三十六蚀正朔者二十五蚀二日者二蚀改者二误者五春秋至今一千余岁蚀多在朔岂三百岁斗厯改宪者乎甲子上元以来至鲁隐元年己未岁凡八万二千七百三十六至晋孝武太元九年甲申岁凡八万三千八百四十一算乃作三纪厯斯岌所言皆是足破前古之疑独其所考春秋日蚀尚有蚀二日者二以授时考之则皆朔也盖岌已得其十之七八至授时则益精耳
姜岌三纪厯以一百二十九章之岁二千四百五十一为纪法以三纪之岁七千三百五十三为元法三纪为元故曰三纪厯岌定以三百一十六年有奇差一日一纪差七日七十五刻以减一纪二千四百五十一年所积四分度之一之日六百一十二日七十五刻余六百五日为斗分以纪法乘三百六十五日得八十九万四千六百一十五日加斗分六百五日共得八十九万五千二百二十日为周天以纪法而一得三百六十五日二十四刻六十八分三十八秒为岁实以百二十九章乘章月二百三十五得三万三百一十五为纪月以纪月归周天得二十九日五十三刻五分九十五秒为朔实五归纪月得六千六十三为日法五归周天得一十七万九千四十四为通数以日法除通数亦得朔实以日法除通周十六万七千六十三得二十七日五十五刻四十五分一十秒为转终以月周三万二千七百六十六除周天得二十七日三十二刻一十六分一十三秒为交终且纪月周天自足用矣焉用五归相仍不易不知其何故也岌之厯较前爲详而交终之多则与景初同于五星亦未见考正其最切者则以月蚀检日宿度所在为厯术者宗焉又着浑天论以歩日于黄道驳前儒之失竝得其中独柰何其厯未见之施行也【五归纪月周天之类有何取义不过乱其端绪使人莫测厯家専务此术后来者益多甚有千万其乘除者】
古今律厯考巻十三
钦定四库全书
古今律厯考巻十四 明 邢云路 撰歴代六
歴代考
宋书
宋书论京房增律引伸中吕上生执始下生至于南事为六十律竟复不合弥益其疎刘歆三统厯疏阔扬雄心惑其説采为太班固谓之最密着于汉志为不知而妄言其説皆是
宋髙祖颇好厯数太子率更令何承天私撰新法元嘉二十年上表云月盈则蚀必当其冲以月推日则躔次可知尧典仲夏星火今季夏火中尧仲秋星虚今季秋虚中尔来二千七百余年所差二十七八度则尧冬至日在须女十度左右也汉太初冬至在牵牛初汉四分及魏景初同在斗二十一臣以月蚀检之则景初之冬至应在斗十七又以土圭测景考校二至差三日有余然则今之冬至在斗干三四矣诏令以月蚀检土圭测悉如承天所上奏二十二年普用元嘉厯诏可
元嘉厯以上元庚辰至元嘉二十年癸未五千七百三年算外以一百九十二章积三千六百四十八年为元法以三十二章积六百八年为纪法以纪月七千五百二十十得一七百五十二为日法以纪法除通数二万二千二百七得三百六十五日二十四刻六七一为岁实以日法除通数得二十九日五十三刻五分八五为朔实以日法除通周二万七百二十一得二十七日五十五刻四五二一为转终以月周四千六十四除周天十一万一千三十五得二十七日三十二刻一六○四为交终五星木周日三百九十八日八十七刻二五火周日七百七十九日七十五刻九二土周日三百七十八日七刻九七金周日五百八十三日九十五刻七三水周日一百一十五日八十六刻九八各有不同是厯较前颇宻其测晷漏刻绰有规则
祖冲之字文远范阳遒人也稽古有机思始元嘉中用何承天所制厯比古十一家为宻冲之以为尚疎乃更造新法上表言之世祖孝武帝令朝士善厯者难之不能屈其术以旧章法十九岁七闰经二百年辄差一日乃改章法三百九十一年有一百四十四闰推上元甲子至宋大明七年癸卯五万一千九百三十九算外元法五十九万二千三百六十五乃十五纪之年也纪法三万九千四百九十一乃一百一章之年也章岁三百九十一章闰一百四十四盖三百九十一年有一百四十四闰故以是定章岁章闰章月四千八百三十六盖一章三百九十一年每年十二月凡四千六百九十二月加一百四十四闰月共四千八百三十六月故以是定章月周天一千四百四十二万三千八百四日是一纪之日也日法三千九百三十九者以一百一乘章月得四十八万八千四百三十六以一百二十四而一得三千九百三十九为日法也月法一十一万六千三百二十一者以一百二十四除周天得数为月法也以纪法除周天得三百六十五日二十四刻二八一四为岁实以日法除月法得二十九日五十三刻五分九一为朔实以通法二万六千三百七十七除通周七十二万六千八百一十得二十七日五十五刻四六八七为转终以通法除防周七十一万七千七百七十七得二十七日二十一刻二二三为交终五星木周日三百九十八日八十九刻二九火周日七百八十日三刻○七土周日三百七十八日六刻九四金周日五百八十三日九十三刻○八水周日一百一十五日八十七刻九六各有不同已前交终疎至冲之始宻已后诸厯虽立法各异率皆从大明厯出则冲之之长也柰何中郎将戴法兴反覆数千言辩冲之非是悉属乖谬盖其时法兴佞幸为世祖所宠天下畏其权无敢异议论者皆附之唯中书舍人巢尚之是冲之之术执据宜用上欲用冲之新法时大明八年也故须明年改元因此改厯未及施行而宫车晏驾矣至梁天监初子暅之更修之于是始行焉宋何承天祖冲之立嵗差法损嵗余益天周以正日躔尤为卓絶
魏书
魏肃宗孝明帝神初集张龙祥等九家厯合为一厯以李业兴为主改元正光名正光厯正光三年冬十一月颁行之以壬子元至正光三年积十六万七千七百五十算外得壬寅嵗以五百五年为章嵗以十九章而一凡二十六章五七九以七闰因之应闰一百六十八月为章闰以加于嵗中五百五年每年十二月凡六千六十月内共六千二百四十六月为章月十二章六千六十年为一蔀十蔀六万六百为一纪二纪十二万一千二百为一统三统三十六万三千六百为一元而大余尽斗分者四分度之一为二十五刻一蔀六千六十年计一千五百一十五日为古斗分业兴觉气不及天度以一百五十九年半差一日六千六十年当差三十八日以减古斗分余一千四百七十七日为斗分以加于六千六十年每年三百六十五日计二百二十一万一千九百日内共得二百二十一万三千三百七十七日为周天分以六千六十年而一得三百六十五日二十四刻三七二九为岁实一蔀六千六十年计十二章以乘章月得七万四千九百五十二即蔀月定为日法以月取日故曰日法以日法除周天得二十九日五十三刻五九二九为朔实以日法除通周得二十七日五十五刻四五一四为转终置蔀月加蔀法得周月八万一千一十二加一蔀三百一十九章共得八万一千三百三十一为交周以除周天得二十七日二十一刻四四三二魏史缺交终今补此五星木周日三百九十八日七十八刻八七火周日七百七十九日八十四刻二九土周日三百七十八日五刻六二金周日五百八十三日八十五刻水周日一百一十五日八十七刻一六魏厯大都踵宋厯为之亦近密
东魏孝静帝兴和二年李业兴以壬子厯气朔稍违改造兴和厯以上元甲子以来积二十九万三千九百九十七算至兴和二年得庚申岁以一百一万一千六百为元法三统之数也三十三万七千二百为统法二纪之数也十六万八千六百为纪法十蔀之数也一万六千八百六十为蔀法又名度法三十章岁之数也五百六十二为章岁以十九归章岁凡二十九章五七八以七闰因之得二百七为章闰以每年十二月乘章岁得六千七百四十四为章中加章闰二百七共得六千九百五十一为章月以三十乘章月得二十万八千五百三十为日法即蔀月以四千一百一十七为斗分以度法乘岁日三百六十五得六百一十五万三千九百加斗分共得六百一十五万八千一十七为周天以度法除之得三百六十五日二十四刻四一八七为岁实以日法除周天得二十九日五十三刻○六○四为朔实以日法除通周五百七十四万五千九百四十一得二十七日五十五刻四五○五为转终置蔀月加蔀法得二十二万五千三百九十为月周加一蔀每十九年一章凡八百八十七章共得二十二万六千二百七十七为交周以除周天得二十七日二十一刻四五○六为交终以歩五星以蔀法除星率即五精数各得周日以蔀除木精数六百七十二万二千八百八十八得木周日三百九十八日七十四刻七八除火精数一千三百一十四万九千八十三得火周日七百七十九日八十九刻八一除土精数六百三十七万四千六十一得土周日三百七十八日五刻八一除金精数九百八十四万三千八百八十二得金周日五百八十三日八十六刻除水精数一百九十五万三千七百一十七得水周日一百一十五日八十七刻八八较正光厯稍异隋书
北齐文宣帝天保元年散骑侍郎宋景业依握诚圗及元命包言齐受箓之期应六百七十六以为章作天保厯以上元甲子积十一万五百二十六年至天保元年得庚午章岁六百七十六度法二万三千六百六十斗分五千七百八十七以度法乘岁日得八百六十三万五千九百加斗分共八百六十四万一千六百八十七为周天以度法除之得三百六十五日二十四刻四五九为岁实以十九归章岁凡三十五章五七九以七因之凡二百四十九闰为章闰以十二月乘章岁得八千一百一十二加章闰共八千三百六十一为章月以三十五乘章月得二十九万二千六百三十五为纪月以纪月除周天得二十九日五十三刻○五九九为朔实以月周三十一万三千六百二十除周天得二十七日五十五刻四六四二为转终以交周三十一万七千五百六十六除周天得二十七日二十一刻二二五五为交终此其数也至后主武平七年董峻郑元伟立议非之乃上甲寅元厯以二万二千三百三十八为蔀五千四百六十一为斗分又刘孝孙以百一十九为章八千四十七为纪张孟賔以六百一十九为章四万八千九百为纪九百四十八为日法万四千九百四十五为斗分是年六月戊申朔太阳亏刘孝孙言食于卯时张孟賔言食于寅时郑元伟董峻言食于辰时宋景业言食于巳时至日食乃于卯寅之间其言皆不能中争端未定遂属国亡此史论也以授时推是食在卯正合天时则孝孙孟賔为近郑董亦近景业为疎矣大都五代诸厯家俱踵元嘉大明故法改换章蔀斗分妄自各立门户争相妒竞以涂人耳目如是而已
西魏入关尚兴李业兴正光厯后周明帝诏有司造周歴颇谬及武帝天和元年甄鸾造天和厯上元甲寅至天和元年景戌积八十七万五千七百九十二算外章岁三百九十一蔀法二万三千四百六十日法二十九万一百六十斗分五千七百三十一以蔀法乘之得周天以日法而一得月策周天八百五十六万八千六百三十一岁实三百六十五日二十四刻四二月策二十九日五十三刻○七一参用推歩终于宣徳元年而变周静帝大象元年太史上士冯显更造大象厯上元景寅至大象元年己亥积四万一千五百五十四算日法五万三千五百六十三亦名蔀防法章岁四百四十八斗分三千一百六十七蔀法一万二千九百九十二乃二十九章岁之数也歩得周天四百七十四万五千二百四十七蔀闰四千七百八十六蔀月一十六万六百九十岁实三百六十五日二十四刻三七朔实二十九日五十三刻四分四三冯显自以为参校精密而不知气多朔少所差逺矣
隋髙祖初行禅代之事欲以符命曜于天下道士张賔揣知上意自云洞晓星厯盛言代谢之征由是大被知遇命造新厯賔乃依何承天法微加增损作开皇厯其要以上元甲子己巳已来至开皇四年甲辰四百一十二万九千一算上蔀法一十万二千九百六十乃二十四章歳也章歳四百二十九者盖每章十九以二十二章乘之得四百一十八再加十一共四百二十九年为章岁章月五千三百六者盖二十二章凡五千一百七十月又十一年一百三十六月共五千三百六月为章月通月五百三十七万二千二百九者盖周天三千七百六十万五千四百六十三以七归之得五百三十七万二千二百九为通月日法一十八万一千九百二十者盖以二十四乘章月得一十二万七千三百四十四以十因之得一百二十七万三千四百四十为蔀月以七而一得一十八万一千九百二十为日法置斗分二万五千六十三以蔀法而一得二十四刻三四二四为岁余以加于每年三百六十五内共得三百六十五日二十四刻三四二四为岁实以日法除通月得二十九日五十三刻○六一二爲朔实賔厯既行刘孝孙与冀州秀才刘焯并称其失所駮有六条及以古交食并测景辩其是非互有短长如聚讼然殊不知张賔止依元嘉旧法微加增损安得无差即孝孙等议厯亦止就旧法辩论总之于盈缩迟疾之窍未得其眞虽辩万言何益
炀帝大业四年太史令张胄作大业厯自甲子元至大业四年戊辰百四十二万七千六百四十四年算外章岁四百一十乃二十一章并一十一年也章闰一百五十一章月五千七十一度法四万二千六百四十乃一百四章之岁度月五十二万七千三百八十四乃一百四章之月度月法四百六十一以除度月得一千一百四十四为日法岁分一千五百五十七万三千九百六十三以度月法除之得三万三千七百八十三为月法斗分一万三百六十三即岁余交周五十七万二千三百一十四周通七万二百九周法二千五百四十八以度法除岁分得三百六十五日二十四刻三○三四为岁实以日法除月法得二十九日五十三刻○五九四为朔实以周法除周通得二十七日五十五刻四五五二为转终以交周除岁分得二十七日二十一刻二二六九为交终以度法除五星周数各得周日度法除木数一千七百万八千三百三十四分得三百九十八日八十八刻二为木星周日除火数三千三百二十五万六千二十六得七百七十九日九十二刻五五为火星周日除土数一千六百一十二万一千七百六十七得三百七十八日九刻○一为土星周日除金数二千四百八十九万八千四百一十七得五百八十三日九十二刻一五为金星周日除水数四百九十四万一千九十八得一百一十八日八十七刻九四为水星周日大业厯大抵学祖冲之之法而小变其说耳
开皇二十年太史令袁充表曰京房有言太平日行上道升平行次道霸代行下道盖日去极近则景短而日长去极远则景长而日短今自隋兴昼日渐长开皇元年冬至之景长一丈二尺七十二分自尔渐短至十七年短于旧三寸七分矣上临朝谓百官曰日长之庆天之佑也今当改元宜取此意乃改明年为仁寿元年因以厯事付皇太子勇东宫刘焯以太子新立修增其书名曰皇极厯駮正胄之短太子颇嘉之至仁夀四年焯短胄于皇太子云胄时不从子半晨前别为后日七曜愆序凡五百三十六条前拟献但因人成事非其实录焯作于前献于后且孝孙因焯胄后附孝孙厯术之文又皆是孝孙所作则元本偷窃事甚分明焯又造厯家同异名曰稽极大业元年帝知焯下其书与胄参校駮焯厯歳率月率者平朔之章歳章月也以平朔之率而求定朔非是云云互相駮难是非不决焯罢归四年太史奏日食无效帝召焯欲行其厯胄排之又防焯死厯竟不行术士咸称其妙故録其术云甲子元距仁夀四年甲子积一百万八千八百四十算歳率六百七十六乃三十五章并一十一年也月率八千三百六十一乃歳率之月也周率二十四万六千九百○五三一一五朔日法一千二百四十二朔实三万六千六百七十七终法二千二百六十三终实六万二千三百六十五以朔日法乘二十七得三万三千五百三十四加交余二百六十三共得三万三千七百九十七为交实以岁率除周率得三百六十五日二十四刻四五四三为岁周以朔日法除朔实得二十九日五十三刻○五九五八为月策以终法除终实得二十七日五十五刻四五七三为转终以朔日法除交实得二十七日二十一刻一七五五为交终以度法四万六千六百四十四除周天数一千七百三万七千七十六得三百六十五度二十五分七十六秒为周天度以度法除各五星周数得各周日除木数千八百六十万五千四百六十八得木周日三百九十八日八十八刻二三除火数三千六百三十七万七千五百九十五得火周日七百七十九日八十九刻八七除土数千七百六十三万五千五百九十四得土周日三百七十八日八刻九二除金数二千七百二十三万六千二百八得金周日五百八十三日九十一刻六六除水数五百四十万五千六得水周日一百一十五日八十七刻七八大都焯与胄之厯皆踵旧法为之无甚奇异焯第因窃已成术反肆驳噬故不平而鸣也焯谓不从晨前子半别为后日夫子半为后日亘古所同胡之不察也谓焯不宜以平朔之章岁章月求定朔不知焯以章月歩平朔非定朔也至歩定朔别有消息耳若焯之差则坐气大朔小所以行之不久而气与天违此之故也至于袁充表奏文帝引京房言日行三道及景长景短之说甚为悖谬盖日行去极南北有定并无因世治乱改行上下之理地中以八尺立表冬至之景一丈三尺有奇纵是日冬至加时在子亥之远所差进退止在寸内分数即冬至前后一日之晷差亦止在寸分以内故也则又安得有后短于前至三寸七分之多耶噫嘻我知其故矣隋人歩厯不精气策未善冬至或差二三日则其景宜乎有三寸七分之差也而乃妄附太平祥称仁寿舛矣卒之歴年三十传国二世然则景长之效夀耶不耶
古今律厯考巻十四
钦定四库全书
古今律厯考卷十五 明 邢云路 撰歴代七
歴代考
唐书
唐厯志云唐始终二百九十余年而厯八改曰戊寅元厯麟徳甲子元厯开元大衍厯寳应五纪厯建中正元厯元和观象厯长庆宣明厯景福崇厯止矣髙祖受禅初东都道士傅仁均治新厯合受命嵗名为戊寅元厯所可考騐者七曰唐以戊寅嵗甲子日登极厯元戊寅日起甲子如汉太初一也冬至日短星昴合尧典二也周幽王六年十月辛夘朔入蚀限合于诗三也鲁僖公五年壬子冬至合春秋命厯序四也月有三大三小则日蚀常在朔月蚀常在望五也命辰起子半命度起虚六符隂阳之始六也立迟疾定朔则月行晦不东见朔不西朓七也髙祖诏司厯起二年用之擢仁均员外散骑侍郎三年正月望及二月八月朔当蚀比不效六年诏郎中祖孝孙博士王孝通考其得失未定九年复诏大理卿崔善为较定善为所改凡数十条初仁均以武徳元年为厯始七政皆有加减至是复用上元积算其周天度即古赤道也贞观初值太史李淳风又上疏论十有八事复诏善为课二家得失其七条改从淳风十四年太宗将祀南郊以十一月癸亥朔甲子冬至而淳风新衍以甲子合朔冬至乃上言古厯分日起于子半十一月当甲子合朔冬至太史令傅仁均以减余稍多子初为朔遂差三刻司厯南宫子明太史令薛頥等言子初及半日月未离淳风之法符合国子祭酒孔颖逹等谓平朔行之自古春秋传或失之前为晦日也虽癸亥日月相交明日甲子为朔可也从之仁均厯法祖述胄稍以刘孝孙旧议参之麟徳间仁均厯较淳风厯最疎然更相出入其有所中淳风亦不能逾之今所记者善为所较也
戊寅厯上元戊寅至武徳九年丙戌积十六万四千三百四十八算外章歳六百七十六亦名行分法乃三十五章并十一年之歳章闰二百四十九乃三十五章凡二百四十五闰及十一年四闰共之之数章月八千三百六十七乃一章歳凡八千一百一十二月及闰二百四十九共之之数度法气法九千四百六十四乃十四章积度并歳度月法一十一万七千五十四乃十四章歳之积月日法一万三千六以九归度月而得歳分三百四十五万六千六百七十五者置三百六十五日四分度之一以气法乘之得三百四十五万六千七百二十六日以歳分减之减五十一日以气法而一得每年减五十三分八八八以减三百六十五日四分度之一得三百六十五日二十四刻四六一一为歳周即以气法除歳分得三百六十五日余歳余二千三百一十五再除得歳周也周分三百四十五万六千八百四十五半者以度法乘周天度三百六十五得三百四十五万四千三百六十加斗分二千四百八十五半得数为周分以度法归之得三百六十五度二十六分二十五秒为天周也月法三十八万四千七十五以九归嵗分而得交防法一千二百七十四万一千二百五十八半之得六百三十七万六百二十九为交分法以三十六而一得三十五万三千九百二十三日八十三刻为交实以日法除月法得二十九日五十三刻○六○一为朔实以厯法二万八千九百六十八除厯周七十九万八千二百得二十七日五十五刻四五四三为转终以日法除交实得二十七日二十一刻二三五为交终以度法除五星率得各周日木率三百七十七万五千二十三火七百三十八万一千二百二十三土三百五十七万八千二百四十六金五百五十二万六千二百水百九万六千六百八十三木周日三百九十八日八十八刻二四火七百七十九日九十二刻六二土三百七十八日九刻○三金五百八十三日九十一刻一六水一百一十五日八十七刻九四厯志谓戊寅元厯冬至五十余年差一度是时约八十年差一度非五十年也谓僖公壬子冬至推乃辛亥冬至非壬子也谓月有三大三小固多是而亦有不尽然者非一定也其云幽王六年十月辛夘朔日食及辰起子半度起虚六则皆是谓淳风推癸亥夜次日甲子冬至以子初及半日月未离虽癸亥相交可为甲子不知夜子初刻属前日正刻属后日界限分明毫不容假难以子初作次日也则不若仁均辰起子半之为是耳仁均滑州白马人
髙宗时戊寅厯渐差岐州雍人太史令李淳风作麟徳甲子元厯以古厯有章蔀元纪日分度分参差不齐乃为总法千三百四十以一之损益中晷术以考日至为浑仪表里三重以测黄道初隋末刘焯造皇极厯其道未行淳风约之为法改作麟徳厯时以为宻麟徳元年甲子距上元甲子积二十六万九千八百八十筭总法千三百四十乃七十章及十年之嵗数期实四十八万九千四百二十八乃一总之日数常朔实三万九千五百七十一以总法除朞实得三百六十五日二十四刻四七为嵗周以总法除常朔实得二十九日五十三刻○五九七为月防置变周四十四万三千七十七以十二除之得三万六千九百二三○八三三以总法而一得二十七日五十五刻四五四为转终置游交终率千九十三万九千三百一十三以三归之得三百六十四万六千四百三十七六六以总法而一得二十七日二十一刻二二二一为交终以总法除五星各总率得各星周日总率木五十三万四千四百八十三火百四万五千八十土五十万六千六百二十三金七十八万四千四百四十九水十五万五千二百七十八木周日三百九十八日八十六刻八火七百七十九日九十一刻○四土三百七十八日七刻六八金五百八十三日九十一刻七一水一百一十五日八十七刻九一大端皆约皇极厯而防加増损之其一以总法则校之诸厯似为省要耳
开元九年麟徳厯署日蚀比不效诏僧一行作新厯推大衍数立术以应之十五年草成而一行卒诏特进张说与厯官陈景等次为厯术七篇略例一篇厯议十篇表上之十七年颁行其大要着于篇者十二其一厯本议曰易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天数始于一地数始于二合二始以位刚柔天数终于九地数终于十合二终以纪闰余天数中于五地数中于六合二中以通律厯天有五音所以司日也地有六律所以司辰也参伍相周究于六十圣人以此见天地之心也自五以降为五行生数自六以徃为五材成数错而乘之以生数衍成数位一六而退极五十而増极一六为爻位之统五十为大衍之母成数乘生数其筭六百为天中之积生数乘成数其筭亦六百为地中之积合千有二百以五十约之则四象周六爻也二十四约之则太极包四十九用也综成数约中积皆五十综生数约中积皆四十兼而为天地之数以五位取之复得二中之合矣蓍数之变九六各一乾坤之象也七八各三六子之象也故爻数通乎六十防数行乎二百四十是以大衍为天地之枢如环之无端盖律厯之大纪也夫数象防于三四而章于七八卦有三防防有四象故二防之合在始中之际焉蓍以七备卦以八周故二章之合在中终之际焉中极居五六间由辟阖之交而在章防之际者人神之极也天地中积千有二百揲之以四为爻率三百以十位乘之为二章之积三千以五材乘八象为二防之积四十兼章防之积则气朔之分母也以三极参之倍六位除之凡七百六十是谓辰法而齐于代轨以十位乘之倍大衍除之凡三百四是谓刻法而齐于徳运半气朔之母千五百二十得天地出符之数因而三之凡四千五百六十当七精返初之防也易始于三防而生一象四象成而后八卦章三变皆刚太阳之象三变皆柔太隂之象一刚二柔少阳之象一柔二刚少隂之象少阳之刚有始有壮有究少隂之柔有始有壮有究兼三才而两之神明动乎其中故四十九象而大业之用周矣数之徳圆故纪之以三而变于七象之徳方故纪之以四而变于八人在天地中以阅盈虚之变则闰余之初而气朔所虚也以终合通大衍之母亏其地十凡九百四十为通数终合除之得中率四十九余十九分之九终嵗之而斗分复初之朔也夫十九分之九盈九而虚十地于终极之际亏十而从天者所以逺疑阳之战也干盈九乎龙战之中故不见其首坤虚十以导潜龙之气故不见其成周日之朔分周嵗之闰分与一章之一蔀之月皆合于九百四十盖取诸中率也一防之分十九而章法生一揲之分七十六而蔀法生一蔀之日二万七千七百五十九以通数约之凡二十九日余四百九十九而日月相及于朔此六爻之纪也以卦当嵗以爻当月以防当日凡三十二嵗而小终二百八十五小终而与卦运大终二百八十五则参伍二终之合也数象既合而遯行之变在乎其间矣所谓遯行者以爻率乘朔余为十四万九千七百以四十九用二十四象虚之复以爻率约之为四百九十八防分七十五太半则章防之中率也二十四象象有四十九蓍凡千一百七十六故虚遯之数七十三半气朔之母以三极乘参伍以两仪乘二十四变因而并之得千六百一十三为朔余四揲气朔之母以八气九精遯其十七得七百四十三为气余嵗八万九千七百七十三而气朔防是谓章率嵗二亿七千二百九十万九千九百二十而无小余合于夜半是谓蔀率嵗百六十三亿七千四百五十九万五千二百而大余与嵗建俱终是谓元率此不易之道也防以纪日象以纪月故乾坤之防三百六十为日度之准乾坤之用四十九象为月之检日之一度不盈全防月之一不盈全用故防余万五千九百四十三则十有二中所盈也用差万七千一百二十四则十有二朔所虚也综盈虚之数五歳而再闰中节相距皆当三五望相距皆当二七升降之应发敛之皆纪之以防而从日者也表里之行朓朒之变皆纪之以用而从月者也积筭曰演纪日法曰通法月气曰中朔朔实曰揲法嵗分曰防实周天曰干实余分曰虚分气防曰三元一元之防则天一遯行也月防曰四象一象之策则朔望相距也五行用事曰发敛候防曰天中卦防曰地中半卦曰贞悔旬周曰爻数小分母曰象统日行曰躔其差曰盈缩积盈缩曰先后古者平朔月朝见曰朒夕见曰朓今以日之所盈缩月之所迟疾损益之或进退其日以为定朔舒亟之度乃数使然躔离相错偕以损益故同谓之朓朒月行曰离迟疾曰转度母曰转法迟疾有衰其变者势也月逶迤驯屈行不中道进退迟速不率其常过中则为速不及中则为迟积迟谓之屈积速谓之伸阳执中以出令故曰先后隂含章以聼命故曰屈伸日不及中则损之过则益之月不及中则益之过则损之尊卑之用睽而及中之志同观晷景之进退知轨道之升降轨与晷名舛而义合其差则水漏之所从也摠名曰轨漏中晷长短谓之陟降景长则夜短景短则夜长积其陟降谓之消息游交曰交防交而周曰交终交终不及朔谓之朔差交中不及望谓之望差日道表曰阳厯其里曰隂厯五星见伏周谓之终率以分从日谓之终日其差为进退其二中气议三合朔四没灭五卦候六卦七日度八日躔盈缩九九道十晷漏中星十一日蚀十二五星诸议俱详十六卷中
古今律厯考巻十五
<子部,天文算法类,推步之属,古今律历考>
钦定四库全书
古今律厯考卷十六 明 邢云路 撰歴代八
歴代考
唐书
僧一行者沙门夫慧禅师名一行也张姓初名遂魏州长乐人剡国公公谨之孙武功令檀之子少聪敏道士尹崇见而竒之曰此后生顔子也寻出家遍歴天下访求异术至天台山国济寺见寺前一院有流水一行立门屏闻院僧于庭中有布算声而谓其徒曰今日当有弟子自逺来求吾法已合到门即除一算又谓曰门前水当西流弟子至矣一行返顾水果西流遂趋入拜求其法僧尽授之遂洞厯象隂阳推歩之学囘入嵩山髙宗诏之不起遁入荆州当阳山开元九年麟徳厯晷纬渐差课蚀不效宰相张说言之宗召见令造新厯遂与星官梁今瓉等造黄道游仪圗考校七曜行度准周易大衍之数别成一法撰开元大衍厯十五年草成一行卒年四十五赐諡曰大慧襌师欧阳修曰自太初至麟徳有二十三家与天虽近而未宻也至一行宻矣一行造厯上考黄颛夏商周鲁五王一侯之遗式下集太初至于麟徳二十三家之众议比其同异课其疎宻然其数一本于大衍今以唐厯志一一剖析之俾人易晓焉一行议厯本引易系之文其意所主在乎五位相得而各有合之一言盖一行欲变诸家之法之名而一一附于大衍之数故取诸此曰天数始于一地数始于二合天地二始为三以位刚柔盖刚一柔二其数三也天数终于九地数终于十合天地二终为十九以纪闰余终穷也易穷则变言闰亦日之穷余故取以为义天数中于五地数中于六合天地二中为十一以通律厯天中五故有五音所以司日盖以宫商角征羽之五音配于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之十干后代干凿度云日十干者五音是也地中六故有六律所以司辰盖以阳律六隂律六配于子丑寅夘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之十二支后代干凿度云辰十二者六律是也此合二中以通律厯也然曰五六为二中九十为二终即班固志五六天地之中十九年为章嵗合天地终数得闰法之说也曰五音司日六律司辰即杨子云声生于日律生于辰之说也此其于诸家之说同也参伍相周者参三也伍五也以二中之五与六互相因之五六因三十六五因三十共究于六十圣人以此见天地之心天地之心即天地之中也故刘羲叟曰一行以天地之中数作大衍厯最精宻正谓此也自五以降五四三二一为五行生数自六以徃六七八九十为五材成数错而乘之以生数衍成数者相衍相乘也位一六而退极五十而増极者盖中极位居五六间自六五退而四三二而退至生数之一自五六増而七八九而増至成数之十一退极一増极皆由中之五六两分之故以二中见天地之心一六为爻位之统者一生而六成之一与六合自一至六则二三四五在其中爻始于一终于六故以一六为爻位之统五十为大衍之母者五生而十成之五与十合自五至十则六七八九在其中六为太隂七为少阳八为少隂九为老阳乾坤六子皆自五十之数衍之中五衍母次十衍子故以五十为大衍之母六七八九十共积之得四十为成数一二三四五共积之得十五为生数以四十成数乘十五生数共得筭六百为天中之积以十五生数乘四十成数共得筭亦六百为地中之积即错而乘之也天中六百与地中六百合之得一千二百置一千二百以大衍之数五十约而归之得二十四则四象之四周于六爻盖四六二十四也仍置一千二百以四象周六爻之二十四约而归之得五十则太极之一虚而不用包乎其用四十有九之数也综成数之四十约归中积之六百天数地数皆十五综生数之十五约归中积之六百天数地数皆四十兼十五与四十合为五十五天数二十五地数三十共为天地之数五十有五置天地之数五十有五以中五衍母之五位取而归之得十一则复得二中之合矣盖天之中数五地之中数六为十一圣人合二中以见天地之心也蓍数之变九六各一者老阳之九一老隂之六一九与六为十五老阳干为父老隂坤为母乾坤之象也七八各三者少阳之七三三七二十一少隂之八三三八二十四二十一合二十四共得四十五乃三少阳震长男坎中男艮少男三少隂巽长女离中女兑少女六子之象也故爻数通乎六十盖合乾坤之象十五六子之象四十五共六十也防数行乎二百四十盖以四象乘六十得二百四十也是以大衍为天地之枢如环之无端一行取以为律厯之大纪也夫数象防于三四防者少而尚防也章于七八章者多而渐章也卦有三防谓三成气防有四象谓隂阳老少三防四象合而为七揔之为二防之合所谓防于三四也天一在始地六在中三四在一与六间故二防之合在始中之际焉蓍以七备谓七七四十九防其数七卦以八周谓八八六十四卦其数八七备八周合而为十五总之为二章之合所谓章于七八也天五在中地十在终七八在五与十间故二章之合在中终之际焉中极居五六间谓天阳数奇一三五七九五在其中地隂数偶二四六八十六在其中天地之中数前乎防则阖后乎章则辟二防之合七二章之合十五五六合十一在防之七与章之十五间乃天地中和之数往来屈伸此为枢机以通神眀以前民用率由于此故曰由辟阖之交而在章防之际者人神之极也天中之积地中之积合之千有二百以四数揲而归之得三百为爻率三百以天地十位之数十乗爻率三百得三千为二章之积三千以五材之数五乘八象之数八得四十为二微之积四十兼二章之积三千与二防之积四十共三千四十是谓通法又为日法则日之气策与月之朔策之分母也置气朔之母三千四十以三极之数三叅之叅者三因也三因得九千一百二十以六位之数六倍而为十二除前九千一百二十得七百六十是谓辰法而齐于代轨仍置通法三千四十以十位之数十乘之得三万四百以大衍之数五十倍而为一百除前三万四百得三百有四是谓刻法而齐于徳运于气朔之母三千四十分五而半之得一千五百二十得天地出符之数于一千五百二十因而三因之得四千五百六十当七精返初之防考纬称入元三百四歳为徳运七百六十嵗为代轨千五百二十嵗为天地出符四千五百六十嵗为七精返初是也易始于三防而生一象谓三防成著得一象也隂阳老少之四象成而后干兑离震巽坎艮坤之八卦章三变皆阳刚太阳之象三变皆隂柔太隂之象一阳刚二隂柔少阳之象一隂柔二阳刚少隂之象少阳之刚有始有壮有究少隂之柔有始有壮有究始壮究皆谓三画也自下而上始而壮而究也干凿度所谓物有始有壮有究故三画而成干是也兼三才而两之则成六画六爻既备神明动乎其中故大衍四十有九之用象数明备而大业之用周矣数之徳圎天圎圎一径三故纪之以三阳以七为用故三而变于七从竒也象之徳方地方方一函四故纪之以四隂以八为用故四而变于八从偶也人在天地中以阅象数竒偶气盈朔虚之变则有揲防归扐以成闰余而气朔所虚日月嵗功所成也天数终于九地数终于十合而为十九谓之终合以终合之数十九通大衍之母通者乘也大衍之母五十也以十九乘五十得九百五十亏者减也地十者地数终于十也以九百五十之数减其一十凡得九百四十为通数以终合十九除通数得中率四十九余十九分之九盖四十九下隔位余九不尽故曰四十九余十九分之九是终嵗之而斗分复初之朔乃推日月章蔀之法也夫十九分之九盈九而虚十者即前以十九除四十九下不尽之九数故曰盈九亏其地一十之数故曰虚十也地于终极之际亏十而从天所以逺疑阳之战者盖坤地终于十为极数隂盛之极与阳偕矣隂疑于阳必战故上六龙战于野其血黄言天地皆伤也今地于极数亏去其十以从天则疑阳之战可逺矣干盈九不用则所盈之九乎坤尽上六龙战爻中和而不战九为龙首故不见其首坤虚一不用则所虚之十从于干始初九潜龙爻中以导其气坤顺从天故不见其成周日之朔分周嵗之闰分与一章之一蔀之月皆合于九百四十盖取诸中率者谓诸术即前所谓中嵗之而斗分复初之朔者皆以九百四十为通数以终合除通数得中率四十九盖取诸此也一防之分十九而章法生者十九年七闰为一章也一揲之分七十六而蔀法生者一章十九年四章共七十六年故曰七十六而蔀法生四章为一蔀也一蔀之日二万七千七百五十九者一章十九年凡二百三十五月以朔实二十九日五十三刻五分九十二秒一十防不尽乗之得六千九百三十九日六八九一不尽为一章之日以四章因之得二万七千七百五十八不尽収而为五十九是为一蔀之日也以通数约之凡二十九日余四百九十九而日月相及于朔为六爻之纪者盖四章凡九百四十月一行呼为通数以通数约而归前一蔀之日得二十九日余数四百九十九其日下余数四百九十九仍以九百四十归之得五十三刻五分九十二杪一十防不尽为朔余共之即前朔实是日月相及于朔从揲策六爻所得之纪也以卦当嵗者积蔀首一百九十二纪一纪一千五百二十嵗得积嵗二十九万一千八百四十以三十二卦除之得九千一百二十周盖三十二嵗为一周此为卦当嵗也以爻当月者一纪一万八千八百月得积月三百六十万九千六百以三百八十四爻除之得九千四百二十周盖三百八十四月为一周此谓爻当月也以防当日者一纪五十五万五千一百八十日得积日一万六百五十九万四千五百六十以一万一千五百二十坼除之得九千二百五十三周盖一万一千五百二十日为一周此谓防当日也凡三十二嵗而小终二百八十五小终而与卦运大终二百八十五则参伍二终之合者终周也三十二嵗为一小周即一小终置三十二以二百八十五乘之得九千一百二十周乃二百八十五小终即前以卦当嵗一卦运大周之数也盖天地二数共终十九以参之三因十九得五十七以伍之五因五十七得二百八十五小终大终皆与二百三十五之数相合则参伍二终之合也数象既合而遯行之变在乎其间矣所谓遯行者以爻率三百乗朔余四百九十九得一十四万九千七百于一十四万九千七百之中以四十九用二十四象共七十三数虚而减之余一十四万九千六百二十七数复以爻率三百约而归之为四百九十八防以下分七十五六六不尽不尽即太半则章防之中率也二十四象象有四十九以二十四乘四十九为蓍一千一百七十六合二十四并四十九共七十三即前虚遯之数七十三也半其气朔之母三千四十得一千五百二十参伍者一十五也以三极之三乘十五得四十五以两仪乘二十四变得四十八因而并之者通前一千五百二十四十五四十八共得一千六百一十三为朔余以通法三千四十归之得五十三刻五分九十二秒一不尽即朔小余也以揲之四数归气朔之母三千四十得七百六十于内遯而减去八气之八九精之九共减十七得七百四十三为气余以通法三千四十归之得二十四刻四十四分不尽即嵗小余也以通法乘朔大余二十九日得八万八千一百六十并朔余一千六百一十三共得嵗八万九千七百七十三而气朔防是谓章率又名揲法以通法乘章率得嵗二亿七千二百九十万九千九百二十而无小余合于夜半是谓蔀率以六十因蔀率得嵗一百六十三亿七千四百五十九万五千二百以纪法除尽大余与嵗建俱终是谓元率此不易之道也十九年为一章四章为一蔀二十蔀为一纪三纪为一元章法十九章月二百三十五蔀法七十六蔀月九百四十纪法一千五百二十纪月一万八千八百元法四千五百六十元月五万六千四百故至朔同日谓之章同在日首谓之蔀蔀终六旬谓之纪朔又复谓之元一元四千五百六十年当七精返初之防也防以纪日象以纪月故乾坤之防三百六十自卦得之为日度之准乾坤之用四十九象自揲得之为月之检日之一度不盈全防惟日度不盈全策故有中盈分置嵗实三百六十五日二十四刻四十四分以通法三千四十乘之得一百一十一万三百四十三为防实另置嵗实大余三百六十日以通法乘之得一百九万四千四百分为嵗实大余于防实内减去嵗实大余得一万五千九百四十三为防余置防余以十二月除之得一千三百二十八不尽为中盈分则十有二中所盈也月之一不尽全用惟月不盈全用故有用差置一月三十日以通法乘之得九万一千二百为灭法内减去揲法八万九千七百七十三得一千四百二十七为朔虚分置朔虚分以十二月乘之得一万七千一百二十四为用差则十有二朔所虚也综盈虚之数五嵗则再闰矣中节相距皆当三五一十五日有竒望相距皆当二七一十四日有竒升降之应发敛之皆纪之以卦防而从日气也表里之行朓朒之变皆纪之以揲用而从月朔也积筭曰演纪者开元大衍厯演纪上元甲子距开元十二年积九千六百九十六万一千七百四十筭也日法曰通法者即三千四十也月气曰中朔者月中也朔实曰揲法者月防也嵗分曰策实者嵗周也周天曰干实者置干实一百一十一万三百七十九七五以通法除之得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十五分六五为天周也余分曰虚分者周天之虚分也气防曰三元者置防实一百一十一万三百四十三以二十四气除之得四万六千二百六十四再置十五日以通法乘之得四万五千六百以减前数余六百六十四加入十五日内为三元之防十五余六百六十四若置嵗实三百六十五日二十四刻四十四不尽以二十四除之得一十五万二一八五一六不尽为气防也一元之防乃三元之防分而为三即五日有余天中之防遯甲以五十有余为一元故曰天一遯行也月防曰四象者即四象之防二十九余一千六百一十三也一象之防则二十九有余以四象分之毎象七日有余朔望相距也五行用事曰发敛者以发敛开阖法布五行也防曰天中者置防实以七十二除之得一万五千四百二十一再以五日因通法得一万五千二百以减前数余二百二十一不尽加入五日内得五余二百二十一秒为天中之防五余二百二十一若以七十二除嵗周得数去大余以通法乘小余加入大余亦得此歩七十二之防也卦防曰地中者置防实以卦法六十除之得一万八千五百○五不尽再以六日因通法得一万八千二百四以减前数余二百六十五不尽加入六日内为地中之防六余二百六十五若以六十除嵗周得数去大余以通法乘小余加入大余亦得此歩六十卦之防也半卦曰贞悔者乃地中之防折半得三余一百三十二不尽为贞悔之防此筭内卦外卦之防也其各防之下有秒者乃不尽之数如天中之防五余二百二十一下有秒三十一秒法七十二即以秒法七十二筭之满法则进上一防余仿此旬周曰爻数者六十也小分毋曰象统者二十四也卦限者置防实以十二月除之得九万二千五百二十八五八以减揲法八万九千七百七十三余二千七百五五五八为月闰置揲法减去月闰余八万七千○一七不尽収而为八为卦限八万七千一十八若置二中气防三十日四三七○三二减去月防二十九日五十三刻五九二一余九十刻六四四以通法乘之得二千七百五五五八以减揲法八万九千七百七十三亦得卦限谓之卦限者是再一月及揲法也归余之卦者置每嵗中积分累以揲法去之即今闰余也以减中积为朔积以求天正经朔之防也嵗差三十六太者乃当时所测歳差每歳一分二十秒○九六七一以通法乘之得三十六七五不尽也置干实一百一十一万三百七十九太太者七十五分也以减策实一百一十一万三百四十三余三十六七五为歳差即以通法归干实得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十五分六十四秒九十六防七一以减歳周三百六十五日二十四刻四十四分所余一分二十秒○九六七一即前每歳歳差之数也日行曰躔其差盈缩其积先后为日躔之度古用平朔即经朔无盈缩迟疾加减者以故月朔朝见曰朒夕见曰朓今以日之所盈缩月之所迟疾损益之进退其日以为定朔舒亟相错偕以损益故同谓之朓朒也月行曰离其转迟疾为月行之度以七十六为转法满转法为度故曰度母列衰有变进加退减过中为速为伸不及中为迟为屈曰中者春秋分日行一度为中即其常也不率其常为过与不及则其南北逶迤屈行之数也阳曰先后以出令名隂曰屈伸以听命名而损益之变生焉日不及中则损月则益日过中则益月则损即盈迟为加缩疾为减之义也凡日以赤道内为隂外为阳月以黄道内为隂外为阳隂阳厯之同异春秋分之加减皆从损益率来而黄赤之变分秒之差定矣在天道曰轨在圭景曰晷观晷景之进退知轨道之升降而悉以水漏操其权盖漏以定辰分于昏明而晷景之陟降积晷之消息昼夜长短时刻属焉则勾股之数使然也游交即歩交防交终二十七余六百四十五其周数也不及朔二余九百六十七秒八千六百七十八为朔差日以通法归余得三十一刻八三七六加入二日即朔交差也不及望一余四百八十三秒九千三百三十九即朔交半之之数为望交差也日道表曰阳厯即赤道外里曰隂厯即赤道内也五星伏见周谓之终率即以歩终日之术以分从日谓之终日即终率所歩之日其差为进退则以损益率前后相减为进退积差以歩五星合伏之数也其二议中气谓厯气始于冬至稽其实取诸晷景也厯引春秋及累代南至并晦朔以殷周鲁厯及麟徳等厯上下相较先后所差分数不一加减多少合此失彼考殷厯盖哀平间治甲寅元厯者托之非古也灵曜命厯序皆有甲寅元其所起乃在四分厯庚申元之后以开元十二年十一月阳城测景癸未极长以检春秋及前代元嘉等冬至亦合此失彼先后天不一以为减闰余减斗分之未善且麟徳厯已前实録所记乃依时厯书之非候景所得又比年候景所得长短不均由加时有早晏行度有盈缩晷景不等进退不齐皆古人所未达也其三议合朔谓日月合度谓之朔无所取之取之蚀也以殷周鲁厯课春秋日蚀先后互失其伪可知春秋之蚀丘明即所闻以书仲尼因时史所记且列国赴告不一则厯术所书不齐长厯其日不在其月则改易闰余以求合故闰月相距近则十余月逺或七十余月此杜预所甚谬也昔人考天事多不知定朔假蚀在二日而常朔之晨月见东方食在晦日则常朔之夕月见西方或以为朓朒变行或以为厯术踈阔遇常朔朝见则増朔余夕见则减朔余此纪厯所以屡迁也或又为月频三大二小之説虞邝曰所谓朔在防合茍躔次既同何患于频大也日月相离何患于频小也春秋不书朔者刘孝孙俱推得朔日乃议定朔为有司所抑不得行傅仁均始为定朔而曰晦不东见朔不西朓得昏明之限与定朔故也故麟徳厯有总法开元厯有通法故积嵗如月分之数而后闰余皆尽其四议没灭谓古以中气所盈之日为没没分偕尽为灭开元以中分所盈为没朔分所虚为灭终嵗没分为防余终嵗灭分为用差皆归于揲易再扐而后挂也其五议卦候谓七十二候原于周公时训月令自后魏始载于厯乃依易轨所传不合经义今改从古其六议卦谓十二月卦出于孟氏章句京氏又以卦爻配朞之日用六日七分以附防纬文七日来复之说止于占灾与吉凶善败之事至于观隂阳之变则错乱而不明其七议日度谓古厯以天周为嵗终系星度于节气故乆而益差虞喜觉之使天为天嵗为嵗乃立差以追其变以五十年退一度何承天以为太过乃倍其年而反不及皇极取中数为七十五年盖近之然未尽合也厯考春秋以来七政以汉唐以来诸家厯较之各有不同惟姜岌以月蚀冲知日度躔次遂正为后代治厯者宗何承天作元嘉厯以月蚀检冬至在斗十七度又圭测差三日余则天之南至在斗十三四度以开元考元嘉十年冬至日在斗十四度与承天所测合若皇极厯嵗差皆自黄道命之所差尤多是以开元厯皆自赤道推之乃以今有术从变黄道其八议日躔盈缩谓日躔盈缩当以二十四气晷景考之而宻于加时其九议九道谓洪范传云日有中道月有九行中道谓黄道也九行者青道二出黄道东朱道二出黄道南白道二出黄道西黒道二出黄道北日行西陆为春立春春分月东从青道日行南陆为夏立夏夏至月南从朱道日行东陆为秋立秋秋分月西从白道日行北陆为冬立冬冬至月北从黒道月行九道内为隂厯外为阳厯冬入隂厯夏入阳厯月行青道冬入阳厯夏入隂厯月行白道春入阳厯秋入隂厯月行朱道春入隂厯秋入阳厯月行黒道隂阳厯交在冬至夏至则月行青道白道所交则同而出入之行异故青道至春分之宿及其所冲皆在黄道正东白道至秋分之宿及其所冲皆在黄道正西若隂阳厯交在立春立秋则月循朱道黒道所交则同而出入之行异故朱道至立夏之宿及其所冲皆在黄道西南黒道至冬至之宿及其所冲皆在黄道东北若隂阳厯交在春分秋分之宿则月行朱道黒道所交则同而出入之行异故朱道至夏至之宿及其所冲皆在黄道正南黒道至冬至之宿及其所冲皆在黄道正北若隂阳厯交在立夏立冬则月循青道白道所交则同而出入之行异故青道至立春之宿及其所冲皆在黄道东南白道至立秋之宿及其所冲皆在黄道西北其大纪皆兼二道而实分主八节合于四正四维按隂阳厯中终之所交则月行正当黄道去交七日其行九十一度齐于一象之率而得八行之中八行与中道而九是谓九道凡八行正于春秋其去黄道六度则交在冬夏正于冬夏其去黄道六度则交在春秋日出入赤道二十四度月出入黄道六度相距则四分之一故于九道之变以四立为中交在二分増四分之一而与黄道度相半在二至减四分之一而与黄道度正均故推极其数引而伸之每气移一候七十二而九道究矣以朔交为交初望交为交中若交初在冬至初而入隂厯则行青道又十三日有竒至交中得所冲之宿变入阳厯亦行青道若交初入阳厯则白道也故考交初所入而周天之度可知若望交在冬至初则减十三日有竒视大雪初隂阳厯而正其行也其说详矣其十议晷漏中星谓日行有南北晷漏有长短二十四气晷差徐疾不同者勾股使然也今推黄道去极与晷景漏刻昏距中星返覆相求旋相为中以合九服之变其十一议日蚀谓小雅十月之交朔日辛夘虞邝推在幽王六年开元同且十月之交于厯当蚀诗人犹悼以为变然则古之太平日不蚀星不孛盖有之矣若过至其分月或变行而避之或五星潜在日下御侮而救之或渉交数浅或在阳厯阳盛隂防则不食或得之休明而有小焉则天为之虽交而不蚀若四时之中分同道至相过交而有食则天道之常也凡日食必在交限其入限者不必尽蚀如开元十二年七月戊午朔于厯当蚀半强自交趾至朔方之不食十三年十二月庚戌朔于厯当蚀太半时东封泰山还次梁宋间皇帝彻膳不举乐不盖素服日亦不蚀时羣臣与八荒君长之来助祭者降物以需不可胜数皆奉夀称庆肃然神服虽筭数乖舛不宜如此然后知徳之动天不俟终日矣若因开元二蚀曲变交限而从之则差者益多杜预云日月动物虽行度有大量不能不小有盈缩故虽有交防而不食者或有频交而食者是也故循度则合于厯失行则合于占使日食而不可以常数求则无以课厯数之疎宻使日食而皆可以常数求亦何以占政教之休咎哉今以圎仪度日月之径乃以月径之半减入交初限一度半余为闇虚半径二径相掩所减入限分数为斜射所差以得其数又日月交防自京师斜射而望之假中国食既则南方戴日之下所亏才半月外反观则交而不食故当歩九服日晷以定蚀分晨昏漏刻与地偕变则宇宙虽广可以一术齐之矣其十二议五星谓嵗星自商周迄春秋之季率百二十余年而超一次战国后其行寖急至汉尚防差及哀平间余势乃尽更八十四年而超一次因以为常此其与余星异也嵗星前后迟急率古今各有不同欲一术以求之则不可得大都五事感于下五纬变于上故王者失典刑之正则星辰为之乱行汨伦之序则天事为之无象当其乱行无象又可以厯纪齐乎故襄公二十八年嵗在星纪滛于枵至三十年八月始及娵訾之口越次而前二年守之晋永宁元年正月至闰月五星经天纵横无常永兴二年四月丙子太白犯狼星失行在黄道南四十余度永嘉三年正月庚子荧惑犯紫防皆天变所未有也终以二帝蒙尘天下大乱后魏神瑞二年十二月荧惑在瓠星中一夕忽亡不知所在崔浩以日辰推之曰庚午之夕辛未之朝天有隂云荧惑之亡在此二日庚午未皆主秦辛为西夷今姚兴据咸阳是荧惑入秦矣其后荧惑果出东井魏永平四年八月癸未荧惑在氐夕伏西方亦先期五十余日虽时厯疎濶不宜若此夫日月所以着尊卑不易之象五星所以示政教从时之义故日月之失行也防而少五星之失行也着而多五星伏见之效皆系之于时而象之于政事防而象防事章而象章已示吉凶之象则又变行袭其常度不然皇天何以隂隲下民警悟人主哉近代筭者昧于象占者迷于数覩五星失行皆谓之厯舛虽七曜循犹或谓之天灾终以数象相蒙两丧其实故较厯必稽古今注记入气均而行度齐上下相距反覆相求茍独异于常则失行可知矣天竺厯以九执之情皆有所好恶遇其所好之星则趋之行疾舍之行迟亦此义也大衍厯演纪上元阏逢困敦甲子之嵗距开元十二年积九千六百九十六万一千七百四十筭得甲子嵗通法三千四十乃一百六十章也防实百一十一万三百四十二揲法八万九千七百七十三转终法六百七十万一千二百七十九转终日二十七余千六百八十五秒七十九终数八亿二千七百二十五万一千三百二十二交终日二十七余六百四十五秒千三百二十二以通法除防实得三百六十五日二十四刻四十四分七秒为嵗周以通法除揲法得二十九日五十三刻五分九十二秒为朔实以八十因通法得二十四万三千二百以除转终法得二十七日五十五刻四十六分一秒为转终以通法除转终日余得数以加大余亦得转终以一百因通法得三十万四千以除终数得二十七日二十一刻二二一一为交终以通法除交终日余得数以加大余亦得交终以歩五星嵗星终率百二十一万二千五百七十九秒六荧惑终率二百三十七万一千三秒八十六镇星终率百一十四万九千三百九十九秒九十八太白终率百七十七万五千三十秒十二辰星终率三十五万二千二百七十九秒七十二各以通法而一得木终日三百九十八日八十七刻四八火终日七百七十九日九十三刻五四土终日三百七十八日九刻二金终日五百八十三日八十九刻一四水终日一百一十五日八十八刻一四此僧一行大衍厯之所由作也自汉唐以来厯家惟一行最宻但不必一一附大衍耳盖厯原取象于大衍而非一一从大衍出也自后代乾坤凿度出而谓厯出于大衍其载孔子言大衍日辰生厯律厯法四分度之一以卦爻防当嵗月日以歩章蔀纪元诸説皆非先天之文乃后人伪为之也何得援以为据使果可据则何至跬歩不可行夫厯莫疎于四分而犹以为孔子之言可乎则何可附也大都一行之厯原自测景观象而得观一行自言曰厯气始于冬至稽其实取诸晷景也又曰日月合度谓之朔无所取之取之蚀也如嵗实乃测景所得者一行以通法乘嵗实为防实归为气积与四揲气朔之母遯其八气九精何关月防乃交蚀所得者一行以通法乘月防为揲法归为积与半气朔之母以三极乘参伍两仪乘二十四变并之何预十九年七闰为一章一章二百三十五月四章为一蔀凡七十六年共计九百四十月以七十六年之九百四十月归一蔀之日得月防与终合通大衍之母亏其地十以导潜龙之气何渉二十五刻为半昼分至明也一行以通法乘二十五刻得七百六十为辰法且曰以三极参之倍六位除之其义何取满十为日至明也一行以十除通法得三百四为刻法且曰以十位乘之倍大衍除之其义何居又以辰法齐于代轨刻法齐于徳运得天地出符之数七精返初之防此纬文也纬乃汉儒伪作谓为孔子语非其真也自有纬而落下闳始造太初厯以闰统元防得日法以五气正余凖大统俱属谬汉厯皆依伪凿度伪易纬以治厯以致终汉之世厯数不明一行达者而亦为是言他何望焉且各数以三千四十乘之复以三千四十归之诸家日法胥同一辙则三千四十之数又何凭而出自章微之积耶故易曰大衍之数象四时象闰苐象之而已又曰乾坤之防三百六十当期之日厯三百六十有竒而止以三百六十当之亦取其象耳厯法之难正在竒数之分秒实窥测所得而非大衍所推也谓厯数合大衍之象则可谓厯数之分秒皆出于大衍则不可一行尽一一之数皆附于大衍亦大劳矣故章俊卿论大衍云一行倚大衍之数立推歩之法是一行求合于大衍非大衍合一行之数也且一行之十有二议发千古所未发详且尽矣乃其中犹有一二可更订者如中气议一行厯引春秋以来南至以殷周厯并纬书及汉唐诸厯上下附合得此失彼然而不必然也春秋测验不精书诸南至未必真的纬书与殷周六厯皆四分法不可为据汉唐以来日官所测晷率多迁就为之如祖冲之既失甲戌冬至以为加时太早便欲増小余以附防之是也诸如此数何必一一与辩故授时厯云诸应随时测定不用元法是确论也一行于开元十二年十一月阳城测景癸未极长以授时歩开元十二年甲子嵗冬至一十九日八十九刻六十四分得癸未亥初二刻冬至脗合以斯验授时之精逺考诸开元不乃实测之效矣没灭议其数是苐不必归之揲扐卦议既谓京房卦爻错乱不明则公中孚之类削之可也而未削至授时始削之为当耳日度议一行厯引古今日度合此失彼然亦不必然也盖古今日度未必真的率有附防如中气然则何必一一与辩其歩仲康五年癸巳嵗九月庚戌朔日蚀则非是辩在尚书简中是蚀一行以为五年虞邝以为元年授时歩乃六年考殷时又多外丙二年仲壬四年一以为有一以为无不同又有谓太史公歩帝王厯年多差讹者然则古厯年之某嵗某甲子其真否未可知也授时歩仲康六年丁夘嵗九月辛巳朔日食其余前后十余年之九月朔俱不入食限夫既歩入仲康年入食限矣则不必计其元年与五六年也九道议引洪范传言日有中道月有九行是矣上考干凿度先文曰日行一度坤凿度先文引制灵经曰天有九道斯凿度先文乃上古真书非若后文之假托者乃知洪范传文本于乾坤凿度之先文也日蚀议谓月或变行避日或五星濳在日下救日或有徳天为之虽交不食此皆无慿之论也谓在阳道阳盛不食然阳道自有歩阳八度法安得信为不食谓四时分至同道交食为常然分至言其行之中非其遇之中也遇而交则周天之辰无处不可岂有以分至为常者耶谓入交不食开元年二事则诚如其言法推开元十二年甲子嵗七月朔五十四日三十刻交二十六日得戊午日辰时日食十三年乙丑嵗十二月朔四十六日六十三刻交十四日得庚戌日申时日食是为当食不食日月失行之致然此防百年才一二见其变也而非其常也过此则仍复其常可以歩之千万年亾易者七政皆然不独日也若一行谓徳之动天不俟终日则逢君好谀之恶非所以为训也唐道士邢和璞尝谓尹愔曰一行其圣人乎汉时落下闳造厯云后八百嵗当差一日必有圣人正之今年期毕矣而一行造大衍正其差谬则落下闳之言信矣非圣人而何然据一行嵗差以三十六太布干实与防实得每嵗嵗差一分二十秒九防乃八十三年差一度而非八百年差一日也在开元八十三年差一日在授时六十六年差一日此黄赤冬至嵗差也而嵗差之外复有消长一机一行未及言之所以大衍厯不百年而即差以歩至今其差益逺然授时之所以精于大衍者则以消长之数得也今以大衍授时大统三厯试参考焉大衍厯演纪积九千六百九十六万一千七百四十筭以防实一百一十一万三百四十三乘积筭得一百七万六千六百七亿八千九百二十七万六千八百二十为中积分以通法除之得三百五十四亿一千四百七十三万三千三百一十四日七四三四为积日以爻数六十累除之余一十四日七十四刻三十四分为天正冬至分大余一十四得戊寅日小余七十四刻三十四分得酉初三刻冬至置中积分以揲法八万九千七百七十三累去之不尽之数余四万九千一百七为归余之卦以通法归之得一十六日一十五刻三十六分为闰余分以闰余减冬至不及减加六十日减之得五十八日壬戌日五十八刻九十八分为天正经朔分大衍嵗实是测晷所得者一行以通法因之为防实以通法归之为嵗实也大衍朔周三百五十四日三十六刻七一不尽是观象所得者一行以揲法去防实余三万三千六十七为归余之卦以减防实余一百七万七千二百七十六日以通法而一为朔周也大衍月防是朔周以十二月分之者一行以通法归揲法为月防也大衍嵗实较授时嵗实止多一十九分大衍月防较授时月防止少九十防然则一行厯气朔诚甚宻而所少者止消长一事耳以授时上推开元十二年甲子嵗冬至至元辛巳五百五十七年推得二十万三千四百四十日三十五刻一十秒为中积分减气应得数为通积满旬周去之得数以减旬周得十四日戊寅日七十刻九十分较大衍差三刻四十四分以大统厯上推开元十二年冬至得十四日戊寅日九十八刻七十五分较大衍差二十四刻三十九分以大衍厯下推至元辛巳距元九千六百九十六万二千二百九十七筭得中积一百七万六千六百一十四亿七百七十三万七千八百七十一积日三百五十四亿一千四百九十三万六千七百五十五日八十七刻八十六分得冬至五十五日己未日八十七刻八十六分较授时差八十一刻八十八分夫大衍称亲宻矣何差至八十余刻则以消长之法未具也
古今律厯考卷十六
<子部,天文算法类,推步之属,古今律历考>
钦定四库全书
古今律厯考卷十七 明 邢云路 撰歴代九
歴代考
唐书
肃宗时山人韩頴上言大衍厯或误帝令增益其术每节增二日作至徳厯代宗即位以至徳厯不与天合诏司天郭献之复用麟徳元纪増损迟疾交防诸差以写大衍旧术帝为制序题曰五纪厯演纪上元甲子距宝应元年壬寅积二十六万九千九百七十八算通法千三百四十策实四十八万九千四百二十八揲法三万九千五百七十一干实四十八万九千四百四十二秒七十转终分百三十六万六千一百五十六交终分三亿六千四百六十四万三千七百六十七以通法除策实得三百六十五日二十四刻四七七六为歳实以通法除揲法得二十九日五十三刻○五九七为朔实以通法除干实得三百六十五度二十五分五十三秒为周天以三十七乘通法得四万九千五百八十以除转终分得二十七日五十五刻四五七为转终以万因通法得一亿三千四百万以除交终分得二十七日二十一刻二二二一为交终以歩五星各以通法除终率得终日木终率五十三万四千四百八十二秒三十六火百四万五千八十八秒八十三土五十万六千六百二十三秒二十九金七十八万二千四百四十九秒九水十五万五千二百七十八秒六十六木终日三百九十八日八十六刻七四火七百七十九日九十一刻七土三百七十八日七刻七金五百八十三日九十一刻七二水一百一十五日八十七刻九五五纪通法卽麟徳总法防实卽麟徳朞实揲法卽麟徳常朔实麟徳以十二乘总法得数以除变周得转终五纪则以三十七乘通法得数以除转终分得转终麟徳以三因摠法得数以除游交终率得交终五纪则以万因通法得数以除交终分得交终其实一也其中稍有增减者不过迁就畸零小异之数耳所以一时偶与天合而久之复差也徳宗时五纪厯加时稍后天诏司天徐承嗣与夏官杨景风等杂麟徳大衍之防治新厯建中四年厯成名曰正元五年施行防朱泚之乱改元兴元演纪上元甲子距建中五年甲子歳积四十万二千九百算以五十七章十二年为通法通法千九十五防实三十九万九千九百四十三揲法三万二千三百三十六干实三十九万九千九百五十五歳差十二转终分三亿一百七十二万一百三十二交终分二亿九千七百九十七万三千八百一十五以通法除防实得三百六十五日二十四刻四七五四为歳实以通法除揲法得二十九日五十三刻○五九三为朔实以通法除干实得三百六十五日二十五刻五十七分以周歳除周天得歳差十二以一万因通法除转终分得二十七日五十五刻四三五为转终以一万因通法除交终分得二十七日二十一刻二二二为交终以歩五星各以通法除终率得周日木终率四十三万六千七百六十秒四火八十五万四千七秒七十九土四十一万三千九百九十四秒六十三金六十三万九千三百八十九秒二十八水十二万六千八百八十八秒四半木周日三百九十八日八十六刻七六火七百七十九日九十一刻五七土三百七十八日七刻七二金五百八十三日九十一刻七一水一百一十五日八十七刻九四摠之皆五纪旧术也宪宗卽位司天徐昂上新名曰观象起元和二年用之测验不合故有司无传者至穆宗立以为累世纉绪必更纪乃诏日官改撰术名曰宣明其气朔发敛日躔月离皆因大衍旧术改易其名谓通法曰綂法策实曰章嵗揲法曰章月起长庆二年敬宗至于僖宗皆遵用之讫景福元年长庆宣明演纪上元甲子至长庆二年壬寅积七百七万一百三十八筭外统法八千四百章嵗三百六万八千五十五章月二十四万八千五十七周二十三万一千四百五十八秒十九交率二十二万八千五百八十二秒六千五百一十二以统法除章嵗得三百六十五日二十四刻四六四二为嵗实以统法除章月得二十九万五十三刻○五九五为朔实以通法除周得二十七日五十五刻四五四六为转终以统法除交率得二十七日二十一刻二二二为交终以歩五星以统法除各周率得周日木周率三百三十五万五百四十秒八十三火六百五十五万一千二百九十五秒二十六土三百一十七万五千八百七十九秒七十九金四百九十万四千八百四十五秒八十五水九十七万三千三百九十秒二十五木周日三百九十八日八十七刻三八火七百七十九日九十一刻六一土三百七十八日八刻○九金五百八十三日九十一刻○二水一百一十五日八十七刻九七论者谓大衍后法制简易合望密近无能出其右者然摠之不出大衍法也穆宗以为累世缵绪必更纪其言则非使课不效宜更也则更之若果精宻旧贯岂不可仍何必改作易世更纪之说非通论也
昭宗时宣明渐差诏太子少詹事边冈治新其法皆大衍之旧余虽不同亦殊涂而至者起景福二年颁用至唐终名崇演纪上元甲子距景福元年壬子积五千三百九十四万七千三百八通法万三千五百乃七百一十章十年之嵗也嵗实四百九十三万八百一朔实三十九万八千六百六十三周天分四百九十三万九百六十一秒二十四转周分三十七万一千九百八十六秒九十七交终分三十六万七千三百六十四秒九十七以通法除嵗实得三百六十五日二十四刻四五一八卽嵗实以通法除朔实得二十九日五十三刻○五九三卽朔实以通法除周天分得三百六十五度二十五分六三卽周天以通法除转周分得二十七日五十五刻四五九卽转终以通法除交终分得二十七日二十一刻二二二卽交终以歩五星以通法除各星终率得各星周日木终率五百三十八万四千九百六十二秒十一火千五十二万八千九百一十六秒九十一土五百一十万四千秒五十四金七百八十八万二千六百四十八秒七十六水百五十六万四千三百七十八秒九十七木周日三百九十八日八十八刻六火七百七十九日九十一刻九七土三百七十八日八刻○四金五百八十三日九十刻水一百一十五日八十七刻九九冈用筭巧能立术简捷虽仍大衍而皆变其名如策实曰嵗实揲法曰朔实干实曰周天分之类明白使人易晓较之闭藏闪铄者不同是可尚也其治晷度准阳城日晷前后消息加减得宜九服中晷各于其地立表候之在阳城之南之北者各有距差以加减阳城二至中晷九服所在各于其地置水漏以定漏率各以阳城二至晷漏母除之得加时黄道日躔交道有差其术甚善今大统用北京之筭策布南京之晷度极差各异刻数不谐且不言九服晷漏之变为何如胥失之矣
唐兴二百八十年间厯遂八改查其气朔转交四事皆不甚相逺则何至动輙差也乃其大而消长之术未立细而加时之分未精所以朝后天夕先天彼减此加非多则少如聚讼然而又偏争妬胜谬乱其术如一积年也忽变而度忽变而日又忽变而纪或以三因或十二乘或三十七乘或又变而万因或倍或归诸如此胥改头换面惟恐变之不幻暪之不严使人望如鬼魅不可测识后人寻绪不得便目司天为神圣厯数为絶学也而岂知其无他竒乎畴人推测多疵而又加以气朔间有失行出于筹祘之外则益难捉摸也惟授时加时入细消长近亲庶防效天其间畸零长短之数再一悉心测验及时更正之则完羙矣
五代史
五代初用唐厯后诸家晋有调元厯周有明元厯万分厯蜀有永昌厯正象厯南唐有齐政厯皆行之未久法故不传惟周世宗钦天差胜乃端明殿学士王朴所造朴制律作律准以宣其声其以隂三阳二化成之数得诸法演纪上元甲子距周世宗显徳三年丙辰嵗七千二十九万八千四百五十二筭以七千二百为统法卽日法嵗率二百六十二万九千七百六十轨率二百六十二万九千八百四十四朔率二十一万二千六百二十离率一十九万八千三百九十三交率一十九万五千九百二十七以统法除嵗率得三百六十五日二十四刻四四四为嵗周以统法除轨率得三百六十五度二十五分六十一秒为周天以统法除朔率得二十九日五十三刻○五五为朔实以统法除离率得二十七日五十五刻四五八为转终以统法除交率得二十七日二十一刻二二八为交终以歩五星各以统法除周率得周日木周率二百八十七万一千九百七十六火五百六十一万五千四百二十二土二百七十二万二千一百七十六金四百二十万四千一百四十三水八十三万四千三百三十五木周日三百九十八日八十八刻五五火七百七十九日九十一刻九七土三百七十八日八刻金五百八十三日九十刻八七水一百一十五日八十七刻九八大抵皆前人之术也而乃援闗朗易传以立言观其言曰立天之道曰隂与阳隂阳各有数合则化成阳之防三十六隂之防二十四奇偶相命两阳三隂同得七十二何则隂阳之数合七十二者化成之数也化成则谓之五行之数五因之得朞数过之者谓之气盈不及者谓之朔虚故以七十二为经法经者常用之法也百者数之节也随法进退不失旧位谓之通法故以通法进经法二位得七千二百为统法朴意谓隂二十四三之为七十二阳三十六二之为七十二又十之为七百二十百之为七千二百皆闗子明易传所出也夫黄钟曰八十一大衍曰三千四十已属牵附而朴陡出此数若曰自太极隂阳五行来也果尔以推天歩之分秒宜永乆勿壊胡乃行五年即先天耶空令阴阳无准太极负寃耳
古今律厯考卷十七
钦定四库全书
古今律厯考巻十八 明 邢云路 撰歴代十
歴代考
宋史
宋初承五代王朴制律厯作律准以宣其声太祖以雅乐声髙诏有司考正太常寺和岘以西京铜望臬可校古法即司天台影表铜臬下石尺是也及以朴所定尺比校短于石尺四分则声乐之髙盖由于此乃造新尺又以上党羊头山秬黍累尺校律自此雅音和畅宋初用周显徳王朴钦天厯推验稍疎乃诏司天监王处讷别造新厯赐名应天继应天而作者曰乾元曰仪天曰崇天曰明天曰奉元曰观天曰纪元迨靖康丙午百六十余年而八改歴南渡后曰统元曰乾道曰淳熙曰防元曰统天曰开禧曰防天曰成天至徳祐丙子又百五十年复八改大率谓七十九年差一度测北极率以千里差三度有奇古今测验止于岳台而余杭则东南相距二千余里发敛晷刻岂能尽谐诸法具在惟奉元防天二法不存旧史以乾元仪天附应天后以乾道淳熈会元附统元开禧成天附统天初应天渐差太平兴国六年太宗命冬官正吴昭素造乾元后以朔望有差咸平四年眞宗命司天监史序造仪天宋史称法有疎宻数有烦简虽条例稍殊而纲目一也遂以应天乾元仪天三合载于一册建隆应天演纪上元甲子距建隆三年壬戌嵗积四百八十二万五千五百五十八太平兴国乾元上元甲子距太平兴国六年辛巳嵗积三千五十四万三千九百七十七咸平仪天上元甲子距咸平四年辛丑嵗积七十一万六千四百九十七应天乾元二史载法率缺少亦有有法率而推之不合者故不必推二旣因渐差改行仪天故推仪天仪天宗法一万一百乃五百三十一章一十一年之数也嵗周分三十六万八千八百九十七合率二十九万八千二百五十九乾元数三百六十八万九千八十八厯终分二十七万八千三百一秒一百六十五交终分二十七万四千八百四十三秒二千二百七十九以宗法除歳周分得三百六十五日二十四刻四五五四为歳实以宗法除合率得二十九日五十三刻○五九四为朔实以宗法除乾元数得三百六十五度二十五分六十二秒以宗法除厯周得二十七日五十五刻四五五六为转终以宗法除交终分得二十七日二十一刻二二歩五星三厯俱参差以考验不精之故不可为据亦不复推縁五纬不协所以至仁宗初星曜有差其云七十九年差一度非一定宜随时改云千里差三度有奇亦非一定宜随地改乃协
干兴初仪天星曜有差厯官宋行古议改厯天圣元年成仁宗命曰崇天厯演纪上元甲子距天圣二年甲子积九千七百五十五万六千三百四十枢法一万五百九十歳周三百八十六万七千九百四十朔实三十一万二千七百二十九周天分三百八十六万八千六十五转周分二十九万一千八百三秒五百九十四交终分二十八万八千一百七十七秒四千二百七十七以枢法除嵗周得三百六十五日二十四刻四五七为嵗实以枢法除朔实得二十九日五十三刻○五九四为月防以枢法除周天分得三百六十五度二十五分六十三秒为周天以枢法除转周分得二十七日五十五刻四五八五为转终以枢法除交终分得二十七日二十一刻二二二一为交终以歩五星以枢法除星周率得周日木周率四百二十二万四千五十八火八百二十五万九千三百六十六土四百万三千八百七十二金六百一十八万三千五百九十九水一百二十二万七千一百七十木周日三百九十八日八十七刻二三火七百七十九日九十二刻一三土三百七十八日八刻○四金五百八十三日九十刻九二水一百一十五日八十八刻是行四十年后天五十四刻
英宗卽位殿中丞判司天监周琮言旧气节加时后天半日五星之行差半次日食之候差十刻乃作新三年而成赐名明天厯演纪上元甲子距治平元年甲辰嵗积七十一万一千七百六十筭元法三万九千是二千五十二章十二年之数卽为日法以日法除嵗周一千四百二十四万四千五百得三百六十五日二十四刻三五八九为嵗实以日法除朔实一百一十五万一千六百九十三得二十九日五十三刻○五九为朔实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十五分六十四秒转终二十七日五十五刻四六以交周五十二万三千四百六十除嵗周得二十七日二十一刻二二为交终以歩五星以元法除终率得终日木终率一千五百五十五万六千五百四火三千四十一万七千五百三十六土一千四百七十四万五千四百四十六金二千二百七十七万二千一百九十六水四百五十一万九千一百八十四木周日三百九十八日八十八刻四七火七百七十九日九十三刻六八土三百七十八日八刻三五金五百八十三日九十刻二四水一百一十五日八十七刻三九周琮论谓气朔交食使三千年间若应准绳而有前有后有亲有疎者卽为中平之数取数多而不以小得为亲宻乃至言也
神宗熈宁七年甲寅嵗衞朴造奉元行十八年至元祐壬申有差其术不存
哲宗元祐七年皇居卿改造观天演纪上元甲子距元祐七年壬申积五百九十四万四千八百八筭统法一万二千三十乃六百三十三章三年之数也嵗周四百三十九万三千八百八十朔实三十五万五千二百五十三转周分三十三万一千四百八十二秒三百八十九交终分三十二万七千三百六十一秒九千九百四十四以统法除嵗周得三百六十五日二十四刻三五五七为嵗实以统法除朔实得二十九日五十三刻○五九为月策以统法除转终分得二十七日五十五刻四六六一为转终以统法除交终分得二十七日二十一刻二一三五为交终以歩五星以统法除周率得周日木周率四百七十九万八千五百二十六秒九十二火九百三十八万二千五百六十秒七十六土四百五十四万八千四百三十一秒八十五金七百二万四千三百二十一秒三十四水一百三十九万四千二秒七木周日三百九十八日八十八刻火七百七十九日九十三刻○二土三百七十八日九刻○七金五百八十三日九十刻○三水一百一十五日八十七刻七一行至崇宁冬至差
徽宗崇宁二年癸未嵗姚舜辅造占天行三年不效其术不存五年丙戌嵗复令姚舜辅改造纪元演纪上元庚辰至崇宁五年丙戌积二千八百六十一万三千四百六十六筭日法七千二百九十朞实二百六十六万二千六百二十六朔实二十一万五千二百七十八转周分二十万八百七十三秒九百九十交终分一十九万八千三百七十七秒八百八十以日法除朞实得三百六十五日二十四刻三六二为嵗实以日法除朔实得二十九日五十三刻○五九为月策以日法除转周分得二十七日五十五刻四六○八为转终以日法除交终分得二十七日二十一刻二二二为交终以歩五星以日法除星周率得周日木周率二百九十万七千八百七十九秒六十四火五百六十八万五千六百八十七秒六十四土二百七十五万六千二百八十八秒七十八金四百二十五万六千六百五十一秒四十三半水八十四万四千七百三十八秒五木周日三百九十八日八十八刻六火七百七十九日九十二刻九六土三百七十八日九刻一六金五百八十三日九十刻二六水一百一十五日八十七刻六六崇宁元年方外之士自云王其姓面作玑衡之制七政运行曲尽其妙着为成书惜金人入冦仪象尽归于金可惜也髙宋建炎元年卽金天会五年金司天杨级始造大明厯然其所本不能详究或曰因宋纪元厯而增损之也正隆间占候渐差乃命司天赵知防重修大明厯时孝宗淳熙七年金大定二十年也演纪上元甲子至大定二十年庚子八千八百六十三万九千六百五十六年日法五千二百三十歳实一百九十一万二百二十四分朔实一十五万四千四百四十五分转终分一十四万四千一百一十秒六千六十六交终分一十四万二千三百一十九秒九千三百六十八以日法归歳实得三百六十五日二十四刻三五九四以日法归朔实得二十九日五十三刻○五九二以日法归转终得二十七日五十五刻四六二以日法归交终得二十七日二十一刻二二二三木星周三百九十八日八十八刻火七百七十九日九十三刻一六土三百七十八日九刻○三金五百八十三日九十刻一四水一百一十五日八十七刻六终金之世止用知微厯元初犹用之至授时始改宋太史候台铜浑仪乃吏部勾当官韩公防所制公亷通九章勾股法以推天度撰九章勾股测验浑天书一卷贮之禁中后失其传故世无知者金旣取汴以辇致铜浑仪于燕汴至燕相去千余里望筒取极星稍差移下四度才得之明昌六年龙击浑仪摧落旋营缉之贞祐南渡遂委而去吁嗟神物之成败数也自时厥后遂无制浑仪如公亷之精巧者勾股测验法郭守敬之割员是其术也今可仿而行之
辽史大明厯卽刘宋祖冲之大明厯
古今律厯考卷十八
钦定四库全书
古今律厯考巻十九 明 邢云路 撰歴代十一
歴代考
宋史【南渡】
髙宗时中原既失星翁离散纪元厯亡绍兴二年髙宗重搆得之乃命常州布衣陈得一改造统元厯赐得一通微处士厯虽颁行有司不善用之暗用纪元法推歩推得乾道三年丁亥歳十一月甲子朔裴伯夀陈统元法当进作乙丑于是依纪元正之光州士人刘孝荣言是年四月戊辰朔日食一分日官言食二分旣而精明不食是年孝宗命刘孝荣治厯孝荣言统元厯差采五代民间万分厯作三万分以为日法造乾道厯时谈天者各以技术相髙互相诋毁纷纷不已至淳熙三年因推太阳不合仍命孝荣改造新厯赐名淳熙淳熙末验合朔差光宗绍熙二年诏改新厯仍命孝荣为之赐名会元四年布衣王孝礼言今年十一月冬至日景表当在十九日壬午会元历注乃在二十日癸未系差一日崇天历癸未日冬至加时在酉初七十六分纪元历在丑初一刻六十七分统元历在丑初二刻二分会元历在丑初一刻三百四十分陈得一造统天历刘孝荣造乾道淳熈防元三历皆未尝测景茍弗立表测景莫识其差乞遣官以铜表同孝礼测验朝廷虽从未暇改作庆元四年会元历占候多差日官草泽互有异同旧历后天十一刻诏杨忠辅造新历五年历成赐名统天是年六月乙酉朔推日食不验嘉泰二年五月甲辰朔日食草泽赵大猷言午初三刻日食诏太史与草泽聚验于朝太阳午初一刻起亏未初刻复满大猷言然统天历先天一辰有半乃罢杨忠辅诏草泽有通历者应聘修治开禧三年大理评事鲍澣之言统天历气朔五星皆立虚加虚减之数气朔积分乃有泛积定积之繁其余差漏不可备言杨忠辅今见统天历舛私成新历容臣与太史草泽诸人所着历参攷之检讨曾渐亦言乾道淳熈庆元三历皆出刘孝荣一人之手后为杨忠辅所胜乆之亦差愿以诸历下本省参攷以最近者颁用于是改定新历成历名开禧诏以戊辰年权附统天历颁之于是开禧附统天行于世四十五年嘉定十一年太史局推测七月朔日食一分验之不食淳祐十一年侍御史陈垓言淳祐十年冬颁十一年历称成永祥等依开禧新厯推筭辛亥嵗十二月十七日立春在酉正一刻今所颁厯乃相师尧等依淳祐新厯推筭到壬子嵗立春日在申三刻质诸前历乃差六刻以此颁行天下岂不贻笑四方且开禧旧历仅差一二刻而李徳卿造淳祐新历差六刻余与今前后两历俱差六刻十二年秘书省言李徳卿历与谭玉进会天历各有得失请商确推筭合众长而为一然后赐名颁行十二年历成赐名会天寳祐元年行之史阙其法咸淳六年十一月三十日冬至至后为闰十一月旣已颁历浙江安抚司准备差遣臧元震言十九歳为一章至朔同日谓之章月今以十一月三十日为冬至又以冬至后为闰十一月自淳熙壬子至淳熙庚午凡十九年是为章歳以十九年七闰推之则闰月当在冬至前不当在冬至后以至朔同日论之则冬至当在十一月初一日不当在三十日震儒者岂欲与厯官较胜负既知其失安得黙而不言耶于是朝廷下之有司遣官偕元震与太史局辩正而太史之词穷元震转一官判太史局邓宗文谭玉等各降官有差因更造厯六年成七年颁行即成天厯也徳祐之后陆秀夫拥立益王走海上命邓光等作厯赐名本天厯今亡
统元乾道淳熙防元四厯史合为一册
统元厯陈得一造演纪上元甲子距髙宗绍兴五年乙卯积九千四百二十五万一千五百九十一元法六千九百三十歳周二百五十三万一千一百三十八朔实二十万四千六百四十七转周分一十九万九百五十三秒二千五百六十三交终分一十八万八千五百八十秒六千四百五十以元法除嵗周得三百六十五日二十四刻三五七八为嵗实除朔实得二十九日五十三刻○五九一为月防除转周分得二十七日五十五刻四五八五为转终除交终分得二十七日二十一刻二二一四为交终以歩五星以元法除终率得周日木终率二百七十六万四千二百三十八秒三十二火五百四十万四千八百四十六秒三十九土二百六十二万九十四秒三十三金四百四万六千四百九十六秒三十三水八十万三千四十八秒八十三木周日三百九十八日八十八刻七九火七百七十九日九十二刻○一土三百七十八日七刻九九金五百八十三日九十一刻水一百一十五日八十八刻
乾道历刘孝荣造演纪上元甲子距孝宗乾道三年丁亥积九千一百六十四万五千八百二十三元法三万朞实一千九十五万七千三百八朔实八十八万五千九百一十七秒七千六转周分八十二万六千六百三十七秒七千三百九十五交终分八十一万六千三百六十六秒六千三十四以元法除朞实得三百六十五日二十四刻三六为嵗实除朔实得二十九日五十三刻○五九二为月防除转周分得二十七日五十五刻四五九为转终除交终分得二十七日二十一刻二二二为交终以歩五星以元法除终率得周日木终率一千一百九十六万六千五百八十一火二千三百三十九万一千九百八土一千一百三十四万二千七百四十六金一千七百五十一万六千八百七十二水三百四十七万六千二百八十四木周日三百九十八日八十八刻六火七百七十九日七十三刻○二土三百七十八日九刻一五金五百八十三日八十九刻五七水一百一十五日八十七刻六一
淳熈历刘孝荣造演纪上元甲子距孝宗淳熈三年丙申积五千二百四十二万一千九百七十二元法五千六百四十嵗实二百五万九千九百七十四朔实一十六万六千五百五十二秒五十六转周分一十五万五千四百七秒九千七百四十交实一十五万三千四百七十六秒九千五百四十六以元法除嵗实得三百六十五日二十四刻三六一七卽嵗实除朔实得二十九日五十三刻○五九五为月防除转周分得二十七日五十五刻四六为转终除交实得二十七日二十一刻二二二六为交终以歩五星以元法除周实得周日木周实二百二十四万九千七百一十五秒六十五火四百三十九万八千八百一秒六千五土二百一十三万二千四百二十八秒六金三百二十九万三千二百七十秒五十水六十五万三千五百四十五秒五十三木周日三百九十八日八十八刻五六火七百七十九日九十二刻九三土三百七十八日九刻金五百八十三日九十一刻三一水一百一十五日八十七刻六七会元厯刘孝荣造演纪上元甲子距光宗绍熈二年辛亥积二千五百四十九万四千七百六十七统率三万八千七百气率一千四百一十三万四千九百三十二朔率一百一十四万二千八百三十四转率一百六万六千五百六十一秒七千三百一十交率一百五万三千一百一十二秒二千一百四十以统率除气率得三百六十五日二十四刻三七二为嵗实除朔实得二十九日五十三刻○五九四为月策除转率得二十七日五十五刻四五六六为转终除交率得二十七日二十一刻二二○二为交终以歩五星以元法除周率得周日木周率一千五百四十三万六千八百三十四秒九十八火三千一十八万三千二百六十八秒八十七土一千四百六十三万二千一百四十七秒七十一金二千二百五十九万七千三十九秒三十七水四百四十八万四千四百四秒四十三木周日三百九十八日八十八刻四六火七百七十九日九十二刻九四土三百七十八日九刻一六金五百八十三日九十一刻三三水一百一十五日八十七刻六
统天开禧成天三厯史合为一册
统天厯杨忠辅造演纪上元甲子距宁宗庆元五年己未积三千八百三十五防法一万二千嵗分四百三十八万二千九百一十余六万二千九百一十朔实三十五万四千三百六十八转实三十三万六百五十五交实三十二万六千五百四十七以防法除嵗分得三百六十五日二十四刻二五为嵗实除朔实得二十九日五十三刻○六六六为月防除转实得二十七日五十五刻四五八三为转终除交实得二十七日二十一刻二二五为交终木星周日三百九十八日八十八刻四九火七百七十九日九十二刻九六土三百七十八日九刻一六金五百八十三日九十刻二七水一百一十五日八十七刻六二
开禧厯鲍澣之造演纪上元甲子距宁宗开禧三年丁卯积七百八十四万八千一百八十三日法一万六千九百嵗率六百一十七万二千六百八朔率四十九万九千六十七转率四十六万五千六百七十一杪五千三百九十六交率四十五万九千八百八十六秒四千八百二十五以日法除嵗率得三百六十五日二十四刻三○七六为嵗实除朔实得二十九日五十三刻○五九二为月策除转率得二十七日五十五刻四五八八为转终除交率得二十七日二十一刻二二一七为交终以歩五星木星周日三百九十八日八十八刻六火七百七十九日九十二刻九二土三百七十八日九刻一六金五百八十三日九十刻二七水一百一十五日八十七刻六
成天历臧元震造演纪上元甲子距度宗咸淳七年辛未积七千一百七十五万八千一百四十七日法七千四百二十嵗率二百七十一万一百一朔率二十一万九千一百一十七转周分二十万四千四百五十五秒二千四百六十交终分二十万一千九百一十四秒七千五十一以日法除嵗率得三百六十五日二十四刻三九三五为嵗实除朔实得二十九日五十三刻○五九三为月防除转周分得二十七日五十五刻四六三一为转终除交终分得二十七日二十一刻二二三为交终以歩五星木星周日三百九十八日八十八刻五七火七百七十九日九十二刻九土三百七十八日九刻一六金五百八十三日九十刻二六水一百一十五日八十七刻五九
史称孝宗乾道三年丁亥嵗有司不善用统元厯暗用纪元法推是年十一月甲子朔裴伯寿陈统元法进作乙丑朔于是依统元正之以授时推是年冬至二日六十四刻闰余二日三刻经朔○日六十一刻加差一十六刻定朔○日七十七刻是十一月朔甲子酉正一刻合朔冬至非乙丑朔也葢由陈得一所立嵗实余分强转终余分弱以积九千余年用之遂加转刻数嬴长进作乙丑日矣有司用纪元为是卽此见纪元愈于统元岂有司不善用耶刘孝荣言是年四月朔日食一分日官言食二分旣而精明不食以授时推是年四月朔交泛十三日九十九刻入食限定朔四日六十七刻得戊辰日申时日食是年卽金大定七年金史书是日日食金主避正殿减膳伐鼓应天门内百官各于本司庭立明复乃止夫曰庭立明复乃止则眞见其食与复圆也然则宋何以不食葢宋临安偏南金偏北月食在隂厯故金见其食而宋不见也所推一分二分歩筭少差耳授时乃燕京治厯益偏东北故推当食职此故也亦何异之有诸人考校气朔晷刻交食分秒黄赤星躔多少参差连篇累牍甲乙不决互相诋毁不知皆由地里南北不一诸人所用历术不齐或偶中者溷正旋改者射覆竞取功名互相下石如是而已刘孝荣采五代民间万分历作三万分为日法乃三因万分小历作三万分以隐万分之名其实三万分历卽万分历朝四暮三之说也缘朔余太强孝荣遂减其分乃增入秒曰秒七千六从古朔余有秒数乎绍熈四年布衣王孝礼言十一月日景表当在十九日壬午会元注在二十日癸未崇天在癸未酉初刻七十六分纪元在丑初一刻六十七分统元在丑初二刻二分会元在丑初一刻三百四十分以授时推是年冬至分一十八日九十五刻得壬午日亥时正三刻冬至夫以孝礼亲测晷景壬午日食非臆说也而授时适与之合崇天等历则皆以未尝测景之故未尝测景而谬定嵗实所以皆失之后天皆加至次日此授时从测景来所以独优也史称庆元五年六月乙酉朔推日食不验以授时推是年正月朔交泛二十七日一十刻定朔二十九日六十四刻得癸巳朔申时日食以歩至六月经朔五十七日五十四刻得辛酉无乙酉六月交泛一十一日四十刻不入食限七月经朔二十七日七刻得辛卯无乙酉七月交泛一十四日八入食限六月七月俱无乙酉七月入限而又非其日无一可者何食之有杨忠辅之误推也史称嘉泰二年五月甲辰朔日食草泽赵大猷言午初三刻日食验之午初一刻起未初刻复满大猷言然统天先天一辰有半乃罢杨忠辅以授时推是年五月朔交泛一十三日三十刻入食限定朔四十日四十九刻得甲辰日午初三刻合朔日甚则起亏午初复满未初与大猷所言天行所至若合符节杨忠辅其何说之辞史称嘉定十一年七月朔日食一分验之不食以授时推是年七月朔交泛一十四日三十刻入食限定朔六日四十九刻得庚午朔午时日食然食止一分临安偏南不见其食亦不为差史言淳祐十一年十二月十七日立春开禧厯筭酉正一刻淳祐等历筭申三刻谓相差六刻有竒以授时筭是日立春分八日六十八刻得壬申日申正一刻立春则淳祐为近开禧为远也葢授时较宋时测验日晷无差则依授时为宻咸淳六年会天历推冬至至后为闰十一月旣已颁历臧元震历辩以章月至朔同日论之应冬至前闰十月不应冬至后闰十一月应以十一月初一日为冬至不应以十一月三十日为冬至与太史局辩正而太史之词穷以授时推咸淳六年嵗前天正闰余一十八日六十九刻应闰十月至十一月朔日闰月已过闰余止四刻余是日冬至分二日六十三刻得丙寅申初初刻冬至经朔二日五十九加差一十九刻五十分以加经朔为定朔二日七十八刻得丙寅日酉正三刻合朔乃是十一月丙寅朔申时冬至酉时合朔正为章月至朔同日臧元震之言是也防天误矣然后知宋厯之多差而授时为宻也
元史
元初承用金大明历庚辰嵗太宗西征五月望月蚀不效二月五月朔微月见于西方南中书令耶律楚材以大明历后天乃更撰历推上元庚午七政同会虚宿六度以应太祖受命之符又以西域中原地里殊远创为里差遂题其名曰西征庚午元历表上之然不果颁用至元四年西域扎玛里迪音撰进万年历世祖稍颁行之万年法未传庚午元历演纪上元庚午距太宗庚辰积二千二十七万五千二百七十筭日法五千二百三十嵗实一百九十一万二百二十四朔实一十五万四千四百四十五周天度三百六十五度二十五分六十七秒转终分一十四万四千一百一十秒六千二十交终分一十四万二千三百一十五秒九千三百以日法除嵗实得三百六十五日二十四刻三五九四卽嵗实除朔实得二十九日五十三刻○五九二七为月策除转终分得二十七日五十五刻四六○八为转终除交终分得二十七日二十一刻二二二四为交终木星周日三百九十八日八十八刻火七百七十九日九十三刻一六土三百七十八日九刻○二金五百八十三日九十刻一四水一百一十五日八十七刻六史云楚材损节气之分然嵗实仍旧未尝损也其余诸率虽微有增减其实皆大明历之旧亡异术耳
至元十三年元世祖诏中书左丞许衡太子赞善王恂都水少监郭守敬改治新厯衡等以为金虽改厯止以宋纪元厯防加増益实未尝测验于天乃与南北日官参考累代厯法测日月星辰消息运行之变叅别同异酌取中数以为厯本十七年冬至厯成赐名授时十八年颁行天下自古及今其推验之术独此为宻近者后元顺帝亡并其厯官厯术俱没入沙漠中我朝存其余法而失其本源洪武初遭元统改易溷乱其术遂使至今畴人布筭多所舛错余乃因元史之旧编稽前代之故实绎其端绪验诸象纬以详着于篇至其郭守敬之术所未备并所差失者余悉补葺订正厯乃完矣详见后
古今律厯考卷十九
<子部,天文算法类,推步之属,古今律历考>
钦定四库全书
古今律厯考卷二十 明 邢云路 撰歴代日食一
歴代日食厯
西汉
汉史载汉髙帝三年丁酉嵗十月甲戌晦日食在斗二十度十一月癸夘晦日食在虚三度
置所求距筭以授时嵗实乘之得五十四万二千○二十一日九十四刻七十六分为中积以气应减中积满旬周去之不尽以减旬周余一十三日一十一刻二十四分为冬至置中积减闰应余五十四日三千○一日七十四刻二十六分满朔实去之不尽以减朔实余二日七十六刻一十三分二十二秒为闰余【即缩厯】置冬至减闰余余一十○日三十五刻一十○日七十八秒为经朔置中积减转应加闰余满转终去之不尽以减转终余一十四日八十四刻八十一分七十八秒以转中去之余一日○七刻○八分七十八秒为迟厯
以缩迟二厯推得加差一十一刻五十一分加入经朔得一十○日四十六刻为定朔是甲戌日午初刻合朔置中积减交应加闰余满交终去之不尽以减交终余一十四日四十刻为天正交泛分入食限
置中积减周应满周天去之不尽以减周天余三百三十五度二八九九以虚六度筭外得斗二十二度为冬至赤道度查天正闰余二日有竒减回二度有竒则朔日在斗二十度汉史合【宿度既合以后不复推】
是十一月甲戌朔午时日食非十月甲戌晦食亦无十一月癸卯晦之比食也盖汉初厯久失次未置厯官不知是年冬至之前应闰八月而未置闰故以十月为十一月及过此见天星渐移方补一闰始悟十月乃十一月也其原纪十月甲戌晦遂改为十一月甲戌晦然又恐未的也乃并十月晦两存之前月既系以戌则次之应癸酉者不得不系之卯并系之虚吁亦大劳矣实十月晦即十一月朔食为是而前后月皆不入交不应食也后修史者见汉厯两存其食遂目为比食不知六月一交万无比食之理而日食即朔亦无晦食之説也纲目书法云自癸丑书日食至是四十五年然后复书秦政代立以来至于国亡乃皆未尝日食岂秦之德有以胜妖欤日君象也秦闰位也其不足以当天审矣纲目书日食三百六十七而一岁再食者二十五其间连月而食者二而已是年汉文帝三年一岁三食者不与焉此言皆非也从古未有四十余年不日食者秦日官失之故不书或秦厌天灾而不书也一岁再食正六月一交之应食也连月之食厯官交载而两存之非其实也至又疑以一岁三食之説耶何不并其一岁四食五食而疑之
高帝九年癸卯岁六月乙未晦日食
置所求距筭以岁实乗之得二千一百九十一日四六三四为中积分加气应满旬周去之余四十四日五七五八为冬至
置中积加闰应满朔实去之余八日九六○八为天正闰余
置冬至减闰余余三十五日六一四九为天正经朔置中积加交应减闰余满交终去之余二十二日六九三四为天正交泛
置中积加转应减闰余满转终去之以减转中余九日五二一三为天正迟厯
置天正经朔加八朔实满纪法去之余三十一日八五九七为七月经朔
置天正交泛加八朔实满交终去之余一十四日○二为七月交泛入食限
置八朔实减闰余以减半岁周余四十四日六六为七月朔缩初厯
置天正迟厯加八转差满转中去之余一十一日五五为七月朔疾厯
以缩疾二厯法推得三十八刻七九为减差以减经朔余三十一日四七一八为定朔筭得七月乙未朔午初刻合朔【以后从此推得止具交朔二条】
是七月乙未朔午时日食非六月乙未晦
惠帝七年癸丑岁正月辛丑朔日食
十二月交得一十三日一五入食限
十二月朔得七日三九辛未巳时合朔
推得是年十一月闰余分二十九日有竒是月二十九日冬至即闰十一月汉厯失一闰遂以十二月朔误作次年正月朔然实是惠帝六年壬子岁十二月辛未朔日食也以法推十二月初一辛未合朔非辛丑前而闰十一月朔辛丑交泛十日有竒后而正月朔庚子交泛一十五日有竒皆不入食限汉厯误推正月日食过此见天星渐移觉失一闰方补一闰既补矣若曰前所误之正月乃十二月也十二月朔宜辛未既移一月则宜改辛未为辛丑是已误而又误矣夫以六年季冬之朔日为七年春正之元旦三朝享献误行典礼履端序愆已属谬戾汉史载谷永占岁首正月朔日是为三朝尊者恶之纲目书法云日食三朝大变也书正月朔日食始此纲目书正月朔日食二十八有应者二十可畏哉是年食八月大防其他李淳风等所纂乾坤变异录观象玩占等书俱云是年正月日食八月帝崩之应至今司天家祖述之岂知是蚀之非正旦也则占者又何取焉
惠帝七年癸丑岁汉史书五月丁卯先晦一日日食纲目书五月日食不言晦朔
六月交二十七日○六入食限
六月朔三日六四丁卯申时
是六月丁卯朔申时日食汉厯误以六月朔作五月晦之先一日纲目见其先朔二日也遂不书日刘向以为五月微隂始起而犯至阳其占重至其八月宫车晏驾有吕氏诈置嗣君之害京房易传曰凢日食不以晦朔名曰薄人君诛将不以理或贼臣将起日月虽不同宿隂气盛薄日光也夫曰日食召变诚是而刘向以五月微隂为言则非盖既非五月则微隂何取耶凢日食必朔以法推之即食晦亦无则岂有先晦一日之理汉厯误推至隔二日已属差误乃京房遂以私意命名为薄食而断之以事应何太谬也又云日月不同宿为隂气盛薄日光岂知六月朔申刻日月同宿而食本自不忒何尝先二日而薄食也夫天道谈何容易尧曰钦若昊天敬授人时仲康征羲和不少贷京房等闇于厯数而妄谈祸福以惑人书之史册遵为蓍蔡若不校讐订正几何而不误万世也
高后二年乙卯岁六月丙戌晦日食
法推七月朔不入食限前后月朔亦不入食限不宜食也想当时误推在册至日见其未食且疑之故汉史但书丙戌食而不记其在何宿度其误可知矣
高后七年庚申岁正月己丑晦日食
二月交二十六日六八入食限
二月朔二十五日○五己丑午时
是二月己丑朔午时日食非正月己丑晦
文帝二年癸亥岁十一月癸卯晦日食
十二月交二十六日一九入食限
十二月朔三十九日五五癸卯未时
是十二月癸卯朔未时日食非十一月癸卯晦
文帝三年甲子岁十月丁酉晦日食十一月丁卯晦又食
十一月交二十六日八入食限
十一月朔三十三日四四丁酉巳时
是十一月丁酉朔巳时日食非十月丁酉晦亦无十一月丁卯晦之比食也盖冬至前应闰而汉厯失一闰故以十月为十一月及过此见天星渐移方补一闰始悟十一月乃十月也其原纪十一月丁酉晦遂改为十月丁酉晦然又恐未的也乃并十一月晦两存之十月既系以丁酉则十一月之应丁酉者不得不系之以卯此与高帝三年比食之误同【是年文帝下诏罪已求言称十一月晦岂知是朔非晦也】文帝后四年辛巳岁四月丙辰晦日食
六月交一十二日八五入食限
六月朔二十一日五乙酉午时
是六月乙酉朔午时日食非四月丙辰晦盖六月前不应闰而汉书豫置一闰过此觉其差也减去一闰遂改五月为四月五既为四则并其丙戌而移之丙辰矣不知实丙戌前一日六月乙酉朔日食也
文帝后七年甲申嵗正月辛未朔日食
法推是年正月朔交五日四十刻不入食限前后月皆不入食限日不应食汉史书七年正月辛未朔日食而不书其宿度此必厯官误推是食既而见其不食也遂删其宿度通鉴纲目不书是食亦因汉史删之故修史者不载
景帝三年丁亥岁二月壬午晦日食
三月交一十四日一八入食限
三月朔一十八日二三壬午卯时
是三月壬午朔卯时日食非二月壬午晦汉史书二月壬午晦盖误以三月朔为二月晦也纲目书正月壬午晦日食则非矣歩正月晦二月朔无壬午亦不入食限
景帝四年戊子嵗十月晦日食
推戊子嵗前丁亥嵗十一月朔交泛五日五十一刻不入食限推戊子嵗后十一月朔交泛八日四十四刻亦不入食限俱不应食是年汉史无日食而纲目书四年冬十月晦日食书于春夏之后且云太初以前皆以冬十月建亥为岁首此年及中四年皆先书春夏后书冬错简也班史同考汉史不书食而纲目书食夫事一本之史史无而纲目有从何处来也若以为岁首建亥天正在戊子前丁亥岁耶而丁亥不入食限若以为先书春夏后书冬天正在戊子冬耶而戊子冬亦不入食限无一可者纲目误矣
景帝七年辛卯岁十一月庚寅晦日食
十二月交一十四日二九入食限
十二月朔二十六日三八庚寅巳时
是年闰余二十九日二刻有竒即闰十一月歩至十二月初一得庚寅日巳时日食非十一月庚寅晦也汉史十一月上少一闰字
景帝中元年壬辰岁十二月甲寅晦日食
法推是年十二月晦并正月朔俱无甲寅亦不入食限汉厯不书宿度是误推暗削之故通鉴纲目亦不载是食
景帝中二年癸巳岁九月甲戌晦日食
法推是年九月晦并十月朔无甲戌推在夜食亦非应食之日故汉厯不书宿度误推暗削纲目不知亦误书
景帝中三年甲午岁九月戊戌晦日食几尽
十月交一十四日四一入食限
十月朔三十四日六三戊戌申时
是十月戊戌朔申时日食非九月戊戌晦也汉厯不载宿度者筭皆不食而此书食在尾且云食几尽是彼时真见其食矣今筭之则果食不爽可见不书宿度者厯官误推在册至期见其不食遂删其宿度而犹存其名交战于胷中无可柰何之故也
景帝中四年乙未嵗十月晦日食【见纲目史无】
法推景帝中四年乙未嵗天正前十月十一月皆不入食限天正后十月十一月皆不入食限是厯官误推暗削之故纲目不知书是年日食旧纲目书五年冬十月日食新纲目书四年冬十月日食且云夏蝗当在日食下又云五年当书夏蝗上夫事一本之史史无而纲目有从何来耶且两书异年自相紊乱且不标晦朔其无据可知矣
景帝中六年丁酉岁七月辛亥晦日食
八月交一十三日九二入食限
八月朔四十七日三六辛亥辰时
是八月辛亥朔辰时日食非七月辛亥晦
景帝后元年戊戌岁七月乙巳先晦一日日食
八月交一十四日五三入食限
八月朔四十一日六三乙巳申时
是八月朔乙巳申时日食非七月先晦一日
武帝建元二年壬寅岁二月丙戌朔日食
推壬寅正月二月三月朔皆无丙戌皆不入食限汉厯之误推也
汉唐秘史载建元二年十月朔日食
十月交二十六日二三入食限
十月朔一十七日○七辛巳申时
推是年十月初一辛巳申时合朔去交分入食限日应食是食汉史不载通鉴纲目亦不载查汉唐秘史载二年十月朔日食且史曰秘其所纪多出于史鉴之外者必内府秘藏之实录也所载日食断非无因必彼时仰见天象有食而秘纪之者汉厯误筭二月之不食其十月之应食厯官失筭若辈诋日月为乱行未可知遂存其伪而去其真矣不然何以布法筭与秘史穏合不爽耶大都半载一交十月食则前此宜四月交又何惑乎二月之不交而食也汉厯二月朔食之误无疑矣建元三年癸卯岁九月丙子晦日食
十月交二十六日八四入食限
十月朔一十二日三四丙子辰时
是十月朔丙子辰时日食非九月丙子晦
建元五年乙巳岁正月己巳朔日食
推是年正月朔不入食限汉史不书宿度暗削之故通鉴纲目亦不书是食
元光元年丁未岁二月丙辰晦日食七月癸未先晦一日日食日中时食从东北过半晡时复
推是年三月朔不入食限汉史不书宿度暗削之故通鉴纲目亦不书是食
七月经朔二十○日○八刻九三减差五十三刻九三七月朔交二十六日九十五刻入食限
七月定朔一十九日五十五刻癸未日未时
推是年七月初一癸未日合朔日食非七月癸未先晦一日也盖是年闰三月汉厯失一闰故误以七月朔为七月晦且云先晦一日益谬矣盖汉厯止慿张苍等约以章蔀大槩歩厯一平朔且犹未定即有平朔而无加减多差至七十刻况无平朔乎且汉厯朔实过分每以朔加之次月一二日则无恠其晦食之多也即是食之经朔在甲申日丑时以缩疾之七度有竒减回五十余刻便食于癸未日未时矣此不彰明较著者乎纲目见其先晦一日遂不书晦朔岂知七月朔日月同度而食时刻不爽何尝先晦一日食也未时合朔则从日中时食过半晡时复良是其云从东北过则非盖月自西来从西而东过无从东过之理也即此七月朔食则前此连闰应二月朔交非二月尽之三月初也其二月晦食之误益见
元朔二年甲寅岁二月乙巳晦日食
三月交二十六日五七入食限
三月朔四十一日五三乙巳午时
是三月乙巳朔午时日食非二月乙巳晦汉史书二月晦盖误以三月朔为二月晦也纲目书三月晦则非矣元朔六年戊午岁十一月癸丑晦日食
推是年十一月晦并十二月朔无癸丑亦不入食限汉史书食而不记其宿度亦误推暗删之故所以纲目不书是食
元狩元年己未岁五月乙巳晦日食
六月交一十三日九九入食限
六月朔四十一日四四乙巳巳时
是六月乙巳朔巳时日食非五月晦京房易传推以为是时日食从旁右法曰君失臣明年丞相公孙薨日食从旁左者亦君失臣不知凡日食俱从旁右无从旁左之理
元鼎五年己巳岁冬十一月朔冬至亲郊见
法推是年冬至一十五日五五经朔四十六日六三次月经朔一十六日一六疾度四度三八
推得是年闰十月初一日庚戌十一月初一日己卯未时冬至戌时合朔盖是年冬至之次日经缩一十六日一十六刻在庚辰丑时而以疾度之四度三十八分减囘则在己卯日戌时合朔而冬至适与朔防矣然前月无中气宜闰十月也通鉴纲目书十一月朔冬至合元鼎五年己巳岁四月丁丑晦日食
五月交二十七日三五入食限
五月朔一十三日五七丁丑未时
是五月丁丑朔未时日食非四月晦
元封四年甲戌岁六月己酉朔日食
法推是年六月朔无己酉亦不入食限汉史不书宿度误推暗削故纲目亦不书是食
太初元年丁丑岁冬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祀明堂冬至五十七日五三
闰余二十七日三六
经朔三十○日一六
减差四十三刻七
定朔二十九日七二癸巳日酉时合朔
十二月经朔五十九日六九
减差三十八刻八
定朔五十九日三○五癸亥日辰时合朔
法推太初元年十一月甲午日寅时经朔以减差减之得癸巳日酉时合朔是十一月癸巳朔也以歩至二十九日辛酉午时冬至再推十二月癸亥日辰时合朔是十二月癸亥朔也次日则甲子矣汉太初邓平唐都落下闳等未经测验止慿章蔀大畧之术以求气朔且是年闰余二十七日三十六刻应闰二月天正之前不应闰而平等误置一闰遂以十二月为十一月而曰十一月甲子朔冬至无余分为厯元不知十一月癸巳朔非甲子也十一月二十九日辛酉冬至非朔旦也十二月癸亥朔非十一月朔甲子也十二月二日甲子非朔日也汉厯误以前月二十九之冬至而加于后月之朔以后月二日之甲子而加于天正之朔舛也甚矣盖汉厯推歩失之后天故气过二三日尚不觉所以日食多在晦也汉厯日食之晦余推皆朔明甚兹岂口説之滕胥乃实诣之数此可与司天氏持筹道之也纲目书法云元鼎五年书十一月朔冬至亲郊见矣不书某甲子于是祀明堂则书甲子朔旦何重厯纪也至朔同日常也甲子朔旦冬至非常也故特书之夫以非常之厯纪举非常之祀典且以气朔同日定千古厯元斯岂细事而岂知是朔之非甲子也以此明堂事天天神享之乎元鼎五年朔旦冬至实是己卯亲郊礼也去兹才八年邓平等首出治厯而反违至二三日则嗣是先时后时朔悉为晦无论钦天曷以授时厯元云乎哉
太始元年乙酉岁正月乙巳晦日食
二月交一十四日一九入食限
二月朔四十二日三三丙午辰时
推得是年二月丙午朔辰时日食非正月乙巳晦也汉厯误推正月乙巳晦日食至日之见其不食至次日方食与巳所推宿度不合遂削其宿度不书故纲目通鉴亦不书是食而不知丙午之朔食为是也
太始四年戊子嵗十月甲寅晦日食
十一月交一十四日三入食限
十一月朔五十日四九甲寅午时
是十一月甲寅朔午时日食非十月晦
征和四年壬辰岁八月辛酉晦日食不尽如钩在亢二度晡时食从西北日下晡时复
九月交一十四日四二入食限
九月朔五十七日五八辛酉未时
定用五刻五三
初亏未初二刻正西食甚未正三刻复圆申正初刻正东
推得是年九月辛酉朔日食九分九十余秒非八月辛酉晦是日食甚日躔黄道角十度夫汉史食亢二而法推角十盖角末去亢初不逺或古时距星稍异不害其为同也未初初亏申正复圆食九分九十秒正晡时食日下复不尽如钩也第云从西北则非葢汉人自东向西望日故目为西北而不知从北极望之则食从正西过正东也是年载日食云晡时至日下不尽如钩详矣盖目覩记之也余推不爽则其他又何疑
昭帝始元三年丁酉岁十月壬辰朔日食
十一月交二十六日七三入食限
十一月朔二十八日四一壬辰巳时
法推是年十一月壬辰朔巳时日食汉史合
元鳯元年辛丑岁七月己亥晦日食
八月交二十六日八四入食限
八月朔三十五日五五己亥未时
是八月己亥朔未时日食非七月晦
地节元年壬子岁十二月癸亥晦日食
正月交二十七日一九入食限
正月朔五十九日六二癸亥申时
是地节二年癸丑岁正月癸亥朔申时日食非元年壬子十二月晦食也夫正月元旦是为三朝况汉帝改元以正月为嵗首则朝贺享献履端为庆是日日食诚大变也孔子吉月必朝服而朝矧曰元旦古人有元旦日食不受贺者正以吉期值大变耳谷永误占惠帝六年季冬之朔以为七年元旦而曰三朝尊者恶之者实是日也汉厯误推以元旦之日食加于年前之穷岁以正月之二日谬为元旦之三朝日食而不知为大变且除夕于履端行朝祭大典于朔二此之所关岂细欲神道人道能休鬯乎百工庻绩能厘熈乎政典曰先时者杀无赦不及时者杀无赦然则侯之征不少贷而邓平等当之矣
五鳯元年甲子岁十二月乙酉朔日食
十二月交一十四日二三入食限
十二月朔二十一日二三乙酉卯时
是十二月乙酉朔卯时日食汉厯合
五鳯四年丁卯岁四月辛丑朔日食是为正月朔慝未作左氏以为重异
四月交二十七日○四入食限
四月朔三十七日五五辛丑未时
是四月辛丑朔未时日食汉厯合夫四月纯阳用事为正阳之月隂为慝五月一隂生之隂气未动乃慝未作隂侵阳重左氏之説是也
元帝永光二年乙卯岁三月壬戌朔日食
三月交一十四日○八入食限
三月朔五十八日三四壬戌辰时
是三月壬戌朔辰时日食汉厯合
元帝永光四年辛巳岁六月戊寅晦日食
七月交二十六日八九入食限
七月朔一十四日六五戊寅申时
是七月戊寅朔申时日食非六月晦
建昭五年丁亥岁六月壬申晦日食不尽如钩因入推是年六月晦七月朔无壬申亦不入食限日不应食汉史不书在某宿度却书因入二字想误推应食见其不食也遂删其宿度添因入二字若曰日入地矣文其过也
建始三年辛卯岁十二月戊申朔日食
十二月交二十六日六二入食限
十二月朔四十四日五二戊申午时
是十二月戊申朔午正二刻日食汉史合考杜钦对成帝曰日以戊申食时加未戊未土也宫中之部必此嫡妾将有争宠相害而为患者即此见是日之食在未时也法推午正二刻合朔午正二刻午将末矣其未正食甚复圆之时合
河平元年癸巳岁四月己亥晦日食不尽如钩
五月交一十三日九三入食限
五月朔三十五日三六己亥辰时
是五月己亥朔辰时日食非四月晦按刘向云日蚤食时从西南起此必当时厯官亲见其食从蚤食时西南起也法推辰正三刻合朔则初亏必辰初正蚤食时也其云从西南起则非何则日食不尽如钩是食旣也食既则食起从正西复圆正东岂有起从西南之理盖视日以北极为凖辰时日食日在东北向西南斜上月在西南向东北斜下相掩而食汉人向东视之若从西南者然而不知是正西之向正东也夫以千三百余年之逺当时亲见天象日食辰初者而余所歩不爽则其地何有不合汉厯以朔为晦并不应食而误推为食者其差谬又奚疑
河平三年乙未岁八月乙卯晦日食
十月交二十六日七四入食限
十月朔五十一日五一乙卯午时
是十月乙卯朔午时日食非八月晦盖是年十月前不应闰而汉厯误置一闰遂以九月为八月而曰乙卯晦日食非也
河平四年丙申岁三月癸丑朔日食
三月交一十三日四三入食限
三月朔四十九日六三癸丑申时
是三月癸丑朔申时日食汉厯合
阳朔元年丁酉岁二月丁未晦日食
三月交一十四刻入食限
三月朔四十三日六三丁未申时
是三月丁未朔申时日食非二月晦
永始元年乙巳岁九月丁酉晦日食
法推是年九月晦十月朔无丁酉亦不入食限汉厯误推暗削己自知其差矣谷永不知而乃以京房易占对帝曰九月日蚀酒亡节之所致也独使京师知之四国不见者祸在内也夫曰京师知之何不曰京师见之曰四国不见则真不见也盖当时厯官误推先已传布谷永遂据以为言岂知厯官觉差业已削其宿度而况兼以四国皆未见乎既非日食则易占又何取焉
永始二年丙午岁二月乙酉晦日食
三月交二十六日四六入食限
三月朔二十一日四二乙酉巳时
是三月乙酉朔巳时日食非二月晦谷永以易占对帝曰二月日食赋重民愁之所致也所以使四方皆见京师隂蔽者祸在外也夫曰四方皆见则真见曰京师隂蔽则隂云掩之耳厯官因四方皆见而京师不见遂亦疑之而削其宿度殊不知是日日应食非差也从古有云掩而不目为日食乎民愁祸外之占奚取焉
永始三年丁未岁正月己卯晦日食
二月交二十七日○八入食限
二月朔一十五日六一己卯未时
是二月己卯朔未时日食非正月晦
永始四年戊申岁七月辛未晦日食
八月交一十四日三九入食限
八月朔七日四辛未巳时
是八月辛未朔巳时日食非七月晦郑兴上疏言日月交防数应在朔而顷年日食多在于晦先时而合皆月行疾也日君象月臣象君亢急则臣下促廹故行疾也以余考之日食何尝在晦何尝先时而合月何尝行疾汉厯误推而郑兴即以月行疾误日月且持以告君无知妄言将谁欺欺天乎欺君乎
元延元年己酉岁正月己亥朔日食
正月交二十五日九八入食限
正月朔三十五日三一己亥辰时
是正月己亥朔辰时日食汉厯合
哀帝元寿元年己未岁正月辛丑朔日食与惠帝七年同日月
正月交一十四日一四入食限
正月朔三十七日三二辛丑辰时
是正月辛丑朔辰时日食汉厯合然云与惠帝七年同月日则非盖是年实正月朔日食为三朝大变而惠帝七年之正月朔则六年十二月之朔也不可同年而语矣
元寿二年庚申岁三月壬辰晦日食
推是年三月晦四月朔无壬辰亦不入食限汉厯误推见其不食故不书宿度
平帝元始元年辛酉岁五月丁巳朔日食
五月交二十六日九三入食限
五月朔五十三日五丁巳午时
是五月丁巳朔午时日食汉史合
元始二年壬戌岁九月戊申晦日食既
推是年九月晦十月朔无戊申亦不入食限汉厯误推见其不食故不书宿度
班固前汉书云凢汉着纪十二世二百一十二年日食五十三朔十四晦三十六先晦一日三京房易传曰晦而月见西方谓之晀朔而月见东方谓之仄慝仄慝则侯王其肃晀则侯王其舒孟康注晀者月行疾在日前故早见仄慝者行迟在日后当没而更见刘向以为晀者疾也君舒缓则臣骄慢故日行迟而月行疾也仄慝者不进之意君肃急则臣恐惧故日行疾而月行迟不敢廹近君也不舒不急以正失之者食朔日刘歆以为舒者侯王展意颛事臣下促急故月行疾也肃者侯王缩朒不任事臣下弛纵故月行迟也当春秋时侯王率多缩朒不任事故食二日仄慝者十八食晦日晀者一此其效也考之汉家食晦晀者三十六终亡二日仄慝者歆説信矣此皆谓日月乱行者也吁嗟有是哉晦日尚未合朔岂有月已疾行于日前而见西方之理朔日月方合朔岂有月反迟退于日后而见东方之理汉人布筭无术求天不得而遂以已意命名曰晀曰仄慝而系之以事应曰肃曰舒变异因之使果如其言岂不前知如神而抑知其非然也余以法推春秋暨西汉日凢九十余食内不应食而汉厯误推为食及置闰失所者亡论若其食晦与二日及晦先一日者则无一不食朔也且并其方位时刻分数若合符节不爽矣乃京房等妄名晀仄而犹驾言以欺人曰此其效也歆説信矣日月乱行者也夫从古以来月何尝有一晀仄日何尝有一非朔食以一无所有之事而加之日月诋为乱行诸君却自夸为效为信果孰信耶效耶乱行耶日月不乱行而若等乱道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按文献通考载成帝元延元年刘向上疏言臣向前数年言日当食今连三年比食自建始以来二十岁间而八食率二岁六月而一食古今防有易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昔孔子对鲁哀公并言夏桀殷纣虐天下故歴失则摄提失方孟陬无纪此皆易姓之变也夫向言日食召变诚是而云前知日食则未也汉史纪成帝建始以来二十年间日凢十食以余推之建始三年十二月朔河平四年三月朔元延元年正月朔皆是而河平元年四月晦阳朔元年二月晦永始二年二月晦三年正月晦四年七月晦皆非则皆次月朔食也河平三年之八月晦则十月朔盖汉厯误置一闰之故永始元年之九月晦则不应食即彼时四国不见矣刘向上疏告君自谓臣前数年言日当食而今果然是前知如神也何乃食朔而以为晦误置闰而不知不应食而不改岂数年前知而后复昏耄耶一晦朔且未辩而尚敢言前知孔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则向不免强不知以为知矣又考秘史汉宣帝甘露三年帝命刘向校书天禄阁夜有黄衣老人植青藜杖进吹杖端忽燃火曰我太乙之精也天帝闻下界有卯金之子博学能文令我下观老人见几上有化胡书曰书内防岭一字是其山出苁蓉故名以为防误矣岭北乃老子化胡成佛之所可改作苁复见几上有列仙传曰老子即老在尧时为务成子至今犹存太上老君乃太始之初人今人以为即老聃非也籛铿尧时人尧封为彭城君得不死药至今见存人谓彭年八百非也语毕老人乃出玉牒天文书授之刘向自是文学异常夫太乙之神道之祖也天文之书厯之源也老人知太始之老君记成佛之苁岭老聃彭铿皆识其人岂非至神且以上帝之天文授向则向也厯象之事宜精而庻徴之术宜验矣何乃课日不效以朔为晦晀仄不经事应无据夫以化胡书一防字且令亟改而况日月晦朔所关之大有所不知乎厯悬于昊天而天授无明效太乙真宰之谓何然则老人者无乃非真太乙而天文非真书耶抑刘向欲已天文五行之书传于天下而故假为天神以骇世耶且也刘向以如斯妄诞之徒歴代以来从祀孔子庙庭至国朝嘉靖间张璁引程敏政议刘向初以献赋进喜诵神仙方术尝上言黄金可成铸作不验下吏当死其兄阳城侯救之获免所着洪范五行传最为舛驳使箕子经世之微言流为隂阳术家之小技宜罢祀从之夫敏政所云仙丹隂阳之舛即青藜玉牒之诈也若非我国朝罢祀则宫墙美富之中防何而不乆为一伪学所玷
古今律厯考卷二十
<子部,天文算法类,推步之属,古今律历考>
钦定四库全书
古今律厯考卷二十一 明 邢云路 撰歴代日食二
歴代日食厯
东汉
光武建武二年丙戌岁正月甲子朔日食
正月交二十六日五一
正月朔初日五十八刻甲子未时
赤道危八度九五
推得汉光武建武二年丙戌岁正月甲子朔未正初刻合朔日食在危八度【宿度既合以后不复推】又考古今注载光武建武元年乙酉岁即更始三年正月庚午朔日食以法推元年正月初一己巳日亥时合朔日食在夜夜食不书无乃汉史误布应食及期见其不食也而遂削之耶建武三年丁亥岁五月乙卯晦日食
六月交一十三日八二
六月朔五十一日三六乙卯辰时
是六月乙卯朔辰时日食非五月晦
建武四年戊子岁五月乙卯晦日食【见古今注】
推得是年六月庚戌朔入食限加时在夜丑无乙卯则古今注之载食非也厯推史无而古今注有者多不食其误可知
建武六年庚寅岁三月晦日食【见汉秘史】
四月交一十三日三三
四月朔五日四六己巳午时
考汉唐秘史载建武六年三月晦日食大连月昔稼更生鼠巢树上乃邪隂掩太阳之象夫汉唐秘史一书乃我太祖西宫命弟肃王等兄弟五王奉勅大索羣典编集成书其间事实多内府秘书出于史鉴之外者汉史古今注文献通考通鉴纲目诸书俱不载是食而秘史有之余以法布筭四月初一己巳朔去交分入食限巳时食甚与秘史合盖四月朔即三月晦也縁汉史歩厯乖次多以朔为晦耳且以斯日食滛邪隂掩阳之大变必当时大庭之上众目所视载在秘册藏诸金匮歴代流传至今者也何当时厯官既不能推乃见其食也而又恐彰已过隠之不书于史册可恨也夫建武六年九月丙寅晦日食史官不见郡以闻
十月交初日○二
十月朔二日二四丙寅夘时初三刻
推得十月丙寅朔夘初刻合朔食甚非九月丙寅晦是时日出夘正刻初刻食甚所以洛阳不见若郡之偏东者日出差早合朔亦早则食甚复圆之间正其所及见者然则郡以闻者其必偏东之郡乎
建武七年辛卯岁三月癸亥晦日食
四月交一十三日九
四月朔五十九日四八癸亥午时
是四月癸亥朔午时日食非三月晦
建武十六年庚子岁三月辛丑晦日食
四月交二十六日三六
四月朔三十七日三辛丑辰时
是四月辛丑朔辰时日食非三月晦
建武十七年辛丑岁二月乙未晦日食
三月交二十六日九七
三月朔三十一日五七乙未未时
是三月乙未未时日食非二月晦
建武二十二年丙午岁五月乙未晦日食
六月交一十四日三九
六月朔三十一日四乙未巳时
是六月乙未朔巳时日食非五月晦
建武二十五年己酉岁三月戊申晦日食
四月交一十三日九
四月朔四十四日六九戊申申时
是四月戊申朔申时日食非三月晦
建武二十九年癸丑岁二月丁巳朔日食
二月交一十四日○一
二月朔五十三日四二丁巳巳时
是二月丁巳朔巳时日食
建武三十一年乙卯岁五月癸酉晦日食
六月交二十六日八六
六月朔九日四癸酉巳时
是六月癸酉朔巳时日食非五月晦
中元元年丙辰嵗十一月甲子晦日食
十二月交一十四日一三
十二月朔○日四十一刻甲子巳时
是十二月甲子朔巳时日食非十一月晦
明帝永平三年庚申岁八月壬申晦日食
九月交一十四日二四
九月朔八日五八壬申申时
是九月壬申朔申时日食非八月晦
永平四年辛酉岁八月丙寅时加未日食【古今注载】
八月交一十四日八不入食限
推不应食古今注载食非
永平五年壬戌岁二月乙未晦日食京师之不觉汝南五郡国三十一上【古今注载史无】
三月交二十六日
三月朔三十一日二六乙未卯时
推得三月乙未朔卯时日食非二月晦古今注载河南郡上食是也
永平六年癸亥岁六月庚辰晦日食时雒阳者不见【古今注载史无】
七月交二十二日四一不入食限
推不宜食古今注载食非
永平八年乙丑岁十月壬寅晦日食【古今注云十二月】
十一月交二十六日五六
十一月朔三十八日四四壬寅巳时
是十一月壬寅朔巳时日食非十一月晦古今注云十二月亦非
永平十三年庚午岁十月甲辰晦日食【古今注云八月文献通考云十一月晦】
十一月交四日一不入食限
推不宜食盖原无是食所以汉史古今注文献通考各载不一
永平十六年癸酉岁五月戊午晦日食
闰六月交二十六日七九
闰六月朔五十四日七二戊午酉时
是闰六月戊午朔酉时日食非五月晦
永平十八年乙亥岁十一月甲辰晦日食
十二月交一十四日七
十二月朔四十○日四甲辰巳时
是十二月甲辰朔巳时日食非十一月晦
章帝建初五年庚辰岁二月庚辰朔日食
二月交二十六日四一
二月朔一十六日六庚辰未时
是二月庚辰朔未时日食
建初六年辛巳岁六月辛未晦日食
八月交一十三日七一
八月朔七日三三辛未辰时
是八月辛未朔辰时日食非六月晦盖是年应闰八月而汉厯误先置一闰故差
元和元年甲申嵗八月乙未晦日食史官不见佗官以闻
推无是食查通鉴纲目亦无是食
章和元年丁亥岁八月乙未晦日食
十月交二十六日六四
十月朔三十一日六六乙未申时
是十月乙未朔申时日食非八月晦盖是年应闰正月而汉厯未闰故以九月晦为八月晦也查元和元年八九月之交无乙未亦不入食限而是年乙未之食适合汉史无章和元年食而通鉴纲目有之无乃章和之章字误记为元和耶
和帝永元二年庚寅岁二月壬午日食史官不见涿郡以闻【汉史无晦朔秘史云晦】
二月交一十四日五五
二月朔一十八日三三壬午辰时
是二月壬午朔辰时日食秘史云晦非
永元四年壬辰嵗六月戊戌朔日食
闰六月交一十五刻
闰六月朔三十四日五五戊戌未时
是闰六月戊戌朔未时日食非六月朔盖是年闰六月而汉厯不知也
永元七年乙未岁四月辛亥朔日食
四月交二十六日八六
四月朔四十七日四六辛亥午时
是四月辛亥朔午时日食
永元十二年庚子岁七月辛亥朔日食
八月交一十四日二八
八月朔四十七日三六辛亥辰时
是八月辛亥朔辰时日食非七月朔盖是年八月方闰而汉史误先置一闰故以八月为七月差矣
永元十五年癸卯岁四月甲子晦日食
闰五月交一十三日七九
闰五月朔五十六刻未时
是闰五月甲子朔未时日食非四月晦盖是年应闰五月汉厯误先置一闰故以闰五月朔作四月甲子晦差矣与永元庚子同
安帝永初元年丁未岁三月二日癸酉日食【秘史云三月晦通鉴纲目不书日古今注亦不书日】
三月经朔八日七六
加差五十六刻五
三月交一十三日九
三月定朔九日三十三刻二得癸酉日辰初四刻合朔推得是年三月癸酉朔辰初四刻合朔日食非三月二日亦非三月晦盖汉厯不知天日之差即以天度为日度于月止以章月歩朔一经朔且未定安论盈缩与迟疾且是年三月之厯以经朔歩之得八日壬申酉正一刻加以盈迟相并加差之五十余刻遂至九日癸酉辰初四刻合朔食甚矣盖经朔者论其泛行之度也盈缩迟疾者则日月由阔入狭由狭入阔南北运行平立积差参差不齐之数也汉人乌得而知之汉厯目为朔二日秘史目为晦古今注暨通鉴则不敢书日嗟嗟天道虽闻天眼未晣空令人左遮右掩迷乱而不敢定则何惑乎世遂视羲和为絶学噤不敢言畏不敢近而抑知日之食也人皆见之千岁之日可坐而致其如烛照数计示诸掌之易易也
永初五年辛亥岁正月庚辰朔日食
正月交一十四日○二
正月朔一十六日五一午时
是正月庚辰朔午时日食
永初七年癸丑岁四月丙申晦日食
五月交二十六日八三
五月朔三十二日七七丙申酉时
是五月丙申朔酉时日食非四月晦
元初元年甲寅岁三月日食一云五月晦日食汉史则不书食
闰余二十五日五闰三月
四月交二十二刻
四月朔二十七日三六辛卯辰时
是四月辛卯朔辰时日食非三月日食亦非五月晦日食盖是年闰三月而汉史不知想推以为前又推以为后不知闰在何月及见其食也遂讹记之既而恐彰已过遂复削之所以史无是食通鉴纲目则载三月日食而不书朔秘史则载五月晦日食皆循汉史讹记之旧也岂知闰在三月而四月朔实有是食乎
元初元年十月戊子朔日食
十月交一十四日一三
十月朔二十四日五四戊子未时
是十月戊子朔未时日食
元初二年乙卯岁九月壬午晦日食
十月交一十四日七四
十月朔一十八日五三壬午午时
是十月壬午朔午时日食非九月晦
元初三年丙辰岁三月二日辛亥日食史官不见辽东以闻
三月经朔四十六日六六庚戌申初三刻
盈迟相并七度七六
加差五十八刻
三月交二十六日三三
三月朔四十七日二四辛亥卯初三刻
是三月初一日辛亥卯时初三刻合朔日食非三月二日也汉厯止以章月歩朔罔知加减故朔失之前则晦失之后则二日矣岂知是月推经朔四十六日六十六刻得庚戌日申初三刻推定朔四十七日二十四刻则辛亥日卯初三刻也以盈迟相并之七度七十六分应加五十八刻加之则移庚戌之暮为辛亥之旦矣史官不见辽东以闻者天下日出分不同辽东偏东日出最早雒阳天中日出稍迟故是日夘初日出而食辽东仅及见之少顷复圆而雒阳日方出则不及见也此天运自然岂容假借者耶汉史书二日纲目不书日秘史书晦日胥失之即此一事足证汉厯之失
元初四年丁巳岁二月乙亥朔日食史官不见七郡以闻
二月交二十六日九四
二月朔四十一日三八乙巳巳时
是二月乙巳朔巳时日食非乙亥朔也盖是年应闰十二月汉厯未闰误以正月朔之乙亥作二月朔过此觉差方补一闰然乙亥之文则仍旧未改故也
元初五年戊午岁八月丙申朔日食史官不见张掖以闻
八月交一十四日二五
八月朔三十二日六九丙申申正二刻
是八月丙申朔申末合朔日食张掖闻之是也何乃史官不见乎想东京以申酉之时夕阳西下偶蔽于游气而不见张掖以极西见也
元初六年己未岁十二月戊午朔日食防尽地如昏状十二月交二十六日四五
十二月朔五十四日四五戊午巳时
是十二月戊午朔巳时日食
永宁元年庚申岁七月乙酉朔日食史官不见酒泉以闻
六月交一十三日一五
六月朔五十一日八乙卯戌初
是六月乙卯朔戌时初刻合朔日食非七月乙酉朔也汉厯歩朔无次常乖一闰以卯为酉与元初丁巳二月朔之以巳作亥同然史官不见酒泉以闻者酒泉地偏极西寅饯纳日日入差迟以六月朔戌初刻食甚况在极西则日尚未入也由亏至甚岂不悉见若雒阳天中则日入差早或日暮重以游气无惑乎不见也此与元初三月朔辽东以闻之厯互相发明盖日之出入随地不同此二者极东极西早晚异焉明乎二厯千古之疑破矣
延光三年甲子岁九月庚寅晦日食
十月交二十七日一七
十月朔五十六日三六庚申辰时
是十月庚申朔辰时日食非九月庚寅晦
延光四年乙丑岁三月戊午朔日食陇西酒泉朔方各以状上史官不觉
三月交一十三日八七
三月朔六十五刻戊午申时
是三月戊午朔申时日食陇西酒泉朔方各以状上是也何史官不觉耶
顺帝永建二年丁卯岁七月甲戌朔日食
八月交二十六日六八
八月朔一十○日六一甲戌未时
是八月甲戌朔未时日食非七月甲戌朔汉厯误阳嘉四年乙亥嵗闰月丁亥朔日食史官不见零陵以闻
九月交一十三日六
九月朔二十三日三五丁亥辰时
是九月丁亥朔辰时日食非闰月丁亥朔也盖是年闰余不及闰限一十八日有竒不应闰至冬十二月方闰汉厯不知而预闰八月遂以九月丁亥朔为闰八月丁亥朔过此见其差也遂亦不敢书闰八月而但曰闰月茫无措矣是日食在辰刻非卯酉之难见也零陵以闻良是胡史官不见耶
永和三年戊寅岁十二月戊戌朔日食史官不见防稽以闻
十二月交二十七日○二
十二月朔三十四日四九戊戌午时
是十二月初一戊戌日午时合朔食甚夫午时天中食甚人皆见之防稽以闻是也何史官昏迷不见耶永和五年庚寅岁五月己丑晦日食
六月交一十四日三三
六月朔二十五日三九己丑巳时
是六月己丑朔巳时日食非五月晦
永和六年辛巳岁九月辛亥晦日食
十月交二十六日五三
十月朔四十七日六二辛亥申时
是十月辛亥朔申时日食非九月晦也按通鉴纲目载永和六年春闰正月巩唐羌冦三辅烧园陵以法推是年闰余二十三日八十六刻以减朔实余五日六十六刻以月闰九十刻有竒去之应闰六月汉史不知而妄闰正月先天五其月矣闰且差至五月则何惑乎以十月冬为九月秋以朔日吉为晦日昧也传曰归余于终事则不悖政典曰先时者杀无赦然则不治先时之罪欲冬之不秋吉之不昧事之不悖得乎
桓帝建和元年丁亥嵗正月辛亥朔日食史官不见郡国以闻
正月交一十三日九五
正月朔四十七日二二辛亥卯初一刻
是正月辛亥朔卯初刻日食史官不见郡国以闻者正月日出卯正而是食在卯初地之偏东者日出差早卯初及见其食洛阳天中食至卯正则将复圆不见其食也此之郡国以闻者其必偏东之郡国乎
建和三年己丑岁四月丁卯晦日食
六月交二十六日七六
六月朔三日三五丁卯辰时
是六月丁卯朔辰时日食非四月晦盖是年六月方闰而汉史先闰故以六月朔为四月晦非
元嘉二年壬辰岁七月二日庚辰日食史官不见广陵以闻
七月交八日二四不入食限
七月朔一十五日五七己卯未时
推是年七月一日己卯未时合朔二日庚辰朔交泛八日不入食限史官不见是广陵以闻非
永兴二年甲午岁九月丁卯朔日食
九月交一十四日一八
九月朔三日三五丁卯辰时
是九月丁卯朔辰时日食
永寿三年丁酉岁闰四月庚辰晦日食史官不见郡国以闻
七月交一十三日六八
七月朔一十六日三七庚辰辰时
是七月庚辰朔辰时日食非闰四月庚辰晦史官郡国皆非也何者盖是年闰八月非闰四月推四五月晦朔之间俱无庚辰不入食限故也
永寿三年丁酉岁十二月壬戌月蚀非其月
十一月望交一十二日八三
十一月望五十八日八五
推得是年十一月十五日壬戌戌时正一刻合望月食非十二月壬戌月食非其月盖汉厯于是年七月日食妄歩闰四月故于十一月壬戌之月食茫无着落而但曰月食非其月也嗟嗟在天月食是其月若等歩天非其月而反自是诋天曰非其月也可恨也夫延熹元年戊戌岁五月甲戌晦日食
六月交一十四日二九
六月朔一十○日六八甲戌申时
是六月甲戌朔申时日食非五月晦
延熹八年乙巳岁正月辛巳月食非其月
正月望交二十六日三六
正月望一十八日二八壬午卯正三刻
推得是年正月十五日辛巳夜至晓壬午卯正三刻合望月食甚正月望日出卯正二刻食甚在卯正三则初亏在寅末卯初也其食无疑何汉史不知而目为月食非其月耶
延熹八年乙巳岁正月丙申晦日食
二月交一十三日九一
二月朔三十二日五七丙申未时
是二月丙申朔未时日食非正月晦
延熹九年丙午岁正月辛卯朔日食史官不见郡国以闻
正月交一十四日五二
正月朔二十七日三四辛卯卯初三刻
推得是年正月辛卯朔卯初三刻食甚则复圆在辰也然正月初日出卯正二刻若偏东之地则日出差早洛阳天中则日出差迟所以史官不见而其郡国以闻者必偏东之郡国乎
永康元年丁未岁五月壬子晦日食
六月交二十六日七二
六月朔四十八日六三壬子申时
是六月壬子朔申时日食非五月晦
灵帝建宁元年戊申岁五月丁未朔日食
六月交○日一十二刻
六月朔四十三日四二丁未巳时
是六月丁未朔巳时日食非五月朔盖是年七月方闰而汉史豫闰故以六月朔为五月朔非
建宁元年十月甲辰晦日食
十一月交一十四日○三
十一月朔四十○日五五甲辰未时
是十一月甲辰朔未时日食非十月晦
建宁二年己酉岁十月戊戌晦日食右扶风以闻十一月交一十四日六三
十一月朔三十四日五六戊戌未时
是十一月戊戌朔未时日食非十月晦右扶风以闻是也
建宁三年庚戌岁三月丙寅晦日食梁相以闻
四月交二十六日二三
四月朔三日一七丁夘寅初三刻
推四月丁夘朔寅正初刻日食四月日出夘初一刻寅正食甚则卯初尚未复圆地之偏东者日出差早犹及少见其亏然则梁相以闻者毋乃居东乎
建宁四年辛亥岁三月辛酉朔日食
闰三月交二十六日八三
闰三月朔五十七日三四辛酉辰时
是闰三月辛酉朔辰时日食非三月辛酉朔盖汉史于未三月先置一闰故以闰三月为三月耳
熹平二年癸丑岁十二月癸酉晦日食
正月交二十六日三四
正月朔一十○日五三甲戌午时
是熹平三年正月甲戌朔午时日食非二年十二月癸酉晦所关元旦日食其误大
熹平四年乙卯岁正月朔
正月交二十六日九五
正月朔五日二二己巳夘初一刻
推得是年正月己巳朔卯时日食
考汉史蔡邕上书曰熹平四年正月朔日体微伤羣臣服赤帻赴宫门之中无救乃各罢归天有大异隠而不宣求御过是已事之甚者夫元旦日食变之最大者也伯喈亲见日体微伤同羣臣服赤帻赴宫门以无救而罢归乃汉之羲和尸厥官罔闻知则焉用羲和为法推是年正月己巳朔卯初一刻合朔食甚正月日出卯正二刻则伯喈所见日体微伤正食甚已过尚未复圆时也伯喈同羣臣欲救不得上书讥日官不报君臣泄泄其柰之何幸伯喈一疏昭在简册使余千载而下得以援此证据按策歩厯以正千古之谬则伯喈有功于厯大矣
熹平六年丁巳岁十月癸丑朔日食赵相以闻
十一月交二十六日四六
十一月朔一十八日二九壬午辰时
是十一月壬午朔辰时日食非十月癸丑朔必汉厯置闰迁就之过
光和元年戊午岁二月辛亥朔日食
推二月朔不入交无是食至五月朔方入交食在半夜汉史载二月朔日食不书宿度不言事应是必误歩是食及期之不食遂削去宿度事应而犹存其名也光和元年十月丙子晦日食
十一月交二十七日○六
十一月朔一十二日三九巳初一刻
是十一月丙子朔巳时日食非十月晦盖每岁六月一交即此十一月食而知前之交五月也其二月不食明矣考汉史本传载卢植上书是日丙子食自巳过午陈八事以谏蔡邕对诏问云云观此日食自巳过午当时羣臣所目覩者余歩巳初一刻合朔食甚则复圆过午明矣以今考古千嵗可致他又何疑
光和二年己未嵗四月甲戌朔日食
五月交一十三日七六
五月朔一十○日五五甲戌未时
是五月甲戌朔未时日食非四月甲戌朔盖是年五月方闰汉史先闰误以五月朔为四月朔
光和四年辛酉岁九月庚寅朔日食
九月交二十六日五七
九月朔二十六日六三庚寅申时
是九月庚寅朔申时日食
中平三年丙寅岁五月壬辰晦日食
六月交○日○八
六月朔二十八日六○九壬辰未时
是六月壬辰朔未时日食非五月晦
中平六年己巳岁四月丙午朔日食
四月交二十六日八
四月朔四十二日六三丙午申时
是四月丙午朔申时日食
献帝初平四年癸酉岁正月甲寅朔日食
正月交二十六日九一
正月朔五十○日五四五甲寅未正一刻
推得是年正月甲寅朔未正一刻合朔日食考汉史载袁宏纪曰未蚀八刻太史令王立奏曰日晷过度无有变也于是朝臣皆贺帝宻令尚书正未晡一刻而食尚书贾翊奏曰立伺不明疑误上下大尉周忠职所典掌请皆治罪诏曰天道远事验难明且灾异应政而至虽探道知几焉能无失而欲归咎史官益重朕之不德也弗从于是避正殿寝兵不听事五日夫尚书正未晡一刻而食是未初刻食起也余推未正初刻合朔则食甚在未正初之前复圆在未正刻之末正合袁宏所纪未蚀八刻与尚书所之的期也以元旦日食大变而王立既不能推又奏云无变朝臣遂贺皆逢君之为也帝令尚书宻得实贾翊正言劾奏帝即引为已过避殿寝兵克谨天戒而于厯官特优容之咄咄王立周忠典掌谓何纵免侯之诛能不内愧于心乎兴平元年甲戌岁六月乙巳晦日食
七月交一十四日二二
七月朔四十一日二八乙巳卯时
是七月乙巳朔卯时日食非六月晦
建安五年庚辰岁九月庚午朔日食
九月交二十六日一四
九月朔六日三四庚午辰时
是九月庚午朔辰时日食
建安六年辛巳岁十月癸未朔日食
推是年无癸未朔三月十月皆不入食限闰二月八月入食限则皆夜食史载十月癸未朔食通鉴纲目载三月朔食皆非也
建安十三年戊子岁十月癸未朔日食
十月交一十四日○七
十月朔一十九日四一巳时
是十月癸未朔巳时日食
建安十五年庚寅岁二月乙巳朔日食
二月交二十六日二七
二月朔四十一日三一乙巳辰时
是二月乙巳朔辰时日食
建安十七年壬辰岁六月庚寅晦日食
七月交一十四日一八
七月朔二十六日五九八庚寅未时
是七月庚寅朔未时日食非六月晦
建安二十一年丙申岁五月己亥朔日食
五月交一十四日三二
五月朔三十五日三四己亥辰时
是五月己亥朔辰时日食
建安二十四年己亥岁二月壬子晦日食
三月交一十三日八
三月朔四十八日五九壬子未时
是三月壬子朔未时日食非二月晦
建安二十五年庚子嵗二月朔日食见通鉴纲目闰二月交一十四日四一
闰二月朔四十三日二九三丁未辰时
是闰二月丁未朔辰时日食非二月朔史漏
凡汉中兴十二世百九十六年史书日蚀七十二朔三十二晦二十七月二日三以法算之其晦与二日皆朔也盖东汉日官歩气仍用四分度之一歩朔仍用章月并无盈缩迟疾加减故其差忒犹之乎西汉也且终东汉之世二百年间日官歩得两月蚀非其月以为在天月之乱行与已所算不合有此两异也故特记之而岂知两月俱应蚀乃若等寃天而乱道也即熹平四年正月朔蔡邕亲见日亏抗章上表而不报初平四年正月朔贾翊亲日食奏请治罪而不理夫以三朝大变朝臣公议而犹泄泄然若此盖由汉室日官挟权太重且自知多漏难补故百计弥缝寃天以实已之短昧心拒众罔上行私牢不可破耳
古今律歴考卷二十一
<子部,天文算法类,推步之属,古今律历考>
钦定四库全书
古今律厯考卷二十二 明 邢云路 撰歴代日食三
歴代日食厯
后汉晋
昭烈帝章武元年辛丑嵗【即魏黄初二年】六月戊辰晦日食七月交二十六日六一
七月朔四日五五戊辰未时
是七月戊辰朔未时日食非六月晦
章武二年壬寅嵗【即魏黄初三年】正月丙寅朔日食十一月庚申晦日食
正月交一十三日三一
正月朔二日四五丙寅巳时
十二月交一十三日九二
十二月朔五十六日五六庚申未时
是年正月丙寅朔巳时日食是至十二月则庚申日未时合朔申时食甚非十一月晦
后主建兴二年甲辰嵗【即魏黄初五年】十一月戊寅晦日食十一月交一十二日八二
十一月朔一十五日四一巳时
是十一月己卯朔巳时日食非十一月戊寅晦
建兴九年辛亥嵗【即魏明帝太和五年】十一月戊戌晦日食十二月交二十六日三五
十二月朔三十四日三二戊戌辰时
是十二月戊戌朔辰时日食非十一月晦文献通考载次年正月戊辰朔日食见吴厯夫食限六月一交岂有十二月食正月复食之理吴误
建兴十一年癸丑嵗【即魏明帝青龙元年】闰五月庚寅朔日食六月交一十三日六五
六月朔二十六日四四巳时
是六月庚寅朔巳时日食非闰五月朔盖是年闰八月而厯官误闰五月先天三其月非也
延熈三年庚申嵗【即魏少帝正始元年】七月戊申朔日食
七月交二十七日一八
七月朔四十四日五一戊申午时
是七月戊申朔午时日食
延熙五年壬戌嵗【即魏正始三年】四月戊戌朔日食
五月交二十六日○八
五月朔四日三三戊辰辰时
是五月戊辰朔辰时日食非四月戊戌朔
延熈六年癸亥嵗【即魏正始四年】五月丁丑朔日食既
五月交二十六日六九
五月朔五十八日四三壬戌巳时
是五月壬戌朔巳时日食非丁丑朔
延熈七年甲子嵗【即魏正始五年】四月丙辰朔日食
五月交九刻
五月朔五十二日四六丙辰午时
是五月丙辰朔午时日食非四月朔盖是年闰七月而厯官误闰三月故以五月为四月也观纲目书闰三月帝遣费祎救汉中则知误闰三月矣
延熈八年乙丑嵗【即魏正始六年】四月壬子朔日食
推四月朔辛亥过食限不应食
延熈八年十月戊申朔日食
十月交一十四日六一
十月朔四十四日八戊申午时
是十月戊申朔午时日食
延熈十年丁夘嵗【即魏正始八年】二月庚午朔日食纲目不言日三月交二十六日八
三月朔六日六七庚午申时
是三月庚午朔申时日食非二月朔葢是年闰三月而史官先置一闰故以三月为二月误
延熈十一年戊辰嵗【即魏正始九年】正月乙未朔日食
二月交二十刻
二月初日三十六刻甲子辰时
推得是年正月朔不入交且以减差减至甲午日亥时合朔是不应食也以推二月甲子朔则交泛二十刻入食限经朔五十九刻以减差减至辰时日食乃是二月甲子朔日食非正月乙未朔也三国时干戈扰攘厯官失职任其妄步书之史册而及见天变反曰日失行也不然何正月之交不入限合朔在亥者反载之为食而二月之交入食限合朔在巳者反遗之耶
延熈十二年己巳嵗【即魏嘉平元年】二月己未朔日食
推得二月朔不入交加时在戊午日亥时合朔与己未朔日食何闗厯官误
景耀二年己夘嵗【即魏甘露四年】七月戊子朔日食
七月交五十四刻九六
七月朔二十四日五八戊子未时
是七月戊子朔未时日食
景耀三年庚辰嵗【即魏甘露五年】正月乙酉朔日食
正月交一十四日四
正月朔二十一日五八乙酉未时
是正月乙酉朔未时日食是年魏主曹髦五月被弑六月曹奂立方改元帝景元元年此正月仍属髦甘露五年
景耀四年辛巳嵗【即魏景元二年】五月丁未朔日食
五月交二十六日六五
五月朔四十三日七三丁未酉时
是五月丁未朔酉时日食
景耀五年壬午嵗【即魏景元三年】十一月己亥朔日食
十一月交一十三日九六
十一月朔三十五日四九己亥午时
是十一月己亥朔午时日食
晋武帝泰始二年丙戌嵗【通鉴纲目六月晦十月朔文献通考七月丙午晦十月丙午朔】日食
三月交一十七刻
三月朔四十六日五四庚戌未时
八月交一十四日○八
八月朔四十二日四五丙午巳时
推得是年三月庚戌朔未时日食八月丙午朔巳时日食余月俱不入食限纲目通考所载皆非也葢日食六月一交则岂有六七月晦食而十月朔即食之理泰始七年辛夘歳十月丁丑朔日食
十月交二十六日三九
十月朔一十三日三八丁丑巳时
是十月丁丑朔巳时日食
泰始八年壬辰歳十月辛未朔日食
十月交二十七日
十月朔七日六二辛未未时
是十月辛未朔未时日食
泰始九年癸巳嵗四月戊辰朔日食纲目又载七月朔日食
四月交一十三日七
四月朔四日五七戊辰未时
是四月戊辰朔未时日食七月不入交纲目非
泰始十年甲午歳正月乙未朔日食三月癸亥朔日食四月交一十四日三
四月朔五十九日二八癸亥夘时
是四月癸亥朔夘时日食非三月朔若正月朔则交泛才七日有竒不入食限不应食晋厯误
咸宁元年乙未嵗七月甲申晦日食
八月交二十六日五
八月朔二十日五三甲申午时
是八月甲申朔午时日食非七月晦
咸宁三年丁酉嵗正月丙子朔日食
二月交一十三日八
二月朔一十二日五三丙子午时
是二月丙子朔午时日食非正月朔
咸寜四年戊戌歳正月庚午朔日食
正月交一十四日四二
正月朔六日六四庚午申时
是正月庚午朔申时日食
太康四年癸夘嵗三月辛丑朔日食
三月交二十六日七三
三月朔三十七日三四辛丑辰时
是三月辛丑朔辰时日食
太康六年乙巳歳八月朔日食见纲目
八月交一十四日六五
八月朔二十二日四八丙戌午时
推得是年八月丙戌朔午时日食通鉴纲目载之是晋史漏
太康七年丙午嵗正月甲寅朔日食
正月交二十六日二
正月朔五十日三一甲寅辰时
是正月甲寅朔辰时日食
太康八年丁未嵗正月戊申朔日食
正月交二十六日八五
正月朔四日四九戊申午时
是正月戊申朔午时日食
太康九年戊申嵗正月壬申朔日食六月庚子朔日食闰十二月交二十六日八五
闰十二月朔四十四日四七戊申午时
六月交一十四日一五
六月朔三十六日三四庚子辰时
推得是年闰十二月戊申朔午时日食非正月壬申朔其六月庚子朔日食则是
惠帝元康九年己未嵗十一月甲子朔日食
十一月交一十四日五○
十一月朔○度五甲子午时
是十一月甲子朔午时日食
永康元年庚申嵗正月己夘朔日食四月辛夘朔日食四月交二十六日○九
四月朔二十七日五六辛夘未时
推得是年正月朔无己夘不入食限不应食四月辛夘朔未时日食是
永寜元年辛酉嵗闰三月丙戌朔日食
四月交二十六日七
四月朔二十二日六七丙戌申时
是四月丙戌朔申时日食非闰三月葢是年闰八月而晋厯误闰三月故以四月朔为闰三月
光熈元年丙寅嵗正月戊子朔日食七月乙酉朔日食十二月壬午朔日食
正月交二十一刻
正月朔二十四日三四戊子辰时
七月交一十四日一二
七月朔二十一日六六乙酉申时
推得是年正月戊子朔辰时日食七月朔乙酉申时日食俱是推十二月朔无壬午不应食
懐帝永嘉元年丁夘嵗十一月戊申朔日食
十一月交二十六日三二
十一月朔四十四日一一戊申丑正二刻
推得是年十一月初一戊申日丑时合朔夜食夜食不书晋厯误
永嘉二年戊辰嵗正月丙子朔日食
推得是正月初一丙午非丙子朔交泛止三日七十余刻凡交必在十二三四日与二十六七日方入食限岂有三日交食之理况年前十一月既载食矣六月方一交今甫二月何以复交晋厯之矛盾如此
永嘉六年壬戌嵗二月壬子朔日食
二月交一十三日一三
二月朔四十九日一六癸丑寅初四刻
推得是年二月初一癸丑寅时合朔夜食夜食不书晋厯误
愍帝建兴四年丙子嵗六月丁巳朔日食十二月甲申朔日食
六月交二十七日一六
六月朔五十三日五二丁巳午时
十二月交一十三日八五
十二月朔五十一日六乙夘未时
推得是年六月丁巳朔午时日食十二月乙夘朔未时日食史载十二月甲申非
建兴五年【即元帝建武元年】丁丑嵗五月丙子日食十一月丙子日食纲目载十一月朔
推是年五月十一月俱无丙子朔俱不入食限晋厯非然岂有五月朔丙子而十月朔犹丙子乎何不思之甚也
元帝太兴元年戊寅嵗四月丁丑朔日食
四月交二十六日○五
四月朔一十三日二三丁丑夘时
是四月丁丑朔夘时日食晋史合即是年戊寅四月丁丑朔之食合而前丁丑年五月十一月朔之无丙子之不入交而不食也明矣然不食史何以书厯官求天不得遂増减其朔迁就其闰重叠其丙子以姑存之册后修史者不知遂兼取而收之耳
明帝太宁三年乙酉嵗十一月癸巳朔日食
十二月交二十六日二八
十二月朔二十九日四六癸巳午时
是十二月癸巳朔午时日食非十一月朔葢是年闰十二月晋厯不知豫闰一月故以十二月朔作十一月朔误
咸和二年丁亥嵗五月甲申朔日食
五月交一十三日五九
五月朔二十○日五甲申午时
是五月甲申朔午时日食
咸和六年辛夘嵗三月壬戌朔日食
三月交一十三日七
三月朔二十八日五五壬辰未时
是三月壬辰朔未时日食非壬戌朔
咸和九年甲午嵗十月乙未朔日食纲目无
推得是年十月朔无乙未亦不入食限史误纲目无是咸康元年乙未嵗十月乙未朔
推得是年十月朔不入交不应食
咸康七年辛丑嵗二月甲子朔日食
二月交二十六日七
二月朔○日五甲子午时
是二月甲子朔午时日食
咸康八年壬寅嵗正月乙未朔日食京都大郡国以闻
推得是年正月朔己丑无乙未亦不入食限郡国以闻非盖去年辛丑嵗正月朔乙未则今年正月朔己丑为是安得又有乙未
穆帝永和二年丙午嵗四月己酉日食纲目载四月朔推得是年四月无己酉朔亦不入食限不惟四月无己酉朔一年并无己酉朔
永和七年辛亥嵗正月丁酉日食纲目亦不书朔推得是年正月丁酉寅时合朔不应食
永和八年壬子嵗正月辛夘日食纲目书朔
正月交一十三日一七
正月朔二十七日三辛夘辰时
是正月辛夘朔辰时日食
永和十二年丙辰嵗十月癸巳朔日食
十月交一十三日九
十月朔二十九日二二癸巳夘时
是十月癸巳朔夘时日食
升平四年庚申嵗八月辛丑朔日食既
八月交一十四日○一
八月朔三十七日五辛丑午时
是八月辛丑朔午时日食
哀帝隆和元年壬戌嵗三月甲寅朔日食十二月戊午朔日食纲目无三月食
六月交一十二日九一
六月朔五十六日四庚申巳时
十二月交二十六日八二
十二月朔五十四三三戊午辰时
推得是年三月壬辰朔无甲寅不入食限六月庚申朔巳时日食十二月戊午朔辰时日食纲目不载三月食是史载食非六月朔实食而晋史罔闻知尸厥官矣帝奕即废海西公太和三年戊辰嵗三月丁巳朔日食三月交一十四日二四
三月朔五十三日二六丁巳夘时
是三月丁巳朔夘时日食
太和五年庚午嵗七月癸酉朔日食
七月交二十七日○五
七月朔九日三七癸酉巳时
是七月癸酉朔巳时日食
武帝宁康三年乙亥嵗十月癸酉朔日食
十月交一十四日四七
十月朔九日二六六癸酉夘时
是十月癸酉朔夘时日食
大元元年丙子歳十一月朔日食纲目有史无
推得是年十一月朔不入交不食纲目非
大元四年己夘嵗闰月己酉朔日食史有纲目无推得是年无闰月止十二月为己酉朔然不入交不应食
大元六年辛巳嵗六月庚子朔日食
六月交一十三日四八
六月朔三十六日四二庚子巳时
是六月庚子朔巳时日食
大元九年甲申嵗十月辛亥朔日食
十月交二十六日九○
十月朔四十七日二六辛亥夘时
是十月辛亥朔夘时日食
大元十七年壬辰嵗五月丁夘朔日食
五月交二十六日一三
五月朔三日六四丁夘申时
是五月丁夘朔申时日食
大元二十年乙未嵗三月庚辰朔日食
三月交二十六日六三
三月朔一十六日五庚辰午时
是三月庚辰朔午时日食
安帝隆安四年庚子嵗六月庚辰朔日食
六月交一十四日○五
六月朔一十六日五庚辰午时
是六月庚辰朔午时日食
元兴二年癸夘嵗四月癸巳朔日食
推得是年四月朔壬子合朔在夜亥时不应食史误义熈三年丁未嵗七月戊戌朔日食
七月交三十七刻六
七月朔三十七日三四戊戌辰时
是七月戊戌朔辰时日食
义熈十年甲寅嵗九月丁巳朔日食
九月交一十四日○六
九月朔五十三日三八丁巳巳时
是九月丁巳朔巳时日食
义熈十一年即后魏神瑞二年乙夘嵗晋书七月辛亥晦日食魏书八月庚辰晦日食
八月交一十四日五一
八月朔四十七日四一辛亥巳时
是八月辛亥朔巳时日食非七月辛亥晦亦非八月庚辰晦
义熈十三年即魏太常二年丁巳嵗晋书正月甲戌朔日食魏书太常元年七月辛亥晦二年正月甲戌朔俱日食
正月交二十六日七一
正月朔一十○日三甲戌辰时
是正月甲戌朔辰时日食魏书二食皆非
恭帝元熈元年即魏太常四年己未嵗十一月丁亥朔日食
十一月交二十六日二二
十一月朔二十三日七二丁亥酉时
是十一月丁亥朔酉时日食
后汉魏晋间百五十年史载日蚀七十九朔六十五晦七不言朔晦七则较之东西汉食晦者少矣葢由汉末刘洪觉冬至后天减其斗分又创立日月盈缩迟疾法由是气朔渐得其正继此厯官得以因仍斟酌为之故日食朔多晦少渐愈于两汉也洪之有功于厯大矣古今律厯考卷二十二
钦定四库全书
古今律厯考卷二十三 明 邢云路 撰歴代日食四
歴代日食厯
五代
宋少帝景平二年即文帝元嘉元年甲子嵗二月己夘朔日食纲目无
二月交一十三日○三
二月朔二十九日一四癸巳寅时
八月交二十六日九四
八月朔二十五日二八己丑夘时
推是年二月朔癸巳无己夘合朔在寅夜食不书纲目无是八月己丑朔卯时日食史却不书
元嘉四年即魏始光四年丁卯嵗宋书癸卯朔日食魏书六月朔
六月交二十六日四五
六月朔三十九日七八癸卯酉时
是六月癸夘朔酉时日食
元嘉五年即魏神防元年戊辰嵗宋书五月壬辰朔日食十一月己丑朔日食魏书十一月乙未朔日食无五月推是年五月朔无壬辰十一月朔无己丑乙未皆不入交不应食
元嘉六年己巳嵗五月朔日食十一月朔日食星昼见见纲目史无
五月交四十五刻四七
五月朔二十八日三壬辰辰时
十一月交一十四日三六
十一月朔二十五日四二己丑巳时
推是年五月壬辰朔辰时日食十一月己丑朔巳时日食皆合即元嘉五年史所载五月壬辰十一月己丑之日食也此必宋史误将六年之日食载之五年耳不然何日月皆合又何宋史五年之食皆不合而六年乃不载耶纲目载是年两日食诚是而于五年乃亦载十一月朔日食则误抄宋史之文也
元嘉十二年即魏大延元年乙亥嵗魏书正月己未朔日食宋无
正月交二十六日六七
正月朔五十五日六九己未申时
是正月己未朔申时日食魏书是宋史遗
元嘉十五年即魏大延四年戊寅嵗魏书十一月乙夘朔日食宋无
十一月交二十六日七九
十一月朔三日三九丁夘午时
是十一月丁夘朔午时日食魏书食是书乙夘非宋漏元嘉十七年即魏太平真君元年庚辰嵗四月戊午朔日食
四月交一十四日一
四月朔五十四日四八戊午午时
是四月戊午朔午时日食
元嘉十九年即魏太平真君三年壬午嵗宋书七月甲戌晦日食魏书八月甲戌晦日食
九月交二十六日九○
九月朔一十○日六一甲戌未时
推是年九月甲戌朔日食非七月八月甲戌晦葢是年闰九月宋史不知而豫闰一月故以九月朔为七月晦非魏未闰是书八月晦则非
元嘉二十二年即魏太平真君六年乙酉嵗魏书六月戊子朔日食宋史无
推是年闰六月己丑朔子时夜食不书无戊子魏非宋无是
元嘉二十三年即魏太平真君七年丙戌嵗六月癸未朔日食
六月交二十七日○二
六月朔一十九日四六癸未午时
是六月癸未朔午时日食
元嘉二十六年即魏太平真君十年己丑嵗魏书四月丙申朔日食宋无
四月交二十六日五二
四月朔三十二日四三丙申巳时
推是年四月丙申朔巳时日食魏是宋漏
元嘉三十年即魏兴安二年癸巳嵗七月辛丑朔日食闰七月交一十三日三四
闰七月朔三十七日七一辛丑酉时
是闰七月辛丑朔酉时日食非七月朔葢是年应闰七月而宋史于七月前先置一闰故以闰七月朔作七月朔非
武帝孝建元年即魏兴光元年甲午嵗七月丙申朔日食
七月交一十三日九四
七月朔三十二日四二丙申巳时
是七月丙申朔巳时日食
大明四年即魏和平元年庚子嵗魏书九月庚申朔日食宋无
推是年九月无庚申朔亦不入食限魏非
大明五年即魏和平二年辛丑嵗魏书二月壬子朔宋书九月甲寅朔日食
九月交二十六刻
九月朔五十日三二甲寅辰时
推是年二月朔无壬子亦不入食限九月甲寅朔辰时日食宋是魏非
明帝太始四年即魏献帝皇兴元年戊申嵗十月癸酉朔日食魏载己亥朔纲目无
十月交一十三日七九
十月朔九日三二癸酉辰时
是十月癸酉朔辰时日食魏载己亥非纲目漏
太始五年即魏皇兴二年己酉嵗宋书十月丁夘朔日食魏书四月丙子十月癸酉朔日食纲目无四月四月交四十九刻
四月朔六日三一九庚午辰时
十月交一十四日四
十月朔三日三七丁夘辰时
推是年四月庚午朔辰时日食十月丁夘朔辰时日食宋漏四月魏书食是书丙子癸酉非纲目亦漏四月后废帝元徽元年即魏延兴三年癸丑嵗十二月癸夘朔日食
十二月交二十六日一
十二月朔三十九日四三癸夘巳时
是十二月癸夘朔巳时日食魏书元年十二月癸夘非又书四年正月癸酉食夫三年十二月既食矣岂有次月复食之理
顺帝升明元年即魏太和元年丁巳嵗魏书十月辛亥朔日食宋无
十月交二十六日二二
十月朔四十七日○八九辛亥丑正一刻
推是年十月辛亥朔丑正一刻合朔夜食不书宋无是魏非
升明二年即魏太和二年戊午嵗三月己酉朔日食九月乙巳朔日食魏载二月乙酉晦日食纲目无二三月三月交一十二日九二
三月朔四十五日一九己酉寅时
九月交二十六日八
九月朔四十一日二乙巳夘时
推得是年三月己酉日寅时夜食不书九月乙巳日夘时日食宋魏载二三月晦朔食俱非纲目正
升明三年即魏太和三年己未嵗三月癸夘朔日食三月交一十三日五三
三月朔三十九日六四癸夘申时
是三月癸夘朔申时日食
齐髙帝建元二年庚申歳即魏太和四年九月甲午朔日食魏书七月庚申朔日食
推七月九月俱不入交不应食
建元三年辛酉嵗即魏太和五年七月己未朔日食魏书庚申
七月交二十六日三四
七月朔五十五日六八己未申时
是七月己未朔申时日食魏书非
武帝永明元年即魏太和七年癸亥嵗十二月乙巳朔日食
十二月交一十四日二五
十二月朔四十一日五六乙巳未时
是十二月乙巳朔未时日食
永明六年即魏太和十二年戊辰嵗魏书二月辛亥朔日食齐无
推是年二月辛亥朔不入交不应食魏非齐无是永明八年即魏太和十四年庚午嵗魏书正月己巳朔日食齐与纲目无
二月交二十七日一
二月朔五日四己巳巳时
推是年二月己巳朔巳时日食魏书不应闰而豫闰故以二月为正月齐与纲目漏
永明九年即魏太和十五年辛未嵗魏书正月癸亥晦日食齐无
推是年二月癸未朔亥时夜食不书齐无是
永明十一年即魏太和十七年癸酉嵗魏书六月庚辰朔日食齐与纲目无
六月交一十三日
六月朔一十六日二九庚辰辰时
是六月庚辰朔辰时日食齐与纲目漏
废帝隆昌元年即明帝建武元年亦魏太和十八年甲戌嵗五月甲戌朔日食
五月交一十三日九九
五月朔一十○日三四甲戌辰时
推是年五月甲戌朔辰时日食其十一月不入交不应食魏无是
东昏侯永元二年即魏景明元年庚辰嵗魏书正月辛丑朔日食七月己亥朔日食齐与纲目无
正月交一十三日
正月朔三十七日六七辛丑申时
七月交二十六日九
七月朔三十五日二三己亥夘时
是正月辛丑朔申时日食七月己亥朔夘时日食魏书是齐与纲目漏
永元三年即魏景明二年辛巳嵗正月丙申朔日食魏载七月癸巳朔纲目无
正月交一十三日六一
正月朔三十二日二三丙申夘时
七月交三十一刻
七月朔二十九日二五癸巳辰时
是正月丙申朔夘时日食七月癸巳朔辰时日食齐漏七月魏漏正月纲目俱漏
梁武帝天监元年即魏景明三年壬午嵗七月丁巳朔日食纲目无
六月交二十五日八
六月朔五十三日八四丁巳戌时
推得是年六月丁巳戌时合朔则酉末尚见其初亏也然非七月纲目漏
天监五年即魏正始三年丙戌嵗三月丙寅朔日食魏无
推是年三月不入交不应食魏无是
天监七年即魏永平元年戊子嵗魏书八月壬子朔日食梁与纲目俱无
八月交一十三日八
八月朔四十八日三四九壬子辰时
是八月壬子朔辰时日食梁与纲目漏
天监八年即魏永平二年己丑嵗魏书八月丙午朔日食梁与纲目俱无
八月交一十四日四
八月朔四十二日七三丙午酉时
是八月丙午朔酉时日食梁与纲目漏
天监十年即魏永平四年辛夘嵗十二月壬戌朔日食十二月交四刻
十二月朔五十九日四癸亥巳时
是年十二月朔癸亥日巳时合朔日食非壬戌朔天监十一年即魏延长元年壬辰嵗魏书五月己未晦日食梁与纲目无
六月交一十三日九五
六月朔五十五日七三己未酉时
是六月己未朔酉时日食非五月晦梁与纲目漏天监十二年即魏延长二年癸巳嵗魏书五月甲寅朔日食梁与纲目无
五月交一十四日五六
五月朔五十日三二甲寅辰时
是五月甲寅朔辰时日食梁与纲目漏
天监十五年即魏熈平元年丙申嵗三月戊辰朔日食既
三月交一十四日
三月朔四日三七戊辰巳时
是三月戊辰朔辰时日食
天监十八年即魏神二年己亥嵗魏书正月辛巳朔日食梁与纲目无
正月交一十三日五六
正月朔一十七日五九辛巳未时
是正月辛巳朔未时日食梁与纲目漏
普通元年即魏正光元年庚子嵗正月乙亥朔丙子日食魏书乙亥
正月交一十四日一八
正月朔一十二日二六丙子夘时
推得是年正月丙子朔夘时日食非乙亥史载乙亥朔丙子日食得非史官步为乙亥而乃丙子无柰两存之耶魏亦非
普通二年即魏正光二年辛丑嵗魏书五月丁酉朔日食梁与纲目无
六月交二十六日三八
六月朔三十三日六四丁酉申时
是六月丁酉朔申时日食非五月朔梁与纲目漏盖魏厯不应闰而豫闰一月故以六月朔为五月朔非普通三年即魏正光三年壬寅嵗五月壬辰朔日食既魏书冬十一月己丑朔日食
五月交二十六日九九
五月朔二十八日三八壬辰辰时
十一月交一十三日六九
十一月朔二十五日二五己丑夘时
是五月壬辰朔辰时日食十一月己丑朔夘时日食梁漏十一月
普通四年癸夘嵗即魏正光四年十一月癸未朔日食十一月交一十四日二九
十一月朔一十九日四二癸未巳时
是十一月癸未朔巳时日食
梁中大通元年即魏庄帝永安二年己酉嵗魏书十月己酉朔日食梁与纲目无
推是年十月不入交不应食魏非
中大通三年即魏节闵帝普泰元年辛亥歳魏书六月己亥朔日食梁与纲目无
六月交一十四日五
六月朔三十五日五己亥午时
是六月己亥朔午时日食梁与纲目漏
中大通四年即武帝永熈元年壬子嵗魏书十月辛酉朔日食梁与纲目无
十月交二十六日七二
十月朔五十七日二九辛酉夘时
是十月辛酉朔卯时日食梁与纲目漏
中大通五年即魏永熈二年癸丑嵗魏书四月己未朔日食梁与纲目无元史载有
四月交一十三日四
四月朔五十五日五己未午时
是四月己未朔午时日食梁与纲目漏元授时厯载是日午时食与大明厯皆亲何梁史之是遗也
中大通六年即魏永熈三年甲寅嵗四月癸丑朔日食梁无纲目有
四月交一十四日
四月朔四十九日六五癸丑申时
是四月癸丑朔申时日食梁漏
大同四年即魏静帝元象元年戊午嵗魏书正月辛酉朔日食梁书六月辛丑朔日食
正月交一十四刻
正月朔五十七日六二八辛酉申时
推是年正月辛酉朔申时日食六月朔不入交不应食梁非
大同六年即魏兴和二年庚申嵗魏书闰五月丁丑朔日食纲目同梁无
六月交二十六日九
六月朔一十三日六五丁丑申时
推是年六月丁丑朔申时日食非闰五月朔葢是年应闰六月而魏史预置一闰故以六月朔作闰五月朔梁漏纲目书闰五月亦非
太清元年即魏武定五年丁夘嵗正月己亥朔日食正月交二十六日七
正月朔三十五日五八己亥未时
是正月己亥朔未时日食
太清二年即魏武定六年戊辰嵗七月朔日食见纲目梁魏俱无
七月交一十三日八
七月朔二十六日三庚寅辰时
是七月庚寅朔辰时日食纲目是梁魏漏
陈武帝永定三年即周明帝武成元年己夘嵗五月丙辰朔日食周无纲目载是年闰四月周更定厯
六月交三十一刻
六月朔五十三日六丁巳未时
推是年六月丁巳朔未时日食非五月丙辰朔葢是年闰六月而史闰四月故以六月朔作五月朔非周漏文帝天嘉二年即周武帝保定元年辛巳嵗周书四月丙子朔日食十月甲戌朔日食纲目同陈无
四月交二十六日四
四月朔一十二日七四丙子酉时
十月交一十三日一
十月朔九日七八癸酉酉时
推是年四月丙子朔酉时日食十月癸酉朔酉时日食周载十月甲戌非陈漏
天嘉三年即周保定二年壬午嵗九月戊辰朔日食周载壬辰朔
九月交一十三日七
九月朔四日三五戊辰辰时
是九月戊辰朔辰时日食周载壬辰非
天嘉四年即周保定三年癸未嵗周书三月乙丑朔日食陈无
推是年三月乙丑朔丑时合朔夜食不书陈无是天嘉五年即周保定四年甲申嵗周书二月庚寅朔日食八月丁亥朔日食陈无
推是年二月朔不入交不应食八月朔子时合朔夜食不书陈无是
天嘉六年即周保定五年乙酉歳周书七月辛巳朔日食陈无纲目有
推是年七月朔寅时合朔夜食不书陈无是纲目亦录周书耳
天康元年即周天和元年丙戌嵗周书正月己夘朔日食陈无纲目有
正月交二十七日一
正月朔一十五日四三己夘巳时
是正月己夘朔巳时日食陈漏
陈主伯宗光大元年即周天和二年丁亥嵗周书正月癸酉朔日食十一月戊戌朔日食陈无纲目有
正月交五十四刻
正月朔九日六二癸酉未时
十一月交二十六日
十一月朔三十三日七七丁酉酉时
推是年正月癸酉朔未时日食合其十一月戊戌则以减差三十余刻减至丁酉日酉正刻合朔尚见其初亏也陈漏
光大二年即周天和三年己丑岁周书十一月壬辰朔日食陈无纲目有
推是年十一月壬辰朔子正刻合朔夜食不书周与纲目非
陈宣帝太建二年即周天和五年庚寅嵗周书十月辛巳朔日食陈无纲目有
推是年十月辛巳朔巳过交合朔在寅正刻夜食不书载食非
太建三年即周天和六年辛夘嵗九月庚子朔日食周载四月戊寅朔日食纲目有四月无九月
四月交一十四日五七
四月朔一十四日二一戊寅夘时
九月交二十六日一
九月朔四十二日二七丙午夘时
推是年四月戊寅朔夘时日食九月丙午朔夘时日食周载四月戊寅是陈载九月食是云庚子非陈阙四月周阙九月纲目阙九月
太建四年即周建徳元年壬辰嵗周书三月癸夘朔日食九月庚子朔日食纲目同陈无
推是年三月癸夘朔子正刻合朔夜食九月经朔庚子则以减差五十刻减至己亥日亥初刻合朔夜食凡夜食不书周厯非陈无是纲目据周厯书亦非
太建六年即周建徳三年甲午嵗二月壬辰朔日食二月交一十四日
二月朔二十八日三九壬辰巳时
是二月壬辰朔巳时日食是年陈厯周厯俱载二月壬辰朔日食而步与之合则知陈厯之精周厯之粗也葢陈厯无而周厯有者多不应食是足征矣
太建七年即周建徳四年乙未嵗周书二月丙戌朔日食十二月辛亥朔日食纲目同陈无
十二月交一十二日七九
十二月朔四十七日三九辛亥巳时
推是年二月丙戌朔夜子合朔夜食不书其十二月辛亥朔巳时日食则是周与纲目多二月陈漏十二月太建八年即周建徳五年齐后主武平七年丙申嵗周书六月戊申朔日食隋志并元史及纲目载俱有陈无六月交二十六日八八
六月朔四十四日二九戊申夘时
推是年六月戊申朔夘时日食按隋志载齐后主武平七年六月戊申朔太阳亏刘孝孙言食于夘时张孟賔言食于寅时郑元伟董峻言食于辰时宋景业言食于巳时至日食乃于夘寅之间今以授时推夘时日食则刘孝孙张孟賔为近而郑元伟董峻亦近宋景业逺矣陈厯漏
太建九年即周建徳六年丁酉歳周书十一月己亥朔日食陈无纲目书晦
十二月交一十四日一九
十二月朔三十五日四九己亥午时
推是年十二月己亥朔午时日食非十一月朔亦非十一月晦陈漏
太建十二年即周静帝大象二年庚子歳周书十月甲寅朔日食陈无纲目不书日
十月交一十三日六九
十月朔四十九日七癸丑申时
推是年十月癸丑朔申时日食非甲寅朔陈漏纲目不书日者想周日官步至甲寅食及之乃癸丑食遂两存之故纲目不书日
陈后主至徳元年即隋文帝开皇三年癸夘嵗隋书二月己巳朔日食七月丁夘日食不书朔纲目书二月八月朔日食陈无
二月交二十六日五
二月朔六日二八庚午夘时
八月交一十三日二
八月朔二日四五丙寅巳时
推是年二月庚午朔夘时日食非己巳朔八月丙寅朔巳时日食非七月丁夘朔纲目书是陈漏
至徳二年即隋开皇四年甲辰嵗隋书正月甲子朔日食纲目同陈无
正月交二十七日一
正月朔七十七刻甲子酉时
是正月甲子朔酉时日食陈漏
至徳三年即隋开皇五年乙巳嵗陈书正月戊午朔日食隋无
推是年正月戊午朔亥时合朔夜食不书陈误
陈祯明元年即隋开皇七年丁未嵗隋书五月乙亥朔日食纲目同陈无
五月交一十三日三
五月朔一十一日三五乙亥辰时
是五月乙亥朔辰时日食陈漏
隋文帝开皇十一年辛亥嵗二月辛巳晦日食
推是年三月初一壬午日夜子合朔夜食不书隋载二月辛巳晦日食非
开皇十二年壬子嵗七月壬申晦日食
推是年七月朔甲辰八月朔甲戌无壬申俱不入食限不应食
开皇十三年癸丑嵗七月戊辰晦日食
推是年七月戊戌朔亥时合朔夜食不书八月戊辰朔过交不应食隋误
仁夀元年辛酉嵗二月乙夘朔日食
二月交二十六日四
二月朔五十一日六三乙夘申时
是二月乙夘朔申时日食
炀帝大业十二年丙子嵗五月丙戌朔日食既
五月交二十六日九二
五月朔二十二日六三丙戌申时
是五月丙戌朔申时日食
史称自李延夀南北史不作后之阅史者遂以隋书上接晋书然隋书诸志南止及梁陈而不及宋齐北止及齐周而不及元魏近就帝纪中刷出所书日食类而载之南宋齐梁陈北魏周齐隋上承晋下接唐所载始备然其间年月又多有不合者其说诚是葢南宋何承天祖冲之制厯颇精后南北乱离畴人失业诸国所书彼此互异如周厯尤益疎则何怪乎年月之不合也今以法推诸日食其差者夜食居多亦有应食而史不书者其失可知矣
古今律厯考卷二十三
<子部,天文算法类,推步之属,古今律历考>
钦定四库全书
古今律厯考卷二十四 明 邢云路 撰歴代日食五
歴代日食厯
唐
唐高祖武徳元年戊寅嵗十月壬申朔日食
推是年过交不应食
武徳四年辛巳八月丙戌朔日食
八月交一十四日三
八月朔二十二日二丙戌卯时
是八月丙戌朔卯时日食
武徳六年癸未十二月壬寅朔日食纲目无
十二月交二十七日一
十二月朔三十八日六壬寅未时
是十二月壬寅朔未时日食纲目漏
武徳九年丙戌嵗十月丙辰朔日食
十月交二十六日六六
十月朔五十二日四七丙辰午时
是十月丙辰朔午时日食
太宗贞观元年丁亥嵗闰三月癸丑朔日食九月庚戌朔日食四月交一十三日三六
四月朔四十九日六五癸丑申时
九月交五刻
九月朔四十六日四五庚戌巳时
推是年四月癸丑朔申时日食九月庚戌朔巳时日食盖是年闰五月而唐厯闰三月非
贞观二年戊子嵗三月戊申朔日食
三月交一十三日九
三月朔四十四日四戊申巳时
是三月戊申朔巳时日食
贞观三年己丑嵗八月己巳朔日食
八月交二十六日一六
八月朔五日五五己巳未时
是八月己巳朔未时日食
贞观四年庚寅嵗闰正月丁卯朔日食七月甲子朔日食纲目书年前闰十二月正月无
闰正月交一十二日八
闰正月朔三日二四丁卯卯时
七月交二十六日七
七月朔二十五刻甲子卯时
是闰正月丁夘朔夘时日食七月甲子朔夘时日食纲目非
贞观六年壬辰嵗正月乙夘朔日食
正月交一十四日
正月朔五十一日六乙夘未时
是正月乙夘朔未时日食
贞观八年甲午嵗五月辛未朔日食
推是年五月辛未朔亥时合朔夜食不书史误
贞观九年乙未嵗闰四月丙寅朔日食
五月交二十八刻
五月朔二日三丙寅辰时
推是年五月丙寅朔辰时日食盖是年应闰六月五月丙寅日合朔甲子日小满四月中尚先朔二日则四月安得有闰
贞观十一年丁酉嵗三月丙戌朔日食
三月交二十六日三
三月朔二十二日二六丙戌夘时
是三月丙戌朔夘时日食
贞观十二年戊戌嵗闰二月庚辰朔日食
三月交二十七日
三月朔一十六日七八庚辰酉时
推是年三月庚辰酉时合朔日食非闰二月盖是年三月晦己酉谷闰三月庚戌合朔四月朔己夘小满则闰三月无中气应闰三月也二月晦己夘春分三月庚辰合朔则二月安得有闰史误
贞观十三年己亥嵗八月辛未朔日食
八月交一十四日三
八月朔七日六一辛未未时
是八月辛未朔未时日食
贞观十七年癸夘嵗六月己夘朔日食
六月交一十四日四二
六月朔一十五日三一己夘辰时
是六月己卯朔辰时日食
贞观十八年甲辰嵗十月辛丑朔日食
十月交二十六日六二
十月朔三十七日六四辛丑申时
是十月辛丑朔申时日食
贞观二十年丙午嵗闰三月癸巳朔日食
四月交一十三日九三
四月朔二十九日六三癸巳申时
推是年四月癸巳朔申时日食非闰三月朔盖是年三月辛夘日谷四月癸巳日合朔四月辛酉晦小满五月壬戌朔夏至则应闰四月也三月安得有闰史误贞观二十二年戊申嵗八月己酉朔日食
八月交二十六日七四
八月朔四十五日五九己酉未时
是八月己酉朔未时日食
高宗显庆五年庚申嵗六月庚午朔日食
六月交一十三日七八
六月朔六日五一庚午午时
是六月庚午朔午时日食
龙朔元年辛酉嵗五月甲子晦日食纲目无
六月交一十四日三九
六月朔五十二刻甲子午时
推是年六月甲子朔午时日食非五月晦纲目漏麟德二年乙丑嵗闰三月癸酉日食史不书朔
四月交一十四日五
四月朔九日四七癸酉午时
推是年四月癸酉朔午时日食非闰三月癸酉是年闰五月三月无闰史不书朔食二日也史误步闰三月又误步食二日
干封二年丁夘嵗八月己酉朔日食
八月交一十刻
八月朔二十五日五二己丑午时
推是年八月己丑朔午时日食非己酉朔想修史者误书丑为酉耳
总章二年己巳嵗六月戊申朔日食
六月交二十六日二
六月朔四十四日三戊申辰时
是六月戊申朔辰时日食
咸亨元年庚午嵗六月壬寅朔日食
六月交二十六日八二
六月朔三十八日四七壬寅午时
是六月壬寅朔午时日食
咸亨二年辛未嵗十一月甲午朔日食
十一月交一十四日一二
十一月朔三十日六一甲午未时
是十一月甲午朔未时日食
咸亨三年壬申嵗十一月戊子朔日食
十一月交一十四日七三
十一月朔二十四日六戊子未时
是十一月戊子朔未时日食
上元元年甲戌嵗三月辛亥朔日食
三月交二十六日九三
三月朔四十七日二一辛亥卯时
是三月辛亥朔夘时日食
永隆元年庚辰嵗十一月壬申朔日食
十一月交二十六日五五
十一月朔八日四二六壬申巳时
是十一月壬申朔巳时日食
开耀元年辛巳嵗十月丙寅朔日食
十月交二十七日一六
十月朔二日三五丙寅辰时
是十月丙寅朔辰时日食
永淳元年壬午嵗四月甲子朔日食十月庚申朔日食纲目无十月
四月交一十三日八六
四月朔二十六刻甲子夘时
十月交五十五刻
十月朔五十六日五庚申午时
是四月甲子朔夘时日食十月庚申朔午时日食纲目漏十月
中宗三年丙戌嵗即武后垂拱二年二月辛未朔日食二月交一十三日九七
二月朔七日五八辛未未时
是二月辛未朔未时日食汉唐秘史载是食于垂拱元年非
中宗五年戊子嵗即武后垂拱四年六月丁亥朔日食六月交二十六日七八
六月朔二十三日七七丁亥酉时
是六月丁亥朔酉时日食
中宗八年辛夘嵗即武后天授二年四月壬寅朔日食四月交二十六日二八
四月朔三十八日二五壬寅卯时
是四月壬寅朔卯时日食
中宗九年壬辰嵗即武后如意又改长夀元年四月丙申朔日食纲目无
四月交二十六日八九
四月朔三十二日六九丙申申时
是四月丙申朔申时日食纲目漏
中宗十年癸巳嵗即武后长夀二年九月丁亥朔日食九月交一十四日二
九月朔二十三日六一丁亥未时
是九月丁亥朔未时日食
中宗十一年即武后延载元年九月壬午朔日食推是年九月朔过交不应食
中宗十二年乙未嵗即武后证圣又改万嵗元年二月己酉朔日食
二月交二十六日四
二月朔四十五日五己酉午时
是二月己酉朔午时日食
中宗十七年庚子嵗即武后圣厯三年又改久视元年五月己酉朔日食
五月交一十三日八二
五月朔四十五日六三己酉申时
是五月己酉朔申时日食
中宗十九年壬寅嵗即武后长安二年九月乙丑朔日食不尽如钩
九月交二十六日六三
九月朔一日六三乙丑申时
是九月乙丑朔申时日食
中宗二十年癸夘嵗即武后长安三年三月壬戌朔日食九月庚寅朔日食既
三月交一十三日三三
三月朔五十八日六一壬戌未时
八月交二刻九
八月朔五十六日一五庚申寅时
推是年三月壬戌朔未时日食八月庚申朔寅时日食寅初刻食则卯初不见其亏矣然非九月亦非庚寅盖是年应闰五月而唐厯未闰故以八月作九月
中宗复位神龙三年即景龙元年丁未嵗六月丁卯朔日食十二月乙丑朔日食
六月交二十六日三五
六月朔三日五丁夘午时
十二月交一十四日
十二月朔一日三一乙丑辰时
是六月丁夘朔午时日食十二月乙丑朔辰时日食宗先天元年壬子嵗九月丁夘朔日食
九月交一十四日七七
九月朔三日五七丁夘未时
推是年九月丁夘日未时日食然交过刻余虽食不多开元三年乙夘嵗七月庚辰朔日食
七月交一十四日二八
七月朔一十六日四三庚辰巳时
是七月庚辰朔巳时日食
开元七年己未嵗五月己丑朔日食
五月交一十四日三九
五月朔二十五日三三己丑辰时
是五月己丑朔辰时日食
开元九年辛酉嵗九月乙巳朔日食
九月交二十七日二
九月朔四十一日四九乙巳午时
是九月乙巳朔午时日食
开元十二年甲子嵗闰十二月丙辰朔日食
十三年正月交一十三日四一
十三年正月朔五十二日五三丙辰午时
推开元十三年乙丑嵗正月丙辰朔午时日食非十二年闰十二月朔食盖是年应闰正月而汉厯误闰十二月法推十二月晦前甲寅日大寒正月丙辰日合朔则十二月安得有闰正月晦甲申水闰正月朔乙酉二月朔乙夘春分其闰正月明矣
开元十七年己巳嵗十月戊午朔日食不尽如钩十月交一十四日一三
十月朔五十四日二九戊午夘时
是十月戊午朔夘时日食
开元二十年壬申嵗二月甲戌朔日食八月辛未朔日食
二月交二十六日九四
二月朔十日八甲戌戌时
八月交一十三日六三
八月朔七日六辛未未时
推是年二月甲戌朔戌初刻合朔则酉末尚见其亏也八月辛未朔未时日食
开元二十一年癸酉嵗七月乙丑朔日食
七月交一十四日二四
七月朔一日七六乙丑酉时
是七月乙丑朔酉时日食
开元二十二年甲戌嵗十二月戊子朔日食
十二月交二十六日四四
十二月朔二十四日四四八戊子巳时
是十二月戊子朔巳时日食
开元二十三年乙亥嵗闰十一月壬午朔日食纲目载闰十月朔
闰十一月交二十七日
闰十一月朔一十八日三六壬午辰时
推是年十一月晦辛巳冬至闰十一月朔壬午十二月朔壬子大寒是闰十一月朔壬午辰时日食纲目载闰十月朔非
开元二十六年戊寅嵗九月丙申朔日食
九月交二十六日五六
九月朔三十二日二六丙申卯时
是九月丙申朔卯时日食
开元二十八年庚辰嵗三月丁亥朔日食
三月交一十三日八六
三月朔二十三日五六丁亥未时
是三月丁亥朔未时日食
天宝元年壬午嵗七月癸夘朔日食
七月交二十六日六七
七月朔三十九日六二九癸夘申时
是七月癸夘朔申时日食
天宝五载丙戌嵗五月壬子朔日食
五月交二十六日七九
五月朔四十八日五四壬子未时
是五月壬子朔未时日食
天宝十三载甲午嵗六月乙丑朔日食不尽如钩六月交一十三日七一
六月朔一日五乙丑午时
是六月乙丑朔午时日食
肃宗至徳元载丙申嵗十月辛巳朔日食既
十月交二十六日五二
十月朔一十七日六七辛巳申时
是十月辛巳朔申时日食
乾元二年己亥嵗二月月食既终纲目书月食止此二月交二十六日八八
二月朢四十八日九五
是二月十五日壬子亥正刻合朢月食
上元二年辛丑嵗七月癸未朔日食既大星皆见七月交三刻五
七月朔一十九日七二癸未酉时
是七月癸未朔酉时日食
代宗大厯三年戊申嵗三月乙巳朔日食
三月交二十六日八七
三月朔四十一日六一乙巳未时
是三月乙巳朔未时日食
大厯十年乙夘嵗十月辛酉朔日食
十月交二十七日
十月朔五十七日五辛酉午时
是十月辛酉朔午时日食
大厯十四年己未嵗七月戊辰朔日食十二月丙寅晦日食
七月交○刻○二分
七月朔四日八三二戊辰戌时
十五年正月交一十三日九一
十五年正月朔二日六一丙寅未时
推大厯十四年七月戊辰朔戌初刻日食大厯十五年正月丙寅朔未时日食非十四年十二月晦
德宗贞元二年丙寅嵗八月辛巳朔日食纲目不载是年食
九月交一十三日五三
九月朔二十三日五九丁亥未时
推是年九月丁亥朔未时日食八月戊午朔无辛巳亦不入交不应食纲目不载是年食亦非
贞元三年丁夘嵗八月朔日食见纲目史无
八月交一十四日一二
八月朔一十六日八七庚辰戌时
推是年八月庚辰朔戌正刻合朔日入酉正刻不见其亏矣史无是
贞元五年己巳嵗正月甲辰朔日食纲目无
正月交二十六日三三
正月朔四十日四四甲辰巳时
是正月甲辰朔巳时日食纲目漏
贞元八年壬申嵗十一月壬子朔日食
十一月交二十六日四五
十一月朔四十八日三五壬子辰时
是十一月壬子朔辰时日食
贞元十二年丙子嵗八月己未朔日食
八月交二十六日五六
八月朔五十五日五五己未未时
是八月己未朔未时日食
贞元十七年辛巳嵗五月壬戌朔日食
五月交七刻八
五月朔五十八日三六壬戌辰时
是五月壬戌朔辰时日食
宪宗元和三年戊子嵗七月辛巳朔日食
七月交一十三日六
七月朔一十七日四辛巳巳时
是七月辛巳朔巳时日食
元和十年乙未嵗八月己亥朔日食
八月交二十六日一四
八月朔三十五日四八己亥午时
是八月己亥朔午时日食
元和十三年戊戌嵗六月癸丑朔日食
六月交二十六日六四
六月朔四十九日六二癸丑未时
是六月癸丑朔未时日食
穆宗长庆二年壬寅嵗四月辛酉朔日食
四月交二十六日七六
四月朔五十七日五一辛酉午时
是四月辛酉朔午时日食
长庆三年癸夘嵗九月壬子朔日食纲目无
九月交一十四日
九月朔四十八日三壬子辰时
是九月壬子朔辰时日食纲目漏
文宗太和八年甲寅嵗二月壬午朔日食
二月交一十三日八
二月朔一十八日二二壬午夘时
是二月壬午朔夘时日食
开成元年丙辰嵗正月辛丑朔日食
正月交一十二日七
正月朔三十七日二五辛丑夘时
是正月辛丑朔夘时日食
武宗会昌三年癸亥嵗二月庚申朔日食
二月交二十六日二三
二月朔五十六日三九庚申巳时
是二月庚申朔巳时日食
会昌四年甲子嵗二月甲寅朔日食纲目书三月朔二月交二十六日八三
二月朔五十日四一甲寅巳时
是二月甲寅朔巳时日食纲目载三月朔非
会昌五年乙丑嵗七月丙午朔日食
七月交一十四日一四
七月朔四十二日三三四丙午巳时
是七月丙午朔巳时日食
会昌六年丙寅嵗十二月戊辰朔日食
十二月交二十六日三四
十二月朔四日四七戊辰午时
是十二月戊辰朔午时日食
宣宗大中二年戊辰嵗五月己未朔日食
五月交一十二日六五
五月朔五十五日三九己未巳时
是五月己未朔巳时日食
大中八年甲戌嵗正月丙戌朔日食
正月交一十二日六六
正月朔二十二日六六丙戌申时
是正月丙戌朔申时日食
懿宗咸通四年癸未嵗七月辛卯朔日食
七月交一十四日一
七月朔二十七日六六辛夘申时
是七月辛夘朔申时日食
僖宗干符三年丙申嵗九月乙亥朔日食
推是年九月朔不入交不应食
干符四年丁酉嵗四月壬申朔日食
推是年四月壬申日丑时合朔夜食不书史误
干符六年己亥嵗四月庚申朔日食
推是年四月朔过交不应食
文德元年戊申嵗三月戊戌朔日食既
三月交一十三日七
三月朔三十四日四八戊戌午时
是三月戊戌朔午时日食
昭宣帝天祐元年甲子嵗十月辛夘朔日食
十月交二十六日三
十月朔二十七日五六辛夘未时
是十月辛夘朔未时日食
天祐三年丙寅嵗四月癸未朔日食
四月交一十三日六五
四月朔一十九日七九癸未酉时
是四月癸未朔酉时日食
开元间二当食不食见大衍日食议
开元十二年甲子嵗七月戊午朔日食
七月交二十六日七一
七月朔五十四日三戊午辰时
是七月戊午朔辰时日食
开元十三年乙丑嵗十二月庚戌朔日食
十二月交一十四日
十二月朔四十六日六三庚戌申时
是十二月庚戌朔申时日食
唐厯较汉厯稍宻而有一晦食一二日食者推龙朔之五月晦实六月朔麟徳之闰三月二日实四月一日也日官误矣若开元十二年七月朔十三年十二月朔二日食僧一行日食议于厯当食候之不食授时推亦当食则日度之失行也
五季
梁太祖开平三年己巳嵗二月朔日食见纲目
二月交一十三日一六
二月朔三十三日三一丁酉辰时
是二月丁酉朔辰时日食史漏
干化元年辛未嵗正月丙戌朔日食
正月交一十四日三八
正月朔二十二日四四丙戌巳时
是正月丙戌朔巳时日食
少帝龙德元年辛巳嵗六月朔日食见纲目
六月交一十四日一
六月朔五十一日四二乙夘巳时
是六月乙夘朔巳时日食史漏
龙德三年癸未嵗十月辛未朔日食
十月交二十六日九二
十月朔七日五一辛未午时
是十月辛未朔午时日食
唐庄宗同光三年乙酉嵗四月癸亥朔日食
推是年四月癸亥朔丑时夜食不书
明帝天成元年丙戌嵗八月乙酉朔日食
八月交二十六日四三
八月朔二十一日三一乙酉辰时
是八月乙酉朔辰时日食
天成二年丁亥嵗八月己夘朔日食
八月交二十七日
八月朔一十五日四九己夘午时
是八月己夘朔午时日食
天成三年戊子嵗二月朔日食见纲目五月丁丑其日阴云不见百官称贺见史纲目无五月
二月交一十三日七三
二月朔一十三日三三戊寅辰时
推是年二月戊寅朔辰时日食以推五月朔丁巳无丁丑交泛二十日不入食限史称五月丁丑非史漏二月纲目无五月是
长兴元年庚寅嵗六月癸巳朔日食
六月交二十六日五四
六月朔二十九日三二癸巳辰时
是六月癸巳朔辰时日食
长兴二年辛夘嵗十一月甲申朔日食
十一月交一十三日八五
十一月朔二十日四甲申巳时
是十一月甲申朔巳时日食
晋高祖天福二年丁酉嵗正月乙夘朔三日日食纲目不书朔
正月交二十六日一六
正月朔五十一日二五乙夘夘时
推是年正月一日乙夘夘时合朔日食史书朔三日纲目不书朔皆非
天福三年戊戌嵗正月戊申朔日食纲目不书朔正月交二十六日七七
正月朔四十五日八一己酉酉时
推是年正月己酉朔酉时日食非戊申朔纲目不书朔亦非
天福四年己亥嵗七月庚子朔日食
闰六月交一十四日
闰六月朔三十六日六七庚子申时
推是年六月晦己亥大暑闰六月朔庚子申时合朔七月朔己巳午时处暑夜子初刻合朔闰六月无中气乃闰六月庚子朔申时日食非七月朔
天福七年壬寅嵗四月甲寅朔日食纲目无
闰四月交一十三日五八
闰四月朔五十日二七甲寅夘时
推是年四月晦癸丑亥时小满闰四月甲寅朔夘时合朔五月朔癸未亥时合朔五月二日甲申夏至则闰四月无中气是闰四月甲寅朔夘时日食非四月朔纲目漏
天福八年癸夘嵗四月戊申朔日食
四月交一十四日一九
四月朔四十四日三九戊申巳时
是四月戊申朔巳时日食
少帝开运元年甲辰嵗九月庚午朔日食
九月交二十六日三六
九月朔六日六九庚午申时
是九月庚午朔申时日食
开运二年乙巳嵗八月甲子朔日食
八月交二十七日
八月朔六十刻甲子未时
是八月甲子朔未时日食
开运三年丙午嵗二月壬戌朔日食
二月交一十三日七
二月朔五十八日七一壬戌酉时
是二月壬戌朔酉时日食
汉隠帝干祐元年戊申嵗六月戊寅朔日食
六月交二十六日五
六月朔一十四日七一戊寅酉时
是六月戊寅朔酉时日食
干祐二年己酉嵗六月癸酉朔日食
六月交二十七日一
六月朔九日二九癸酉夘时
是六月癸酉朔夘时日食
干祐三年庚戌嵗十一月甲子朔日食
十一月交一十四日四二
十一月朔二十八刻甲子夘时
是十一月甲子朔夘时日食
周太祖广顺二年壬子嵗四月丙戌朔日食
四月交二十六日六
四月朔二十二日二三丙戌夘时
是四月丙戌朔夘时日食
广顺二年壬子嵗冬十一月己夘日南至辽行拜日礼见纲目
冬至一十五日三八
是十一月二十七日己夘巳时初一刻冬至
周世宗仍称显德二年乙夘嵗二月朔日食见纲目二月交二十六日一三
二月朔三十六日六六庚子申时
是二月庚子朔申时日食史漏
显德五年戊午嵗五月朔日食见纲目
七月交一十四日六
七月朔一十六日六六庚辰申时
推是年七月庚辰朔申时日食五月不入交不应食纲目非史漏
五代史司天考论曰五代乱世文字不完史官所记亦有详略夫所记且略能保不误耶其交食有漏者非者失闰者无惑其然
古今律厯考卷二十四
钦定四库全书
古今律厯考卷二十五 明 邢云路 撰歴代日食六
歴代日食厯
宋
宋太祖建隆元年庚申嵗五月己亥朔日食
五月交一十三日五五
五月朔三十五日五七己亥未时
是五月己亥朔未时日食
建隆二年辛酉嵗四月癸巳朔日食
四月交一十四日一五
四月朔二十九日七癸巳申时
是四月癸巳朔申时日食
干徳三年乙丑嵗二月壬寅朔日食验天不食
二月交一十四日二七
二月朔三十七日四六壬寅午时
推是年二月壬寅朔午时日食【此当食不食之类议在总详】
干徳五年丁夘嵗六月戊午朔日食
六月交二十七日
六月朔五十四日六二戊午未时
是六月戊午朔未时日食
开寳元年戊辰嵗十二月己酉朔日食纲目无
十二月交一十四日三八
十二月朔四十五日六九己酉申时
是十二月己酉朔申时日食纲目漏
开寳三年庚午嵗四月辛未朔日食
四月交二十六日五八
四月朔七日五六辛未未时
是四月辛未朔未时日食
开寳四年辛未嵗十月癸亥朔日食
十月交一十三日八九
十月朔五十九日四五癸亥巳时
是十月癸亥朔巳时日食
开寳五年壬申嵗九月丁巳朔日食
九月交一十四日五
九月朔五十三日四二丁巳巳时
是九月丁巳朔巳时日食
开寳七年甲戌嵗二月庚辰朔日食
二月交二十六日七
二月朔二十六日三一庚辰辰时
是二月庚辰朔辰时日食
开寳八年乙亥嵗七月辛未朔日食
七月交一十四日
七月朔七日二八辛未夘时
是七月辛未朔夘时日食
太宗太平兴国二年丁丑嵗十一月丁亥朔日食既十一月交二十六日八一
十一月朔二十三日六七丁亥申时
是十一月丁亥朔申时日食
太平兴国六年辛巳嵗九月乙未朔日食
九月交二十六日九三
九月朔三十一日二乙未寅时
是九月乙未朔寅正刻日食则卯犹见其初亏
太平兴国七年壬午嵗三月癸巳朔日食十二月朔日食十二月见纲目史无
三月交一十三日六二
三月朔二十九日三二癸巳辰时
推是年三月癸巳朔辰时日食十二月朔不入交不应食纲目非太平兴国八年癸未嵗二月戊子朔日食
推是年闰正月二月丁亥朔亥时夜食不书二月初二戊子日春分史载二月戊子朔日食非
雍熙二年乙酉嵗十二月庚子朔日食
十二月交一十三日七四
十二月朔三十六日四九庚子午时
是十二月庚子朔午时日食
雍熈三年丙戌嵗六月戊戌朔日食
六月交四十四刻
六月朔三十四日二二戊戌寅时
是六月戊戌朔寅正刻日食
淳化二年辛夘嵗闰二月辛未朔日食
闰二月交二十六日
闰二月朔七日二六辛未夘时
是闰二月辛未朔夘时日食
淳化三年壬辰嵗二月乙丑朔日食
二月交二十六日六六
二月朔一日六七乙丑申时
是二月乙丑朔申时日食
淳化四年癸巳嵗二月己未朔日食八月朔日食八月食见纲目史无
二月交六刻二
二月朔五十五日七五己未酉时
八月交一十三日九七
八月朔五十二日六六丙辰申时
是二月己未朔酉时日食八月丙辰朔申时日食史无八月漏
淳化五年甲午嵗十二月戊寅朔日食是日阴雪不见与不食同羣臣称贺
十二月交二十六日一七
十二月朔一十四日四戊寅巳时
是十二月戊寅朔巳时日食阴雪不见在天未甞不食也乌得与不食同羣臣称贺谄也
真宗咸平元年戊戌嵗五月戊午朔日食十月丙戌朔日食
五月交一十四日六九
五月朔五十四日六九戊午申时
十月交二十六日二八
十月朔二十二日五六丙戌未时
是五月戊午朔申时日食十月丙戌朔未时日食咸平二年己亥嵗九月庚辰朔日食
九月交二十六日八九
九月朔一十六日五三庚辰午时
是九月庚辰朔午时日食
咸平三年庚子嵗三月戊寅朔日食
三月交一十三日五九
三月朔一十四日八二戊寅戌时
是三月戊寅朔戌初刻日食则酉犹见其亏
咸平五年壬寅嵗七月甲午朔日食
七月交二十六日四
七月朔三十日六六甲午申时
是七月甲午朔申时日食
景德元年甲辰嵗十二月庚辰朔日食
十二月交一十四日三一
十二月朔一十六日四二庚辰巳时
是十二月庚辰朔巳时日食
景德三年丙午嵗五月壬寅朔日食云阴不见
五月交二十六日五
五月朔三十八日一一壬寅丑时
推是年五月壬寅朔丑正刻合朔夜食不书宋误景德四年丁未嵗五月丙申朔日食十月甲午朔日食云阴不见纲目无十月
五月交二十七日一二
五月朔三十二日六六丙申申时
推是年五月丙申朔申时日食其十月甲午朔则寅初刻夜食不书纲目删之是也
大中祥符二年己酉嵗三月丙辰朔日食阴雨不见三月交二十六日
三月朔五十二日六六丙辰申时
是三月丙辰朔申时日食
大中祥符五年壬子嵗八月丙申朔日食
八月交一十四日五四
八月朔三十二日五五丙申未时
是八月丙申朔未时日食
大中祥符六年癸丑嵗十二月戊午朔日食
十二月交二十六日七四
十二月朔五十四日三八戊午巳时
是十二月戊午朔巳时日食
大中祥符七年甲寅嵗十二月癸丑朔日食验天不食纲目书司天监奏日食不应羣臣表贺
十二月交一十四刻
十二月朔四十九日三刻癸丑子时
推是年十二月癸丑朔子时夜食不书司天监误推在昼羣臣表贺非
大中祥符八年乙夘嵗六月己酉朔日食
六月交一十四日
六月朔四十五日五己酉午时
是六月己酉朔午时日食
天禧三年己未嵗三月戊午朔日食
三月交一十四日一六
三月朔五十四日二戊午巳时
是三月戊午朔巳时日食
天禧五年辛酉嵗七月甲戌朔当食既测验及四分止七月交二十六日九七
七月朔一十日五甲戌午时
是七月甲戌朔午时日食
干兴元年壬戌嵗七月甲子朔日食几尽
七月交四十六刻
七月朔四日八戊辰戌时
推是年七月戊辰朔戌初刻日食则酉犹见其亏天正经朔得壬辰以步至七月戊辰合朔是嵗并无甲子朔史载七月甲子朔相差五日
仁宗天圣二年甲子嵗五月丁亥朔日当食候之不食司天监奏日食不应中书奉表称贺
五月交二十六日四八
五月朔二十三日四二丁亥巳时
推是年五月丁亥朔巳时日食
天圣四年丙寅嵗十月甲戌朔日食
十月交一十四日三九
十月朔九日三九癸酉巳时
推是年十月癸酉朔巳时日食非甲戌朔
天圣六年戊辰嵗三月丙申朔日食
三月交二十六日五九
三月朔三十二日二二丙申卯时
是三月丙申朔夘时日食
天圣七年己巳嵗八月丁亥朔日食
八月交一十三日九
八月朔二十三日二七丁亥夘时
是八月丁亥朔夘时日食
明道二年癸酉嵗六月甲午朔日食
六月交一十四日
六月朔三十日八二四甲午戌时
是六月甲午朔戌时日食则酉时及见其亏
景祐三年丙子嵗四月己酉朔日食殿中丞王立言是日日食二分半候之不食纲目无
四月交一十三日五二
四月朔四十五日二七己酉夘时
推是年四月己酉朔夘时日食宋人候之不食然日食三分以下不救
宝元元年戊寅嵗正月丙辰朔日食六分申一刻复纲目无
推是年正月经朔戊戌无丙辰交泛十日不入食限史载食六分申一刻复非也纲目删之是
康定元年庚辰嵗正月丙辰朔日食
正月交一十三日六三
正月朔五十二日五五丙辰未时
推是年十二月晦丙戌大寒闰十二月朔丁亥正月丙辰朔水是日未时日食合戊寅年六月日官杨惟德等言来嵗闰十二月则庚辰嵗正月朔日当食请移闰于庚辰则日食在前正月之晦帝曰闰所以正天时而授民事其可曲避乎不许至是知谏院富弼请罢宴彻乐就舘赐北使酒食执政不可弼曰万一契丹行之岂不为朝廷羞既而闻契丹罢宴帝深悔之嗟乎日官所司何事而欲移腊于春易朔为晦谓钦天何执政之见亦犹之乎日官也
庆厯二年壬午嵗六月壬申朔日食五分至酉六刻带二分入浊不见
六月交二十六日四四
六月朔八日七六壬申酉时
是六月壬申朔酉正刻日食带食入地合
庆厯三年癸未嵗五月丁夘朔日食
五月交二十七日
五月朔三日二一丁夘夘时
是五月丁夘朔夘时日食
庆厯四年甲申嵗十一月戊申朔日当食不食纲目无十一月交一十四日三五
十一月朔五十四日六九戊午申时
推是年十一月戊午朔申时日食宋厯误推戊申朔夫戊午去戊申十日而以为日当食不食耶即此一事可证宋时当食不食有是与非之辨
庆厯五年乙酉嵗四月丁亥朔日应食而云晦不见四月交二十五日九五
四月朔二十三日二一丁亥夘时
是四月丁亥朔夘时日食
庆厯六年丙戌嵗三月辛巳朔日食四分半申三刻复三月交二十六日五五
三月朔一十七日五七辛巳未时
是三月辛巳朔未时日食则申时复合
皇祐元年己丑嵗正月甲午朔日食
正月交二十六日
正月朔三十日四八甲午午时
是正月甲午朔午时日食
皇祐四年壬辰嵗十一月壬寅朔日食食二分弱未正一刻复
十一月交二十六日一七
十一月朔三十八日五四壬寅午时
是十一月壬寅朔午时日食则未时复合
皇祐五年癸巳嵗十月丙申朔日食午正一刻食至四分半
十月交二十六日七八
十月朔三十二日五二丙申午时
是十月丙申朔午时日食
至和元年甲午嵗四月甲午朔日食九分余缺于西南申正一刻甚
四月交一十三日四八
四月朔三十日七甲午申时
是四月甲午朔未时日食则申时食甚合纲目书是日用牲于社按春秋庄公二十五年辛未朔日有食之鼓用牲于社传曰诸侯用币于社伐鼓于朝退而自省然则鼓用牲于社何以书讥不鼓于朝而鼓于社又用牲则非礼矣夫鲁以诸侯之国用牲于社春秋讥之宋以天子行诸侯之礼奚取焉纲目揭而书之所以深讥之也
嘉祐元年丙申嵗八月庚戌朔日食二分
八月交二十六日二九
八月朔四十六日六七庚戌申时
是八月庚戌朔申时日食
嘉祐三年戊戌嵗八月己亥朔日食三分半
八月交二十九刻
八月朔三十五日三二己亥辰时
是八月己亥朔辰时日食
嘉祐四年己亥嵗正月丙申朔日食食三分余未初三刻复占曰受嵗而食王者恶之日官欲改戊戌年十二月闰以避之诏不许纲目书是日用牲于社
正月交一十四日二
正月朔三十二日五丙申午时
是正月丙申朔午时日食则未时复合日官欲移闰以避之仁宗用牲于社下从诸侯之制君臣胥失之矣纲目书用牲于社讥之也
嘉祐六年辛丑嵗六月壬子朔日食未初刻司天言当食六分食四分入云而不见羣臣欲贺司马光谏止之
六月交二十七日
六月朔四十八日五六壬子未时
是六月壬子朔未时日食司天言当食六分及候之食四分入云而不见何可贺之有而羣臣欲称贺耶司马光言京师不见四方必有见者且云食不满分乃厯官术数不精当治其罪皆至言也
英宗治平三年丙午嵗九月朔日食见纲目史无九月交一十四日四三
九月朔四十八日五六壬子未时
是九月壬子朔未时日食史漏
神宗熈宁元年戊申嵗正月甲戌朔日食
正月交二十六日八二
正月朔一十日四九甲戌午时
是正月甲戌朔午时日食
熈宁二年己酉嵗七月乙丑朔日食太史言食八分阴云不见
七月交一十三日九四
七月朔一日三四乙丑辰时
是七月乙丑朔辰时日食
熈宁六年癸丑嵗四月甲戌朔日食阴云不见羣臣称贺从之
四月交一十四日
四月朔十日二七甲戌夘时
是四月甲戌朔夘时日食史载先是司天奏四月朔日当食帝自三月即避殿减膳降天下罪囚一等至是云阴不见王安石等进贺以为盛德所感乞御殿复膳从之夫君方向善而引入于非安石之罪可胜诛哉熈宁八年乙夘嵗八月庚寅朔日食阴云不见
八月交二十六日八六
八月朔二十六日四二庚寅巳时
是八月庚寅朔巳时日食
元丰元年戊午嵗六月癸夘朔太史言当食验之不食纲目载食
六月交二十六日三七
六月朔三十九日二六癸夘夘时
是六月癸夘朔夘时日食史云验之不食而纲目载食想当时原食也
元丰三年庚申嵗十一月己丑朔日食
十一月交一十四日二八
十一月朔二十五日三己丑辰时
是十一月己丑朔辰时日食
元丰四年辛酉嵗十一月癸未朔太史言日当食验之不食
十一月交一十四日八九
推是年十一月朔交过食限不应食厯官误推当食騐之不食是
元丰五年壬戌嵗四月壬子朔日食阴云不见
推是年四月壬子朔寅时夜食不书史误
元丰六年癸亥嵗九月癸夘朔日食
九月交一十三日七九
九月朔三十九日三一癸夘辰时
是九月癸夘朔辰时日食
哲宗元祐二年丁夘嵗七月庚戌朔日食阴云不见七月交一十三日九
七月朔四十六日六五庚戌申时
是七月庚戌日申时日食
元祐六年辛未嵗五月己未朔日食
五月交一十四日
五月朔五十五日五八己未未时
是五月己未朔未时日食
绍圣元年甲戌嵗三月壬申朔日食
三月交一十三日五二
三月朔八日五七壬申未时
是三月壬申朔未时日食
绍圣二年乙亥嵗二月丁夘朔太史言日当食验之不食
二月交一十四日一三
二月朔三日一五
推是年二月丁夘寅初刻夜食不书太史误推在昼验天不食是
绍圣四年丁丑嵗六月癸未朔日食云阴不见
推是年六月癸未朔寅初刻合朔夜食不书史误元符三年庚辰嵗四月丁酉朔日食
四月交二十六日四
四月朔三十三日四七丁酉巳时
是四月丁酉朔巳时日食
徽宗建中靖国元年辛巳嵗四月辛夘朔日食阴云不见
四月交一十五日四六
四月朔二十七日四一辛夘巳时
是四月辛夘朔巳时日食
崇宁五年丙戌嵗七月朔日当食不亏十二月朔日当食不亏羣臣称贺见纲目
七月交一十四日四七
七月朔二十六日四九庚寅午时
十二月交二十六日
十二月朔五十四日五六戊午未时
推是年七月庚寅朔午时日食十二月戊午朔未时日食纲目书不亏史俱不载
大观元年丁亥嵗十一月壬子朔日食纲目闰十月闰十一月交二十六日六七
闰十一月朔四十八日五六壬子未时
推是年闰十一月壬子朔未时日食盖是年闰十一月壬子日午时合朔是日冬至宋厯误闰十月
大观二年戊子嵗五月庚戌朔日食
五月交一十三日三七
五月朔四十六日五庚戌午时
是五月庚戌朔午时日食
大观四年庚寅嵗九月丙寅朔日食
九月交二十六日一八
九月朔二日六六丙寅申时
是九月丙寅朔申时日食
政和三年癸巳嵗三月壬子朔日食
三月交一十四日一
三月朔四十八日五五壬子未时
是三月壬子朔未时日食
政和五年乙未嵗七月戊辰朔日食
七月交二十六日九
七月朔四日四八戊辰午时
是七月戊辰朔午时日食
重和元年戊戌嵗五月壬午朔日食
五月交二十六日四
五月朔一十八日六七壬午申时
是五月壬午朔申时日食
宣和元年即金太祖天辅三年己亥嵗四月丙子朔日食
四月交二十七日
四月朔一十二日七八丙子酉时
是四月丙子朔酉时日食
宣和二年即金天辅四年庚子嵗金书十月戊辰朔日食宋无
十月交一十四日三二
十月朔四日五五戊辰未时
是十月戊辰朔未时日食宋漏
宣和四年即金天辅六年壬寅嵗金书二月庚寅朔日食宋无
二月交二十六日五二
二月朔二十六日五五庚寅未时
是二月庚寅朔未时日食宋漏
宣和五年即金天辅七年癸夘嵗八月辛巳朔日食云阴不见
八月交一十三日八三
八月朔一十七日二四辛巳夘时
是八月辛巳朔夘时日食
宋太祖至徽钦都汴京凡一百六十七年载诸日食其合者与误者无论乃其当食不食者有十干德三年二月大中祥符七年十二月天圣二年五月景祐三年四月庆厯四年十一月元丰元年六月四年十一月绍圣二年二月崇宁五年七月十二月皆当食验天不食者也夫自厯代以来凡载当食不食者以法布筭率皆原不当食何宋以百六十余年之间而遂有当食不食至十数之多也考僧一行日食议云开元十二年七月戊午朔十三年十二月庚戌朔俱推当食验天不食以法推果然然则日之在天原有当食不食日月失行之致也然间一失行百分之一则有之不应如宋之太数也者反覆详推乃有是与非之辨焉法推大中祥符七年十二月朔夜食绍圣二年二月朔夜食元丰四年十一月朔过交皆原不当食者也景祐三年四月史书食二分余凡不及三分不救与不食同元丰元年六月朔史书未食而纲目载食想当时原食也崇宁五年七月朔十二月朔史俱不载而纲目有之想当时日官误推不食既而见其食则讳而削之未可知也若庆厯四年十一月则以戊午食误推戊申食相隔十日以为当食不食舛也甚矣惟干德三年二月朔天圣二年五月朔则真当食不食为日度失行矣是其当食不食才二非真十也当食不食止二乃宋厯槩书十数若谓天数常乖可饰已误布之短者然而日偶失行旋复其常以法布筭千载亡易也宋人步厯不精动称天行无定或是已寃天或援天从已躱闪盖藏载未必实当食不食动欲称贺日暂入云亦辄称贺如夜食如过交亦曰验天不食步干兴元年七月以戊辰推甲子相差五日步庆厯四年十月以戊午推戊申相差十日夫日且差而何有于时刻则其干德三年二月天圣二年五月之二事或亦误布未可知倘其误步在夘辰候已不食及至当食之时在己午乃为云掩蔽彼亦曰当食不食恐或有之耳何则宋日官工弥缝甚至于康定元年嘉祐四年两正月朔两露章以请欲移闰以避之是可为也孰不可为也
古今律厯考卷二十五
<子部,天文算法类,推步之属,古今律历考>
钦定四库全书
古今律厯考卷二十六 明 邢云路 撰厯代日食七
厯代日食厯
宋【南渡】
髙宗建炎三年即金太宗天防七年己酉嵗九月丙午朔日食九月交二十六日七五
九月朔四十二日四一丙午巳时
是九月丙午朔巳时日食
绍兴五年即金天防十三年乙卯嵗正月乙巳朔日食金书丙午朔
正月交一十四日一七
正月朔四十一日四五乙巳巳正四刻合朔
是正月乙巳朔巳正四刻食甚金书丙午非宋日官言亏在辰正常州布衣陈得一言亏在巳初今推巳正四刻食甚则亏在巳初得一为是
绍兴七年即金天防十五年丁巳嵗二月癸巳朔日食金无
推是年二月交泛二十日不应食金无是
绍兴十三年即金皇统三年癸亥嵗十二月癸未朔日食雾云不见秦桧率百官称贺
十二月交二十六日六
十二月朔一十九日二二癸未夘时
推是年十二月癸未朔夘时日食夫既食矣秦奸之贺何为哉史称八年至十二年日食多在夜史官蔽不书夫从古夜食不书安得谓史官蔽此不知天之论也
绍兴十五年即金皇统五年乙丑嵗六月乙亥朔日食六月交一十三日九
六月朔一十一日三八乙亥巳时
是六月乙亥朔巳时日食
绍兴十七年即金皇统七年丁夘嵗十月辛夘朔日食金无
十月交二十六日七
十月朔二十七日七八辛夘酉正刻
是十月辛夘朔酉正刻日食十月酉正刻日入矣虽见食不多
绍兴十八年即金皇统八年戊辰嵗四月戊子朔日食云不见
四月交一十三日四
四月朔二十四日五三戊子午时
是四月戊子朔午时日食
绍兴十九年即金皇统九年己巳嵗三月癸未朔日食隂云不见
三月交一十四日
三月朔一十九日二一癸未夘时
是三月癸未朔夘时日食
绍兴二十四年即金废主亮真元二年甲戌嵗五月癸丑朔日食霒云不见
五月交二十六日三四
五月朔四十九日二一癸丑夘时
是五月癸丑朔夘时日食
绍兴二十五年即金真元三年乙亥嵗五月丁未朔日食霒云不见
五月交二十六日九五
五月朔四十三日二二丁未夘时
是五月丁未朔夘时日食
绍兴二十八年即金正隆三年戊寅嵗三月辛酉朔日食霒云不见始降诏免贺犹宣付史馆金之不见三月交二十六日四五
三月朔五十七日二二辛酉夘时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