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墨子閒詁卷一-墨子閒诂
墨子閒詁卷一
親士第一
畢沅云:「眾經音義云:『倉頡篇曰:親,愛也,近也』。說文解字云:『士,從一,從十,孔子曰:推十合一為士』。玉篇云:『傳曰:通古今,辯然不,謂之士』,此與脩身篇無稱『子墨子云』,疑翟所著也。」案:畢說未塙。此書文多闕失,或稱「子墨子曰」,或否,疑多非古本之舊,未可據以定為墨子所自著之書也。又此篇所論,大抵尚賢篇之餘義,亦似不當為第一篇。後人因其持論尚正,與儒言相近,遂舉以冠首耳。以馬總意林所引校之,則唐以前本已如是矣。
入國而不存其士,則亡國矣。
說文子部云:「存,恤問也。」
見賢而不急,則緩其君矣。非賢無急,非士無與慮國。
說文思部云「慮,謀思也。」
緩賢忘士,而能以其國存者,未曾有也。
昔者文公出走而正天下,
畢云:「正,讀如征。」王念孫云「畢讀非也,爾雅曰:『正,長也。』晉文為諸侯盟主,故曰『正天下』,與下『霸諸侯』對文。又廣雅『正,君也』。尚賢篇曰:『堯、舜、禹、湯、文、武之所以王天下正諸侯者』。凡墨子書言正天下正諸侯者,非訓為長,即訓為君,皆非征伐之謂。」案:王說是也。呂氏春秋順民篇云:「湯克夏而正天下」,高誘注云:「正,治也」,亦非。
桓公去國而霸諸侯,越王句踐遇吳王之醜,
蘇時學云:「醜,猶恥也。」詒讓案:呂氏春秋不侵篇「欲醜之以辭」,高注云:「醜,或作恥。」
而尚攝中國之賢君,
畢云:「尚與上通。攝,合也,謂合諸侯。郭璞注爾雅云:『聶,合』,攝同聶。」案:畢說未允。攝當與懾通,左襄十一年傳云:「武震以攝威之」,韓詩外傳云:「上攝萬乘,下不敢敖乎匹夫」,此義與彼同,謂越王之威足以懾中國賢君也。
三子之能達名成功於天下也,皆於其國抑而大醜也。
畢云:「猶曰安其大醜。廣雅云:『抑,安也』」。俞樾云:「抑之言屈抑也。抑而大醜,與達名成功相對,言於其國則抑而大醜,於天下則達名成功,正見其由屈抑而達,下文所謂敗而有以成也。畢注於文義未得。」案:俞說是也。
太上無敗,
畢云:「李善文選注云:『河上公注老子云:太上,謂太古無名之君也』。」案:太上,對其次為文,謂等之最居上者,不論時代今古也。畢引老子注義,與此不相當。
其次敗而有以成,此之謂用民。
言以親士,故能用其民也。
吾聞之曰:「非無安居也,我無安心也;非無足財也,我無足心也。」
畢云:「言不肯苟安,如好利之不知足。」
是故君子自難而易彼,
畢云「言自處於難,即躬自厚而薄責人之義」。
眾人自易而難彼。君子進不敗其志,內究其情,
「內」下畢增「不」字,云:「舊脫此字,據上文增。疚、究同,猶云內省不疚。」俞云:「『內』當作『〈彳內〉』,即退字也。進不敗其志,退究其情,正相對成文,所謂大行不加,窮居不損也。因『退』從或體作『〈彳內〉』,又闕壞而作『內』,畢氏遂據上句增入『不』字,殊失其旨。」案:俞說近是。
雖雜庸民,終無怨心,
畢云:「言遺佚不怨。」
彼有自信者也。是故為其所難者,必得其所欲焉,未聞為其所欲,而免其所惡者也。是故偪臣傷君,
國語周語韋昭注云:「偪,迫也。」偪臣,謂貴臣權重迫君。然此與「諂下」同舉,而對「弗弗之臣」為文,則不當云偪臣。「偪」,疑「佞」之訛。
諂下傷上。
畢云:「言佞人病國與偪臣同。」
君必有弗弗之臣,
弗讀為咈,說文口部云:「咈,違也。」
上必有詻詻之下。
廣雅釋訓云:「詻詻,語也。」周禮保氏鄭康成注云:「軍旅之容,暨暨詻詻。」莊子人閒世篇釋文引崔譔云:「逆擊曰詻」。案「詻」,洪頤烜謂與「諤」同,近是,詳後。畢云:「禮記云『言容詻詻』,鄭君注云:『教令嚴也。』說文云:『論,訟也。』玉篇云『魚格切』。」
分議者延延,而支苟者詻詻,
畢云:「『支苟』二字疑誤。」洪頤烜云:「延延,長也。『支苟』,當是『致敬』之訛。詻詻,與諤諤同。言分議者皆延延以念久長,而致敬者又諤諤以盡其誠,即上文所謂『上必有詻詻之下』也。」蘇云:「『支苟』二字,疑『敬』字之訛。」俞云:「『支苟』,乃『〈禾{支只}〉〈禾句又〉』二字之假音,說文禾部『〈禾句又〉,〈禾{支只}〉〈禾句又〉也。徐鍇曰,〈禾{支只}〉〈禾句又〉,不伸之意。』然則〈禾{支只}〉〈禾句又〉者詻詻,殆謂在下位者,或為上所淩壓,而不得申,亦必詻詻然自伸其意而後已,上文所謂『上必有詻詻之下』是也。」案:洪謂「苟」為「敬」字之訛,是也。而以「支」為「致」,則未塙。俞說尤誤。以文義推之,「支」疑當為「交」,形近而訛。經說上篇「圜規寫交也」,今本「交」亦誤「支」,是其證。敬讀為儆。交儆,謂交相儆戒也,「苟」即「敬」之壞字。國語楚語「左史倚相,見申公子亹曰:唯子老耄,故欲見以交儆子」,韋注云:「交,夾也。」
焉可以長生保國。
王云:「『焉』字下屬為句。焉,猶乃也。言如是乃可以長生保國也。」
臣下重其爵位而不言,近臣則喑,
畢云:「當為『瘖』,說文云:『瘖,不能言也。』『喑,宋齊謂兒泣不止曰喑』,非此義。玉篇云:『瘖,於深切,不能言』,『喑,於金、於甘二切,啼極無聲也』。則作『喑』亦是。」詒讓案:喑、瘖字同,尚賢下篇有瘖字。晏子諫下篇云:「近臣嘿,遠臣瘖」,又云:「朝居嚴,則下無言,下無言,則上無聞矣。下無言,則吾謂之瘖,上無聞,則吾謂之聾」,說苑正諫篇「晏子云:下無言則謂之喑」,「喑」即「瘖」也。又穀梁文六年,傳云「下闇則上聾」,闇與喑、瘖字亦通。
遠臣則吟,
范望太玄經注云:「吟,猶噏也」。文選蘇子卿古詩,李善注引倉頡篇云:「吟,歎也。」畢云:「與『噤』音義同。史記『蒯通曰:吟而不言』,索隱云:『吟,音戶蔭反,又音琴』。」
怨結於民心,
蘇云:「喑、吟、心為韻。」
諂諛在側,善議障塞,
蘇云「側、塞亦為韻」。
則國危矣。桀紂不以其無天下之士邪?殺其身而喪天下。故曰:歸國寶
畢云:歸,讀如『齊人歸女樂』之『歸』。」
不若獻賢而進士。
今有五錐,
說文金部云:「錐,銳也。」釋名釋用器云:「錐,利也。」
此其銛,
畢云:「史記集解云:『徐廣曰,思廉反。駰案漢書音義曰:銛謂利』。」
銛者必先挫;有五刀,此其錯,
廣雅釋詁云:「錯,磨也」。畢云:「言磨錯之利。」
錯者必先靡。
「〈石靡〉」之假字,今省作「磨」,謂銷磨也。畢云:「挫、靡為韻,靡字麻聲。」
是以甘井近竭,招木近伐,
畢云:「招與喬音相近,竭、伐為韻。」案:畢說是也。經說下篇,橋衡之「橋」亦作「招」,可證。
靈龜近灼,神蛇近暴。
畢云:「灼、暴為韻。」俞云:「四『近』字皆『先』字之誤。上文曰『今有五錐,此其銛,銛者必先挫;有五刀,此其錯,錯者必先靡。』然則甘井四喻,正承上文而言,亦必是『先』字明矣。『先』,篆書作『()』,『近』字,古文作『{止斤}』,篆書作為『()』,兩形相似而誤」案:俞說是也。意林引此二句,「近」正作「先」。莊子山木篇亦云:「直木先伐,甘井先竭」。暴蛇者蓋以求雨。淮南子齊俗訓云:「犧牛粹毛,宜於廟牲,其於以致雨,不若黑蜧」,許慎注云:「黑蜧,神蛇也,潛於神淵,能興雲雨。」春秋繁露求雨篇云:「春旱求雨,暴巫聚蛇。」
是故比干之殪,其抗也;
抗、亢,聲類同。莊子刻意篇云:「刻意尚行,離世異俗,高論怨誹,為亢而已矣」,釋文「李頤云:『窮高曰亢』。」蘇云:「抗,猶抗直。」
孟賁之殺,其勇也;
孟子公孫丑篇,偽孫奭疏,引皇甫謐帝王世紀云:「秦武王好多力之人,齊孟賁之徒並歸焉。孟賁生拔牛角。」史記范雎傳,集解引許慎、漢書東方朔傳顏師古注,並云孟賁衛人。案:依世紀說,則賁在墨子後,此文蓋後人所增竄。
西施之沈,其美也;
蘇云:「案吳越春秋逸篇云:『吳亡後,越浮西施於江,令隨鴟夷以終。』其言與此合,是吳亡西施亦死也。墨子書記當時事必有據,後世乃有五湖隨范蠡之說,誣矣。」詒讓案:吳越春秋逸文,見楊慎丹鉛錄引修文殿御覽。
吳起之裂,其事也。
淮南子繆稱訓云「吳起刻削而車裂」,亦見氾論訓及韓詩外傳一、呂氏春秋執一篇高注。史記本傳不云車裂,蓋文不具。畢云「謂事功」。蘇云「墨子嘗見楚惠王,而吳起之死當悼王二十一年,上距惠王之卒已五十一年,疑墨子不及見此事,此蓋門弟子之詞也。」汪中說同。案:魯問篇,墨子及見田齊大公和,和受命為諸侯,當楚悼王十六年,距起之死僅五年耳。況非樂上篇說齊康公興樂萬,康公之薨復在起死後二年。然則此書雖多後人增益,而吳起之死非墨子所不及見,明矣。蘇說攷之未審。
故彼人者,寡不死其所長,故曰:太盛難守也。
故雖有賢君,不愛無功之臣,雖有慈父,不愛無益之子。是故不勝其任而處其位,非此位之人也;不勝其爵而處其祿,非此祿之主也。良弓難張,然可以及高入深;良馬難乘,然可以任重致遠;良才難令,然可以致君見尊。是故江河不惡小谷之滿己也,
說文谷部云「泉出通川為谷。」爾雅釋水云:「水注川曰谿,注谿曰谷。」
故能大。聖人者,事無辭也,物無違也,故能為天下器。是故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水也;
畢本作「非一水之源也」,云:「舊云非一源也,據初學記,江引此增二字,裘引此與舊同,藝文類聚引作『非一水之源』,北堂書鈔引作『非一源之水』。古無『源』字,本書脩身云『原濁者流不清』,只作『原』,此類俗寫亂之,非舊文也。」王云:「此本作『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水也』,今本脫『之水』二字,而『一源』二字則不誤。北堂書鈔衣冠部三、初學記器物部,引此並作『非一源之水』。初學記地部中,引作『非一源之流』,『流』字雖誤,而『一源』二字仍與今本同。畢謂初學記作『一水之源』,誤也。太平御覽服章部十一,引作『江河之水非一源,千鎰之裘非一狐』,皆節去下二字,而『一源』二字亦與今本同。其藝文類聚衣冠部引作『非一水之源』者,傳寫誤耳。」案:王說是也,今據補正。
千鎰之裘,
畢云:「鎰,從金,俗寫。本書貴義云:『待女以千益』,只作『益』。文選注云:『賈逵國語注曰:一溢,二十四兩』。漢書食貨志云:『黃金以溢為名』,孟康曰:『二十兩為溢也』。」案:貴義篇本作「千盆」,非「益」字,畢誤。
非一狐之白也。
玉藻云:「君衣狐白裘。」淮南子說山訓云:「天下無粹白之狐,而有粹白之裘,掇之眾白也。」晏子春秋外篇云:「景公賜晏子狐白之裘,玄豹之茈,其貲千金。」漢書匡衡傳,顏注云:「狐白,謂狐腋下之皮,其毛純白,集以為裘,輕柔難得,故貴也。」
夫惡有同方取不取同而已者乎?
畢云:「惡讀如烏,言聖人之與士同方相合,猶江河同源相得,烏有不取諸此而自止者。」俞云:「『取不』二字,傳寫誤倒,『而』字當在『取同』二字之上,『已』當為人己之『己』。此文本云『夫惡有同方不取,而取同己者乎』。同方,謂同道也;同己,謂與己意同也。聖人但取其與道同,不必其與己意同,故曰『夫惡有同方不取,而取同己者乎。』傳寫錯誤,遂不可讀,畢曲為之說,非是。」案:俞說近是。
蓋非兼王之道也。是故天地不昭昭,
說文日部云:「昭,日明也。」中庸,鄭注云:「昭昭,猶耿耿,小明也。」
大水不潦潦,
畢云:「說文云:『潦,雨大貌。』然此義與明瞭同。老子云『水至清則無魚也』。」
大火不燎燎,王德不堯堯者,
畢云:「說文云『堯,高也,從垚在兀上,高遠也。』白虎通云:『堯猶嶢嶢,至高之貌』。」
乃千人之長也。
此與上云「王德」不相冢,疑上句「者」字,當為「若」,「若乃」連讀為更端之詞,下三語即承此言之。
其直如矢,其平如砥,不足以覆萬物。是故谿陝者速涸,
說文谷部云:「谿,山瀆無所通者」,阜部云:「陝,隘也。」俗作「陿」、「狹」,非。畢云:「說文云:『涸,渴也』,讀若狐貈之貈。」
逝淺者速竭,
王引之云:「『逝』『淺』二字,義不相屬,『逝』當為『遊』,俗書『游』字作『遊』,與『逝』相似而誤,『遊』即『流』字也。曲禮注『士視得旁遊目五步之中』,釋文『遊』作『游』,云『徐音流』。流淺與谿陝對文。」俞云「逝當讀為澨,古字通也。詩有杕之杜篇『噬肯適我』,釋文曰『噬,韓詩作逝』。然則『逝』之通作『澨』,猶『逝』之通作『噬』也。成十五年左傳『則決睢澨』。楚辭湘夫人篇『夕濟兮三澨』。杜預、王逸注並曰『澨,水涯』。澨淺與谿陝對文,因假『逝』為『澨』,其義遂晦。」案:王說近是。
墝埆者
畢云:「『墝埆』當為『磽确』,磬石也,見說文。俗寫從土。何休公羊學曰:『墝埆不生五穀』。」
其地不育,王者淳澤,不出宮中,
淮南子齊俗訓,高注云:「淳,厚也。」
則不能流國矣。
脩身第二
畢云:「脩治之字從彡,從肉者脩脯字,經典假借多用此。」
君子戰雖有陳,而勇為本焉;喪雖有禮,而哀為本焉;士雖有學,而行為本焉。
俞云:「『君子』二字衍文也。此蓋以『戰雖有陳』,『喪雖有禮』二句,起『士雖有學』一句,若冠以『君子』二字,則既言君子不必又言士矣。馬總意林作『君子雖有學,行為本焉;戰雖有陳,勇為本焉;喪雖有禮,哀為本焉』,與今本不同。然有『君子』字,即無『士』字,亦可知今本既言君子又言士之誤矣。士雖有學,與君子雖有學,文異而義同。」案:說苑建本篇載孔子語,與此略同。「君子」似非衍文,亦見家語六本篇。
是故置本不安者,無務豐末;
置與植通,詩商頌那「置我鞉鼓」,鄭箋云:「置讀曰植。」方言云:「植,立也。」俞云:「『者』,衍字也。下文『近者不親,無務來遠;親戚不附,無務外交;事無終始,無務多業;舉物而闇,無務博聞』,上句並無『者』字,是其證。」
近者不親,無務來遠;親戚不附,
曲禮云:「兄弟親戚,稱其慈也」,孔穎達疏云:「親指族內,戚言族外。」案:古多稱父母為親戚,詳兼愛下篇。此則似通內外族姻言之,與孔義同。
無務外交;事無終始,無務多業;
爾雅釋詁云:「業,事也。」
舉物而闇,無務博聞。是故先王之治天下也,必察邇來遠。君子察邇而邇脩者也。見不脩行,
畢讀句。
見毀,
畢讀句。
而反之身者也,此以怨省而行脩矣。譖慝之言,無入之耳;
「之」,畢本訛「于」,今據道藏本正,王校同。畢云:「玉篇云:『慝,他得切,惡也。』經典多此字,古只作『匿』。」王云:「譖慝,即讒慝。僖二十八年左傳『閒執讒慝之口』,是也。讒與譖古字通,故小雅巷伯篇『取彼譖人』,緇衣注及後漢書馬援傳,並引作『取彼讒人』。無入之耳,言不聽讒慝之言也。故下文曰『雖有詆訐之民,無所依矣』。」
批扞之聲,
廣雅釋詁云:「批,擊也。」易林睽之賁云:「批捍之言,我心不快」,批扞即批捍也。畢云:「說文云:『扞,忮也。』玉篇云:『忓,古安切,又胡旦切,擾也』」
無出之口;殺傷人之孩,
畢云:「當讀如根荄。」
無存之心,雖有詆訐之民,
畢云:「說文云:『詆,訶也;訐,面相斥罪也。』玉篇云:『詆,都禮切;訐,居謁切,攻人之陰私也』。」
無所依矣。故君子力事日彊,願欲日逾,
逾,當讀為偷,同聲假借字,此與「力事日彊」文相對。禮記表記云:「君子莊敬日強,安肆日偷,」,鄭注云:「偷,苟且也。」此義與彼正同。
設壯日盛。
畢云:「『設壯』,疑作為『飾莊』。」
君子之道也,貧則見廉,富則見義,
畢云:「義字當為『羛』,說文云:『墨翟書「義」從弗』,則漢時本如此。今書『義』字,皆俗改也。」王引之云:「『弗』,於聲義均有未協,『弗』當作『()』,『()』,古文『我』字,與『弗』相似,故訛作『弗』耳。周晉姜鼎銘,『我』字作『()』,是其明證。羛之從()聲,與義之從我聲,一也。說文『我』字下,重文未載,古文作『()』,故於此亦不知為『()』字之訛。蓋鍾鼎古篆,漢人亦不能遍識也。」
生則見愛,死則見哀,四行者不可虛假,反之身者也。藏於心者無以竭愛,動於身者無以竭恭,出於口者無以竭馴。
馴,猶雅馴。史記五帝本紀云:「不雅馴」,張守節正義云:「馴,訓也」。案:馴、訓字通。周禮地官敘官,鄭眾注云:「訓讀為馴」,訓與爾雅釋訓義同,謂出口者皆典雅之言。
暢之四支,
說文肉部云:「胑,體四胑也,或作肢」。支,即肢之省。易坤文言云:「美在其中,而暢於四支」,孔穎達疏云:「四支,猶言手足。」
接之肌膚,
小爾雅廣詁云:「接,達也」,亦與挾通。儀禮鄉射禮,鄭注云:「古文『挾』皆作『接』,俗作「浹」,義並同。呂氏春秋諭威篇云:「其藏於民心,捷於肌膚也,深痛疾固」,高注云:「捷,養也。」案:捷、接字亦通,高失其義。
華髮隳顛,
道藏本,「顛」作「巔」,非。後漢書邊讓傳,李賢注云:「華髮,白首也。」畢云:「『隳』字當為『墮』」。詒讓案:說文髟部云:「鬌,髮墮也」,頁部云:「顛,頂也。」墮與鬌通,墮顛即禿頂。新序雜事篇云:「齊宣王謂閭丘卬曰:士亦華髮墮顛,而後可用耳」。
而猶弗舍者,其唯聖人乎!
志不彊者智不達,言不信者行不果。
畢云:「文選注云:『許君注淮南子云:果,成也。』」
據財不能以分人者,不足與友;守道不篤、遍物不博、
俞云:「遍,亦辯也。儀禮鄉飲酒禮『眾賓辯有脯醢』,燕禮『大夫辯受酬』,少牢饋食禮『辯擩于三豆』,今文『辯』皆作『遍』,是『辯』與『遍』通用。物言遍,是非言辯,文異而義同。」
辯是非不察者,不足與游。本不固者末必幾,
畢云:「廣雅云:『幾,微也。』或『尗』字之假音,說文云:『尗,木之曲頭,止不能上也』。」王云:「爾雅『幾,危也』,言木本不固者,其末必危也。畢引廣雅『幾,微也』,已非塙詁,又引說文,以『幾』作為『尗』,則失之愈遠矣。」
雄而不脩者
畢云:「雄猶勇」。
其後必惰,原濁者流不清,行不信者名必秏。
畢云:「舊從『耒』,非。玉篇云『秏,可到切,減也,敗也。』詩云『秏斁下士』。」又云:「耗,正作秏。」
名不徒生,而譽不自長,功成名遂,名譽不可虛假,反之身者也。務言而緩行,雖辯必不聽;多力而伐功,雖勞必不圖。
蘇云:「圖,謀也。春秋傳曰:『勞之不圖,報於何有』。」
慧者心辯而不繁說,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譽揚天下,言無務為多而務為智,無務為文而務為察。故彼智無察,
畢云:「『彼』當為『非』。」
在身而情,
當為「惰」,形近而誤,上云「雄而不脩者,其後必惰。」
反其路者也。
「路」當為「務」,即冢上「務為智」、「務為察」而言,謂違反其所當務之事。明鬼下篇云:「今執無鬼者曰,鬼神者固無有,則此反聖王之務」,此義與彼同。畢讀「在身而情,反其路者也」九字句,云「言非智無察,則所欲反其道。說文云:『情,人之陰气有欲者』」,失之。
善無主於心者不留,行莫辯於身者不立。名不可簡而成也,譽不可巧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行者也。
戴、載古通,春秋隱十年經「伐戴」,穀梁作「伐載」。釋名釋姿容云:「戴,載也。」
思利尋焉,
儀禮有司徹,賈公彥疏引服虔左傳注云:「尋之言重也,溫也。」畢云:「尋,習」。
忘名忽焉,可以為士於天下者,未嘗有也。
所染第三
畢云:「呂氏春秋有當染篇,文略同。」蘇云:「篇中言中山尚、宋康,皆墨子後事,而禽子為墨子弟子,至與傅說並稱,此必非墨子之言,蓋亦出於門弟子。汪中云:宋康之滅在楚惠王卒後一百五十七年,墨子蓋嘗見染絲者而歎之,為墨之學者增成其說耳。」案:此篇固不出墨子,但中山尚疑即桓公,時代正與墨子相及,蘇說未審。
子墨子言見染絲者而歎,曰:
「言」字疑衍。公羊隱十一年,何休注云:「稱子冠氏上者,著其為師也,其不冠子者他師。」列子天瑞篇,張注云:「載子於姓上者,首章是弟子之所記故也。」
染於蒼則蒼,
廣雅釋器云:「蒼、青也。」
染於黃則黃,
韓詩外傳云:「藍有青,而絲假之,青於藍;地有黃,而絲假之,黃於地。」淮南子說林訓云:「墨子見練絲而泣之,為其可以黃,可以黑」。
所入者變,其色亦變,五入必,
考工記鍾氏「染羽,三入為纁,五入為緅,七入為緇」,鄭注云:「玄,其六入者與?」爾雅釋器云:「一染謂之縓,再染謂之赬,三染謂之纁。」必,讀為畢。左隱元年傳「同軌畢至」,白虎通義崩薨篇,引「畢」作「必」,是其證。言五入畢,而為五色也,高誘云:「一入一色。」畢云:「一本無『必』字。」
而已則為五色矣!
畢云:「呂氏春秋無『則』字,後漢書注,引作『五入之則為五色』,太平御覽引作『五入則為五色。』」
故染不可不慎也!」
治要作「可不慎耶」。
非獨染絲然也,國亦有染。
畢云:「太平御覽、吳淑事類賦,俱作『治國亦然』,有節文。
舜染於許由、
高誘云:「許由,陽城人,堯聘之不至。」
伯陽,
畢云:「高誘注呂氏春秋云:『伯陽蓋老子也,舜時師之者也』。楊倞注荀子云:『老子姓李,字伯陽,號聃,著書五千言』。案:此云舜染,則非聃也。」詒讓案:呂氏春秋本味篇云:「堯、舜得伯陽、續耳,然後成」,注云:「伯陽、續耳皆賢人,堯用之以成功也。」御覽八十一,引尸子云:「舜事親養老為天下法,其遊也,得六人,曰雒陶、方回、續耳、伯陽、東不識、秦不空,皆一國之賢者也。」陶潛聖賢群輔錄,引皇甫謐逸士傳「舜友七子」,亦有伯陽,韓非子說疑篇作「晉伯陽」,漢書古今人表作「柏陽」,北堂書鈔四十九引尸子,作「柏楊」。此伯陽自是舜時賢人,高以為老子,繆。
禹染於皋陶、伯益,湯染於伊尹仲虺,
高誘云:「仲虺居薛,為湯之左相。」
武王染於太公、周公。此四王者所染當,
高誘云:「所從染得其人,故曰當。」
故王天下,立為天子,功名蔽天地。
高誘云:「蔽,猶極也。」
舉天下之仁義顯人,必稱此四王者。
高誘云:「稱美其德,以為喻也。」
夏桀染於干辛、
畢云:「呂氏春秋云:『夏桀染於羊辛』,又慎大云:『桀為無道,干辛任威,陵轢諸侯,以及兆民』,高誘曰:『干辛,桀之諛臣』。說苑云:『桀用干莘』。班固古今人表云:『干辛、崇侯,與之為惡則行』。表又作『干莘』,同說苑。」詒讓案:呂氏春秋知度篇云:「桀用羊辛。」漢書,顏注云:「干莘,桀之勇人也。」抱朴子良規篇亦作「干辛」。
推哆,
畢云:「本書明鬼云:『王手禽推哆大戲』,下又云:『推哆大戲,主別兕虎,指畫殺人』,古今人表作『雅侈』。」詒讓案:「推哆」,晏子春秋諫上篇、賈子新書連語篇,作「推侈」。韓子說疑篇,又作「侯侈」,淮南子主術訓,又作「推移」,惟抱朴子良規篇作「推哆」,與此同。
殷紂染於崇侯、惡來,
高誘云:「崇國侯爵,名虎。惡來,嬴姓,飛廉之子,紂之諛臣。」史記秦本記云:「蜚廉生惡來,惡來有力,蜚廉善走,父子俱以材力事殷紂。周武王之伐紂,並殺惡來。」
厲王染於厲公長父、
治要作「文」,誤。畢云「呂氏春秋『厲』作『虢』,注云『虢、榮二卿士』。」洪云:「案荀子成相篇楊倞注,引墨子作『〈立厲〉公長父』。呂氏春秋當染篇『厲王染於虢公長父。『〈立厲〉』即『虢』字之訛,今本作『厲』字。又後人所改。」蘇云:「厲公,虢君謚。」詒讓案:荀子成相篇云:「孰公長父之難,厲王流於彘」,楊注引此云「〈立厲〉公與孰公不同」,不知孰是。或曰孰公長父即詩云「皇父」也,「孰」或作「郭」。案:荀子別本作「郭」,與呂覽合,是也。虢、郭古通。洪以「〈立厲〉」為「虢」之訛,亦近是。蘇以「厲」為虢公謚,未塙。竹書記年「厲王三年,淮夷侵洛,王命虢公長父伐之,不克。」後漢書東夷傳作「虢仲」,今本紀年出於摭拾,未知足據否?
榮夷終,
呂氏春秋當染同。國語周語「厲王說榮夷公,為卿士」,韋注云:「榮,國名,夷,謚也。」書敘有榮伯。史記周本紀集解,引馬融云:「榮伯,周同姓,畿內諸侯為卿大夫也。」夷公蓋榮伯之後。畢云:「『終』,一本作『公』,史記『厲王好利,近榮夷公』。」蘇云:「『終』,或榮夷公名。」
幽王染於傅公夷、
治要作「幾」。蘇云:「傅公夷,無攷。國語,惠王時有傅氏,注曰:『傅氏,貍姓也,在周為傅氏』。」
蔡公穀。
畢云:「『蔡』,一本作『祭』。呂氏春秋作『虢公鼓』、『祭公敦』。」詒讓案:高誘謂虢公鼓即虢石父,見國語晉語、鄭語,未知是否?蘇云:「蔡公穀,呂覽作『祭公敦』,竊謂當從呂覽作『祭公』為是。祭為周畿內國,周公少子所封,自文公謀父以下,世為卿士於周,隱元年所書『祭伯來』者,即其後也。若蔡,當幽王時唯有釐侯所事,不聞更有名穀者。」案:蘇說是也。
此四王者,所染不當,故國殘身死,為天下僇。
高誘云「不當者,不得其人。僇,辱也。」「僇」,治要作「戮」。畢云:「此戮字假音。」
舉天下不義辱人,必稱此四王者。
舊本「稱」下脫「此」字,今據道藏本補,與上文及治要合,呂氏春秋當染亦同。高誘云:「稱其惡以為戒也。」
齊桓染於管仲、鮑叔,晉文染於舅犯、高偃,
齊桓、晉文下,治要並有「公」字。畢云:「未詳。呂氏春秋『高』作『卻』,疑當為『郤』。晉有郤氏。」王云:「『高』當為『{高早}』,『{高早}』即城郭之『郭』,形與『高』相近,因訛為『高』。賈子過秦篇『據億丈之{高早}』,今本『{高早}』訛作『高』。墨子多古字,後人不識,故傳寫多誤耳。左傳晉大夫卜偃,晉語作『郭偃』,韋注曰:『郭偃,晉大夫卜偃也』。商子更法篇、韓子南面篇並與晉語同。呂氏春秋作『郤偃』,『郤』即『郭』之訛,非郤氏之『郤』也。太平御覽治道部一,引呂氏春秋正作『郭偃』。梁玉繩云:『高與郭,聲之轉也。』」俞云:「高亦可讀如郭,詩綿篇,毛傳曰:『王之郭門曰皋門』,郭偃之為高偃,猶『郭門』之為『皋門』也。」
楚莊染於孫叔、
左宣十一年傳「楚令尹蒍艾獵城沂」,孔穎達疏,引服虔云:「艾獵,蒍賈之子孫叔敖也。」洪适隸釋漢孫叔敖碑云「楚相孫君,諱饒,字叔敖」,不知何據。
沈尹,
畢云:「呂氏春秋作『沈尹蒸』,又贊能有沈尹莖,楚莊王欲以為令尹,沈尹莖辭曰:期思之鄙人,有孫叔敖者,聖人也。又尊師云:『楚莊師孫叔敖、沈申巫』,高誘曰:『沈,縣大夫』,新序作『沈尹竺』。案申、尹、莖、巫、竺皆字之誤。」李惇云:「宣十二年左傳『邲之戰,孫叔敖令尹也,而將中軍者為沈尹』,注云:「沈」或作「寢」,寢,縣也。』韓詩外傳所載楚樊姬事,與淮南子、新序正同,但淮南、新序並曰虞邱子,惟外傳則曰沈令尹,乃知沈尹即虞邱子。令尹者其官,沈者其氏或食邑也。」案:李說是也。沈尹莖呂氏春秋察傳篇又作「沈尹筮」,字形並相近,未知孰為正也。至余知古渚宮舊事,作沈尹華,以呂氏春秋去宥篇攷之,乃楚威王臣,蓋誤并為一也。
吳闔閭染於伍員、
「閭」,呂氏春秋當染篇作「廬」。左昭二十七年傳、史記吳世家同。此及後非攻中篇並作「閭」,與史記十二諸侯年表、淮南子泰族訓、吳越春秋同。
文義,
當染作「文之儀」。畢云:「呂氏春秋尊師云:『吳王闔閭師伍子胥、文之儀』,高誘曰『文,氏,之儀,名』。案:彼有『之』字者,如庾公差,孟子云:『之斯』;專諸史記云:「『設諸』,音之緩急。」
越句踐染於范蠡、
高誘云:「范蠡,楚三戶人也,字少伯。」
大夫種。
畢云:「高誘注呂氏春秋云:『大夫種,文氏,字子禽,楚之鄒人』。」詒讓案:文選豪士賦序,李注引吳越春秋云:「文種者,楚南郢人也,姓文,字少禽」,太平寰宇記說同。呂覽注「鄒」,即「郢」之訛。
此五君者所染當,
舊脫「者」字,今據治要增,與呂氏春秋合。
故霸諸侯,功名傳於後世。
治要無「功」字。
范吉射染於長柳朔、王胜,
治要「長」作「張」。畢云:「呂氏春秋『長』作『張』,『胜』作『生』字。高誘注云:『吉射,晉范獻子鞅之子,昭子也。張柳朔、王生二人者,吉射家臣也』。」詒讓案:左哀五年傳「初,范氏之臣王生惡張柳朔,言諸昭子,使為柏人」,此長柳朔、王胜,即張柳朔、王生,呂覽與左傳同。長柳,古複姓,漢書藝文志有長柳占夢。但據左傳,則朔、生乃范氏之賢臣,朔并死范氏之難,與此書異,或所聞不同。
中行寅染於籍秦、高彊,
畢云:「呂氏春秋作「黃藉秦」,非。高誘注云:『寅,晉大夫中行穆子之子,荀字也。黃藉秦高彊,其家臣。高彊,齊子尾之子,奔晉,為中行氏之臣』。史記索隱云:「系本:籍秦,晉大夫籍游之孫,籍談之子』。」詒讓案:呂覽注「荀子」當作「荀文子」,即寅謚也,見定八年左傳。
吳夫差染於王孫雒﹑
「雒」,畢校改「雄」,云:「舊誤作『雒』。」盧文弨云:「今外傳、吳語『王孫雄』,舊宋本作『王孫雒』,墨子所染篇同。吳越春秋夫差內傳、句踐伐吳外傳、越絕請糴內傳,皆作『王孫駱』。說苑雜言篇作『公孫雒」,唯呂氏春秋當染篇作『王孫雄』。史記越世家作『公孫雄』,宋公序作國語補音,定作『雄』字,且為之說曰『漢改『洛』為『雒』,疑「雒」字非吳人所名』。今按宋說殊誤,周禮職方氏『豫州其川熒雒』,春秋文八年經書『公子遂會雒戎』,傳作『伊雒之戎』,宣三年傳『楚子伐陸渾之戎,遂至于雒』,是漢以前本有『雒』字,豈東京創製此字乎!以『駱』字證之,則『雒』字是矣。」顧廣圻校同。王云:「盧說是也。隸書『雄』字或作『〈右隹〉』,與『雒』相似,故『雒』訛為『雄』。困學紀聞左氏類引國語、呂氏春秋,並作『雒』。韓子說疑篇,有吳王孫頟,『頟』即『雒』之訛,則其字之本作『雒』益明矣。」
太宰嚭,
定四年左傳云:「伯州犁之孫嚭為吳太宰。」畢云:「高誘注呂氏春秋云:『嚭,晉伯宗之孫,楚州犁之子』。」詒讓案:嚭為伯州犁孫,史記吳世家、越絕書、吳越春秋、杜預春秋釋例,說並同,唯高誘呂氏春秋當染、重言兩篇注,以為州犁之子,誤也。國語吳語韋注,誤與高同。
知伯搖染於智國、張武,
畢云;「『搖』,一本作『瑤』。」詒讓案:呂氏春秋當染,亦作「瑤」。高誘注云:「智瑤,宣子申之子,襄子也。國、武二人,其家臣。」國語晉語云:「三卿宴於藍臺,知襄子戲韓康子而侮段規,知伯國聞之,諫曰:主不備,難必至矣!」韋注云:「伯國,晉大夫知氏之族。」左哀二十三年傳「晉荀瑤伐齊,將戰,長武子請卜」。杜注云:「武子,晉大夫。」案:知國、張武,蓋即知伯國、長武子也。長、張字通。淮南子人閒訓云:「張武教智伯奪韓、魏之地,而擒於晉陽。」
中山尚染於魏義、偃長,
畢云:「『偃』,呂氏春秋作『椻』。高誘注云:『尚,魏公子牟之後,魏得中山以邑之。義、長,其二臣』。」蘇云:「中山為魏之別封,非春秋時之鮮虞也。魏文侯滅中山而封其少子摯,至赧王二十年,為趙武靈王所滅,其君有武公、桓公,見世本。此名尚者,當為最後之君。」案:中山,即春秋之鮮虞。左傳定四年始見於傳。其初亡於魏,文侯十七年使樂羊圍中山,三年滅之,以其地封子擊,後擊立為太子,改封次子摯。後中山復國,又亡於趙,則惠文王四年滅之,並見史記魏、趙世家及樂毅傳。據水經滱水酈道元注,及太平御覽百六十一引十三州志,並謂中山桓公為魏所滅,則尚或即桓公,墨子猶及見之。高、蘇以為魏別封,非也。至列子仲尼篇、莊子讓王篇、呂氏春秋審為篇、淮南子道應訓,並云魏中山公子牟。高誘、張湛皆謂魏伐中山,以邑子牟,然魏牟與趙平原君、秦魏冉范雎同時,其時中山入趙已久,安得尚屬魏?則牟所封,必非鮮虞之中山,而尚亦必非牟後,殆無疑義。張湛又以子牟為魏文侯子,蓋掍牟與摯為一人,其說尤謬,則楊倞已疑之矣。畢引高說,而不審校其時代,亦其疏也。
宋康染於唐鞅、佃不禮。
「佃」,道藏本作「伷」,非。畢云:「呂氏春秋『佃』作『田』,是,『禮』作『禋』,誤。」詒讓案:宋王偃為齊湣王所滅,謚康,見國策宋策。呂氏春秋作宋康王,荀子王霸篇又作宋獻。佃不禮,荀子解蔽篇楊注引,亦作田不禋。漢書古今人表有田不禮,則似據趙世家也。呂氏春秋淫辭篇云:「宋王謂其相唐鞅曰:『寡人所殺戮者眾矣,而群臣愈不畏,其故何也』?唐鞅對曰:『王之所罪,盡不善者也,罪不善,善者故為不畏。王欲群臣之畏也,不若無辨其善與不善,而時罪之,若此則群臣畏矣。』居無幾何,宋君殺唐鞅。」荀子解蔽篇亦云:「唐鞅蔽於欲權而逐戴子」,又云:「唐鞅戮於宋」,皆其事也。史記趙世家,載趙主父使田不禮相太子章,後為李兌所殺事,當宋康之末年,或即一人先仕宋而後仕趙與?蘇云:「宋康之亡,當楚頃襄王十一年,上去楚惠王之卒一百四十三年,此不獨與墨子時世不值,且與中山之亡相距止數年,而皆在孟子之後,孟子言方千里者九,則中山未亡;言宋王行仁政,則宋亦未亡。若此書為墨子自著,則墨子時世更在孟子之後,不知孟子之闢墨子,正在墨學方盛之時,其必不然也審矣。」
此六君者所染不當,故國家殘亡,
畢云:「『家』,呂氏春秋作『皆』。」
身為刑戮,宗廟破滅,絕無後類,
荀子禮論篇云:「先祖者,類之本也。」楊注云:「類,種也。」逸周書嘗麥篇云:「殷無類於冀州。」
君臣離散,民人流亡,舉天下之貪暴苛擾者,
畢云:「『擾』,『〈扌夒〉』字之誤,經典通用此。」
必稱此六君也。凡君之所以安者何也?以其行理也,
廣雅釋詁云:「理,道也。」
行理性於染當。
畢云:「『性』當為『生』,一本作『在』,誤。」詒讓案:治要及呂氏春秋並作「生」。
故善為君者,勞於論人,
高誘云:「論猶擇也。」
而佚於治官。
「佚」,治要作「逸」。
不能為君者,傷形費神,愁心勞意,然國逾危,身逾辱。
「逾」,治要並作「愈」。呂氏春秋當染同。高誘云:「愈,益也。」
此六君者,非不重其國愛其身也,以不知要故也。
高誘云:「不知所行之要約也。」
不知要者,所染不當也。
高誘云:「所從染不得其人也。」
非獨國有染也,士亦有染。
以後至篇末,與呂氏春秋當染篇文絕異。
其友皆好仁義,淳謹畏令,則家日益、身日安、名日榮,處官得其理矣,
畢云:「理猶治。」詒讓案:理亦道也。
則段干木、
畢云:「呂氏春秋云:『田子方學于子貢,段干木學于子夏』。」詒讓案:呂覽尊師篇又云:「段干木,晉國之大駔也,學于子夏。」史記老子傳集解云:「段干是魏邑名也,魏世家有段干木本,蓋因邑為姓。」風俗通氏姓注云:「姓段名干木」,恐或失之矣。
禽子、
詳公輸篇。畢云:「呂氏春秋云『禽滑釐學于墨子,許犯學于禽滑釐』。此稱禽子,則墨子門人小子之文矣」。
傅說之徒
傅說,見尚賢中篇。此與段干木、禽子並舉,似不類,疑後人所增竄也。
是也。其友皆好矜奮,
荀子正名篇云:「有兼聽之明,而無奮矜之容」,又子道篇,楊注云:「奮,振矜也。」
創作比周,
左文十八年傳云:「頑嚚不友,是與比周」,杜注云:「比,近也。周,密也。」
則家日損、身日危、名日辱,處官失其理矣,則子西、易牙、豎刀之徒是也。
蘇云:「春秋時子西有三,一為鄭公孫夏,一為楚鬥宜申,一為楚公子申。茲所舉,蓋鬥宜申也。」畢云:「經傳或作『豎貂』,此作『刀』者,『貂』省文舊作『刁』,非。玉篇云『刀,丁ㄠ切,亦姓,俗作刁』。」案:論語憲問篇「或問子西,曰:彼哉彼哉」,集解「馬融云子西,鄭大夫,或曰楚令尹子西。」此子西或亦斥楚公子申。蘇說未塙。易牙、豎刀並見公羊僖十八年傳。左僖二年傳作「寺人貂」,杜注云:「寺人,奄官豎貂也」,貂、刀字通。
詩曰「必擇所堪。
畢云「『堪』當為『媅』字假音。」王云:「媅訓為樂,與染義無涉。『堪』當讀為湛,湛與漸漬之漸同,說文作『瀸』,云『漬也』。月令『湛熾必絜』,鄭注曰『湛,漬也。』內則說八珍之漬云:『湛,諸美酒』,注曰:『湛,亦漬也』。考工記鍾氏『以朱湛丹秫』,注曰:『鄭司農云:湛,漬也。玄謂湛讀如漸車帷裳之漸』,是湛與漸同,湛、漬皆染也。楚辭七諫『日漸染而不自知兮』,王注曰:『稍漬為漸,汙變為染。』考工記鍾氏注曰:『漬亦染也。』必擇所湛,猶云必擇所染耳。荀子勸學篇曰:『蘭槐之根是為茞,其漸之滫中,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質非不美也,所漸者然也』。晏子春秋雜篇曰:『今夫蘭本三年而成,湛之苦酒,則君子不近,庶人不佩,湛之麋醢,而賈匹馬矣。非蘭本美也,所湛然也。願子之必求所湛』。說苑雜言篇曰:『今夫蘭本三年,湛之以鹿醢,既成,則易以匹馬,非蘭本美也。願子詳其所湛,既得所湛,亦求所湛。』義並與墨子同。」案:王說是也。蘇云:「此蓋逸詩。」
必謹所堪」者,此之謂也。
法儀第四
畢云:「法,說文云『灋,刑也,平之如水,從水、廌,所以觸不直者去之,法今文省。』此借為法度之義。儀,義如渾天儀之儀。說文云『檥,榦也』,儀與檥音相近。又說文云『儀,度也』,亦通」。詒讓案:爾雅釋詁云「儀,榦也」,與說文「檥」說解同。管子形勢解篇云「法度者萬民之儀表也」。此篇所論,蓋天志之餘義。
子墨子曰:「天下從事者不可以無法儀,無法儀而其事能成者無有也。
舊本脫,今據群書治要增。
雖至士之為將相者,皆有法,雖至百工從事者,亦皆有法,百工為方以矩,為圓以規,直以繩,正以縣。
畢云:「此縣挂正字。」詒讓案:考工記輿人云「圜者中規,方者中矩,立者中縣,衡者中水。」莊子馬蹄篇云「匠人曰:我善治木,曲者中鉤,直者應繩」,即此義。
無巧工不巧工,皆以此五者為法。
俞云:「『五』當作『四』,上文『百工為方以矩,為圓以規,直以繩,正以縣』,並無五者。」詒讓案:以考工記校之,疑上文或當有「平以水」三字,蓋本有五者,而脫其一與?
巧者能中之,
畢云「史記索隱云『倉頡篇云:中,得也。』」
不巧者雖不能中,放依以從事,
畢云:「說文云『仿,相似也。』放與仿同。」
猶逾己。
畢云「猶勝于己。」
故百工從事,皆有法所度。
治要無「所」字。下同。
今大者治天下,其次治大國,而無法所度,此不若百工,辯也。」
畢云:「說文云『辯,治也。』」
然則奚以為治法而可?當皆法其父母奚若?
當與嘗通,嘗試也。詳天志下篇。王引之云:「當並與儻同。」畢云:「奚若與何如同。」
天下之為父母者眾,而仁者寡,若皆法其父母,此法不仁也。法不仁,不可以為法。當皆法其學奚若?
學謂師也。
天下之為學者眾,而仁者寡,若皆法其學,此法不仁也。法不仁,不可以為法。當皆法其君奚若?天下之為君者眾,而仁者寡,若皆法其君,此法不仁也。法不仁不可以為法。故父母、學、君三者,莫可以為治法。
下舊有「而可」二字。王云:「既言莫可以為治法,則不當更有『而可』二字,此涉下句而衍。」案:王說是也,今據刪。
然則奚以為治法而可?故曰莫若法天。天之行廣而無私,其施厚而不德,
治要作「息」。
其明久而不衰,故聖王法之。既以天為法,動作有為必度於天,天之所欲則為之,天所不欲則止。然而天何欲何惡者也?天必欲人之相愛相利,而不欲人之相惡相賊也。奚以知天之欲人之相愛相利,而不欲人之相惡相賊也?以其兼而愛之、兼而利之也。奚以知天兼而愛之、兼而利之也?
治要「知天」下有「之」字。
以其兼而有之、兼而食之也。今天下無大小國,
「大小」,治要作為「小大」。
皆天之邑也。人無幼長貴賤,皆天之臣也。此以莫不犓羊、
畢云:「當云牛羊。」
豢犬豬,
畢云:「說文云『犓,以芻莖養牛也』,『豢,以穀圈養豕也。』玉篇云『犓,則俱切,今作芻』。陸德明莊子音義云『司馬云:牛羊曰芻,犬豕曰豢。』」蘇云:「案:『犓』乃『芻』『牛』兩字而誤合為一者,文當云『芻牛羊』。」
絜為酒醴粢盛,
畢云:「『潔』字正作『絜』。說文云『秶,稷也』,『粢,稻餅也』。然則『粢盛』之字作『齍』。
以敬事天,此不為兼而有之、兼而食之邪!天苟兼而有食之,夫奚說以不欲人之相愛相利也!故曰愛人利人者,天必福之;惡人賊人者,天必禍之。曰殺不辜者,得不祥焉。夫奚說人為其相殺而天與禍乎!是以知天欲人相愛相利,
舊本無「知」字,治要同。王云:「『是以』下有『知』字,而今本脫之,則文義不明。上文曰『奚以知天之欲人之相愛相利,而不欲人之相惡相賊也』,奚以知,正與是以知相應。」案:王說是也,今據增。
而不欲人相惡相賊也。
昔之聖王禹湯文武,兼愛天下之百姓,
畢云:「舊脫『愛』字,以意增。」
率以尊天事鬼,其利人多,故天福之,使立為天子,天下諸侯皆賓事之。
廣雅釋詁云「賓,敬也。」
暴王桀紂幽厲,兼惡天下之百姓,率以詬天侮鬼,
廣雅釋詁云:「詬,罵也」。左昭十三年傳「楚靈王投龜詬天而呼」,釋文云:「詬,詈辱也。」
其賊人多,
「其賊」,舊本作「賊其。」俞云:「按當作『其賊人多』,與上文『其利人多,故天福之』相對。」案:俞校是也,今據乙。
故天禍之,使遂失其國家,
遂與隊通,易震「遂泥」。釋文云「『遂』,荀本作『隊』,俗作『墜』,義同。淮南子天文訓高注云「隊,隕也。」
身死為僇於天下,
「僇」,治要作「戮」。大學「辟則為天下僇矣」,孔穎達疏云「僇謂刑僇也。」荀子非相篇云「為天下大僇」,楊注云「僇與戮同」。
後世子孫毀之,至今不息。故為不善以得禍者,桀、紂、幽、厲是也,愛人利人以得福者,禹湯文武是也。愛人利人以得福者有矣,惡人賊人以得禍者亦有矣。
七患第五
以下二篇所論皆節用之餘義。
子墨子曰:「國有七患。七患者何?城郭溝池不可守,而治宮室,一患也;邊國至境
畢云:「當為『竟』。本書耕柱云:『楚四竟之田』,只作『竟』。」洪云:「『邊』當是『適』字之訛,古『敵』字多作『適』。言敵國至境,而四鄰莫救,故可患也。」
四鄰莫救,二患也;先盡民力無用之功,賞賜無能之人,民力盡於無用,財寶虛於待客,三患也;仕者持祿,游者愛佼,
舊本「持」訛「待」,「愛佼」訛「憂反」。群書治要引「待」作「持」,「反」作「佼」。王云:「『待』當為『持』,『憂反』當為『愛交』。呂氏春秋慎大篇注『持猶守也』。言仕者守其祿,游者愛其交,皆為己而不為國家也。管子明法篇曰:『小臣持祿養交,不以官為事』。晏子春秋問篇曰:『士者持祿,游者養交』。養交與愛交同意。今本『持』作『待』,『愛交』作『憂反』,則義不可通。逸周書大開篇『禱無愛玉』,今本『愛』訛作『憂』。隸書『交』字或作『友』,與『反』相似而訛也。」俞云:「王說是矣,然以『憂』為『愛』字之誤,恐未必然。古書多言持祿養交,尟言持祿愛交者。且持養二字同義,荀子勸學篇『除其害者以持養之』,榮辱篇『以相群居,以相持養』,議兵篇『高爵豐祿以持養之』,呂氏春秋長見篇『申侯伯善持養吾意』,並以『持養』連文。墨子天志篇亦云:『持養其萬民』。然則此文既云持祿,必云養交,不當云愛交也。墨子原文蓋本作『恙交』,『恙』即『養』之假字,古同聲通用,後人不達假借之旨,改其字作『憂』,而墨子原文不可復見矣。」案:王校是也,今據正。「佼」即「交」,字通,今從治要正。管子七臣七主篇云:「好佼友而行私請」,又明法篇云:「以黨舉官,則民務佼而不求用」,明法解云:「群臣相推以美名,相假以功伐,務多其佼,而不為主用」,並以「佼」為「交」。此云愛佼,猶管子云好佼、務佼也。韓非子三守篇云:「群臣持祿養交」,荀子臣道篇云:「偷合苟容,以之持祿養交而已耳」,諸書並云持祿,與此書同,而養交之文,則與此書微異。俞校必欲改「憂」為「恙」,以傅合之,則又求之太深,恐未塙。
君脩法討臣,臣懾而不敢拂,
舊本「臣」字不重,今據群書治要補。「拂」,治要作「咈」。案:「咈」正字,「拂」假字。說文手部云:「拂,過擊也」,口部云:「咈,違也。」荀子臣道篇云:「事暴君者,有補削無撟拂」,楊注云:「拂,違也。」賈子保傅篇云:「潔廉而切直,匡過而諫邪者謂之拂。拂者,拂天子之過者也。」書堯典「咈哉」,偽孔傳云:「咈,戾也。」
四患也;君自以為聖智而不問事,自以為安彊而無守備,四鄰謀之不知戒,五患也;所信者不忠,所忠者不信,
上句「信」字舊本訛「言」,又無兩「者」字,今據群書治要補正。
六患也;畜種菽粟
「畜」治要作「蓄」,字通。畢云:「『菽』正為『尗』。」
不足以食之,大臣不足以事之,
畢云:「舊脫『以』字,一本有。」詒讓案:群書治要亦有「以」字。荀子正名篇,楊注云:「事,任使也。」
賞賜不能喜,誅罰不能威,七患也。以七患居國,必無社稷;
「無」,疑當為「亡」。畢云:「國、稷為韻。」
以七患守城,敵至國傾。
畢云:「城傾為韻。」
七患之所當,國必有殃。
畢云:「當、殃為韻。」
凡五穀者,民之所仰也,君之所以為養也,故民無仰則君無養,
畢云:「仰、養為韻。」
民無食則不可事,
畢云:「食、事為韻」。
故食不可不務也,地不可不力也,用不可不節也。
「力」,畢本作為「立」,云「立、節為韻。」案:畢本訛,今據道藏本及明刻本正。王云:「畢說非也。古音『立』在緝部,『節』在質部,則立、節非韻。原本『立』作『力』,『力』在職部,力、節亦非韻。」
五穀盡收,則五味盡御於主,
獨斷云:「御者進也,凡飲食入於口曰御」。
不盡收則不盡御。
白虎通義諫諍篇云:「陰陽不調,五穀不熟,故王者為不盡味而食之。」畢云:「主、御為韻。」王云:古音『主』在厚部,『御』在御部,則主、御非韻。」
一穀不收謂之饉,二穀不收謂之旱,
俞云:「按旱者不雨也,不得為二穀不收之名。疑『旱』乃『罕』字之誤。一穀不收謂之饉,二穀不收謂之罕。饉也,罕也,皆稀少之謂。饉猶僅也,故襄二十四年穀梁傳作『一穀不升謂之嗛』。嗛,猶歉也。然二穀不收謂之罕,其義正一律矣。」
三穀不收謂之凶,四穀不收謂之餽,
畢云:「漢書食貨志云:『負擔餽饟』,師古曰:『餽亦饋字,言須饋餉』。」邵晉涵云:「餽與匱通。鄭注月令曰:『匱,乏也。』」王云:「須餽餉不得謂之餽,畢說非,邵說是也。」
五穀不收謂之饑。
畢云:「太平御覽引作『飢』,誤。此飢餓字。」又畢本此下增「五穀不熟,謂之大侵」八字,云:「八字舊脫,據藝文類聚增。穀梁傳云:『一穀不升謂之嗛,二穀不升謂之饑,三穀不升謂之饉,四穀不升謂之康,五穀不升謂之大侵。』爾雅云『穀不孰為饑,蔬不孰為饉,果不孰為荒』,與此異。」王云:「既言五穀不收謂之饑,則不得又言五穀不熟謂之大侵。藝文類聚百穀部引墨子『五穀不孰,謂之大侵』者,乃涉上文引穀梁傳『五穀不升謂之大侵』而衍,故太平御覽時序部二十、百穀部一,引墨子皆無此八字。墨子所記本與穀梁傳不同,不可強合也。下文『饑則盡無祿』,畢依類聚於『饑』下增『大侵』二字,亦御覽所無。」案:王說是也。釋慧苑華嚴經音義二,引「饑」亦作「飢」,下無「五穀不孰」八字。
歲饉,則仕者大夫以下皆損祿五分之一。旱,則損五分之二。凶,則損五分之三。餽,則損五分之四。饑,
畢據藝文類聚增大侵」二字,誤,今不從。
則盡無祿稟食而已矣。
稟食,謂有稍食而無祿也。說文{亠回}部云:「稟,賜穀也。」周禮司士,鄭注云:「食,稍食也。」又宮正注云:「稍食祿稟。」
故凶饑存乎國,人君徹鼎食五分之五,
曲禮鄭注云:「徹,去也。」五分之五,義不可通,疑當作五分之三。玉藻云:「諸侯日食特牲,朔月少牢。」此五鼎則少牢也。以禮經攷之,蓋羊一、豕二、倫膚三、魚四、腊五,五者各一鼎,徹其三者,去其牢肉,則唯食魚腊,不特殺也。白虎通義諫諍篇云:「禮曰:一穀不升徹鶉鷃,二穀不升徹鳧雁,三穀不升徹雉兔,四穀不升損囿獸,五穀不升不備三牲。」白虎通蓋據天子而言。故云三牲。大荒不特殺,則不止不備而已。
大夫徹縣,
周禮小胥云:「卿大夫判縣」,鄭注謂左右縣。曲禮云:「大夫無故不徹縣」,孔疏云:「徹亦去也。」
士不入學,
周書糴匡篇云:「成年,餘子務藝;年儉,餘子務穡。」是不入學也。
君朝之衣不革制,
君朝之衣,天子皮弁服,諸侯則冠弁服也。周禮司服云:「眡朝則皮弁服」,鄭注云:「視朝,視內外朝之事。皮弁之服,十五升白布衣,積素以為裳」,又「凡甸冠弁服」,注云:「冠弁委貌,其服緇布衣,亦積素以為裳,諸侯以為視朝之服」,是也。周書大匡篇云:「大荒祭服漱不制。」朝服輕於祭服,不制明矣。蘇云:「革,改也。」
諸侯之客,四鄰之使,雍食而不盛,
畢云:「『雍食』,疑一『饔』字。說文云:『饔,孰食也』。」王云:「『雍食』當為『雍飧』。周官外饔『凡賓客之飧,饔饗食之事』,鄭注曰:『飧,客始至之禮。饔,既將幣之禮。』飧饔即饔飧也。饔、雍古字通。」案:王說是也。糴匡篇云:「年儉,賓祭以中盛;年饑,則勤而不賓;大荒,賓旅設位有賜」,與此略同。
徹驂騑,
畢云:「高誘注呂氏春秋云:『在中曰服,在邊曰騑。』」
塗不芸,
穀梁襄二十四年傳云:「大侵之禮,廷道不除。」范甯注云「廷內道路不修除也。」畢云:「『塗』俗寫從土,本書非攻中云:『涂道之脩遠』,只作『涂』。芸,〈耒芸〉省文。」
馬不食粟,婢妾不衣帛,此告不足之至也。
今有負其子而汲者,隊其子於井中,
畢云:「此『墜』正字。說文云:『隊,從高隊也。』井讀如阱。」案:阱不當云汲,畢誤。
其母必從而道之。
蘇云:「道與導同,謂引也。」
今歲凶、民饑、道餓,重其子此疚於隊,
畢云:「言重于其子。」王引之云:「『重其子此疚於隊』,當作『此疚重於隊其子。』疚,病也。言此病較之隊其子者為尤重也。今本顛倒,不成文義。」案:王說是也,蘇說同。
其可無察邪?故時年歲善,
畢云:「說文云『秊,穀孰也,故曰時年。』」案:年歲連讀,年即歲也,畢非。
則民仁且良;時年歲凶,則民吝且惡。夫民何常此之有?
句。
為者疾,食者眾,則歲無豐。
俞云:「『疾』當為『寡』。為之者寡,食之者眾,則雖有豐年不足以供之,故歲無豐也。今作『為者疾』,則不可通矣,蓋後人據大學以改之,而不知其非也。」案:俞說未塙,此疑當作「為者疾,食者寡,則歲無凶。為者緩,食者眾,則歲無豐。」此上文咸以歲善與歲凶對舉,是其證。今本脫「食者寡」至「為者緩」十字,文義遂舛牾不合矣。
故曰財不足則反之時,食不足則反之用。故先民以時生財。
禮記坊記,鄭注云:「先民,謂上古之君也。」書伊訓孔疏引賈逵國語注云:「先民,古賢人也。」
固本而用財,則財足。故雖上世之聖王,豈能使五穀常收,而旱水不至哉?然而無凍餓之民者何也?其力時急,而自養儉也。故夏書曰:『禹七年水』,殷書曰:『湯五年旱』,
畢云:「管子權數云:『管子曰:湯七年旱,禹五年水』,與此文互異。莊子秋水云:『湯之時八年七旱』。荀子王霸云:『禹十年水,湯七年旱。』賈誼新書憂民云:『禹有十年之蓄,故免九年之水。湯有十年之積,故勝七年之旱』。淮南子主術云:『湯之時七年旱』,又異。」詒讓案:呂氏春秋順民篇云:「昔者湯克夏而正天下,天大旱,五年不收,湯乃以身禱於桑林。」與此書所言正合。王充論衡感虛篇亦云:「書傳言湯遭七年旱,或言五年」,是古書本有二說也。
此其離凶餓甚矣,
畢云:「離讀如羅。」詒讓案:「凶餓」當作「凶饑」,即冢上三穀四穀不收而言。下云「不可以待凶饑」又云「民見凶饑則亡」,皆其證也。此涉下凍餓而誤。
然而民不凍餓者何也?其生財密,其用之節也。
故倉無備粟,不可以待凶饑。
「倉」,舊本訛作「食」,俞云:「『食』乃『倉』字之誤,『倉無備粟』與下句「庫無備兵』文正相對,若作『食』字,失其旨矣。下文云『食者國之寶也,兵者國之爪也』,『食』字即此文『粟』字,不得據彼而疑此文當作『食』也。」案:俞校是也,今據正。
庫無備兵,雖有義不能征無義。城郭不備全,不可以自守。心無備慮,不可以應卒。是若慶忌無去之心,不能輕出。
要離殺吳王子慶忌,見呂氏春秋忠廉篇,高注云:「慶忌者,吳王僚之子也,有力捷疾,而人皆畏之,無能殺之者。」案:淮南子說山訓高注及吳越春秋闔閭內傳,並以慶忌為王僚子,惟淮南詮言訓許注以為僚之弟子,未知孰是。畢云:「言慶忌雖勇,猶輕出致死。昔吳王患慶忌之在鄰國,恐合諸侯來伐,要離詐以負罪出奔,戮妻子,斷右手,如衛,求見慶忌,與東之吳,渡江中流,順風而剌慶忌。事見吳越春秋闔閭內傳。」蘇云:「『去』下,據上文當脫『備』字。」
夫桀無待湯之備,故放;紂無待武之備,故殺。
王引之云:「禦敵謂之待。魯語『帥大讎以憚小國,其誰云待之』,楚語『其獨何力以待之』,韋注並云:『待,禦也。』」
桀、紂貴為天子,富有天下,然而皆滅亡於百里之君者何也?
孟子公孫丑篇云:「湯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
有富貴而不為備也。故備者國之重也,食者國之寶也,兵者國之爪也,城者所以自守也,
畢云:「寶、爪、守為韻。」
此三者國之具也。故曰以其極賞,
周書命訓篇云:「極賞則民賈其上,賈其上則民無讓,無讓則不順」。
以賜無功,虛其府庫,以備車馬衣裘奇怪,苦其役徒,以治宮室觀樂,死又厚為棺槨,
畢云:「舊作為『槨』,俗寫。」
多為衣裘,生時治臺榭,
畢云:「當為『謝』。荀子王霸云:『臺謝甚高』,楊倞曰:『謝,榭同。』陸德明左氏音義云:『榭,本亦作謝』,知古無榭字。」
死又脩墳墓,故民苦於外,府庫單於內,
畢云:「史記云:『王之威亦單矣』,集解云:『徐廣曰:單亦作殫』。索隱云:『按單音丹。單,盡也』。」
上不厭其樂,下不堪其苦。故國離寇敵則傷,
畢云:「離讀如羅。」
民見凶饑則亡,此皆備不具之罪也。且夫食者,聖人之所寶也。故周書曰:「國無三年之食者,國非其國也;家無三年之食者,子非其子也。」此之謂國備。」
畢云:「周書云:『夏箴曰:小人無兼年之食,遇天饑,妻子非其有也;大夫無兼年之食,遇天饑,臣妾輿馬非其有也;國無兼年之食,遇天饑,百姓非其有也。』墨蓋夏教,故義略同。」案:畢據周書文傳篇文,此文亦本夏箴而與文傳小異。攷穀梁莊二十八年傳云:「國無三年之畜,曰國非其國也」,與此文略同。疑先秦所傳夏箴文本如是也。又御覽五百八十八,引古廣百官箴敘云:「墨子著書稱夏箴之辭」,蓋即指此。若然,此書當亦稱夏箴,與周書同,而今本脫之。
辭過第六
畢云:「辭受之字從受,經典假借用此。過,謂宮室衣服飲食舟車蓄私五者之過也。」詒讓案:此篇與節用篇文意略同,群書治要引,并入七患篇,此疑後人妄分,非古本也。
子墨子曰:「古之民
畢云:「太平御覽引,作『上古之民』。」
未知為宮室時,
畢云:「舊脫『室』字,據太平御覽增。」詒讓案:趙蕤長短經適變篇引,亦有「室」字。禮運云:「昔者先王未有宮室,冬則居營窟,夏則居橧巢。」
就陵阜而居。穴而處,
「穴」上疑脫一字。
下潤濕傷民,故聖王作為宮室。
畢云:「『王』,太平御覽引作『人』。」
為宮室之法,
畢云;「太平御覽引作『制』。」
曰:『室高足以辟潤濕,
謂堂基之高。舊本脫「室」字,今據群書治要補。「辟」,治要、長短經並作「避」。「濕」字治要無。畢云:「辟,避字假音。」
邊足以圉風寒,
畢云:「『邊』,太平御覽引作『中』,非。『圉』,李善注左思賦引作『御』,太平御覽引作『禦』。玉篇云:『圉,禁也』。」
上足以待雪霜雨露,
王引之云:「待,禦也。節用篇『待』作『圉』,圉即禦字也。」
宮牆之高
禮記儒行鄭注云:「宮謂牆垣也。」畢云:「太平御覽引作『牆高』二字。」
足以別男女之禮。』謹此則止,
畢云:「謹,廑字假音。」
凡費財勞力,不加利者,不為也。
舊本脫「凡」字,今據治要補。畢云:「此下舊接『是故聖王作為宮室』云云,今移。」
役,
畢云:「當云『以其常役』,上脫三字。」
脩其城郭,則民勞而不傷;以其常正,
蘇云:「正同征。」
收其租稅,則民費而不病。
道藏本「則民」作「民則」。
民所苦者非此也,苦於厚作歛於百姓。
舊本此三十九字在「作誨婦人治之」下,盧文弨校云:「當在此。」畢據移正。王云:「作斂,與籍斂同。籍,古讀若昨,節用上篇『其籍斂厚』。」
是故聖王作為宮室,便於生,
治要作「使上」二字,誤。畢云:「太平御覽引作『以便生』。」
不以為觀樂也;作為衣服帶履,便於身,
治要作「使身」,誤。
不以為辟怪也。
畢云:「辟,僻字假音。」
故節於身,誨於民,是以天下之民可得而治,
長短經作「故天下之人」,無「可得而治」四字。
財用可得而足。
長短經有「也」字。
當今之主,
長短經作「王」。
其為宮室則與此異矣。必厚作斂於百姓,
治要、長短經並無「作」字。
暴奪民衣食之財以為宮室臺榭曲直之望、青黃刻鏤之飾。
畢云:「已上六句太平御覽節。」
為宮室若此,故左右皆法象之。
長短經「法」下有「而」字。
是以其財不足以待凶饑,振孤寡,
「振」,舊本作「脤」,俗字,今據治要正。
故國貧而民難治也。
長短經「治」作「理」,蓋避唐諱改。
君實欲天下之治而惡其亂也,
「實」,治要作「誠」。
當為宮室不可不節。
王引之云:「當猶則也。」
古之民未知為衣服時,衣皮帶茭,
畢云:「『衣皮』,藝文類聚引作『衣皮毛』,非。說文云:『茭,乾芻』。」王云:「乾芻非可帶之物,畢說非也。說文『茭,竹索也』,其草索則謂之茭。尚賢篇曰:『傅說被褐帶索』,謂草索也。此言帶茭,猶彼言帶索矣。」詒讓案:禮運說上古,云:「未有麻絲,衣其羽皮。」帶茭,疑即喪服之茭帶。傳云:「絞帶者,繩帶也。」
冬則不輕而溫,
長短經作「煖」。案:下文輕煖常見,似是。
夏則不輕而凊。
曲禮「冬溫而夏凊」,釋文云:「凊,七性反,字從冫,秋冷也。本或作水旁,非也。」說文仌部云「凊,寒也。」
聖王以為不中人之情,
「情」,治要作為「溫凊」二字,誤。
故作誨婦人
長短經「作」上有「聖人」二字,與下文同。但上已云聖王,則此不當重復,恐不足據也。
治絲麻
畢云:「『治』下舊有『役脩其城郭』云云四十八字,今移前。」
梱布絹,
畢云:「『梱』字當為『稛』。說文云:『絭,束也。』」詒讓案:非樂上作「綑布縿」,非命下作「梱布縿」,此「梱」或當為「捆」,亦「稛」之假字。「絹」當為「綃」,綃與繰通,故彼二篇又誤作「縿」,詳非樂篇。
以為民衣。為衣服之法:『冬則練帛之中,
說文糸部云:「練,湅繒也。繒,帛也。」畢云:「中讀去聲。」案:畢說非也,中即中衣,凡上服以內之衣,通稱中衣。深衣鄭目錄云「大夫以上,祭服中衣用素」,練帛即素也。詩唐風揚之水,孔穎達疏云:「中衣者,朝祭服之裏衣也,其制如深衣。」儀禮聘禮賈疏云「凡服四時不同,假令冬有裘,襯身有禪衫,又有襦絝,襦絝之上有裘,裘上有裼衣,禓衣之上有上服,皮弁祭服之等。若夏以絺綌,絺綌之上則有中衣,中衣之上加以上服也。」案:裼衣,亦通謂之中衣。冬或服裘,或服袍襺,皆有中衣。「中」,經典亦作「衷」。說文衣部云:「衷,裏褻衣。」穀梁宣九年傳云:「或衣其衣,或衷其襦」,范注云:「衷者,襦在裏也。」是對文衷為裏衣,散文則通言衣,故節用中篇云:「冬服紺緅之衣,足以為輕且暖。」
足以為輕且煖;
畢云:「文選注引作『煗』。」詒讓案:後文「煗」字兩見。說文火部煖、煗並訓溫也。長短經仍作「煖」。
夏則絺綌之中,
說文糸部云:「絺,細葛也。綌,粗葛也。」禮家說以絺綌上加中衣,此即以絺綌為中衣,則內衣通得謂之中也。
足以為輕且凊。』
舊本脫「煖」至「且」十二字,畢本據北堂書鈔增「煖夏則絺綌輕且」七個字。王云:「『夏則絺綌輕且凊』,本作『夏則絺綌之中,足以為輕且凊』,與『冬則練帛之中,足以為輕且煖』對文。北堂書鈔衣冠部三,引作『冬則練帛輕且煖,夏則絺綌輕且凊』,省文也。若下二句內,獨少『之中足以為』五字,則與上二句不對矣。群書治要所引上下皆有此五字,當據補。」案:王校是也。長短經引云:「夏則絺〈糹郄,去“阝”〉,足以為輕凊」,亦有「足以為」三字。
謹此則止。故聖人之為衣服,
舊本脫「之」字,今據治要補。
適身體,和肌膚
畢云:「北堂書鈔引云:『以適身體,以和肌膚。』」
而足矣,非榮耳目而觀愚民也。
長短經「非」下有「以」字。
當是之時,堅車良馬不知貴也,刻鏤文采不知喜也。何則?其所道之然。故民衣食之財,家足以待旱水凶饑者何也?得其所以自養之情,而不感於外也。
「感」,治要同。案:當為「惑」之誤。「也」字,治要無。
是以其民儉而易治,
長短經引「儉」上有「用」字。
其君用財節而易贍也。
畢云:「呂氏春秋適音云:『不充則不詹』,高誘曰:『詹,足也。詹讀如澹然無為之澹』。文選注云:『許君注淮南子云:澹,足也。古無,從貝字,此俗寫』。」
府庫實滿,足以待不然,
不然,謂非常之變也。漢書司馬相如傳「發巴蜀之士各五百人以奉幣,衛使者不然」,顏注引張揖云:「不然之變也。」治要作「不極」,蘇云:「『不然』疑當作『不時』」,並誤。
兵革不頓,
襄四年左傳「甲兵不頓」,杜注云:「頓,壞也。」
士民不勞,足以征不服,故霸王之業可行於天下矣。當今之主,
舊本作為「王」,長短經同,今據治要正,與上下文合。
其為衣服,則與此異矣。冬則輕煗,
治要作「煖」,下同。
夏則輕凊,皆已具矣,必厚作斂於百姓,
長短經無「作」字。
暴奪民衣食之財,以為錦繡文采靡曼之衣,
舊本倒作「衣之」。俞云:「『衣之』當作『之衣』,此十字一句讀。」詒讓案:長短經正作「以為文彩靡曼之衣」,今據乙。小爾雅廣言云:「靡,細也。」漢書韓信傳「靡衣媮食」,顏注云「靡,輕麗也。」文選七發,李注云:「曼,輕細也。」
鑄金以為鉤,珠玉以為珮,
大戴禮記保傅篇云:「玉佩上有蔥衡,下有雙璜,衝牙蚍珠,以納其間,琚瑀以雜之。」「珮」,治要作「佩」,長短經同。畢云:「當為『佩』,古無此字。」女工作文采,男工作刻鏤,以為身服。治要作「以身服之。」
此非云益煗之情也,
俞云:「情,猶實也。煗之情,猶言煗之實。云益者,有益也。廣雅釋詁曰:『云,有也。』『此非云益煗之情』,猶曰『此非有益煖之實』,上文曰『冬則輕煗,夏則輕凊』,而此獨言煗者,衣固以煗為主耳。」
單財勞力
單,亦盡也,詳上篇。
畢歸之於無用也。
舊本脫,今據治要增。
以此觀之,
「以」,長短經作「由」。
其為衣服,非為身體,皆為觀好。
長短經下有「也」字,
是以其民淫僻而難治,其君奢侈而難諫也。夫以奢侈之君御好淫僻之民,
治要、長短經並無「好」字。
欲國無亂不可得也。君實欲天下之治而惡其亂,
「實」,治要作「誠」。
當為衣服不可不節。
古之民未知為飲食時,
治要無「時」字。
素食而分處,
素食,謂食草木。管子七臣七主篇云:「果蓏素食當十石。」素,疏之假字。淮南子主術訓云:「夏取果蓏,秋畜疏食」,「疏」,俗作「蔬」。月令「取蔬食」,鄭注云:「草木之實為蔬食。」禮運說上古,云:「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實」,即此素食也。
故聖人作誨,男耕稼樹藝,
畢云:「古只作『埶』,說文云:『埶,種也。從坴。(),持而種之。』」
以為民食。其為食也,足以增氣充虛,彊體適腹而已矣。
呂氏春秋重己篇云:「昔先聖王之為飲食酏醴也,足以適味充虛而已矣。」
故其用財節,其自養儉,民富國治。
治要「故」字在「民富」上。
今則不然,厚作斂於百姓,
治要無「作」字。
以為美食芻豢,蒸炙魚鱉,
蒸與烝通,毛詩小雅瓠葉,傳云:「炕火曰炙。」禮記禮運鄭注云:「炙,貫之火上。」治要無「魚鱉」二字。畢云:「太平御覽引此「炙」作「庖」,「鱉」作「鱉」。
大國累百器,小國累十器,前方丈,
畢本作「美食方丈」,云:「舊作『前方丈』三字,今據文選注兩引改『美食方丈』。太平御覽作『前則方丈』。」案:畢據文選七命及應璩與從弟君苗君冑書注所引校也。王云:「『美食』二字與上文相複,畢改非也。群書治要引作『前方丈』,則魏徵所見本正與今本同。文選注引作『美食方丈』者,此以上文之『美食』與下文之『方丈』連引,而節去芻豢以下十七字,乃是約舉其詞,不得據彼以改此也。太平御覽治道部八,引作『前則方丈』,句法較為完足。」詒讓案:孟子盡心篇云:「食前方丈」,趙岐注云:「極五味之鐉食,列於前方一丈。」
目不能遍視,手不能遍操,口不能遍味,冬則凍冰,夏則飾饐。
畢云:「飾,若覆食之幂是也。饐,說文云:『飯傷濕也。』」洪云:「案飾饐與涷冰對文,皆言其食味之壞。『飾饐』當作『餲饐』。爾雅釋器『食饐謂之餲』,郭璞注:『飯穢臭。』論語鄉黨『食饐而餲』,孔注『饐餲,臭味變也』。『飾』本作『飭』,『餲』『飭』字形相近。」俞說同。張文虎云:「覆食之幂,義不當為飾。飾饐。群書治要引作餕饐,是也。玉藻『日中而餕』,注云:『餕,食朝之餘也。』論語,鄭注云:『食餘曰餕』,餕饐者,謂食餘而致壞也。」案:洪說近是。「飾」,治要作「餕」,則疑「酸」之借字。荀子正名篇云:「香臭芬鬱腥臊酒酸奇臭,以鼻異」,楊注云:「酸,暑浥之酸氣也」於此義亦得通。張望文生訓,不足據。
人君為飲食如此,故左右象之,是以富貴者奢侈,孤寡者凍餒
畢云:「當為『餧』,說文云:『餧,饑也。』」
雖欲無亂,
畢云:「舊本脫『雖』字,據太平御覽增。」
不可得也。君實欲天下治而惡其亂,
「實」,治要作「誠」,「治」上,王校增「之」字。
當為食飲
當作「飲食」。
不可不節。
古之民未為知舟車時,重任不移,遠道不至,故聖王作為舟車,以便民之事。其為舟車也,全固輕利,
畢云:「『全』,太平御覽引作『完』。」詒讓案:治要引,亦作「完」,意林同。
可以任重致遠,其為用財少,而為利多,是以民樂而利之。法令不急而行,
「令」,治要作「禁」。「法」上,舊本有「故」字。王云:「上『故』字涉下『故』字而衍,群書治要無。」
民不勞而上足用,
畢云:「『上』舊作『止』,一本如此。」詒讓案:治要亦作「上」。「足」下,治要有「以」字。
故民歸之。當今之主,其為舟車與此異矣。全固輕利皆已具,
「全」,治要亦作「完」。「具」下有「矣」字。
必厚作斂於百姓,以飾舟車,
治要作「以為舟車飾」。
飾車以文采,飾舟以刻鏤。女子廢其紡織而脩文采,故民寒,男子離其耕稼而脩刻鏤,故民饑。
治要作「飢」,下同。
人君為舟車若此,故左右象之,是以其民饑寒並至,故為姦蒞。
治要作「邪」。
姦袤多則刑罰深,
此句首,舊本無「姦蒞」二字。王云:「舊本兩『姦蒞』,脫其一,則義不可通。今據群書治要補。」
刑罰深則國亂。
治要「國」上衍「固」字。畢云:「太平御覽引云:『而國亂矣。』」
君實欲天下之治而惡其亂,
「實」,治要作「誠」。
當為舟車不可不節。
凡回於天地之間,
「回」字訛,蘇云:「當作『同』」,亦未塙。
包於四海之內,天壤之情,陰陽之和,莫不有也,雖至聖不能更也,何以知其然?聖人有傳,天地也,則曰上下;四時也,則曰陰陽;人情也,則曰男女;禽獸也,則曰牡牝雄雌也。真天壤之情,雖有先王不能更也。雖上世至聖,必蓄私不以傷行,
私,謂妾媵私人。顧云:「晏子春秋內篇諫下『古聖王畜私不傷行』。」
故民無怨,宮無拘女,故天下無寡夫。
小爾雅廣義云:「凡無妻無夫,通謂之寡,寡夫曰索。」左襄二十七年傳云:「齊崔杼生成及彊而寡」,杜注云「偏喪曰寡。寡,特也。」
內無拘女,外無寡夫,故天下之民眾。當今之君
畢云:「上俱作『主』。」
其蓄私也,大國拘女累千,小國累百,是以天下之男多寡無妻,女多拘無夫,男女失時,
畢云:「『女』,舊作『子』,一本如此。」
故民少,君實欲民之眾而惡其寡,當蓄私不可不節。
凡此五者,聖人之所儉節也,小人之所淫佚也,儉節則昌,淫佚則亡,此五者不可不節。夫婦節而天地和,風雨節而五穀孰,衣服節而肌膚和。」
三辯第七
畢云:「此辯聖王雖用樂,而治不在此。三者,謂堯舜及湯及武王也。」詒讓案:此篇所論蓋非樂之餘義。
程繁
畢云:「太平御覽引作程子。」詒讓案:公孟篇亦作「程子」,蓋兼治儒墨之學者。
問於子墨子曰:「夫子曰
舊本無此三字,王云:「『聖王』上當有『夫子曰』三字,而今本脫之,則文義不明。下文『今夫子曰:聖王不為樂』,是其證。」案:王說是也,今據增。
『聖王不為樂』。昔諸侯倦於聽治,息於鐘鼓之樂;
鐘鼓謂金奏。
士大夫倦於聽治,息於竽瑟之樂;
周禮小胥云:「卿大夫判縣,士特縣。」曲禮云「大夫無故不徹縣,士無故不徹琴瑟」,孔穎達疏以為不命之士,若命士,則特縣。若然,士大夫之樂亦有鐘鼓。攷賈子新書審微篇云:「大夫直縣,士有琴瑟」,公羊隱五年何注引魯詩傳云:「大夫士曰琴瑟。」白虎通義禮樂篇云:「詩傳曰:大夫士琴瑟也。大夫士北面之臣,非專事子民,故但琴瑟而已。」曲禮疏引春秋說題辭,亦謂「樂無大夫士制」。此書義蓋與魯詩、春秋緯略同。
農夫春耕夏耘,
畢云:「說文云:『〈耒員〉,除苗間穢也,〈耒芸〉或字』,此省文。」
秋斂冬藏,
畢云「古只作『臧』。」
息於聆缶之樂。
畢云『聆』當為『瓴』。『聆缶』,太平御覽引作為『吟謠』,是也。『缶』是『〈搖,去“扌”〉』字之壞。」王云:「今本墨子作『聆缶』者,『聆』乃『〈瓦令〉』字之訛,『〈瓦令〉』即『瓴』字也,但移瓦於左,移令於右耳。北堂書鈔樂部七缶下,鈔本太平御覽樂部三及二十二缶下引墨子,並作『吟』缶』。『吟』亦『〈瓦令〉』之訛。蓋墨子書『瓴』字本作『〈瓦令〉』,故今本訛作『聆』,諸類書訛作『吟』,而缶字則皆不訛也。其刻本御覽作『吟謠』者,後人不知『吟』為『〈瓦令〉』之訛,遂改『吟缶』為『吟謠』耳。上文云:『諸侯息於鐘鼓,上大夫息於竽瑟』,此云:『農夫息於〈瓦令〉缶』,鐘鼓,竽瑟、〈瓦令〉缶皆樂器也。淮南精神篇『叩盆拊瓴相和而歌』,盆即缶也。若吟謠則非樂器,不得言吟謠之樂矣。」案:王說是也。說文瓦部云:「瓴,{雝缶}也,似缾者」。又缶部云:「缶,瓦器,所以盛酒漿,秦人鼓之以節歌。」詩陳風宛丘篇「坎其擊缶」,毛傳云:「盎謂之缶」,爾雅釋器同,郭注云:「盆也」史記李斯傳云:「擊甕叩缻,真秦之聲也。」瓴、甕同物,缻即缶之俗。
今夫子曰:『聖王不為樂』,此譬之猶馬駕而不稅,
方言云:「稅,舍車也。趙、宋、陳、魏之閒謂之稅」,郭璞注云:「稅猶脫也。」畢云:「太平御覽作『脫』,同。」
弓張而不弛,無乃非有血氣者之所不能至邪?」
俞云:「『非』字衍文。」
子墨子曰:「昔者堯舜有茅茨者,
畢云:「『茅茨』舊作『第期』,今據太平御覽改。」俞云:「茅茨土階,是言古明堂之儉,不得云且以為禮、且以為樂也。下文曰:『周成王之治天下也,不若武王;武王之治天下也,不若成湯;成湯之治天下也,不若堯、舜。故其樂逾繁者,其治逾寡』,然則其說堯﹑舜,亦當以樂言,不當以宮室言也,疑後人不達第期之義,而臆改之,未可為據,仍當從原文,而闕其疑。」案:俞說非也。若第期專以樂言,則下文不當云且以為禮。畢校不誤。詩小雅甫田,鄭箋云:「茨,屋蓋也」,孔疏云:「墨子稱茅茨不翦,謂以茅覆屋。」
且以為禮,且以為樂;湯放桀於大水,
蘇云:「案列女傳云『流於海,死於南巢之山』,尚書大傳云『國君之國也,吾聞海外有人,與其屬五百人去』,與此言合。」
環天下自立以為王,事成功立,無大後患,因先王之樂,又自作樂,命曰護,又脩九招;
畢云:「『脩』舊作『循』,今以意改。已上十六字舊脫,今據太平御覽增。呂氏春秋云:『湯命伊伊作為大護,歌晨露,脩九招、六列。』」案:道藏本雖亦有脫文,然尚有「自作樂命曰九招」七字,則未全脫也,畢說未審,風俗通義聲音篇云:「湯作護。護言救民也」,藝文類聚帝王部引春秋元命苞云:「湯之時民大樂其救於患害,故護者救也」,白虎通義禮樂篇云:「湯曰大護者,言湯承衰能護民之急也」,公羊隱五年,何注云:「殷曰大護,殷時民樂,大其護己也」,並與此同。周禮大司樂「護」作「濩」,漢書禮樂志同「護」,「濩」字亦通。九招,即書皋陶謨「簫韶九成」,舜樂也。史記夏本紀云:「禹興九招之樂」,呂氏春秋古樂篇云:「嚳作九招,舜令質修之。」山海經大荒西經云:「啟始歌九招」,周禮大司樂作「九{殸石}」。招、韶、{殸石}字並通。
武王勝殷殺紂,環天下自立以為王,事成功立,無大後患,因先王之樂,又自作樂,命曰象;
畢云;「呂氏春秋云:『周公為三象』,乃成王之樂。此云象又是武王作,未詳。」案:毛詩周頌序云:「維清,奏象舞也」,鄭箋云:「象,用兵時刺伐之舞,武王制焉。」禮記文王世子「下管象」,鄭注云:「象,周武王伐紂之樂。」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質文篇云:「文王作武樂,武王作象樂,周公作汋樂。」淮南子氾論訓云:「周武象。」高注云:「武王樂也。」白虎通義禮樂篇云:「周公曰酌,武王曰象者,象太平而作樂,示已太平也,合曰大武。」此皆以象為武王所作。畢專據呂覽古樂篇以疑此書,殊為失攷。周禮大司樂六樂有大武而無象,則大武自為周之正樂,象蓋舞之小者。周頌孔疏謂象舞象文王之事,大武象武王之事,大武之樂亦為象,傅合武、象為一,非也。左襄二十九年傳云「見舞象箾南籥者」,杜注云「象箾舞所執,文王之樂」,杜又以象為文王樂,史記吳世家集解引賈逵、詩周頌疏引服虔,說並同,蓋皆傳聞之異。
周成王因先王之樂,又自作樂,命曰騶虞。
王云:「御覽引作『周成王因先王之樂,又自作樂,命曰騶吾』,是也。上文云:『湯因先王之樂,又自作樂,命曰護。武王因先王之樂,又自作樂,命曰象』,即其證。今本脫去『又自作樂』四字,則義不可通。困學紀聞所引已同。今本書傳中,『騶虞』字多作『騶吾』,故困學紀聞詩類引墨子尚作『騶吾』,今作『騶虞』者,後人依經典改之。」案:王說是也,今據增。鈔本御覽樂部三引此書,「騶虞」又作「鄒吾」,字並通。詩召南有騶虞篇,蓋作於成王時,故墨子以為成王之樂。凡詩皆可入樂也。周禮大司樂「大射令奏騶虞」,鄭注云:「騶虞,樂章名。」
周成王之治天下也,不若武王,武王之治天下也,不若成湯,成湯之治天下也,不若堯舜。故其樂逾繁者,其治逾寡。自此觀之,樂非所以治天下也。」
程繁曰:「子曰:『聖王無樂』,此亦樂已,若之何其謂聖王無樂也?」
子墨子曰:「聖王之命也,
命與令義同。蘇云:「此下有闕文誤字。」
多寡之。
此疑當作「多者寡之」。言凡物病其多者,則務寡之。
食之利也,以知饑而食之者智也,因為無智矣。今聖有樂而少,此亦無也。」
畢云:「言人所以生者,食之利,但必以知饑而食之,否則非智。今聖人雖用樂而少,此亦無違于聖人。『無』下疑有脫字。」案:畢說非也。「因」,當作「固」,「今聖」下當有「王」字。此言食為人之利,然人饑知食,不足為智,若因饑知食而謂之為智,則所知甚淺,固為無智矣,以喻聖王雖作樂而少,猶之無樂也。末句「無」下似無脫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唐·胡愔
(清)周元文 纂輯
清·
诸葛亮
宋·赵佶
唐·房玄龄
清·孙诒让
清·汪寄
清·周星莲
宋·道诚
唐·欧阳询
元·萧廷芝
宋·曾公亮
沈尹默
袁宏道
元·陈少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