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墨子閒詁卷六-墨子閒诂
墨子閒詁卷六
節用上第二十
聖人為政一國,一國可倍也;
畢云:「言利可倍。」
大之為政天下,天下可倍也。其倍之非外取地也,因其國家,去其無用之費,
舊本脫「用之費」三字,王據下文及中篇補。
足以倍之。聖王為政,其發令興事,使民用財也,
「使」,舊本作「便」。王云:「『便民』二字與下句文意不合『便民』當為『使民』,言必有用之事,然後使民為之也。」案:王校是也,今據正。
無不加用而為者,是故用財不費,民德不勞,
德與得通,下同。
其興利多矣。其為衣裘何?以為冬以圉寒,夏以圉暑。
圉,禦字通,詳辭過篇。
凡為衣裳之道,冬加溫,夏加凊者,芊〈魚且〉不加者去之。
畢云:「『芊〈魚且〉』二字凡四見,疑一『鮮』字之誤。鮮,少也,言少有不加於溫凊者去之,即下篇云『諸加費不加于民利者,聖王弗為』是也。不加,猶云無益。洪云:「篇中言為宮室、甲盾、五兵、舟車,『芊〈魚且〉』字凡四見,其文義皆同。以中篇言衣服、舟楫、宮室句證之,「芊〈魚且〉」當是『則止』二字之訛,『則』訛為『鮮』,『止』訛為『且』,傳寫者又割裂訛為『芊〈魚且〉』。俞云:「『芊〈魚且〉』二字凡四見,疑當作『鮮且』。蓋『鮮』字左旁之『魚』,誤移在『且』字左旁耳,且讀為〈黹虘〉,鮮且者鮮〈黹虘〉也。說文黹部『〈黹虘〉,合五采鮮色,從黹虘聲,詩曰;衣裳〈黹虘〉〈黹虘〉』。鮮色謂之〈黹虘〉,故合而言之曰鮮〈黹虘〉。今詩作『楚楚』,毛傳曰『楚楚,鮮明貌』,然則鮮〈黹虘〉連言,正古義也。鮮且不加。謂徒為華美而無益於用。畢云不加猶言無益,是也。〈黹虘〉從虘聲,虘從且聲,故〈黹虘〉得以且為之。如籀文〈辶虘〉,小篆作〈辶且〉,或作徂,而詩溱洧篇『士曰既且』,釋文曰『且,往也』。則即以且為之,是其例矣。」案:俞說近是。公孟篇云:「楚莊王鮮冠組纓」,「芊〈魚且〉」、「鮮組」,並「鮮〈黹虘〉」之異文。又疑當為「華駔」,晏子春秋諫下篇云「今君之服駔華,不可以導眾」,又云「聖人之服,中侻而不駔」。此駔字從魚且聲,舊本並同。俞正燮謂「羊」乃「善」脫,「〈魚旦〉」乃「但」誤,則誤仞為從旦,又讀「羊」屬上為句,並謬。蘇云「或作『鮮有』二字」,亦非。
其為宮室何?以為冬以圉風寒,夏以圉暑雨,有盜賊加固者,芊〈魚且〉不加者去之。其為甲盾五兵何?
周禮司兵云「掌五兵五盾」,又「軍事建車之五兵」。鄭眾注云「五兵者,戈、殳、戟、酋矛、夷矛」。鄭康成云「步卒之五兵,則無夷矛而有弓矢」。司馬法定爵篇云「弓矢圍,殳矛守,戈戟助,凡五兵,當長以衛短,短以救長」。案:五兵,古說多差異,惟鄭君與司馬法合,當為定論。此甲盾、五兵並舉,而衛宏漢舊儀說五兵有甲鎧。周禮肆師,賈疏引五經異義公羊說,穀梁莊二十五年范甯注,曾子問孔疏引禮記隱義,揚雄大玄經玄數,說五兵並有盾,皆非也。
以為以圉寇亂盜賊,若有寇亂盜賊,有甲盾五兵者勝,無者不勝。
畢云:「『者』,舊作『有』,以意改。」
是故聖人作為甲盾五兵。凡為甲盾五兵加輕以利,堅而難折者,芊〈魚且〉不加者去之。其為舟車何?以為車以行陵陸,舟以行川谷,以通四方之利。凡為舟車之道,加輕以利者,芊〈魚且〉不加者去之。凡其為此物也,無不加用而為者,
舊無「不」字。俞云:「上文云『無不加用而為者』,此脫『不』字。」案:俞校是也,今據補。
是故用財不費,民德不勞,其興利多矣。
有去大人之好聚珠玉、鳥獸、犬馬,
舊本無「矣」字。戴云「『多』下當依上文補『矣』字。『有』,疑『者』字之誤。『者』上脫『今』字。『去』字乃『王公』二字之誤」。案:戴校「多」下補「矣」字,是也,今據增。有,當讀為又,此承上文,言聖人為衣裳、宮室、甲盾、五兵、舟車,既去其芊〈魚且〉不加者而不為,又去珠玉、鳥獸、犬馬之玩好,以益為衣裳五者,故其數自倍增也,戴說並非。
以益衣裳、宮室、甲盾、五兵、舟車之數於數倍乎!若則不難,
戴云:「若,猶此也。『則不難』下,有脫文」。案:審校文義,似無脫文。
故孰為難倍?唯人為難倍。然人有可倍也。昔者聖王為法曰:「丈夫年二十,毋敢不處家。
明吳寬鈔本作「不敢毋處家。」左文十八年傳云「男有家」。周禮大司徒、鄭注云「有夫有婦,然後為家」。
女子年十五,
吳鈔本作「二十」,誤。
毋敢不事人。」
周禮媒氏「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賈疏引王肅聖證論云「前賢有言:丈夫二十不敢不有室,女子十五不敢不有其家。」王肅語本於此。
此聖王之法也。
韓非子外儲說右篇「齊桓公下令於民曰:丈夫二十而室,婦人十五而嫁」,亦見說苑貴德篇。墨子此說與彼同。國語越語亦云「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齊、越之令,或亦本聖王之法與?
聖王即沒,于民次也,
次,讀為恣,言恣民之所欲。
其欲蚤處家者,有所二十年處家;其欲晚處家者,有所四十年處家。
王云:「所,猶時也。言有時二十年,有時四十年也。文十三年公羊傳注曰『所,猶時也』。」
以其蚤與其晚相踐,
王藻,鄭注云「踐,當為翦,聲之誤也。」呂氏春秋制樂篇,高注云「翦,除也。」戴云:「踐,讀如籩豆有踐之踐,傳曰『踐,行列貌』,行列有比校之義。」案:戴說未允。
後聖王之法十年。若純三年而字,子生可以二三年矣。
周禮玉人注云「純,猶皆也」。說文子部云「字,乳也」。蘇云:「字,猶養也。下『年』字疑當作『人』,蓋聖王之法,二十而處家,今後十年,彼早處家者當有二三子也。」戴云:「虞氏注易屯卦云『字,妊娠也』,下『年』字,乃『人』字之誤。」
此不惟使民蚤處家
,「惟」,吳鈔本作「唯」。
而可以倍與?且不然已。
此文未足,必有脫字。明鬼下篇云「且不惟此為然。」此「且不」下,疑亦脫「惟此為」三字。
今天下為政者,其所以寡人之道多,其使民勞,其籍歛厚,
王引之云:「籍斂,稅斂也。大雅韓奕篇『實畝實籍』,箋曰『籍,稅也』。正義引宣十五年公羊傳曰『什一而籍』。」
民財不足,凍餓死者不可勝數也。且大人惟毋興師以攻伐鄰國,
「惟毌」吳鈔本作「唯無」。畢本「毋」改「毌」,云「毌」同「貫」。案:畢校非也,唯毋,毋,語詞,說詳尚賢中篇。
久者終年,速者數月,男女久不相見,此所以寡人之道也。與居處不安,飲食不時,作疾病死者,有與侵就〈亻爰〉橐,
有,讀為又。侵就未詳。橐,以舉火攻城之具,見備穴篇。韓非子八說篇云:「干城距衝,不若堙穴伏橐」,疑此「〈亻爰〉」,亦當為「伏」之訛。畢云:「『〈亻爰〉』,即『援』字異文。」
攻城野戰死者,不可勝數。此不令為政者,所以寡人之道數術而起與?
畢云:「『令』,當為『今』。」戴云:「不,猶非也。」
聖人為政特無此,
「此」字疑當重,誤脫其一。
不聖人為政,其所以眾人之道亦數術而起與?」故子墨子曰:「去無用之費,
王云:「舊本脫『費』字,中篇曰『諸加費不加于民利者,聖王弗為』,今據補。」
聖王之道,天下之大利也。」
節用中第二十一
子墨子言曰:「古者明王聖人,所以王天下,正諸侯者,彼其愛民謹忠,
說文言部云:「謹,慎也」,此蓋與信義近。
利民謹厚,忠信相連,又示之以利,是以終身不饜,
吳鈔本作「厭」。
歿世而不卷。
「歿」,吳鈔本作「沒」。「世」,舊本作「二十」二字。盧云:「二字疑當為『世』」,今據正。蘇云:「『卷』,當為『倦』。」詒讓案:正字當作「券」,說文力部云「券,勞也」。考工記輈人,鄭注云「券,今倦字也」。卷即券之假字。
古者明王聖人,其所以王天下正諸侯者,此也。
正,長也,詳親士篇。
是故古者聖王,制為節用之法曰:『凡天下群百工,輪車、鞼匏、
畢云:「鞼,說文云『韋繡也』。『匏』當為『鞄』,說文云『柔革工也,讀若朴』。」王云:「『鞼』,即攷工記『圅鮑韗韋裘』之『韗』,非謂韋繡也。輪車梓匠為攻木之工,陶為摶埴之工,冶為攻金之工,然則鞼匏即韗鮑,為攻皮之工也。凡文、吻、問,與脂、旨、至,古音多互相轉,故『韗』字或作『鞼』,『鞄』之為『匏』,亦借字耳。故攷工記又借作『鮑』。」案:王說近是。說文革部云:「〈革軍〉,攻皮治鼓工也,或從韋作韗」,又云「鞄,柔革工也,周禮曰柔皮之工鮑氏」。「鞄」,即「鮑」也,此假鞼匏字為之。非儒篇有「鮑函車匠」,字亦作「鮑」。或云考工記「設色之工畫繢」,「鞼」即「繢」之借字,亦通。
陶、冶、梓匠,使各從事其所能』,曰:『凡足以奉給民用,則止。』諸加費不加于民利者,聖王弗為。
畢云:「舊『民用』下,作『諸加費不加民利則止』,今據後文改。史記李斯列傳『李斯曰:凡古聖王,飲食有節,車器有數,宮室有度,出令造事加費而無益於民利者,禁』,即用此義。』
古者聖王制為飲食之法曰:『足以充虛繼氣,強股肱,
畢云「太平御覽引有『使』字。」
耳目聰明,則止。不極五味之調,芬香之和,
畢云:「芬字同{山分}。」
不致遠國珍怪異物。』
「怪」,舊本作「恢」。畢云:「『恢』,一本作『怪』。太平御覽引同。說文云『恢,大也』,亦通。」詒讓案:作「怪」是也,今據正。「恢」篆文相近而訛。公羊昭三十一年傳「有珍怪之食」,何注云「珍怪,猶奇異也」。荀子正論篇云「食飲則重大牢而備珍怪」。淮南子精神訓云「珍怪奇異,人之所美也,而堯糲粢之飯,藜藿之羹。」
何以知其然?古者堯治天下,南撫交阯
吳鈔本作「趾」。案:阯,趾之假字。大戴禮記少閒篇、韓非子十過篇、淮南子脩務訓,並作「趾」。高注云「交趾,南方之國。」荀子楊注引尸子及賈子新書,並作「阯」。案:交阯,即今越南國。
北降幽都,
王云:「『降』字,義不可通,『降』當為『際』。爾雅『際,接捷也』,郭注曰『捷,謂相接續也』。『際』『降』字形相似,故傳寫易訛。周易集解豐象傳『天降祥也』,王弼本『降祥』作『際翔』。案:王校是也。淮南子脩務訓,高注云「陰氣所在,故曰幽都,今雁門以北是。」莊子在宥篇云「堯流共工於幽都」,釋文引李頤云「即幽州也。尚書作幽州,北裔也。」
東西至日所出入,
畢云:「謂暘谷、昧谷。」詒讓案:荀子王霸篇,楊注引尸子云「堯南撫交阯,北懷幽都,東西至日月之所出入」,韓非子十過篇云「昔者堯有天下,其地南至交趾,北至幽都,東西至日月之所出入者,莫不賓服」,文並略同。又大戴禮記少閒篇云「昔虞舜以天德嗣堯,朔方幽都來服,南撫交趾,出入日月,莫不率俾」,淮南子脩務訓云「堯北撫幽都,南通交趾」,賈誼新書脩政語上云「堯撫交阯,北中幽都」,亦與此文大同小異。
莫不賓服。逮至其厚愛,黍稷不二,羹胾不重,
說文肉部云「胾,大臠也」。詩魯頌閟宮「毛炰胾羹」,毛傳云「胾,肉也;羹,大羹、鉶羹也。」管子弟子職「羹胾中別」,尹注云「胾,謂肉而細切。」案:不重,謂止一品,不多重也。
飯於土塯,
「飯」,舊本訛「飲」。王云「土塯乃飯器,非飲器,『飲』乃『飯』字之誤。」案:王校是也,今據正。畢云「『〈土畱〉』當為『溜』,太平御覽引此云『飯土軌』,史記李斯列傳『二世責問李斯曰:吾有所聞於韓子也,曰堯飯土匭,啜土鉶』,徐廣曰『匭一作溜』。說文無『塯』字。玉篇云『力又切,瓦飯器也』。」詒讓案:史記秦始皇本紀云「飯土簋」索隱本「簋」作「〈土畱〉」,云「如字,一音鏤,一作簋」。又敘傳云「食土簋」。集解「徐廣云:一作塯」,與此字並同。韓非子十過篇云「堯飯於土簋鮮飲於土鉶」,即李斯所本。韓詩外傳三又云「舜飯乎土簋,啜乎土型」,文並大同小異。
啜於土形,
畢云:「太平御覽引作『鉶』。鄭君注周禮云『鉶,羹器也』,後漢書注引此云「堯舜堂高三尺,土階三等,茅茨不翦,采椽不斲,飲土簋,歠土鉶,糲粱之飯,藜藿之羹,夏日葛衣,冬日鹿裘。是約己也。」文選注亦以為此文案出韓非子。」顧云:「秦本紀正作『土形』,太史公自序作『刑』。」詒讓案:說文口部云「啜,嘗也。」「形」「刑」並「鉶」之假字。史紀敘傳司馬談論六家要指云「墨者亦尚堯、舜道,言其德行,曰:堂高三尺,土階三等,茅茨不翦,采椽不刮,食土簋,啜土刑,糲粱之食,藜藿之羹,夏日葛衣,冬日鹿裘。」後漢書注所引疑即本史記文。史記正義引顏氏云「刑所以盛羹也。土,謂燒土為之,即瓦器也。」秦始皇本紀作「啜土刑」,集解引如淳云「土刑,飯器之屬,瓦器也」,李斯傳作「鉶」,韓非子十過篇同,韓詩外傳又作「型」。
斗以酌。
王云:「『斗』上脫一字,此與下文義不相屬。『酌』下必多脫文,不可考。」詒讓案:詩大雅行葦云「酌以大斗」。說文木部云「枓,勺也」,勺部云:「勺,挹取也」。此「斗」「酌」,即「枓」「勺」之假借字,謂以枓挹酒漿也。
俛仰周旋威儀之禮,
畢云:「說文云『頫,低頭也,或從人免』。」
聖王弗為。
此句上,以上下文例校之,當亦有「諸加費不加於民利者」九字。
古者聖王制為衣服之法曰:『冬服紺緅之衣,輕且暖,
畢云:「說文云『紺,帛深青揚赤色』。玉篇『紺古憾切』。」案:「緅」非古字,當為「纔」。考工記云「五入為緅」,鄭君注云「今禮俗文作爵,言如爵頭色。」說文「纔」云「帛雀頭色」,與鄭注「緅」義合,說文無「緅」字,是知當為「纔」。
夏服絺綌之衣,輕且凊,則止。』諸加費不加於民利者,聖王弗為。
古者聖人為猛禽狡獸,暴人害民,
廣雅釋詁云「狡,健也。」呂氏春秋恃君篇「服狡蟲」,高注云「狡蟲,蟲之狡害者。」此狡獸,與彼狡蟲義同。
於是教民以兵行,日帶劍,為刺則入,
「日」疑當為「曰」。
擊則斷,旁擊而不折,此劍之利也。甲為衣則輕且利,動則兵且從,
「兵」字無義,疑當作「弁」,與「兵」形近而誤。弁者,變之假字。書堯典「於變時雍」,漢孔宙碑作「於亓時癰」,亓即弁之隸變,是其證也。考工記「函人為甲衣之無齘則變也」,鄭注云「變隨人身便利」,此變且從之義。
此甲之利也。車為服重致遠,乘之則安,引之則利,安以不傷人,利以速至,此車之利也。古者聖王為大川廣谷之不可濟,於是利為舟楫,
王云:「『利』字義不可通,『利』當為『制』,隸書『制』字或作『〈未刂〉』,與『利』相似而誤。」
足以將之則止。
廣雅釋詁云「將,行也」。「止」,舊訛「上」,今據道藏本正。
雖上者三公諸侯至,
舊云「上」舊作「止」,以意改。
舟楫不易,津人不飾,
說文水部云「津,水渡也。」津人,蓋掌渡之吏士。左傳云「二十四年,王子朝用成周之寶珪于河。甲戌,津人得諸河上」。列子黃帝篇云「津人操舟若神」,劉向列女傳辯通篇「趙津女娟者,趙河津吏之女」。
此舟之利也。
古者聖王制為節葬之法曰:『衣三領,
意林作「三領之衣」,荀子正論篇,楊注云「三領,三稱也。禮記:君陳衣於序東,西領南上,故以領言。」
足以朽肉,棺三寸,
意林作「三寸之棺」,說詳節葬下篇。
足以朽骸,
荀子正論篇云「世俗之為說者曰:太古薄葬,棺厚三寸,衣衾三領,葬田不妨田,故不掘也。」蓋戰國時相傳有是語,不獨墨家言也。
堀穴深不通於泉,
意林「不」作「則」,誤。「堀」,吳鈔本作「掘」,下同。畢云:「說文云『堀,兔窟也』,此『竁』字假音。」案:畢說非也。說文土部別有「堀」字訓突也,引詩曰「蜉蝣堀閱」。段玉裁注本,校改「堀」篆作「()」,而刪「堀,兔窟也」一條,最為精審。此「堀穴」則借為「窟」字。戰國策楚策云「堀穴窮巷」。漢書鄒陽傳「則士有伏死堀穴巖藪之中耳」,顏注云「堀與窟同」。
流不發洩則止。
畢云:「『流』,疑當為『氣』,據下篇有云『氣無發洩於上』。」
死者既葬,生者毋久喪用哀。』
古者人之始生,未有宮室之時,因陵丘堀穴而處焉。聖王慮之,以為堀穴曰:『冬可以辟風寒』,
畢云:「辟同避,言堀穴但可以避冬日風寒而已。」
逮夏,
畢云:「『逮』,舊作『建』,以意改」。
下潤溼,上熏烝,
「熏」,道藏本、吳鈔本作「重」,誤。
恐傷民之氣,于是作為宮室而利。」
「于」,吳鈔本作「於」。戴云:「下有脫文。」
然則為宮室之法將柰何哉?子墨子言曰:「其旁可以圉風寒,上可以圉雪霜雨露,其中蠲潔,可以祭祀,
蠲潔,詳尚同中篇。
宮牆足以為男女之別則止,諸加費不加民利者,聖王弗為。」
下疑有脫文。
節用下第二十二
闕
節葬上第二十三
闕
節葬中第二十四
闕
節葬下第二十五
畢云:「說文云『葬,臧也,從死在茻中。一其中所以薦之。易曰: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又云『節,竹約也』,經典借為約之義。」
子墨子言曰:「仁者之為天下度也,辟之無以異乎孝子之為親度也。
畢云:「辟同譬。」
今孝子之為親度也,將柰何哉?曰:『親貧則從事乎富之,人民寡則從事乎眾之,眾亂則從事乎治之。』當其於此也,亦有力不足,財不贍,智不智,
此字與「知」通,下同。畢云:「一本作『知』。」
然後己矣。無敢舍餘力,隱謀遺利,而不為親為之者矣。
隱謀,謂隱匿其智謀,猶尚同上篇云「隱匿良道,不以相教也。」荀子王制篇云「無隱謀,無遺善,而百事無過,非君子莫能。」
若三務者,
畢云:「舊脫此字,據後文增。」
孝子之為親度也,既若此矣。
雖仁者之為天下度,
畢云:「舊脫『為』字,一本有。」
亦猶此也。曰:『天下貧則從事乎富之,人民寡則從事乎眾之,眾而亂則從事乎治之。』當其於此,亦有力不足,財不贍、智不智,然後已矣。無敢舍餘力,隱謀遺利,而不為天下為之者矣。若三務者,此仁者之為天下度也,
句首「此」字,據上文不當有。畢云:「舊脫『也』字,據上文增。」
既若此矣。
今逮至昔者三代聖王既沒,
盧云:「『今逮至昔者』連下為文,亦見下篇。」
天下失義,後世之君子,或以厚葬久喪以為仁也,義也,孝子之事也;或以厚葬久喪以為非仁義,非孝子之事也。曰二子者,言則相非,
畢云:「『則』字,據下當為『即』。」詒讓案:二字古通。
行即相反,
「即」,吳鈔本作「則」。
皆曰:『吾上袓述堯舜禹湯文武之道者也。』而言即相非,行即相反,於此乎後世之君子,皆疑惑乎二子者言也。若苟疑惑乎之二子者言,然則姑嘗傳而為政乎國家萬民而觀之。
「傳」,道藏本、吳鈔本並同。畢本作「傅」。王云:「『傅』字義不可通,當依舊本作『傳』,傳與轉通。呂氏春秋必己篇『若夫萬物之情,人倫之傳』,高注曰『傳猶轉』,莊子天運篇『無方之傳,應物而不窮』,漢書劉向傳『禹、稷與咎繇,傳相汲引』,傳並與轉同。淮南主術篇『生無乏用,死無轉尸』,逸周書大聚篇『轉』作『傳』。襄二十五年左傳注『傳寫失之』,釋文『傳一本作轉』。言若疑惑乎二子之言,則試轉而為政乎國家萬民,以觀之也。」
計厚葬久喪,奚當此三利者?我意若使法其言,用其謀,厚葬久喪實可以富貧眾寡,定危治亂乎,此仁也,義也,孝子之事也,
畢云:舊脫此字,據前後文增。」
為人謀者不可不勸也。
畢云:「此下舊有『仁者將求興天下,誰霸而使民譽之』云云,共六十四字,與下文複出,今刪。」案:吳鈔本亦衍「霸」作「伯」。
仁者將興之天下,
「將」下,當依俞校補「求」字。
誰賈而使民譽之,終勿廢也。
「誰賈」義不可通,當為「設置」之誤。兼愛下篇「設以二士」,「設」,今本亦訛作「誰」,可證。「置」與「賈」亦形近而訛。畢校一本作「霸」,尤訛謬不可據也。下文云「仁者將求除之天下,相廢而使人非之。」興與除,置與廢,譽與非,文並相對也。俞云:「此上舊有『仁者將求興天下,誰霸而使民譽之』云云,畢氏刪之,是也。惟『將』下當有『求』字,下文云『仁者將求除天下之相廢而使人非之,終身勿為』,與此為對文,可證也。此當云『仁者將求興天下之利,而使民譽之,終身勿廢』也。」案:「將」下,俞校補「求」字,是也,餘並非。
意亦使法其言,用其謀,厚葬久喪實不可以富貧眾寡,定危理亂乎,
畢云:「『理』,前作『治』。」詒讓案:唐人避諱改。
此非仁非義,非孝子之事也,為人謀者不可不沮也。仁者將求除之天下,
畢本作「除天下之」,今據道藏本、吳鈔本乙正,與上文「仁者將興之天下」句法正同。
相廢而使人非之,
「相廢」義難通。「相」疑當為「措」,與「廢」義同。書微子之命敘云「殷既錯天命」,釋文引馬融云:「錯,廢也。」非命上篇云「今雖毋求有命者之言不必得不亦可錯乎。」「措」「錯」字通,今本作「相」,形近而訛。
終身勿為。
俞云:「此當云『仁者將求除天下之害,而使人非之,終身勿為也』。」案:句末當依俞校補「也」字,餘並非是。
且故興天下之利,
王云:「『且故』二字,文義不順,當為『是故』之誤,興利除害,正承上文而言。」案:王說是也,俞謂「終身勿為」下舊有「也」字,「且」即「也」字之誤,失之。
除天下之害,令國家百姓之不治也,自古及今,未嘗之有也。
當作「未之嘗有也」。
何以知其然也?今天下之士君子,將猶多皆疑惑厚葬久喪之為中是非利害也。」
穆天子傳,郭璞注云「中,猶合也」。
故子墨子言曰:「然則姑嘗稽之,今雖毋法執厚葬久喪者言,
毋語詞畢改毌非,詳尚賢中篇。王云:「『雖』與『唯』同。」蘇云:「『雖』字誤,當從下文作『唯』。」案:王說是也。
以為事乎國家。此存乎王公大人有喪者,曰棺槨必重,
畢云:「槨舊作槨以意改。」詒讓案:檀弓云「天子之棺四重,柏槨以端長六尺」,鄭注云:「諸公三重,諸侯再重大夫一重,士不重。」荀子禮論篇云:「天子棺槨十重諸侯五重大夫三重,土再重」,楊注云「禮記云『天子之棺四重』,今云十重,蓋以棺槨與抗木合為十重也。諸侯以下,與禮記多少不同,未詳也。案:莊子天下篇述喪禮作「天子棺槨七重」,餘與荀子同,
葬埋必厚,衣衾必多,
喪大記云「小歛君錦衾,大夫縞衾士,緇衾,皆一衣十有九稱。大斂君陳衣百稱,大夫五十稱,士三十稱。」
文繡必繁,
文繡,謂棺飾,若帷荒之屬。周禮縫人,鄭注云「孝子既啟見棺,猶見親之身,既載飾而以行,遂以葬。若存時居於帷幕,而加文繡」,是也。
丘隴必巨;
說文土部云「壟,丘壟也」。禮記曲禮鄭注云「丘,壟也。壟,冢也」。隴,壟之假字。淮南子說林訓云「或謂冢,或謂隴,名異實同也。」呂氏春秋安死篇云「世俗之為丘壟也,其大若山,其樹之若林」。
存乎匹夫賤人死者,
「匹」舊本訛作「正」。畢云:「正同征。」王云:「畢說非也正當為『匹』。白虎通義曰『庶人稱匹夫』。上文王公大人為一類,此文匹夫賤人為一類,無取於征夫也。隸書『匹』字或作『疋』,與『正』相似而誤。禮器『匹士大牢而祭謂之攘』,釋文『匹,本或作正』。緇衣『唯君子能好其正』,注『正當為匹』。」案:王說是也,今據正。
殆竭家室;
莊子養生主,釋文引向秀云「殆,疲困也」。
乎諸侯死者,
畢云:「『乎』,當云『存乎』。」
虛車府,然後金玉珠璣比乎身,
「比」,舊本訛「北」,今依道藏本、吳鈔本正。俞云:「『車』乃『庫』字之誤。漢書王尊傳,師古注曰『比,周也』。比乎身,猶言周乎身。」
綸組節約,車馬藏乎壙,
淮南子齊俗訓云「古者非不能竭國糜民,虛府殫財,含珠鱗施,綸組節束,追送死也」,許注云「綸,絮也。束,縛也」。案:節約,與淮南書「節束」義同。
又必多為屋幕。
吳鈔本作「幄幙」。案:「屋」,非攻中篇亦作「幄」,「幄」俗字,古止作「屋」。詩大雅抑「尚不愧于屋漏」,鄭箋云「屋,小帳也」,史記周本紀云「有火自上復於下,至於王屋」,並以「屋」為「幄」。「幙」,俗「幕」字。
鼎鼓几梴壺濫,
「梴」,道藏本、吳鈔本並作「挻」,從手,誤。畢云:「梴同筵。呂氏春秋節喪有云『壺濫』,高誘曰『以冰置水漿於其中為濫,取其冷也』。」盧文弨云:「壺濫,蓋器名,高注似臆說。呂覽慎勢篇云『功名著乎盤盂,銘篆著乎壺鑑』。」梁履繩云:「周禮『春始鑑』,集韻鑑或從水。」案:盧、梁說是也。
戈劍羽旄齒革,
呂氏春秋節喪篇云「國彌大,家彌富,葬彌厚。含珠鱗施,夫玩好貨寶,鍾鼎壺鑑,轝馬衣被戈劍,不可勝其數,諸養生之具,無不從者。」。
寢而埋之,
後文云「扶而埋之。」「扶」,王引之校改「挾」,此「寢」字疑亦「挾」字之誤。
滿()。
滿、
()
義同。說文心部云「
()
,滿也」。
若送從,
此當從公孟篇作「送死若徙。」荀子禮論篇云「具生器以適墓,象徙道也」。此脫「死」字,「送」字誤箸「若」字之下,「徙」又誤「從」,遂不可通。
曰天子殺殉,
畢云:「古只為『〈彳勻〉』。」詒讓案:「天子」下,疑當有「諸侯」二字。
眾者數百,寡者數十。將軍大夫殺殉,
將軍大夫,即卿大夫,詳尚同中篇。
眾者數十,寡者數人。處喪之法將柰何哉?曰哭泣不秩聲翁,
爾雅釋詁云「秩,常也」。儀禮士喪記云「哭晝夜無時」。雜記云「中路嬰兒失其母焉,何常聲之有?」畢云:「言聲無次第。『翁』義未詳。」洪云:「畢讀作『翁縗絰』句。案『翁』字屬『聲』為句,『聲翁』,當是『聲嗌』之訛。說文『嗌,咽也,籀文作()』,與『翁』字形相近。」案洪說是也。
縗絰
畢云:「說文云『縗服長六寸,博四寸,直心』。鄭君注儀禮云『麻在首、在要,皆曰絰』。說文云『絰,喪首戴也』。」
垂涕,處倚廬,寢苫枕{土凵},
禮喪服傳及士喪記云「居倚廬,寢苫枕塊」,鄭注云:「倚本為廬,在中門外東方北戶。苫,編槁。塊,堛也。」釋文「塊,本又作{土凵}」。案:{土凵}本字,塊或體。
又相率強不食而為飢,
閒傳云「斬衰三日不食,齊衰二日不食,大功三不食,小功緦麻再不食」。
薄衣而為寒,使面目陷〈阝最〉,
畢云:「當為『陬』。陬之訓阪隅,言面瘦棱棱也。」盧云:「玉篇有『〈歹最〉』字,先外切,云瘦病也。則當為『〈歹最〉』。」詒讓案:莊子天地篇云「卑陬失色」,釋文云「李云:卑陬,愧懼貌。一云顏色不自得也」。此「〈阝最〉」,疑亦與「陬」同,皆形容阻喪之貌,與瘦異也。
顏色黧黑
黧,黎之俗,詳兼愛中篇。
耳目不聰明,手足不勁強,不可用也。又曰上士之操喪也,必扶而能起,杖而能行,
喪服四制云「百官備,百物具,不言而事行者,扶而起,言而后事行者,杖而起」,鄭注云:「扶而起,謂天子、諸侯也;杖而起,謂大夫、士也」。
以此共三年。若法若言,行若道
王引之云:「若,猶此也。」
使王公大人行此,則必不能蚤朝,
俞云:「『蚤朝』下,脫『宴退』二字。『蚤朝晏退』與下『蚤出夜入,夙興夜寐』對文。若無『宴退』二字,文義未完。尚賢中篇、非樂上篇、非命下篇,並有『蚤朝晏退』之文。尚賢篇與『夜寢夙興、蚤出莫入』相對,非樂篇、非命篇與『蚤出暮入,夙興夜寐』相對,是其證也。」案:俞說是也,但此處脫文尚不止此二字,今未敢肊補。
五官六府,
此當作「使士大夫行此,則必不能治五官六府」。蓋上王公、大人指天子、諸侯言,此治五官六府,辟草木,實倉廩,指卿大夫言也。非樂上篇云「王公大人,蚤朝晏退,聽獄治政,此其分事也。士君子內治官府,外收斂關市、山林、澤梁之利,以實倉廩府庫,此其分事也」。此與彼正同。今本「五官」上有脫文,遂以「五官六府」以下,並為王公大人之事,非也。又案:五官者,殷、周侯國之制也。史記周本紀云「古公作五官有司」。大戴禮記千乘篇云「千乘之國列其五官」。曾子問「諸侯適天子,乃命國家五官而後行」,鄭注云「五官,五大夫典事者」。管子大匡篇云「乃令五官行事」。商子君臣篇云「地廣民眾,故分五官而守之」。戰國策齊策云「五官之計,不可不曰聽也」。典禮「天子之五官,曰司徒、司馬、司空、司士、司寇,典司五眾。天子之六府,曰司土、司水、司木、司草、司器、司貨,典司六職」。鄭注云:「此亦殷時制也。府主藏六物之稅者」。周禮大宰說邦國官制云「設其參,傅其伍」,鄭注云「伍,謂大夫五人」。檀弓孔疏引崔靈恩說,謂小宰、小司徒、小司馬、小司寇、小司空是也。蓋諸侯雖止三卿,然亦備五官,但其二官無卿耳。戰國時,諸侯蓋猶沿其制,至准南子天文訓云「何謂五官東方為田,南方為司馬,西方為理,北方為司空,中央為都」,春秋繁露五行相生篇云「司馬者,火也;司營者,土也,司徒者,金也;司寇者,水也;司農者,木也」,左昭二十九年傳云「五行之官是謂五官。木正曰句{艹亾},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玄冥,土正曰后土」,此並古五官之別制,與周侯國五官之名不甚合也。六府,古籍無明文。曲禮六府,鄭君以為殷制,則非周法。左傳文七年、大戴禮記四代篇並以水、火、金、木、土、穀為六府,亦非官府。漢書食貨志說太公為周立九府圜法,顏注謂即周官大府、玉府、內府、外府、泉府、天府、職內、職金、職幣等官。若然,天子有九府,六府或亦諸侯制與?
辟草木,
畢云:「辟同闢,草即艸字假音。」實倉廩。使農夫行此。則必不能蚤出夜入,畢云「『夜』,一本作『晚』。」
耕稼樹藝。
說文()部云「埶,穜也」。「藝」即「埶」之俗。
使百工行此,則必不能修舟車為器皿矣。使婦人行此,
「婦」,吳鈔本作「媍」。
則必不能夙興夜寐,紡績織紝。
畢云:「紝、紝二字皆通。」
細計厚葬。為多埋賦之財者也。
蘇云:「『之』字衍。」俞云:「『細』字無義,蓋即上句『紝』字之誤而衍者。『紝』,本作『紝』,因誤為『細』矣。『埋賦』二字,亦不可通。『賦』當作『贓』。玉篇貝部『贓,作郎切,藏也』。是埋贓即埋藏也。『贓』『賦』相似,因而致誤耳。」案:俞以「細」為衍文,是也。而破『賦』為「贓」,則非。此當云「計厚葬,為多埋賦財者也」,與下文云「計久喪,為久禁從事者也」,文例同。
計久喪,為久禁從事者也。財以成者,
畢云:「以同已。」
扶而埋之;
王引之云:「『扶』字義不可通,『扶』當為『挾』,謂挾已成之財而埋之也。隸書『挾』字或作『挟』,與『扶』相似而誤。」俞云:「『扶』乃『抉』字之誤。廣雅釋詁『抉,穿也』。抉而埋之,謂穿地而埋之也。說文穴部『{穴夬},穿也』,又曰『{穴抉},深抉也』,義並與『抉』相近。」案:王說近是。
後得生者,而久禁之,
畢云:「言厚葬,則埋已成之財;久喪,則禁後生之財。」案:此謂死者之親屬得生而禁其從事耳,非謂財也,畢失其義。
以此求富,此譬猶禁耕而求穫也,富之說無可得焉。
是故求以富家
畢云:「舊『求以』二字倒,據後文改。」
而既已不可矣,欲以眾人民,意者可邪?其說又不可矣。今唯無以厚葬久喪者為政,
『唯』,舊本作『惟』,今據吳鈔本改,下文亦作『唯』。『唯無』『唯毋』義同。畢本並改「無」為「毌」,非,詳前。吳鈔本,「喪」下無「者」字。
君死,喪之三年;父母死,喪之三年;
喪服經「為父斬衰三年,父卒,為母齊衰三年」。說苑修文篇「齊宣王謂田過曰:吾聞儒者喪親三年,喪君三年」,則戰國時,非儒者蓋不盡持三年服也。
妻與後子死者,
孔廣森云:「後子者,為父後之子即長子也,戰國策謂齊大子申為後子,荀子謂丹朱為堯後子,其義並同。」畢云:「後子,嗣子適也。」
五皆喪之三年;
畢云:「左傳曰:『王一歲有三年之喪二』,周禮如此。」案:喪服經父為長子,斬衰三年;夫為妻,齊衰期。」畢據左昭十五年傳證此文,是也。彼叔向語,指景王有穆后、太子壽之喪,而云「有三年之喪二」,是妻亦有三年之義。杜注云「天子絕期,唯服三年。故后雖期,通謂之三年喪。」孔疏云「喪服傳曰:父必三年然後娶,達子之志也。父以其子有三年之戚,為之三年不娶,則夫之於妻,有三年之義,故可通謂之三年之喪。」孔廣森云「雜記云:期之喪,十一月而練,十三月而祥,十五月而禫。有練有祥有禫,故妻喪禫期,兼得三年之稱也。假令遭喪於甲年之末,除禫於丙年之首,前後已涉三年。」王云:「『者五』,當為『五者』,謂君、父、母、妻與後子也。非儒篇曰『妻、後子三年』。今本『五者』二字倒轉,則義不可通」。俞云:「上文君死、父母死,既已別而言之,此不當總數為五,『五』疑『二』字之誤。」案:王、俞二說不同,未知孰是。
然後伯父叔父兄弟孽子其;
畢云:「其,同期。」詒讓案:公孟篇正作「期」。非儒篇作「其」,與此同。喪服經「為世父母叔父母昆弟眾子,並齊衰期」。說文子部云「孽,庶子也」。孽子即眾子,對前後子為冢嫡也。
族人五月;
喪服經「為從祖袓父母從祖父母報從袓昆弟,並小功五月」。王云:「『族人』,當為『戚族人』,謂族人之近者也。非儒篇正作『戚族人五月』,見儀禮喪服。今本脫『戚』字,則義不可通。公孟篇『戚族人五月』,今本亦脫『戚』字。」
姑姊甥舅皆有月數。
喪服「為姑姊妹,在室,期;適人大功九月;甥舅相為緦麻三月。」王云「『月數』,當為『數月』。公孟篇正作『姑姊舅甥皆有數月之喪』。亦見喪服。今本『數月』二字倒轉,則文義不明。」
則毀瘠必有制矣,使面目陷〈阝最〉,顏色黧黑,耳目不聰明,手足不勁強,不可用也。又曰上士操喪也,必扶而能起,杖而能行,以此共三年。若法若言,行若道,苟其飢約,又若此矣,是故百姓冬不仞寒,
畢云:「仞,忍字假音。」
夏不仞暑,作疾病死者,不可勝計也。此其為敗男女之交多矣。以此求眾,譬猶使人負劍,而求其壽也。
負、伏通。左傳襄三年「魏絳將伏劍」。孔疏云「謂仰劍刃,身伏其上,而取死也。」
眾之說無可得焉。
是故求以眾人民,而既以不可矣,
畢云:「以同『已』。」
欲以治刑政,意者可乎?其說又不可矣。今唯無以厚葬久喪者為政,
「唯」,舊本作「惟」,今從吳鈔本改。
國家必貧,人民必寡,刑政必亂。若法若言,行若道,使為上者行此,則不能聽治;使為下者行此,則不能從事。上不聽治,刑政必亂;下不從事,
畢云:「『不』下舊有『行』字,衍文。」
衣食之財必不足。若苟不足,為人弟者,求其兄而不得不弟弟必將怨其兄矣;為人子者,求其親而不得,不孝子必是怨其親矣;
「是」,據下文疑當作「且」。
為人臣者,求之君而不得,不忠臣必且亂其上矣。是以僻淫邪行之民,
「僻淫」,吳鈔本作「淫辟」。
出則無衣也,入則無食也,內續奚吾,
俞云:「四字不可解,疑當為『內積奚后』,皆字之誤也,『奚后』,即『謑詬』之假音。說文言部『謑,恥也。重文〈言奊〉,曰:謑,或從奊』,又曰『詬,謑詬,恥也。重文訽,曰:詬或從句』。荀子非十二子篇作『謑訽』,是其本字。漢書賈誼傳作『奊詬』。『奊』即『〈言奊〉』之省。墨子作『奚后』,『奚』即『謑』之省,『后』即『詬』之省。古文以聲為主,故省不從言耳。內積謑詬者,內積恥辱也。蓋出則無衣,入則無食,不勝其恥辱,故並為淫暴而不可勝禁也。」
並為淫暴,而不可勝禁也。是故盜賊眾而治者寡。夫眾盜賊而寡治者,
王云:「『夫』字承上文而言,舊本『夫』訛作『先』,今改正。」
以此求治,譬猶使人三睘而毋負己也,
王引之云:「睘與還同,還讀周還折還之還。謂轉折也。使人三轉其身於己前,則或轉而向己,或轉而背己,皆勢所必然。如此,而欲使其毋背己,不可得也。故曰『以此求治,譬猶使人三睘而毋負己也。』亦言求治之必不可得也。負,亦背也。明堂位『天子負斧依』,注『負之言背也。』秦策『齊東負海,北倚河』,高注『負,背也』。負與背古同聲,而字亦相通。史記主父偃傳『南面負扆』,漢書『負』作『背』。漢書高紀『項羽背約』,史記『背』作『負』。」案:王說是也。莊子說劍篇,說趙文王宰人上食,王三環之。釋文云「環,繞也」。睘、環義同。
治之說無可得焉。
是故求以治刑政,而既已不可矣,欲以禁止大國之攻小國也,意者可邪?其說又不可矣。是故昔者聖王既沒,天下失義,諸侯力征。
國語吳語云「以力征一二兄弟之國」。大戴禮記用兵篇云「諸侯力政,不朝於天子」,盧注云「言以威力侵爭」。案:征、正、政通。天志上篇作「力政」,下篇及明鬼下篇並作「力正」。
南有楚、越之王,而北有齊、晉之君,此皆砥礪其卒伍,
畢云:「『礪』,當為『厲』。」
以攻伐并兼為政於天下。是故凡大國之所以不攻小國者,積委多,
說文禾部云「積,聚也」。周禮大司徒,鄭注云「少曰委,多曰積」。左傳僖三十三年,杜注云「積芻米禾薪」。
城郭修,
吳鈔本作「脩」。
上下調和,是故大國不耆攻之,
漢書景帝紀,顏注云「耆,讀曰嗜」。畢云:「『之』,舊作『者』,據後文改。」
無積委,城郭不修,上下不調和,是故大國耆攻之。
畢云:「『耆』,舊作『者』,據上文改。」
今唯無以厚葬久喪者為政,
「唯無」,舊本作「惟毋」,今據吳鈔本改。
國家必貧,人民必寡,刑政必亂。若苟貧,是無以為積委也;若苟寡,是城郭溝渠者寡也;
王云:「『城郭溝渠』上,當有『脩』字,而今本脫之,則義不可通。此『脩』字正承上文城郭脩、城郭不脩而言」,蘇校同。
若苟亂,是出戰不克,入守不固。
此求禁止大國之攻小國也,而既已不可矣。欲以干上帝鬼神之褔,意者可邪?其說又不可矣。今唯無以厚葬久喪者為政,
「唯」,舊本作「惟」,今據吳鈔本改。
國家必貧,人民必寡,刑政必亂。若苟貧,是粢盛酒醴不淨潔也;若苟寡,是事上帝鬼神者寡也;若苟亂,是祭祀不時度也。今又禁止事上帝鬼神,為政若此,上帝鬼神,始得從上撫之曰:『我有是人也,與無是人也,孰愈?』曰:『我有是人也,與無是人也,無擇也。』則惟上帝鬼神
「惟」,吳鈔本作「唯」。王云:「惟與雖同。」
降之罪厲之禍罰而棄之,
王云:「之禍罰,之,猶與也,謂罪厲與禍罰也。之字,古或訓為與。」
則豈不亦乃其所哉!
「乃」,畢本作「反」,云「舊作『乃』,以意改」。王云:「畢改非也。乃其所,猶言固其宜,言以不事上帝鬼神而獲禍,固其宜也。襄二十一年左傳曰『若上之所為,而民亦為之,乃其所也』,是其證。文二年傳『吾以勇求右,無勇而黜,亦其所也』,哀十六年傳『克則為卿,不克則亨,固其所也』,若改為『反其所』,則義不可通。」
故古聖王
畢云「後漢書趙咨傳注引作『古者聖人』。」詒讓案:北堂書鈔禮儀部十三,引亦同。
制為葬埋之法,
宋書禮志引尸子「禹治水為喪法」,墨子所述或即夏法與?
曰:『
畢云:「初學記引作『桐』,餘書亦多作『曰』。」
棺三寸,
「棺」上,當有「桐」字。左傳哀二年云「桐棺三寸,不設屬辟,下卿之罰也」,釋文云「棺用難朽之木,桐木易壞,不堪為棺,故以為罰。墨子尚儉,有桐棺三寸」。荀子禮論篇說刑餘罪人之喪,棺厚三寸,衣衾三領,呂氏春秋高義篇云楚子囊死,為之桐棺三寸,是皆示罰之法。墨子制為恆典,則太儉矣。檀弓云「夫子制於中都,四寸之棺,五寸之槨」,鄭注云「為民作制」。荀子楊注引墨子曰「桐棺三寸,葛以為緘」,蓋兼用下文。孟子公孫丑篇云「古者棺槨無度,中古棺七寸,槨稱之,自天子達於庶人」,並與此異。
足以朽體;衣衾三領,足以覆惡。
畢云:「死者為人惡之,故云覆惡。」
以及其葬也,下毋及泉,上毋通臭,壟若參耕之畝,
參耕之畝,謂三耦耕之畝也。考工記匠人「為溝洫,耜廣五寸,二耜為耦,一耦之伐,廣尺深尺,謂之〈田巜〉」,鄭注云「古者耜一金,兩人併發之,其壟中曰〈田巜〉,〈田巜〉土曰伐。今之耜歧頭兩金,象古之耦也。」說文耒部云「耕廣五寸為伐,二伐為耦」,與考工說同。若然,一耦之〈田巜〉,其廣一尺,則三耦之〈田巜〉,其廣三尺也。
則止矣。死則既以葬矣,生者必無久哭,
王云:「『久哭』,當為『久()』。()字從哭亾聲。墨子原文蓋本作『()』,見玉篇、廣韻,而傳寫脫去亾字耳。節用篇曰『死者既葬,生者毋久()用哀』,是其證。『久喪』二字,見於本篇及它篇者多矣,若作『久哭』,則語不該備。」
而疾而從事,人為其所能,以交相利也。』此聖王之法也。」
今執厚葬久喪者之言曰:「厚葬久喪雖使不可以富貧眾寡,定危治亂,然此聖王之道也。」
畢云:「『之』,舊作『也以』二字,據後文改。」
子墨子曰:「不然。昔者堯北教乎八狄,
藝文類聚十一,引帝王世紀「舜攝政二十八年,堯與方回遊陽城而崩。」畢云:「北堂書鈔引作『北狄』。」案:畢據書鈔九十二引校,然書鈔二十五又引,仍作「八狄」。爾雅釋地有八狄。詩小雅蓼蕭,孔疏引李巡本爾雅云「五狄,在北方。」周禮職方氏又云「六狄」,禮記王制,孔疏引李巡云「五狄「:一曰月支,二曰穢貊,三曰匈奴,四曰單于,五曰白屋。」
道死,葬蛩山之陰,
畢云:『蛩』,初學記引作『鞏』,一本亦作『鞏』,北堂書鈔、後漢書注、太平御覽,俱引作『卭』。呂氏春秋安死云『堯葬於榖林』,高誘曰『堯葬成陽,此云榖林,成陽山下有榖林』。」詒讓案:後漢書趙咨傳注作「堯葬卭之山」。水經瓠子河注,引帝王世紀云「墨子:堯北教八狄,道死,葬鞏山之陰」,山海經曰「堯葬狄山之陽,一名崇山」,二說各殊,以為成陽近是堯冢也。史記五帝本紀集解云「皇覽曰堯冢在濟陰城陽,劉向曰堯葬濟陰,丘壟皆小,呂氏春秋曰:堯葬榖林,皇甫謐曰:榖林即城陽」。正義云「括地志云:堯陵在濮州雷澤縣西三里。郭緣生述征記云城陽東有堯冢,亦曰堯陵,有碑是也。」
衣衾三領,榖木之棺,
說文木部云「榖,楮也」。毛詩小雅鶴鳴,傳云「榖,惡木也」。禮天子棺用梓杝,此用榖,尚儉。畢云:「榖字從木。」
葛以緘之,
釋名釋喪制云「棺束曰緘。緘,函也。古者棺不釘也」。喪大記云「凡封用綍,去碑負引,君封以衡,大夫士以咸」,鄭注云「咸,讀為緘。凡柩車及壙,說載除飾,而屬紼於柩之緘。今齊人謂棺束為緘繩」。又檀弓云「棺束縮二衡三」。案:禮,棺束用皮,此用葛,亦尚儉也。漢書楊王孫傳云「昔帝堯之葬也,窾木為併,葛藟為緘,其穿下不亂泉,上不泄殠」。
既〈氵犯〉而後哭,
畢云:「『〈氵犯〉』,當為『犯』,『窆』字之假音也。」
滿埳無封。
畢云:「古無『埳』字,當為『坎』。北堂書鈔、後漢書注、太平御覽,俱引作『坎』。玉篇云『埳,苦感切』,亦與『坎』同。『封』,後漢書注引作『窆』,『封』『窆』聲相近。」俞云:「上云既〈氵犯〉,畢云『〈氵犯〉』當為『犯』,『窆』字之假音也,則此不當云無窆矣。且窆者,葬下棺也,葬雖至薄,亦必下棺,而云無窆,理不可通。『封』仍當讀如本字。禮記王制篇『不封不樹』,鄭注曰:『封,謂聚上為墳』。無封,言不為墳也。檀弓曰:『古也墓而不墳』。」
已葬,而牛馬乘之。舜西教乎七戎,
畢云:「北堂書鈔、太平御覽引,俱作『犬戎』。」詒讓案:爾雅釋地有七戎。詩蓼蕭,孔疏引李本爾雅云「六戎在西方」。周禮職方氏又云五戎。王制孔疏引李注云「六戎,一曰僥夷,二曰戎夷,三曰老白,四曰耆羌,五曰鼻息,六曰天剛」。
道死,葬南己之市,
書鈔九十二、御覽八十一引帝王世紀云「舜南征,崩於鳴條,年百歲,殯以瓦棺,葬於蒼梧九疑山之陽,是為零陵,謂之紀市,在今營道縣」。孟子離婁篇云「舜卒於鳴條」,史記五帝本紀「舜踐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於蒼梧之野,葬於江南九疑,是為零陵」。集解「皇覽曰:舜冢在零陵營浦縣」。畢云:「後漢書注,引作『舜葬紀市』,又一引作『葬南巴之中』,太平御覽亦作紀。呂氏春秋安死云『舜葬于紀市,不變其肆』,高誘曰『傳曰舜葬蒼梧九疑之山,此云于紀市。九疑山下亦有紀邑』。按:『南己』,實當作『南巴』,形相近,字之訛也。高誘以為紀邑,非。九疑,古巴地。史記正義云『周地志云:南渡老子水,登巴領山,南回(記)大江。此南是古巴國,因以名山』,是已。」王云:「南己,後漢書王符傳注引作南巴,『巴』即『己』之誤。畢以作『巴』者為是,且云九疑古巴地。案:北堂書鈔及初學記禮部下引墨子並作『南己』,後漢書趙咨傳注及太平御覽並引作『南紀』,呂氏春秋安死篇『舜葬於紀市』,即所謂南紀之市,則『己』非誤字也。若是,『巴』字則不得與『紀』通矣。墨子稱舜所葬地,本不與諸書同,不必牽合舜葬九疑之文也。至謂九疑為古巴地,以牽合南巴,則顯與上文『西教乎七戎』不合,此無庸辯也。」案:王說是也。舜葬,古書多云在蒼梧,孟子又云卒鳴條,與此云葬南己,並不相涉。困學紀聞引薛季宣,謂蒼梧山在海州界近莒之紀城,羅泌路史注又謂紀即冀,河東皮氏東北有冀亭,鳴條在安邑西北,其地相近。斯並欲傅合諸說為一,實不可通。近何秋濤,又謂周書王會篇「正西枳己」,即此南己,云「紀市」與「枳己」聲近,蓋即一地,尤肊說不足據。劉賡稽瑞引墨子曰「舜葬於蒼梧之野,象為之耕」,與此不同,疑誤以他書之文改此書。
衣衾三領,榖木之棺,
畢云:「後漢書注引『榖』作『款』,非。」
葛以緘之,已葬,而市人乘之。
淮南子齊俗訓云「昔舜葬蒼梧,市不變其肆。」
禹東教乎九夷,
九夷,詳非攻中篇。畢云:「太平御覽引作『教于越者』,以意改之。」王云:「鈔本北堂書鈔及初學記引此,並作『於越』,非作御覽者以意改也。今本作『九夷』者,後人因上文七戎、八狄而改之,不知此說堯、舜、禹所至之地,初非以七戎、八狄、九夷為次序也。據下文云『葬會稽之山』會稽正在越地,則當以作『於越』者為是。」
道死,葬會稽之山,
稽瑞引墨子云「禹葬會稽,鳥為之耘」,疑此佚文。史記夏本紀云「或云禹會諸侯,計功而崩,因葬焉,命曰會稽。會稽者,會計也」,集解云「皇覽曰:禹冢在山陰縣會稽山上。會稽山本名苗山,在縣南,去縣七里。越傳云:禹到大越,上苗山,大會計,爵有德,封有功,因而更名苗山曰會稽。因病死,葬,葦棺,穿壙深七尺,上無瀉泄,下無邸水,壇高三尺,土階三等,周方一畝。」正義「括地志云:禹陵在越州會稽縣南十三里。」案:越傳即越絕書,今本越絕記地傳文,與裴駰所引略同。
衣衾三領,
畢云:「史記集解引『衾』作『裘』,非。」詒讓案:周禮職方氏,賈疏引亦作「裘」,與夏本紀集解同。七患篇云「死又厚為棺槨,多為衣裘」,則葬有用裘者。
桐棺三寸,
畢云:「後漢書注引尸子云『禹之葬法,死於陵者葬於陵,死於澤者葬於澤,桐棺三寸,制喪三日」。詒讓案:宋書禮志引尸子云「禹治水,為喪法,曰:使死於陵者葬於陵,死於澤者葬於澤,桐棺三寸,制喪三月。」越絕書記地外傳、吳越春秋越王無余外傳,並云禹葬會稽,葦槨桐棺。
葛以緘之,
「緘」,當作「繃」。說文糸部云「繃,束也」,引墨子曰「禹葬會稽,桐棺三寸,葛以繃之」,即此文。藝文類聚十一、御覽三十七,引帝王世紀亦云:「禹葬會稽,葛以繃之」。段玉裁云:「『繃』,今墨子此句三見,皆作『緘』。古蒸、侵二部音轉最近也。」畢云:「太平御覽引『緘』作『繃』,注云『補庚切』,則此『緘』字俗改。」
絞之不合,通之不埳,
道藏本、吳鈔本「通」並作「道」。
土地之深,
王云:「『土地』二字文義不明。『土地』,當為『掘地』,寫者脫其右半耳。下文曰『掘地之深,下無菹漏,氣無發泄於上』,節用篇曰『堀穴深不通於泉』,皆其證。」
下毋及泉,
「毋」,吳鈔本作「無」,下同。
上毋通臭。
後漢書趙咨傳注引作「皆下不及泉,上無遺臭」。書鈔「無」作「不」,餘並與李引同。
既葬,收餘壤其上,
說文土部云「壤,柔土也」。九章算術商功篇「穿地四,為壤五,為堅三」,劉徽注云「壤謂息土,堅謂築土」。畢云:「太平御覽引作『收餘壤為壟』,則當云『為其上壟』。」詒讓案:以上文校之,「壟」不得屬上為句,畢說非。
壟若參耕之畝,
藝文類聚十一、御覽三十七,引帝王世紀文略同,蓋即本此書。吳越春秋越王無余外傳「禹命群臣曰:吾百世之後,葬我會稽之山,葦槨桐棺,穿壙七尺,下無及泉,墳高三尺,土階三等,葬之後田無改畝」,即其事也。畢云:「『壟』,前漢書注作『隴』。」
則止矣。
畢云:「『則』,舊作『取』,據前漢書注改。」
若以此若三聖王者觀之,
此若,若亦即此也,詳尚賢上篇,後同。
則厚葬久喪果非聖王之道。故三王者,皆貴為天子,富有天下,豈憂財用之不足哉?以為如此葬埋之法。
畢云:「太平御覽引作『以為葬埋之法也』。」王云:「北堂書鈔、初學記亦如是,於義為長。」
今王公大人之為葬埋,則異於此。必大棺中棺,
禮記喪大記云:「君大棺八寸,屬六寸,椑四寸;上大夫大棺八寸,屬六寸,下大夫大棺六寸,屬四寸:士棺六寸」,鄭注云「大棺,檀之在表者也。檀弓曰『天子之棺四重,水兕革棺被之,其厚三寸。杝棺一,梓棺二,四者皆周』。此以內說而出也,然則大棺及屬用梓,椑用杝,以是差之。上公革棺不被,三重也。諸侯無革棺,再重也。大夫無椑,一重也。士無屬,不重也。庶人之棺四寸」。案:此云大棺中棺,即大棺與屬。下云「革闠三操」,疑即所謂「水兕革棺被之」也。
革闠三操,
畢云:「闠同鞼,操同繅,假音字。」案:說文革部云「鞼,革繡也。」國語齊語「鞼盾」,韋注云「綴革有文如繢也。」若然,革棺或亦有文飾與?「操」,畢讀為繅,義亦難通,疑當為「雜」,淮南子詮言訓,高注云「雜,帀也」,「雜」「操」形近而誤。
璧玉即具,
王云:「『即』字文義不順,『即』當為『既』,言璧玉既具,而戈劍等物又皆具也。」
戈劍鼎鼓壺濫,
並詳前。
文繡素練,大鞅萬領,
說文革部云「鞅,頸靼也」。釋名釋車云「鞅,嬰也。喉下稱嬰,言纓絡之也。」案:鞅為馬鞁具之一,無大小之分,此「大」字疑誤。又不當云萬領,所未詳也。
輿馬女樂皆具,曰必捶〈土余〉
吳鈔本無「必」字。畢云:「『捶』,當為『()』,說文云『堅土也』。『〈土余〉』當為『涂』」,說文、玉篇無〈土余〉字。言築涂使堅。」詒讓案:疑當讀為「捶唋」。內則,鄭注云「捶,擣之也」。說文手部云「擣,一曰築也」,則捶亦有堅築之義。〈土余〉、除聲義亦通,謂除道也。
差通,壟雖凡山陵。
「差通」,疑當作「羡道」。周禮冢人,鄭注云「隧,羡道也」。九章算術商功篇云「今有羡除」,劉注云:「羡除,隧道也,其所穿地,上平下邪」。史記衛世家「共伯入釐侯羡自殺」,索隱云「羡,墓道也。」竊疑此當讀「必捶〈土余〉羡道」為句,即九章所謂羡除也。「壟雖凡山陵」為句,大意蓋謂丘壟之高如山陵耳。然「雖凡」二字必誤,無以正之,今姑從舊讀。戴云:「疑當作『雖凡山陵差通為壟』,脫『為』字,又倒其文耳。」案:戴校義仍不可通,今不據改。
此為輟民之事,靡民之財,不可勝計也,其為毋用若此矣。」是故子墨子曰:「鄉者,
畢云「鄉,曏省文」。
吾本言曰,意亦使法其言,
畢云:「舊脫『法』字,一本有。」
用其謀,
句
計厚葬久喪,請可以富貧眾寡,定危治亂乎,
畢本「請」改作「誠」,云:「舊作『請』,一本如此。」王云:「古者誠與請通,不煩改字。尚同篇『今天下之王公大人士君子,請將欲富其國家,眾其人民,治其刑政,定其社稷』,請即誠字也。墨子書情、請二字並與誠通,說見尚同篇。
則仁也,義也,孝子之事也,為人謀者,不可不勸也;意亦使法其言,用其謀,若人厚葬久喪,實不可以富貧眾寡,定危治亂乎,則非仁也,非義也,非孝子之事也,為人謀者,不可不沮也。是故求以富國家,甚得貧焉;欲以眾人民,甚得寡焉;欲以治刑政,甚得亂焉;求以禁止大國之攻小國也,而既已不可矣;欲以干上帝鬼神之福,又得禍焉。上稽之堯舜禹湯文武之道而政逆之,
政、正通。
下稽之桀紂幽厲之事,猶合節也。若以此觀,則厚葬久喪其非聖王之道也。」
今執厚葬久喪者言曰:「厚葬久喪果非聖王之道,夫胡說中國之君子,為而不已,
畢云猶言何說。
操而不擇哉?」
畢云:「擇同釋。」詒讓案:淮南子說山訓,高注云「釋,舍也」。
子墨子曰:「此所謂便其習而義其俗者也。
「習」,吳鈔本作「事」,下同。俞云「義猶善也,謂善其俗也。禮記緇衣篇『章義癉惡』,釋文曰尚書作善,皇云:『義,善也』。是義與善同意。」案:「義」當讀為「宜」,俞說未塙。
昔者越之東有輆沐之國者,
畢云:「『輆』,舊作『〈幹,中“干改必”〉』,不成字,據太平廣記引作『輆』,音善愛反,今改。盧云列子湯問篇作『輒才』,新論作『軫沐』。」顧云:「世德堂列子作『木』,影宋本作『沐』。」詒讓案:意林引列子及道藏本劉子風俗篇,並作「輒博」。博物志五,引作「駭沐」。宋本列子作「〈車永〉沐」,注云「又休」。道藏本殷敬順釋文及盧重元注本,並作「輒休」。殷云:「『輒』,說文作『耴』,諸涉切,耳垂也。休,美也。蓋儋耳之類是也。諸家本作『〈車永〉沭』者,誤耳。」案:諸文舛互,此無文義可校。集韻十九代云「輆沭,國名,在越東」,是北宋本實作「輆沭」,依殷說則「輆」當作「輒」。後魯問篇「以食子為啖人國俗」,與此復不同。後漢書南蠻傳說噉人國在交阯西。交阯即南越,而國名及方域並異,未知孰是。
其長子生,則解而食之。
盧云:「『解』,魯問作『鮮』,與列子同。杜預注左傳云『人不以壽死曰鮮』。」顧云:「此列子釋文之謬說。」詒讓案:殷敬順列子釋文引杜說而釋之云「謂少也」,即盧說所本。盧校列子則謂「鮮」「析」一聲之轉,引「析支」亦作「鮮支」為證,說較此為長,蓋「解」「鮮」「析」義並同。新論作「其長子生,則解肉而食其母。」
謂之『宜弟』;其大父死,負其大母而棄之,
博物志引作「父死則負其母而棄之」,新論作「其人父死,即負其母而棄之。」案:此不必定為大父母,疑張、劉所引近是。
曰鬼妻不可與居處。此上以為政,不以為俗,為而不已,操而不擇,則此豈實仁義之道哉?此所謂便其習而義其俗者也。楚之南有炎人國者,
顧云:「季本『炎』作『啖』。」盧云:「列子作『炎』。殷敬順釋文讀去聲。」詒讓案:魯問篇亦作「啖人」,新論同,博物志引作「炎」。道藏本列子釋文作「啖人」,云「談去聲,本作炎」,後漢書亦作「噉人國」,疑當從「啖」為是,詳魯問篇。
其親戚死
親戚,謂父母也。詳兼愛下篇。
朽其肉而棄之,
畢云:「列子『朽』作『〈歹丂〉』同,太平廣記引作『刳』。」詒讓案:御覽七百九十,引博物志亦作「刳」。列子釋文云「『〈歹丂〉』,本作『咼』,音寡,剔肉也。又音朽。」殷作「咼」,蓋「()」之訛。說文()部云「(),剔人肉,置其骨也。」新論作「坼」,尤誤。
然後埋其骨,乃成為孝子。秦之西有儀渠之國者,
畢云:「『渠』,舊作『秉』,據列子及太平廣記改。史記正義『括地志云寧、原、慶三州,秦北地郡,戰國及春秋時為義渠戎國之地,今甘肅慶陽府也,在陝西之西』。」詒讓案:「渠」吳鈔本作「{千隶}」,不成字。博物志引作「義渠」,新論同。宋本列子「渠」下注云「又康」。「康」與「{千隶}」並「渠」之形誤。周書王會篇云「義渠以茲白」,孔晁注云「義渠,西戎國」,後漢書西羌傳云「涇北有義渠之戎」。俞云:「史記秦本紀『厲共公三十三年,伐義渠,虜其王』,即此國也。」
其親戚死,聚柴薪而焚之,燻上,謂之登遐,
畢云:「壎即熏字俗寫。太平廣記引作『熏其煙上,謂之登煙霞』。」詒讓案:列子亦作「燻則煙上,謂之登遐。」新論作「煙上燻天,謂之昇霞。」博物志作「勳之即煙上,謂之登遐。」呂氏春秋義賞篇云「氐羌之民,其虜也,不憂其係累,而憂其死不焚也」。荀子大略篇說同。義渠在秦西,亦氐羌之屬。登遐者,禮記曲禮云「天子崩,告喪曰:天王登假」,鄭注云「登,上也。假,已也。上已者,若僊去云耳」。釋文云「假音遐」。漢書郊祀志云「世有僊人,登遐倒景」,顏注云「遐亦遠也」。案:依廣記所引及新論,似皆以「遐」為「霞」之叚字,非古義也。
然後成為孝子。
「成為」,吳鈔本作「謂之」。
此上以為政,下以為俗,
畢云:「太平廣記引有云『而未足為非也』。」詒讓案:博物志引,有「中國未足為非也」七字,列子作「而未足為異也」。
為而不已,操而不擇,則此豈實仁義之道哉?此所謂便其習而義其俗者也。若以此若三國者觀之,則亦猶薄矣。若以中國之君子觀之,
舊本脫「以」字,王據上文補。
則亦猶厚矣。
王云:「爾雅『猶,已也』,言亦已薄,亦已厚也。」
如彼則大厚,如此則大薄,然則葬埋之有節矣。故衣食者,人之生利也,然且猶尚有節;葬埋者,人之死利也,
吳鈔本無「者」字。
夫何獨無節於此乎。」
子墨子制為葬埋之法曰:「棺三寸,足以朽骨;衣三領,足以朽肉;
韓非子顯學篇云「墨者之葬也,冬日冬服,夏日夏服,桐棺三寸,服喪三月。」掘地之深,下無菹漏,菹與沮通,廣雅釋詁云「沮,溼也」。
氣無發洩於上,壟足以期其所,
畢云:「言期會」
則止矣。哭往哭來,反從事乎衣食之財,佴乎祭祀,
畢云:「說文『佴,佽也』,飲訓便利。」案:佴者,次比之義。言不疏曠也,畢說非。
以致孝於親。
「於」,吳鈔本作「乎」。
故曰子墨子之法,不失死生之利者,此也。
故子墨子言曰:「今天下之士君子,中請將欲為仁義,
「請」,舊本作「謂」,畢本改「誠」,云「舊作『謂』,以意改」。王云:「『謂』即『請』之訛,請與誠通,畢徑改為誠,未達假借之旨。」案:王校是也,顧說同,今據正。
求為上士,上欲中聖王之道,下欲中國家百姓之利,故當若節喪之為政,而不可不察此者也。」
「此者」二字,舊本倒,今依王校乙,詳非攻下篇。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元)李志常
清·薛雪
明·方以智
宋·俞琰
清·章梫
清·吴广成
清·胡渭
宋·周因朴
宋·常谨
清·江考卿
清·计六奇
元·李志常
宋·朱熹
清·高拱乾
清·吴楚
(清)法式善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