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皇明經世文編卷之三百四十九-皇明經世文編
皇明經世文編卷之三百四十九
華亭陳子龍臥子 宋徵璧尚木 徐孚遠闇公 李待問存我選輯
朱積早服參閱
戚少保文集四(議)
戚繼光
◆議
辨請兵
議分薊區為十二路設東西恊守分統其路建製車營配以馬步兵而合練之
議車營增鹿角
選編車營馬兵
築臺規則
議夷情
建輜重營
蘇鎮急務
○辨請兵
【 調南兵用車戰】
今以數萬之眾。馳突于原野。如風雨驟集。山崩河決。一擁而至。此胡虜之常。而中國以為必不可禦之勢也。于是乘墻列守。以為萬全之策。奈邇來邊形齒嚙。軍士煎銷。勢分力弱。守愈不足。乃就中掄各部曲之壯者。不滿數千。隸于總督廵撫總兵標下。謂之標兵用以備戰。是每鎮所恃以為戰陣之具者。數千輩而己。故方賊之張也。或守城郭。或據形險。或追送百里之後。或出沒為趨避之圖。待其星散刼掠之時。或當滿載惰歸之際。得便則鵰剿零騎。不便則有不明之功。以為贖罪之地。此將領不得已之謀耳。欲使胡虜膽寒心破、一勞永佚、在我亦當以數萬之眾、堂堂正正、平原曠野、青天白日之下、彼以此來、我以此往、短兵相接、使虜大勢敗衄、我則以精騎揉之、如此一番、胡虜喪魄、繇此而罷入衞。開屯田。汰老弱。即乘隙塞上、頭頭是計矣、然則用兵幾何、曰非十萬不可。十萬歲費百餘萬金。恐不能從也。然則五萬何如。曰此亦小成而巳、必如撼山易撼岳家兵難乃可、當虜之衝突、此則教練之功、不敢諉諸人也、然目今足為天下緩急集事者此論豈獨用兵治天下不出此官莫如守令兵莫如父子兄弟而父子兄弟之兵惟守令可以籍召為今之計。應于河南之嵩縣等處。募足一萬。真保河薊一萬。宣大廣寧等處五千餘。山東罷見戍驕兵。另募田夫五千餘。浙江舊兵一萬餘。以充教練可也。然則募北兵是矣。南兵恐不宜北用也。有慮其不耐沍寒者。有慮其魚米湧貴。日給不足者。有慮其不便于風沙。與後日之難散者。曰請言欲取南兵之詳可乎。比年倭犯東南浙江軍門、于數千里外、調四方兵以殺倭。浙人不堪為兵、即有之輒糜于倭、自某與今軍門譚公昔守台州、共倡練浙兵請以三年為期、此事甚要賴總督不奪于方教之日以別兵殺賊而需其成至期具呈請戰。遂從此一無敗挫。凡四方所調之兵盡罷之。故某旌旗所至。悉此輩收功。某馭此輩十三年矣。且此輩皆良家子弟。俱有身家。可聚可散。惟恐其不留。毋虞其難散。况今料集大兵。北人為多。而北方承平日久軍法久未舉行初集之眾一旦加以嚴刑必有腹心爪牙以彈壓羣情此南兵之取。不可巳也。况教練生兵必用條約告示兵愚卒也。目不知書。而告示條約。不得人人盡習即主將耳提面命。亦未必能信。惟此輩與之共伍。中。日夕言之曰。吾主將昔在吾土。所以練吾者。疾病如何恤。甘苦如何同。錢糧如何得實惠。號令如何可信戰陣如何萬全。賞如何而明。罰如何而嚴。人心轉移。期年可格。比之耳提面命加五倍。比之條約告示加十倍矣。且鳥銃一枝。乃戰虜長器。北人不習北匠造亦不如法。此為南兵慣熟。尤不可巳者如得舊練南兵萬數。先教成一營以為師範。分發舊日殼中材官以練北兵。功省而効倍矣。此論用兵與虜形如此。然必得數萬之眾。而後能禦衝突之虜于原野之間也。乃若營陣器技。各有制勝之法。大都車步騎三者俱備而相須為用。故禦衝以車。衞車以步。而車以步卒為用步卒以車為強。騎為奇兵。隨時指麾無定形也。除車之制度火器等項不贅論。其戰法將車上為女墻捍矢石。且取輕便下有活裙以出戰卒。如虜以數十騎挑我則不應。或虜勢大。至五十步時。火器齊舉。虜近車丈餘。步卒于車下出戰。第一行卒持長刀。用平日習法伏地向前。至遠不離車五步車即隨步卒緩進而步兵齊砍馬足。二行木棍打仆馬之賊。只在仆時乘其跌落。身體仰覆。屈伸未得。乃可著力。三四行鈀鎗雜上。以打戳之。如或力倦。退保車內。又用火器衝放一次。將本營別設真正勇將精兵。平日主將馭之如子者三千。更番乘勢。如環無端至于制營法。操號令。備器械。此將事無論也。然則目今在營之車亦可用乎。曰近日用車者。往往犯六敗之道。某之所恃在能反之耳。何謂六敗。平日教塲操演。乃無利害之地。從容中節。便可為用。若臨陣生死目前。心忙手亂。每致火藥自焚。一也。今以瓶置火藥于別車。平日習熟。約以嚴刑。此一變也。往者用車為守。遇虜下營。車釘于土。不復移動。古云車為行城非止立營壘也以車為城。人避于中。不敢出戰。夫城之無人陷者多允况平原車壁。虜得聚攻。集薪蹈犯。燃火焚燎。二也。今用車以戰。行而不止步卒恃車出沒其下此二變也。往車制不如法。守則不能蔽伍。戰則不能飛衝。三也。今之制式。外捍衝突。內衞士馬。戰則與士卒並進。退則衛士卒之後。虜聚薪則不及焚。蹈犯則不能近。此三變也。夫車如王道大用之則王小用之則亡往者之用車。兵不逾萬。車不過二百輛。每車佔地一丈。每面不過五十丈。以五十丈之陣。而當數萬之虜。四面環攻。所謂小敵之堅。大敵之擒。四也。若兵止萬數。用車不如用騎。可戰可退之為得也。今用車必以十萬。或五萬。或數車為一營。圓如小堡。或數十車為一營。圓如一大堡。或數百車為一營。分而不離。合而不襍。車重物也而此制使其能輕車連器也而此制使其能散各開馳道。星棊錯綜。高下原阻。佔地十餘里。如虜稱十萬。其實不過五六萬。四面分攻。每面不過數千。彼分而弱。矢石不能逾一面之車。以及對過之背。我面面足以制之。如聚攻一面。則諸營各以其便。舉車而前。即一營有失。諸營可勝。此則平日聚練一隅。朝夕撫摩。嚴刑聯束。血脉貫通。臂指相應。一營勢危。諸營恊救。此四變也。或謂車戰宜平原。薊多山險。非車所利。五也。此執方而用藥者。夫以。地就車地不可移以車就地隨地得便古法云車不得方軌。騎不得成列。若使車軌不可方。而騎列不能成。此取敗之道矣。但彼來此往。險則共之以車塞險尤為吾利假如此地可容數車。則數車一營。可容百車。則百車一營。可容千車。則千車一營。隨地為勢。分而不可斷。聚而不可亂。何嘗難于險□。而為拘方之器。此五變也。往時無制之兵。人各一心。號令不明。畏敵而不畏將。只靠一車之用。使靡兵而恃車用命。乃必敗之道。六也。今練使合兵。萬人一心。上下同欲。畏將而不畏敵。真有短刀地鬪必死之心。敵愾之氣。但恐虜騎衝突。勢不可前。藉車導引以前耳是既稱為戰車。必用之而戰。此六變也。或謂戰守當併論。今薊山川險阻。守而使之不入。不更愈于戰乎。曰兵法全國為上。守險正全國之道也。薊莫善于守。但邊地縈遠。偏裨而下。分守一區。咸百數里。未必人人皆才。且數丈一人。即岳家軍亦不足當萬眾聚攻之虜。而大將一身。不能遍及。總隊威輕。何以制命。所以教練車兵。正為固守之計也。聲息未至。則移車近地。移兵乘墻。據邊而守。萬一守不足恃。而復無重兵備戰。將任其衝突而無策矣。况今履霜之形。衣袽之戒。薊邊守在腹心。宣大之虜。住牧境內。山西稱弱。陝斷懸城遼當凶歲之後。行伍未復。虜當二百年生長之盛。勢必為患于中國。可無練成節制重兵一枝。以為緩急之備哉。今以大議未决。乃不得巳。遂以募兵一節。釐為上策。而又出中策。欲某節制四鎮。而仍聽命于制府。就邊鄙之見伍。入衞之戍卒。從宜教練。轉弱為強嗚呼、上策必以十萬訓練為遊兵。隨賊向往。三萬之議。計效竟得中策。如就中補偏救獘。恐終落舊套矣豈知練兵數萬。充遊兵。破強虜。逆視之誠難。但虜之強固自若。而我以因循積怯。素未講戰。自諉于不可為。此某所以窃敢有請也。倘蒙軫念邊事、大賜振刷、欲聚兵則不知有擾而無意外之慮、掣兵則循軌返籍而無難散之憂、堂堂正正、所向無前、事易而功倍之為 國遠謀、一勞永佚、若竟求上策、則愚疏十萬之圖、乞留意焉、
○議分薊區為十二路設東西恊守分統其路建製車營配以馬步兵而合練之
【 薊鎮分守】
初薊鎮舊疆、止有東西二區、分為左右二偏、後因虜犯多事、始增為十區、既又减為九區、復裁為七區、又立為十一路、沿革靡常、今乃度邊隘衝緩、道里遠近分為十二路、時松棚喜峰山海臺頭四路、皆提戎任事、未設路將、乃以建昌營遊擊、改恊守東路副總兵、分理松棚太平燕河臺頭石門山海等處、而以廵撫標兵属之。則當兩防之際、俱赴建昌合練、而後以一營駐建昌、一常駐燕河、以備燕石東西之警。就近首先迎敵次則鎮營。次則西恊。次則昌鎮。各標兵以次而至。以石匣營遊擊改恊守西路副總兵、分理馬蘭墻子嶺曹家寨古北石塘等路、而以總督標兵属之。則當兩之際、俱赴密雲合練、而後以一營駐密雲、一營駐石匣、以備墻古石三路之警。就近首先迎敵。次則本鎮。次則昌平。次則東路恊守。各標兵以次而至。其本鎮營標兵、則駐練三屯、當兩防之際、俱在鎮以備馬松太三路之警。先期馳赴截擊、在東則東恊、在西則西恊、各就近首先迎敵。次則昌鎮各標兵以次而至。仍每路設一將領、各統兵三千餘人、舊兵不足、益以新兵、犬牙相制以為犄角之勢。凡遇調遣、每營路各以騎兵二千先馳赴邊拒敵、兵車隨進、至本路各要口拒截以待接戰、其各路策應、於各鎮入衛之軍、次第前進、皆以調兵文到為始違期者以逗遛論、其器械舊可用者更新之、不堪者改設之、原未有者創造之、若藤牌長刀鳥銃神鎗火箭佛郎機虎蹲砲六合銃百子銃等器、皆禦虜利器、仍遣教師于各路訓練、設專官督之、又立車營七座、以東路副總兵一營、合廵撫標下一營駐建昌遵化、以西路副總兵一營、合總督標下一營駐石匣密雲、薊鎮總兵二營駐三屯、昌平總兵一營駐昌平、凡攻戰用之環衞、一則可以束部伍、一則可以為營壁、一則可以代甲冑、虜馬擁眾、無計可逼、我得以展其所長實為禦虜之長策、此車之堪用一也、行則為陣、止則為營、以車為正、以馬為奇、進可以戰、退可以守、此車之堪用二也、車不費芻糧、兵不用甲冑、省費不貲、而車中馬步以車為蔽、此車之堪用三也、往虜入內地、四散標掠、莫之誰何、今車兵與戰、虜既不敢分掠、又不敢久住此車之堪用四也、薊昌地勢險阻、車利扼塞邀截、使虜失利、當有終身之創此車之堪用五也、今議每營重車一百二十八輛、輕車二百一十六輛、步兵四千、騎兵三千、駕輕車馬二百一十六匹、馳不蒭之飛騎。運有足之長城。且馬有從容飲秣之便。而人無挑濠抉塹之勞。步騎迭用。而出奇無窮。且戰且前。且虜自不支矣。
○議車營增鹿角
先時邊兵不以紀律、營陣未有畫一、乃建偏廂鹿角戰車、每營以十六車為一司、四司六十四車為一部、兩部為一營、若添殺手。似尚擠雜。行多稀密擁斷。盖其勢也。且推車與火器之兵。巳將地步佔盡。今議欲于每車兩合之間加鹿角拒馬一架。止則架之兩空行則聯之車箱。不惟輕便可移。且使稀密得宜。前後不致擁斷。高下轉折。皆不相碍。而人行其中。如在夾墻內。更無隙可乘。此下專為殺手進戰退守之所。是增車不用增兵。即增拒馬之空。而容兵出戰。其勢尤便矣。若車馬合操。計振武一營之車。內得空地。僅足容馬一千。陣法太疏易乘太密易擾欲馬兵六千。俱在一營須二百輛以外。分列為四面。而空其中。乃可相容耳。如兩車之間無鹿角。僅足容步兵。而馬兵以二部布之於車後。不惟擠密不可轉行。奇正俱難設施。而兵且身攖甲冑。俯出車底為難盖馬兵本以獨操為分數。而附之車。則車中不復設戰兵。即以馬兵充之矣。然車制徧廂。陰陽合德三車一局。巳屬難同。今每四車為一局。而使之陰陽相合。分數得清。行止得勢。而一哨之車。即可容一哨之馬。非用鹿角而不能兩宜也。
○選編車營馬兵
【 車營馬兵】
夫壁壘之間。馬兵雖恃車為固。而緩急之際。車兵必倚馬為鋒。凡遇過險及卒然伏起。須先以驍將領精徤膽勇馬兵五百餘名。出前列陣。以遏遊伏之賊。以便車兵扎營。而後更將兵馬通融挑選五百四十以充中部三司。每司旗下量選次等一隊以充火器。其左右二部。亦須精徤列隊。俱為臨時出奇之用。若全勝則車營必不分其功。或偶退卻。兵賊混淆。兩馬追逐之時。敗兵入城尚為敵乘何况車營决難投營開車。致使兵賊相亂。所關不小應併行定議。以免臨時有悞。
○築臺規則
【 築臺】
相基之法要在內外合一山平墻低坡小勢衝之處則密之。高坡陡墻之處則疏之。固為一定之勢。但就其灣環遠對之狀。各有相宜之勢。當必建不可巳之處即宋太祖營汴京法也即不合丈尺亦當建築不可移之而必就于合式之地又有內山雖不甚高看之似衝。而口外橫山遠峙只、有鳥道僅通屬夷。其餘通馬處所。相隔千峰萬障似衝而緩者又有山高萬仞。其外梁頗平。雖有墻坡險處。而直對大舉正路似緩而衝者于此酌處又難一律也。 一定臺基以十三丈、收頂以十丈為則、二百四五十人可完一座、每年可完臺七十座。此其大較也。一臺制尤當隨地置形。如墻外地寬。則臺當多出。如地狹。則臺當少出。如脊尖削內外俱狹。則當稍闊其兩面。險其兩傍。以無失周圍十二丈之意。則制度如指諸掌矣。 一邊墻多就外險、故外下而內高。其上當以外面臨虜處。計高三丈。內面但隨山勢。不必拘于三丈。外既險。又係低下。則臺不必出。止就高處起臺不復拘以低處。而臺在墻之外。况山勢迂廻。自有灣突處。是又在相基者有活法耳。 一臺基用石矣、但方石恐難猝得。碎石勢必不固。如石便用石。不便則用磚。有膠粘好土。則以三合土為之。各從便求堅。但三合土須厚。至頂亦得二尺乃堅也。 一臺下暗門、未免稍虛其中、而邊匠率愚拙弗省。恐造不如法。及不堅固。意臺下築實。臺門移而上。外置一梯。虜至則抽去其梯。似亦穩便。然臺用跨墻。則下層止用實築。至第二層。則從城墻開門而上即便矣不必如前式。拘定在臺之中也。
○議夷情
【 薊鎮屬夷】
薊鎮屬夷、比他鎮不同、處之得其道、真可為我嚮導哨報、能 尊中國而安邊徼也、近日邊關撫賞太濫、深損 國威、積薪厝火之上、惟此一事為隱祈焉、夫邊將差尖夜出口哨探夷情。遠出數百里。近亦數十里。此必不可巳者。口外孤身跋涉。非夷虜敵明矣。將領頭目嚴守邊關。必不能隨尖哨出口亦明矣。口外尖夜逶迤匍伏深山窮谷之間。千叢萬林之內。虜騎不時。豈能逃避。萬一被傷。非將官智力所能防範者。近年并將口外尖哨被虜者。一槩因他事遷怒。悉歸將領。尖夜有明哨暗哨之法暗哨不可聞之属夷若明哨不若即限某部為之嚮導觀其順逆以為賞罰而姦猾屬夷。聞知此風。不論應賞與不應賞關口。悉恣要索。不應即以捉拿尖夜為名。云我拿尖夜殺了。教你就有禍到。你還得在此阻我否。故將官無不曲從之也。相沿之弊。遂被屬夷明白殺我軍。即奉有 明旨處究裁革貢賞者。各官恐其捕捉尖夜為累。俱千方百法。設辭欺 朝廷。欺上司。即不明白賞待。而暗亦賞之。以此犬羊之性愈縱。邊關賞額日增。巧立採柴之名。科歛軍士月糧。以致貧軍迯竄。只此一法失中。遂遺無窮之害。邊塞空虛。全坐于此。今該職行邊間。但見每處俱稱革賞夷人某處潛伏。要行拿尖哨挾賞。夫賞謂之挾。 朝廷之威掃地矣。况今建空心臺。每日皆出關採辦。兵馬有限。防備無時。顧此疏彼。竟當有失。今查得一二起夷人、久作逆叛、擄殺官軍、巳蒙革賞、多係欽捕之徒。近復導虜窺犯。見在邊方。日伏夜行計欲拏襲採辦空心臺料官軍。此徒不振之以威。明正典刑。終無巳時。若得一舉之後。諸夷振肅。感畏兼行。庶可無虞也。
○建輜重營
【 建輜重營】
議得師行糧從、古今通議、樵蘇後爨、師不宿飽、薊鎮每遇虜入、軍人騎一馬、即盔甲什物、巳極力難前、別無馱載馬騾、往往枵腹數日、徒具人形、莫能荷戈、焉望鏖戰、如四十二年、雖以宣大軍門之尊、亦不免與士卒同餓山頂、視賊出入而不能誰何、其經過城堅、即有本色艸料積貯、彼時追賊之機、毫不容髮、數萬之眾候總入一倉支放、亦得一二日乃完、不知馳騖之虜、行百里矣、故虜入內。必變客為主。我軍常以主為客。職此之繇也。合無于密雲遵化建昌設輜重車三營、每營一百二十輛、附以火器、用騾十頭、養騾軍十名、給與軍器、題請 欽依參遊一員統領、將各色煤炒乾糧馬料、預先發各衙門收貯、內科豆各倉口預給、無事則牧放騾頭、操練火器、晒曝輜重、有事則隨營而進、發糧盡則就近而運取。遇虜即依大軍為勢。以車為營。此項須緊急缺乏方用。以軍中所必用而不可缺者也
○蘇鎮急務
【 建臺練戰】
薊鎮急務、惟有四事、曰建臺、曰練戰、曰營田、曰種樹、使其人各一役相濟而不相妨可也、但主客邊軍有額數、日漸消减、未見增益、四事何以並舉、然職之專責、務之嚴急者、其惟戰與守乎、夫守固以築臺為策。而戰必以兵為先。今若專言戰。勢必不妨修工。如執于築臺。勢必不得教練。查得每區每枝、尚有主客援兵、今亦俱派臺工、合無于內量為抽編行伍、逐區容職酌量多寡強弱、于有馬之內、定擬數目、每月操三日、每操一日前、容免修工、一月之內、歇工三日、只是實編入援見伍者、其餘馬步、照舊做工、如此修中有練。其實練少為多。視之往年、薊鎮兵馬、遇有虜入、未嘗不早應援兵、未嘗不集聽調度、但因平日教練無紀。約束未行。以致臨時對壘。風塵昏慘之際。不復能辨某枝某營。倉卒??業擠一團。爭安避險棼如亂絲。所謂雖多亦少。盖坐此獘也。今擬自三屯營為中、以東路五區為一大營、西路五區為一大營、各配成五方、每區為一色、給與號令操法、發與器械式樣、做工之日、照前聽各區主客將官、各將主客援兵一月抽操三次、本職到處不拘日期調操教練、斯戰守有禆實用矣、至于栽樹遮虜、今巳為奇策焉。不知木多生險難跡稀之處。牛羊踐踏之所。未有易生者。若沙河石岸。又用何法栽種。見今口外林樹如織。未見止卻虜馬。北方風寒土燥。雖有樹木。竟是稀疏。不比南方土濕雨多。藤木糾纏。猿猱莫扳。此其一也。况惟椏榆易栽。而山險之地。栽難必茂。此其二也。近日又撥軍屯田。遠在百餘里外。凡耕種收穫之時。正春秋兩防之日。擺邊修工。尚且不足。何乃棄營數百餘里務農。聚兵教戰。此惟行之標兵何辭。若責之區軍入衛者誠難。則以盡數派築空心臺。每防止起二三十座。若分一班種田。又分一班操練。又分一班築臺。又責一班種木。是一歲之間。一防之內。僅可得臺十座。猶是石塘古北墻子三路能之。盖彼三路墻坡巳完。關營俱竣。得以專力故耳。若松太燕臺石五區。邊墻未有者十尚二三。灰水粉飾。一戳可頹者。連數百里皆然。築臺則墻工必廢。修墻則不能築臺。實為兩難、即臺工姑約以三年未必能畢。則邊墻偏坡。又當土?册塌過半。工役相尋。尚無巳時。今必欲一面築臺。一面種田。一面種木。一面教戰。四事並舉。須得如此三四項人。始可辦之。恐竭國之力。亦有所不能也。夫古人屯田謂彼處拋荒俱在目前。客軍適居其地。列屯坐食。不如務耕。人自用力。故其法行而軍便之。今皆強其勢所不便。力所不能。是以難易分焉。而栽木營田兩者。誠未見其可也。
皇明經世文編卷之三百四十九終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宋·张邦基
(清)赵执信
清·魏源
清·马培之
宋·吕本中
清·陆应旸
萧衍
(宋元)无名氏编
刘宋西域三藏法师礓良耶舍译
林洛
王锡元
趙超 編
清·吴兰修
明·施耐庵
守朴翁
(清)王必昌 纂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