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易经证释-未知
易经证释目录:
例言
序
全易大旨及习易要例
乾卦
坤卦
图象
屯卦
河图
蒙卦
洛书
河洛大旨
需卦
讼卦
太极图讲义
师卦
太极、述圣讲述
比卦
伏羲八卦讲义
小畜卦
履卦
泰卦
否卦
同人卦
大有卦
谦卦
豫卦
随卦
蛊卦
临卦
观卦
噬嗑卦
贲卦
剥卦
复卦
无妄卦
大畜卦
颐卦
大过卦
坎卦
离卦
咸卦
恒卦
遯卦
大壮卦
晋卦
明夷卦
家人卦
睽卦
蹇卦
解卦
损卦
益卦
夬卦
姤卦
革卦
鼎卦
震卦
艮卦
渐卦
归妹卦
丰卦
旅卦
巽卦
兑卦
涣卦
节卦
中孚卦
小过卦
既济卦
未济卦
例言
例言
易自伏羲画卦。亦文亦画。本合图画文字为一。虽太极等图。系后世传出。源流自远。讲易时。应并及各图。以资参证。
易为圣人明天道以立极。立人道以制教。本为明道而作。有关内修性命之功甚多。故讲易应注
易既本天地之道为教。内中多阐神鬼之德。阴阳之情。习易者。必有敬信之诚。而讲易时。应注重人神因果之理。
易明神道。为明性命之源。吉凶祸福。均属易
...更多
序
宗主序
易道玄微。至于无名无形。易道广博。包乎万物万事。盖有天地以后。无物不在易中。未有天地以前。一气即为易体。故先后天之名。首着于易。天地鬼神之情。尽备于易。性命道德之言。皆详于易。生死变化之数。均述于易。以言天地。则尽其神。以言人物。则概其道以言往。则溯诸无始、而立其极。以言来。则推至无尽、而明其化。以修、则道立而德成。以行、则事理而物顺。以其功言、则成王道之治、而无所为。以其体言、则符仙佛之真、而大有得。以用于寻常。而不悖于情性。以致其远大。而能底于中和,是为道德之宗。命数之本。
...更多
全易大旨及习易要例
宣圣讲义
孔子
易之为书。传自上古。伏羲氏始画八卦。初具规模。后之圣人。绍述推衍。制卦既备。列爻亦明。唐虞三代。各有演习。分为连山归藏乾坤之易。文王重加纂序。宏以文章。变其占例。着为典则。周公绍之。详陈论议。博采遗言。撰为至教。是今传之易也。
上古无文字。制作文物均极简陋。伏羲览河图洛书而后制卦象。是则文字之所始也。虽当时类无文章。有如图画。实则象意之字。犹之鸟官氏之象形字也。字虽传于鸟官。画实创于伏羲。其象形之字
...更多
乾卦
宣圣讲义
孔子
易经一书。自分数类。曰卦、曰辞、曰传、曰图。合之曰易经。实则卦与爻辞为经。余则传也。图说也。卦与辞又非同类。卦象在前。文辞在后。文辞亦有所别。有属原辞。传于口者。有属后人推衍成文者。有从他易续纂其言者。有合古今占候明着其义者。故易有数体。而皆以卦爻为主。卦爻自古迄今末有异也。虽因序有先天后天之殊。其卦末变也。因占有连山归藏之别。其象末易也。故伏羲文王易有异。而卦无异。用有殊。而象不殊。则以卦皆此卦。象皆同象也。卦用无尽。则其
...更多
坤卦
宣圣讲义
孔子
坤卦卦象亦同乾、以六爻成象。而爻则异。乾为。明数之奇,坤为。明数之偶。数始于一。成于二。坤爻即二也。二者两一。者两一。明所出也。坤出于乾。而为乾之变。故生于。而为之变以变则成。一变为二。变为。此其本体之变。非人为也。盖者奇。两则成偶。既为两。自成。而体变矣。故坤爻者。实乾爻之所变也。何以有变。则由其气之行。而数之极也。乾为数始。为气先。始必有终。先必有后。而极则必变矣。奇变必偶。变必。此不易之序也。何所本乎。曰本于河图生成之
...更多
图象
宣圣讲义
孔子
易之为书。自来仅具图象。无文章也。至唐虞以后。始由象而增以字。
由言而演而为文。文字既传。图象反晦。此则后人舍本逐末之过也。
要知伏羲画卦之时。未有文字。语言可口传。不可记录。仅以图象载之版册。而将意义传于语言。果不得其师。则不明其义。徒执图象。不能通其用故也。
然既有图象复得
...更多
屯卦
宣圣讲义
孔子讲义
周易卦序。乾坤之后。继之以屯。以象天地生化之序也。后天生化。皆自天地始。万物之生。必在天地既定之后。故屯在乾坤次也。自先天序言。则乾坤之后应为震。以木道为物始也。而屯之象。始于震。其义亦洽。万物之生。必因于水。故屯为震合坎。坎为后天八卦居坤之位。代乾之政。则屯之取象于坎震。亦适孚先天生化之序也。
震动于下。坎润于上。此纯物生之本象也。以分言。则半震半坎。以合言。则绍乾承坤
...更多
河图
河图歌
天一生水 地六成之 地二生火 天七成之
天三生木 地八成之 地四生金 天九成之
天五生土 地十成之
宣圣讲义
孔子
易传曰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此言河图洛书所由来也。
...更多
蒙卦
宣圣讲义
孔子
蒙卦、为上艮下坎。山水相交。阴多阳少。以阳为贵。而阳反在上。其气下行。与屯相背。屯上蒙下。屯进蒙退。一往一复。一降一升。而成循环。是气之自然。理之自至。天地转轴。物之推移。物之定序。数之定例。此周易蒙以继屯。实有故也。天地交而万物生。水火分而后生化见。屯以水承于雷。成雷雨之象。蒙以山加于水。为山泉之形。有动必远。有招必至。有辟则有阖。有息则有消。故水行于空者。下流而为泉。气动于地者。中止而为山。通者节之以塞。生者接之以化。险
...更多
洛书
洛书歌
戴九履一 左三右七 二四为肩
六八为足 五在中央
河图洛书。同一数也。而象异。以体用之分也。天地生化万物。自其先言之。则为不易者也。自其后言之。则日易者也。故有体用之殊焉。体者一成不易。示其极也。用者随事而易明其变也。
天地之大。万物自生。变化自出。体用之间为气数之所至。明其体而后知其本源。明其用而知其变化。
...更多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宋·孟珙
元·杨清叟
惠淇源
唐·李瀚
(清)贵筑王锦季湘
宋·戴昺
清·游戏主人
宋·华岳
郑振铎
(宋)张邦基
(清)申涵光
汉·扁鹊
清·杨宾
唐·赵迁
宋·蔡梦弼
太公金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