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医心方-未知
医心方目录:
简介
医心方内容细目
刻医心方序
卷第一
卷第二
卷第三
卷第四
卷第五
卷第六
卷第七
卷第八
卷第九
卷第十
卷第十一
卷第十二
卷第十三
卷第十四
卷第十五
卷第十六
卷第十七
卷第十八
卷第十九
卷第二十
卷第二十一
卷第二十二
卷第二十三
卷第二十四
卷第二十五
卷第二十六
卷第二十七
卷第二十八
卷第二十九
卷第三十
跋
卷第八
[卷第八(手足)] 香港脚所由第一
《病源论》云∶凡香港脚病,皆由感风毒所致也。初得此病,多不即觉,或先无他疾,而忽得苏敬论云∶夫香港脚为病,本因肾虚,多中肥溢、肌肤虚者。无问男女,若瘦而劳苦,肌肤薄亦唐侍中论云∶凡香港脚病者,盖由暑湿之气郁积于内,毒厉之风吹薄其外之所致也。徐思恭论云∶此病多中闲乐人,亦因久立冷湿地,此病多或踏热来即冷水浸脚;或房室过度又云∶清湿袭虚,则病起于下;风雨袭虚,则病起于上。又身半以上者风中之,身半已下者《千金方》云∶凡四时之中,皆不得久立久坐湿冷之地,亦不得因酒醉
...更多
卷第九
[卷第九] 治咳嗽方第一
《病源论》云∶咳嗽者,肺感于寒,微者则成咳嗽也。肺主气,合于皮毛,邪之初伤,先客各喘息有音,甚则唾血;乘夏则心受之,心咳之状,咳则心痛,喉仲介介如哽,甚则咽肿喉痹;乘春则肝受之,肝咳之状,则两胁下痛,甚则不可以转,两脚下满;乘至阴则脾受之,脾咳之状,咳则右胁下痛,喑喑引于背,甚则不可动,动则咳;乘冬则肾受之,肾咳之状,咳则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咳涎。此五脏之咳也。五脏咳久不已,传与六腑。脾咳不已,则胃受之,胃咳之状,咳而呕,呕甚则长虫出;肝咳不已,则胆受之,胆
...更多
卷第十
[卷第十] 治积聚方第一
《病源论》云∶积聚者,由阴阳不和,腑脏虚弱,受于风邪,搏于腑脏之气所为也。腑者阳穷也在左名曰在上下无时,令人喘逆,骨痿少气。《医门方》云∶辨曰∶肥气者,肥盛也,言肥气如覆杯,突出如肥盛之状;伏梁者,言其大奔积《华佗方》云∶二车丸,常在尊者后一车,故名二车丸,主心腹众病,膈上积聚,寒热,食饮不消,或从忧恚喜怒,或从劳倦气结,或有故疾气浮,有上饮食衰少,不生肌肉,若辟在胁,吞一丸即消;若惊恐不安,吞一丸,日三;独卧不恐,病剧,昼日六七,夜三吞。微者,昼日四五、
...更多
卷第十一
[卷第十一] 治霍乱方第一
《病源论》云∶霍乱者,由人温凉不调,阴阳清浊二气有相干乱之时。其乱在于肠胃之间者者,饮酒食胃,脾消则令乱,言《养生方》云∶七月食蜜,令人暴下,发霍乱也。《千金方》云∶论曰∶原夫霍乱之为病也,皆因食饮,非关鬼神。夫饱食肫脍,复餐乳酪、阳气欲升,阴气欲降,阴阳永隔,变成吐利,头痛如破,百节如解,遍体诸筋皆为回转,论时虽小,卒病之中,最为可畏,虽临深履危不足以喻之也。养生者宜达其旨趣,庶可免于夭横者矣。《极要方》云∶得吐利者名湿霍乱,不得吐利者名干霍乱。干霍乱
...更多
卷第十二
[卷第十二] 治消渴方第一
《病源论》云∶消渴者,渴而不小便是也。由少服五石诸丸散,积经年岁,石热结于肾中,水而《千金方》云∶论曰∶凡积久兴酒,未有不成消渴。然则大寒凝海而酒不冻,明其酒性酷热由己。饮啖无度,咀(才与反)嚼酢酱,不择酸(苏官反,酢也)咸,积年长夜,酣兴不 kt,遂使三焦(《短剧方》云∶说曰∶少时服五石诸丸散者,积经年岁,人转虚耗(呼到反)。石热结于肾中消渴之兴终不痿弱,液自出;亦作kt疸之病。凡如此等,宜服猪肾荠(脐檷二音)汤,制其肾中石势,将又云∶铅丹散治消渴止小
...更多
卷第十三
[卷第十三] 治虚劳五劳七伤方第一
《病源论》云∶虚劳者,五劳六极七伤是也。五劳者,一曰志劳,二曰思劳,三曰心劳,四极六精肾(是按∶虚劳阴痿《千金方》云∶三人九子丸主五劳七伤补益方∶ 酸枣仁柏子仁薏苡仁枸杞仁蛇床子五味子菟丝子菊子子荆子地肤十五味,加苁蓉三两,余各二两,酒服如梧子二十丸,日二。《范汪方》开心薯蓣肾气丸,治丈夫五劳七伤,髓极不耐寒,眠即胪胀,心满雷鸣,不欲饮不发去冷,肉苁蓉(一两,一方无)山茱萸(一两,一方无)干地黄(六分,一方代干姜)远志(六分)分)菟丝子(六分)凡十二物,捣下
...更多
卷第十四
[卷第十四] 治卒死方第一
《病源论》云∶卒死者,由三虚而遇贼风所为也。三虚,谓乘年之衰,一也;逢月之空,二也;失时之和,三也。人有此三虚,而谓为贼风所伤,使阴气偏竭于内,阳气阻隔于外,二有《葛氏方》治卒死,或先有病痛,或居常倒仆奄忽而绝,皆是中恶。治之方∶ 令二人以衣壅口,吹其两耳,极则易人,亦可以竹筒吹之,并侧身远之,莫临死人上。又方∶以葱叶针其耳,耳中、口中、鼻中血出者莫怪,无血难治,有血是治候也。又方∶以绵渍好苦酒中,须臾出,置死人鼻中,手按令汁入鼻中,并持其手足莫令惊
...更多
卷第十五
[卷第十五] 说痈疽所由第一
《刘涓子方》云∶九江黄父问于岐伯曰∶余闻肠胃受谷,上焦出气,以温分肉,而养骨节,通腠理。中焦出气如露,上注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血和则孙脉先满,乃注络脉,络脉皆盈,注乃于经脉。阴阳已张,因息乃行,行有经纪,周有道理。与天协议,不得休止。切而调之,从虚法去实,泻则不足,疾则气留。去虚补实,补则有余,血气已调,形神乃持。余已知血所之平与不平,未知痈疽之所从生,成败之时,死生之期有远近。何以度之,可得闻乎?岐伯曰∶经脉留行不止,与天同度,与地
...更多
卷第十六
[卷第十六] 治疔疮方第一
《病源论》云∶疔疮者,风邪毒瓦斯搏于肌肉所生也。初如风疹搔破青黄汁出,里有赤黑脉。亦有全不令人知,忽以衣物触反手着则痛。亦有肉突起如鱼眼,赤黑久结皆变烂成疮,疮下有深孔如火针穿之状。初作时,突起如回钉盖,故谓之疔疮。令人恶寒,四肢强痛,疮便变焦黑色,肿大光起,根硬强,酸痛,皆其候也。在手足头面骨节间者最急,其余处则可也。毒入腹,则烦闷不佳,或如醉,如此者二三日便死也。《养生方》云∶人汗入酒食内,食之作疔疮。凡有十种∶一,疮头乌而强凹;二,疮头白而肿实;三
...更多
卷第十七
[卷第十七] 治丹毒疮方第一
《病源论》云∶夫丹者,人身体,忽然赤,如丹涂之状,故谓之丹也。或发手足,或发腹上,如手掌大,皆风热恶毒所为。重者,亦是疽之类,不急治则痛,痛不可堪。久乃坏烂,去脓血数升。若发于节间,便流之四肢,毒入腹杀人。小儿得之最忌。又云∶白丹者,初发痒痛,微虚肿,如吹,疹起不痛不赤,而白色也。由挟风冷,故使色白也。黑丹者,初发亦痒痛,或肿起,微黑色也。由挟风冷,故色黑。赤丹者,初发疹起,大者如连钱,小者如麻豆,肉上粟粟如鸡冠肌理。由风毒之重,故使赤也。亦名茱萸丹。
...更多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清·袁氏
唐·圆照
(清)叶德辉
南北朝·陶弘景
(南朝宋)郭季产撰
唐·司马承祯
清·黄汉
汉·桓宽
刘宋·求那跋摩
清·左宗棠
释念常
梁·孟安排
宋·王文钾
清·陈克鉴
宋·戒珠
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