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卷之一-伤寒论辩证广注
卷之一
[卷之一] 辩伤寒非寒病论
内经黄帝问曰。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岐伯对曰。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黄帝又问曰。
人伤于寒而传为热。何也。岐伯曰。夫寒甚。则生热也。此可见人病伤寒。皆系热证。或疑其所伤非热。要其寒气既传于内。无有不郁而生热者。故人之热病虽多。惟伤寒之热。其热为最。方寒之初感也。扪其人之头额肢体。其肌肤烙手而热如火。及寒之深入也。候其人之口鼻呼吸。其出气熏人而热如蒸。甚则面红目赤。鼻干唇焦。齿燥舌裂。喜露手足。
裸身体。渴欲饮水。溺浊而赤。便焦而黑。凡人身表里上下。无处非热。又何有于寒哉。内经中论伤寒。反以热病名篇。
即此意也。难经云。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凡风湿温热。皆得谓之伤寒。则知其名虽为寒。其实非真寒也。汉张仲景着伤寒论。凡温暑风湿疟痢。时行疫毒之气。多杂其中。其意何也。彼盖以以上等证。
皆系热病。人患热病。多传经。故凡传经之热病。经云皆伤寒之类也。其论中所不解者。三阴经真寒证。不由阳经传入。
并非内经所云热病。亦列于传经热病之中。使后之学人。寒热不明。阴阳错误。其为害可胜道哉。金时刘河间集伤寒标本一书。只分汗下和解法。置温中之例不论。其于麻桂等汤中。类加知母石膏黄芩等药。更于柴胡白虎承气等汤外。复制天水散。凉膈散。甘露饮。解毒汤等。辄投以三黄三石等。苦寒甘辛凉解之药。至仲景所用干姜乌附桂心吴茱萸等汤剂。并未言及。此岂患病之人。再无阴寒之证者邪。但既曰伤寒。皆是热病。当如内经中所云也。自丹溪朱氏出。始云仲景论伤寒矣。而未及乎中寒。曰伤曰中。不闻有议。愚今祖丹溪之意。凡仲景中寒之条。混于伤寒中者。悉为标出。
另作一书。名曰中寒论。其余温暑诸病。虽各因证分别。要其病名。皆曰伤寒。何也。以其病皆热病。皆传经者也。爰集古今诸名家之说。附以管见。为着伤寒非寒论。其中间有缺略。当俟后之君子。起而补辑之。
[卷之一] 纂注内经热论
(出素问第三十一篇)内经热论一篇。乃伤寒之根本也。张仲景着伤寒论。其六经传变。即从此篇之文而推展之。故凡治伤寒者。必先究内经热论。后读仲景伤寒。庶几学有源流。心有主宰。因不揣固陋。为之解释。冀有志于斯道者。一展卷而知所宗焉。
黄帝问曰。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伤寒本系热病。其余如温暑诸证。亦为热病。观难经云。伤寒有五。可见推此篇帝问之意。以热病莫大于伤寒。故凡今诸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王太仆注。竟以温热之病。即由冬时伤寒。至夏至前后所变。是此热病者。其根先伏于隔年之冬。有是理乎。即伤寒论中云然。要与此段经旨不合。更推帝于当日。
何不曰伤寒所变。或竟曰伤寒所致。而曰伤寒之类。其旨当从愚注可知。马玄台注亦不明。兹不更录。)或愈或死。其死皆以六七日之间。其愈皆以十日以上者。何也。不知其解。愿闻其故。岐伯对曰。巨阳者。(即太阳)诸阳之属也。其脉连于风府。(按图经云。风府一穴。在顶上入发际一寸。大筋内宛宛中。乃督脉所行之穴。与太阳经无涉。经文中举之者。
以太阳一经。夹督脉而行故也。)故为诸阳主气也。(马注云。足太阳膀胱之脉。自睛明穴而始。上连于督脉之风府穴。
从头项至背至足。凡一身手足阳经皆属于此。故穴有一百二十六。真为诸阳经主气也。)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此句对上其愈。皆以十日以上句。)其两感于寒而病者。必不免于死。(此句对上其死。皆以六七日之间句。)帝曰。愿闻其状。(此问伤寒传经病热之状。)岐伯曰。伤寒一日巨阳受之。(伤寒之邪。由表传里。太阳为表之表。所以寒邪伤表。第一日太阳先受。伤寒论云。尺寸俱浮者。太阳受病也。当一二日发。可见伤寒之发。不可拘拘于日数矣。
按伤寒论以下有其脉。上连风府句。)故头项痛。腰脊强。(足太阳之脉。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内。挟脊抵腰中。故见头项痛。腰脊强之证。经文中不言热者。以太阳病。有未发热之时也。)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阳明为表之中。故太阳之邪不解。第二日当传入阳明也。伤寒论云。阳明受病。当二三日发其后诸经。皆兼二日而言。)其脉挟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而鼻干。不得卧也。(身热目疼鼻干。非病热而何。六经经脉之行。详后图中)三日少阳受之。
少阳主胆。(少阳为表之里。故其传又次之。)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详此亦病热之状。)三阳经络。皆受其病。而未入于藏者。故可汗而已。(按藏字。伤寒论作府字大妙。后全元起杨上善皆宗之。李东垣云。此非五脏之脏。
乃藏物之藏。不改作府亦通。马注云。此即指后三阴经。以三阴属五脏。故以藏字言。此论欠通。成无己注伤寒论云。
三阳受邪。为病在表。法当汗解。然三阳亦有便入府者。入府则宜下。故云未入于府者。可汗而已。已止也。言病热之势衰也。)四日太阴受之。(太阴为里之表。其有失于汗。而邪不已者。当自少阳而传入于太阴经也。)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成注云。脾经壅而成热也。)五日少阴受之。(少阴为里之中。)少阴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
故口燥舌干而渴。(成注云。邪传入里。热气渐深也。)六日厥阴受之。(厥阴为里之里。)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病愈深而热愈极。谁谓伤寒为寒证乎。按伤寒论以下。有此三经皆受病。已入于府者。可下而已三句。成注云。三阴在经者。犹宜汗。故云。已入于腑者。可下而已也。)三阴三阳。五脏六腑皆受病。营卫不行。五脏不通。则死矣。(当其时也。阴阳六经皆病。脏腑受热已深。宜用下药。以泄其热。如初时失于汗者。急宜汗下兼施。方免于死。
有如当汗不汗。当下不下。经络之邪未解。胃府之实未去。则营卫之阴阳不行。五脏之气血不通。必不免于死。所谓其死。皆以六七日之间者。此也。)其不两感于寒者。(此承上文而言。循经传入之证。初非两感于寒。要其病热已极。其治稍疏。亦不能免于死。今则以其不两感于寒。而病热轻者言之。)七日巨阳病衰。头痛少愈。(此言初时巨阳所感之邪。
或热不甚。不传入于诸经。即或热甚渐传入于诸经。要其未尽传者。尚在巨阳。至第七日。比之初时之病。其热必衰。
而头痛等证。则少愈焉下诸经病衰注仿此。)八日阳明病衰。身热少愈(愈字伤寒论改作歇字)九日少阳病衰。耳聋微闻。
十日太阴病衰。腹减如故。则思饮食。十一日少阴病衰。渴止。不满。舌干已而嚏。(少阴脉络于肺。嚏者。肺热得泄。
阴阳和畅也。)十二日。厥阴病衰。囊纵。少腹微下。大气皆去。病日已矣。(大气。谓大热之邪气。至十二日以后。则皆去而病已。所谓其愈皆在十日以上者此。也所谓热虽甚不死者。亦此也。)帝曰。治之奈何。(此因上文。有死于失治者。故问治之之法也。)岐伯曰。治之。各通其藏脉。病日衰已矣。其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满三日者。可泄而已。
(此言治之之法也。大抵三日以前。邪必在表。故云可汗。三日以后。邪多入里。故云可泄。此正所以各通其脏腑之经脉。而衰已其病热之势也。愚按伤寒汗下之法。不可拘于日数。王注云。日数虽多。但有表证。脉大浮数。犹宜发汗。
日数虽少。即有里证。脉沉细数。盒饭下之。治伤寒者。须审辩脉证。方得无误。此篇中文。凡言日数。皆不可拘也。)帝曰。热病已愈。时有所遗者。何也。(谓热未尽去。尚有遗留于脏腑间也。)岐伯曰。诸遗者。热甚而强食之。故有所遗也。若此者。皆病已衰。而热有所藏。(所藏者。即所遗之热也。)因其谷气相薄。两热相合。故有所遗也。(两热者。
谓所藏之热。与新入谷气之热相侵薄。故相交合也。)帝曰。善。治遗奈何。岐伯曰。视其虚实。调其逆从。(逆者正治。
谓以寒治热也。从者反治。谓以热治热也。)可使必已矣。帝曰。病热当何禁之。岐伯曰。病热少愈。食肉则复。(谓热病复发如故。)多食则遗。(谓初时热病不能尽去。盖病遗热轻。而病复热重也。)此其禁也。帝曰。其病两感于寒者。其脉应与其病形何如。(脉应者。谓三阴。三阳经脉之应也。)岐伯曰。两感于寒者。病一日。则巨阳与少阴俱病。则头痛。
(巨阳。)口干而烦满。(少阴按伤寒论云。口干烦满而渴。)二日。则阳明与太阴俱病。则腹满。(太阴)身热(阳明)不欲食(太阴)谵言(阳明)。三日则少阳与厥阴俱病。则耳聋。(少阳)囊缩而厥。(厥阴。)水浆不入。不知人。六日死。(此则其阴阳经脉之相应。表里俱病之互形。有如此。)帝曰。五脏已伤。六腑不通。营卫不行。如是之后。三日乃死。何也。(此承上文。帝疑两感伤寒。非若单传之病。其死必待六七日之间。而伯言三日之时。病患脏腑营卫。亢热已极。此时宜即死矣。如是之后。必又三日乃死者。何也。)岐伯曰。阳明者。十二经脉之长也。其气血盛。故不知人。三日其气乃尽。故死矣。(阳明为十二经之长。以上诸经之气血盛。则诸经之病热亦甚。热甚。故不知人。方其初病三日之时。诸经之邪热虽甚。而阳明之元气未尽。故不即死。又三日。则阳明之元气尽。不能胜诸经之邪热。故云。必不免于死耳。)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暑当与汗皆出。勿止。(凡热病因时变迁。冬为寒。春为温。夏为暑。秋为疟。各因时气所伤。分立病名。上言病伤寒。而成温者。谓热病发于冬。则为伤寒。如发于夏至以前。三春之时。时令已温。故成温病。如过夏至以后。时令大热。故成暑病。总之为温为暑。各有时也。暑病多汗。勿止汗者。谓不可遽用实表之药。以止其汗。亦不可反用发表之药。以泄其汗。乃清暑解肌之法也。治暑法另具暑门治温法。见后第十三卷论中)
[卷之一] 图注内经足阴阳六经之脉
(出灵枢第十篇)欲读仲景伤寒。又须识内经经脉。不识经脉。则六经篇传变之病。无由而起悟也。所以朱奉议着活人书。其第一卷。先言足六经脉。惜乎手之六经。并未言及。愚今以足经图注于前。从俗论也。复以手经图注于后。衍经义也。先轩岐而后仲景。则知仲景立论。悉本于内经云尔。
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上额。交巅。(目之内角为内。一名大。发际前为额。巅。顶也。)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支者。如木之有枝。经络发挥云支别。此言脉之旁行者。与正经相别也。耳上角。为足少阳经所行之地。
此太阳之支脉。交于少阳之经脉也。)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内。挟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别字疑有误。此言脉之直行者。乃太阳之正经也。络。绕也。犹兜也。还。复也。循。巡也。又根据也。沿也。挟。
夹。抵至属连属也。脑者。头中之髓。脑外之后为项。肩后成片大骨谓之肩。椎骨为脊。尻上横骨为腰。挟脊为膂。
盖足太阳正经直行之脉。亦从巅内。入络于脑。复出下项。却循肩内。挟脊两旁下行。至腰中复入循膂。内络两肾。
下而连属于膀胱也。)其支者。从腰中。下挟脊。贯臀。入中。(臀尻旁大肉也。膝后曲处为。此其支脉之别行者。
即接上直行之经。而下行者也。盖上直行之经。从腰中内入。循膂而络于肾。此支脉即从腰中接行。下挟脊。贯臀而入于中也。)其支者。从内左右。别下贯胛。挟脊内。过髀枢。循髀外。从后廉。下合中。以下贯内。出外踝之后。
循京骨。至小指外侧。(胛音甲。发挥中改作胂。音申。膂内曰胂。夹脊肉也。髀。股也。一云。股外为髀。髀之上。捷骨之下。曰髀枢。廉隅也。边也。后廉。犹言后边也。。同。一名腓肠。下腿肚也。足跗后两旁圆骨曰踝。外曰外踝。京骨。本经穴名。此又言。足太阳一大支之脉。与直行之经。左右相夹而别行者也。其脉亦从肩内。左右别行下贯胂。挟脊内。下历尻臀。过髀。枢循髀外后廉。髀枢之里。下而与前支脉之入中者。相合。复下行贯入内。复出外踝之后。循京骨穴。至足小指外侧之端。以交于足少阴经也。)(经穴分寸。详见铜人资生针灸等书。兹不细述。以后诸经仿此。)\r足太阳经脉之图\pt68a1.bmp\r
此系肾膀俞穴。因其正经。必由腰中而入。自内而联系肾与膀胱。故图与经文颠倒。实则两肾在腰以上。而膀胱又居于小腹之前也。
(琥)按足太阳之脉。上下左右分行。共十道。其脉之起。自目内。上额交于巅上者。二道。此为正经。犹树之有根也。其直行者。从巅入络脑。还出下项。挟脊。抵腰中者。二道。此亦为正经。犹树之有本也。其别行者。从正经之巅。至耳上角者。二道。此为第一小支。又从腰中。接正经而下行。贯臀入者。二道。此为第二大支。又从正经之内。别下贯胂。挟脊过髀。下合入之支脉。复下贯。出外踝之后。至小指外侧者。二道。此为第三大支。犹树之有枝也。以上皆太阳所行之脉。然其支脉之接合。正经而至足者。即为正经之脉也。前热论中止云。头项痛。腰脊强。
此但言正经之脉。从头下项挟脊抵腰故也。愚谓太阳受病。凡所过之经。皆当疼痛不利。此为验证要法。胃足阳明之脉。
起于鼻之交中。旁约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
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之字疑误。鼻梁也。一名山根。承浆。任脉穴名。在唇下陷中。却退也。颔中为颐。腮下是也。又腮下骨为下廉。大迎。颊车。本经穴名。客主人足少阳经穴名。发际。囟门以前也。发际前为额颅。
此言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两旁。左右相交于中。过足太阳经。睛明穴之分。故云旁约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两口吻。环绕唇下。左右相交于承浆穴。退循颐后下廉。出本经之大迎穴。循两颊车。上耳前。过足少阳之客主人穴。更上而循发际。至额颅之前也。)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人迎。
缺盆。本经穴名。此言支脉之别行者。即接前大迎穴前之脉。下人迎而行。循喉咙两旁。入缺盆穴中。下膈内。当上脘中脘之分。属于胃而络于脾也。)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中。(气街。本经穴名。一名气冲。此言经脉之直行者。从缺盆穴。接上支脉下行。由两乳之内。挟脐而入于气街穴中。乃阳明正经之脉也。)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抵伏兔。下膝膑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内间。(胃口下发挥中作胃下口。内间内字当作外。股内为髀。髀前膝上起肉处为伏兔。伏兔后交纹处为髀关。膝盖为膑。足茎骨为胫。跗。足面也。此又其支脉之从内而达外者。由属胃处。起胃下口。循腹之里。下至气街中。出而与前支脉之入气街者相合。复下行而至髀关。伏兔。膝膑。胫外。足跗等处。入中指外间。至足大指次指之端而终也。)其支者。下廉三寸而别。下入中指外间。(下廉。本经穴名。一名下巨虚。此言支脉之小者。由下廉穴三寸之下。别行循胫踝之外。下入中指外间。而与前之支脉相合也。滑氏注下廉云。自膝下三寸。循三里穴之外。别行而下者。非马玄台灵枢注从之。其误甚矣。)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间出其端。(此又言其支脉之小者。从足跗上别行。入大指间。循大指之下出其端。以交于足太阴经也。)\r足阳明经脉之图\pt68a2.bmp\r(琥)按足阳明之脉。上下左右分行。共十二道。其脉之起。自鼻交(云云)。出大迎。还上至额颅者。二道。其脉屈曲而行。此为正经。乃脉之根也。其别行者。从大迎前。下人迎(云云)。入缺盆。而内连胃与脾者。二道。此由外而入内之第一大支脉。是虽支脉。其上下实接正经而行者也。其直行者。从缺盆(云云)。下入气街中者。二道。此为正经。乃脉之本也。又其别行者。起于胃下口。下合气街而行于外。复下。而入中指内(当作外)间者。二道。此由内而发外之第二大支脉。乃脉之枝也。又其支者。从大支之下廉穴。三寸而别。亦入于中指外间者。二道。又其支者。别跗上。出大指端者。二道。此又二小支脉也。前热论中云。身热目疼。鼻干。不得卧。此亦仅言其略。愚谓凡阳明所过之经。皆当受病。前云目疼者。当是绕目作痛。非目中疼也。盖阳明经络于目。滑氏以络字。作绕字解。愚意以阳明经起于鼻。旁约太阳之脉。绕目而上下行。故云络于目也。凡经中字义。当活看。
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却交出手少阳之后。入缺盆。(目锐。目外角也。一名小。此言足少阳之脉。起于目外。上抵头角。折下而行于耳后。复自耳后。折外上行至两眉头。及目内之分。复自眉目之分。上行侧头部。下折而循于颈。过手少阳经天牖穴之分。故云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
循肩非本经穴名。手足少阳阳维之会。故云。却交出手少阳之后。下肩。而入于缺盆穴之外。与前阳明脉之入缺盆者。
实相近而不相合也。按起于目云云。至循颈。发挥中云。自瞳子至风池。凡二十穴。作三折而行。学人细考铜人等书。
侧头部。其经自明。)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后。(此其一小支脉之行于头者)其支者。别锐。
下大迎。合手少阳。抵于。下加颊车。下颈合缺盆。以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胁里。出气街。绕毛际。横入髀厌中。(。目下也。手少阳脉下颊至。故云合手少阳于。胸中当两乳之间。膈。膜也。居心肺之下。胁。腋下也。
曲骨两旁为毛际。捷骨之下为髀厌。即髀枢中也。此又其一大支脉。从目锐别行。下而与前脉之入缺盆者相合。入内而联系肝胆。复出气街。而下入髀厌中也。)其直者。从缺盆。下腋。循胸。过季胁。下合髀厌中。以下循髀阳。出膝外廉。下外辅骨之前。直下抵绝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指次指之间。(胁之上际为腋。胁下小肋为季胁。
俗名软肋是也。髀之外为髀阳。辅骨。膝下内外侧大骨也。外髁上尖骨曰绝骨。足面为跗。小指次指。即无名指。足之第四指也。此言其直行之经脉。即从前入缺盆之脉而起。下行而与前支脉之入髀厌者相合。复下行。而入于足小指次指之间也。)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之间。循大指岐骨内出其端。还贯爪甲。出三毛。(足大指本节后为岐骨。爪甲后为三毛。此又其一小支脉之行于足者。其脉从跗上别行。循岐骨。出大指之端。还贯入爪甲之后。以交于足厥阴经也。)\r足少阳经脉之图\pt68a3.bmp\r(琥)按足少阳之脉。上下左右分行。共十道。其脉之起。自目外。上抵头角(云云)。循颈至肩上。而下入于缺盆穴之外者。二道。此其脉行之最屈曲者。乃脉之根也。其别行者。从耳后入耳中(云云)。至目锐后者。二道。此为第一小支。又其别行者。从目锐下大迎(云云)。合缺盆。而下胸贯膈。内连肝胆。复出气街(云云)。入髀厌中者。
又二道。此为第二大支。是虽支脉。实接正经。而并行者也。其直行者。从缺盆下腋(云云)。下合髀厌中(云云)。复下而入小指次指之间者。二道。此为正经。乃脉之本也。又其支者。从跗上别行。入大指间(云云)。贯爪甲。出三毛者。
又二道。此为第三小支之脉也。前热论中云。胸胁痛而耳聋。此亦仅言其略。医者当以意会之。
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指之端。循指内侧白肉际。过ht骨后。上内踝前廉。上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
上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考此处当有其支者三字。)上膈。挟咽。连舌本。散舌下。(ht骨一作核骨。足大指本节后内侧圆骨。马注承滑氏之误。云是孤拐骨。谬矣。盖孤拐即是踝骨。下文又云。上内踝前廉。岂有重出之理。踝骨注见前。骨在内。为内踝。内。胫骨。注并见前。髀内为股。大腿是也。脐上为腹。咽。所以咽物者。居喉之前。舌本。舌根也。此言足太阴之脉。起于足大指之端。循大指内侧白肉际。过大指本节内侧核骨之后。上内踝前廉。复上内。过三阴交。本经穴名。足太阴厥阴少阴之交会。正当足胫骨之内侧。腿肚之下。故云循胫骨之后。上行而交出于足厥阴之前也。复自胫骨之上而行。循膝股内前廉。迤逦入腹。上行至本经之腹哀穴。内行以属脾络胃也。盖足之三阴。
其正经之脉。止从足走腹。下文云。上膈挟咽至舌者。乃支脉也。愚今考。正其支者。复自腹哀穴上膈。至乳外上侧之周荣穴。由周荣穴外。曲折向下。至大包穴。皆本经穴名。复自大包而内。发挥中作外误。曲折向上。行人迎之里。挟咽。连舌本。散舌下而终也。)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此又其支脉之行。复从络胃处。别正经而上膈。内注于心之分。以交于手少阴经也。滑氏注云。由腹哀穴别行。再从胃部上膈者非。)\r足太阴经脉之图\pt68a4.bmp\r(琥)按足太阴之脉。上下左右分行。共六道。其脉之起。自足大指之端(云云)。入腹。屈曲上行。至腹哀穴。内行而属脾。络胃者。二道。此为正经。乃脉之本也。其支者。由腹哀穴。接正经。而上行至膈(云云)。散舌下者。又二道。此其二大支脉也。内经中系缺文。诸家亦无明注。遂混入正经之中。又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者。二道此其二小支脉也。前热论中云。腹满而嗌干。此亦仅举其病热之略耳。
〔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指之下。邪趋足心。出于然谷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以上内。出内廉。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趋。走也。跟。足跟也。然谷。本经穴名。此言足少阴经之脉。起足小指之下。斜走足心之涌泉穴。转出足内踝前。至本经然谷穴之下。循内踝后。别入足跟中。按别入跟中。活人书。竟作别行之一小支脉者非。
还上而循内踝。上出之内。再上股内后廉。贯脊。会督脉之长强穴。还出于前。循横骨穴而上。至肓俞之所。皆本经穴名。内行而分属两肾。更下脐。过任脉之关元。中极二穴。而络于膀胱也。)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此言其直行之脉。从肓俞穴属肾处。上行历诸穴。至本经之通谷穴。入内贯肝与膈。更入肺中。再上而循喉咙。并足阳明经之人迎穴。挟舌本而终也。)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按心字。当作心包。若系真心。藏肺之内。乌得云出络也。此其支脉之行。即从入肺处。出络心包。注于膻中。正当心胸之间。以交于手厥阴经也。)\r足少阴经脉之图\pt68a5.bmp\r(琥)按足少阴之脉。上下左右分行。共六道其脉之起。自足小指之下云云。别入足跟云云。上股内后廉。贯脊。
还前而出于横骨穴。上至肓俞。内入而属肾。还下脐。而络膀胱者。二道。此为正经乃脉之本也。然其行多浅深屈曲之处。活人书以入跟中者。为另一支别之脉。亦以其屈曲故也。其直者。由属肾处。接正经而上贯肝膈。云云。终于舌本者。又二道。此亦正经之脉也。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者。又二道。此其内行之小支脉也。前热论中云。口燥舌干而渴。此亦仅言其病之略耳。又按少阴之脉。上挟舌本而终。内经云。口燥者。此因舌本病热而干极。故并口亦燥也。
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指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内廉。循股阴。
入毛中。过阴器。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愚按上贯膈以下文。当是另一大支之脉。盖足之三阴。从足上走入腹。其与督脉会于巅者。此借诸阳经之气。其支脉始得上升于巅也。故属肝络胆句下。当增其支者三字。又丛字。当作聚。肋字。当作腋。聚毛。足大指后横纹处。
阴器。即前阴也。男女通称为器。脐下为小腹。目内深处为系。颃颡。咽颡也。此言足厥阴之脉。起于足大指后横纹处。
上循跗。抵本经之中封穴。以其穴远内踝前一寸。故云去也。上踝。过足太阴经三阴交穴。至中都。本经穴名。在内踝上七寸骨中。复上一寸。故云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循与股内。入阴毛中。左右相交。环绕阴器。至小腹而上。
会任脉之中极。关元诸穴。复外而上循季肋端之章门穴。复上而至期门之所。俱本经穴名直两乳下。内行而挟胃属肝。
还下而络于胆也。其支者。复自期门穴而上贯膈。横布胁复上腋。此借足少阳之气也。复上循喉咙之后。此借手足阳明。
又手太阳与督脉之气也。复上入颃颡。此又借足阳明。手太阳之气也。上行于头。循足阳明之里。即借阳明之气。内行连目。脉深处复上出额。行足少阳之里。又借少阳之气。上交于巅。与督脉相会于项中之百会穴而终也。百会。督脉穴名。足太阳脉亦会于此。此可见厥阴支脉之行。必借诸阳经之气。始得上升于头者如此。)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
(此言其一小支脉。即从目系处下行。循颊之里而下。左右交环于口唇之内也。)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此言交经之支。从期门属肝处。别上贯膈。注肺中。还下行。至中焦之分。以交于手太阴经也。)\r足厥阴经脉之图\pt68a6.bmp\r(琥)按足厥阴之脉。上下左右分行。共八道。其脉之起。自足大指聚毛之上云云。过阴器。至小腹循章门穴。复上至期门穴之里。上而挟胃。下而属肝络胆者。二道。此为正经。乃脉之本也。其支者。自期门穴之里。上贯膈云云。
复上而内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者。二道。此其支脉之大者也。(上二道支脉。诸家混注入正经之中。予特分出。
其说见前。)又其支之逆行者。从目系处。下颊里环唇内者。二道。此其支脉之小者也。又其支之交经者。从期门属肝之处。
别贯膈。上注于肺者。二道。此由正经发出之支脉。从肺而交于手太阴经者也。前热论中云。烦满而囊缩。此亦仅言其病之略耳。又按热论云。烦满而囊缩。仲景伤寒论皆宗之。考活人书别引经义云。肝者筋之合也。筋者。聚于阴器。
而脉络于舌本。脉弗营。则筋急。筋急。则引舌与卵。故唇青舌卷而卵缩。愚以病热之人。其唇色不至于青。所以世俗之医。相传诊视热病法。但言舌卷卵缩。或云舌卷囊缩。为病热深极之候也。
(琥)总按上内经热病论中。辩伤寒。止分足六经证。汉张仲景推展内经热病原文。而着伤寒论云。从霜降以后。
至春分以前。凡有触冒霜露。体中寒。即病者。谓之伤寒。此是正伤寒病。寒气所伤。总不越足之六经。所以自古迄今。
注伤寒者。奚啻数百家。其辩脉证治法。亦但详足经。不及手经也。试以时令言之。霜降之时。湿土。王也。以后。则寒水用事矣。春分以前。风木。王也。再推其前。则冬季之湿土用事矣。就六经言之。足太阳少阴。皆水也。三冬时实主之。足少阳厥阴。皆木也。春分时实主之。足阳明太阴。皆土也。霜降与冬季之时。实主之。刘草有云。水木土三者。皆不胜寒气所伤。故水遇寒。则涸而冰。木遇寒。则叶落枝枯。土遇寒。则坼而不坚。此所以伤寒之病。在人身止水木土三脏三腑受邪。其外见证。亦不过足之三阴三阳或以次受邪而为传病。或传不以次而为间病。或先后相传。前病不去而为并病。或二阳三阳。一同受邪而为合病。或阴阳脏腑。表里受邪而为两感。凡此者。皆正伤寒之为病也。虽然名为伤寒。而风湿之气亦在其中。要之风湿所伤总于足六经证见之。其他如春分以后。霜降以前。则暑热燥三气俱多。
其间但有非时之寒气着人。今医通谓之伤寒。然其病与冬时之正伤寒大异。其传变亦不但拘拘于足之六经也。有如四月属巳。在天则暑气用事。在人则手厥阴心包络。手少阳三焦。二经应之。(以四月天气论之。人病无伤寒矣。不知天之六气。巳与亥相冲。亥本北方水火极。则冲动水气而生寒。所以四月时。人亦不免有伤寒之病也。)五月属午。在天则热气用事。在人则手少阴心。手太阳小肠。二经应之。(以五月天气本热。人不免有伤寒之病者。午冲子水而生寒也。)六月属未。在天则湿气用事。湿本地气。土中有水。为热所蒸。在人则脾与胃应之。(夫脾胃系足经。无烦举也。人于六月中。
亦不免有伤寒者。以湿土中本有寒气故也。)七月属申。八月属酉。在天则燥气用事。(天之六气。申酉相对而冲者。寅卯木也。寅申本相火。主大热之气。木火相煽。故卯亦从酉而成燥。)在人则手太阴肺。手阳明大肠。二经应之。(以七八月天气论之。人病无伤寒矣。不知燥金之气本凉。凉之中。寒气居多。故人于秋时。亦有伤寒病也。)刘草又云。手经所属。皆金与火。金与火不畏寒。故金遇寒则愈坚。又火体极热。寒不能袭。殊不知火正畏水。寒能胜热。又不知夏秋。非时之暂寒。终不及冬月之严寒。其气与暑热并行。夫暑热同一火气。火又为金之贼。若然。则是春分以后。霜降以前。其间有非时之伤寒。其热邪所传。有连手经亦受病者。故予前言云。不可但拘拘于足之六经也。明洛阳进士孙应奎。手集医方类选。自着伤寒论云。凡风寒暑湿热燥。天之六气。自外而中人五脏六腑。十二经络者。四时之中。皆得谓之伤寒。要是言也。即河间刘守真伤寒直格中所云。手足经络。配天地四时之义。愚以四时之中。六气伤人。各不相侔。其初。若不由寒气而得者。皆不得谓之伤寒。(谓伤风自是伤风。伤暑自是伤暑是也。)其初若由寒气而得者。皆得谓之伤寒。(即如夏秋热燥之时。旦晚间偶着。雾露清凉之气是也。)大抵伤寒一病。在四时之中。不分何时。皆以寒为标。热为本。其人病若标本皆寒者。此系中寒病。非伤寒病也。又正伤寒止传足经。类伤寒。间有传手经者。此非予一人之私说。在昔贤已引其端。但无分经辩证。确然之论耳。据前热论中云。三阴三阳。五脏六腑。皆受病。夫五脏六腑。
皆受热所困而病极矣。则是三阴三阳经者。岂但言足而不言手邪。前人着书。每多引而不发。专待后人启悟。惜乎今时之医。未有明言及手六经病者。子因不得已。而起辟其说。非故欲欺世而盗名也。
[卷之一] 历考昔贤论伤寒兼传手六经说
河间刘氏宣明论云。伤寒传足经。不传手经。内经及仲景论中。未详言耳。且自人身十二经络。分布上下。手足各有三阴三阳。禀天地之气。天枢之上。同天之阳。天枢之下。同地之阴。至真大论云。身半以上。其气三矣。天之分也。
天气主之。身半以下。其气三矣。地之分也。地气主之。注云。当阴之分。冷病归之。当阳之分。热病归之。有八节邪气所中于人。阳邪为病。传手经。阴邪为病。传足经。其邪自何而入。自风池而入。为脊骨两旁一寸五分。是十二经之俞穴。春夏应阳。秋冬应阴。又云。寒暑温凉。盛衰之用。其在四维。故阳之动。始于温。盛于暑。阴之动。始于凉。
盛于寒。春夏秋冬。各差其分。易云。水流湿。火就燥。太阴阳明论云。阳受风气。阴受湿气。又云。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注云。阳气炎上。故受风。阴气润下。故受湿。盖同气相合耳。故风热火为阳。寒湿燥为阴。热论云。热病者。伤寒之类也。人之伤于寒。则为病热。刺热论云。五脏俱有热病。肝热病。左颊先赤。心热病。
颜先赤。脾热病。鼻先赤。肺热病。右颊先赤。肾热病。腮先赤。甲乙热论云。有手足太阴热病。有手足少阴热病。有手足厥阴热病。热论又云。三阴三阳。五脏六腑皆受病。营卫不行。五脏不通。则死矣。未尝止传足经。不传手经。
云岐子保命集云。伤寒三阳头痛。何法刺之。答曰。手之三阳。足之三阳。皆会于头者。谓诸阳之会。其受邪伏留而不去。故曰三阳头痛。视其色脉。知在何经。如脉浮而头痛。过在手足太阳。刺腕骨。京骨。如脉浮而长。过在手足阳明。刺合骨。冲阳。如脉浮而弦。过在手足少阳。刺阳池。丘墟。风府。风池。刺头痛之法也。伤寒邪在三阴。内不得交通。故为腹痛。手足之经。皆会于腹。如脉弦而腹痛。过在足厥阴肝。手太阴肺。刺太冲。太渊。如脉沉而腹痛。
过在足少阴肾。手厥阴心包。刺太溪。大陵。如脉沉细而腹痛。过在足太阴脾。手少阴心刺太白。神门。三阴交。刺腹痛之法也。
海藏老人此事难知云。伤寒传至五六日间。渐变神昏不语。或睡中独语一二句。目赤。唇焦舌干。不饮水。稀粥与之。则咽。终日不与。则不思。六脉细数。而不洪大。心下不痞。腹中不满。大小便如常。或传至十日以来。形貌如醉人。医见神昏不已。多用承气汤下之。则误矣。盖不知此热传手少阴心经也。本太阳经伤风。谓风为阳邪。阳邪伤卫。
阴血自燥。热蓄膀胱。壬病逆传于丙。丙丁兄妹。由是传心。火上迫而熏肺。所以神昏也。宜栀子黄芩黄连汤。若脉在丙者。导赤散。脉在丁者。泻心汤。(朱奉议解云。与食则咽者。邪不在胃也。不与则不思者。以其神昏故也。热邪既不在胃。误与承气汤下之。其死必矣。)陶节庵琐言云。伤寒传足。不传手经者。俗医之谬论也。夫人身之气。自平旦会于膻中。朝行手太阴肺经。以次分布诸经。所以一脉愆和。则百脉皆病。理固然也。彼云传足不传手者。何所据乎。盖伤寒者。乃冬时感寒即病之名也。
冬乃坎水用事。其气严寒凛冽。在时则足太阳少阴。正司其令。触冒之者。则二经受病。其次则足少阳厥阴。继冬而司春令。而亦受伤。何也。盖风木之令。起于大寒节正当十二月中。至春分后方行温令。故风寒亦能伤之。足阳明太阴。
中土也。与冬时无预。而亦伤之。何也。紫阳朱子曰。土无定位。无成名。无专气。寄王于四季。能终始万物。则四时寒热温凉之气。皆能伤之也。况表邪传里。必归于脾胃。而成燥粪。用承气汤以除去之。胃气和矣。手之六经。主于夏秋。故不伤之。足之六经。盖受伤之方。分境界也。若言伤足不伤手则可。以为传足不传手。则不可也。况风寒之中人。
先入营卫。昼夜循环。无所不至。岂间断于手经哉。设或不传。气逆作喘。何经而来。如谓不然。何仲景桂枝麻黄二汤。
乃心肺药也。请试思之。
张景岳类经注云。伤寒传变。止言足经。不言手经其义本出素问热论篇中。夫人之血气。营运周身。流注不息。岂传遇手经。而邪有不入者哉。且寒之中。人必先皮毛。皮毛者。肺之合。故在外则有寒栗鼻塞等证。谓不传于肺乎。其入手少阴厥阴也。则有舌苔。拂郁。神昏。错乱等证。谓不传于心主包络乎。其入手阳明也。则有泄泻秘结等证。谓不传于大肠乎。其入手太阳也。则有癃闭不化等证。谓不传于小肠乎。其入手少阳也。则有上下不通。五官失职。痞满燥实俱全等证。谓不传于三焦乎。然本经之不言手者。何也。盖伤寒者。表邪也。欲求外证。但当察于周身。而周身上下脉络。惟足六经则尽之矣。手经不能遍也。且手经所至。足经无不至者。故但言足经。则其左右前后阴阳诸证。无不可按而得。而手经亦在其中。不必言矣。
(琥)总按上诸贤名论。大抵人在四时之中。六气所伤。则手足十二经皆受病。其正伤寒。则但足六经受病耳。至其郁热流传。则手经亦在所不免。若夏秋暑热燥病。其邪宜止伤手经。然亦不免有伤足经者。何也。以其初必受风寒之气而病故也。所以今医总谓之伤寒。然分而言之。在冬月。既名为正伤寒。则在三时。当名为类伤寒也。其类伤寒。如手之六经。或伤或传。其证每多。故其经络之起止。循行。交会。连属之处。学人所当究心焉。
[卷之一] 图注内经手阴阳六经之脉
(出灵枢第十篇)〔小肠〕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内侧两筋之间。上循外后廉。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络心。循咽。下膈。抵胃。属小肠。(按筋字。发挥中作骨。极是。试以手按其处。实系两骨而无筋也。臂骨尽处为腕。腕下兑骨为踝。即手腕外侧高起圆骨是也。肘手臂中节也。肘之上下。皆名为臂。音儒。肩下内侧对腋处。高起白肉也。膂上两角为肩解。肩胛。即肩。注见前。此言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端。循手外侧。上腕。出手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出肘内侧两骨间。上循肉外之后廉。出肩解。绕肩胛。此系后肩。会督脉之大椎穴。左右相交于两肩之上。此系前肩。入缺盆。向腋下。内行。当膻中之分。络心。复从络心处。还出循胃系。
盖胃系。即咽也。按此当在咽之下。下膈。行任脉之外。过上中下三脘。皆任脉穴名。抵胃。言至胃尽处。正当脐上二寸之分。而属于小肠也。)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却入耳中。(此言其支脉之行。从缺盆上行。循颈颊等处。至目外角。却行入耳中。抵听宫而终也。)其支者。别颊。上。抵鼻。至目内。斜络于颧。(此言交经之支。
别从前支脉上颊之处。复上。抵鼻。至目内之睛明穴。以交于足太阳经也。发挥中无斜络于颧四字。滑氏不知交经之后。其支脉之余气。复斜行络于两颧。而后止也。)\r手太阳经脉之图\pt68a7.bmp\r(琥)按手太阳之脉。上下左右分行。共六道。其脉之起。自手小指外侧端。上行腕踝臂肘肉等处。上肩。会大椎。复交肩。入缺盆。络心。属小肠者。二道。此其正经之脉也。其支者。即从前入缺盆处。上行循颈与颊。至目外角。
却行入耳中者。又二道。此其接正经而上行之。二大支脉也。又其支者。从前支脉上颊之处。别行上。抵鼻。至目内。其余气。则左右斜络于颧者。二道。此其交经之二小支脉也。前热论中云。项痛脊强。虽不言手太阳经病。然手太阳之脉。绕肩胛。会大椎。盖大椎上连于项。下通乎脊。又肩胛。即肩。足太阳之脉。下项循肩。可见太阳一经。
有手足兼病者。今医多昧而不及察也。
东垣云。仲景用五苓散。以泻湿热。乃治太阳病。从标入本之药。小肠火为本。膀胱水为本。寒毒之气。从标入本。
邪与手经相合。而下至膀胱。难知中以五苓散主之。
(琥)据上东垣之说。则是伤寒有手太阳经病。可无疑矣。
〔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外前廉。
上肩。出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上廉外廉。前廉义同。总臂外之上侧也。
人垂两手。则阳明之经向前。故又云外前廉。会上二字。疑有脱误。大指次指。谓手之第二指。名食指也。合谷。本经穴名。。音鱼。肩端骨也。柱骨。肩胛上际颈骨之根也。此言手阳明之脉。起于食指端。循次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俗名虎口是也。复上入两筋之中。此即本经之阳溪穴也。复上循臂骨之上廉。又入肘外廉。及之外前廉。复上肩。
出肩端两骨间之前廉。更上出柱骨之上。会于大椎。复下前肩而入缺盆。内络肺脏。还出循足阳明经脉。下膈。当天枢之分。天枢。足阳明经穴名。挟脐旁二寸。以属于大肠腑也。)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此言其支脉之行。从前入。缺盆处。上行于颈。贯于颊。入下齿缝中。还出挟两口吻。相交于人中之分。人中。督脉穴名。在鼻柱下。左脉往右。右脉往左。上挟鼻孔两旁。以交于足阳明经也。)\r手阳明经脉之图\pt68a8.bmp\r(琥)按手阳明之脉。上下左右分行。共四道。其脉之起。自手第二指内侧端。上行循指出虎口。复上行。循臂入肘。上。及肩。出骨。复上出天柱骨。会于大椎。下前肩而入缺盆。络肺。循足阳明经。下膈。挟脐旁二寸。而属大肠者。二道。此其正经之脉也。其支者。即从前入。缺盆处。别上颈。贯颊。入下齿缝中。复出挟口吻。左右相交于人中。复上挟鼻孔之外而终者。二道。此其交经之支脉也。前热论中云。身热鼻干。不得卧。身热者。身以前热也。虽不言手阳明经病。然手阳明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者。其脉循足阳明经。亦行于身之前。又其支者。上挟鼻孔。
则是身热。鼻干。不得卧。谓非手足阳明二经兼病邪。今医但执足经以求治。是亦昧而不及察也。
东垣答海藏问云。谓如手阳明。流入足阳明。是上流下也。本非足经病。当于手经中求之。是知治足经者非也。
(琥)据上东垣之说。则是伤寒有手阳明经病。可无疑矣。
三焦手少阳之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上出两指之间。循手表腕。出臂外两骨之间。上贯肘循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阳之后。入缺盆。布膻中。散络心包。下膈。循属三焦(两指之两当作次。三焦者滑氏发挥云。上焦在心下。下膈。当胃上口。其治在膻中。中焦在胃中腕。当脐上四寸。不上不下。其治在脐旁。下焦当膀胱上口。其治在脐下一寸。乃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马氏注以三焦。为有形之物。云右肾之下。有脂膜如手大。正与膀胱相对者。非孙东宿着三焦。评已明证其误。详医旨绪余中。小指次指。手之第四指也。手表。手之外也。膻中。任脉穴名。当两乳之间。循历也。循属。犹言历。属也。此言手少阳之脉。起于手第四指端。上出次指间。循手外腕。出臂外两骨之间。上贯肘。循外。上肩。过两肩井。足少阳经穴名。故云出足少阳之后。入缺盆。横布于膻中之分。散绕心包。乃下膈。当胃上口。
以属上焦。于中脘。以属中焦。于阴交。以属下焦也。阴交。任脉穴名。在脐下一寸。考胃上口。当在膈之上。滑氏云下膈者。误也。)其支者。从膻中。上出缺盆。上项。挟耳后。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颊至(此言支脉之行。从前布膻中之处。上出缺盆之外。上项。过大椎。复上。挟耳后。直上至耳上角。折行至两眉头。及目内之分。屈曲下颊。还上而至于也。)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过客主人前。交颊。至目锐(此言交经之一小支脉。即从前支脉。挟耳后处。入耳中。却出走耳前。过足少阳经客主人穴之前。下交两颊。还上而至目锐。以交于足少阳经也。)\r手少阳经脉之图\pt68a9.bmp\r(琥)按手少阳之脉。上下左右分行。共六道。其脉之起。自手第四指端。循手腕臂肘肉之外。上肩。入缺盆。
布膻中之分。散络心包。下膈而历属上中下三焦者。二道。此其正经之脉也。其支者即从前布膻中之处。上出缺盆。上项。挟耳而行。出耳上角。屈行下颊。还上而至者。二道。此接正经。而上行之支脉也。又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
出走耳前。交颊还上。而至目锐者。二道。此其交经之支脉也。前热论中云。胸胁痛而耳聋。世医但知为足少阳经之病。殊不知手少阳之脉。亦入耳中。又其正经之脉。布膻中。下膈。非胸之分而何。则是少阳一证。除胁痛之外。凡耳聋胸痛等候。每多手经受邪者。今医皆昧而不之察也。
深师疗伤寒。已八九日。三焦热。其脉滑数。昏愦。身体壮热。沉重拘挛。或时呼。呻。毒已攻内。表犹未解。今直用解毒汤。则挛急不瘥。直用汗药。则毒因加剧。而方无表里。疗者意思以三黄汤救其内。有所增加以解其外。因用三黄石膏栀子香豉麻黄汤。(方详外台秘要中。按上证。系手少阳三焦受病。故无汗下之禁)王叔和撰次伤寒脉法云。阴阳相搏。名曰动。阳动。则汗出。阴动。则发热。形冷恶寒者。此三焦伤也。(成氏注云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主行气于阳。三焦既伤。则阳气不通。而致身冷恶寒。夫身冷恶寒明系表证。由是而知。叔和所云三焦伤者。乃手少阳经病也。)(琥)据上二家之说。则是伤寒有手少阳经病。可无疑矣。
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内。行少阴心主之前。
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中焦者。在胃中脘。当脐上四寸之分。胃口。胃下口也。即小肠上口。名曰幽门。马氏注以胃口。为胃之上脘。大误。夫肺经之脉。既下络于大肠矣。则是还上而过小肠。
循胃口者。非胃下口而何。且也。既循胃口。复上膈。岂有胃之上口。反在膈下之理。肺系喉咙也。手掌后高骨旁动脉为关。关前动脉为寸口。曰上鱼者。谓掌骨之前。大指本节之后。其肥肉隆起处。形如鱼者。统谓之鱼。鱼际。即其间之穴名也。此言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行而络于大肠。还上而循胃下口。上膈。连属于肺。即从肺系出外。横行循胸。
以出腋下。下循内。行少阴心主二经之前。盖人垂两手。则肘臂贴身。大指居前。小指居后。手少阴心经。循小指之内。手厥阴心主。循小指次指出其端。此经之行。循大指内侧。故云行少阴心主之前也。再下而行肘中。循臂内上骨之下廉。今人臂皆两骨相合。垂手则上骨居前。曰下廉者。上骨之内侧也。入寸口。上鱼。循本经之鱼际穴。复循大指内侧。而出其端也。)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此言其支脉之行。从本经手腕后之列缺穴。直达次指内廉出其端。以交于手阳明经也。马注云从列缺穴。已交于手阳明经之合谷穴。即循手阳明经。以达于次指端之商阳穴。又随商阳穴而上行者非。盖此道支脉。行于次指之内。自出指端。交经之后。方行于次指之内侧也。)\r手太阴经脉之图\pt68a10.bmp\r(琥)按手太阴之脉。上下左右分行。共四道。其脉之本。起于中焦。下络大肠。上属于肺。从肺系外行。横出腋下。下循肘与臂。入寸口。上鱼。出大指之端者。二道。此其正经之脉也。其支者从正经所行手腕之后。别行而出次指之端者。二道。此其交经之脉也。前热论中云。腹满嗌干。此实系足太阴经受病。殊不知手太阴之脉。下络大肠。还循胃口。肠胃实热。腹必作满。又太阴脉从肺系。肺之系。即喉咙也。喉咙之口。名为嗌。肺气热。则嗌必干。由是而知。腹满嗌干者。每多手太阴经病热之证。今医亦昧而不及察也。
许学士叔微治一舟子病伤寒。发黄。鼻内酸痛。身与目如金。小便赤而数。大便如经。或欲行茵陈五苓。许曰非其治也。小便和。大便如常。则知病不在脏腑。今眼睛疼。鼻颇痛。是病在清道中。清道者。华盖。肺之经也。若下大黄。
则必腹胀为逆。因用瓜蒂散。先食水。次搐之。鼻中黄水尽。乃愈。
(琥)据上许学士案。则是伤寒有手太阴经证。可无疑矣。
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心系。滑氏注云有二。一则由肺叶而下。曲折向后。并脊膂。
贯脊髓。与肾相通者。愚以此是肾之系。凡四脏皆系于心也。一则与肺相通。上入肺两大叶间者。此方为心之系。盖心与肺同一系。而肺之系。实上接于喉也。此言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上出属心之系。外行循任脉之外。下膈。当脐上二寸之分。以络于小肠也。)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系口系。(此言其支脉之行。即从心系而上。由喉之后。挟咽两旁。
再上而系于目之内系也。)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下出腋下。循内后廉。行手太阴心主之后。下肘内。循臂内后廉。抵掌后锐骨之端。入掌内后廉。循小指之内出其端(锐骨之锐。省文作兑。即手踝骨也。此言其直行之经脉。复从心系。直上至肺之分。出循腋下。由本经之极泉穴。下行循内后廉。行手太阴心主二经之后。下肘臂内之后廉。至掌后兑骨之端。入掌内廉。循小指内出其端。以交于手太阳经也)\r手少阴经脉之图\pt68a11.bmp\r(琥)按手少阴之脉。上下左右分行。共六道。其脉之起。自心中。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者。二道。此为脉之根也。其支者。即从前属心系处。上挟咽系目系者。二道。此为脉之枝也。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出腋下。下循肘臂掌之内。循小指内出其端者。二道。此为脉之本也。前热论中云。口燥舌干而渴。世医只知。此为足少阴经之病。
殊不知舌乃心之苗。舌干者。手少阴经。必为热所乘。医人亦昧而不知察也。
王海藏治一人患伤寒。得汗数日忽身热。自汗脉弦数。心不得宁。真劳复也。王诊之曰劳心之所致神之所舍未复其初。
而又劳伤其神。营卫失度。当补其子。益其脾。解发其劳。庶几得愈。授以补脾汤。佐以小柴胡汤而解。或者曰。虚则补其母。今则补其子。何也。王曰。子不知虚劳之异乎。千金云。心劳甚者。补脾气以益之。脾王。则感之于心矣。此与荀子所谓未有子富。而父贫者。同义(按海藏以补脾汤。佐以小柴胡。而解身热自汗。则知其虚热仍在经中。故不专治藏也。)(琥)据上海藏案。则知伤寒有手少阴经病可无疑矣。
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膈。历络三焦。(心包。一名手心主。滑氏注云。以用而言。手厥阴相火。代君火行事。故为心之主也。以藏象而言。其藏在心漫脂之外。有细筋膜如丝。与心肺相连。故云心之包络也。三焦注见前。此言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下之包络。由是下膈。当胃上脘。以络上焦。于中脘。以络中焦。及脐下一寸。以络下焦。故云历络也。考上焦。当在心下膈上。其治在膻中。滑氏注云。当胃上口误。今改胃上脘。方与下膈句无背。盖上脘在膈之下。上焦之用虽在膈上。实通乎膈之下也)其支者。循胸中。出胁。下腋三寸。
上抵腋下。循内。行太阴少阴之间。入肘中。下臂。行两筋之间。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此言支脉之行。从前属心包之处。上循胸。横出胁下腋三寸。还上行至腋下。循肉之内。下行以界乎太阴少阴二经之中间。入肘中。下臂行臂两筋之间。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而终也。)其支者。别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此言其交经之支。即从前入掌中处。
别行循小指次指。出其端。以交于手少阳经也。)\r手厥阴经脉之图\pt68a12.bmp\r(琥)按手厥阴之脉。上下左右分行。共六道。其脉之本。起于胸中。出属心包。下膈历络三焦者。二道(或云此止从中一道之脉。要其出属心包之处。必自左右而分属也)此为正经之脉也。其支者。循胸。出胁。上腋。下肘臂掌之中。循中指出其端者。二道。是虽支脉实接正经。而行于手者也。又其支者。从掌中别行。循小指次指出其端者。二道。此为交经之二小支脉也。前热论中云。烦满囊缩。夫囊缩。固足厥阴经病矣。其烦与满。非手厥阴经病邪。盖手厥阴之脉。循胸下膈。今烦满为胸膈间病。乃三焦经络受伤。医者皆昧而不及察也。
吴院判云。伤寒论中。凡泻心汤共五首。以其汤有冷热之不同。故云岐子云。非泻心火之热。泻心下之痞也。殊不知伤寒之痞。皆胸膈热邪之气有余。仲景用泻心汤者。乃泻心包之热也。按五汤之中。热药莫过于附子。然以大黄二两黄芩黄连各一两。纯是苦寒泻热之剂。此不过借附子之辛。以散心包之邪结。且也包络属火。附子亦属火。从治之法。
莫妙于此。
保命集云。伤寒下后。胸中结痞。过在足。少阴肾手厥阴包络。刺两经之井原。以泻胸中之气。
(琥)据上二条论。则是伤寒有手厥阴经之病可无疑矣。
(琥)总按上手经共六条。凡四时之中。人伤于寒而病热者。亦不少。热伤手经。理宜审证疗之。但今治伤寒家。
无不以手六经证。为迂阔而不切于病情者。故遇手三阳证。混于足三阳证而不知。遇手三阴证。又混于足三阴传经之证。
及混于胃腑实热之证而不觉。以至方不对证药多杀人。不亦痛夫。窃考素问中。以伤寒为热病因着热病篇。又着刺热篇。
此篇中全交。凡用针家。不可不察。其略云心热病者。刺手少阴太阳。肺热病者。刺手太阴阳明。又云。热病始手臂痛者。刺手阳明太阴。又云。热病甚者。为五十九刺。甲乙经云所谓五十九刺者。两手外内侧各三。凡十二。五指间各一。凡八。足亦如是。则是刺热病之法。岂但刺足经。而不及手经者邪。俗医不讲刺法。但求汤药。因置手经而不论。
殊不知治热病而不知手经。止用药之法。每多缺略。乌可以为医而司人之命。故孙真人习业篇云。凡欲为太医必须谙甲乙素问。黄帝针经。明堂流注。十二经。三部九候精熟。如此方为太医。不尔犹无目夜游。动致颠殒。朱奉议亦云。凡治伤寒先识经络。不识经络。触涂冥行。今夫业医者。欲知伤寒传变奇证。总不越手足十二经。五脏六腑。阴阳虚实之中。盍于此卷书一究心焉。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清)佚名
清·王士雄
(清)四明西亭凌雪
晋·马隆
清·谢诏
清·高秉钧
清·张大荣
清·曾国藩
宋·寇宗奭
(南朝宋)鲍照撰 (明)太仓张溥阅
清·万斛泉
唐·怀素
张神峰
(明)朱棣 主编
清·李春芳 编次
宋·陈淳